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

中国骨伤杂志

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중국골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83/R
  • 国内刊号: 李为农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zggszz@sina.com
  • 曾用名: 中国果树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体质指数和腰臀比对中老年妇女腰椎前凸和骶骨倾斜度的影响

    作者:郭金明;张国权;阿里木江

    目的:探讨下腰痛患者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对腰椎前凸和骶骨倾斜度的影响,讨论肥胖致下腰痛的机制.方法:对98例患有下腰痛的中老年妇女进行Roland功能障碍问卷(RDQ),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并计算BMI和WHR.按BMI将病例分成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按WHR将病例分成非向心性肥胖组和向心性肥胖组.立位摄腰椎X线侧位片,测量腰椎曲线指数(LCI)、腰椎前凸度(Cobb角)和骶骨倾斜角(SSA),对各组所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超重组、肥胖组的LCI、Cobb角、SSA和RDQ明显高于正常组,向心性肥胖组的LCI、Cobb角、SSA和RDQ明显高于非向心性肥胖组.结论:体质指数超过24 kg/m2或腰臀比超过0.85时,均使腰椎前凸和骶骨倾斜度加大、RDQ评分增高.超重、肥胖,或向心性肥胖可致下腰痛.腰椎前凸和骶骨倾斜度增大,可能是肥胖致下腰痛的解剖基础之一.

  • 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临床对照试验

    作者:刘金洋;李康华;胡建中;张宏其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围手术期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男25例,女23例;年龄35~60岁,平均48.25岁.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试验组从术前7 d至术后7 d在普通饮食基础上通过静脉途径增加营养供给,对照组只给予普通饮食.术前7 d和术后7 d对2组患者的体重、血浆清蛋白浓度、血沉进行比较.并比较2组术后伤口引流液总量.结果:试验组术后体重和血浆清蛋白浓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体重和血浆清蛋白浓度比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伤口引流液总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血沉较术前均有下降(P<0.05),但试验组的血沉降幅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营养支持有利于减轻手术和结核杆菌造成的机体营养不良,有助于增强手术和抗痨药物的疗效.

  • 一侧椎板开窗棘突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汤晓正;刘亚云;胡建民;肖裕华;何佩生;龚飞鹏;李恺鲁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1999年2月至2005年12月,对34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改良的手术方式治疗.男25例,女9例;年龄35~63岁,平均46.4岁.病变部位:L4.5突出20例,L5S114例.症状表现一侧下肢痛重、对侧下肢痛轻21例;初一侧下肢痛,后转为以对侧下肢麻痛重为主,而初一侧下肢痛变轻者8例;双侧下肢痛无明显差异5例.术前CT影像显示椎间盘突出正中央型8例,旁中央型26例.手术在一侧椎板开窗术的基础上,咬除相应棘突,保留棘上韧带,并将棘上韧带牵向对侧,使椎管显露扩大,摘除中央突出之椎间盘,称之为"一侧椎板开窗棘突切除术".结果:34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5年,采用侯树勋疗效评价标准,优20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91.2%.结论:一侧椎板开窗棘突切除术既达到椎管减压、摘除突出之椎间盘的目的,又保留了对侧椎板、棘上韧带,维持了后柱稳定,为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种改良新术式.

  • 寰枢椎不稳定的手术治疗策略

    作者:常保国;徐朝建;宋洁富

    目的:探讨寰枢椎不稳定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寰枢椎不稳定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7例,女2例;年龄18~54岁,平均33岁.寰椎前弓骨折伴横韧带断裂5例,齿状突骨折7例,Hangman骨折6例,枕、寰枢椎发育异常10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所有患者均有寰枢椎不稳定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其中18例有高位颈脊髓病或脊髓损伤的症状及体征.手术方法:单纯改良Magerl术7例,齿状突中空螺钉内固定6例,前路C2,3间盘切除、植骨Zephir钛板内固定4例,经皮C2椎弓根拉力螺钉固定2例,前路经口咽松解复位加改良Magerl术4例、加后路寰枢侧块钉板固定3例,经枢椎椎弓根的枕颈融合术3例.结果:平均随访17.2个月(11~38 个月),29例均达解剖复位,均获骨性融合或愈合.对其中18例术前有脊髓损害患者采用Odom标准评估疗效:优9例,良7例,可2例.本组病例未发生椎动脉、神经根及脊髓损伤和切口感染并发症,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准确判断造成寰枢椎不稳定的因素,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

    作者:喻忠;王黎明;桂鉴超;吴俊贤;蒋纯志;徐燕

    目的:探讨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21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25~51岁,平均36岁.其中Ficat Ⅲ期8髋,Ficat Ⅳ期13髋.均行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取Gibson后外侧切口,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处理股骨头时,以颈干角通过股骨头中心打入1根导针,用空心钻头钻孔后插入导引杆,再用圆柱形的股骨头切割器锉去股骨头的多余部分,在股骨头上钻孔,将骨水泥涂抹在股骨头和假体上,将假体柄插入股骨颈中心轴骨孔内,冲紧到位,等待骨水泥固化.术后Harris评分分析,并进性统计学分析(t检验),定期复查X线片.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42个月,平均3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5.30±5.23)分提高到术后(90.47±3.14)分,优良率90.5%,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摄片发现2例髋臼假体周围出现透亮线,而无松动迹象.结论:全髋表面置换术是治疗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理想方法,它能恢复正常的关节生物力学及负载传递,提高了关节的稳定性,延缓了全髋关节置换,不影响日后的翻修效果,且创伤小、操作简便、感染率低.适用于FicatⅢ期及部分FicatⅣ期的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破坏少,特别是活动量大的年轻患者.

  • 踝关节外侧稳定结构损伤后重建

    作者:丁洪伟;朱保华;谢发青;宋迪进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大的滑车关节,踝关节功能是依靠其骨性部分、韧带与关节囊、肌肉组织共同协调而完成.腓骨外踝、外踝韧带、下胫腓联合是维持踝关节外侧稳定性、确保其功能的重要结构.踝关节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关节内损伤.近年来,随着对踝关节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踝关节外侧稳定结构的损伤而产生的生物力学改变、病理改变以及相应的并发症被大量报道.人们逐渐认识到,腓骨外踝骨折解剖复位、恢复外侧结构稳定是踝关节损伤治疗的关键,是避免踝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的重要保证.

  • 波及踝穴的后踝骨折58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郁文

    随着踝关节周围及本身所累及后踝踝穴关节面骨折的增多,其功能恢复的不尽人意,应使我们对其诊断和治疗作进一步探讨.本组总结2001年3月至2006年3月波及踝穴的后踝骨折58例CT扫描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提出其适当的治疗技术方案和注意事项,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 股骨髁冠状面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方伟松;章银灿;石高才;卢焕兴;楼才俊;周建明;俞佳烽

    1904年Hoffa首先描述了股骨髁冠状面骨折,因临床少见,对其尚无全面的认识.对1997年2月至2005年10月期间治疗的Hoffa骨折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 锁定钢板经皮桥接复位固定治疗管状骨骨折

    作者:姜滔;王昌兴;沈建国

    目的:探讨国产锁定钢板经皮桥接固定四肢管状骨骨折的方法以及疗效.方法:40例四肢管状骨骨折患者,男29例,女11例;年龄20~69岁,平均38.27岁.闭合性骨折34例,按AO/ASIF分型:A型7例,B型10例,C型17例;开放性骨折6例,按Gustilo分类:Ⅰ型2例,Ⅱ型4例.采用小切口锁定钢板插入,对骨折进行手法复位后,利用锁定钢板结合直径3.5 mm克氏针来维持手法复位后的位置,同时通过C形臂X线调整骨折位置,后通过桥接固定的方式固定.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6个月(4~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6个月.按Ovadia标准,优16例,良2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国产锁定钢板经皮桥接固定具有固定可靠、价格低廉的优点,能达到进口锁定钢板微创治疗的效果,特别适用于骨质疏松以及粉碎性骨折的患者.

  • 带蒂筋膜瓣治疗髌前软组织缺损

    作者:陈立军;薛防震;朱劲松

    骨科临床上时常遇到车祸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膝部软组织损伤,污染较重,清创后造成髌骨外露.以往采用伸膝位直接缝合或推移皮瓣缝合,效果不甚满意.2000年11月至2006年4月,我科采用带蒂筋膜瓣和瓣上游离植皮修复髌前软组织缺损26例,经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筋膜瓣 软组织 治疗
  • 游离自体带骨膜腓骨移植治疗尺桡骨骨缺损

    作者:薛云峰

    尺桡骨干骨缺损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有时疗效并不十分满意.自1998年6月至2005年10月,我们采用游离自体带骨膜腓骨移植治疗尺桡骨干骨缺损1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射频消融气化系统治疗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闫京奎;赵家瑜;刘智鹏;穆国彬

    间盘源性腰痛系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的腰痛,其诊断方法正在改进,但治疗仍较困难.

  • 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孙勇;张卫红;刘明勋;邓邦瑾;张军波;颜炳成;樊永红;刘维久

    腕舟骨骨折以往常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发生骨折不愈合的病例较多.临床上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方法较复杂,创伤大.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收治陈旧性腕舟骨骨折22例,采用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加取桡骨背侧面火柴棒样植骨及桡骨茎突切除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且用1个小切口解决了所有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 耻骨联合分离的治疗策略

    作者:周建明;章银灿;石高才;方伟松

    目的:探讨耻骨联合分离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3例耻骨联合分离患者,男7例,女6例;年龄20~54岁,平均35岁.根据耻骨联合分离后骨盆的稳定情况将其分为3型,Ⅰ型损伤5例采用保守治疗,Ⅱ型损伤5例采用外固定支架复位固定,Ⅲ型损伤3例采用后路内固定加前路外固定支架复位固定.结果: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62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复位情况、疼痛、步态、肢体长度、髋关节活动度做疗效综合评价,优7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2.3%.结论:针对不同病例特点耻骨联合病例应选择不同治疗方案,外固定支架治疗耻骨联合分离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等优点.

  •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董黎强;田纪伟;王昌兴;曹根洪

    目的:探讨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中应用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12~68岁,平均40岁.14例在切除肿瘤后应用内固定及自体植骨,10例未行内固定及植骨.结果:本组24例均行后路一次手术切除肿瘤,平均随访22个月(6~36个月),肿瘤无复发,术后脊髓损伤无加重.随访Frankle分级提高1~3级,无血管、神经并发损伤.植入内固定者无固定物断裂、松动,固定效果满意,相应植骨部位均形成骨性融合.结论:椎管内髓外硬膜内肿瘤外科切除同时结合植骨内固定可有效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 尺骨鹰嘴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作者:眭杰;方文;童立苗

    目的:比较尺骨鹰嘴钢板和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2种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63例,张力带内固定组(A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5~62岁,平均48.9岁.尺骨鹰嘴钢板内固定组(B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25~67岁,平均50.6岁.按Delee,JC(1984)分类方法,A组1A型5例,1B型8例,2型14例,3型7例,4型1例;B组1A型3例,1B型5例,2型6例,3型11例,4型3例.比较两组固定方法的疗效.结果:63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5个月,参照庞桂根疗效评价标准[1],B组:优20例,良7例,可1例,差0例;A组:优23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尺骨鹰嘴钢板和张力带都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 四黄散对木瓜蛋白酶诱导的兔急性滑膜炎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吴权;李启运;周旭光;柯春海

    目的:通过用四黄散治疗木瓜蛋白酶诱导的兔急性滑膜炎,有显著疗效的同时,研究四黄散对急性滑膜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32只,分为空白组、造模组、四黄散高剂量组(2 g/kg)、四黄散低剂量组(1 g/kg)、英太青组和野菊花组(溶媒).木瓜蛋白酶注射法制作兔膝关节急性滑膜炎模型,治疗组分别予四黄散(分高低剂量)外敷,野菊花湿敷,英太青软膏外抹.空白组和造模组不予治疗.硝酸还原酶法测NO浓度,ELISA法测IL-1含量,标本病理观察,统计学检验.结果:四黄散高剂量组使滑膜NO浓度明显降低(P<0.01).四黄散高、低剂量组、英太青组均能降低IL-1含量(P<0.05).滑膜病理观察评分统计,四黄散高剂量组、四黄散低剂量组、野菊花组均能显著降低得分(P<0.005,P<0.05).四黄散高剂量组显著抑制滑膜内衬炎性细胞聚集,明显改善造模组软骨的退变征象.结论:四黄散可以降低NO和IL-1浓度,改善滑膜内衬炎性细胞浸润,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一定程度上减缓软骨的损伤退变.

  • 组织工程骨-80℃低温保存的初步研究

    作者:蓝旭;文益民;葛宝丰;刘雪梅

    目的:了解不同冻存方法对组织工程骨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复合部分脱蛋白骨培养制备组织工程骨,实验分为:A组,组织工程骨用添加冻存保护剂的保存液保存;B组,组织工程骨用不添加冻存保护剂的保存液保存;C组,组织工程骨未行低温保存;D组,单纯MSCs培养.A组和B组的组织工程骨于-80℃深低温保存3个月,3个月后复温冻存的组织工程骨.扫描电镜观察MSCs的黏附和分布情况,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对硝基苯磷酸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MSCs在材料表面和孔隙内均可黏附和分布,黏附于材料的细胞活力大小依次为C组>A组>B组(P<0.01,P<0.05),黏附于材料的细胞ALP活性大小依次为C组>A组>B组(P<0.01).各组细胞周期未见明显变化,未见异倍体细胞.结论:选择适宜的冻存保护剂对组织工程骨的生物活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观察

    作者:李楠;王和鸣;郭素华;林旭;郑良朴;王力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成骨细胞(osteoblast,OB),观察巴戟天多糖对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探讨巴戟天促进成骨细胞活性的机制.方法:取巴戟天多糖和巴戟天水提液制备含药血清,用含药血清进行细胞培养.取24 h内新生SD大鼠头盖骨成骨细胞,取2代培养的成骨细胞,分为对照组(培养过程中仅加入大鼠血清)、诱导凋亡组(对照组中加入全反式维甲酸)、巴戟天水提物组(诱导凋亡组中加入巴戟天水提物药物血清)、巴戟天多糖组(诱导凋亡组中加入巴戟天多糖药物血清),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Bcl-2/Bax基因表达,对巴戟天多糖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诱导凋亡组12 h诱导的OB出现凋亡,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可见致密的黄绿染色,染色质形成明亮的凝聚块,24 h单个凋亡细胞与周围的细胞分离,细胞皱缩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变小,胞浆致密,细胞器相互靠近,染色质浓缩,形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块状.巴戟天水提物组、巴戟天多糖组凋亡率显著低于诱导凋亡组(P<0.01),且巴戟天多糖组低于巴戟天水提物组(P<0.05).凋亡细胞Bcl-2 mRNA表达水平:对照组>巴戟天多糖组>巴戟天水提物组>诱导凋亡组.Bax mRNA表达水平:诱导凋亡组>巴戟天水提物组>对照组>巴戟天多糖组(P<0.01).Bcl-2/Bax:对照组>巴戟天多糖组>巴戟天水提物组>诱导凋亡组(P<0.01).结论:巴戟天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且巴戟天多糖的这种作用显著优于巴戟天水提物,说明巴戟天多糖是巴戟天抑制成骨细胞凋亡的主要成分之一.

  • 腓骨上端带肌蒂游离移植重建右腕关节1例

    作者:方金洋;黄斐;马桥生;李晓军;陈扬金;曹运羿;易翔;谢小云

    患者,男,12岁.因右前臂右腕肿痛活动受限3年,于2005年8月20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右前臂远端右腕部肿胀明显,右桡骨远端膨大,压痛,叩击痛,右前臂右腕活动受限,右手指血运感觉正常.CT示:右桡骨远端见囊状骨质破坏,可见分隔,其内密度为软组织密度影,周边骨质可见局部不连,周边软组织未见肿块影,邻近骨骨质受侵破坏(图1).病理会诊回复报告:右桡骨远端符合软骨黏液性纤维瘤.

    关键词: 腓骨 移植 重建 关节
  • 下腰痛的动力性稳定系统研究进展

    作者:王海;林海滨

    动力性固定系统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下腰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短节段的腰椎融合不会对腰椎的整体活动度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保留运动节段的灵活性就可防止邻近节段的退变,即使在小关节需要切除的情况下,也可为椎间盘置换留下机会,甚至在腰椎融合方面仍具有重要作用.动力性固定系统能够在维持腰椎正常活动范围的同时,通过在相应运动节段内减低椎间盘负荷,为椎间盘及其他软组织的恢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并能够延缓小关节退变的发生,重建脊柱的生物力学功能.

  •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唐树杰;金鸿宾;王志彬;苗军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自O'Brien报道以来,目前已成为一种椎间融合的标准技术,广泛应用于椎体滑脱、椎间盘源性疼痛、腰椎失稳等病症的治疗.近年来,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在临床应用方面进展很快,小切口术式的临床应用,腹腔镜下手术的开展,使手术趋向微创化;多种内固定器械开始用于临床以增强前路融合的稳定性;椎间融合器自外形到材料等都有很大发展,椎间融合率不断提高,同时,人们对其并发症也有更深刻地认识.本文对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载药磷酸钙骨水泥治疗慢性骨髓炎研究进展

    作者:陈红卫;黄洪斌;赵钢生;季向荣

    抗生素缓释系统具有局部抗生素浓度高,全身毒副作用小,缓慢释放,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一种重要方法.载药磷酸钙骨水泥(CPC)具有药物载体和修复骨缺损的双重作用,且能诱导骨的生长并同步降解,是一种理想的安全可靠的抗生素缓释载体材料.在彻底病灶清除的基础上用载药CPC植入骨缺损处为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一种理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佳、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本文拟就载药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特性、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 钢针撬拨近端求远端法复位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作者:边澎涛;边靖

    在骨折的手法复位方面,一般是移动骨折远折端对近折端,即遵照以子求母的复位原则.这一原则在临床上,绝大数情况是行之有效的,但在某些骨折不能达到复位目的,因为这些骨折的主要矛盾在近折端,单纯移动远折端改变不了近折端的移位,只有改变远折端的移位,即以母求子才能顺利复位[1-3].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法复位原则便是如此.1990至2002年,采用X线透视下经皮钢针撬拨近端求远端复位、固定的方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48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规范化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黄仕荣;石印玉;詹红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多种非手术治疗疗效满意,并在多国被推荐使用.非手术疗法的有效性与优势取决于如何被有效运用.为此,该文提出医患双方的积极态度、正规治疗方案与足够的治疗时间,以及多种疗法的程式化运用是规范该病非手术治疗的基本要求.

  • 突出髓核对神经根挤压作用的临床意义——7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MRI)轴位像分析

    作者:冯伟;冯天有;王书勤

    目的:观察突出髓核与关节突关节及椎板(黄韧带)的挤压作用对椎管内神经根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CT或MRI轴位像为依据,将71例(男45例,女26例;年龄13~59岁,平均37.5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突出髓核和关节突关节或(和)椎板(黄韧带)间距大小分为3型,测量椎间盘矢状径指数(SI)、患侧直腿抬高角度.观察SI值、间距分组与患侧直腿抬高角度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年龄、性别、SI与患侧直腿抬高角度无关(P>0.05),间距分组与患侧直腿抬高角度呈负相关(r=-O.878 7,P<0.01).结论:突出髓核与关节突关节及椎板(黄韧带)等对神经根的挤压作用反映了神经根的受压程度.

  • 腰椎间盘造影在腰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徐卫星;陈其昕;黄悦

    目的:探讨椎间盘造影对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价值及椎间融合手术的疗效,研究椎间盘造影对椎间融合节段范围选择的意义.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对35例具有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症状的患者进行了椎间盘造影,共74个椎间盘.所有病例均行MR和CT检查,观察造影图像和MRI表现,记录诱发痛.35例患者中根据椎间盘造影的结果,行腰椎间融合术20例,并随访手术患者的疗效.结果:35例中20例患者22个椎间盘出现了诱发痛(57.1%),20例诱发痛阳性患者的22个节段均行腰椎间盘融合术,并全部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2年,平均15个月,按改良MacNab评定标准判断:优13例,良4例,可2例,差1例.15例诱发痛阴性的患者予保守治疗,在同期随访中,5例腰痛完全消失,7例疼痛基本消失,3例疼痛没有变化,甚至加重.6例患者腰椎融合节段相邻的9个椎间盘有MRI异常改变,但造影无诱发痛,即无症状椎间盘,未包括在融合范围之内,在同期的随访中,1例因相邻无症状退变间盘退变加重并产生严重症状而接受融合手术.结论:腰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对确定为疼痛原因的椎间隙实施腰椎间融合术可以消除患者的疼痛.在选择融合节段时,仅融合有症状的退变椎间盘即可.

  •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与治疗选择

    作者:谭明生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损伤,其损伤病理机制复杂,不同类型的损伤要求不同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同时,临床众多的治疗方法也各有其较强的适应证.随着医学基础、相关学科及工业技术的发展,脊柱外科领域的许多基本概念、诊断标准、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不断完善.特别是近20年来,脊柱外科诊断治疗水平的进步十分令人鼓舞,如三维CT、MRI把人体视如透明体,C形臂透视机、导航仪、内窥镜、各种脊柱手术工具和内置物的临床应用,使得胸腰椎骨折的外科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然而,在如何准确判断胸腰椎骨折的类型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等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争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复习文献结合临床经验提出粗浅见解供同道参考.

  • 《中国骨伤》2008年第1期继续教育试题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骨伤 继续教育
  • 胸腰椎C型骨折的外科治疗

    作者:谢陶敢;陈其昕;李方才;方杰

    目的:探讨胸腰椎C型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方法:本组胸腰椎C型骨折患者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20~54岁,平均38.5岁.节段分布:T112例,T12 3例,L1 11例,L2 8例,L3 3例,L4 1例.均采用单纯后路长节段固定或后路长节段固定加前路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对获得随访12~20个月的26例患者的X线和CT片进行分析,测量术前、术后、术后1周及1年时椎体高度、冠状位和矢状位Cobb角、椎管占位百分率.观察神经恢复和腰背痛发生以及内固定失效情况.结果:本组椎体高度丢失由术前平均37.4%减少到6.8%,冠状位畸形完全纠正,矢状位Cobb角由平均22.3°恢复至5.6°,椎管占位由术前平均33.7%恢复至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上述各指标较术后1周时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症状除8例完全损伤无恢复外,其他不全瘫者均有1~3级改善.腰背病发生率19.2%,Denis分级评估P4 1例,P3 2例,P2 2例.无内固定失效病例.结论:单纯后路长节段固定或后路长节段固定加前路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C型骨折是可靠、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有待进一步观察.

  • 经皮椎体成形术190例疗效评价

    作者:赵刚;史相钦;郑怀亮;崔宏勋;周英杰

    目的:通过大宗病例的统计分析,探讨X线透视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采用C形臂X线机透视下俯卧位经皮椎弓根椎体穿刺190例(275个椎体,男80例,女110例;年龄53~91岁,平均66岁),注射PMMA.术前、术后3个月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活动能力评分和止痛药使用评分的评定,比较改善情况.结果:190例275个椎体均手术成功,VAS术前平均(7.8±1.4)分,术后3个月平均(2.1±0.1)分,分数下降.活动能力评分:术后3个月平均(1.21±0.36)分,较术前平均(2.71±0.71)分明显改善.使用止痛药评分:术后3个月平均(0.89±0.43)分,较术前平均(2.12±0.56)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为微创性手术,早期止痛效果好,术后下地时间早,避免了患者长期卧床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且手术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癌的有效方法.

  • 前路减压重建治疗前中柱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

    作者:赵刘军;柴波;徐荣明;马维虎;阮永平;应启迩;曹进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重建治疗前中柱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评估该方法的术中术后情况.方法:2001年5月至2006年10月运用前路减压重建治疗前中柱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20~63岁,平均40.5岁.损伤节段:T10 1例,T11 2例,T12 9例,L1 13例,L2 7例(1例伴有L1轻度压缩骨折),L3 2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9例,C级12例,D级11例,E级1例.术前Cobb角21°~44°,平均27.0°±6.5°.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并随访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5个月(3~60个月).手术时间平均(178±65)min,术中出血量(1 750±950)ml,自体血回输量(950±750)ml.术后1例患者出现左侧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后愈合.1例术后出现乳糜漏,经引流换药后痊愈.1例患者主诉取髂骨区轻微疼痛.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矢状面畸形矫正,Cobb角矫正至3.0°±1.5°.随访中无明显的后凸角和高度丢失.无内固定松动移位.骨折全部获得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运用前路减压重建治疗前中柱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能够Ⅰ期直视下完成减压重建,矫正矢状面畸形,疗效确切.术中运用自体血回输可以减少输血量,有效地保障手术顺利完成.

  • 椎体成形术治疗急性崩裂性胸腰椎骨折

    作者:高景春;宓士军;刘长林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急性崩裂性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急性胸腰椎崩裂骨折58例,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38~70岁,平均56.8岁.伤椎节段:T11 3例,T12 18例,L1 29例,L2 5例,L3 3例.将适合单纯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病例分为3型(Ⅰ型:椎体成形术安全型;Ⅱ型:椎体成形术风险型;Ⅲ型:椎体成形术边缘型).本组58例为Ⅰ~Ⅲ型病例:Ⅰ型26例,Ⅱ型21例,Ⅲ型11例.结果:58例中术后1~3 d可按预定时间下床活动者53例.随访1~2.5年,平均1年4个月,症状完全缓解55例,其中可从事日常劳动39例,可从事家务劳动16例,完全缓解率95%.部分缓解3例,表现活动后仍觉轻度腰痛,生活可自理,部分缓解率5%.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急性崩裂胸腰椎骨折,尽管有一定的风险性,但仍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

  • 中医对脊柱相关疾病中眩晕与腰痛的认识

    作者:胡永华;吴雪挺;韦贵康

    脊柱相关疾病是指颈、胸、腰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椎周围软组织遭受损伤或退行性改变,在一定诱因条件下发生脊柱小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直接或间接对神经根、椎管内外血管、脊髓或交感神经等产生刺激或压迫,导致脊椎损伤疾患以外的多系统症状和体征的疾病[1].本文将对眩晕和腰痛从中医的病因病理、与经络的关系、治疗方法等方面做一综述.

中国骨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