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

中国骨伤杂志

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중국골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83/R
  • 国内刊号: 李为农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zggszz@sina.com
  • 曾用名: 中国果树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慢性腰痛对脊旁多裂肌萎缩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巍巍;胡志军;范顺武;徐文斌;方向前;赵凤东

    目的:明确慢性腰痛对脊旁多裂肌净横截面积大小及脂肪化程度的影响。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对门诊治疗的腰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终筛选出31例符合非特异性慢性腰痛患者,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3~55岁,平均36.4岁。主要症状是反复腰痛,病程大于1年,X线、CT、MRI均未见明显异常。采用MRI成像测量同一病例先后不同时间点多裂肌净横截面积及T2信号比率的变化,再获取2次MRI检查时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分析先后2次测量多裂肌净面积及T2信号比率的变化与腰痛的病程、VAS、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的相关性,从而得出腰痛对脊旁多裂肌的影响。结果:同一病例第2次MRI检查多裂肌净横截面积明显小于第1次MRI检查,T2信号比率则明显高于第1次MRI检查(P<0.05)。多裂肌净横截面积减小率与VAS评分、病程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呈正相关(P<0.001),而T2信号比率增加率与VAS评分、病程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腰痛是脊旁多裂肌萎缩和脂肪化的重要原因,腰痛时间、程度和功能障碍程度均与多裂肌萎缩呈正相关。

  • 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胡德新;郑琦;朱博;应小樟;汪翼凡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72~83岁,平均(66.7±2.5)岁。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和椎间孔镜组,每组30例。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指标、手术切口VAS评分(术后12、24、48、72 h),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24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镇痛药物例数和住院时间的比较上,椎间孔镜组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椎间孔镜组切口疼痛程度较传统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60例患者均获得至少24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于术后1、24个月时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椎间孔镜组患者ODI评分改善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患者(P<0.05)。结论: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微创优越性,对脊柱稳定结构破坏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新的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 四肢主干动脉外伤缺损长度的判断与修复重建

    作者:祁峰;李杰;祁晓;肖鲁伟

    目的:研究四肢主干动脉损伤实际缺损长度、缺损裂隙宽度对修复重建选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996年至2009年治疗的32例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其中男30例,女2例;成人30例,年龄18~51岁,平均36岁,儿童2例,年龄分别为4岁和5岁。受伤部位:腋动脉4例、肱动脉7例、桡动脉2例、股动脉4例、腘动脉13例和胫后动脉2例。观察分析动脉损伤后缺损裂隙的宽度以及形成原因,对所有病例采取了血管拉伸后端端吻合的方法进行修复。结果:动脉缺损裂隙宽度3~7 cm,平均(4.375±1.200) cm,上肢肱动脉和腋动脉11例(5.73±0.63) cm,下肢股动脉和腘动脉17例(3.80±0.73) cm,胫后动脉2例(3.25±0.35) cm,桡动脉2例(3.00±0.00) cm。上肢肱动脉和腋动脉缺损间隙宽度大于其他3个部位(P<0.01)。所有患者血管端端吻合成功,血运恢复良好。因肢体感染后期截肢2例。所有患者得到随访,不伴骨折患者随访至术后2周,伴骨折患者至少随访1年,所有患者肢体血运良好。结论:血管缺损裂隙宽度不同于实际血管缺损,而是大于实际血管缺损,对血管缺损长度的错误判断将导致更多的血管移植。绝大多数的血管外伤缺损可以通过血管游离,拉伸延长后直接修复。

  • X线引导下棘突间封闭术诊治腰椎吻合棘的初步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刘侃;吴闻文;郭继东;任东风;李利;王华东;唐家广

    目的:评价在X线引导下棘突间封闭术治疗腰椎吻合棘(Baastrup病)所引起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Baastrup病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40~71岁,平均为49.6岁;病史2~5年,平均3.7年。17例患者均采用X线引导下棘突间封闭术进行诊治,在术前、术后2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测量腰椎节段活动度范围(range of motion,ROM)评价其总体手术效果,并使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7.6个月。术前VAS评分为6.41±0.94,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病椎节段ROM为(4.88±0.86)°,邻近节段为(6.82±0.73)°,术后各时间段病椎节段ROM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邻近节段ROM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05)。按照改良Macnab标准,优6例,良7例,可3例,差1例。结论:X线引导下棘突间封闭术是诊治Baastrup病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单,微创、安全,能有效减轻腰背疼痛,近中期疗效明确。

  • 腰椎Modic改变的MRI定量与下腰痛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晓冬;王国柱;庄汝杰

    目的:通过测定MRI T2正中矢状位像上腰椎终板Modic面积改变率分析Modic面积改变率大小与下腰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对因下腰痛手术的70例患者进行疼痛和功能评分(JOA、VAS)和MRI检查,男39例,女31例;年龄29~72岁,平均(51.00±11.89)岁。70例中54例有腰椎终板Modic改变,将54例患者按Modic分型标准分为4型:Modic I型15例,ModicⅡ型21例,ModicⅢ型11例,Modic混和型7例(由于Modic混合型例数太少未纳入研究排除)。在MRI T2正中矢状位上测量各分型Modic改变面积及对应椎体的面积,两者面积比较得出Modic改变率,对于多节段Modic改变的求比率之和,观察JOA、VAS评分与Modic改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odicⅠ型改变率和JOA评分的相关系数r=-0.308,P=0.048<0.05,两者具有负相关性;与VAS评分的相关系数r=0.428,P=0.021<0.05,两者具有正相关性。 ModicⅡ型改变率和JOA评分的相关系数r=-0.375,P=0.043<0.05,两者有负相关性;与VAS评分的相关系数r=0.352,P=0.041<0.05,两者具有正相关性。ModicⅢ型面积改变率与下腰痛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下腰痛患者中ModicⅠ、Ⅱ型面积改变率分别与下腰痛的疼痛程度有密切关系,ModicⅢ型面积改变率与下腰痛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 外踝上动脉降支蒂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朱永东;覃茂林;黎绍杰;邱盛春

    目的:评价外踝上动脉降支蒂逆行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3年10月利用外踝上动脉降支蒂逆行皮瓣修复踝、足部皮肤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9~58岁,平均37.5岁。足背软组织缺损10例,踝部软组织缺损2例。缺损面积大11 cm×9 cm,小8 cm×5 cm。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7.3个月。9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经换药治愈。皮瓣除轻度肿胀外,无溃疡等发生。结论:外踝上动脉降支蒂逆行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一期手术即可完成,具有血供可靠、切取简单安全、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等优点。

  • 创面封闭式引流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难愈性创面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陈震宇;张会增

    目的:观察VSD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难愈性创面疗效和特点。方法:2010年4至2012年6月15例难愈性创面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18~45岁,平均35.2岁。创面形成时间6~24个月,治疗前均经长期换药或多次治疗不愈,应用VSD结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治疗,以创面愈合为指标,总结治疗效果和临床特点。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8个月,平均5个月,所有患者创面治愈,无复发。结论:VSD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难愈性创面疗效确切,明显缩短了疗程,减少了手术带来的各种创伤,且降低了治疗成本。

  • 桡骨远端尺侧块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钱军;方美园;江开明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尺侧块骨折的类型和手术方法选择。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0年9月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尺侧块骨折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8~65岁,平均(34±9)岁。根据Melone-Doi分型:Ⅰ型2例,Ⅱ型24例,Ⅲ型6例。分别采用掌桡侧、掌尺侧、尺背侧入路。其中钢板内固定28例(均闭合性骨折),支架加克氏针内固定4例(其中2例为开放性骨折)。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个月。全部患者骨折愈合,无并发症。依据改良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术后总分(1.12±0.45)分,其中残留畸形0分,患者主观评价(0.50±0.30)分,客观评价(0.30±0.21)分,并发症(0.40±0.09)分;疗效评价结果:优21例,良11例。结论:桡骨远端尺侧骨折块是影响腕关节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手术固定是治疗尺侧块骨折的有效方法。

  • 骶尾间隙注射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

    作者:侯进才;郑天源;李东岳;支满霞

    目的:探讨骶尾间隙注射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7月至2012年10月收治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47例,男39例,女8例;年龄35~89岁,平均61.5岁。其中经历1次手术患者41例,2次手术患者6例。41例行单、双侧开窗或中央椎板开窗减压,间盘切除;6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间盘切除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前均行X线、CT或MRI检查。治疗前停用抗凝药物,俯卧位骶尾间隙进针,遇落空感,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注入脉络宁复合液。治疗前后采用VAS评分系统进行疼痛度评定,同时行Oswestry腰痛失能指数和生存质量受干扰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由治疗前的59.24±17.35,降低至19.19±11.19;Oswestry腰痛失能指数由治疗前的(41.35±9.87)%,降低至(23.17±17.56)%;生存质量受干扰程度由治疗前的(6.5±2.2)分,降低至(2.6±1.4)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尾间隙注射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的优点。

  • 半环槽式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作者:蔡谦;王许辉;张益波;万钧;蒋再平;彭潮;李俊;蔡卓

    目的:探讨半环槽式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经闭合手法复位或辅助克氏针撬拨复位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94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男63例,女31例;年龄17~65岁,平均39岁。横形骨折5例,斜形与螺旋形骨折19例,粉碎性骨折70例。骨折按Gustilo分类:ⅢA型49例,ⅢB型45例。术后观察伤口感染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并采用Johner-Wruhs评定标准对其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4~63个月,平均2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6~39周,平均21.4周,无骨折不愈合、骨髓炎及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94例中伤口I期愈合者81例,深部伤口感染者2例。功能评价采用Johner-Wruhs评定标准,优52例,良37例,中5例。结论:闭合复位或辅助克氏针撬拨复位及外固定器固定可降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感染率。对于胫腓骨开放性粉碎骨折半环槽式骨外固定器固定3~6周时根据骨折端愈合情况去除中间固定骨折块的克氏针,使支架动力化,可促进骨折愈合。

  • 三角肌外侧入路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育生;马海涛;毕大卫;朴民声;许桦

    目的:探讨肩峰下经三角肌外侧分离入路,运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MIPPO技术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对26例闭合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三角肌外侧入路应用锁定钢板进行骨折固定,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28~76岁,平均58岁。骨折类型按照Neer分型:2部分骨折7例,3部分骨折15例,4部分骨折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0 d,平均5.6 d。术后对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和肩关节功能(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6例均获随访,时间10~21个月,平均13.6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5周(10~21周)。未发生肱骨头坏死和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根据Neer评分,总分(88.36±7.82)分,其中疼痛(30.82±3.24)分,功能(23.76±5.71)分,活动度(17.59±5.36)分,解剖位置(7.03±2.39)分;结果优1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应用肩峰下经三角肌分离入路运用近端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 人脱细胞半月板的制备

    作者:周预;刘玉杰;黄靖香;王瑞;臧磊;海涌

    目的:研究人脱细胞半月板的制备及其形态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切取人半月板制备人脱细胞半月板,用HE、甲苯胺蓝、天狼星红、番红花O、AB染色和Hoechst-33258染色等方法进行定性检测,扫描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用生物力学机测定其在不同压缩比率下的瞬时形变恢复率,大形变恢复率及大受压强度。结果:各种染色均显示细胞陷窝内已无细胞结构,Hoechst-33258染色显示无细胞残留,天狼星红染色为阳性,电镜观察示半月板表面及内部不规则存在空虚的陷窝。人脱细胞半月板的孔隙较大,孔隙直径为80~760μm,孔隙率在67%以上。生物力学测定其压缩30%时,大瞬时形变恢复率为(89.62±1.04)%,大形变恢复率为100%,大强度是(3.04±0.13)N。结论:人半月板经去污剂等处理后,去除了细胞成分,保留了三维立体结构的细胞外基质,具有一定的生物力学性能;成功制备的人脱细胞半月板可作为半月板组织工程的支架载体。

  •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激素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作者:万甜;吴敏瑞;齐振熙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激素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内成骨标志物碱性磷酸酶、Cbfαl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5只,体重0.9~1.3 kg,腹腔注射麻醉后,无菌条件下作胫骨和髂前上棘骨髓腔穿刺抽取骨髓血,分离出BMSCs,体外培养并传代,取第3代生长状态良好的BMSCs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诱导BMSCs成脂分化,抑制其成骨分化;羟基红花黄色素A低、中、高剂量组加入地塞米松作用的同时给予羟基红花黄色素A干预;空白组无特殊处理。1周后检测各组细胞内成骨标志物碱性磷酸酶活性、Cbfαl及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兔BMSCs内碱性磷酸酶活性较空白组明显下降(P<0.01),Cbfαl及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1),而HSYA各组较模型组均有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羟基红花黄色素A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制可能与对抗激素诱导下的BMSCs成骨分化减少有关。

  • TK/GCV系统对骨肉瘤MG-63细胞杀伤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张桦栋;吕智;冯毅;刘小丽;侯慧铭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的TK/GCV系统对骨肉瘤MG-63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所产生的旁观者效应。方法:脂质体介导TK基因体外转染骨肉瘤MG-63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转染是否成功,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与未转染细胞的转染效率。将未转染的骨肉瘤MG-63细胞分为3组,实验1组用转染TK/GCV的细胞上清液与原培养液按1/10、1/7、1/5、1/2比例混和液培养;实验2组用0.22μm滤器过滤的转染后的细胞上清液与原培养液按1/10、1/7、1/5、1/2比例混和液培养;对照组用培养液培养,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分别测定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骨肉瘤细胞对TK/GCV系统的敏感性。结果:经TK基因转染的MG-63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有大量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TK基因的细胞转染效率可达75.5%。6 d后MT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1组中各比例浓度的混合培养液对细胞的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中1/10、1/7比例浓度的混合培养液对细胞的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TK基因转染的MG-63细胞随GCV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脂质体介导的TK/GCV系统能够通过旁观者效应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生长。

  • 高龄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意外5例报告

    作者:蒋晶飞

    随着我国跨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骨折越来越多。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加之骨质疏松,极易发生骨折,特别是桡骨远端骨折,占所有骨折的10%~20%[1]。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有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外固定架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等[2]。大部分经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而取得良好的效果[3-4]。笔者自2001年至2013年经手法整复桡骨远端骨折约300余例,其中手法整复意外5例,现报告如下。

  • MicroRNA在无菌性松动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国印;王瑞;赵建宁

    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的小分子RNA,在基因的表达调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miRNA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磨损微粒诱导的持续性炎症反应以及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或成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减少是无菌性松动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而新研究表明,持续性炎症反应,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分化与miRNA有着密切的关联,提示miRNA在无菌性松动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改变相关miRNA的表达水平也能对其起到治疗作用。随着miRNA新的靶点的研究发现,其重要作用进一步被证实。

  •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作者:申浩;谢雁鸣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具破坏性的结局,多个相互作用的危险因素对其发生有一定的影响。人在40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机能开始逐渐衰退,开始出现如腰酸、背痛、下肢抽筋、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与肾虚、肝虚、脾虚、血瘀等中医证候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而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对骨折的发生有一定的早期提示作用。现有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多是基于现代医学危险因素开发而成,缺乏骨质疏松性骨折证候学方面的研究内容,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果在预测工具中融入中医证候的相关研究内容,建立符合我国人口学特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模型,必将有助于提高风险评估工具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的风险评估准确性。

  • 基于疼痛特点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个体化疾病诊断

    作者:黄仕荣;石印玉;詹红生

    疼痛是所有腰腿痛病例共同的临床症状,但疼痛的病因、病理、部位(范围或区域)、强度、性质、演变情况和影响因素等具有一定的特点与规律。这些个体化差异既是特定疾病临床诊断的首要依据,也是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在明确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基础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尚须进一步区别典型与非典型、单纯与复合、普通与特殊等个体化疾病特征,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个体化疾病治疗方案。

  •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委员会名单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骨伤 委员会
  • 腕舟状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高伟阳

    舟状骨骨折非常常见,占所有腕部骨折的60%~70%,其中19%为隐匿性[1],容易漏诊。由于舟骨在腕部的特殊位置,骨折后难以获得稳妥的固定,加之其特殊的解剖及血液供应特点,易致骨不愈合,甚至骨缺血性坏死。研究表明舟骨不愈合会导致腕骨塌陷和创伤关节炎,因此,建议对所有的舟骨不愈合进行治疗,包括没有症状的患者[2-3]。尽管舟状骨骨折的治疗在过去的几十年内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地采用手术治疗,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经皮螺钉内固定和内窥镜辅助下内固定,但舟状骨骨折治疗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许多治疗方法仍然存在争议。

    关键词: 舟状骨 骨折 治疗
  • 腕舟骨骨折的治疗

    作者:陈德松

    腕关节是手部的中心关节,不管手部做精细动作还是做力量性的动作,腕关节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任何引起腕关节活动障碍或疼痛的损伤都可能影响手的功能。所以治好腕部骨折是十分重要的。治疗的目的不仅要促进骨折愈合,而且要恢复良好的腕关节解剖排列,才能大程度地恢复腕关节功能[1]。

  • 《中国骨伤》杂志2014年第3期继续教育试题

    作者:《中国骨伤》杂志社

    以下是有关腕掌关节损伤的选择题,有单选题和多选题。请选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中。

  •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科和风湿科进修招生通知

    作者: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为全国中医骨伤专科医疗中心和全国重点骨伤学科单位。全院共有床位近800张,其中骨伤科床位近350张。骨伤科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0余名,博士生导师13名,硕士生导师30名,具有雄厚的骨伤科临床、教学与科研能力,是全国骨伤科医师培训基地。开设创伤、脊柱、骨关节、关节镜及推拿等专科,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病、创伤骨折、拇外翻等专病方面的治疗独具特色。每周三安排知名专家授课,为中、西医骨科医师培训提供充裕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机会。

  • 在线浏览《中国骨伤》杂志全文的通知

    作者:《中国骨伤》杂志社

    《中国骨伤》杂志社自2010年正式启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以来,读者、作者和编者即可在线http://www.zggszz.com 浏览《中国骨伤》杂志全文。

  • 本刊关于“通讯作者”有关事宜的声明

    作者:《中国骨伤》杂志社

    关键词: 通讯作者
  • 本刊关于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等现象的处理声明

    作者:《中国骨伤》杂志社

    文稿的一稿两投、一稿两用、抄袭、假署名、弄虚作假等现象属于科技领域的不正之风,我刊历来对此加以谴责和制止。为防止类似现象的发生,我刊一直严把投稿时的审核关,要求每篇文章必须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的机构审核,附单位推荐信(并注明资料属实、无一稿两投等事项)。希望引起广大作者的重视。为维护我刊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凡核实属于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等现象者,我刊将择期在杂志上提出批评,刊出其作者姓名和单位,并对该文的第一作者所撰写的一切文稿2年内拒绝在本刊发表,同时通知相关杂志。欢迎广大读者监督。

  • 《中国骨伤》杂志2014年重点专题征稿通知

    作者:《中国骨伤》杂志社

    《中国骨伤》杂志2014年专题策划工作已经开始,以下是2014年拟刊出重点专题,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踊跃投稿。

  • 《中国骨伤》杂志正式启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通知

    作者:《中国骨伤》杂志社

    《中国骨伤》杂志已于2010年1月正式启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通过网站http://www.zggszz.com可实现不限时在线投稿、审稿、编辑、退修、查询等工作。我刊将不再接受纸质版和电子信箱的投稿。

  • 本刊关于作者姓名排序的声明

    作者:《中国骨伤》杂志社

    凡投稿本刊的论文,其作者姓名及排序一旦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再作改动,特此告知。

  • 骑缝钉固定治疗钩掌关节损伤

    作者:汤样华;曾林如;黄忠名;岳振双;辛大伟;徐灿达

    目的:探讨应用骑缝钉固定治疗钩掌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2009年5月至2012年11月应用骑缝钉固定治疗钩掌关节损伤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1~57岁,平均33.6岁。单纯第4和(或)第5掌骨基底脱位11例;第4和(或)第5掌骨基底脱位伴钩骨背侧撕脱性骨折5例。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关节复位及骑缝钉位置情况,采用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法评价腕掌关节及掌指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0±2.7)个月,无再发脱位,内固定位置良好,无退钉、断钉。5例伴有钩骨背侧撕脱性骨折的患者获得良好骨性愈合。腕掌关节及掌指关节功能:优10例,良5例,中1例。结论:骑缝钉固定治疗钩掌关节损伤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钩掌关节损伤的理想手术方式。

  • 经皮腕掌侧入路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非移位性舟骨骨折

    作者:毛海蛟;刘振新

    目的:总结经皮腕掌侧入路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的经验。方法:自2008年4月至2012年9月,采用经皮腕掌侧入路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15例,男14例,女1例;年龄25~45岁,平均35岁;左侧10例,右侧5例。患者自受伤至就诊时间3~10 d,平均5 d。术前均行常规X线及CT检查,所有舟骨骨折提示均为B2型骨折(Herbert分型)。根据腕关节功能Krimmer评分标准对所有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5例患者获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3个月内每月复查X线1次,骨折愈合时间7~14周,平均10周,螺钉位置良好。术后参考Krimmer评分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定,14例为100分,1例90分。所有患者腕掌小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和骨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腕掌侧入路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是一种微创、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相对较少的有效治疗方法。

  • Acutrak无头加压空心螺钉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

    作者:解冰;田竞;刘兵;荆延峰;薛海鹏;周大鹏;项良碧

    目的:探讨Acutrak无头加压空心螺钉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的早期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21例舟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男18例,女3例,平均年龄(23.6±4.6)岁。右侧12例,左侧9例。根据Herbert-Fisher分型:D1型10例,D2型7例,D3型3例,D4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2.4±2.7)个月。所有患者采用Acutrak无头加压空心螺钉固定,其中6例行2枚螺钉固定,15例行1枚螺钉固定;7例固定同时行Matti-Russe植骨。测量手术前后腕骨高度、舟骨指数及舟月角变化。记录腕关节活动范围及握力,并采用PRWE评分评定手术效果。结果:21例平均随访(21.3±3.6)个月。骨折均影像学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3±2.4)周。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术后舟骨指数及舟月角分别为0.69±0.10和(44.3±8.2)°,较术前的0.61±0.13和(59.4±6.8)°明显改善(P<0.05)。握力显著提高,疼痛明显缓解。术后PRWE评分高于术前(76.1±5.2 vs 45.2±4.7,P<0.05)。21例术后均返回原工作岗位,平均时间(6.0±1.1)个月。结论:对于舟骨骨折不愈合,Acutrak无头加压空心螺钉固定能达到舟骨解剖复位,术后愈合率高,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早期疗效满意。

  • 掌侧切开双螺钉顺行固定治疗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胡维界;洪加源;刘强;黄丽萍

    目的:探讨掌侧切开顺行双螺钉固定治疗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的临床及功能疗效。方法:自2005年12月至2010年6月,应用掌侧切开双螺钉顺行固定技术治疗18例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患者,男14例,女4例;年龄21~52岁,平均33.11岁。术后通过X线检查评价其骨折愈合情况,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18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06±4.0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55±0.65)个月。18例患者术后4个月腕关节疼痛情况、活动范围、握力均优于术前(P<0.05)。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2.78±7.32改善至术后4个月的93.89±5.83,术后4个月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优9例,良9例。结论:应用掌侧切开顺行固定技术治疗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其临床及功能疗效可靠。

中国骨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