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喉罩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陈合钦;齐玉增;胡百奇;毛英杰;李澜;冯平

    老年脑动脉瘤患者多并存有动脉粥样硬化,自身生理功能下降,呼吸、循环等系统疾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1],而年龄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又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2]。就麻醉而言,要尽可能做到麻醉诱导迅速平稳、术中维持镇静镇痛充分、血液动力学平稳、插拔气管导管无呛咳,躁动,避免围术期动脉瘤不破裂。本研究运用了喉罩操作简单,无创通气的特点,以减少老年脑动脉瘤患者围术期的血液动力波动,减少并发症,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卵巢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刘育峰;刘宗印;郭灵霞

    目的 探究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卵巢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子宫介入栓塞术.观察术前与术后3个月卵巢激素分泌量、子宫肌瘤内部血供、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卵巢分泌LH、E2、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子宫肌瘤内部血供平均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粗动脉血管径均低于术前,阻力指数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2例轻微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并发症状消失.结论 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降低肌瘤内部血供,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可保护卵巢功能,值得推广.

  • 右美托咪定辅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张小章;何震;徐兴华;高建亮;龙海成;李晓亮;钱志茹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研究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诱导,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 T1~T4的 HR、MAP 均较 T0有显著性降低,并且研究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进一步监测发现研究组 T2~T4的 ICP 和 CBF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较好维持颅内肿瘤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 鼻内镜下电凝治疗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止血效果的影响

    作者:黄桂彪;赵富伦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治疗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76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鼻内镜电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复发率和并发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复发率较低,且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在动脉瘤破裂出血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斌;李孝生;罗忠平;邓仁富;姜志远;白桂斌;谭智灵

    目的:探索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手术在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中的效果差异.方法:在我院2009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出6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进行分组,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观察组中患者30例采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中患者30例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73.33%)高于对照组的(56.67%),且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26.67%)略低于对照组的(30.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0.00)和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3.33%、4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对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作为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

  • 介入栓塞术在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万雪超

    目的:对介入栓塞术在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产后大出血患者28例,出血量1000~5000ml,出血原因比较复杂,大多数患者为复合性因素。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对其进行临床常规止血处理,并给予介入栓塞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评价介入栓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28例患者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均彻底止血,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发生死亡。手术结束后,患者均在1~8小时内停止出血。术后均给予3~6个月的随访,在随访过程中无1例患者再发出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且28例患者的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介入栓塞术应用于产后大出血的治疗中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确切,长期无复发,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介入栓塞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柴善义

    目的 研究介入栓塞术和外科断流术在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0月该院接诊的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84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将之进行分组:实验组(n=42)采用介入栓塞术,对照组(n=42)采用外科断流术.综合分析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静脉曲张完全消失率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明显比对照组的30.95%低(x2=4.5253,P<0.05).实验组的静脉曲张完全消失率为57.14%,明显比对照组的28.57%高(x2=7.0000,P<0.05).实验组的血流通畅率为73.81%、栓子生长率为1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8.10%、52.38%,(x21=10.8683,x22=11.8495,P<0.05).结论 于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中积极采用介入栓塞术,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病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效果好,建议推广.

  • 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术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李薛红;段梅欣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排列第3位,多数患者发现时已进入晚期,已失去手术机会.而肝癌介入栓塞术是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瘤体供血动脉内,经导管注入抗癌药物或栓塞剂,使肿瘤细胞坏死,肿瘤体缩小或消失.

  • 前交通动脉瘤治疗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明旺

    目的:分析前交通动脉瘤的治疗方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31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与对照组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右侧扩大翼点入路,微创外科手术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治疗,应用可脱弹簧圈动脉瘤栓塞术。结果全部患者随访期经复查均未发现瘤颈残留或复发。两组患者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出院时GOS评分进行良好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一般住院情况及手术情况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均可有效治疗前交通动脉瘤,但外科治疗在疗效上稍占优势,可根据患者需求适当进行选择应用。

  •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

    作者:张明宇;李欣欣;周杨

    目的:评价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方法:2012年7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脑动脉瘤115例.其中73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设为研究组.另42例行开颅夹闭术治疗,设为参照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愈率94.5%,高于参照组治愈率61.9%(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78.6%(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6.4%,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5%(P<0.05).结论:脑动脉瘤的治疗术式中,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疗效优于开颅夹闭术,且并发症较少.

  • 结构式心理护理对行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桂蓉;符代雪;邱琴

    目的:观察结构式心理护理对行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结构式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同时比较干预后6个月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USI及各雏度评分降低程度更加显著(t=-8.956,-4.685,-9.413,-6.894,-8.009;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显著降低(t=-4.117,-4.20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71.05%)(x2=4.290,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PF、RP、BP、GH、VT、SF、RE、MH和SF-36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964,4.954,3.112,3.621,4.968,3.326,4.040,3.269,7.841;P<0.05).结论:结构式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动脉瘤患者对疾病不确定感,降低患者心中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不同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

    作者:杨立杰;刘庆军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精索静脉曲张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261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方式不同分为5组,分别为:腹腔镜 A 组(腹腔镜经腹精索静脉结扎术),腹腔镜 B 组(腹腔镜腹膜外径路),开放手术 A 组(改良后 Palomo 术),开放手术 B 组(传统开放精索静脉高危结扎术),介入栓塞组(逆行介入栓塞术)。统计5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术后配偶妊娠率以及术后精索静脉曲张的复发率,比较各组术前、术后精子质量。结果介入栓塞组手术耗时较长( P <0.05),但介入栓塞组住院时间较短( P <0.05),平均1.50±0.50 d;术后1年,介入栓塞组妊娠率低,其他各组配偶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05);术后各组精子浓度、低渗膨胀试验(HOS)比率以及精子向前运动(PR)百分率均明显高于手术前( P <0.05),术后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开放手术 A 组和 B 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 P<0.05)。腹腔镜 A 组、B 组间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05)。介入栓塞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并发症相对较少( P <0.05)。结论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腹腔镜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适宜手术量大的男科应用;介入栓塞术无手术刀疤,术后恢复快,但复发率较高;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不推荐。

  • 婴幼儿巨大血管瘤合并卡梅综合征介入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曲斌;梁琍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婴幼儿巨大血管瘤合并卡梅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6例巨大血管瘤合并卡梅综合征婴幼儿行介入栓塞术治疗,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6例婴幼儿顺利完成治疗过程.结论 做好术前人院评估及宣教工作,监测各项生化指标,防止出血,术后预防血管瘤破溃、体循环栓塞、肺循环栓塞等并发症的护理是治疗血管瘤成功的关健.

  • 介入法治疗8例颌面部血管瘤的护理

    作者:喻志艳;胡敏;李彩红

    颌面部血管瘤因解剖部位和生理功能的特殊性,治疗较为棘手.近半年来,荧光屏监视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术(TCAE)的临床应用,为该病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1].我院应用放射介入栓塞术,结合平阳霉素腔内注射,治疗海绵和蔓状血管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中,颊面部血管瘤6例,舌血管瘤1例,唇血管瘤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病程1~12年.1.2 方法与结果 8例患者介入栓塞后,均行平阳霉素腔内注射,每次3~3.5 mg,1%的利多卡因溶解.经上述治疗后,7例瘤体明显缩小,随访半年无一例复发.

  • 乌拉地尔与尼卡地平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急诊介入栓塞术中的疗效对比

    作者:沈爱华;辛立民;韦薇

    目的 观察比较乌拉地尔及尼卡地平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急诊介入栓塞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2年6月就诊于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的79例行急诊介入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W组,n=39)和尼卡地平组(N组,n=40);麻醉后根据血压高低W组先静注12.5~25 mg乌拉地尔,然后以100~200μ g/min持续泵入;N组先给予尼卡地平0.5~1.0mg静推,然后以10~40μg/min持续泵入,两组均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记录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以及SB100蛋白的变化,记录用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乌拉地尔组和尼卡地平组均能快速有效降低血压,两者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尼卡地平组心率明显上升(P<0.05),而乌拉地尔组心率有所下降,但较用药前心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ETCO2及SB100蛋白较用药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持续泵入尼卡地平易导致低血压的发生率增高,明显高于乌拉地尔组(P<0.05).结论 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均能有效降低血压,但乌拉地尔降压更加平稳、安全,不良反应较少.

  • 多瑞吉、镇痛泵预防介入栓塞术后疼痛的临床比较

    作者:高文斌;尹良伟;王丽双;王蕾;梁学卫

    动脉介入栓塞术后所引发的栓塞后综合征包括发热、疼痛、恶心、呕吐和局部组织脏器的功能减退.其中疼痛多认为是栓塞治疗后组织器官的缺血、水肿和坏死所致[1].以往对介入术后疼痛多采用止痛药物对症治疗,我们曾采用多瑞吉(Durogesic,芬太尼透皮贴剂)在介入栓塞术前12小时提前应用以预防栓塞术后疼痛的发生和缓解疼痛程度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2].但是,由于多瑞吉缓释剂型的特点不能完全满足短时间剂量调整的需要,我们应用便携式止痛泵在术前使用,并在术后随时调节止痛药物剂量以缓解介入栓塞治疗所引发的疼痛,比较两者的优劣.现报告如下: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作者:陈宏玲;刘振川;陈明慧;韩红星

    探讨应用微弹簧圈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患者、药品、器械及导管室的准备工作,术中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术后动脉瘤100%闭塞32例,95%闭塞2例,90%以下闭塞1例.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术后防治各种并发症,做到系统性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 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术的护理

    作者:司俊娇

    目的 探讨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动脉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记录其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90例脑血管动脉瘤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栓塞术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90例);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达(90.92±2.18)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6例).结论 对脑血管动脉瘤患者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过程中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经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作者:郑成杰

    脾功能亢进(脾亢)多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而引起充血性脾肿大。我国以肝炎、肝硬化为多。以往主要是采用手术切脾的方法治疗。但全脾切除后将改变患者的免疫功能,导致爆发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随着血管性介入栓塞术的应用,对脾亢患者可实施脾动脉栓塞术。我院目前采用部分脾栓塞术在保持脾脏部分功能的基础上治疗脾亢,既可纠正脾亢的临床表现,又能保留部分脾功能。

  • 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术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李艳红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加强术前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指导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过介入栓塞治疗,均成功填塞,手术成功率为100.0%,患者住院时间为14~18天,平均15.3天。结论:加强术前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指导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可以提高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质量。

231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