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基层医院手术室与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比较

    作者:聂娟

    采用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对手术室和病房各45名护士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压力源均值、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资源、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评分,手术室护士显著高于病房护士(P<0.01,P<0.05);护理专业及工作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偏高.提示护士压力程度较高,手术室护士更甚.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减轻护士压力.

  • 戈壁沙漠环境对护理人员机体及护理操作技术的影响与对策

    作者:王道英;何平;陈波;何明霞

    戈壁沙漠环境下风沙、干热、寒冷导致护士机体功能下降;伤员高发休克、感染、凝血等,极大地影响了护理操作技术的正常发挥,使各项治疗难以及时到位.提出对护理人员进行防沙、防风、防干热、防寒及对战伤病员进行防护保暖训练,加强自身防护及其护理设施的防护,积累沙漠救护的经验,以抵抗恶劣自然环境时护理人员机体及操作技术的影响.

  • 留置针透明敷贴用于外科伤口换药188例

    作者:李天红;韩秋梅;胡桂荣

    小儿外科手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敷料固定牢固是长期困扰护理人员的难题.鉴此,笔者于2003年6月至2004年2月采用3 M留置针敷贴进行伤口换药188例,解决了上述问题,报告如下.

  • 小儿烧伤治疗床的制作及应用

    作者:罗培寿;郑爱林;黄芬;龙玲;许小云

    我科于2003年1月自制了一种小儿烧伤治疗床(下称治疗床),应用于30例患儿,有效解决了坠床及保暖等问题,现介绍如下.

  • 局部滴药治疗声带术后声嘶效果观察

    作者:王蓉

    声带息肉、小结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声嘶,严重时失声.药物治疗加手术摘除是常用疗法.但由于手术刺激,多数病人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应激性喉炎,表现为声带不同程度水肿,有些病人声嘶较术前反而加重,如治疗不当可影响手术效果[1].鉴此,笔者对声带息肉、小结术后声嘶的病人采用声带滴药的方法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输液完毕提示仪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杨新枝;邱艳;边湘艳

    液体疗法是住院病人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但输液过程中易出现换瓶不及时或液体输毕未及时拔针现象,而造成回血堵针等弊端.鉴此,笔者于1998年研制成输液完毕提示仪(下称提示仪),经临床使用6年近2 100例次,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循证护理在外科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乐革芬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的应用对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护理能力、护理科研能力的作用.方法将98级42名进入外科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20人)和实验组(22人).对照组按原教学模式(参照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带教),实验组按循证护理模式实施带教.实习结束时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技能考试和实习护理论文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综合技能成绩及护理论文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带教,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和护理科研能力.

  • 留置导尿护理操作技术的进展

    作者:陈英;沈宏

    根据我国留置导尿操作进展,综述了导尿管的选择与润滑、导尿时病人的体位、尿管插入长度及留置尿管期间和拔管的护理,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该项操作提供参考.

  • 表面麻醉联合前房内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邓伏芝;艾俐;周佩霞

    对29例白内障病人在表面麻醉基础上联合前房内麻醉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护理配合.提出表面麻醉药物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要求护士有熟练的专科技术,与术者密切配合,以顺利完成手术.

  • 预防手术中缝针弹跳的实验观察

    作者:陈璐;钱文如;王贺林;耿淑琴;陶仁海

    采用盲法连续行接触放针法和自然放针法实验操作各1 000次.结果前者发生弹针23次(2.3%),后者弹针率为0.两种放针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自然放针法可有效避免手术缝针弹跳.

  • 睑缘对合褥式缝合病人点眼方法的改进

    作者:吴菊英;孙丰;彭文娟;王金会;朱丽娜

    行结膜囊成形术及义眼胎植入的病人,因行上下睑缘对合褥式缝合术后眼睑肿胀、疼痛,不愿配合护士点眼,导致结膜囊内滴眼困难.

  • 自制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冲洗袋

    作者:陈少宾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要求术中持续冲水,使术野干净、清晰,利于手术.

  • 简易小挂筒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李晓春;范新萍

    2002~2003年我们将"84消毒液"空瓶改制成简易小挂筒,应用于手术中放置电刀头或双极电凝、氩气刀头、吸引器头.

  • 介绍一种静脉穿刺松解止血带新方法

    作者:符美芳

    按照常规消毒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嘱病人松拳,左手拇指固定定针柄的同时,示指从手掌外侧将穿刺部位皮肤轻轻往上绷紧,并固定于穿刺点上消毒部位以外处.

  • 空降医疗队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周军;李婕;郑新萍;郑继荣;叔宝珠

    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53名医疗队员在跳伞救护训练中进行测查.结果除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因子外,医疗队员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中国人常模(P<0.05,P<0.01);与军人常模比较,除恐怖因子分明显增高(P<0.05)外,其余各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男队员的敌对与偏执因子评分高于女队员(均P<0.05),与同性别的军人常模比较,男队员恐怖因子评分显著增高(P<0.05),女队员躯体化因子评分显著增高(P<0.05);~41岁年龄段队员SCL-90评分与21~30岁年龄段比较,除敌对与精神病性因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外,其余各项均显著高于后者(均P<0.01).提示空降医疗队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需针对训练要点及队员不同性别、年龄进行技能与心理素质训练.

  • 系统心理干预对围术期病人心身的影响

    作者:王双喜;肖仲萍;尹桂英;谢继英

    将144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予系统心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围术期的的血压、心律较对照组稳定,焦虑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肠蠕动恢复及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均P<0.01).提示心理干预能减轻病人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并能促进病人术后恢复.

  • 骨折病人便秘辨证施护效果观察

    作者:梁雅芬

    对126例骨折后便秘病人,根据证侯辨证施护.结果有效(施护后2~5 d排便)率97.62%.提示辨证施护具有调节病人整体机能,解除便秘的功效.

    关键词: 骨折 便秘 辨证施护
  • 穴位按摩治疗下肢骨折病人便秘疗效观察

    作者:韦玉芳;邓学军;谈燕飞;杨湘红;黄惠平;卢泳棠;梁凤娇

    将80例下肢骨折便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病人平时生活习惯,指导其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必要时给予开塞露纳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除外开塞露纳肛)加用按摩病人双侧支沟穴和顺时针环形按摩肛门疗法,连续7 d为1个疗程,观察病人排便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穴位按摩治疗法有较好的解除便秘效果.

  • 薄荷液雾化吸入防治胃管性咽炎效果观察

    作者:沈蓉蓉;毛雅芬;黄美娟

    将60例结肠癌术后置入胃管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置管期间观察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薄荷液,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超声雾化吸入.结果拔管后观察组咽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 5.96,P<0.05).提示超声雾化吸入薄荷液可有效降低胃管性咽炎发生率.

  • 建立青光眼俱乐部实施健康教育

    作者:龙波;谢超莲;陈丽环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青光眼病人的影响.方法建立青光眼俱乐部,从俱乐部会员中随机抽取120例青光眼病人为观察组,从未参加俱乐部的住院病人中随机抽取12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参加俱乐部活动;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的优良率为84.48%,对照组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开展青光眼俱乐部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方法.

  • ICU术前访视宣教表的应用

    作者:侯明君;谈锦艳;顾晖

    根据心胸外科手术病人术前心理需求,研制出含人员、环境及制度介绍、术前须知、术后配合等内容的术前访视宣教表,经应用4 500例手术病人,显示出术前宣教内容详细,利于护患配合的优点.

    关键词: 术前访视 健康教育
  • 手术室临床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作者:黄文霞;谢自茂;陈惠

    目的规范手术室临床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136名中专实习护生分为两组,对照组68名护生按传统教学法教学,实验组68名护生采取①建立手术室导向性文字、影像资料,建立实习记录本,每日记录实习过程;②护生入科先观看导向性资料,再熟悉环境及进行无菌操作示范,然后按计划实习.均于第4周末评价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时手术室工作程序了解程度及工作熟练程度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手术室临床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了护生的角色转换,便于带教老师及时了解护生的学习动态,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 婴儿非胃肠道手术全麻前佳禁饮食时间研究

    作者:王婉秋;肖小娥;李向利;成菊丽;曹萍;陈久霞;王颖

    目的探讨婴儿非胃肠道择期手术全麻前佳的禁饮食时间.方法将240例婴儿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禁奶6、5、4、3 h,禁水4、3、2、1 h;观察各组婴儿术前哭闹时间、血糖值、体温、胃内潴留液量及脱水情况.结果四组婴儿术前哭闹时间、血糖值、体温、胃内潴留液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哭闹时间A组显著长于其他三组(均P<0.01),C、D组显著短于A、B组(均P<0.01);血糖值均在正常范围;体温A、B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显著高于C、D组(均P<0.01),C、D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胃内潴留液量D组显著多于其他三组(均P<0.01);脱水A、B组分别发生18、1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D组未发生脱水.结论C组所采用的非胃肠道术前禁饮食时间(禁奶4 h,禁水2 h),既能保证术前胃排空,又可避免因禁饮食时间过长对机体造成不必要的生理代谢紊乱.

  • 腕踝针用于烧伤换药镇痛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秦洁;赵继军;沈峰平

    目的探讨腕踝针针刺疗法用于烧伤创面换药镇痛的有效性.方法将100例Ⅱ度烧伤病人随机分为五组,各20例.观察1组使用腕踝针后即刻换药,换药结束后5 min取针;观察2组使用腕踝针后即刻换药,换药结束后病人疼痛消失时取针;观察3组使用并留置腕踝针后12 h换药,换药结束后5 min取针;观察4组使用并留置腕踝针12 h后换药,换药结束后病人疼痛消失时取针;对照组换药过程中未使用腕踝针.比较五组换药前及换药过程中10、20 min,换药后10、20、30 min疼痛评分.结果疼痛评分换药前五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换药后观察各组各时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间比较,换药后各时段观察4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P<0.01).结论腕踝针针刺疗法可有效地缓解烧伤创面换药引起的疼痛,留针时间越长,镇痛效果越好.

  • 护士锐器伤与职业紧张及心理卫生关系探讨

    作者:谢红珍;聂军

    目的了解护士锐器伤的发生与其职业紧张及心理卫生状况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Mclean's工作紧张问卷及普通健康问卷对2868名临床护士调查过去1个月内发生锐器伤情况及工作紧张程度和心理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84人发生过锐器伤(受伤组),占37.8%,受伤组各职业紧张因子得分及心理卫生状况总体得分高于对照组(未发生锐器伤者,1784人),但除主动性与创造性1项因子评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外,其它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护士锐器伤的发生与其个性中具有较多主动性与创造性有关,与心理卫生状况及其它职业紧张因子无关.

  • 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康复护理

    作者:王祖梅;周凤;成翠香;王淑芳

    对4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按照预定的康复计划进行术前教育、早期功能锻炼,术后6 h即开始进行膝关节锻炼,术后3 d鼓励病人下地活动.结果术后2周病人的关节平均活动度达到90°,HSS评分为82分.提示术前、术后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安全可行,可促进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 吻合器治疗直肠前突病人的护理

    作者:朱红

    对20例直肠前突病人行吻合器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3个月至2年,均行排便造影,示19例直肠前突<6 mm,1例重度直肠前突(>35 mm)改变为轻度直肠前突(<15 mm).病人粪便排出困难、肛门下坠感得到显著改善,无1例复发.

  • 迟发性腹腔室隔综合征腹腔腹膜后减压手术病人的护理

    作者:曾祥英;丁洪琼

    对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迟发性腹腔室隔综合征病人采取液体复苏,维护各脏器功能治疗,其中4例行腹腔腹膜后减压手术病人治愈出院,2例保守治疗病人死亡.提示及时把握手术时机,加强术前、术后监护,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提高迟发性腹腔室隔综合征治愈率的关键.

  • 新生儿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护理配合

    作者:姜雯频;金芳华;鲁玫

    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对110名正常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3 d至1周行听力筛查,其中104名通过筛查,通过率为94.6%.提出检查前做好环境及器材准备,在耳声发射检测探头放置、给声刺激、反应采集的全过程中确保被测新生儿保持安静、平稳的呼吸状态,减少内源性噪声,可保证检测的顺利进行并减少假阳性.

  • 指移(再)植术后甲襞毛细血管袢观测

    作者:龚敏;李振宇;何倩雯

    对60例(68指)断指移(再)植病人分别于术后6、12、24 h,3、5、7、14 d,以及发现血管危象立即观察手指甲襞毛细血管袢(NFC)的状况.结果术后未发生血管危象的47例(55指)中,术后3 d内未观察到NFC;发生静脉危象的11例均于术后12 h内观察到NFC;发生动脉危象的2例则始终未观察到NFC.提示NFC检测是观察指移(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一种较敏感、客观、可行的方法.

  • 开胸肿瘤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

    作者:李莉;孟爱凤;徐箐莉

    对2244例肺癌,食管、贲门及纵隔肿瘤病人开胸肿瘤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9.96%(448/2 244);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70岁以上年龄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P<0.01),与<20年龄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种并发症中心律失常为常见,占并发症总数的77.23%(346/448);术后≤4 h、~24 h、~48 h、~72 h为并发症相对高发期.提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开胸肿瘤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特点,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时间段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和减轻并发症的危害.

  • 颧骨骨折手术复位的护理

    作者:徐佑兰;何腾霞;蔡国静

    对72例颧骨骨折病人行早期手术复位治疗和护理(心理护理,对骨折骨面精确塑型,保持引流管通畅等).结果72例颜面正侧位外形恢复、咬合功能恢复良好.提示科学、优质的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及成功的重要环节.

  • 碘伏与速愈平治疗压疮疗效观察

    作者:汪碧琼;佘秋琼;郭德芬

    将40例(51处)压疮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26处)和对照组(20例,25处),观察组用2.5%碘伏消毒后局部涂速愈平,Ⅱ期暴露创面,Ⅲ期用无菌敷料包扎;时照组用2.5%碘伏消毒后用庆大霉素单层纱布敷于创面,辅以红外线照射.两组均每日换药2次,连续2周.结果观察组疗效及治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提示碘伏联合速愈平能有效治愈压疮.

  • 两种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方法比较

    作者:陈丽

    将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的1004例病人分为两组各502例.对照组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动脉血,观察组用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系统留取动脉血.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气标本的凝血率、无效腔气体率、标本稀释率及采血时病人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系统优于普通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动脉血标本.

  • 电热毯放置方法对心电监护病人心电示波的影响

    作者:杨昌美;刘晓敏;韩兴平

    将210例入住ICU应用电热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电热毯铺于棉垫下)和对照组(95例,电热毯铺于棉垫上大单下),观察两种方法铺用电热毯后对心电示波的干扰状况及升温、保暖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电示波干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升温时间、保暖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观察组铺用电热毯法保暖效果好,能显著减少电热毯对心电示波的干扰;但其升温时间长,故需提前30 min通电,以保证病人入住时病床温暖.

  • 贝复剂喷雾结合压疮贴覆盖治疗压疮疗效分析

    作者:唐春炫;曹岚

    将109例Ⅰ~Ⅲ期压疮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使用贝复剂喷雾结合压疮贴覆盖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一般综合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使用贝复剂喷雾结合压疮贴覆盖疗效显著.

    关键词: 压疮 贝复剂 压疮贴
  • 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王朝阳;刘业惠;程琳

    设计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护理记录单,并应用于各类泌尿腔镜手术1 000余例.结果该记录单能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腔镜手术中护理情况及特点,在保障病人利益的同时也保护医务人员自身合法权益,可为完善、规范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护理记录提供参考.

  • 术后不同给氧方式对病人血气的影响

    作者:凌亚;王惠芬

    目的探讨心功能Ⅰ~Ⅱ级择期腹部全麻手术病人佳给氧方式.方法将75例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5例,分别于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30 min予鼻导管、Mapleson装置、呼吸机循环半紧闭装置3种方式给氧,观察术前30 min、拔管后30 min、给氧后30 min PaO2、PaCO2值.结果PaO2三组病人给氧后30 min均较给氧前显著升高(均P<0.01),其中C组高;PaCO2给氧后30 min B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鼻导管给氧仅适用于术后通气无明显抑制的病人;半开放面罩给氧比前者输入的氧流量大,易引起高CO2血症;呼吸机给氧适用于各种通气功能障碍的病人,可有效提高PaO2、降低PaCO2.

  • 四肢手术应用止血带对病人血压脉搏的影响

    作者:郑素婷;刘运芳;崔振吉;范爱敏

    目的了解骨科四肢手术过程中应用止血带对病人血压脉搏的影响.方法对72例病人,分别观察止血带放松前、放松后1、3、5、10 min的血压、脉搏及全身情况.结果下肢手术者放松止血带1、3 min时血压明显下降,心率显著加速(均P<0.01),5~10 min后逐渐恢复;发生"止血带休克"3例,经对症处理10~20 min恢复正常.上肢手术者血压、脉搏变化不显著(均P>0.05).结论放松止血带后可导致血压下降、脉率加快,以下肢手术者为著.提出在放松止血带前采取加快补液速度,对症适量用药,尽量减缓松止血带速度等措施,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 孕产妇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作者:王哲;罗新南;张彤;李莹莹

    对50例孕产妇进行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AIDS二类知识、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分别为10.0%~84.0%和18.0%~68.0%;文化程度高者及技术人员、军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率相时较高.提示孕产妇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尤其是文化程度偏低者和无职业者,应加强目标人群的相关知识教育.

  • 计划受孕与预产期推算表格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公维秀;李英爱;季永芳

    根据末次月经日、月份、日期及受孕的关系,研制出用于推算预产日(末次月经与预产日对照表)和受孕(计划受孕分娩推算表)表格,应用于3 000名孕妇推算预产日和1 000名欲孕妇女计划受孕.结果40.03%(1 201/3 000)的孕妇于预产日分娩,81.87%(2 456/3 000)于预产日前后1周内分娩(含预产日分娩者);60.40%(604/1 000)欲孕妇女按计划受孕时间如愿受孕.计划受孕与预产期推算表直观(不需计算),使用方便,深受医护人员和孕妇的欢迎.

  • 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阴道分娩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郝岚;翁庐英;练建华;何春妮

    目的观察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阴道分娩镇痛效果.方法产妇宫口开全后将采用常规会阴处理的1 018例产妇分为对照组,采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1 327例产妇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第二产程时间、拨露至胎头娩出时间、会阴完整、裂伤及侧切率.结果上述各项除会阴裂伤率外,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好,可缩短第二产程,提高会阴完整率及降低侧切率,减轻产妇痛苦.

  •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作者:姜新霞

    对2398例产妇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68例,占2.8%;产后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67.6%)、胎盘因素(26.5%)、软产道损伤(4.4%)及凝血功能障碍(1.5%);相关因素中有流产史、分娩史、及妊娠并发症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上述情况者,双胎显著高于单胎,胎儿体重>4000 g显著高于2500~4000 g者(P<0.05,P<0.01).提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针对病因进行护理、治疗,效果良好.

  • 剖宫产术后鸡矢藤与吗啡联合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刘爱荣

    将220例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现察组(110例)给予鸡矢藤加吗啡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照组(110例)给予吗啡加氟哌啶行PCEA,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镇痛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鸡矢藤与吗啡联合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 子宫固定牵引器用于阴式子宫全切术病人的护理

    作者:方秀莲;邱再玲;杨普萍

    目的减轻阴式子宫全切术病人术中出血及术后疼痛,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将70例行阴式子宫全切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宫颈钳与组织钳辅助手术;观察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子宫固定牵引器辅助手术,术前给予心理支持,术中保持截石体位,术后动态观察病情.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器械滑脱次数、更换部位次数,术后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应用子宫固定牵引器及本护理模式具有安全、高效优势.

  • 脊髓损伤病人医院感染的防护

    作者:王凤英

    对12例脊髓损伤病人行针对性护理,以预防医院感染.结果病人平均住院57.0 d,发生医院感染4例,占33.3%.提示脊髓损伤病人护理任务艰巨,须采取综合性有效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 视野检查致心脏骤停1例

    作者:刘树玉;孙小玲;胡爱清

    1例青光眼病人做视野检查时心脏骤停,经抢救2 min心跳、呼吸恢复,2 h后病人恢复正常.预防措施:视野检查室应通风换气,检查前告知病人检查过程及配合要点,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情况,重视病人主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备齐各种急救用物,熟练掌握急救技术,确保病人诊治安全.

  • 1例结肠癌术后复发病人PET/CT检查的护理

    作者:高霜红;何华英;吴治;刘喜林

    对1例结肠癌术后复发病人采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联合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FDG-PET/CT)全身成像显示肿瘤复发部位和范围.检查前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肠道准备、控制血糖、减少活动、排空膀胱、测量体重,检查中保证18F-FDG静脉推注的有效剂量,保持绝对静息状态等,对PET/CT成像质量及终的正确诊断有重要作用.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