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王淑勉;周玉玲;王晓凤;史新春

    目的 了解护士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工作体验,为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持续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对12位某三级甲等医院不同岗位级别的护士进行访谈,现场录音,按现象学研究的方法整理分析资料.结果 提炼出五大主题:开展示范工程活动,护士主动转变了观念;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自身价值;杜绝了护理缺陷、提高了护理质量;优质护理的实施仍需持续改进.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使护理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得到了护士的肯定.

  • 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KAP调查问卷的研制

    作者:伍永慧;毛雅芬;郭向丽;施雁

    目的 研制可行性强、信效度佳的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KAP调查问卷,为护理伦理学研究提供工具.方法 采用Delphi、文献分析法,建立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KAP调查问卷初稿,经2轮专家咨询形成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KAP调查初始问卷,预调查后结合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再修订,终形成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KAP调查问卷.结果 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KAP调查问卷专家权威系数为0.89,内容效度0.99,Cronbach's α系数0.746,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644~0.907.结论 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KAP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 临床护士安全自我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秦霞;王素云;盛素巧;张文静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安全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根据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系统,采用自制安全问卷调查表对378护士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护士安全自我管理得分高的条目是首次执行药疗时询问过敏史,熟练掌握护理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得分低的是主动向护士长报告自己工作中的失误.职称与工龄是影响护士安全自我管理得分的主要因素(均P<0.01).结论 临床护士安全自我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主要关注低年资护士,加强教育,以培养护士安全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工作安全性.

  • 优质护理服务中改善护士体验探析

    作者:陈莉;陈秀丹;李晓萍

    目的 探讨改善护士体验的有效办法,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深入开展.方法 通过倾听护士心声,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改善福利待遇,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改善护士体验.结果 实施前后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护士是护理服务的实施者,护士在工作中的体验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意愿和行为,改善护士体验有利于激发护士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 应用标签药袋及物流传输系统优化口服药发放流程

    作者:袁芳;陈丽;张桂芬

    目的 探讨物流传输系统及药袋标签的应用优化口服药发放流程的效果.方法 将传统的药物发放流程,即采用一次性透明敞开的塑料杯摆药、临时口服药由支助员传送至病区进行优化,优化后采用一次性有密封口的透明塑料药袋摆药,并在药袋上粘贴标签;临时口服药采用物流传输系统传送至病区.结果 优化后口服药的平均传送时间显著缩短,发药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 物流传输系统及药袋标签的应用优化了口服药的发放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 不同场境内科病区患者满意度差异性分析

    作者:罗健;岳小兵;李振华

    目的 提高内科病区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客观、真实性,为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内科14个优质护理服务病区的350例出院患者分别采取常规调查(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发放调查问卷)和出院结账后调查(由护理部派专人发放调查问卷),比较两种调查方法获得的患者满意率.结果 出院结账后调查法获得的出院患者满意率4个维度中3个显著低于常规调查法(P<0.05,P<0.01).结论 常规调查法存在人情、面子、暗示及患者疾病转归和心情的影响,应避免直接责任人调查,完善调查问卷内容,以使调查结果客观、真实.

  • 心内科实施服药到口流程管理初探

    作者:丁小伟;王珠琳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在确保心内科患者服药到口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制定心内科患者服药到口常规制度、评估服药与发药状况、实施服药到口流程管理及加强监督力度等方法.结果 实施流程管理前后不同周期患者服药到口率,实施流程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合理的流程管理能确保患者服药到口,保证心内科患者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 1例破伤风皮试强阳性患者的急诊处理

    作者:高慧娟

    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人们活动范围不断扩展,受伤概率大大增加,破伤风抗毒素(TAT)的应用越来越多,其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我院近日收治1例破伤风皮试强阳性患者,经急诊处理,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台签式提示卡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桂程丽;何慧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我科住院的患者大多为75岁以上的老年人,记忆力相对较差,同时患者因为住院时间长,照顾人员不固定,被宣教对象更换太快.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抽血、特殊检查、特殊用药、护理安全等方面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效果受到较大影响,甚至延误患者治疗.2010年4月始,我科对有特殊检查、特殊用药、护理安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内容,自行设计成台签式温馨提示卡,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 胸腹腔引流袋固定布套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李帆;官莉;侯杰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在日间引流癌性胸腹水,夜间夹闭,这样常使患者在床上翻身受限,影响其睡眠质量.鉴此,我科设计了一种简易胸腹腔引流袋(夹闭后)固定布套,经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介绍一种氧气湿化瓶快速干燥的方法

    作者:金珠凤

    临床上,对氧气湿化瓶常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再用流动纯净水冲洗干净,倒置在治疗盘中自然晾干后备用.实际中发现,采用自然晾干法使湿化瓶彻底干燥需要24~72 h,由于湿化瓶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久,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机会.2011年7月始,我科对湿化瓶的干燥方法进行多次试验,发现采用开水浸泡、热气蒸发的方法可使湿化瓶快速干燥,且晾干时间缩短为1~2 h,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 女性尿失禁患者应对方式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作者:吴臣;刘妍;管晓萌;王克芳

    目的 编制女性尿失禁患者应对方式量表,为我国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应对方式提供定量测评工具.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形成量表初始条目池,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并对部分条目进行修改,终确定28个条目,3个维度的量表初稿.选取济南市某社区246例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量表条目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3个因子:预防性应对方式、掩饰性应对方式和治疗性应对方式,累积贡献率为51.749%,其Cronbach’sa系数分别是0.862,0.718和0.711,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78.结论 女性尿失禁患者应对方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我国女性尿失禁患者应对方式的定量测评.

  • 非清洁易折型安瓿消毒与不消毒的生物实验研究

    作者:周平;吴萍;刘珉甬

    目的 观察非清洁易折型安瓿折断时不消毒药液有无细菌生长.方法 将60支非清洁易折型2 mL维生素C注射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支.实验组不消毒安瓿直接折断,对照组先消毒安瓿后再用安瓿折断器折断;两组均抽取药液行72 h细菌培养.结果 两组药液细菌培养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非清洁易折型安瓿折断时不消毒药液无细菌生长,不影响用药安全.

  • 造影导丝在同侧鼻腔更换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作者:彭宁宁;关婷婷;周丽玲

    目的 探讨在M型血管造影导丝引导下于同侧鼻腔更换留置胃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10例需更换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更换胃管;观察组利用M型造影导丝的亲水特性和置入技巧将导丝插入患者的原胃管中,同时利用导丝引导技术将新胃管沿导丝置入胃内.结果 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不良反应及操作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利用导丝引导有明确的换管路径,尤其适用于插管困难的患者,安全有效.

  • 高职护理专业开设卫生职业防护课程教学尝试

    作者:张俊玲;付显华;徐美贤

    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专业开设《卫生职业防护》课程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2008级和2009级护生分为对照组(129人)和实验组(197人),两组前期教学内容与方法相同,实验组进行系统的《卫生职业防护》课程学习,对照组未开设《卫生职业防护》课程.结果 实验组护生课程学习前后卫生职业防护水平差异显著(均P<0.01);两组实习6个月后卫生职业防护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高职护理专业增设《卫生职业防护》课程能提高护生的防护意识,增强护生的防护知识与技能.

  • 基于Delphi法的成人护理本科课程设置

    作者:代亚丽;姜元方;孙晓莉

    目的 运用Delphi法征询专家对成人护理专升本课程设置的建议,发现其不足并改进.方法 运用Delphi法征询21名专家对各课程群名称及开设科目的建议进行3轮咨询.结果 剔除6个指标,对9个指标进行修改,增加4个指标,终确定3个课程群(公共基础群、专业必修群、专业选修群)22门课程.专家的平均积极系数为94.67%,权威系数为0.905,终得到的22门课程的变异系数均<0.25,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572~0.629(P<0.01).结论 专家的积极和权威系数均较高,专家意见的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均符合统计学要求,终形成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对以后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心内科护士心电图知识培训方法与效果探讨

    作者:陈汉琴;刘明秀;姜广荣;厉莉

    目的 提高心血管内科护士心电图识别能力.方法 成立培训小组,自编教材,采用病例导入式及多种教学技法对心内科18名护士进行20学时(业余时间)的心电图知识培训.结果 18名护士心电图理论、操作及实例分析一次考核合格率88.9%~100%,不合格者经补考均达标;均能独立完成住院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论 针对性综合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护士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 HIS系统下护理培训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许敬;邢福工;张华

    目的 依托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设计护理培训管理模块,实现明晰的护理培训三级架构管理.方法 将每项培训作为一个管理项目,针对培训规模、培训周期、培训性质、培训对象、培训考核,设计项目数据表及相应分类字典表,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对象、内容、周期,实现护理培训的信息化管理.结果 HIS可用于培训的内容收集、计划制定、培训实施、考核评估,保证了护理培训工作科学、规范的实施,提高了管理效率.结论 该模块基于人力资源系统之下,使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项目设置、对象确定等在个人、科室、医院之间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系统互馈,为护理培训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平台.

  • 说课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丁燕;罗永富;刘杰;曾慧;唐凤萍;李欣

    目的 探讨说课在大专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09级64名学生为实验组,2008级65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于每次内科护理学理论授课前进行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的说课,每次约20 min;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理论、实践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说课考查了教师教学理念和课程开发的设计与实施能力,对于优化内科护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虚拟护理记录教学课件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李玉玲;叶尚洁;应立萍;吴永琴;陈峰;吕志钢

    目的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新型虚拟护理记录教学课件,让护生在不同情境中通过互动和自学掌握护理记录相关知识.方法 借助Photoshop软件和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研制虚拟护理记录教学课件,其内容包括理论学习、虚拟课堂和论坛交流三部分;应用于90名护生《基础护理学》文件书写教学中.结果 虚拟护理记录教学课件能模拟医院护理工作的不同真实情境,让护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并模拟护理记录.96.7%护生认为课件使用方便;91.1%护生认为该课件更有利于掌握各项护理记录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结论 该课件具有绿色环保、情境模拟等优点,对培训护生护理记录的书写规范、提高教学质量、锻炼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辅助意义.

  • 汗证中医调护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瑶;严洁

    回顾近年来临床上对中医汗证的研究文献,对汗证的中医原理进行相关综述,对目前护理界开展的中医护理手段调护汗证进行总结与探讨.经过文献复习,说明中医护理手段对治疗患者汗证有一定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1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

    作者:仇铁英;黄金

    从1型糖尿病的定义、常见的各种心理状况等方面总结1型糖尿病患者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综述1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为1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参考.

  • 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社会支持及其策略分析

    作者:黎欢;王红红

    目前我国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PLWHA)从各方面获得的社会支持明显不足.而提高社会支持是改善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培养正确的家庭支持,加强医疗护理支持和建立社区支持网络,开展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PLWHA的社会支持,树立重返社会的信心,缓解疾病的症状和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对今后的艾滋病的整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作者:顾志娥;王加凤;刘刚

    目的 总结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2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病情监测、基础护理、症状护理、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12例患者中11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恢复良好,1例预后不佳.结论 临床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 库欣综合征患者行岩下窦静脉取血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兰静

    目的 探讨库欣综合征患者行岩下窦静脉取血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16例行岩下窦静脉取血发生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术前与术后的宣教,穿刺点的观察,倾听患者主诉及其各并发症的相关护理.结果 16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后出血停止,血肿与皮肤瘀斑3周后逐渐消失;穿刺点出血血肿2例,5例轻度颈痛、头痛,24 h内缓解;9例出现尿潴留,其中6例可在诱导下自解小便,3例予导尿术,制动时间结束后可拔除尿管自解小便;无一例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感染.结论 术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可防治、减少、减缓岩下窦静脉取血术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促进患者康复.

  • 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体外膜肺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

    作者:章璐;黄金鹏;樊蓉;许书添;刘胜凤;刘丽;吕桂兰

    对1例肺、肾功能衰竭患者行组合式体外膜肺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并终康复出院.提出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情发展迅速,预后极差,在临床上除行体外膜肺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外,还应注意预防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以积极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增加死腔在过度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温韬雪;唐永林

    目的 探讨增加通气死腔在自发过度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带有人工气道的过度通气患者30例,在人工气道与外界开口处,额外连接一个呼吸回路-延长管,即延长患者的呼吸道长度,扩大解剖死腔,增加重复呼吸的容积,利用扩大的解剖死腔重复吸入CO2,以纠正过度通气.结果 连接呼吸回路延长管4h后,血气分析值中pH值由7.52±0.05降至7.46±0.05、PaCO2值由27.17±3.96升至33.27±4.80.连接前后pH、PaCO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通过应用增加死腔通气,能很好地纠正自发过度通气患者的碱失衡,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

  • 老年缺血性肠病患者的症状分析及护理

    作者:辜莹;陈帆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症状及护理.方法 对36例老年缺血性肠病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做好肠镜、饮食及心理护理.结果 31例经保守治疗及护理治愈,5例经手术后治愈.结论 老年缺血性肠病患者如能得到及时观察和精心护理,可大大提高早期诊断率及生存率.

  • 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作者:张旋;金晓晴;宋小兵;张华君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到急诊科就诊并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的2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流程进行急诊抢救护理,将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的30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急诊抢救护理.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及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急救护理路径运用于急性脑血管病的急诊抢救,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效率、患者存活率,以及患者对急诊工作的满意度.

  • Berlin问卷在心房颤动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刘岩华;唐萌

    目的 探讨Berlin问卷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进行护理评估与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对210例房颤住院患者采用Berlin问卷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危组和低危组,并对55例患者行夜间睡眠呼吸监测.指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危组患者减轻体质量,禁烟酒,侧卧睡眠,避免服用镇静安眠药等护理干预.结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危组118例、低危组92例.55例行夜间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中41例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Berlin问卷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敏感性为95.1%,特异性为35.7%,阳性预测值为81.2%,阴性预测值为31.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危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鼾声响度减低有效率达61.9%.结论 Berlin问卷是房颤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较好的护理评估及指导护理干预工具.

  • 风油精巧去胶痕

    作者:许倩茹;周琼

    3M透明通气型胶带具有使用方便、固定性好的特点,但长时间使用会在皮肤上留下胶痕,影响美观,同时部分患者还反映有皮肤瘙痒的症状.临床中,我们发现风油精能去除胶痕,还起到止痒的作用.

  • 介绍一种新生儿鼻饲喂养新法

    作者:郝秀玲;孙霞;闫洁

    新生儿营养关系到新生儿生长发育,对于胎龄小的早产儿、各种原因不能进食的新生儿、病情危重的早产儿均需要鼻饲进食.传统的鼻饲喂养方法是常规置入胃管后,根据医嘱用注射器抽取奶液缓慢注入.2009~2011年,我科采取一种新的鼻饲喂养方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巧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冲洗伤口

    作者:吴世红

    临床中,污染伤口一般采用生理盐水冲洗,传统方法是将生理盐水倒入换药碗,再用棉球或棉签蘸盐水清洗伤口,稍大的伤口则直接用瓶口对准伤口冲洗,程序繁琐且容易对伤口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还造成药液浪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生理盐水包装多为拉环式塑料瓶或塑料软包,用于传统的临床换药十分不便,实践中,笔者采取一次性注射器解决此难题,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 止血钳用于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输液

    作者:孙晓春;杨华

    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也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其带有护针套,拔出针芯后能安全保留在护套中,避免被误扎.但临床中很多医护人员不愿意使用,其原因在于该留置针尾部太长而对于选择血管位置有局限性,普通留置针(洁瑞)22G全长6 cm,24G全长5.5 cm,而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洁瑞)22G全长12 cm,24G全长10.5 cm,二者长度相差许多,这就使诸如手腕、脚内踝、头皮等需要一定角度方能进针的血管位置不能被选择.鉴此,笔者将止血钳用于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穴位按摩改善冠心病中医临床证候效果观察

    作者:何新荣;陈晓琴;马晖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改善冠心病临床证候(胸痛、胸闷、心悸)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冠心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冠心病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取至阳、内关、神门、郄门、阴郄和膻中6个穴位,采用点法、按法、压法、掐法、揉法实施穴位按摩.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证候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可以改善冠心病临床证候,且疗法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无痛苦.

  • 日光浴联合五音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

    作者:刘倩;肖艳平;郭庆

    目的 探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 将200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日光浴联合五音疗法,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胃电图检测结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日光浴联合五音疗法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 煤矿工人职业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作者:张丹;胡琼伟;陈泓伯;臧渝梨

    目的 了解煤矿工人职业健康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提出煤矿职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煤矿工人职业健康知识态度行为问卷,采用便利取样法调查山西、河北两煤矿各150名工人.结果 不同地区煤矿工人职业健康知识分、行为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煤矿工人职业健康知晓率排前3位的知识为知识维度中的基本概念维度(77.0%)、易患疾病(62.7%)和行为维度中的危险行为维度(54.7%).结论 煤矿工人职业健康知识和行为状况不容乐观,有待加强加强健康教育,以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养成.

  • 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全程健康教育

    作者:方健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66例CFC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全程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运动、生物反馈、中医护理等,采用面对面的个体教育、随机教育、集中组织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出院前由护理组长评估健康教育效果,出院后通过网络或电话回访等进行结果反馈.结果 63例临床症状改善明显.55例停止使用泻药,能每天定时排便,排便习惯明显好转;8例停用泻药,每周排便>3次,无排便不畅与排出困难;3例虽经治疗但仍不能摆脱泻药且便秘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 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综合治疗加全程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功能性便秘知识的认知程度,还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 院外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家庭随访指导

    作者:许婷;修杨

    目的 探讨家庭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将128例家庭留置导尿管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62例)和干预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首先调查评估再进行家庭随访指导,包括心理护理,尿路感染、尿液引流不畅、患者不适感、尿道口渗尿及拔管困难的预防等指导.结果 干预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照顾者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实施家庭随访指导能明显降低留置导尿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家庭留置导尿管患者照顾者的管理能力.

  • 医院-社区-家居联合照护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瑞香;官志君;吴玉娥;方耀高;韦玉玲;方燕红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居联合照护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患者按出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居联合照护模式干预,包括成立脑卒中指导小组、建立医院-社区-家居三方交流平台、制订出院康复手册、社区护士每周根据出院康复手册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了解记录与指导、每月由脑卒中指导小组组织讨论与修订必要的康复计划,共同跟进患者康复等.结果 两组干预3个月后,NIHSS、SS-QOL(除语言、思维、视力外)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医院-社区-家居联合照护模式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社区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及控制源的关系研究

    作者:陈瑛;何桂兰;邹艳辉;胡云英

    目的 从工作职业环境等外部特征和个体因素及应对方式、控制源等社会认知来考查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情况,为建立系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调查表、改良工作效能量表及自编工作环境与改善调查问卷等,对212名社区护士进行测试.结果 社区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为41.3%,总体职业倦怠程度为轻中度;70%社区护士属于积极应对方式,应对方式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与情绪耗竭和去个性化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心理控制源得分偏外控性,相关分析显示心理控制源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与应对方式分析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社区护理人员应对方式、控制源对职业倦怠有一定预测作用,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并提高社区护士成就感与抵抗倦怠心理的意识和能力,构建良好支持系统及组织保障,以使其能有效应对职业倦怠.

  • 早期肛门刺激预防早产儿胎粪排出延迟的研究

    作者:吴晖;卢泳雪;陈霭玲

    目的 观察早期肛门刺激预防早产儿胎粪排出延迟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早产儿按住院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早产儿出生后12h内用10~12F医用橡胶肛管进行肛门刺激.结果 两组初次排胎粪时间、每天大便次数、胎粪排清时间、需光疗例数及喂养不耐受例数、体质量增长速度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早期肛门刺激能有效预防早产儿胎粪排出延迟,减轻黄疸,减少喂养不耐受,加快体质量增长.

  • 中药药浴辅助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作者:贡金娟;赵景霞;周振英

    目的 探讨自配中药药浴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 将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抗感染及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配中药进行泡浴,并同时施行控制室温、调节饮食与休息、家长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措施.结果 两组治愈时间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中药药浴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可以缩短治疗时间.

  • 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不同敷贴局部细菌定植研究

    作者:袁洁;顾莺;胡静;王传清

    目的 探讨不同敷贴对儿科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局部皮肤细菌定植的影响,以寻求一种更有利于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敷贴.方法 将61例留置中心静脉置管患儿随机分为透明敷贴组(22例)、含碘敷贴组(20例)和高通透敷贴组(19例),分别采用透明敷贴、含碘敷贴和高通透敷贴覆盖在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在观察期(7 d)内使用同一种敷贴用于中心静脉维护.结果 含碘敷贴组穿刺点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透明敷贴组和高通透敷贴组(均P<0.017);敷贴内面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透明敷贴组(P<0.017);三组患儿未发生全身感染,观察期内各组局部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含碘敷贴在抑制中心静脉穿刺局部皮肤菌落生长方面的效果优于高通透敷贴及透明敷贴.

  • 白血病患儿家庭充权现状调查

    作者:吴媚斯;周芬;管萍;张冰花;陆红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儿家庭充权现状及其与家长自我效能、心理不良情绪等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充权量表及其他量表对125名白血病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白血病患儿家庭充权条目平均分高的3项属于家庭和服务维度,低的3项属于社区/政策维度.充权总分与照顾者自我效能、抑郁水平、家庭月总收入水平、患儿化疗时间等密切相关(P<0.05,P<0.01).结论 提高家庭充权应重视社区/政策层面这一薄弱环节,调整照顾者不良心理情绪,自我效能感也影响其充权水平的提升.

  • 动脉置管处改良采血法检测血气分析与APTT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许月春;邹国锦;张群;赵晓燕;蒋耘;陈俊;杨小霞;姚圣连;丁翠君

    目的 探讨从肝素维持的动脉置管处采集血标本的方法,避免浪费血液.方法 对30例带有动脉测压置管患儿,用常规法(弃含有肝素的血液3 mL)和改良法(不弃血)分别先后从动脉置管处采血.结果 两组血气分析,生化指标即钾(K+)、钠(Na+)、红细胞压积(H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从以肝素维持的动脉置管中采血,不弃血采血法可以替代常规采血法,检测血气分析、生化指标可行.

  • 低出生体重儿应用母乳强化剂的护理

    作者:刘晴;张玉侠;胡晓静;张蓉;顾莺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儿使用母乳添加剂的喂养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2例低出生体重儿规范化母乳喂养以及规范化添加母乳添加剂,具体护理内容包括严格掌握开始肠内喂养的时间和喂养方式、制定母乳喂养知情同意书以及母乳宣教手册,对患儿父母进行培训如何收集和运送母乳至病房,培训护士如何储存和配置母乳、如何保存和使用母乳添加剂等.结果 12例体质量增长速率、身长增长速率、头围增长速率均达到正常胎儿在宫内的生长速率.2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等,终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临床使用母乳强化剂安全有效,而规范母乳以及母乳强化剂使用和操作流程对早产儿正常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 儿科新护士换液操作的系统培训

    作者:李红艳;徐霞;潘慧

    目的 对儿科新护士换液操作进行专项培训,提高新护士安全意识与应对能力,确保患儿输液安全.方法 将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进入儿科工作<3年的护士45名设为对照组,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进入儿科工作<3年的护士82名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上岗带教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系统培训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操作示范、角色换位训练与考核、上岗考核等.结果 观察组护士培训后理论和操作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与换液有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规范化的换液培训可提高儿科新护士输液操作水平,有效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儿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

    作者:吴丽芬;刘义兰;何娇;吴伶

    目的 探讨儿科护士分层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成立儿科护士分层培训小组,对79名儿科护士按层级进行分层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等.结果 分层培训前后护士考核总成绩、护士对培训满意度、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士论文投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分层培训有利于调动儿科护士学习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并提高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 不同负压吸痰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作者:黄金秀;陈梅;赵明;沈雪清;王琴;王娟娟;朱善良

    目的 探讨不同负压吸痰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 将CHD合并PH患儿按适时吸痰时间顺序随机分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四组患儿吸痰负压分别为13.3~19.9 kPa、20.0~26.5kPa、26.6~33.2kPa、33.3~40.0 kPa.结果 不同负压吸痰对CHD合并PH患儿的SpO2均有影响,第2组、第3组较第1组、第4组SpO2更稳定(P<0.05);第1组痰液吸尽所需时间更长(P<0.01),第1组痰液吸尽所需次数更多.结论 CHD合并PH患儿吸痰负压宜选择20.0~33.2 kPa,以保证SpO2相对稳定.

  • 日本护理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赵杰刚;高木广文;细谷幸子;王宏运

    目的 了解日本护理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现状.方法 对日本64所护理本科院校课程设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处理.结果 日本护理本科院校课程设置模块包括一般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Ⅰ平台、专业Ⅱ平台和统合平台;一般基础平台必修课程(10.81±6.61)门,选修课程(28.78±20.78)门;毕业时平均需要取得(127.30±6.37)学分;专业课课程设置采用生命周期模式,以人的生长发育为主线,设置小儿、成人、母性、老年护理学等课程.结论 日本护理本科院校课程设置较为科学,值得借鉴.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