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个人与小组制量化考核在急诊科护士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方贵蓉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量化考核方式,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和绩效管理水平.方法 在传统的个人量化考核基础上,修订并完善量化考核体系,实施个人与小组制量化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结果 实施个人与小组制量化考核后,医生及患者对急诊科护士工作满意度评价、急诊科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实施个人与小组制量化考核方式,充分激发了急诊科护理队伍的团队合作精神及护士的积极性,提高了患者及医生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急诊科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 看图对话工具在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健康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彭小春;周兴建

    目的 探讨看图对话工具在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名非糖尿病专科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传统组与观察组各40人,传统组采用传统多媒体讲座的形式进行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看图对话工具进行培训.结果 两组糖尿病知识测试成绩比较,时间、干预主效应均P<0.05.结论 利用看图对话工具对非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培训,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 6S管理法提高ICU用药安全的实践

    作者:刘海燕

    目的 提升ICU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用药差错的发生.方法 制定出一整套安全管理流程和制度,并采用6S管理法对ICU治疗室进行现场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项内容.结果 实施6S管理法后ICU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得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用药差错由实施前3起降至实施后的1起.结论 通过制定并实施6S管理流程及制度,增强了护士的安全意识,进而降低了用药差错的发生.

  • 病区分类研究中护理难度系数的确定

    作者:龙艳芳;彭伶丽;贺爱兰;李映兰;杨土保;曾翠;梅媛;张莹

    目的 建立病区护理难度系数,为病区分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Delphi法筛选出6项评价指标(医疗任务完成情况、收治急诊、患者病情、患者生活自理程度、护理风险、护理工作量)并确定权重值(总分100分).其中医疗任务完成与收治急诊情况依据某三级甲等医院HIS及实地调查结果客观评分,其他4项定性指标通过随机抽取该院20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主观评分.结果 专家调查第1轮和第2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5.0%.61个病区护理难度系数前10位分别为脊柱骨科、儿科、烧伤科、心内1科、神内1科、神外3科、神内2科、新生儿科、创伤骨科及感染科;后10位分别为内分泌科、高干特需4病房、高干特需3病房、皮肤/康复科、高干特需1病房、放疗科、干部内科、整形科、高干特需2病房及高干综合内科.结论 病区护理难度系数能够全面反映医院病区的护理难度,奠定了病区分类工作基础,也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 护理人员同理心与坚韧人格的相关关系

    作者:刘静;赵鑫;韩煊烨;霍艳秋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同理心与坚韧人格现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及坚韧人格量表对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0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同理心均分为5.14±0.49,坚韧人格均分为2.63±0.23.护理人员坚韧人格总分及各因子与同理心总分及各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护理人员同理心与坚韧人格总体水平均较高,其坚韧人格对同理心有一定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注重护理人员同理心的提升与坚韧人格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以提升护理人员素质.

  • 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刘瑛

    目的 加强急诊患者护理安全,降低护理工作缺陷,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在急诊室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对每例急诊患者按病情分级就诊,在区域内由分区护士从急救、护理观察、健康教育等方面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结果 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后,急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及医护人员对护理管理模式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采用分级分区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

  • 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孟爱荣;孟爱清;郭小慧

    目的 探讨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的真实体验.方法 对10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将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护士认为人性化管理使科室氛围和谐,护理差错减少,护患关系融洽,护理队伍稳定.结论 人性化管理体现了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和谐交融,可促进临床护理工作,但还需要不断完善,将这一管理理念持续应用于护理工作中.

  • 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作者:董小方;刘延锦;王金鑫;徐慧萍

    目的 构建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对21名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护理专家进行咨询,初步构建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核心能力评价体系一、二、三级指标;便利抽取10所高等院校的193名在读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等统计指标对评价体系进行评价,调整评价体系指标.结果 形成临床操作能力、护理综合能力、护理管理能力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的临床实践核心能力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8,重测信度为0.823,条目的平均CVI为0.903.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10个公因子,能解释总变异量的73.847%.结论 该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评价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核心能力的工具.

  • 消化系统基础医学与护理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沈开忠;叶国英

    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课程设置及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成效.方法 在2010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整群随机抽取2个班,分别为实验班(104名)和对照班(98名).以《消化系统基础医学与护理》课程为例,实验班采取按人体系统将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进行课程设置,并增加医院工学结合教学至1周(30学时),对照班按学科进行课程设置及教学,按常规医院工学结合教学3学时.结果 实验班期末考试在选择题、填空题、综合分析题中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护理部分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班(P<0.05,P<0.01).83.65%实验班护生对“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课程设置和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持肯定态度.结论 “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能形成教学合力、发挥协同效应,提高了高职护生课程学习的效果;能激发高职护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 中医护理研究型护士培养的实践

    作者:汪小冬;张雅丽

    目的 培养中医护理研究型护士,为中医护理发展提供科研型人才储备.方法 依托医院优势专科,制定中医护理研究型护士遴选条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落实完善相关的考核和激励措施.结果 目前12名研究型护士参与各个专业相关的临床科研课题,过程进展顺利,各层面的反馈良好.结论 中医创新型研究型护士的培养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会为促进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 中医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质量自评问卷的研制

    作者:穆欣;郑晓英;王东梅;任蓁

    目的 构建中医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质量自评问卷.方法 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法和半结构访谈法初步拟订中医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质量自评指标和条目,采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指标的筛选与论证,并选取25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预测试.结果 2轮专家咨询后,确定中医护理本科毕业实习质量自评一级指标为9个,二级指标69个,专家权威系数为0.90;各条目与维度总分的相关系数0.71~0.93(均P<0.05);因子分析提取的9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78.12%.结论 初步建立的中医护理本科毕业实习质量自评问卷与我国中医护理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国内外护理教育发展的方向相一致,并获得专家认可,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中医护理本科毕业实习质量的测评.

  • 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的发展与现状

    作者:孙丽萍;李丽;叶志霞

    综述国内外癌症患者病情知情发展历程,分析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癌症患者知情现状,探讨我国癌症患者病情知情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团队干预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杨小梅;宋艳玲;李卫青;陈文姿;田清艳

    目的 探讨团队干预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90例进行团队干预,由肺功能室、中医科病房医生、呼吸科病房医生、呼吸科病房责任护士组成干预团队,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耳穴贴压、外敷涌泉穴、健康教育等团队干预.结果 团队干预后,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较干预前显著好转(均P<0.05),其PaO2、PaCO2和SpO2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团队干预,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状态,减缓疾病进展.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舒适护理实践

    作者:王柠;刘晓辉;时秋英;乔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的整体舒适护理干预.采用自制舒适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问卷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舒适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

  • 山药苡仁粥预防希罗达化疗致患者腹泻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征宙

    目的 观察山药苡仁粥用于预防卡培他滨(希罗达)化疗患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应用希罗达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化疗前1d进行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化疗期间饮食清淡、易消化;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山药苡仁粥饮食护理,化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腹泻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泻发生率及腹泻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山药苡仁粥用于预防希罗达化疗患者腹泻有显著疗效.

  • 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剥夺的集束护理干预策略

    作者:向邱;徐素琴;陈华文;张子云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剥夺的集束护理干预策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方法 将重症监护室有睡眠剥夺现象的患者326例按入住时间分为对照组160例和观察组1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睡眠卫生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包括改善环境、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建立相对固定的作息制度、对病理生理因素的干预、提高患者应对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各维度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进行睡眠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

    作者:房敏;梁晓燕;张红弟;贾海英;魏胜男;蔡宏宇

    目的 探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 将95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6个化疗周期中神经毒性反应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临床路径管理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对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确保化疗方案的实施具有较好的效果.

  •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睡眠障碍、情绪状态和疲劳程度的变化及相关性

    作者:段红伟;伊书锋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一个化疗周期中的疲劳、睡眠障碍及情绪状态的变化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75例初诊肺癌患者,采用一般疲劳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简式情绪状态量表,于第1次化疗前1 d(T0)、第1次化疗后1周(约第28天,T1)及第2次化疗前2~4 h(T2)共3个时间点进行测量.结果 男、女性肺癌患者在3个时间点的疲劳程度、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无论男女性别之分或不同治疗方式之分,3个时间点的疲劳、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均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均P<0.01);3个测量时间点疲劳、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P<0.01).结论 肺癌患者化疗周期间其疲劳、睡眠障碍及情绪状态存在长期变化,且疲劳与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之间存在相关性.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这类人群的关注度以及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时了解肺癌患者治疗期间疲劳、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情况,并针对性地加强护理管理力度.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队列训练的效果观察

    作者:吴开文;柯晓英;林琳;向美玲

    目的 探讨队列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为期8周的队列训练.采用阴性、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价两组康复效果.结果 两组干预8周后PANSS、IPR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队列训练能促进患者间的情感沟通、理解协作,改善其人际交流、缓解情感平淡,改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及精神病性症状,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

  • 乙型病毒性肝炎孕妇家属的心理状况调查

    作者:李正莲;黎艳

    目的 调查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下称乙肝)孕妇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65名乙肝孕妇家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制心理健康相关因素问卷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乙肝孕妇家属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及恐惧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其影响因素主要为对胎儿健康的担心,对孕妇身体状况及疾病预后的担心,自我防护知识的缺乏及社会支持的缺乏等.结论 在做好孕妇护理工作的同时,也要重视家属的心理需求,给予家属普及母婴传播知识、强化乙肝疾病相关知识和孕期用药知识的宣教,以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家属的心理应急和与医护配合的能力.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在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石艳伟

    目的 探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在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64例住院患者应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健康教育,并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后患者营养知识评分显著高于教育前(均P<0.01).结论 应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饮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疾病的早日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 电话随访系统在门诊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罗忠梅;朱崇桃;张相云;雷菊红;张洪清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系统在门诊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门诊化疗的382例肿瘤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156例)和对照组(126例),观察组利用电话随访系统进行管理,建立患者随访库和随访电子档案,由门诊化疗护士担任随访护士,根据标准化随访流程和内容实施随访服务,并注重不同时期的侧重点.对照组未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化疗焦虑恐惧感降低,对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化疗中饮食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提高,遵医嘱用药和定期复查率均提升(均P<0.01).结论 电话随访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指导门诊肿瘤化疗患者家庭护理,拓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 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行为领域问题的居家访视效果

    作者:谭晓青;朱金萍;曾丽;刘雪琴

    目的 探讨居家访视护理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行为领域问题的访视效果,为社区居家访视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引进奥马哈系统(Omaha System)构建居家访视评估表,随机选择60例居家慢性病患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各20例,终完成研究58例)进行3次访视,对常见的3大问题进行干预.结果 47例(81.0%)慢性病患者存在营养问题,比例高,其次是药物治疗方案问题[44例(75.9%)]和健康照顾督导问题[27例(46.6%)];物质滥用问题所占比例少,为13.8%(8例).患者或家属营养、药物治疗方案和健康照顾督导问题的认知、行为、状况评分(K-B-S评分)都随着访视次数的增加而提升,访视前后各方面的评分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3次访视后,只有高血压患者组的营养问题认知评分和糖尿病患者组的药物治疗方案问题的认知和行为评分达到4分.结论 居家访视能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营养、药物治疗方案和健康照顾督导问题的K-B-S评分,逐渐改变慢性病患者不良的健康相关行为习惯,但是需要更长时间的跟踪干预,才能帮助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

  • 水银血压计的改良

    作者:张磊;赵媛;王燕

    对现有水银血压计进行改良.放气阀利用弹力及管路内部的气体压力实现对放气操作的控制;袖带通过单根橡胶管与三通装置连接;增设玻璃管顶端的通气塞及表盒底部的安全柱以防止水银溢出.提出改良后的水银血压计不仅能够准确快速地测量血压,又能有效防止水银溢出.

  • 改良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邹顺霞;赵梅珍

    对现有的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改良,眉栏为患者基本信息,包括科别、床号、姓名等,左侧纵列除了包括意识(3条)、疾病因素(7条)、药物因素(5条)、其他(4条)外,结合肿瘤患者躯体性疲乏的普遍性以及国外学者对躯体性疲乏的评估方法,增加躯体性疲乏这一观察指标,下属6个条目.评估表右侧为评估日期;下方为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护士签名.改良的评估表经试用3个月,无一例患者发生跌倒/坠床,护士均认为该表所列的评估指标全面,符合肿瘤患者疾病特征.

  • 血液肿瘤患者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方云

    目的 探讨改良塞丁格穿刺方法行PICC置管术对血液肿瘤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76例血液肿瘤行PICC置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结果 两组置管过程均顺利.置管后24 h观察组和对照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3.16%和10.53%,24 h内非正常更换敷贴观察组为0.26次,对照组0.21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临床血液肿瘤患者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可行.

  • 不同时间及采集点病区冰箱温度的变化

    作者:郑雪梅;庞瑛;郝楠;赵欣;李欣

    目的 了解病区冰箱不同时间、不同采集点的温度变化,为规范病区药品储存、确保药品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从4个病区抽取4台冰箱进行研究,测量冰箱冷藏室不同时间点(8:00、11:00、14:00、17:00、20:00)、不同采集点(三层搁架各层的右前、中部、左后、右后、左前点及门内侧点)的温度并记录.结果 同型号不同冰箱同采集点,同一冰箱同采集点不同时间、不同层相同采集点及同层不同采集点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冰箱温度受病区环境和时间的影响,且由下向上、由内向外递增,可根据冷藏药品对温度的要求分层分类放置.

  • 干湿棉球擦拭法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作者:王雅宁;王鸿雁;翟丽萍;杨晓静;贾立群;崔婧

    目的 探讨干湿棉球擦拭法口腔护理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15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湿棉球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先用干棉球擦拭,再用湿棉球擦拭.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2级以上口腔异味和黏膜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采用干湿棉球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能有效清除表面的分泌物和附着在口腔内的细菌,促进口腔舒适清洁,因而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 自制护理用品消毒柜及在感染病科的应用

    作者:牛海燕;马萍

    针对传染病患者用过的非一次性护理用品需消毒后再使用的特点,结合专科需消毒的物品,应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了臭氧消毒柜,分2格,上格内安有红外线臭氧发生器,上格外有计算机操作盘;下格分3层,使用多孔不锈钢隔板隔开,可放置消毒各类物品.消毒柜有定时功能,并可随时手动消毒,不需添加消毒液,不需安排消毒人员每日操作,既解决了护理用品消毒工作,又对操作者无健康损害.

  • 口腔擦洗结合牙龈按摩预防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和口腔异味

    作者:陈志萍

    目的 探讨口腔擦洗结合牙龈按摩预防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及去除口腔异味的作用.方法 将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湿棉球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使用湿纱布擦洗并给予牙龈按摩.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及1级以上口腔异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口腔擦洗结合牙龈按摩可以减少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和口腔异味的发生率.

  • 一次性口含嘴的制作及在患儿洗胃中的应用

    作者:冯苑;梅云霞;王娟

    目的 提高3岁以下患儿洗胃插管一次成功率.方法 将60例误服有毒物质需洗胃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压舌板、开口器留置胃管,观察组取5 mL、10 mL、20 mL一次性注射器,将其制作成一次性口含嘴,协助留置胃管.结果 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口腔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使用一次性口含嘴进行患儿急诊洗胃插管,能有效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少口腔并发症.

  • 袋鼠肠内营养电子泵在鼻饲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丁瑜;李春梅

    目的 观察袋鼠肠内营养电子泵在鼻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老年鼻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普通肠内营养泵鼻饲,观察组应用袋鼠肠内营养电子泵,鼻饲3个月后对两组鼻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鼻饲期间胃潴留、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其营养支持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袋鼠肠内营养电子泵控制鼻饲液输注,能有效预防鼻饲并发症发生,提高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 体位变化对机械通气患者膀胱压的影响

    作者:蒋仕银;李素玲;胡长玉;龙玉华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对机械通气患者膀胱压的影响,为临床正确监测机械通气患者膀胱压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ICU机械通气患者60例,分别测量平卧位、床头抬高30°半卧位及45°半卧位的膀胱压,并监测不同体位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结果 3种体位膀胱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平卧位与30°半卧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体位呼吸、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及45°半卧位显著优于平卧位(均P<0.05).结论 测量膀胱压时,可保持机械通气患者原来约30°的体位不变,以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增加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 足底热敷联合穴位按揉治疗ICU危重患者便秘

    作者:黄瑾;姚丽文;张翠娣;袁雪萍

    目的 探讨足底热敷联合穴位按揉对ICU便秘患者改善排便情况的效果.方法 将急诊ICU收治的有便秘症状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定时翻身、腹部按摩等;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足底热敷联合穴位按揉.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排便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其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便花费时间及两次排便间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足底反射区进行热敷以及对经络穴位进行刺激,可促进患者排出积便.

  • 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知信行的影响

    作者:余丽君;房兆;杨春娟;林华;王晓燕;张红娟;谢红燕;张改霞;王丽君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420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2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跌倒预防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系统的护理综合干预,如编写发放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知识图册,播放DVD宣教片,落实跌倒预防临床护理路径及流程;开展防跌倒教育课堂活动及防跌倒讨论分享会等.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跌倒预防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情况及跌倒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跌倒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和跌倒发生率比较,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护理综合干预在提高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降低跌倒发生率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 穴位按摩配合角调式音乐减轻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疼痛

    作者:肖艳平;蒋应玲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配合角调式音乐减轻肝动脉栓塞化疗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疼痛无法耐受时遵医嘱立即给予曲马多肌内注射镇痛;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出现疼痛时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角调式音乐干预.结果 观察组术后3d内各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穴位按摩配合角调式音乐能有效减轻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疼痛.

  • 应用康复教育光碟指导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功能锻炼

    作者:石翠霞;唐文明;和中月;杨艳玲;崔彩虹

    目的 探讨应用康复教育光碟指导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 将65例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33)与观察组(n=32),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观看康复教育光碟示范下行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及康复训练依从率,并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结果 康复训练2个月后观察组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康复训练依从率、上肢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观看康复教育光碟可激发患者的康复欲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减少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 跨理论模型应用于肥胖儿童体育锻炼的护理干预

    作者:蒋志;陈伶俐;周乐山

    目的 探讨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对肥胖儿童进行体育锻炼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肥胖儿童128人按学校分为干预组(65人)和对照组(63人).研究人员未予对照组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针对肥胖儿童锻炼所处不同阶段给予匹配的为期6个月的体育锻炼行为干预.结果 基线调查时65.6%肥胖儿童处于锻炼前意向/意向/准备阶段,34.4%处于行动/保持阶段;干预后不同时间干预组处于行动/保持阶段的比例及单次锻炼时间≥30 min的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但BMI变化不明显.结论 跨理论模型干预模式对锻炼过程的变化呈良性改善,使肥胖儿童锻炼意愿增强,坚持锻炼次数增加,有利于提高其体质.

  • 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治疗压疮疗效的系统评价

    作者:王小玲;赵慧莉;彭峥嵘

    目的 系统评价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JBI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MEDLINE、EMBASE、CBM中截至2012年12月关于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治疗压疮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RCT.9个RCT研究显示软聚硅酮泡沫敷料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3个RCT研究显示,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较传统治疗能有效缩短治愈时间.2个RCT研究显示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较传统治疗能有效减少换药次数.10个研究显示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较传统治疗能有效提高压疮治愈率.结论 在对压疮的治疗选择上,使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是积极而安全的措施.

  • 临床护理和护理科研中Meta分析法应用现状的文献分析

    作者:常婷;赵婷;陶学梅;潘凌蕴

    目的 对近10年Meta分析法在国内护理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收录的国内所有涉及护理临床和科研应用的Meta分析文章,2位评估者独立提取数据,应用OQAQ量表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纳入21篇合格文献,其中专科护理实践16篇,护理教育5篇.纳入文献中,资料检索和缺乏研究真实性评价是主要缺陷.结论 应用Meta分析可以汇总同类护理研究的不同研究结果,目前许多护理领域Meta分析的应用仍是空白,护理工作可以应用这种分析方法提高护理学科研水平.

  • 护理临床能力评价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作者:刘哲军;苏颖;胡雁

    目的 了解国内护理临床能力评价研究现状.方法 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在2012年7月以前收录的护理临床能力评价文献进行检索和归纳分析.结果 国内护理临床能力评价研究文献始于1994年;评价对象涉及广泛,尤以专门针对本科生能力评价的文献占59.7%;83.1%的文献为研究性论文,其内容以评价体系研究(55.8%)和评价实践(22.1%)为主,评价实践所采用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OSCE及其他考核形式,研究所使用的术语尚不统一;文献的来源机构呈现出一定的集中趋势.结论 我国护理临床能力评价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当前需进一步规范概念的使用,根据不同护理教育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研究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并继续探索有效的评价方法.

  •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及其在护理职业中的应用

    作者:戈娜;庞启英;赵誉洁

    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概念,提出在护理职业开展生涯规划的方法,以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 美国爱诺华菲尔范克斯医院的慈性关怀护理服务及其启示

    作者:薛晶

    通过到美国爱诺华菲尔范克斯医院研修体验与考察,了解了该院慈性关怀护理,包括温馨、整洁、舒适的医院环境;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共筑和谐的护患关系;网络在线的健康教育;多语种的翻译电话;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服务及志愿者对老年患者的关怀项目等.笔者认为实践慈性关怀护理,需要具备尊重人的观念、服务人的理念、完善医护制度的建设和监督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