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花分七叶,同气又连枝——瑜伽健身系列谈(3)

    作者:陈雨彤

    在文字还没有诞生之时,瑜伽就已在印度口耳相传,成为人们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寻求精神慰藉的有效方式了.到了<薄伽梵歌>所描述的时代,我们已经可以看出瑜伽的四大流派初步形成,这就是业瑜伽、智瑜伽、信瑜伽和王瑜伽.在公元前二世纪,王瑜伽由于帕坦伽利的影响而进一步发扬光大.密宗瑜伽、哈他瑜伽产生的年代较晚.

  • 老年人自我老化态度与子代支持行为的关系

    作者:孙金明;时玥

    老化态度(attitude toward aging)是指老年人对自身变老的体验和评价,包含正性感受和负面感受[1].根据评价视角将老化态度分为一般老化态度和自我老化态度,一般老化态度是指向老年人群体的态度,自我老化态度则指向自身[2].相比于一般老化态度,自我老化态度与心理健康关联更密切[3].传统代际关系中子代的支持行为包括子女为父母提供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4],子代的支持行为在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

  • 国宝名药片仔癀的海外“朋友圈”

    作者:许雪毅;逯寒青

    “以前,中国东南沿海先民到海外谋生,必带两样东西,一是妈祖或关帝像,获得精神慰藉,另一个就是片仔癀,确保身体安康.”福建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顺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中国众多中成药行业老字号企业里,漳州片仔癀药业是一个既神秘又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特别是其特殊的海外“朋友圈”引人关注.

  • 艺术治疗萌芽校园

    作者:相海泉

    艺术与治疗有什么关系?相信大多数人被问到这个问题时都会一脸茫然.国内的一群大学生相信:"艺术并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它是一种人人都可以拥有的生活方式与态度,艺术的大意义在于让每个人的生命变得更为丰盈、幸福……身患疾病的人处于生命的低潮,尤其需要精神慰藉."

  • 咸宁市社区居家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孔令磷;张志霞;叶艳胜;汪娟;马香香;李秀;朱晚香

    [目的]探讨咸宁市社区居家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咸宁市4个社区,对476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总分为(9.25±3.09)分,需求程度前两位为邻里互助(2.61分±0.95分)和志愿者陪伴(1.96分±1.05分),需求程度低的是老年人婚姻牵线搭桥(1.14分±0.5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自评健康状况、居住状况以及抑郁状况是社区居家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共同解释总变异的11.7%。[结论]应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多层次、多方面发展居家养老精神慰藉服务,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实现。

  • 高龄老年人衰弱进程中日常照护及精神慰藉需求状况分析

    作者:陈长香;宋琼;李建民;李叔杏;王建辉;张敏

    目的 了解高龄老人的衰弱进程、日常照护及精神慰藉需求状况,分析衰弱程度与日常照护及精神慰藉需求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6年7月-2017年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唐山市2家医院的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75岁老年人,使用衰弱综合评估工具(CFAI)、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孤独量表进行(UCLA)评测.结果 3 448名高龄老人衰弱率为100%,随年龄的增加其衰弱程度呈加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355,P<0.001);日常照护低需求者860人(24.9%),高需求者804人(23.3%),而高龄老人自评需要生活照护者占61.0%,高于ADL评估结果,选择需要子女照顾者2 021人次,占58.6%;精神慰藉低需求1 071人(31.06%),中等需求1 598人(46.35%),中上等需求679人(19.69%),高需求100人(2.90%),精神照护中等及以上需求者占68.94%,远高于日常生活照顾需求者.而高龄老人自评需要精神照护者2 441人,占70.17%,2组数据基本持平.选择需要子女提供精神照护者1 906人次,占78.08%.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衰弱程度是高龄老人日常照护和精神慰藉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加强对高龄老人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照护,依据衰弱程度提供相应的照护.

  • 应对老龄化我国养老机构须再定位

    作者:《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进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为老龄服务体系建设带来重大机遇.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我国养老机构发展迅速.概念及定位养老机构,就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的老年人服务组织,主要服务对象是失能、半失能老人.这一概念主要明确了以下三个要素.第一,养老机构的本质属性是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为了特定的目标,根据特定的规则,协同开展行动而形成的老年人服务组织.

  • 医养合作探路急慢分治

    作者:张颂奇

    观点阐述:目前大医院人满为患,无法满足老年人对医疗的综合性需求.且老年慢病康复时间长,往往是治疗结束而护理、康复未结束,老人担心出院后没有保障,占床严重,终形成恶性循环:既影响医院的床位周转,又进一步加剧了住院难.此外,现有养老机构功能单一、设施简陋,只能提供简单和基本的生活照护,不能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护理、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为缓解大医院住院难的现状,卫生部提出要逐步实现"分级医疗、急慢分治"的医疗模式.《社区护理管理指导意见(试行)》、《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和《"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应积极发展护理院、老年病院、康复医院等面向老年患者的延续性医疗服务机构,并指出"十二五"期间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的医疗模式.

  • 北京市老年人精神慰藉影响因素

    作者:孙丽娜

    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化速度快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点,直观影响是造成养老资源严重不足.老年人需求是多方面的,这种需求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同时也是精神层面上的.老年人精神慰藉是养老需求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及心理等多方面因素[1].角色中断、角色的转变及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精神上的空虚感、孤独感及失落感,使老年人出现种种精神和心理问题.马思洛的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分为5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求.人类动机出发产生需要层次的理论,只有满足了低级需要才能满足高级需要,是一种递进的关系.本文分析北京市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影响因素.

  • 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作者:丁华

    老年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高龄老人增长速度迅速,人口老化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空巢家庭数量增长迅猛,成为中国人口老化的明显特征。在老龄人口迅速增加、未富先老的背景下,老年人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如何?在目前的社会支持网络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是怎样的?本文将从社会支持的角度出发利用全国大型社会调查数据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 中国尊严养老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作者:刘志敏;李健;张岩松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日益提高,如今的养老问题不仅要解决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等基本问题,还要考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使老年人获得尊严感.1 我国老年人尊严养老的现状人的尊严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活得有尊严就意味着人们可以坚持自己的本心走自己的路,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实现尊严养老正是老年人受尊重的体现,是对当前养老服务的新要求. 然而在时下的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老年人的尊严却经常受到忽视,要实现尊严养老可谓任重道远.

  • 中国老年人口精神慰藉的现实矛盾及支持系统构建

    作者:尤吾兵

    物质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是老年人口得到良好赡养的3个维度,其中精神慰藉是高级的要求,而目前由于我们的特殊国情和世情,老年人口难以得到精神慰藉,处于问题化状态。探求我国老年人口精神慰藉存在的问题、构建切实可行的精神慰藉支持系统成为重大现实议题。

    关键词: 精神慰藉
  • 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作者:黄奉毅;陈菲;陶红英;李小荣;徐祥龙

    目的:探讨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重庆市城市和农村8个养老机构60岁以上老年人51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3.2%老年人选择医疗康复保健服务,39.7%选择精神慰藉服务,仅9.8%选择生活照料服务;多因素逐步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城乡差异是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是老年人医疗康复保健服务的影响因素;职业、婚姻状况、城乡差异、医养服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是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人对医疗康复保健服务、精神慰藉服务需求意愿更高;城乡差异对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影响明显;婚姻状况、职业、受教育程度、城乡差异、医疗保障水平、医疗技术水平是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共同影响因素。

  • 北京市月坛地区家庭和居家养老生活质量对比分析

    作者:董建琴;杨源;杜雪平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已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1]。目前国内老年人养老模式可归结为三种,即家庭养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家庭养老是指主要由家庭成员为老人提供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一种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养老服务却是由社会及医疗机构联合提供的一种养老形式,即社会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2]。机构养老主要指在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护理院等养老机构里养老。本资料主要是针对北京市月坛地区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为在社区进一步推行医养结合提供科学依据。

  • "城乡差别赔偿"、"死亡儿童减半赔偿"遭质疑,有专家提出--彩虹桥惨案应适用国家赔偿法

    作者:钟青

    重庆綦江彩虹桥的坍塌,埋葬了数十名无辜者的生命.去年底,对于城乡死难者赔偿差额的不同,又带来新一轮的冲击波:除每个死者获得相同的2.2万元精神慰藉费外,死亡补偿费按城镇户口、农村户口分了两个档次,城镇死难者每人4.845万元,农村死难者每人2.2万元,死难儿童分别减半.

  • 老人购买保健品,源于亲情缺乏

    作者:李建强

    近些年老年人听信保健品推销员的花言巧语,购买“保健品”以致经济受损,停止疾病正规治疗而耽误病情的事件屡屡曝光.一些子女在抱怨父母“老糊涂”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自我反省一下呢?如今,不少老人的子女常年在外地工作,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面,老人从子女那里得到的精神慰藉少之又少.保健品推销员便巧妙设置“温柔的陷阱”,百般讨好老人,在“俘获”老人心灵方面占了上风.

  • 承德市中年人赡养老人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张静;任妮娜;彭乐;谭柳;潘馨瑶;张怡天;秦殿菊

    目的:了解承德市区中年人赡养老人的方式及影响因素,为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选取承德市社区中符合标准的中年人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家庭养老为赡养老人的首选方式,文化水平、职业、兄弟姐妹数目对于选择赡养老人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发现中年人十分重视老人的医疗保健,但对于老人的精神需求有所忽视.结论:目前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亟待建立以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化养老模式.

  • 养老院失能老人日间直接照顾时间及内容调查分析

    作者:梅阳阳;庞书勤;李绵利;郑丽秀;王瞳;辛惠明;陈晓璐

    目的 观察失能老人日间直接照顾内容及照顾者完成每项内容所需要的时间,为养老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自设观察研究调查表,采用方便抽样,应用直接观察法对某养老院158名失能老人日间8h的直接照顾内容和完成各项照顾内容的时间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失能老人日间直接照顾内容按所需时间的多少依次为:生活照顾(190.37±58.14)min(占39.66%)、精神慰藉(77.00±97.53)min(占16.04%)、康复护理(20.72±38.52)min(占4.31%)、医疗护理(15.06±17.60) min(占3.14%).结论 失能老人对专业技术要求较低的照顾所需时间较多,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照顾所需护理时间较少,照护人员工作量呈现超负荷状态.管理者应根据工作量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增加失能老人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的人员配置.

  • 居家高龄老年人照护需求及满足情况调查

    作者:武佳琳;王君俏;陆美玲;曹育玲;陆敏敏

    目的 了解居家高龄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及满足情况,为建立合理有效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居家高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上海市某社区272名年龄≥80岁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188人(69.1%)有照护需求,精神慰藉需求高(46.7%),其次为生活照料(42.3%)、上门医疗护理(31.2%);陪同外出、临终关怀、志愿者陪伴分别是生活照料、上门医疗护理、精神慰藉需求中满足率低的项目.结论 居家高龄老年人的照护需求较高,但部分项目的满足率较低.为更好地满足其照护需求,应采取措施扩大社区照护资源、扩展精神慰藉途径、提高上门访视的数量及质量,建立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团队.

  • 快乐需扫除心理"垃圾"

    作者:章剑和

    时下有不少老年人热衷于网络聊天、交友甚至网恋;更多老人则在网上开起了博客,还有老人因在网上"作秀"而被称为"芙蓉奶奶".专家指出,老人们在网络中找乐,得到多的是精神慰藉.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