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配偶参与注意力训练对中年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潘秀玲;徐祝丽;黄勤兰

    目的 探讨配偶参与注意力训练对中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98例中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纽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安排配偶参与注意力训练,包括凝视法、冥想法、复述法、寻物游戏法等.于干预后3、6个月对患者的认知障碍严重程度和康复效果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认知障碍严重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对认知功能恢复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配偶参与的注意力训练对中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 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小平;何芳;李芫酶;胡娜;雍永雪;朱静

    目的 调查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指导出院准备服务.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对62例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155.05±21.36)分,条目均分为(7.05±1.26)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出院后应对能力、可获得的社会支持、自身状况、疾病知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教育程度、居住方式、疾病知识知晓程度是患者出院准备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高度关注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准备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确保患者出院后的安全.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肥胖患者体质量管理障碍的质性研究

    作者:虞晓洁;吴沛霞;席淑新

    目的 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肥胖患者体质量管理失败的原因,为提高患者体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 对17例确诊为OSAHS,需进行体质量管理,但半年后体质量未减轻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提练出6个主题:不正确的观念,不了解肥胖与OSAHS的关系,行动力不足,未掌握体质量控制的正确方法,不能继续坚持,无法辨别信息的正确性.结论 对OSAHS伴肥胖患者,医务人员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督促,以提高患者体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 Bobath技术运用于失能老年患者体位转移的研究

    作者:兰红珍;何华英;高旭东;李婉玲;陈曦;孔婵

    目的 评价Bobath技术协助失能老年患者体位转移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失能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Bobath技术协助失能老年患者体位转移,对照组采用常规搬运法.比较采用两种方法协助失能老年患者体位转移时,护士的转移技能、体位转移强度、舒适感以及患者的舒适感、安全感.结果 试验组护士的转移技能、舒适感优于对照组,体位转移强度低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患者接受Bobath技术转移时的舒适感和安全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Bobath技术运用于失能老年患者体位转移时,可以提高护士转移技能及转移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转运流程改进

    作者:辜莹;陶敏;沈小清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转运流程的改进和效果.方法 将121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组,2015年3~12月60例为常规组,实施“外院-急诊室会诊-导管室-CCU”的常规转运流程;2016年1~6月61例为改进组,实施“在线会诊-导管室-CCU”的改进流程.结果 流程改进后STEMI患者急诊室绕行率为0,D-to-B时间显著缩短,而D-to-B时间达标率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 改进STEMI患者急诊PCI转运流程,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更快速的诊断,避开急诊科,更快捷、安全到达心导管室,缩短D-to-B时间,保障PCI的及早安全进行.

  • 老年住院患者管道风险预控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作者:谢萍;殷萍;张灿;王静

    目的 构建科学的管道护理体系,提高住院患者安全.方法 基于风险预控原理,采用访谈法及客观资料收集法收集资料,构建住院患者管道风险预控体系,建立有价值的风险评估指标,制定基于扎根理论的住院患者管道安全风险评估表和住院患者管道安全风险护理措施记录表,应用于40例老年患者(观察组),并与4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老年带管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住院患者管道风险预控体系的构建,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管道安全意识,能够降低住院患者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的管道安全.

  • 院间转诊患者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管理现状调查

    作者:夏利华;张克标;古满平

    目的 检测院间转运患者人工气道的气囊压力,并调查转诊护士对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管理现状,为规范院间转诊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气囊压力表对153例经院间转诊,且带人工气道的患者测量气囊内压力,并对142名转诊护士进行气囊管理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153例患者中,气囊压力控制在20~30 cmH2O占55.56%,压力小于20 cmH2O占30.07%,压力高于30 cmH2()占14.38%.不同医院级别及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的转诊护士气囊管理相关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4.37%医院未在救护车上配备气囊测压表进行气囊压力监测.结论 院间转诊患者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为减少因气囊压力改变而导致的危害,应将院间转诊患者气囊压力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应加强转诊护士关于院间转诊过程中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

  • 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问题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叶蕊;苗秀欣;陈汉文

    目的 应用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发现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问题.方法 以改良后的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为评估工具,对在社区医院就诊的1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识别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 180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存在2 300个护理问题,其中主要发生在健康相关行为领域(42.4%)和生理领域(40.2%).发生率超过50.0%的护理问题有血糖监测(97.8%)、药物治疗方案(95.6%)、足部护理(95.0%)、营养(94.0%)、循环(92.8%)、联络社区资源(70.0%)、视觉(68.3%)等.结论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健康相关行为领域以及生理领域存在较多健康问题,护理人员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准确地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采取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模式,引导患者建立正确的健康相关行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达到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上的佳健康状态.

  •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研发及应用

    作者:田钰;涂小朋;袁方剑

    目的 探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用于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及2016年1~2月急诊预检分诊各1000例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预检分诊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法国预检分诊指南研发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进行预检分诊.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纽分诊准确率由91.6%上升为98.7%,平均分诊时间由(145.34±68.15)s缩短为(99.58±28.73)s,患者对病情分级、等待分诊时间、等待看诊时间满意率提高(均P<0.01).结论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临床信息共享,提高了急诊分诊准确率,缩短了分诊时间,有利于改善急诊医疗服务质量.

  • 集束化干预对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控效果

    作者:高芳;吴艳艳;邹俊宁;范允舟;朱明;黄海燕;熊莉娟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对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控制的效果.方法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对ICU医护人员进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干预措施专题培训,并督导集束化干预的实施,比较实施前(2013年、2014年)与实施后(2015年、2016年)使用呼吸机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2013、2014、2015及2016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分别为24.60‰、19.74‰、17.28‰及15.09‰,呈逐年减少趋势.结论 集束化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 中国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条目的编制

    作者:阮佳音;周云仙

    目的 编制与我国文化背景相符的本土化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为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提供合适工具.方法 通过与47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合文献回顾,构建问卷的主题框架,再将三级主题转化为问卷条目.结果 编制的中国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包括疾病症状及影响、心理情绪的影响和日常生活的影响3大主题、12个亚主题及51个条目.结论 编制的中国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源于以往研究、患者需求及规范提炼,为后续的信效度检验奠定了基础.

  • 体外超滤治疗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患者的护理

    作者:严莉;魏光仪;李筠

    对34例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患者给予吸氧、利尿、扩血管和强心治疗,同时进行体外超滤,超滤期间2例发生心律失常、2例发生血流动力学波动、7例发生内环境失衡,无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经积极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治疗后患者心悸、气促、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上升,体质量明显减轻;心排量、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力衰竭指标改善.体外超滤治疗期间加强基础护理,监测心电活动、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气分析、活化凝血时间情况,加强心律失常、内环境失调、出凝血功能失常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可保障超滤治疗顺利完成,稳定患者病情.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弹力绷带卫生状况调查

    作者:王艳梅;徐海燕;李海玉;于选卿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弹力绷带卫生状况,为改进弹力绷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由2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弹力绷带查检表对1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弹力绷带(共220件)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220件弹力绷带中,绷带清洁程度合格率为56.4%;女性患者弹力绷带清洁程度显著高于男性(P<0.05).动脉穿刺点压迫的弹力绷带血渍污染率48.2%,显著高于静脉穿刺点压迫的弹力绷带血渍污染率(19.1%)(P<0.01).患者弹力绷带血渍沾染率达33.6%,且未经规范的防感染处理.46.4%的患者从未清洗过弹力绷带,大部分患者52~104周更换弹力绷带,短24周、长4年.结论 MHD患者弹力绷带管理不到位,对其清洁、消毒及更换应做好细节管理,同时健康教育指导应明确,可操作性强.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无纸化办公的实践

    作者:贺芳;王晓杰;刘会

    目的 探讨无纸化办公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起全面实施无纸化办公,包括电子签名、全流程条码管理实现患儿身份智能化核对,对药品、输血、母乳核对等实施闭环扫描等.于无纸化办公前后对40名NICU护士的护理操作时间和无纸化办公对其工作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 无纸化办公后护士核对身份、执行抽血、输血医嘱,给口服药以及核对母乳所需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100%护士认为无纸化办公有助于提高患儿身份核查准确率、减少文书书写错误,47.5%护士认为无纸化办公后书写护理文书所花时间更短;但也存在信号不稳定、PDA配备数量不足、退出登陆耗费时间等不足.结论 无纸化办公使护士的工作安全、智能、高效,有利于保障NICU的医疗护理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 外来器械与植入物的双闭环管理

    作者:方玲;胡静;刘海峰

    目的 完善外来器械与植入物的管理流程,降低植入物提前放行率,确保医疗安全.方法 采用双闭环管理模式对外来器械与植入物进行管理.医院层面闭环管理是利用医院耗材管理系统,实现外来器械与植入物的信息化管理,使l临床科室、供应商、医学工程科、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财务科各部门对外来器械的管理工作环环相扣;消毒供应闭环管理是将CSSD质量追溯系统与医院耗材管理系统对接,实现接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使用、使用后再清洗消毒处理的信息化管理.结果 实施闭环管理后植入物提前放行率由实施前的8.20%降低至1.59%.结论 闭环管理模式明确了医院相关部门在外来器械与植入物管理环节中的职责,使临床科室医生对外来器械与植入物使用的风险有了足够的认识;使医院管理更趋精细化和规范化,有效规避因各环节过程管理中的疏漏带来的医疗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 社区老年留置胃管患者口腔健康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毛惠娜;杨习兵;张杰彪;王海燕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留置胃管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改良版Beck口腔评分表和流行病研究中心抑郁调查量表,对127例社区老年留置胃管患者及其主要照护者进行调查,并对患者口腔pH值进行测量.结果 社区老年留置胃管患者Beck口腔得分为(10.02±2.39)分,96.85%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功能受损,71.65%患者口腔pH值呈酸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胃管留置时间、清洁口腔频率、口腔pH值,以及照护者与患者关系、刷牙频率、抑郁程度为老年留置胃管患者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社区老年留置胃管患者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照护者应重视老年患者留置胃管的口腔清洁,家属和社区工作者应提供正确的指引并关爱照护者,培养其正确的刷牙习惯.

  • 从注射剂装量检测探讨注射器死腔残留量

    作者:谢欢;林惠明;陈英

    目的 探讨注射器死腔残留量是否影响给药剂量.方法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注射剂标示量、灌装剂量的要求以及注射剂装量检测方法.结果 注射剂灌装剂量大于其标示量,在选择对应体积的注射器和针头的情况下能够满足抽吸消耗,注射器活塞对应的刻度即为实际给药量.结论 注射器死腔残留量不影响实际给药剂量及治疗效果.

  • 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单剂量静脉配药服务模式的应用及效果

    作者:崔云菲

    目的 探讨单剂量静脉配药服务模式在门诊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6月在门诊药房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490例,前3个月的245例患者接受采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服务模式,后3个月的245例患者接受单剂量静脉配药服务模式.结果 单剂量静脉配药服务模式实施后,患者的配药错误发生率为0;患者及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单剂量静脉配药服务模式用于临床静脉输液中,可满足患者需求,改善药学服务质量,降低配药错误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 白噪声干预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效果评价

    作者:段旭锋;赵艳;杨阿平;李小权

    目的 评价白噪声干预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54例新生儿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纽27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新生儿足跟采血时实施体位安抚及白噪声干预,对照纽采用体位安抚.使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和啼哭时间作为效果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不同时点疼痛评分比较,混合效应线性模型结果显示,干预效应P<0.05,时点效应P<0.05,交互效应P>0.05.观察组足跟采血后啼哭时间为(34.5±25.6)s,与对照组(49.1±25.8)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噪声干预能有效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可在新生儿疼痛管理中加以应用.

  • 健康成年人拇内收肌厚度研究

    作者:马晓叶;方秀新;吕小芹;周希环;张敏

    目的 通过对健康成年人拇内收肌厚度值测量,初建国内健康人群各年龄段拇内收肌厚度参考值.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参加体检的人员、医院病房陪护人员及实习护生共1 000人,首先进行营养评估并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859人,按性别与年龄分10组,统一使用皮褶厚度计测量惯用手、非惯用手拇内收肌厚度.结果 41~50岁、51~60岁、61~70岁3个年龄组的双手拇内收肌厚度均显著高于18~30岁年龄组、31~40岁年龄组;在同一年龄段,男性拇内收肌厚度显著高于女性;同年龄段同性别人群中,惯用手拇内收肌厚度显著高于非惯用手;健康成年人惯用手与非惯用手拇内收肌厚度值与身高、体质量、BMI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拇内收肌厚度值各年龄段、性别之间、惯用手与非惯用手均有不同,其参考值可为临床营养评估提供参考.

  • 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认知和行为意向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作者:宋园园;谷岩梅;董环;李萍;胡洁

    目的 编制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跌倒风险认知和行为意向问卷.方法 依据健康行为过程取向(HAPA)理论和文献分析,运用德尔菲(Delphi)法拟定问卷条目池,通过小样本预试验形成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认知和行为意向问卷测试版.利用测试版对221例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确定问卷信效度.结果 经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10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5.17%,提取的公因子与预先根据理论框架设计的结构假设相符,组成量表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34,问卷内部一致性良好.终版问卷包括58个条目,6个理论因素(风险认知、结果预期、任务自我效能、行为意向、执行意向、应对自我效能),可归入10个变量.结论 编制的脑卒中跌倒风险认知和行为意向问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与假设理论框架相一致,为评估患者预防跌倒的健康行为提供测评工具.

  • 360°旋转式冲封管降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堵管率

    作者:乔丽娟;付仲霞;金斐斐;杨月东;张蓉

    目的 降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堵管的发生.方法 将植入静脉输液港的36例患儿分为两组各18例,在输液间歇期,对照组使用脉冲式正压封管;观察组使用360°旋转式冲封管.比较两组输液间歇期堵管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输液间歇期发生6次堵管,堵管率4.8%;对照组发生15次堵管,堵管率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60°旋转式冲封管可降低患儿输液间歇期堵管发生率.

  • 移动学习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郭亚茹;何诗雯;晋溶辰;陈偶英

    目的 探讨移动学习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护理本科专业2013级、2014级学生,将2013级学生列为对照班(133人),2014级学生列为试验班(136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班采用移动学习辅助传统课堂教学法.课程期末比较两班课程成绩、学业情绪及试验班对自主学习的评价.结果 试验班课程期末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学业情绪的积极高唤醒和积极低唤醒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学习自主性总分及自我导向和学习动机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均P<0.01).结论 移动学习辅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改善学生学业情绪和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 血液净化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初步构建

    作者:张学长;高玉芳;李琳;粘文君;杨琳琳;李正红

    目的 初步构建血液净化方向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探讨其毕业后与高级实践护士认证衔接的具体条件.方法 在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对27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0%和100%,专家权威系数0.78~0.98.终形成4个一级指标(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质量评价、衔接条件),16个二级指标和86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构建的培养模式体现血液净化护理专科特点,衔接条件内容明确具体,可为我国血液净化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 医学生老年歧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依;杨莹;李节

    目的 了解医学生群体的老年歧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培养医学生对老年人的正向态度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中文版老年歧视量表(FSA)对707名在校全日制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老年歧视总分为(65.49±6.92)分,其中仇恨言论、逃避、歧视维度得分分别为(23.52±3.09)、(22.56±3.13)、(19.41±2.44);是否有意向从事老年医疗保健相关工作、性别、是否曾与老年人生活是医学生老年歧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可共同解释医学生老年歧视总变异的22.6%.结论 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年歧视,在医学教育工作中,应加强医学生老年相关知识教育及实践机会,促进医学生对老年人的正向态度,以确保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 评分者信度测量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史润泽;李永刚;康晓凤

    评分者信度作为常用测量评价指标之一,有助于控制测量误差,提高主观变量测量的精确性,在护理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对评分者信度测量的概念进行澄清,介绍常用的基于经典测量理论的几种评分者信度测量方法,如Pearson积差相关、Cronbach's α系数、Spearman相关、组内相关系数(ICC) 、Kappa系数、Kendall和谐系数,并对评分者信度测量的应用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护理人员在科学研究中正确应用评分者信度测量提供参考依据.

  • 我国养老服务评价方式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罗月;王丹;张慧兰;雷蕾;董鹤;罗羽

    通过对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及其他新型养老模式的养老服务评价方式进行总结,指出我国不同养老模式的养老服务评价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缺乏统一的养老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及客观的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单一等诸多问题,应针对此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评价方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养老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以期实现养老服务业规范化管理、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感.

  • 脑卒中早期支持性出院服务的研究进展

    作者:孟宪梅;周兰姝;陈雪梅;刘智慧;余立平

    通过总结文献中脑卒中早期支持性出院证据,对早期出院支持内涵、服务人群的纳入、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该服务模式在国内可行性进行讨论,旨在为国内同行开展相关服务提供思路,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

  • 舒适度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亚静;侯若楠;李玉峰;崔楚云;金昌德

    介绍舒适的概念以及影响因素,阐述舒适的特征及意义,并对国外成熟的以及国内自制、修订的舒适度的测量工具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评估患者舒适度选择适宜的测量工具及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 冠心病住院患者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与负性心理的关系

    作者:罗珠嘉;陈玉红;郑雪梅;刁祺祥

    目的 探讨冠心病住院患者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其与负性心理的关系,为心理护理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万法,抽取心内科首次确诊的冠心痛住院患者200例,使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认知性情绪调节问卷(CERQ)和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冠心病患者非适应性情绪调节分量表得分为44.03±4.82,适应性情绪调节分量表得分为52.37±4.90.55.50%的冠心病患者在首次住院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医保类型、居住模式的患者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均P<0.01).患者焦虑、抑郁、孤独、愤怒与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呈显著正相关,与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女性、长期独居、文化水平低、自费、居住于农村地区的冠心病患者更倾向于采取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住院冠心病患者习惯性采用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其负性心理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早期识别习惯性采用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的患者,尽早、及时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在住院期间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 幸福PERMA模式干预对艾滋病住院患者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谷家仪;范小艳;高元芝;曾颖

    目的 探讨幸福PERMA模式的应用对艾滋病住院患者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3例艾滋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和干预组(n=27).对照组给予连续8次健康知识访谈.研究者围绕幸福PERMA模式对干预组连续进行8次积极心理学访谈.通过正负性情绪量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简表于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后1个月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 除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干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外,两组积极率和生存质量其他各维度评分干预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积极率和生存质量评分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交互效应(P<0.05,P<0.01).结论 幸福PERMA模式能改善艾滋病住院患者的情绪及生存质量.

  • 健身气功干预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作者:张树光;严杰;陈璇;李玉

    目的 对健身气功干预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CNKI、CBM、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收集健身气功(八段锦、太极、五禽戏等)干预糖尿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分别采用AMSTAR量表及GRADE系统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和证据等级评价.结果 终纳入7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AMSTAR评价结果显示,仅3篇文献为高质量.GRADE证据质量评价显示,仅4个结局指标证据质量为中,其余均为低或极低.其中2篇系统评价显示健身气功安全性好,无不良反应.结论 目前健身气功对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总体不高,结论的证据水平普遍较低.健身气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作为糖尿病患者临床辅助治疗措施,但其有效性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探讨.

  • 督灸辅助治疗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

    作者:袁敏;张国铎;李敏;肖用兰;黄晓燕

    目的 观察督灸辅助治疗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 将大肠癌术后化疗具有癌因性疲乏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督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疲乏程度和体力状况.结果 观察组癌因性疲乏总分及行为、情感、感觉、认知4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均P<0.01);其KPS体力状况评分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P<0.01).结论 督灸能明显改善大肠癌术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并能提高患者的体力状况.

  • 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基本数据集构建研究

    作者:赵瑜;万长秀;周琼;刘继芬;徐倩

    目的 构建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基本数据集,为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数据交换、信息发布等提供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参考卫生信息相关数据(元)集标准相关标准和资料,权威教材与规范性文件,大型医院护理管理信息系统模块,初步形成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基本数据集体系框架,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框架进行修改、完善;对85张优化护理表单数据集进行分析,归类整理数据项,构建中医医院护理管理领域信息模型.结果 初步构建了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基本数据集体系框架,将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划分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财力与物力资源管理、护理业务资源管理三大业务域,建立20个基本数据集,其中涵盖63个数据子集,共提取1 474个数据元、35个值域代码.结论 研制的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基本数据集覆盖面广,彰显中医护理特色,提供统一的数据标准,将规范中医医疗机构数据的采集行为,提高数据采集质量.

  •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视疲劳患者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方芳;阚丽君

    综述近年来中医护理技术,包括针刺法、中药熏蒸、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灸法、中药离子导入、刮痧、中药超声雾化眼浴及混合式中医护理技术在视疲劳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及效果,并对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旨在拓宽视疲劳的护理干预思路,有效改善患者视疲劳症状.

  • 同伴教育用于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临床教学的效果

    作者:陈红涛;高娟;王晴;何花;蒋谷芬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在护生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临床实习的80名中医药高等院校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13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培训,对照组采用常规实习带教培训,观察组采用同伴教育进行培训.结果 观察组护生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护生自我概念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同伴教育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培训的效果.

  • 雷火灸辅助治疗阳虚证糖尿病肾病下肢水肿的效果观察

    作者:赵如琴;郭月月;薄祥敏;刘胜凤;徐中芹

    目的 观察雷火灸对阳虚证糖尿病肾病下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阳虚证糖尿病肾病下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降血脂等基础治疗加中药协定方口服等和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雷火灸治疗,每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的体质量、尿量、双踝部上2 cm周径、水肿程度积分变化.结果 两组干预2周、4周后水肿程度积分比较,观察组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1周、2周、3周后观察组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2周、3周后观察组双踝周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雷火灸对减轻阳虚证糖尿病肾病下肢水肿有较好疗效.

  • 基于微信引导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在中医护理教学的应用

    作者:钟佳;刘竹英;李淑兰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引导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在中医护理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级护理本科2个班学生123名,将1班分为试验班(n=61),2班分为对照班(n=62).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试验班实施基于微信引导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课程结束进行中医基础知识理论和操作技术考核,并对试验班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班理论考试成绩(85.19±6.65)分,操作考核成绩(79.73±5.38)分,对照班分别为(77.55±8.00)分、(71.79±7.08)分,两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中医护理教学中开展基于微信引导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对中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辅助提高教学效果,对促进中医护理教学改革有积极作用.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