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体外循环术后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护理

    作者:廖美容

    为了有效改善17例体外循环拔除气管插管后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症状,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采用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经严格执行再插管操作规程,插管后严格控制感染,保持气管通畅,适时选用呼气末正压式通气,防治气管及肺水肿,加强营养等措施。结果痊愈15例,死于下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各1例。提示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高质量的护理,能有效改善呼吸窘迫征症状,提高手术成功率。

  • Duckett带蒂岛状包皮瓣尿道成形术的护理

    作者:马丽莉

    为了提高尿道下裂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于1997年1月至2000年4月对126例尿道下裂患儿行Duckett带蒂岛状包皮瓣尿道成形术。结果治愈107例,其中19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好转;19例未愈。随访6~12个月,107例均排尿良好,阴茎外观满意。护理要点: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注重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尿道支架管以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 脑血管疾病致失语病人的护理

    作者:张玉莲;王亚谊;王倩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是一个人的社会、家庭角色及其价值的体现。当脑血管疾病损伤了优势半球的言语中枢可引起言语功能异常[1],造成沟通、交流障碍,使之焦虑、烦躁。因此,我科1996年6月至1999年12月对32例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失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取得明显成效。1 临床资料32例中,男27例、女5例,年龄43~78岁。其中高血压脑出血25例,脑梗死7例(脑梗死致痴呆1例),病变均在大脑右半球。运动性失语15例,感觉性失语6例,命名性失语8例,完全性失语3例。进行一对一的训练2~3周。结果,29例不同程度恢复了语言表达能力;3例完全性失语者,其中2例能以体语进行沟通,1例因痴呆训练无效。

  • 双腔深静脉留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效果观察

    作者:赖江明

    临床上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多采用胸穿抽液,病人承受痛苦多,治疗费用大,且易并发感染,增加医护工作量。鉴此,我科于1998年6月至2000年7月对12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病人,在抗痨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腔深静脉留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8例中,男女各24例,年龄18~67岁,平均34.0岁。1994年6月至1998年5月住院的36例为对照组,1998年6月至2000年6月住院的12例为观察组。均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需行胸穿抽液。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 小儿前臂缺血性肌挛缩肌滑移术的护理

    作者:李莉;尹敏;马静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Volkmann)是肘部及前臂外伤后严重的并发症,致残率高,治疗困难。Buck[1]提出肌滑移术可适用于Ⅰ~Ⅳ期的缺血性肌挛缩病例,有的可完全恢复,有的可提高积分。我科于1990~1999年对 25例患儿行肌滑移术,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25例中,男18例、女7例,年龄小5岁,大14岁。其中前臂双骨折11例,肱骨髁上骨折14例;左侧16例,右侧9例。临床表现均为爪形手畸形。病程短3个月,长19个月,平均11.2个月。

  • 细胞刀治疗帕金森病病人的术后护理

    作者:段小珍

    帕金森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据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200万人患有此病[1]。“细胞刀”以极小的微电极将脑定位的精确度从传统手术的厘米数量级提高到了百微米数量级,从细胞水平确定帕金森病病人特定部位,对准病变部位为靶点,细胞刀准确地一次性摧毁病灶,毁坏异常活动的细胞群,阻断神经的活动,达到治愈的目的。我院于1999年4月至2000年1月,应用“细胞刀”(美国F.L.FISCHER公司生产)治疗239例帕金森病病人,效果显著。

  • 慢性骨髓炎胎盘填塞术的护理

    作者:王淑华

    我科1986~1997年用胎盘填塞疗法治疗慢性骨髓炎50例,护理介绍如下。1 资料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74岁,平均19.0岁。慢性骨髓炎类型:血源性30例,外伤性16例,结核性4例。病程1~30年,平均3.3年。病变部位:肱骨3例,尺骨1例,股骨19例,胫骨24例,腓骨1例,跟骨2例。合并瘘管36例,病理性骨折6例,死骨存留34例。

    关键词: 骨髓炎 胎盘 手术 护理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尿管留置时间观察

    作者:梁聪美;解乔莲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一般要留置尿管3~72 d,尿道粘膜损伤和尿路感染是其主要并发症。为了探讨尿管留置的佳时间,减少插管次数,减轻病人痛苦,笔者对本科1997年12月至2000年7月行留置尿管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不同留置时间的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80例中,男26例、女54例,年龄12~80岁,平均(43.6±3.2)岁。单纯性脑挫裂伤12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61例,脑干损伤7例。GCS评分:8~10分23例,≤7分57例。入院后随机分为甲、乙、丙、丁4组,每组20例。4组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均P>0.05,具有可比性。

  •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银屑病的护理

    作者:蔡志慧;丁瑞亮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下称血稀疗法)是根据血液流变学原理,通过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血压,稀释净化血液,达到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的方法。1997年11月至1999年12月,我科采用血稀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5例,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寻常型银屑病病人35例,男30例、女5例,年龄14~65岁。静止期29例,进行期6例。皮疹形态:点滴状16例,钱币状15例,地图状4例。所有病例无心肺疾患,近1个月未接受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 留置导管治疗心包积液的护理

    作者:杨志敏;王国干

    短期内心包大量积液可造成急性心脏压塞,危及病人生命[1]。我院急诊室1999年9月至2000年3月经皮穿刺留置导管治疗中、大量心包积液25例,获得了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5例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17~76岁,平均(51.76±14.51)岁。肿瘤转移性6例,结核性14例,非特异性5例。其中血性积液12例,漏出液1例,渗出液12例。大量心包积液21例,中量心包积液4例。心功能Ⅱ级2例、Ⅲ级12例、Ⅳ级11例;其中5例出现休克(收缩压<90 mmHg,1 mmHg=0.133 kPa),25例均有不同程度胸闷、气短、心悸等表现;心率68~130次/min,平均97次/min。

  • 上田法改善脑瘫患儿坐位功能的疗效观察

    作者:冉茂群;任永平

    为了解上田法对脑瘫患儿坐位功能改善情况,将58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采用上田法治疗,对照组采用Vojta等法治疗,疗程均为25~30 d。结果观察组坐位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对3岁以上及重症脑瘫患儿,观察组疗效亦较对照组好(P<0.05)。提示上田法能有效改善脑瘫患儿坐位功能,尤其对3岁以上及重症脑瘫患儿疗效优于Vojta等法。

  •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拔管综合征的预防

    作者:方盈

    为了减少或避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拔管综合征,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于术后4 h拔除鞘管。观察组采取拔管前补充血容量、调整心率、局部镇痛后拔管;对照组拔管前30 min肌内注射哌替啶50 mg后拔管;测量两组拔管前后的血压、心率。结果观察组拔管前后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对照组拔管前后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和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5)。提示拔管前补充血容量、提高心率、分散病人注意力、改进镇痛方法可以避免拔管综合征的发生。

  • 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的护理

    作者:潘颖丽;白忠梅

    乙状结肠法阴道成形术是利用一段带有系膜的乙状结肠旷置肠段覆盖于人造阴道穴道。乙装结肠长、宽度适当,粘膜皱臂良好,柔软湿润,常有少许粘性分泌物,取之用于阴道成形术,术后病人不必带阴道模型,性生物较满意。1996年1月至2000年3月,我科共行乙装结肠阴道成形术86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86例病人年龄14~38岁,平均(26.4±6.5)岁。先天性无阴道83例,外伤或炎症后疤痕性阴道陕窄1例,恶性肿瘤行阴道切除整形1例,性分化异常(女性假两性畸形)1例。

  • 新生儿胃肠道穿孔术后的护理

    作者:胡丽君;莫霖

    新生儿胃肠道穿孔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易患因素为窒息、肺炎、硬肿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等,其中NEC占41.9%[1]。吴宜林[2]报道该类疾病病死率高达50%以上。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精心护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院1991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33例胃肠道穿孔患儿,通过综合治疗和护理,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33例中,男22例、女11例,出生2 h至15 d,平均3.6 d。低体重儿6例,产后窒息5例,NEC 13例,新生儿肺炎3例,硬肿症6例。穿孔原因:NEC引起空肠、回肠穿孔13例,先天性胃壁肌层发育不良致胃穿孔6例,溃疡穿孔3例,先天性巨结肠结肠炎致结肠穿孔4例,美克耳氏憩室炎穿孔2例,肠闭锁穿孔2例,不明原因穿孔3例。手术方式:胃壁切除修补术6例(同时行胃造瘘3例、单纯修补3例),胃溃疡修补术3例,小肠穿孔行病变段肠管切除后端端吻合术20例(吻合口瘘行肠造瘘2例)。结肠穿孔单纯缝合修补4例(修补后近端肠造瘘2例),术后并发出血1例,吻合口瘘2例,伤口裂开3例。痊愈18例,死亡10例(死亡原因: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手术成功但因各种原因自动出院。随访23例,22例效果良好,1例自动出院后1个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本组病死率为33.3%。

  •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1000例

    作者:曹淑娜;孙玉霞

    新生儿筛查(neonatal screening)指对一些代谢性、内分泌性疾病在新生儿期症状出现前,用实验的方法筛查出来,经及早治疗,防止机体组织器官不可逆损伤,从而预防和减少残疾儿发生,降低小儿死亡率的检查方法[1,2]。我院于1998年7月至2000年9月,共筛查新生儿1 000例,其中查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苯丙酮尿症1例,给予及时有效地治疗后随访3次,婴儿发育正常,无异常表现。现将采血工作报告如下。

  • 基层医院实行弹性工作制尝试

    作者:陈永平

    为了克服护士编制不足的困难,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内科病区于1999年7~12月实行弹性排班(观察组),并与1998年7~12月实行固定排班(对照组)期间比较工作量稳定性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工作量较稳定(变异系数<对照组),晨间护理、一级护理合格率及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1)。提示实行弹性排班可在护士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使病人获得优质护理。

  • 急诊输液病人的安全管理

    作者:许美珍

    为了大限度地减少静脉输液护理缺陷,于2000年1月采取以下护理管理措施①改进输液区设置;②设置合理的操作流程;③把好登记关,增加逆向查对;④加强配药安全管理;⑤加强药液输入过程管理;⑥加强轮转护士岗前教育等。结果2000年1~9月护理缺陷发生率为0.02‰,较1999年10~12月输液护理缺陷0.45‰大大减少,提高了护理质量。

  • 用一次性输液器外包装袋制作输液网套

    作者:庞晓凤

    用一次性输液器外包装袋制作成输液网套,用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果糖等50~100 ml规格瓶装液体输液,方便实用,介绍如下。1 制作方法将空输液器外包装袋铺平,从开口端向内横折3~4 cm,沿正中线纵行对折,形成纵横交界处90°直角,在直角处剪去腰长为1 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在所折的另一头,即空袋的封口端对折角处剪去腰长2~3 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展开空袋将小输液瓶口从空袋开口端进入,从封口端的大圆孔出来,瓶身正好被卡于输液器空袋内。注意将输液瓶签避开输液器空袋的字面,以便查对。

  • 护士操作前手消毒方法探讨

    作者:王晓宁;王振英;金素芳;魏良云

    为探讨简便、有效手的消毒方法,于1999年1~6月将30名临床护士分为3组,对照组10人用0.2% “84”消毒液泡手2 min;实验1组10人用0.5% “84”消毒液毛巾擦手1 min;实验2组10人用0.2%活力碘消毒液毛巾擦手1 min。消毒前后采集标本送细菌培养。结果消毒前30人手细菌量均超过国家标准;消毒后实验1组1条“84”消毒液毛巾连续使用8人次细菌培养为阴性,除菌率90.94%;实验2组1条活力碘毛巾连续使用10人次细菌培养为阴性,除菌率100%;对照组“84”消毒液连续使用3人次细菌培养阴性,除菌率66.32%。实验1、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1、2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3组均未发现皮肤损害。0.2%活力碘毛巾用于手的消毒着色,对护士及病人有一定心理影响;0.5% “84”消毒液毛巾无色、无味,连续使用8人次更换,可达到理想消毒效果。

  • YQ-P型褥疮垫在预防褥疮中的应用

    作者:余让碧;鄢杰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预防褥疮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我科1996年6月至2000年6月使用YQ-P型褥疮垫(上海三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下称褥疮垫)预防褥疮,获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1 资料158例中,男86例、女72例,年龄17~75岁,平均52.3岁。其中急性脑外伤32例,脑溢血术后11例,脑肿瘤10例,肺癌12例,直肠癌15例,贲门癌10例,肝癌39例,其它癌症8例,胸外伤21例。入院即使用褥疮垫(由气垫床、连接管及气泵3部分组成)。

    关键词: 褥疮 褥疮垫 护理
  • 爱洁斯空气净化器消毒效果观察

    作者:胡斌春;黄雪斐;余素飞

    爱洁斯KJD-1200静电灭菌型空气净化器(上海爱洁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生产,下称净化器)是一种新型的空气消毒净化设备。我院于2000年3~11月应用于临床,并将其与紫外线灯消毒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 材料净化器1台(输入功率100 W,循环风量400 m3/h,满负荷下可用于50 m3/台的空气消毒),营养琼脂平皿培养基150只,紫外线灭菌灯(功率30 W)2台。

  • 空气加压输液的细菌学检测

    作者:李玉华;邹云霞;彭丽华;胡立平

    临床上需快速输液时,常用空气加压法,但随着高速加压泵的应用及医院感染意识的逐日增强,人们对空气加压是否造成液体污染持怀疑态度。据报道,治疗室空气中的细菌可随着注射器反复抽吸进入无菌液体内,造成医源性感染[1];空气污染是造成注射过程中微粒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2];在配制药物过程中,必须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及净化瓶[3]。鉴此,我科于1999年1月至2000年5月,对两种加压法进行了细菌学检测。报告如下。

  • 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来玉民;范长在;刘晓红

    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是危重病人抢救用药的重要途径,为了大限度地减少反复穿刺和避免气胸发生率,笔者将常规置管操作方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并于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1 资料本组85例,男46例、女39例,年龄25~81岁。其中胆石症20例,直肠癌13例,胰腺肿瘤10例,胃癌9例,肝癌8例,上消化道穿孔6例,消化道瘘6例,脾破裂5例,十二指肠破裂3例,脑挫裂伤3例,肾周围脓肿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和改进组(4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种、病情、血管状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 运用病例讨论教学提高学生确立护理诊断能力

    作者:张英华;梅碧琪;黄俭强;梁嘉定

    为了提高学生确立护理诊断能力,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将96、97级中专护理专业二年级各抽取1个班分为对照组(46人)和观察组(47人)。对照组运用护理程序授课,观察组在相同授课方法、相同学时中安排4学时用于课堂病例讨论,并布置课外讨论、练习。课程结束后采用闭卷测试两组相关护理诊断掌握程度。结果4项护理诊断正确率中3项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在运用护理程序方法教学中增加病例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护理诊断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桑代克学习理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小寒;于艳秋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在各种互动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过程[1]。1995年来,笔者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把相关的教育学理论和原则用于指导护理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笔者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中应用桑代克(Thorndike)学习理论的体会报告如下。1 桑代克学习理论的形成桑代克(E.L.Thorndike)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是对刺激-反应思想进行试验性研究的首批学者之一,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学习理论是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曾享有很高的声誉,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桑代克是用迷箱的方法研究动物的学习,他著名的研究是关于猫的实验。在动物实验中,桑代克发现动物的学习过程都是遵循“尝试与错误”的方式进行的。试误过程由以下四个步骤组成:①以各种不同的反应进行试探;②发现了正确的反应;③选择了正确的反应或减少了错误的反应;④经过多次练习将正确的反应保留固定下来。根据动物试验研究,桑代克提出了著名的3条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 化疗药物致口腔溃疡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作者:蔡华;赵颖;张素侠

    化疗药物在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口腔粘膜组织也可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从而引起口腔粘膜的病变导致口腔炎、口腔溃疡等。近几年各地护理同仁在此方面摸索了许多方法,并取得一定疗效,综述如下。1 易引起口腔溃疡的化疗药物迄今为止,易引起口腔溃疡的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5-FU)、6-巯嘌呤、甲氨喋呤、长春新碱、柔红霉素、阿霉素、环磷酰胺、顺铂、三尖杉酯碱、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甲基苯肼等。

  • 骨科择期手术病人术前教育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张明耀

    有关给予病人术前信息及教育的讨论起源于1975年,而护理实践的挑战则是怎样发掘和发展更适合于病人需要的术前教育内容和方法,令病人受益,以使其能更好地应付面临的问题。术前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已引起广泛的重视,本文采用科学分析的方法对近年来有关病人术前教育的文章进行综述,旨在引起护理同仁的重视,以便进一步探讨更好的术前教育内容、方式、时机、方法和人员,从而减轻病人因缺乏健康知识所引起的焦虑及各种术后并发症。

  • 日本老年病院社区服务简介

    作者:徐丽华;娄雅娟

    日本是个长寿国,平均寿命居世界首位,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日本政府高度重视。1994年笔者在日本榛名庄病院研修学习时,院方社区服务作为一项研修内容,安排人员及本人参加社区老年保健服务工作,颇受启发,介绍如下。1 服务对象及内容笔者所在的医院是一所老年病医院,拥有300多张床位,设有内科、外科、口腔科,所有医疗设备、医护人员等均都是针对老年人而设置配备。社区服务对象主要是65岁以上,伴有慢性老年性疾病或某些疾病后遗症的病人。医院对社区的服务对象均设有病案。当初次被定为社区服务对象时,主治医生会带着护士到病人家中,对其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根据所提意见与要求,制定服务计划。内容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恢复、预防、保健、功能训练为主。

  • 1例桡骨骨巨细胞瘤切除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术的整体护理

    作者:王红艳;黄春花

    我院于1999年 1月首次对1例右桡骨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的病人施行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节段切除加自体腓骨近端带血管蒂移植术,并通过实施整体护理,避免了术后患肢血运差、血管痉挛、切口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病人获得康复。1 病例介绍男,18岁。于1998年9月因右腕关节活动时疼痛,在外院诊断为“右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并行局部肿瘤刮除加异体骨植骨术,术后3个月出现腕关节局部肿胀,桡骨远端压痛,X线摄片提示右桡骨骨巨细胞瘤复发。于1999年1月10日收入我院,1月15日在右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加腰麻下行右桡骨远端节段切除13 cm,取带腓动、静脉右腓骨13 cm,腓骨与桡骨断端梯形成形,螺钉固定,血管吻合术。手术完毕,右上肢行石膏托外固定于前胸位(屈肘90°)。术后第15天供肢、受肢血运良好,痊愈出院。分别于出院后6、12、16个月进行3次随访,患肢腕部未见肿胀,腕关节活动尚可,X线摄片示移植骨存活,右桡骨与移植骨吻合处未见异样生长,移植骨、腕骨关节面对合良好。

  • 1例新生儿结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护理

    作者:娄青;陈定霞;沈娟;曾星;张高平

    1 病例简介男,25 d。出生第7天家长发现其双眼发红,有淡黄色粘稠状脓液溢出。当地医院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疗效不佳,遂住我院。患儿发育正常,双眼睑充血,睑裂区有大量黄色粘稠脓液存留(以左侧为重),用棉签蘸尽,稍许睑裂又有黄色粘稠脓液溢出,哭闹时脓液溢出更多,球结膜充血+,角膜正常。分泌物作涂片染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显示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膜感染,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唑啉、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敏感。用青霉素2 000 U/ml局部滴眼,初期每30 min 1次,2 d后患儿左眼未见溢脓,右眼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睁眼次数明显增多。调整为2~4 h滴药1次,治疗13 d痊愈出院。

  • 云南白药乙醇对长春酰胺血管外渗的防护作用

    作者:杨玲英;毛雅芬

    为了探讨长春酰胺(VDS)静脉外渗的防护方法,将16只新西兰白兔制作成VDS静脉外渗模型。注射部位用云南白药加50%乙醇湿敷,与50%硫酸镁湿敷作对照,前者效果显著优于后者(均P<0.01)。证实云南白药乙醇的防护效果后,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应用于临床15例VDS静脉外渗的肿瘤病人(观察组),与1996年1月至1997年6月采用50%硫酸镁湿敷的6例VDS静脉外渗者(常规组)对比。结果常规组溃疡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提示云南白药加50%乙醇湿敷对VDS静脉外渗有良好的防护作用,值得推广。

  • 肺癌化疗病人焦虑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慧莉;贾晓燕;王荃

    为探讨社会支持与肺癌病人化疗期间焦虑的相关性,以便利抽样法对50例肺癌化疗病人应用焦虑量表(SA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肺癌化疗病人焦虑与社会支持得分均较高,二者之间具有显著负性相关(r=-0.542,P<0.01)。提示社会支持可作为护理干预的手段之一,帮助病人降低治疗期间的焦虑情绪,增强其对化疗毒副反应的承受力,以促进康复。

  • 臭氧消毒机对连台手术间空气消毒的湿度及时间研究

    作者:周大安;杨芝兰;刘登元;廖群英;黄盛兰;王伟吾

    为了探讨臭氧消毒机对连台手术间空气消毒的佳湿度和时间,在8间面积均为70 m2、朝向一致的手术间,用臭氧消毒机于首台手术前后及不同湿度(65%、70%、75%、80%、85%)、不同时间(10、15 min)下行空气消毒。结果首台手术前、后(未消毒时)细菌阳性手术间数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首台手术后消毒15 min,5种湿度条件下的细菌阳性手术间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65%、70%、75%湿度之间细菌阳性手术间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分别与80%、85%湿度的细菌阳性手术间数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均P<0.01);在80%~85%的相对湿度下消毒10、15 min,均达国家标准(细菌数≤69.3 cfu/m3),两种消毒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连台手术之间必须行空气消毒;佳消毒相对湿度为80%~85%,时间为10~15 min。

  • 病房护理人力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作者:李红;张琼瑶;王小芳;张秀仪

    为了提高护理科学化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在住院病人计算机管理系统和护理人力资源利用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于1999年7月开发了病房护理人力管理计算机系统。系统给予动态的功能,包括与工作量相适应的护理人员编配管理模块、排班与考勤、技术档案管理、人力资源利用状况评价等。在本院19个病区的30个工作站实施1年,为各级管理者提供了可靠、系统、快捷的人力资源利用评估资料,使管理者的工作重点转向护理质量的不断改进方面。

  • 白血病患儿父母焦虑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马婉丽;黎程正家;林细吟;郑淑君;区晖

    为探讨白血病患儿父母的焦虑状态,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34例白血病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白血病患儿父母的状态焦虑(SAI)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在初中、高中、大学三个文化层次的父母中,SAI的均分以高中层次为高;母亲的SAI评分与其年龄成正相关关系;SAI影响因素中,第Ⅰ、Ⅳ因素为焦虑因素,第Ⅱ、Ⅲ因素为非焦虑因素。白血病患儿父母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出现焦虑,护理上应充分评估这些父母的年龄、文化、职业等一般背景资料,同时还必须评估他/她们在面对压力时出现的情绪反应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等情况,给予全面的身心支持和照顾。

  • ICU护士与病人亲属对病人家庭需要重要性认识的调查分析

    作者:王文茹;李小妹;高睿

    为了解病人在ICU接受监护时,其亲属及ICU护士对病人家庭需要重要性的认识,应用Molter“急危重病人家庭需要量表”对50名ICU病人亲属及50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病人亲属及ICU护士均认为与病人生命及利益密切相关的需要重要,但其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ICU护士必须充分认识ICU病人需要的重要性,及时提供各种信息,并充分认识其亲属的需要,以帮助病人家庭应对其危机状态,维护病人及亲属的身心健康。

  • 单纯胆囊切除术免置胃管的临床观察

    作者:陆涯琳

    我科1997~1999年对50例单纯胆囊切除术病人术前免置胃管,与术前置胃管50例进行了对照,报道如下。1 资料100例中,男22例、女78例,年龄21~72岁,平均50.2岁。胆囊结石82例,单纯急性胆囊炎2例,胆囊结石伴胆囊炎12例,胆囊、胆管结石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术前准备、麻醉方法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 冰石散用于烧伤的治疗及护理

    作者:吕希芳

    我院于1998年10月至1999年10月,对60例轻、中度烧伤病人采用冰石散涂抹创面,疗效明显。介绍如下。资料:60例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75岁。Ⅰ度烧伤46例,浅Ⅱ度烧伤12例,深Ⅱ度烧伤2例,均为门诊病人。方法:冰石散制作,寒水石、赤石脂各等份,冰片少许共研细末,装瓶密封备用。新鲜烧伤处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有水疱者将水疱内水分用无菌针管抽出,保存皮肤完整,然后用蜂蜜调药粉为稀糊状涂于患处,涂搽面积以覆盖周围红肿部分为宜。一般不包扎,如病人路途较远担心污染时,可用4层无菌纱布覆盖,四周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直至痊愈。

    关键词: 冰石散 烧伤 护理
  • 阴部神经阻滞阴道扩张法与托肛法保护会阴分娩的观察

    作者:邱敏芬;吴小妹;包玉美;应淑燕

    为了减少产妇会阴裂伤及侧切率,对132例足月经阴道分娩产妇,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阴道扩张法加托肛法助产,并与采用单纯托肛法助产的132例产妇进行对照,结果两组第二产程时间、胎头拨露至娩出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和极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会阴侧切率、裂伤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提示阴部神经阻滞阴道扩张法结合托肛法可提高助产质量。

  • H-2过滤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黄雪斐;洪碧君;张勤

    为保证外伤性血胸自血回输的安全和易操作性,自制H-2过滤装置,对56例病人实施自体胸血回输,在H-2过滤装置滤过前后抽取血标本作血常规检验和细菌培养。结果胸血过滤前后血液成分无显著变化(均P>0.05),血液无污染(细菌培养阴性),回输后未发生不良反应。H-2过滤装置能滤去组织碎屑等微粒,使引血、滤血、集血等过程一次完成,密封性好,使用安全,可在临床推广。

  • 便携式温控水疗仪的研制及应用

    作者:陈有肖;高玲;晏水红;汤兰

    为了促进手部外伤术后功能恢复,于1998年1月研制成便携式温控水疗仪,用于92例(观察组)中、重度手外伤术后病人功能锻炼6个疗程,并与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功能锻炼者比较,结果观察组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水疗仪进行手外伤术后功能锻炼可预防关节挛缩、关节僵直,利于手部功能恢复,病人乐于接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可调式翻身床安全锁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汤兰;晏水红;高玲;陈有肖

    翻身是治疗烧伤的重要护理方法。为了增加病人翻身时的安全系数,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护理时效,笔者于2000年1月设计制作了一种用于普通翻身床,可根据病人身高、体重调节的翻身安全锁(下称安全锁)。经临床4例特大面积烧伤病人1 120次的翻身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翻身床 安全锁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