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王磊;李爱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0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按其需求调整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认真细致的护理,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恐惧心理,顺利接受手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针对患者不同情况,有的放矢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治疗效果.

  • 温胆汤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伴抑郁症临床观察

    作者:田霖;唐贺利;李凤娥

    目的 观察温胆汤合并黛力新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伴抑郁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确诊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抑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黛力新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温胆汤,两组均连续用药6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汉密尔顿减分率显示,在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其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胆汤对改善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抑郁有显著的疗效.

  • 全程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提高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护理质量的体会

    作者:钟金兰;吕永革;罗帝林;覃福宽;王俊国

    目的:探讨全程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手术中应用的价值以及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7年7-10月接受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70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随机分为A组(n=35)和B组(n=35),其中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全程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B组合理用药、手术知识、饮食禁忌及自我护理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B组显著高于A组(P<0.05);B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也显著高于A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B组低于A组(P<0.05).结论:全程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中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 舒心祛风汤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心肌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杰;何燕;汤诺;靳炜;邓兵;黄希;王佑华;王营;高继梅

    目的 观察舒心祛风汤辅助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舒心祛风汤,两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心脏超声指标、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并分别采用简明健康调查表[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西雅图量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状态(AS)、心绞痛发作情况(AF)、治疗满意程度(TS)、疾病认知程度(DP)]、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评价患者生存质量及精神健康状态,治疗后统计患者中医症状各等级分布情况并判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为41.94%,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等级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改善(P <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中间段和基底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m-Vs)和心尖方向峰值位移(m-Ds)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中间段和基底段m-Vs、m-Ds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P、GH、SF、RE、MH、AS、AF、TS、DP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BP、GH、MH、AS、TS、DP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舒心祛风汤辅助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安全有效,可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促进心肌功能康复、改善中医证候及生存质量.

  • 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预测因素的探讨

    作者:陈韵岱;吕树铮;张金荣;刘文娴;柳弘;朱小玲;张维东

    目的为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并随访冠脉造影的病例62例,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支架再狭窄组33例,无再狭窄组29例,并分别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特点、血管病变特征及术后即刻血管并发症.结果再狭窄组病人合并有糖尿病史比例较无狭窄组明显增多(30.3%:6.9%,P<0.05);再狭窄组前降支及开口病变比例均明显高于无狭窄组(81.8%:59.4%,P<0.05;21.7%:6.3%,P<0.05).再狭窄组的长支架(≥30 mm)、单支血管多支架及小支架比例均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22.7%:5.0%,P<0.01;40.5%:15.6%,P<0.05;27.2%:2.5%,P<0.05);再狭窄组病人的支架边端残余狭窄≥20%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24.3%:3.1%,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病人合并糖尿病史、前降支、开口病变、长支架、单支血管多支架、小支架及术后即刻支架残余狭窄可能是术后再狭窄的预测因素.

  •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术对无再流现象的影响

    作者:张奇;沈卫峰;张建盛;张瑞岩;胡健;张宪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内直接支架术对术后无再流的影响.方法包括127例接受冠脉内直接支架术的患者(直接支架组)和一般情况匹配的127例球囊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常规支架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即刻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直接支架组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较轻(82%±6%和87%±11%,P<0.05),支架置入术终扩张压力明显增高[(15±5) atm和(12±3) atm,P<0.05],11例(8.7%)支架置入后发生无血流现象[常规支架组18例(14.2%),P=0.17].随访期两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无血流组患者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48%和8%,P=0.001).结论冠脉内直接支架或常规支架术对术后无血流现象发生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初次冠脉支架术后发生无血流现象患者预后较差.

  •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

    作者:李毅;韩雅玲;杨勇;王守力;荆全民;马颖艳;王祖禄;王冬梅;栾波;王耿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0至2005.05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接受成功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 946例,按术后是否服用西洛他唑分为三联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n=1 032)和两联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n=1 914),比较其临床及造影基线特征以及30天和1年的临床结果.结果:三联组高血压病(60.4%比55.7%)、长病变(28.8%比25.8%)及左主干病变比例高于两联组(11.7%比9.5%,P均<0.05).三联组30天死亡率(0.1%比0.8%)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1.5%比2.8%,平均<0.05)显著低于两联组.三联组1年MACCE显著低于两联组(8.4%比10.9%,P<0.05).两组心肌梗死及卒中发生率无差别,但三联组心性死亡及靶血管血运重建率显著低于两联组(1.6%比2.9%,4.9%6.6%,P均<0.05).多变量分析表明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降低1年MACCE风险(风险比:0.677,95%可信区间:0.525~0.871,P=0.002).两组出血事件及其它药物相关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望降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近期及长期MACCE发生率,但还需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其疗效和安全性.

  • 预扩张支架术和直接支架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比较观察

    作者:卢才义;王士雯;胡桃红;刘玲玲;晏沐阳;李玉峰;黄从春;陈瑞;刘鹏

    目的比较采用充分预扩张支架术、有限预扩张支架术和直接支架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优缺点及远期疗效.方法选择具有如下特点的病例进入观察:①临床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或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②年龄≥65岁.③无糖尿病史.④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狭窄程度≥75%但≤95%,长度≤30mm,参考直径≥3.0mm,成角≤45°.⑤透视下病变钙化程度中度以下.对入选病例的病变随机分为3组:①充分预扩张支架组,采用与病变参考血管直径1:1的球囊充分预扩张后置入支架.②有限预扩张支架组,采用比病变参考血管直径小30%左右的球囊作有限预扩张后置入支架.③直接支架组,不经过预扩张直接置入支架.全组病例术后常规服用噻氯匹定4周,联合应用β-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他汀类降脂药物.每半年随访症状和心电图,对有胸痛症状和缺血检查结果者复查冠脉造影.结果共入选198例患者(263个病变),男/女为122/76,年龄(72±11)岁.3组病变分组情况及介入治疗结果:①充分预扩张支架组,87个病变(63例),支架全部放置成功,支架直径(3.3±0.7)mm,长度(26.8±0.7)mm,预扩张后33个病变(37.9%)出现夹层,其中11个(33.3%)需采用长支架或补放支架处理.②有限预扩张支架组88个病变(69例),支架全部放置成功,支架直径(3.3±0.5)mm,长度(25.6±0.5)mm.③直接支架组88个病变(66例),均成功.支架直径(3.3±0.7)mm,长度(25 7±0. 3)mm.对3组患者随访(15.2±5.3)个月,无死亡和心肌梗死病例,失访6例(3.0%).12例患者(6.2%)因复发胸痛症状或心肌缺血行冠脉造影,发现5例为靶病变再狭窄,分别为充分预扩张支架组4例(均为夹层病例),有限预扩张支架组1例;3例为其他病变进展;4例无再狭窄或病变进展.结论①对于经选择的老年患者冠脉非完全闭塞病变,充分预扩张支架术、有限预扩张支架术和直接支架术的操作成功率基本相同.②充分预扩张支架术夹层发生率、支架补放率和远期再狭窄率高,直接支架术操作时间短、单病变费用少、远期再狭窄率低.③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不提倡采用充分预扩张术获得"支架样"效果,提倡对合适病变采用直接支架术.④有限预扩张后高压置入支架可作为处理老年冠脉病变的常规介入方法.

  • 低分子肝素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凝的疗效观察

    作者:师远征

    目的:观察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92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根据术后选择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患者各种心脏事件发生的情况及副作用,统计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出现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相对于普通肝素疗效好。

  • 无持续剂量的咪达唑仑自控镇静在冠状动脉支架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改生;陈延英;薛晓东

    目的:观察无持续剂量和有持续剂量两种不同方法的咪达唑仑患者自控镇静(PCS)在冠状动脉支架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拟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3组:持续剂量+单次剂量(Bolus)组(A组,n=20)、无持续剂量的Bolus组(B组,n=20)和无镇静对照组(C组,n=20)。A组和B组在实施局麻前分别使用咪达唑仑进行两种不同方法的自控镇静:A组PCS设置为持续剂量0.1 mg/(kg·h),Bolus为0.25 mg,锁定时间为3 min;B组PCS设置为无持续剂量, Bolus为0.5 mg,锁定时间为3 min,两组均无负荷剂量。C组在常规局麻无镇静状态下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术中持续检测ECG、HR、BP、SpO2、患者镇静程度评分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并于术前、术中和术后3 h分别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浆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ACTH水平变化。术后随访患者镇静满意程度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情况。结果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冠脉病变、术前血浆儿茶酚胺、皮质醇、ACTH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A组和B组MAP、HR均较C组显著下降(P<0.01),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SpO2较C组显著下降(P<0.01),B组较C组轻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中血浆儿茶酚胺、皮质醇和ACTH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0.01),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 3组间无显著差异。A组(3.9±0.9)和B组(2.5±0.5)镇静评分明显优于C组(1.2±0.42)(均P<0.05);BIS值A组(71.5±10.5)和B组(75.4±10.9)显著低于C组(92.5±3.7)(均P<0.05),A组较B组镇静评分高、BIS值低(均P<0.05),并出现2例镇静过度。结论采用无持续剂量的咪达唑仑进行自控镇静可较好地控制镇静程度,有效降低应激反应,安全有效。

  • 回顾性分析16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军事飞行人员二级预防用药及相关检查结果

    作者:王晓彤;张海涛;黄丛春;郑军;杨志辉;王建昌

    目的 探讨冠心病军事飞行人员在支架植入术后的二级预防用药现状,特许飞行的鉴定及评估程序.方法 回顾性分析支架植入术后的16例军事飞行人员术后二级预防用药,出院后用药依从性以及随访和复查的结果,包括病史、一般情况和相关检查(平板运动试验、心肌核素扫描、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造影),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军事飞行人员特许飞行的程序和标准.结果 16例飞行人员,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6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5例.其中9例经6~20个月地面随访,综合评估鉴定为飞行合格,7例结论为飞行暂不合格.9例飞行合格飞行人员中,心脏超声射血分数均正常,无室壁运动异常;2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其中1例复查冠状动脉CT无异常,1例冠状动脉CT示病变较前略发展.7例平板阴性的飞行人员中,其中3例复查冠状动脉CT,2例病变较前狭窄程度略发展.9例均复查造影,支架通畅,无异常.7例飞行人员,1例出现术后再狭窄,2例非侵入性检查提示存在心肌缺血,3例支架术后仍有其余部位冠状动脉病变,1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病变进展,再次植入支架.16例飞行人员在支架植入后均规律服用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用药依从性良好,无不适.结论 低性能飞机的飞行人员在支架植入后经平板运动试验、心肌核素扫描、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后,综合评定无客观心肌缺血证据的,综合评估支架术后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可以特许飞行.非侵入性检查对冠状动脉血管评估存在较大误差,建议飞行人员在首次特许飞行时,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 作者:

    关键词:
  •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术临床观察

    作者:彭勇;赵文艺;郝翠平;张旭光;张玉玲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已广泛、成功地运用,一般对靶病变部位用球囊进行扩张,然后再置人支架.近几年,由于支架置入技术的成熟和球囊预装支架设计的改进,临床医师对一些病变开始应用不用球囊预先扩张冠脉狭窄部位,而直接支架置入术[1].我们对32例患者进行了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总结报告如下:

  •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冠脉支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林梅香;马伟东;陈健红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患者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方法:将80例接受PCI术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和行为干预等多种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术前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急性冠脉闭塞和心律失常、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尿潴留、穿刺局部并发症、血管迷走反射、腰酸背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围术期积极的护理干预可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率的影响

    作者:任刚

    目的:观察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支架植入,常规用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替罗非班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30.6±15.2)%、(58.8±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再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3%vs.22.2%,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率.

  • 冠状动脉药物支架术后再狭窄原因分析

    作者:崔敏;王明生;王河;李明昌;肖毅;王磊

    目的 探讨导致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石景山医院2011 ~ 2012年收治的143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后复查直径狭窄是否>50%,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45例和无狭窄组98例.将可能导致再狭窄的可疑因素进行x2检验,比较组各因素在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以找出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以60岁为界限,将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组与非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病症、支架个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是否吸烟、是否按时服药等因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支架长度和支架直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术作为冠心痛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对可能导致再狭窄的因素应该给予尽量多的关注与预防.

  • 冠脉支架术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与支架术后疗效的关系

    作者:孙凤;张月清;魏华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术前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对支架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的相关预测价值.方法 对5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测定术前及术后血浆CGRP水平,并记录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情况.结果 发生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组CGRP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组(166.36±10.18,182.5±11.36,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组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未发生组(53%,34%,P<0.01).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血浆CGRP水平相对降低及糖尿病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相关.

  • 瑞舒伐他汀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疗效及其对血脂和CRP的影响

    作者:陈杰

    目的 分析并评价瑞舒伐他汀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疗效及其对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12例按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瑞舒伐他汀组(108例)给予常规治疗+ 10 mg/d的瑞舒伐他汀治疗,常规治疗组(104例)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率及手术前后血脂及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用药期内均未见肌痛、肝功及血肌酸激酶异常.术后6个月,常规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复发率及再狭窄率显著高于瑞舒伐他汀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患者术后血脂及CRP的水平较术前及常规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在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以及调节血脂方面的效果理想,无明显不良反应,建议长期服用.

  •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并发症护理体会

    作者:高红

    目的 通过观察和护理在某院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术并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探讨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及进行相关护理的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1996-2006年56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结合观察和护理工作,总结并发症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及经验教训.结果 共发生出血和血肿、假性动脉瘤的形成、迷走神经反射、心包填塞 4种并发症. 出血和血肿患者,出血均停止;局部形成的血肿的,血肿逐渐消散;假性动脉瘤形成的患者3 d后假性动脉瘤均消失;迷走神经反射患者均在1~2 h内症状好转,心电、血压恢复正常;心包填塞患者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余患者1~2 d内出血停止.结论 护士要充分认识发生并发症的原因、积极预防,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对于术后患者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介入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把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影响降至低.

  • 血清叶酸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关系的研究

    作者:黄进;汤涌;贾海波;刘志忠;陈绍良;杜同心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与血清叶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资料齐全的86例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叶酸浓度.对支架术后两组血清叶酸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但吸烟、合并糖尿病者再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再狭窄者(P<0.01),再狭窄组血清叶酸明显低于非再狭窄组(P<0.05).结论资料提示:年龄、性别、高血压等对支架的再狭窄无明显影响,吸烟、糖尿病患者再狭窄发生率明显增加;且支架内再狭窄者叶酸水平明显降低.

86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