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腮腺手术阻滞麻醉与浸润麻醉的比较

    作者:赵国虎

    腮腺区手术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手术常采用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及病人的痛苦大小.常规局部麻醉采用局部切口的浸润麻醉及皮瓣下的浸润麻醉,麻醉效果较差,术中常需多次追加,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文拟通过神经阻滞麻醉与浸润麻醉的比较,论证哪种麻醉效果较好.

  • 硅油在涎腺导管吻合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董滢;周利根

    涎腺导管结石及损伤断裂是口腔颌面外科一种常见的疾病,因导管阻塞或断裂导致涎腺排除异常,可伴发细菌感染而引起涎腺炎症。涎腺导管结石一经确诊,除少数较小者用保守疗法如催唾及按摩促排外,大多数需手术摘除涎石,如术区切口处置不当,仍可导致涎腺逆行性的感染。导管损伤断裂常采用空心胶管端端吻合术或改道术、移位术,术后伤口处可因瘢痕挛缩引起导管狭窄或阻塞等并发症[1]。本研究采取涎腺导管吻合成形术联合硅油治疗涎腺导管结石及损伤断裂,并以空心胶管导管吻合术为对照,以研究其在导管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颌面部骨折311例临床分析

    作者:贾素萍;吉玉薇

    颌面部是人体的突出部位,容易受到外来损伤发生颌骨或其他面骨的骨折,颌面部骨折占口腔颌面部的90%,由于颌面部骨骼解剖,结构、形态、功能复杂,又因其血运丰富,组织愈合力强,治疗不当,极易造成错位愈合及功能障碍,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工作中的难点.本研究对1980-2004年的311例颌面部骨折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 口腔颌面外科医源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李奕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医院疾病临床治疗有效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 ~2018年6月收治的150例口腔颌面出现外科医源病症患者,并回顾分析其临床相关资料.结果:经过此次针对病患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不难看出,接受专业的口腔医师治疗的病人,治疗有效率高达94.23%,明显比非口腔专业医师83.67% 的治疗有效率要高,同时两组病人临床治疗资料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口腔颌面的外科医院病症过程中,借助专业口腔医师治疗可以综合提升病患临床治疗水平,相关内容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口腔颌面外科肿瘤手术麻醉困难的气道管理体会

    作者:姜荣强;林华

    目的:对口腔颌面外科肿瘤手术麻醉困难的气道管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4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麻醉困难患者加强气道管理,观察管理效果。结果患者出现困难气道17例,按照原因及困难程度,其中12例患者行表麻联合镇痛药经鼻气管切开术。1例带鼻导管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因呼吸急促,将导管拔除之后发现痰阻塞导管,进行相应处理。其余患者均与术后1~3天拔管。结论对口腔颌面外科肿瘤手术麻醉困难患者按照原因及困难程度不同,选择适当的插管技术与麻醉方法,可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分析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李效恩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以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颌面外科手术治疗患者48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共使用抗菌药物754例,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品种主要有青霉素类292例(38.73%)、硝基咪唑类246例(32.63%)和头孢菌素类163例(21.62%)等。其中清洁手术给药时机合理95例(98.96%);清洁-污染手术给药时机合理378例(97.67%);污染手术给药时机均合理。本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23例,基本合理335例,不合理130例。结论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选用药物不合理、无指征用药和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应加强用药指导,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确保用药安全。

  • 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分析

    作者:王琰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口腔科住院患者200例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共发放200份,回收200份,观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200例患者中共有140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0%,使用种类主要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硝基咪唑类;单一用药率为52.6%,二联用药率为47.4%,无三级联合用药;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用药合理占68.6%(96/140)。结论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为了预防治疗常应用抗菌药物,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药物使用率高,给药间隔不合理,且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医院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用药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管,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整体护理路径对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的影响

    作者:吴冬平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路径对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口腔科收治的实施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伤口Ⅰ期愈合39例,Ⅱ期愈合1例,对照组患者伤口Ⅰ期愈合31例,Ⅱ期愈合9例,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及时给予整体护理路径干预后,可以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伤口的进一步愈合.

  •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曹晓勇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造成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主要分布,以及为临床治疗病原菌感染提供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治疗的实行口腔颌面外科术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术后感染的具体情况及其造成因素和病原细菌分布进行总结.结果 行口腔颌面外科术患者300例,术后感染70例,则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率23.3%;主要包括良、恶性肿瘤术后感染为主,感染率分别占10.2%和8.28%;共分离出病原菌7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0株(72.6%),以葡萄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15株(20.6%),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真菌5株(6.2%);年龄、不规范性措施及误吸是术后感染的主要干扰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考虑性别和体重和身高的比例.结论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减少不规范性操作和误吸、针对不同患者采用针对性特色的口腔护理是减少口腔颌面的外科术后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具体的避免措施应着重在临床上注意,并加以改正和推广.

  • 口腔颌面外科医源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谢义璞;冀晓

    目的 对口腔颌面外科医源性疾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外科医源性疾病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口腔科医师初诊初治和非口腔科医师初诊初治进行分组,口腔科医师初诊初治17例为观察组,非口腔科医师初诊初治1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患者医源性疾病的发生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初诊初治的有效率.结果 口腔颌面外科医源性疾病和医生的责任心、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程度有着很大的联系,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提升医生的专业知识与责任心,能够有效避免口腔颌面外科医源性疾病,效果显著.

  • 分析坚固内固定技术运用在口腔颌面外科医学临床价值

    作者:刘炳

    目的:探究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坚固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医学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间实施口腔颌面外科医学手术的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患者实施钢丝结扎内固定术,观察组18例患者实施坚固内固定技术,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坚固内固定技术运用在口腔颌面外科医学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革新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比对传统颌面固定方法,效果更加可靠,操作简单,其创伤小,能显著监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 浅谈腮腺良性肿瘤及腺体部分切除的疗效

    作者:王琰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及腺体部分切除的疗效以及从中得到的价值和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腮腺良性肿瘤及部分腺体切除术的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并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肯定的疗效,未出现明确的并发症,对患者进行2年的术后随访,未出现复发的情况。结论腮腺良性肿瘤作为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可以较好暴露腺体和面神经的,若能规范操作手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创伤、并发症的发生和术后复发。

  • 探讨优质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于峰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感染以及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护理过程以及总满意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低复发率和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 临床护理路径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慧敏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 年8 月至2017年7月80例实施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 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 0%(P<0. 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为87. 5%,高于对照组的60. 0%(P<0. 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 口腔颌面外科医源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夏晓杨

    目的 对口腔颌面外科医源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择30例口腔颌面外科医源性疾病患者,总结患者发生医源性疾病的原因,然后对患者的非口腔医生的初诊初治效果和口腔科医生的初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对于口腔颌面外科医源性疾病,其通过口腔科医生能够对其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和科学的治疗,本次研究中口腔科医生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93.75%,远高于非口腔科医生的71.43%,这是由于口腔科医生对于口腔颌面医源性疾病具有丰富的经验,且口腔科医生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掌握.结论 对于口腔颌面医源性疾病治疗,其通过口腔专业医生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潘晓玲;王巧云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术病人感染的病原菌种,探讨与感染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口腔颌面外科科治疗的210例进行手术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筛选出发生感染的患者记录医院感染率、病原菌种类及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 210例口腔颌面外科术患者发生感染的病例25例,感染率11.9%;经细菌鉴别分离出的病原菌为38株,其革兰阴性菌数量较多,占68.3%,革兰阳性菌占31.7%.口腔颌面外科术病人院内感染率变高其危险因素为年龄≥55岁、伤口处有异物、使用抗菌药、手术时间长等几方面组内经比较(P<0.05).结论 口腔颌面外科的病人医院感染率发生较高;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需积极加大力度控制危险因素,在临床中规定严格控制抗菌药使用,完全清除口边异物,降低手术时间,可有效降低感染率.

  • 缩短口腔颌面外科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进食时间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闫秀薇

    目的 分析缩短口腔颌面外科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进食时间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50例2017年6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给对照组患者遵照医嘱待患者麻醉清醒后6h进食流质饮食,给观察组患者待其麻醉清醒后2 h进水或能量饮料,4h进食流质饮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临床不适症状.结果 在口渴、饥饿、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误吸的情况.结论 缩短口腔颌面外科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进食时间,使患者提前进食,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在麻醉清醒后的不适症状,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口腔颌面手术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鑫

    目的 对于施行口腔颌面手术气管插管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之后出现呼吸道感染情况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 挑选近年来在本院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口腔颌面部手术的患者424名,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既往病史以及术后对患者是否出现下呼吸道感染进行追踪.结果 其中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有20人(4.73%);多方面分析显示患者在施行手术之前,不存在口腔方面的护理,没有进行急症手术,不存在抽烟的情况.结论 施行气管插管并进行全身麻醉的口腔颌面手术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可能是患者实行过急症手术和感染性疾病手术,手术时间大于三个小时,患者自身年龄偏高,存在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的历史和抽烟的情况.

  • 浅谈口腔颌面外科中使用坚强内固定技术的应用

    作者:李文彬;徐珊珊;张大为

    目的 探究口腔颌面外科中使用坚强内固定技术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外科领骨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5例.实验组应用坚强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常规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22.22%;实验组总治愈率为97.7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8.8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坚强内固定在口腔颌面外科颌骨骨折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更加显著,有利于病情改善,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口腔颌面外科口内入路术后口腔冲洗方法的比较分析

    作者:闫花蕊;柳海龙

    目的 探索口腔颌面外科行口内入路手术患者术后两种不同口腔冲洗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口内入路手术治疗,根据术后口腔冲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腔冲洗擦拭法,观察组患者给予输液式口腔冲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口腔清洁3度概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结论 口腔颌面外科口内入路手术患者术后采用输液式口腔冲洗方法能保持口腔健康,且并发症少,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771 条记录 1/39 页 « 12345678...38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