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1例阴囊癌巨大腹股沟转移灶合并梅毒患者术后护理

    作者:何林嵘

    对1例阴囊癌巨大腹股沟转移灶合并梅毒阳性患者行髂内动脉介入栓塞术加腹股沟区肿瘤切除术.加强介入栓塞术后护理、肿瘤切除术后护理、出血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特殊感染的控制,适时给予危机干预和心理指导.结果患者术后住院33 d,切口I期愈合出院;出院后外院定期随访,经电话联系,未发现肿瘤转移,生活质量好.提示联合治疗与系统的精细护理,有利于提高效疗.

  • 33例肺动脉吊带患儿的术后护理

    作者:曲斌;李莲叶

    对33例肺动脉吊带患儿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吊带矫治术.术后呼吸道护理中重点做好呼吸机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胸部物理治疗及间断镇静、长期镇痛的护理,以尽早撤机;同时维持循环稳定,给予营养支持,预防感染,观察引流液性状与量的变化等.结果33例患儿均手术成功,除1例因气道狭窄明显、脱机困难,家长放弃治疗外,其余32例经严密监护和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提出精细有序的护理是患儿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 循环功能不稳定中国一类捐献供体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的护理

    作者:蓝倩;孙煦勇;秦科;李壮江;董建辉;曹嵩;蓝柳根;李美思;黄晨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用于循环功能不稳定中国一类器官捐献供体的器官保护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13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国际标准化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者,经股动静脉插管,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于手术室获取供肝和供肾;术中做好循环、呼吸支持,及时调整药物用量,预防感染及记录各项数据等护理.结果 13例DBD供者行体外膜肺氧合转流期间,血流动力学逐步稳定,获取有效肾脏26个用于26例受者、有效肝脏1 2个用于12例受者,肾移植、肝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 体外膜肺氧合是捐献供体器官保护的有效治疗手段,有效的护理是体外膜肺氧合成功运行的重要保证.

  • 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治疗对烟雾病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

    作者:范燕娜;周染云;张敏;于丹;赵岩;鲁鑫;李贝贝

    目的 监测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对烟雾病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评估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在烟雾病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记录98例烟雾病术后患者使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治疗前15 min、治疗进行15 min、治疗后15 min 3个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及呼吸.统计治疗期间及治疗前、后各1d即连续5d的上述指标;观察治疗期间患者舒适度,疼痛、感觉异常等不良事件及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98例患者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及呼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舒适度评分为6~10(7.76±1.20)分,未生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不良事件.结论 烟雾病术后患者使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治疗安全,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跟踪式干预对混合牙列期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

    作者:郭三兰;魏婷;张丽婷;田思维

    目的 探讨跟踪式干预对混合牙列期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179名儿童进行连续3年跟踪式口腔干预,比较干预前与跟踪式干预后口腔疾病发生例数,家长及儿童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遵医行为,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通过跟踪式口腔干预,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干预前,家长及儿童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率及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0.01).结论 跟踪式口腔干预能有效降低混合牙列期儿童的口腔疾病,提高家长及儿童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率及遵医行为.

  • 早产后母婴分离状态下父亲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作者:杨怀洁;杨成良;王青丽;程美娟

    目的 了解早产后母婴分离状态下父亲的护理服务需求.方法 运用质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现场录音收集21名早产儿父亲在早产后3d内的真实体验,以内容分析法对资料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 提炼出4个护理需求:需要得到新生儿病情信息并希望尽早参与照顾新生儿;需要获得母乳喂养的帮助和支持;需要给予产褥期护理指导;希望得到护理人员对父亲角色的心理支持和帮助.结论 对于早产后母婴分离状态下父亲,护理人员要重视父亲角色的积极作用,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促进家庭健康.

  • 成人心脏术后双泵法更换大剂量多巴胺并行时间研究

    作者:吴荣;石丽;余萌

    目的 探讨应用大剂量多巴胺换泵双泵并行适宜时间.方法 将85例成人心脏外科术后应用多巴胺>10 μg/(kg·min)的患者,采用双泵法更换多巴胺微量泵;预设双泵并行时间为3s;关闭原通路观察1 min,以血压波动<10%以内为准,确定患者双泵并行适宜时间.结果 85例患者双泵并行时间为(3.24±0.59)s,95%CI为2.60、4.60;更换多巴胺微量泵前后血压、心率及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成人心脏外科术后应用大剂量多巴胺患者,可设置为2.60~4.60 s作为双泵并行适宜时间.

  • 自体硬腭黏膜移植联合颞浅动脉岛状瓣重建上睑缺损患者的护理

    作者:张昌琴;董江

    目的 总结自体硬腭黏膜移植联合颞浅动脉岛状瓣重建上睑全层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8例全层上睑缺损患者应用自体硬腭黏膜片代替缺损的睑板和结膜组织,形成后层眼睑;取颞浅动脉岛状瓣替代缺损的眼睑皮肤,形成前层眼睑.术前做好口腔护理、头部供区的护理、眼部护理,术后做好口腔护理、饮食指导,密切观察供区和术区的变化,做好眼部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 硬腭植片和颞浅动脉岛状瓣全部成活,对位好,无排斥、感染等不良反应;眼睑外观和功能良好.结论 自体硬腭黏膜移植联合颞浅动脉岛状瓣重建上睑,可以一次性修复缺损的结膜、睑板和皮肤组织.加强围术期护理对眼睑修复重建成功及口腔黏膜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50%葡萄糖溶液灌注治疗开胸术后乳糜胸的护理

    作者:曹燕

    对8例开胸术后乳糜胸患者采用50%葡萄糖溶液进行胸腔内灌注治疗.结果 6例灌注3~5次治愈,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行二次手术结扎胸导管后治愈.提出乳糜胸是胸外科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术后需仔细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同时做好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时进行对症处理,给予营养支持是其护理重点.

  • 追踪方法学用于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

    作者:沈翠华;叶春萍;陈盈盈;刘芳

    目的 探讨追踪方法学用于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423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25例、实验组2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干预,实验组制定个案追踪图和护理质量管理追踪事项与评分标准进行追踪干预和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总分97.76±3.25,得分率为97.76%;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追踪方法学用于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

  • 1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伤口感染伴造口周围皮肤坏死的处理

    作者:何其英;但丹;汤亚箐;刘艳;许婷

    对1例78岁老年膀胱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术后发生伤口感染伴发造口周围皮肤坏死,沿手术伤口位下缘有2处1.0 cm×2.0 cm皮肤坏死;紧邻伤口右下腹为腹壁尿路造口,造口与伤口之间距离0.5~1.0 cm;伤口有大量坏死组织;6点、10点及1点方向有潜行,深度2.0~5.5 cm;10点方向可见尿路造口肠管外露;疼痛评分为6~8分.伤口分泌物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氏菌.给予全身支持治疗,伤口处理包括清洗清创、银离子敷料局部抗感染、有效收集尿液防伤口腐蚀、金因肽促进肉芽生长及健康教育,连续31d后创面基本愈合,患者出院.提出针对患者复杂情况全面评估,抗感染、保护皮肤与促进愈合并举的精细处理,有利于创面愈合.

  • 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多维度纵向研究

    作者:吴晓琴;夏海鸥;孔振芳;章灵君;张晓菊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和化疗过程中经历的癌因性疲乏变化规律,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Piper疲乏量表中文修订版(RPFS-C),对符合入选条件的115例结直肠癌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每个疗程开始前对癌因性疲乏进行多维度追踪随访.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整体及感觉、认知/情绪2个维度得分在第4次化疗前呈显著上升趋势(均P<0.05),行为/严重程度、情感2个维度疲乏得分在第3次化疗前呈显著上升趋势(均P<0.05).情感维度疲乏得分一直处于高位.行为/严重程度维度中“疲乏引起的忧虑”条目得分低.感觉维度中“身体虚弱”条目得分高.认知/情绪维度中“不能清晰思考”和“无记性”条目得分较低.在接受治疗后的1周内疲乏达到高峰.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在整个治疗阶段不断加重,临床医护人员应在围手术期及化疗早期及时开展疲乏干预,从心理支持、饮食指导和有氧运动训练等方面缓解患者的疲乏,其中情感疲乏护理是重点.

  •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交接流程的优化

    作者:赵海波;吴虹;沈玉枝

    目的 提高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交接的正确性和患者安全.方法 由心外ICU护士与麻醉师、手术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交接流程进行优化,对259例心脏疾病术后患者采用优化交接流程完成麻醉师、手术医生及手术室护士与心外ICU护士的交接.结果 交接中发现漂浮导管接头连接不紧密25例、漂浮导管测量肺动脉楔压的注射器持续充气1例、深静脉导管堵塞3例、自体血无标识3袋、皮肤局部有压红238例、发生1期压疮1例,均及时妥善处理.交接时间15~20 min.结论 采用优化交接流程各类人员职责分明、交接清楚,可有效保障术后患者交接质量和治疗安全.

  • 2例入院患者身份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陆琳;李晓英

    目的 提高入院患者身份信息的准确性.方法 对2014年1~6月入院460例患者中发生2例身份错误信息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包括改进入院流程,改进客服人员、医生及护士工作环节,加强质量控制等对策.结果 实施改进流程和加强管理后收治的347例患者,未发生身份信息错误.结论 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可收到良好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

  • 提高ICU护士呼吸机集束化护理依从性的管理

    作者:单君;许惠芬;吴娟;朱健华

    目的 提高ICU护士实施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集束化护理依从性,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过程中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管理,包括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对ICU护士培训、调整人力、视觉强化、质量监控等措施.结果 护士洗手、抬高床头、呼吸机管路的更换、冷凝水的倾倒及口腔护理的依从性显著提高(均P<0.01);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呼吸机集束化护理专项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依从性,降低VAP发生率.

  • 男护士对临床基础护理的认知及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肖柳红;陈凌;伍玉琴;叶红

    目的 了解男护士对临床基础护理的认知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男护士对临床基础护理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问卷”对某三甲医院临床一线的92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护士基础护理认知得分2.98±0.45、基础护理意愿得分3.82±0.47,两者呈正相关(r=0.37,P<0.05);认为难落实的3项基础护理操作为女性患者导尿、会阴擦洗、床上浴;影响男护士落实基础护理的前三项因素为患者不配合、护理工作量大、生活类基础护理不需有学问的人做,占59.78%~89.13%;男护士对护理职业的5项认同率为25.00%~64.13%.结论 男护士对临床基础护理及护理职业认知度、认同率低,与社会的影响有一定关系,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男护士职业认同的培训和系统性支持,以提高其对护理职业的认同,进而提高基础护理执行率.

  • 荆州市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高祖梅;张龙

    目的 了解荆州市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现状,为提高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及相关部门制订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实地调查及查看原文献的方式调查荆州市7所二级医院2010~2012年护理人员现况及护理科研情况.结果 7所二级医院有床位4 795张,有护士2 567人,其中一线护士1 827人,一线护士床护比为1∶0.38;高级、中级及初级职称构成比为3.5%、29.1%、67.4%;本科、大专及中专学历构成比为1 8.1%、68.3%、13.6%、没有高考起点的全日制本科学历护士.发表论文221篇,论文发表率8.6%;市级课题14项,专利1项,专著2部.结论 护士人力资源不足,整体学历及科研能力偏低.须以岗位管理为切入点改革现有管理模式,引进高学历护士,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科研培训,以提高二级医院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 E形胶布爪形双固定法应用于中心静脉导管固定

    作者:李清月;阮淑妹;谢冠梅

    目的 探讨E形胶布爪形双固定法对心脏术后中心静脉导管(CVC)的固定效果.方法 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留置CVC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用自制E形胶布爪形双固定CVC,对照组用普通胶布蝶形固定CVC,比较两组导管固定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CVC固定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贴膜松脱率、意外脱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E形胶布爪形双固定CVC效果优于普通胶布蝶形固定方法.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老年大鼠受压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艳;张穗;陈慧敏;刁波;熊毅敏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老年压疮大鼠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老年压疮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只SPF级雄性老年SD大鼠(喂养1 6个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0只,均行10%水合氟醛麻醉;模型组承受46kPa压力12h诱导Ⅲ期压疮形成;对照组不受压.两组均实施安乐死后取标本.观察受压皮肤肌肉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肌组织中SDF-1、白细胞介素-6(IL-6)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结果 电镜下模型组疮缘皮下结缔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肌纤维蜡样变性、自溶.模型组SDF-1、IL-6及MP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老年大鼠受压皮肤肌肉组织中SDF-1含量明显增高,其可介导炎症反应,对压疮的发生可能有促进作用.

  • 填塞穿刺技术用于掌指关节处静脉输液效果探讨

    作者:石天奇;姜艳;李素玲

    目的 提高掌指关节处静脉输液成功率.方法 将2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填塞穿刺技术组(填塞组)各121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穿刺与固定;填塞组由操作者评估血管后采用2~4个无菌棉签头及输液贴粘构建固定平台后再穿刺及固定.结果 填塞组穿刺一次成功率及输液顺利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填塞穿刺技术可有效提高掌指关节处静脉输液成功率.

  •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黄体酮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

    作者:桂习侣;程璟;姜晓露;万盈璐;郑丽芳

    目的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黄体酮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方法 以1 59例需要肌内注射黄体酮的患者(观察组)为对象,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硬结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缓解硬结健康教育评分表并实施针对性教育,规律轮换注射部位,注射时正确摆放体位,注射后认真执行热敷及外敷土豆片等预防硬结措施.对照组161例实施常规注射护理.结果 观察组硬结率发生率及硬结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加强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与力度,患者依从性增加,有效降低了黄体酮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

  • 经络弹力袜用于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预防低体温

    作者:甘燕玲;周惠玲;张国群;严聪;全红敏

    目的 探讨全麻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中穿经络弹力袜对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科择期开腹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调节室温至22~24℃、覆盖双层大单等常规保温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入手术室后双下肢穿经络弹力袜24 h.比较两组入手术室时至手术后4h10个时点的体温变化.结果 手术开始后1h至手术后4h,8个时点对照组患者的体温显著低于实验组(均P<0.01).结论 经络弹力袜能有效防止手术患者热量的丢失,防止手术低体温的发生.

  • 护理双师素质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作者:祝睿

    目的 探索护理“双师素质”教师胜任力、内部结构及权重,构建胜任力模型.方法 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等确定教师胜任力,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提炼的胜任力归类,建立胜任力模型结构,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模型结构,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 所构建的护理“双师素质”教师胜任力模型由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职业基本素养、人格基本特征、科学研究能力、公共管理能力6个维度40个条目组成,问卷Cronbachs a为0.80,总方差累积贡献率78.01%;专家积极性95.70%~100%,专家权威程度Cr值为0.828;专家协调性W值0.20~0.60,P<0.05.结论 护理“双师素质”教师胜任力模型可为教师的聘用、培养、考核及晋升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提高护理“双师素质”教师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制度化水平.

  • 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的SWOT分析

    作者:尼春萍;徐莎莎;彭晶;任晓冉;王晶;刘喜文;画妍;史瑞洁

    目的 探讨影响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的学生自身及其外部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SWOT分析法,对学生自身的学习优势、劣势及外部机会和威胁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自身优势包括学习愿望强烈、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劣势包括学习定位不准、经验不多、知识未更新、时间不足;外部机会包括学科发展需要、国家政策保障、单位提供支持、高校重视培养,威胁因素包括身份认同不到位、培养目标不具体、培养体系不成熟、师资条件不满足.结论 影响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的因素涵盖学生自身与外部环境两大方面,需在自身优势与劣势及外部机遇与威胁因素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 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张萍;华玮

    系统回顾鼻内镜术后患者的疼痛原因、疼痛特点及适合鼻内镜术后患者的疼痛评估量表.归纳了目前国内常用的护理干预方法,包括术前堵鼻训练、氧气吸入、冷敷镇痛、音乐镇痛、心理护理、穴位按摩及国外常用的药物镇痛.对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可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预防疼痛所引起的并发症的效果进行阐述,为相关人员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

    作者:黄萍;赵晶

    综述了导致骨科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包括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凝血系统的变化和静脉血管损伤等;归纳了临床表现和物理、药物两类预防措施,总结术前、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要点,旨在为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妊娠剧吐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现状

    作者:焦雪静;郭利洁;梁靖;李文涛

    恶心、呕吐是妊娠妇女特有的且常见的早孕反应,是严重的早孕反应形式,是导致活产儿孕妇妊娠期间住院治疗的第二位疾病.妊娠恶心、呕吐分为轻度妊娠呕吐、伴代谢障碍的妊娠剧吐、晚期妊娠剧吐、其他疾病导致的妊娠剧吐、其他不明妊娠剧吐.研究表明妊娠剧吐主要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激素、遗传等有关,其对围生期胎儿及出生后子女都有影响,严重者能够导致孕妇体质量快速下降、营养失调和脱水,终可对母婴产生不良影响.

  • 头颈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肩功能康复现状与展望

    作者:吴沛霞;彭峥嵘

    分析和归纳国内外有关头颈癌颈 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肩功能康复的研究报道,认为颈淋巴结清扫本对头颈癌患者肩功能及生存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显著而持久,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术后肩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将来的努力方向是综合医疗、护理、康复三方的力量合作,谨慎地开展高质量的实验性研究,探索早期预防性肩功能康复锻炼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 国际标准化心脑死亡供肺评估及获取的护理配合

    作者:徐海英;刘筱凌;毛文君;陈静瑜

    目的 总结心脑死亡器官捐赠供肺评估及获取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19例供肺获取手术的护理配合,包括供肺的评估及选择、供肺切取术的物品准备、供肺切取的配合等.结果 19例经评估7例因感染、氧合差弃用;12例供肺按照国际标准化程序顺利获取转运至医院,完成10例双肺移植和2例右侧单肺移植,受者手术顺利.结论 完善的术前用物准备、充分的术前供肺评估,熟练、准确的术中配合是供肺获取和移植成功的重要保障.

  • 外伤致气性坏疽患者急诊手术管理的循证护理

    作者:李岩;赵梅珍;赵体玉;黄海珊;曾铁英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方法为手术室接诊外伤并发气性坏疽感染患者时的处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手术室急诊护理工作现状,提出临床问题,进行电子检索及图书馆手动检索相关证据.检索出有关外伤致气性坏疽感染患者的诊断、手术室管理、消毒隔离的相关证据,进行证据评价,结合临床实际制定手术室消毒隔离流程,指导18例气性坏疽手术的管理实践.结果 18例患者诊断及时、处理得当,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室未发生一例医院感染,参与手术人员无感染发生.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临床工作中,可提高护理的有效性,提高护士应用科学证据的能力.

  •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日首例手术准时开台率

    作者:宋杨;李慧影;郭宏玮

    目的 降低日首例手术延时开台率.方法 组建品管圈,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对912例日首例手术未准时开台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落实改进目标及措施,对比品管圈开展前后效果.结果 日首例手术开台延迟率由原来的42.86%下降至12.04%,目标达成率为109.95%,进步率为71.97%;圈员品管手法、责任心、解决问题等8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成长.结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日首例手术延时开台率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景教学在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护理教育的应用

    作者:曾俊;杨荆艳;徐丽芬

    目的 探讨情景教学模式对尿路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尿路造口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造口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通过情景教学的模式指导患者自我护理,分别于指导前及出院3个月对两组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情景教学模式应用于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护理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 自制康复辅助具用于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功能锻炼

    作者:谭妃英;范丽云;林美珊;陈富华

    目的 提高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锻炼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三点支撑、五点支撑等传统腰背肌功能锻炼;实验组自制康复辅助具,进行滑动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分别于连续干预2周、4周、6周时评价卧床相关并发症、肌力恢复情况及锻炼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3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自制康复辅助具用于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锻炼依从性和锻炼效果.

  • 不良妊娠患者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徐彬彬;程云;钱苗红

    目的 探讨不良妊娠患者发生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不良妊娠患者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eck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125例不良妊娠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良妊娠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6.o%.社会支持总分42.86±6.70,应对方式6个分量表均分0.46~0.79;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周、解决问题、自责、客观支持4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不良妊娠患者抑郁发病率较高,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孕周、自责应对方式为危险因素,客观支持、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为保护因素.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进行干预,防止抑郁的发生.

  • 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循环对比卡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李建军;肖春霞;乔秀娟;刘小丽

    目的 探索早期发现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征兆的有效方法.方法 自制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循环对比卡,用于69例74指再植手术指端的血液循环皮肤颜色和组织张力的观察.结果 及时正确判断4例5指血管危象,经处理后肢体恢复血液循环,再植指成活.结论 血液循环对比卡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判断准确率和缩短判断时间,及早正确处理,从而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 亚甲蓝在机械通气患者胃反流误吸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张丹羽;王卫华;谢丽

    目的 探讨亚甲蓝标记法在诊断机械通气患者胃反流误吸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 将亚甲蓝注入20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鼻饲营养液内标记染色;遵循按需吸痰原则,吸出患者气道分泌物后,分别进行痰液颜色的肉眼观察和胃蛋白酶检测,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胃反流误吸.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效果,对亚甲蓝标记法的敏感度、特异度进行分析.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蓝标记法观察胃反流误吸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8.26%.结论 亚甲蓝标记法可用于机械通气患者胃反流误吸的诊断.

  • 芪药鸡金粥对化疗大鼠胃肠黏膜机械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谢丽霞;陈锦秀;吴小玉

    目的 探讨芪药鸡金粥对化疗大鼠胃肠黏膜机械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从ERK/MAPK通路的角度探讨机制.方法 将48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药膳组(药膳灌胃)、模型组(白粥灌胃)、空白组(白粥灌胃)各16只,于实验第7天,药膳组和模型组行氟尿嘧啶15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制备胃肠黏膜损伤大鼠模型.化疗后第1天和第8天,每组各随机抽取8只大鼠处死后取回肠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化疗后第1天,模型组连接蛋白显著下降(均P<0.05),空白组各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或相对低于同期药膳组和模型组水平(均P<0.05);化疗后第8天,药膳组Claudin-1连接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各通路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同期空白组(均P<0.05),模型组ERK1/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 芪药鸡金粥可调节大鼠肠道机械屏障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从而保护机械屏障的结构与功能,可能是通过ERK/MAPK通路的活化而发挥保护作用.

  • 同伴支持小组协同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和适应水平的影响

    作者:朱文娟;吴爱玲;杨群英

    目的 探讨同伴支持小组协同护理管理模式对永久肠造口患者早期自我护理和适应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首次行永久肠造口手术出院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同伴支持小组协同护理.出院时、6个月后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和中文版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水平和造口社会适应水平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均P<0.05),其中观察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同伴支持小组协同护理管理模式能够较好地提高首次行永久肠造口患者早期自我护理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水平.

  • 腹部非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判定方式的改进

    作者:罗敏;曾丽文;程茂华

    目的 探讨腹部非胃肠道手术后患者听诊肠鸣音指导患者进食的效果.方法 将142例腹部非胃肠道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在患者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观察组在听诊有正常肠鸣音后开始进食,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腹胀程度、舒适度.结果 两组患者腹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禁食时间、舒适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以听诊肠鸣音指导患者进食,安全,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 中医护理技术综合用于胃癌切除术后促进肠功能恢复

    作者:郑伟;王芹芹;唐小丽;赵倩;赵婉;刘文炼;肖芮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技术综合用于全胃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早期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全胃切除术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按开腹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包括足三里按摩、小茴香热敷腹部、超声透皮治疗及足浴.评价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梗阻发生例数.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发生肠梗阻2例,对照组发生肠梗阻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有利于促进全胃切除术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