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管理

    作者:张瑛;胡阳琼;刘燕;熊钰;宾捷;刘文卓

    目的 探讨对临床护理人力进行健康管理的策略及效果.方法 建立健康管理模式并由人力资源部主导建立护理人员健康档案,实行分部规划,分段进行,节节控制将健康管理落到实处,具体措施包括生活方式管理、个体行为管理、群体行为及环境管理、躯体生物学检查预防及治疗管理、心理调节管理.结果 全院护理人员1年来参加科室组织的运动人均43.3次,参加院级运动人均3.2次,参加科室思想交流活动人均10.5次,院级思想交流活动人均3.4次;护理人员患病率由2010年的22.3%降为2011年的12.4%,因病缺勤情况由2010年的2 570个工作日/年降为2011年的1 920个工作日/年,离职率由2010年的3.6%下降为2.2%.583名护士对工作保障、环境支持、工作变化、自我成长的评价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对临床护士实行健康管理可降低其健康风险,有效提升护士的集体归属感,提高其个人价值自我实现意识和工作生活质量.

  • 护理工作环境对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作者:平春霞;李国英;张桂玉

    目的 了解护理工作环境对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和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对某医院20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工作环境总均分为96.25±0.64,其中医护合作得分高(3.11±0.60),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得分低(2.44±0.73).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均分为101.39±0.88,各维度中信任得分高(3.78±0.44),行动主义得分低(3.22±0.67).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职业价值观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护理人员评价的医院护理工作环境处于中上等水平,护士职业价值观较为积极,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职业价值观有密切关系,较健康的护理工作环境可以相应地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价值观.

  • 优质护理服务病区医护患对护理行为重要性评价的调查

    作者:李艳玲;陆虹

    目的 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病区医护患对护士护理行为重要性评价,探讨优质服务提供者、受益者、合作伙伴对不同护理行为的看法,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8个优质服务病区116例住院患者、110名护士、76位医生对护士护理行为重要性的评价.结果 医护患三方对护理行为重要性总评及对技术操作规范、知晓患者病情和情绪等17项护理行为的重要性评价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医生更重视和认可护士执行医嘱、操作规范、提高护理业务水平,护士与医生的看法有一致性;患者更希望护士帮助其了解自己的病情、检查的结果、疾病的发展趋势,患者与医生、护士的看法存在差异.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必须结合患者的实际需要和护理服务特点,服务标准要符合患者和合作者的期望.

  • 急诊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行为感知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张丽华;刘义兰;阮满真;李华;向莉;冯霞

    目的 深入了解急诊患者对人文关怀护理行为的真实感知体验,为指导急诊人文关怀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在某大型综合医院对15例急诊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资料收集以现场录音和手写记录相结合,运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急诊患者对人文关怀行为的感知提炼出5个主题:尊重他人;护理服务的及时性;专业知识和技能;心理支持;关注、重视患者.结论 急诊患者对护士的人文关怀行为具有独特的感受,护士和管理者应重视患者的看法,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急诊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

  • 灾害救援中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郭晓萱;李红玉;孙培阳;李春静;刘超

    目的 构建一套适合评价灾害救援护士胜任能力的指标体系,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灾害护士培训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咨询的方法,初步拟定灾害救援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验证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和专家重要性赋值平均分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6.67%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和0.89;变异系数分别为0.29和0.18;协调系数分别为0.38和0.41.终确立的灾害救援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专业技术、专业能力、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权重0.2065~0.3224)、12个二级指标(灾害护理基础知识、灾害护理专业技术、病情观察处理能力、心理素质等,权重0.0302~0.1625)、56个三级指标.结论 专家咨询代表性和可信度高,所构建的灾害救援护理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将护理工作的特点和灾害救援的要求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护士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

    作者:万娅姣;王英;夏添

    目的 调查护士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护士心理资本问卷中文修订版、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中文修订版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运用便利抽样法对天津、哈尔滨和牡丹江的5所三甲医院45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得分分别为(4.11±1.02)、(2.97±0.78);心理资本与职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乐观维度对职业认同有积极影响.结论 护士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护士的不同特征开发其心理资本来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水平.

  • 优质护理服务创新方案的实施及效果分析

    作者:段霞;陈翠萍;施雁

    目的 探索我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创新方案的实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在内科消化中心实行能级对应的护理人力配置、连续性工作排班模式、信息化管理、绩效考核以及质量监管等创新举措,比较实施前后各3个月患者对责任护士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病区护理质量.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创新方案后,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患者对责任护士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较之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创新方案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

  • 新护士99起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邓先锋;刘义兰;喻姣花;胡德英;鲁才红

    目的 探讨新护士护理差错发生的特点及原因,为制订相应的新护士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某大型三甲医院2009~2012年护理人员通过非惩罚性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自愿呈报的新护士护理差错事件.结果 新护士发生护理差错事件99起;Ⅲ级以上的护理差错(6起)主要是给药错误;10:00~12:00、18:00左右及12:00~14:00是新护士发生护理差错的高峰时段;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新护士较大专学历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违反工作流程是新护士发生护理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 护理管理者须针对新护士发生差错的原因和特点,制定相应的系统化培训方案,提高新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

  • 临床护士倾听能力与人际容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燕萍;曾琴;赵晓龙;张绍蓉

    目的 了解护士倾听能力与人际容纳水平,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抽取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的护士378名,采用倾听能力量表和容纳他人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评.结果 护士倾听能力总分(62.03±5.80),处于一般水平,护士人际容纳总分(80.24±8.53),容纳他人得分(63.17±7.19),被他人容纳的感受得分(17.10±2.84).倾听能力与人际容纳总分、容纳他人、被他人容纳的感受得分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护士倾听能力与自我容纳和被他人容纳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较强的容纳性可以提高倾听能力.应通过各种培训强化提升护士倾听态度及倾听技巧,拥有一颗容人之心,乐于容纳他人,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 PICC置管采用血压计袖带替代止血带

    作者:魏晶晶

    PICC如今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使操作更加便捷、减少污染机会及提高患者舒适度,我科于2011年7月起将血压计袖带代替常规止血带应用于PICC的置管操作中,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方法患者平卧,手臂外展90°,穿刺侧上臂套上血压计袖带,皮肤消毒,铺治疗巾,穿刺前由助手挤压气囊使血压计袖带充气,血管充盈后直接穿刺,穿刺完毕,慢慢放气松袖带,随后继续其他操作.

    关键词: 血压计袖带 PICC 置管
  • 成人多功能重症监护袍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吴克艳;宋瑾贤

    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因全身带有多种引流管,如胸腔闭式引流管、腹腔引流管、T管、尿管,同时需要接心电监护仪对心脏功能进行监护.以往的做法是穿普通的病患服,不方便;且只是将患服覆盖在身体上,既不美观,也不保暖.针对上述现状,笔者于2010年5~10月设计了一种成人多功能重症监护袍(下称监护袍),临床应用2年多,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 儿童多功能便盆的研制

    作者:何荣华;王云;范荣兰

    目前儿科病房因大小便和废弃物处理不及时异味较大,使用普通便盆或垃圾篓,一是其上端敞口无盖气味散发较大,二是口径较小接取不便而洒落在地,造成污染;患儿活动时也容易滑倒,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于2012年3月设计制作了一种儿童多功能便盆,介绍如下.

  • 挡雨篷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黎瑞红;夏引芳;姜丽

    目前,传统的病床一般包括床架、床架之上的床板和设于床板两侧的护栏及床脚底部的滑轮等.但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有时需经过户外,如遇不良天气如下雨、下雪时,传统的病床不便于转运,不仅需借助雨具才能完成转运工作,而且需增加转运的人力,如措施不当有加重患者病情的危险.鉴此,笔者2012年1~3月设计了一种挡雨篷,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病床 挡雨篷 设计 应用
  • 介绍一种自制简易集痰装置

    作者:王向玲

    临床上为婴幼儿、气管切开、神志不清及昏迷患者留取合格的痰液标本比较困难.究其原因,除去患者方面的因素,目前市售的集痰器在其结构及使用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痰液从开始采集到终进入试管中,其间运行过程较长,迫使抽吸痰液的时间延长可能导致患者呼吸道黏膜受损;痰液在长距离的吸痰管或导管内通过时部分散失于管壁,无法获取到合适的痰标本;标本瓶不能做到全封闭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痰培养结果的准确性降低.2012年9月,我科采用自行设计并请相关厂家定制的简易集痰器,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介绍如下.

  • 采用日常食材制作鼻饲饮食

    作者:帅艳

    鼻饲患者的饮食问题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后续治疗以及康复的重要保障之一.传统的、单纯的流质饮食往往造成患者营养不均衡,也给家属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鉴此,笔者将平素日常饮食制成流质给患者进行鼻饲,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 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契约与同伴互评学习法的联合应用

    作者:钱蕾;史蕾;代辉娟;郑薇

    目的 探讨契约与同伴互评学习法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将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09级护理本科6个教学组中一组作为实验组,其他5组作为对照组,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实验组随机分成16个小组,采用契约与同伴互评结合的学习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实验室演示-学生练习的模式.结果 实验组期末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6.3%的实验组学生认为练习效率较高,81.3%认为采用新方法后,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81.3%能够较清楚地掌握操作流程,84.4%能掌握操作的重难点.结论 契约和同伴互评学习法合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 跨理论模型及其在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罗倩倩;高芳

    综述跨理论模型的概念、内容、优缺点,以该模型为基础进行的糖尿病调查性和干预性的研究,并指出运用该模型为基础进行的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运用该模型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改变提供理论基础和行为指导.

  • 国内外癌症患者心理困扰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王军霞;王维利;潘庆;张璟

    对引起癌症患者心理困扰的原因进行综述,为建立适合癌症患者心理困扰的临床干预模式提供依据,建议通过制定适合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

  • 患者决策参与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洪娟;方汉萍;张海燕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患者决策参与的现状进行综述,包括决策参与的定义、内涵、分类和测量工具,并阐述了患者对决策参与的态度,患者实际参与决策的程度与需求的一致性,以及归纳和总结了患者决策参与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 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作者:闫琳;陈先华

    目的 探讨压力源对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以及社会心理资源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中文版Zarit护理负担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36条目简明量表对200名心力衰竭患者的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根据压力过程理论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提出假设,使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照顾负担是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强预测因子(路径系数为-0.58),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在压力源和照顾者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提高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和增强自我效能感,可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 不同黏稠度分泌物持续声门下吸引负压值的选择

    作者:李茵;田丽

    目的 探讨持续声门下负压对不同黏稠度分泌物的吸引效果,旨在为临床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吸引负压.方法 对行机械通气使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或套管的33例患者,按照声门下分泌物黏稠度分级标准分为Ⅰ~Ⅲ度,Ⅰ~Ⅲ度组将患者随机排序,依次采用-2.66~0 kPa及以下、-5.32~-2.79 kPa、-7.98~-5.45 kPa、-10.64~-8.11 kPa的压力吸引声门下分泌物.观察不同黏稠度分泌物在各压力吸引下分泌物残留、呛咳发生、黏膜损伤、血氧饱和度变化、残留分泌物吸净时间情况.结果 Ⅰ、Ⅱ度分泌物在不同压力声门吸引,分泌物吸净时间、残留率、呛咳发生率、黏膜损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Ⅲ度分泌物在不同压力声门下吸引,分泌物残留率、吸净时间、呛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使用-5.32~-2.79 kPa压力对Ⅰ度分泌物吸引,在避免黏膜损伤的同时,达到吸引的大化.使用-7.98 ~-5.45 kPa压力对Ⅱ度、Ⅲ度分泌物吸引,在保持吸引有效性的同时,保证气道黏膜的安全.

  • 团队干预对无呼吸道症状吸烟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晓群;金兰;王建中

    目的 探讨团队干预对无呼吸道症状吸烟人群肺功能改善的有效性.方法 对46例无基础疾病、无呼吸道症状的男性吸烟者按照就诊序号单双号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健康教育和每月1次的电话随访,观察组由肺功能室、戒烟门诊及呼吸科门诊组成干预团队,戒烟门诊负责接诊及戒烟随访,肺功能室负责肺功能检测、肺功能档案的建立、戒烟过程的人群随访,呼吸科门诊负责戒烟药物的应用及不良情况的处理.结果 干预1年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特别是小气道功能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显著改善(均P<0.05);1年后观察组戒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吸烟可导致肺功能下降,团队干预能提高无呼吸道症状吸烟人群的戒烟率,减缓肺功能下降.

  •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指标的初步研究

    作者:汪牡丹;成守珍;刘润忠;曾颖

    目的 建立适用于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指标,为正确评估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提供可操作的工具.方法 在回顾文献基础上初步筛选风险评估指标44个,采用Delphi法对22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进一步筛选指标.结果 2轮专家函询表回收率分别为72.73%和93.75%,权威系数分别为0.844和0.852,协调系数分别为0.207、0.277.初步确定了包含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疾病/外伤情况、患者治疗情况3个方面45个指标的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评估指标,指标重要性评分3.71~4.79分,变异系数0.0889~0.3245,权重系数0.0193~0.0248.结论 初步确定的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指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专家对个别指标的意见尚不集中,指标的信效度和可行性还需在临床研究中进一步检验.

  • 血液透析患者带涤纶套双腔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管理措施的改进

    作者:卢早霞;李璇;沈小真;程融;王霞

    目的 减少带涤纶套双腔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率,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行带涤纶套双腔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血透操作和预防导管感染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采取密闭式回血、使用一次性肝素帽、强化无菌操作及多项综合措施预防感染.结果 观察组导管感染率、细菌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针对带涤纶套双腔静脉留置导管血透患者改进管理措施,有利于控制导管感染.

  • 中文版疼痛自我效能问卷评估慢性下腰痛患者的信效度研究

    作者:肖娟;吴文栩;滕红林;王娜娜

    目的 使用中文版疼痛自我效能问卷(PSEQ)来评估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心理认知特质,进一步研究PSEQ对慢性下腰痛患者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对英文版PSEQ进行修订后使用中文版PSEQ对94例慢性下腰痛患者进行调查,再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信度和效度的检测.结果 项目分析显示,中文版量表中的10个项目均符合测量学要求,高、低分组被试在所有题目上的得分差异都达到显著性水平;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75,分半系数为0.946;各因子之间和各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441~0.887;3个公因子共能解释总体方差70.656%;与疼痛数字评分量表无显著相关、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36项简化版健康调查问卷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均P<0.01).结论 中文版PSEQ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慢性下腰痛患者疼痛自我效能感测量的有效工具.

  • 自理能力评估联合护嘱及标识在消化内科优质服务中的应用

    作者:郑宁;王艳;陈慧敏;姚翠;李君

    目的 探讨自理能力评估联合护嘱及标识在消化内科优质服务中的作用.方法 将866例住院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1例、观察组465例.对照组遵医嘱执行优质服务各项内容.观察组遵医嘱加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综合评定确定自理能力,根据结果标示护理等级,开据护嘱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合格率提升,且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理能力评估联合护嘱及标识可有效提高消化内科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改良被套在特殊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智英

    临床工作中有部分患者(特别是有行动障碍、肢体偏瘫的患者),睡觉的时候喜欢踢被子,极易导致着凉,引发感冒,腹痛、腹泻等症状,不仅增加不舒适感,严重者加重病情.鉴此,2012年7月我科将对被套进行一些改良,应用于临床中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 校院社联合网络化健康教育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作者:高学文;高学农;张军;丁兆梅;罗长梅;杨金玲;望燕;吴艳艳

    目的 探索行之有效的农村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与管理方法.方法 建立校、院、社(临床医学院、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网络化干预体系,对148例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干预,为期2年.结果 2年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糖尿病相关知识评分显著提高(均P<0.01);患者腰臀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下降显著(P<0.05,P<0.01).结论 实施以院、校、社联合网络化健康教育的糖尿病管理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控制有重要意义,可促进患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 对护士开展糖尿病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培训的效果

    作者:彭小春

    目的 提高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使非糖尿病专科护士能够掌握基本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方法 选取糖尿病专科护士8名作为教育者与8名非糖尿病专科护士作为患者,2人一组,每月在内分泌专科开展糖尿病情景模拟健康教育活动1~2次,内分泌科护士及其他科室护理骨干参与观摩.结果 8名扮演教育者的糖尿病专科护士认为提高了专科教育能力;8名扮演"患者"的非糖尿病专科护士认为提高了自己对糖尿病专业知识的掌握.2011年6~11月,护理部对内分泌科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的调查每月均在98%以上.结论 糖尿病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培训有利于医院其他各临床专科护士较全面掌握糖尿病的有关知识,也提高了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

  •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网络教育的实践与效果

    作者:李红

    目的 通过网络开展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方法 将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常遇到的心理障碍编辑成6个多媒体故事,并嵌入网站中,引导41例患者以游戏形式参与到每个故事中,还以论坛、QQ群等方式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65.8%的参与者对网站的评价为优秀,在线平均完成故事数(5.2±0.7)个.开展网络教育后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基于网络的健康教育能够使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更积极、有效地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促进对疾病的控制.

  • 应用新版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评价医护人员胸外心脏按压质量

    作者:黄素芳;严丽;张凤玲;邹灯秀

    目的 对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了解临床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质量,为有效提高心肺复苏培训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对219名临床医护人员按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实施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利用高级复苏模型及计算机技能报告系统监测医护人员技能考核中的胸外心脏按压相关质量指标.结果 医护人员按压疲劳时间为(57.46±29.10)s,定位准确率为83.35%,平均按压心率为(130.95±23.37)次/min,按压频率正确率为95.63%,按压深度平均正确率为14.54%,胸壁回弹率为78.51%.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考核结果不能满足高质量胸外心脏按压的质量指标要求,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时,需注重实践操作培训,重点培训操作者按压手法与姿势、按压深度与力度的把握以及按压频率的把握,以提高培训效果.

  • 可折叠医用冰帽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邹正伟;张菊玲

    自行设计一种可折叠的医用冰帽,内层由含水材料制成,表层为PVC防水材料制作的防漏层.防漏层两侧缝制拉链,不用时拉开拉链,展开平铺在冰柜中层层叠放冷冻备用;使用时将拉链拉上,为患者带上即可.可折叠医用冰帽弥补了现有冰帽不能展开层层叠放的缺点;选用10%盐水灌入含水层内,柔软舒适、低温维持时间长,提高降温效果.

  • 锡类散对肥皂液灌肠致兔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旭娟;张凤;沈美云

    目的 观察锡类散对肥皂液灌肠造成的兔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家兔随机分成两组各20只,分别用肥皂液(A组)、肥皂液+锡类散(B组)灌肠.观测各组灌肠前后血钾水平变化以及粪便涂片肠黏膜细胞脱落情况;在腹腔麻醉下取直肠、结肠远心回、结肠近心回肠壁制作病理切片,电镜下观察肠黏膜细胞亚显微结构变化;光镜观察肠黏膜充血、水肿情况.结果 A组灌肠后血钾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两组直肠部位肠黏膜损伤重,结肠远心回其次,结肠近心回轻;A组直肠部位以及结肠远心回肠黏膜损伤程度较B组严重(均P<0.01).A组可见肠黏膜细胞损伤较严重,线粒体、内质网肿胀,细胞连接增宽,见大量凋亡、坏死细胞.B组肠黏膜细胞亚显微结构基本无改变或轻度损伤,细胞质内细胞器丰富,结构未见异常,细胞连接紧密,固有层腺体结构正常.A组肠黏膜细胞脱落情况较B组严重.结论 锡类散对碱性灌肠液造成的兔肠黏膜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 指压法阻止PICC异位入颈静脉

    作者:宋敏;霍平;姚辉;刘洪岩;李佳;张静;谢晓冬

    目的 探讨阻止PICC异位入颈静脉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471例行PI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1例和对照组2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当导管即将进入锁骨下静脉中段时,嘱患者将头转向穿刺侧使下颌尽量靠近肩部;观察组采用指压法,由助手用示指、中指及无名指并拢后在锁骨上缘内1/2段用力按压锁骨上窝,阻断导管入颈静脉的通路.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置管异位率低,操作时间短(均P<0.01).结论 指压法可以减少PICC异位入颈静脉的概率,且安全、简便.

  • 病区口服止血药提示的设制及实施

    作者:丁焕娟

    目的 探讨口服止血药提示用于临床的效果.方法 在护士站设立口服止血药提示栏,病房设置口服止血药提示卡,护士根据其提示准确做到送服到口或看服到口.结果 实施后患者漏服或错服药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 口服止血药提示的设制及实施能有效提高消化内科口服药护理质量.

  • 赛肤润联合OB内置式卫生棉条用于长期腹泻患者

    作者:张岩;刘晓丽;张玉

    目的 探讨赛肤润联合OB内置式卫生棉条在长期卧床腹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长期卧床腹泻的住院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便后采用赛肤润护理肛周,观察组使用赛肤润联合OB内置式卫生棉条护理.结果 观察组日均排便护理工时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皮肤完整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将赛肤润与OB内置式卫生棉条相结合对长期卧床腹泻患者的肛周皮肤进行护理,效果好,操作简便,而且减轻护士工作量.

  • 新癀片糊剂辅助治疗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效果观察

    作者:杨淑莉;王淑琳;唐淑美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外渗的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将化疗药物外渗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加冷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采用新癀片糊剂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癀片糊剂辅助治疗化疗药物外渗造成的组织损伤效果好.

  • 冰棍冷刺激咽喉法用于难置胃管置入

    作者:夏文兰;白姣姣;周蔚琦

    目的 探讨对难置胃管患者使用自制冰棍冷刺激咽喉法留置胃管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在常规置胃管过程中出现剧烈呛咳、恶心、呕吐难以完成操作者80例,1个月后重置胃管时采用自制冰棍冷刺激咽喉法置胃管.结果 自制冰棍冷刺激咽喉法胃管置管成功率100%,置管时间为(18.5±5.3)s,4例有恶心感,其余均能正常配合.结论 自制冰棍冷刺激咽喉法置胃管法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反应,达到一次置管成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结局的影响

    作者:陈喻萍;陈丹;洪维;汤菊妹;谢映梅;梁丽清

    目的 探讨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结局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的喂养方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将87例胎龄29~33周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在常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给予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干预,B组在常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C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结果 三组早产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喂养不耐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A组效果优,B组次之,C组差.结论 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的干预方法能有效改善极低体重早产儿营养状况,提高经口喂养结局、减少极低体重早产儿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效果优于非营养性吸吮.

  • 唇腭裂患儿人工喂养现状调查

    作者:杨园园;杨鹏远;陈华;李秀娥;杨悦;梁爽

    目的 了解唇腭裂患儿目前人工喂养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喂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92例唇腭裂患儿家长,通过自设问卷,调查患儿人工喂养的现状,包括喂养工具、方法与技巧及喂养困难等.结果 月龄6个月以上的患儿在满6个月时的人工喂养率为90.3%.大部分家长选择不可挤压的奶瓶(64.1%)及不带节流阀的奶嘴(81.5%).33.7%的家长喂养时将奶嘴或勺朝向正确的放置部位,仅13.0%家长喂养完毕将患儿置于右侧卧位.家长提及多的喂养困难是呛咳溢奶频发(26.1%).结论 人工喂养是唇腭裂患儿早期主要的喂养方式,患儿喂养存在诸多问题.应加强对唇腭裂患儿家长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工具的选择及喂养方法的教育指导.

  • 氯己定用于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唐慧婷;卢惠娟;杨晓莉;曹艳佩;李全磊

    目的 评价氯己定用于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Web of Knowledg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关于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应用氯己定作为口腔护理溶液/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类实验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1990年1月至2012年6月),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RCT及1项类实验性研究,共1 85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证实,氯己定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安慰剂组[RR=0.64,95%CI(0.54,0.77),P<0.01],口腔及气管细菌定植率亦显著降低[RR=0.70,95%CI(0.51,0.97),P<0.05;RR=0.48,95%CI(0.32,0.72),P<0.01].结论 采用氯己定对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行口腔护理,可显著降低VAP发生率、口咽部及气管内细菌定植率.

  • 皮肤保护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系统评价

    作者:谢春晓;张静;吴娟

    目的 系统评价皮肤保护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OVID、Web of Knowledge、PubMed,检索关于使用皮肤保护剂和引流装置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4篇文献研究显示气囊导管预防大便失禁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比常规护理要好[RR=0.21,95%CI(0.12,0.35),P<0.01].结论 采取适时和合理的皮肤保护措施,失禁相关性皮炎是可以被预防的,但需要更多的研究去评估不同皮肤保护剂、引流装置进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 基于内容分析法对延续性护理定义的基本元素解析

    作者:刘敏杰;叶赟;张兰凤

    目的 对延续性护理的概念进行解析,理清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内涵,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检索科学英文索引扩展版(SCI-EXPAND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有关延续性护理的文献,基于内容分析法对文献中延续性护理定义从住院患者、出院患者、涵盖患者住院期及家庭角度3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能代表延续性护理内涵的指标.结果 延续性护理定义涉及16个具体指标,包括患者、出院患者、院内、院外、从院内到院外、不同照护地点、同照护地点不同照护层次、不同照护地点不同照护层次等.2名编码员对16个相关指标编码一致性水平介于0.81~1.00,综合一致性值为0.953.出现频率高的延续性护理具体指标是"连续性、协调性服务"(国内文献与国外文献全部提及此指标),其次为"维护健康"(国内文献有73.68%提及,国外为70.59%).其他指标出现频率国内外存在着差异.结论 延续性护理的基本元素体现为患者提供延续性、协调性照护服务,服务地点涵盖住院期及家庭,照护层次多样化等特点.应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延续性护理模式,以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协调性、整体性.

  • 志愿者器官捐献动机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作者:尹志科;严谨

    目的 探究器官捐献志愿者的捐献动机及影响因素,为移植工作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鼓励人们参与器官捐献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器官捐献志愿者进行深入访谈,根据扎根理论方法,在NVivo 8.0质性分析软件的辅助下分析资料.结果 志愿者捐献器官的动机主要包括帮助他人、实现夙愿、减轻负担、物尽其用、回馈社会和生命延续六种类型.人口学因素、传统观念、个人经历、家人态度、榜样效应、媒介宣传以及捐赠体制等可能成为重要的促动或阻碍因素.结论 卫生行政部门应尽快完善捐献体制,加大宣传力度,合理利用榜样效应,重视家属在捐献决策中的地位,以提高器官捐献率.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