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急诊内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风险管理

    作者:朱秀琴;郑娜;刘清华;王霞;李荣香

    目的 探讨急诊内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组,2015年1~12月的93例设为实施前组,实施常规护理.2016年1~12月108例设为实施后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方法,分析急诊内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失效模式和潜在风险原因,计算优先风险数(RPN),对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干预,并对实施HFMEA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HFMEA管理后,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均P<0.05),RPN下降.结论 应用HFMEA能改进急诊内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流程,降低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风险率,保证患者安全.

  • 三种早期预警评分系统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脏骤停的比较

    作者:吴婷婷;刘培昌;李红;穆艳;刘雪松

    目的 比较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ViEWS)、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3种评分系统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效能,了解预测心脏骤停的敏感时间.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福建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发生心脏骤停的1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为病例组,以未发生心脏骤停的5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预测效能根据ROC曲线下面积进行评价.结果 在心脏骤停前8 h MEWS、NEWS、ViEWS ROC曲线面积分别是0.73、0.74、0.76,Youden指数分别是0.37、0.36、0.39.ViEWS佳临界值为5分.结论 ViEWS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心脏骤停的预测效能略优于另外2种评分系统,心脏骤停前8h能较早地预测心脏骤停的发生.

  •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作者:赵静;赵秋利;侯赛宁;梁艳;王丽敏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1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进行编码、归属及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重视饮食控制、获得饮食知识和技能、意志力坚定和家庭纽带作用4个因子的促进因素,饮食知识与实际需求脱节、家庭文化、习俗文化、忽略饮食控制和压力增加5个因子的阻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受医务人员、患者、家属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个体的综合饮食管理方案应为研究重点.

  • 中药离子透入联合机械深度排痰用于肺炎喘嗽患儿的效果

    作者:陶晓歌;林志红;王妍炜;宁敏

    目的 观察中药离子透入疗法联合机械深度排痰治疗肺炎喘嗽患儿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肺炎喘嗽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中药离子透入疗法及常规护理,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机械深度排痰.治疗5d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联合组疗效、有效排痰及肺部哆音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中药离子透入疗法联合机械深度排痰治疗肺炎喘嗽患儿效果明确.

  • 手掌定位法在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中的应用

    作者:杨颖;陈鸿尔;陆丹;俞艳;林晶晶

    目的 探讨提高糖尿病患者居家自行胰岛素笔注射部位规范轮换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20例初始胰岛素笔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胰岛素笔规范注射教育和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掌定位法轮换注射部位的培训.两组培训后在家自行胰岛素笔注射,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依从性及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注射部位脂肪增生及硬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手掌定位法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自行胰岛素笔注射部位轮换的依从性,减少注射部位不良反应.

  •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静脉溃疡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阿各;刘建英;刘慧超;李芡;刘晓艳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静脉溃疡形成的潜在危险因素,为静脉溃疡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下肢静脉曲张伴静脉溃疡患者92例作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下肢静脉曲张但不伴静脉溃疡患者9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近两年生活及工作方式、既往史及家族史等资料,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静脉溃疡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45岁、下肢深静脉反流、高血压痛、大量吸烟、重体力工作、下肢静脉血栓及外伤史是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静脉溃疡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积极治疗下肢深静脉反流、控制血压、戒烟及减少重体力工作对预防静脉溃疡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中青年脑卒中住院患者戒烟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作者:徐天梦;赵洁;常红;姚辉;付玉娟;岳鹏

    目的 了解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在不同戒烟行为阶段的影响因素,为戒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中行为事件访谈法对12例中青年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访谈,使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提炼出两个主题群,分别是戒烟行为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结论 不同戒烟行为阶段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戒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需根据患者的戒烟意愿和行为特点,采取相应的戒烟干预措施,以提高戒烟成功率.

  • 新执业护士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调查

    作者:邓玉泉;熊海燕;黎姣

    目的 了解新执业护士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的基本情况,分析不同暴力类型及特征与新执业护士工作效果的关系.方法 在深圳市4所医院中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选取521名新执业护士,调查入职6~12个月遭受暴力事件的类型、频率、特点,并探讨遭受暴力频次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倦怠的相关性.结果 新执业护士遭受辱骂的发生率高,达到64.04%.新执业护士在病房遭受暴力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护士台及医生办公室,施暴者主要是患者家属.新执业护士遭受暴力频次与其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呈负相关,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新执业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频次较高,管理者需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工作场所暴力,以提高对新执业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及组织承诺,减轻工作倦怠程度.

  • 基于JCI标准的护理记录中护理诊断标准化现状分析

    作者:孟祥红;禹小娟;顾建芳;邹丽雯;周海燕;邱红;毕婷婷;黄燕红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护理记录中护理诊断的书写标准化现状.方法 收集17个临床科室79例住院患者(常见疾病)出院病历中的PIO护理记录内容,提取并统计各护理诊断出现的频次,并与国际护理实践分类(ICNP)中护理诊断术语的构成原则进行比较.结果 79份出院病历的PIO护理记录中共提取护理诊断103项,出现频次为1~72次,共计641次,其中有67项(占65.0%)的表述方式符合ICNP中护理诊断术语的构成原则.结论 护理诊断表达方式的标准化处于中等水平,但存在护理诊断表达内涵相同,表达方式多样的问题,阻碍了护理信息沟通与共享.护理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护理术语的标准化和结构化.

  • 护士长循证式疼痛管理实践水平现状调查

    作者:苏曼曼;周阳;余婕;曾必云

    目的 了解护士长循证式疼痛管理实践水平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疼痛管理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以湖南省各市州医院的705名护士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及疼痛知识学习现状调查表、中文版卡尔森循证式疼痛管理实践先决条件量表(C-CPCIs)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长循证式疼痛管理实践水平总得分为(3.36±0.36)分,既往实践、疼痛需求/问题、创新精神、社会系统属性4个分量表得分分别为(3.57±0.71)分、(3.06±0.55)分、(3.40±0.52)分、(3.26±0.63)分.疼痛知识培训频率、医院级别、职称和高学历是循证式疼痛管理实践水平的影响因素(调整R2=0.258).结论 当前护士长的循证式疼痛管理实践水平处于说服应用阶段,建议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护理管理者的循证式疼痛管理实践水平.

  • 新疆基层医院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调查

    作者:马衣努尔·托合提;马尔哈巴·吾买尔;李萍

    目的 探讨新疆基层医院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为提高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新疆48所基层医院502名少数民族注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基层医院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总分为(54.21±7.68)分,总条目均分为(3.38±0.68)分,其中应急知识维度(3.31±0.65)分,急救能力维度(3.46±0.69)分,综合能力维度(3.39±0.70)分.结论 新疆基层医院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中等偏低,各级医院及培训机构应加强继续教育,重视基层医院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培养.

  • 三甲医院护士沉默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王冬华;李妙;周志伟;李赟;秦玉娟;潘星曲

    目的 调查三甲医院护士沉默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沉默行为量表、组织创新氛围量表对湖南省4所三甲医院45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三甲医院护士沉默行为得分为(33.78±8.66)分,得分率56.30%.组织创新氛围与沉默行为呈负相关(r=-0.412,P<0.01),性别、年龄、对晚夜班频数满意程度、家人对工作的支持程度、组织创新氛围是沉默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三甲医院护士沉默行为处于中等水平,组织创新氛围越高的个体,沉默行为越少.应提高组织创新氛围,降低护士沉默行为.

  • 基层医务人员隐性缺勤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唐楠;王艳红;马玉霞;赵延慧;韩琳

    目的 了解基层医务人员隐性缺勤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多阶段整群抽取陕西省汉中市9所乡镇医院及其下属村卫生室580名医务人员,采用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基层医务人员隐性缺勤得分中位数为15,高隐性缺勤率为49.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职称、所属机构、是否倒班是隐性缺勤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基层医务人员隐性缺勤程度较高,应根据不同医务人员的个人特征开展干预研究,同时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改善基层医疗工作状态,以降低隐性缺勤.

  • 示指感知和腕部固定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

    作者:杨彦萍;丁美幸;王哲;秦婷;关丽丽

    目的 探讨科学有效的桡动脉采血方法,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方法 将100例桡动脉采血患者按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垂直进针法进行采血,观察组采用示指感知和腕部固定法采血,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和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桡动脉采血采用示指感知和腕部固定法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疼痛.

  • 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管理的成效分析

    作者:伍小群;黄凤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住院患者在住院环境中发生跌倒的应用效果.方法 监测2015年跌倒数据,总结分析危险因素,严抓管理制度,准确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及患者健康教育.比较风险管理前、后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 管理前跌倒发生率为0.2018‰,管理后降至0.1130‰.结论 跌倒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跌倒发生,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 护理本科生体验性教学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作者:张欢;李杨;梁涛;黄宝延

    目的 探讨体验性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3级护理本科生为对象,将临床护理学中的部分教学内容整合成为体验课程,通过确定教学目标、情境设置、预设体验任务,借助体验道具的使用,使学生同时体验患者的躯体及心理感受,并由教师带领完成引导性反馈.实验课程结束后,发放调查表了解学生对体验式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75.9%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很有必要,24.1%认为有必要;70.4%的学生对体验性教学的组织和安排非常满意,29.6%满意;100.0%的学生认为可以帮助自己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提供照顾.结论 体验性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能在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精神培养中发挥较好作用.

  • 护士哀伤辅导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婷;邹金梅;张烃;傅静

    目的 了解护士对哀伤辅导的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组织和开展哀伤辅导教育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447名护士进行哀伤辅导需求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哀伤辅导需求总分(168.46±26.90)分;丧亲经历、学历影响护士哀伤辅导需求(P<0.05,P<0.01).结论 护士对哀伤辅导培训需求较高,尤其是有丧亲经历及高学历的护士;应根据护士需求特点设置哀伤辅导内容,提高护士丧亲护理能力.

  • 肿瘤专科医院ICU轮转护士的专科化培训

    作者:高惠宁;徐丽群;刘靓;周明;张艳洪;杨月

    目的 探讨专科化培训模式对于肿瘤专科医院中ICU轮科护士培训的实践效果.方法 将48名新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各2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一对一带教,观察组采用集中培训与一对一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规范化培训.6个月后进行理论与操作考试.结果 观察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ICU轮转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可为培养实用型全能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显著效果.

  • 特殊科室管理者对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轮转方案构想的质性研究

    作者:罗健;黄海燕;钱英;谢凌;柯卉;贺巧玲;李苗苗;谢霖;胡霞

    目的 探索特殊科室管理者对新入职护士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科室轮转的需求及建议,为进一步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按照访谈提纲深度访谈13名护理管理者,以了解其对新入职护士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科室轮转的认知、意见与建议.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全院轮转的必要性,特殊科室轮转应特殊对待,国家二孩政策背景下产科、儿科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更加紧迫.结论 特殊科室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科室轮转应结合专业需求,以临床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个体化设置轮转方案.

  • 围生期心肌病护理管理进展

    作者:吴楠;顾晴;李宾宾;关玉霞

    对围生期心肌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进行阐述,提出围生期心肌病对母儿均不利,是产科、心内科以及重症医学领域的重要问题.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耐心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及产后恢复,促进患者疾病恢复.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作者:倪叶彬;姜金霞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康复训练形式、康复训练强度评估方式、康复训练方案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康复训练过程中选择安全、有效的康复训练方式提供参考.目前康复训练开始时间、训练形式、强度存在差异,患者对康复的风险存在疑义,针对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客观探索,从而形成科学、便捷、有效的心脏康复模式.

  • 急诊疼痛评估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华艳;杨继鹏;周颖

    对急诊成人疼痛评估的相关工具、疼痛评估在急诊部门使用现状等进行阐述,提出目前急诊危重患者的疼痛评估并未在急诊病情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此类患者的疼痛管理亟待加强.

  • 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玉兰;曹青;黄辉;孙静;黄金定;张素

    对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概念、国内外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现有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及不足,以期为我国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指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信息.

  • 自我超越理论在慢性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程春燕;陈长英;王盼盼;张阳;艾建赛

    介绍了自我超越理论的起源、理论假说、概念、评估工具;总结影响慢性病患者自我超越的因素、对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及干预措施,旨在为我国护理工作者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自我超越水平提供参考.

  • 穴位按摩联合六字诀呼吸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刘太容;罗碧如;于正;秦尔奇;杨宗霞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六字诀呼吸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同时配合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康复锻炼3个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行穴位按摩干预14 d,同时配合六字诀呼吸操干预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以及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变化.结果 干预3个月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mMRC评分、CAT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六字诀呼吸操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症状,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 农村老年人死亡态度的质性研究

    作者:裴彩利;陈丹丹;鲁明鑫;陈贝;周云仙

    目的 探讨农村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6名农村老年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其对死亡的态度,对所得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老年人的死亡态度可归纳为6个方面:对死亡的思考;对死亡的谈论;对死亡的看法;对死亡的设想;对死后世界的想法;对生命的看法.结论 农村老年人对死亡多持逃避的态度,希望能够开心地生活.应主动关注老年人的内心感受,正确引导他们面对死亡及生命.

  • 癌痛规范化管理结合微信平台宣教对肿瘤患者镇痛的影响

    作者:陶剑芳;陶建双;陶俊洁

    目的 探讨癌痛规范化管理结合微信平台宣教对晚期肿瘤患者镇痛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肿瘤科收治的癌症并伴有癌痛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癌痛规范化管理,观察组在进行癌痛规范化管理的同时结合微信平台宣教.出院3周比较两组患者癌痛程度、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服药依从性及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癌痛规范化管理的同时配合微信平台宣教能够有效缓解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调动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其满意度.

  • 基于医院的晚期癌症患者居家延伸服务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林毅;李秋萍;徐英华;周惠雅

    目的 探讨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居家延伸服务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 由医院专科医生、护士组成的疼痛专科护理小组与社区护士合作为居家癌痛患者提供居家延伸服务,为期6个月.评价患者对延伸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服务前后患者癌痛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2015年、2016年、2017年1~6月分别有42、81、27例患者完成居家延伸服务,满意度分别为78.6%、95.1%、96.3%.服务后晚期癌症患者癌痛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服务前(P<0.01).结论 通过居家延伸服务可有效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癌痛知识掌握度及服务满意度,具有可行性.

  • 个案管理模式对HIV/AIDS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黄琴;何丽芸;张甜;侯尚妍;彭巧君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HIV/AIDS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HIV/AI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个案管理模式,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时,分别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3个月、6个月,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及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实施个案管理可有效增强HIV/AIDS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 同理心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作者:于美玲;徐丽丽

    目的 探究同理心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88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同理心护理.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出院时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出院时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同理心护理有助于减轻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 早产儿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研究

    作者:苏晓娟;钱小芳;刘桂华;葛品;谢燕钦;黄珊;杨式微

    目的 探索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在早产儿居家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8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早产儿院外护理健康教育及门诊随访,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矫正4、6月龄时比较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状况、再入院率和夜晚睡眠效率.结果 两组早产儿矫正6月龄神经心理发育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身高、体质量、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夜晚睡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矫正6个月早产儿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矫正6月龄早产儿的神经心理发育,降低再入院率,短期内早产儿体格发育改善不明显.

  • 儿童血管通路专业组的建立与实践

    作者:胡晓静;张玉侠;顾莺;戚少丹;刘芳;王颖雯;李丽玲;余卓文;陆春梅

    目的 探讨儿童血管通路专业组的建立对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建立儿童血管通路专业组,进行血管通路知识培训,负责进行血管通路相关问题会诊,建立外周静脉留置针核查表并根据核查结果决定是否保留留置针.收集专业组建立10个月的全院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016年9月到2017年6月外周静脉留置导管的187 787例日数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19/1 000置管日,中心静脉导管的8 988例日数中并发症发生率为0.67/1 000置管日,PICC的17 038例日数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 000置管日,静脉输液港置管2 050例日数,并发症为0.全院会诊35例次.结论 儿童血管通路专业组的建立可保障血管通路成功建立与维护,减少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促进儿童康复.

  • 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质量管理探讨

    作者:李霞;莫霖;张萍;王啟瑶;石林

    目的 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理论,结合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从管理组织、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实施、质量监控4大方面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结果 已培养9名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用人单位反映满意.结论 对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可有效提高其临床能力,保证培养质量.

  • 移动健康教育对家长养育行为及儿童健康行为的影响

    作者:彭超华;杜善淑;张裕玲;刘映彤;卢咏梅

    目的 探究移动健康教育对家长养育行为及学龄前儿童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4所幼儿园儿童及其家长共442对作为研究对象,按班级是否使用贝聊APP分为对照组222对、观察组220对.对照组按常规于学期初行健康教育讲座1次,并提供咨询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贝聊APP给予持续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家长养育行为,儿童的饮食行为、运动与作息、疾病与用药的变化.结果 干预5个月后,观察组家长的养育行为,儿童的饮食行为、运动与作息、疾病与用药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移动健康教育指导家长科学育儿,有利于提高家长养育行为,从而改善儿童健康行为.

  • 中美两校儿科护理学理论课程内容比较分析

    作者:明星;王志红

    目的 对比分析中美两校《儿科护理学》理论课程内容的异同点,为我国高校本科《儿科护理学》课程的教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教育比较研究法中的同类比较法比较分析中美2所高校的本科《儿科护理学》课程教材和教学大纲.结果 从课程设置结构的数量看,中关《儿科护理学》课程均由15个部分组成,不同点在于我国《儿科护理学》儿童保健部分所占比例较美国低.中美理论课程内容均涉及相同的9个相关系统疾病,美国还涉及皮肤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结论 中美两校《儿科护理学》理论课程内容及呈现形式存在诸多相同点,同时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美国学校儿童健康促进在整个课程中所占比例较高,将儿童心理健康和临终关怀作为独立重点教学章节、按照生命周期设置课程内容的做法可供参考.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