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潘芝梅;俞琳玲;李强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术在溢液性乳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手术病理证实的165例溢液性患者的乳腺导管造影片的X线表现.结果乳腺导管造影表现的分类,导管正常者12例, 占7.27%;单纯性导管扩张者89例,占53.94%;导管扩张伴炎症者11例,占6.67%;导管扩张伴囊肿形成者2例,1.21%;导管扩张伴乳腺增生10例,占6.06%;导管内乳头状瘤34例,占20.61%; 导管癌7例,占4.24%.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对溢液性乳腺病的诊断与鉴别有很大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 略谈注射停留时间及拔针方法对胰岛素笔针头溢液的影响

    作者:孟令荣

    目的 分析注射停留时间、拔针方法对胰岛素笔针头溢液的影响.方法 分别取胰岛素注射剂量≤10 U、11~20 U、>20 U,并取快速拔针法(A)与慢提取分次拔针法(B),对不同注射停留时间下溢液情况观察.结果 注射停留时间9 s、13 s、17 s时不同注射剂量溢液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同注射停留时间、不同注射剂量,两种方法应用下溢液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拔针方法注射停留时间佳为9 s、13 s、17 s,慢提取分次拔针注射停留时间佳控制为8 s、12 s、16 s.不同注射剂量,两种拔针方法应用下慢提取分次拔针溢液次数少于快速拔针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笔针头在不同拔针方法、注射停留时间下溢液情况有一定差异,临床操作中需引起注意,把握佳注射用量、拔针方法与注射停留时间.

  • 合并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扩张症42例诊治分析

    作者:施超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良性疾病,因对其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术前不易确认.对合并存在乳头溢液及(或)乳房肿块者,临床表现酷似乳腺癌[1],更易误诊误治.笔者近年收治合并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扩张症42例,采用乳腺插管冲洗法行诊断及治疗[2],收到满意效果.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伴溢液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琛;黄淑娴;赖珊珊;王惠珍

    目的 研究中药周期疗法对于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伴溢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伴溢液患者,据其用药情况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治疗组予中药周期疗法(经前予补骨脂、杜仲+经间期予泽兰、杜仲、菟丝子、巴戟天+经期予失笑散、川牛膝、益母草+经后期予六味地黄丸)联合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对照组予他莫昔芬,10 mg,2次/d,口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乳房疼痛、肿块、乳头溢液及伴随症状)评分情况,测定雌二醇(E2)及泌乳素(PRL)水平,统计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P<0.05).2组临床症状(除治疗组善郁易怒外)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月经失调症状明显改善,对照组症状进一步加重.2组E2较前明显升高,PRL水平较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周期疗法联合加味当归芍药散对于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伴溢液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 负压配制瓶装化疗药防止药液外溢的研究

    作者:邹勤;王雁;杜晓红;谢娟;王华

    目的 探讨配制密封瓶装化疗药时防止针头穿刺处溢液的方法.方法 以同一批号的瓶装青霉索90瓶作为实验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瓶.对照组按照<基础护理学>中配制密封瓶装药物的标准方法进行配制,实验组以在密封瓶内形成负压环境的方法进行配制.观察比较2种配制方法操作时间、针头穿刺处溢液量以及注射器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2种配制方法操作时间、注射器微生物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头穿刺处溢液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负压法配制密封瓶装药物特别是化疗药时,针头穿刺处药物外溢量明显减少,降低护理人员化疗职业暴露风险,减少药物损耗.

  • 158份女性乳头溢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作者:桂勇;廖朝青;黄俐华

    目的:探讨女性乳头溢液与细菌感染的关系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58份女性乳头溢液标本进行需氧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58份标本中共检出140株细菌,总阳性率为88.61%,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02株,里昂葡萄球菌22株,溶血葡萄球菌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腐生葡萄球菌4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出的140株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66株。结论细菌感染与女性乳头溢液疾病高度相关,本地区乳头溢液细菌感染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对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很高,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 乳头 溢液 细菌培养
  • 尿激酶用于深静脉置管溢液的处理

    作者:李敏;田宏

    肿瘤病人置入深静脉导管,为治疗(特别是化疗)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1],有效地减少了化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我科接受深静脉置管病人276例中,发生穿刺点溢液9例,采用尿激酶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 注射停留时间及拔针方法对胰岛素笔针头溢液的影响

    作者:韩美芳;朱国红;彭巧玲;王素珍

    目的 探讨采用胰岛素笔BD针头注射时,不同的注射停留时间及不同的拔针方法对针头溢液的影响.方法 按医嘱剂量将注射时不同停留时间及拔针方法分成三组:≤10 U、11~20 U、>20 U,采取相同注射次数和注射停留时间,分别用快速拔针和慢提取分次拔针两种方法对针头溢液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组中,相同注射剂量随注射停留时间的延长及不同拔针方法,针头溢液次数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01);注射剂量≤10 U、11~20 U、>20 U,快速拔针针头在皮下的佳停留时间分别为11s、15 s、21 s,慢提取分次拔针法分别为9 s、13 s、19 s;不同注射剂量,两种拔针方法停留时间一致时,慢提取分次拔针针头溢液次数低于快速拔针,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 在相同停留时间内慢提取分次拔针比快速拔针溢液少,能保证胰岛素用量的准确性.

  • 优化乳腺导管造影技术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的价值

    作者:曾莉;刘凡明;宫悦;葛金梅;李先军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造影X线特征,以提高其认识.材料与方法:分析5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造影X线征象,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4例X线诊断与手术后病理相符,其中2例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癌,2例误诊为导管扩张并慢性导管炎.乳腺X线平片38例无异常表现,20例可见小结节或肿块.乳腺导管造影显示56例导管内见充盈缺损及导管内梗阻,43例导管有不规则扩张,12例导管壁毛糙.结论:乳腺平片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敏感性低,造影是诊断导管内肿瘤的有效方法,但需与导管内乳头状癌、导管囊性增生及导管扩张症等相鉴别.

  • 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黄范利;朱亨礼;刘辉;刘宝莉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乳头溢液乳腺导管造影X线表现,并经临床治疗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正常导管7例,单纯导管扩张17例,导管扩张伴炎症4例,导管扩张伴增生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乳腺导管癌1例,乳腺脓肿1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对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病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 静脉输液更换液体时排气管溢液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郑芳

    观察静脉输液更换液体时,插瓶针插入瓶内上下两个不同方向,输液器排气管溢液的多少.静脉输液更换液体时,插瓶针向下插入直立的液体瓶内,能有效防止排气管溢液.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