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

中国骨伤杂志

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중국골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83/R
  • 国内刊号: 李为农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zggszz@sina.com
  • 曾用名: 中国果树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拇指牵引弓形板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

    作者:陈玉明

    我院自1995年以来,应用拇指牵引弓形板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和Rollando骨折1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4~53岁。右侧11例,左侧5例。骨折类型按王亦璁等[1]《骨与关节损伤》对拇指掌骨骨折分型方法进行分型,均为关节内骨折。即Bennett骨折13例,Rollando骨折3例。伤后至就诊时间为2小时~10天。2 治疗方法2.1 术前准备术前备压舌板一个,将压舌板远端2~2.5cm处折弯90°;备一长15cm,宽2cm,弯20°~25°弓形外展夹板一块;橡皮粘膏数条和小棉垫一个。2.2 手术方法以右侧为例,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患者取坐位,将右手置于X光机下。一助手双手固定患者右腕,术者左手紧握患者右手拇指做拇指外展轴向拔伸牵引,将第一掌骨重叠移位牵开,术者右手拇指顶压骨折远端,在电视X线透视下,纠正脱位及骨折错位。

  • 闭合复位极屈肘固定治疗孟氏骨折

    作者:房晓彬;蒋华富;沈成华;王振强

    1984年以来,我院采用闭合复位后将肘关节固定于极屈位的方法治疗伸直型孟氏骨折8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8例男61例,女27例;年龄小的8岁,大的55岁。跌倒致伤65例,车祸致伤23例。受伤至就诊时间:49例为受伤当天,25例为伤后第2天,14例为受伤3天以后就诊。2 治疗方法采用局麻,病人仰卧,前臂于中立位,肘关节屈曲90°,肩关节外展,在牵引下先将桡骨头复位,然后极度屈曲肘关节,以桡骨为支撑杠杆,使尺骨骨折端得以撑开,纠正成角和重叠,再捏挤尺骨骨折端对位。术毕,用石膏后托固定肘关节于极屈位(120°左右)、前臂于中立位即可。给服活血化瘀中药。固定时间:尺骨骨折较稳定者3~4周,不稳定者4~6周。去除固定后,用三角巾悬吊伤肢,渐行功能锻炼。3 结果本组随访时间长的15年,短的半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的4周,长的7周,平均为5周。

  • Ⅰ期植髂骨治疗胫骨中下段粉碎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赵斌;李立新;刘艳霞;王瑞;原晓景;李仕臣

    我科自1993年以来,收治外伤后胫骨中下1/3段粉碎骨折病人106例,随机分成A、B两组。其中A组(治疗组),应用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或行单边多功能外固定架外固定,同时Ⅰ期植自体髂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6例,随机分成A组(治疗组),B组(对照组)。A组54例,男28例,平均年龄48.24岁;女26例,平均年龄49.13岁。闭合骨折25例,Ⅰ度开放骨折29例。AO钢板内固定28例,外固定架外固定术26例。B组52例,男24例,平均年龄49.22岁;女28例,平均年龄50.03岁。闭合骨折27例,Ⅰ度开放骨折25例。AO钢板内固定27例,外固定架外固定术25例。因Ⅱ、Ⅲ度开放骨折伤口污染较重,皮肤条件差,考虑术后伤口可能感染,而影响植骨成活,因此未参加A、B两组病例统计。2 治疗方法两组病人中,B组除未Ⅰ期植骨外,其手术方法与A组无差异。现重点叙述A组的治疗方法。

  • 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不同固定方法治疗分析

    作者:刘斌

    我院从1996年1月至1998年1月共收治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63例,分别采用4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3例中男44例,女19例;年龄7~65岁,平均年龄35.6岁。按Gustilo分类[1]:Ⅰ型18例,Ⅱ型32例,Ⅲ型13例。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在局麻或硬外麻下清创术,Ⅰ、Ⅱ型骨折伤口作一期闭合,Ⅲ型骨折伤口,一期闭合7例,其余6例均采用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二期闭合。所有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分别采用石膏外固定、钢板内固定、髓内钉固定、骨外固定器四种不同固定方法。3 治疗结果本组一期闭合伤口57例,一期愈合45例,,感染12例,其中发生骨延迟愈合2例,骨不连1例,骨髓炎2例,上述伤口感染及其并发症主要发生在Ⅱ、Ⅲ型骨折钢板内固定组。本组共随访55例,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6.8个月。随访病例按刘氏等[2]依据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的4级划分法进行疗效评价(见表1),总优良率80%。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

  • 交锁髓内针治疗肢体骨折并发症及防治的探讨

    作者:林斌;郭志民;郭延杰;郭林新;练克俭;陈建庭;金大地

    1995年2月至1999年4月间共处理各种交锁髓内针并发症13例18例次,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1~58岁,平均36.8岁。股骨9例,胫骨4例。采用国产GK钉5例,用普通梅花针自制而成的交锁髓内针4例,施乐辉公司的股骨交锁髓内针2例,蛇牌交锁髓内针和AO交锁髓内针各1例。1.2 并发症各种并发症共18例次,其中GK钉出现感染2例,皮肤坏死、弯针断针、延迟愈合各1例次;自制交锁髓内针出现感染1例次,弯针断针、局部疼痛、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各2例次;施乐辉交锁髓内针出现进针困难、皮肤坏死、神经损伤各1例次;AO交锁髓内针出现进针困难及皮肤坏死各1例次;蛇牌交锁髓内针出现延迟愈合1例次

  • 单臂万向骨支架加压复合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

    作者:崔胜杰;王向辉;王向梅;李巧红;王志彬;高明;高晋

    我们从1995年起,应用综合植骨、单臂万向骨支架轴向动力性加压固定的方法,临床治疗胫骨骨不连86例,疗效显著。1 临床资料本组86例中男58例,女28例;年龄20~68岁,平均34.3岁。病程短7.5个月,长31个月,平均11个月18天。86例均符合骨不连的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2.1 手术方法常规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于小腿前外侧做纵弧形切口,长约6~8cm,尽量少剥离骨膜,以骨刀截开骨折端,清除断端间纤维结缔组织,不必过多清除断端硬化骨质,沟通髓腔,将自髂骨上取下的髂骨块修一骨栓置于断端髓腔内,使其嵌合紧密。试将骨折端对位并维持,于小腿前内侧设计并安放单臂万向骨支架,使骨端轻微加压,锁紧万向节及伸缩器固定螺丝,于胫骨前外侧设计滑移植骨块[1],松开外固定架伸缩杆固定螺丝,调整伸缩器,使骨端适当分离,将滑移骨块换位,将附带部分硬质骨的骼骨块修成厚度、大小适宜的片状骨垫,嵌于滑移骨块近端的间隙中及骨断端的间隙中,拧紧骨支架伸缩杆,进行加Ⅳ缩杆固定螺丝。

  • 克氏针加钢丝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王春;刘成招;郭卫中

    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我们运用交叉克氏针加8字钢丝内固定治疗小儿明显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3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14月至12岁。骨折类型:开放性3例,闭合性28例;伸直型27例,屈曲型4例。损伤原因:跌伤24例,交通事故7例;合并神经损伤6例(其中桡神经损伤5例、尺神经1例),合并颅脑外伤1例,尺桡骨骨折1例,股骨骨折2例。2 手术方法患儿仰卧位,采用臂丛或强化分离麻醉,患肢置于手架上,取肘外侧入路显露骨折端,注意要将骨折近端内侧的骨膜剥离,以保证骨折端解剖对位,或轻度桡偏,在骨折近端桡侧1cm处前后钻孔,穿入直径0.5mm钢丝后将骨折端复位,交叉打入2枚直径3mm的克氏针,折弯剪断克氏针,将钢丝收紧8字环绕在远端桡侧克氏针尾上,克氏针尾埋在皮下。术后2例因骨折距手术时间较长骨质疏松,术后加用石膏托固定外,其余术后均采用绷带悬吊一周后开始功能锻炼。术后3~4个月取内固定物。

  • 矩形钉螺钉组合治疗胫骨骨折

    作者:杨建光;王占长

    我们根据胫骨解剖特点,设计应用矩形钉螺丝钉组合治疗胫骨上1/3、下1/3骨折,并于1990~1998年经临床34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4例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17~58岁,平均28岁。骨折情况:胫腓骨干双骨折30例,胫骨骨折4例,其中开放性骨折12例。骨折部位:胫骨上1/3骨折11例,胫骨下1/3骨折2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小时~10天,平均3.4天。我院使用的矩形钉产自天津市骨科医疗器械二厂;规格:7~11mm×250~340mm;准用文号:国药(准)97第310181号。2 治疗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仰卧位,气囊止血带下手术,开放伤要彻底清创。进针点选择:上1/3骨折取胫骨结节两侧,下1/3骨折取内踝上2cm两侧,进针点呈倒“八”字形,开窗前先用骨钻斜向骨髓腔钻孔3~4个,再用骨刀于两侧分别凿3mm×10mm骨槽,选用适合的矩形钉预弯成弧形从两侧同时背靠背击入,达骨折端时,可在电视X线机监视下复位。

  • 三棱针内固定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

    作者:庄科雄

    我院自1990年10月~1998年5月,应用三棱针内固定和结合手法整复及术后“U”形石膏托外固定的方法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3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中男24例,女8例;年龄10~52岁。32例均为旋前外旋型骨折。根据Lauge-Hanstn分型[1],Ⅰ度3例;Ⅱ度6例;Ⅲ度11例;Ⅳ度21例。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外踝或腓骨下段切开复位三棱针内固定。结合手法整复,短腿“U”型石膏托外固定的治疗方法。首先常规碘伏消毒踝关节术野区,铺无菌巾,贴外科薄膜。取患肢腓骨下段或外踝纵形切口[2],暴露外踝或腓骨骨折处,先用骨钻在外踝钻入皮质到达髓腔,作为导引作用,以便使三棱针顺利进入髓腔。根据髓腔大小选择三棱针一枚,进针前以骨折处为中心,测量从外踝进针处至骨折近端上6~8cm处长度,并将长度在三棱针末端作好标志,这样既充分达到固定作用,不会使三棱针进入近端过度。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并发症。然后用三棱针向前上方沿外踝进针,穿过骨折远端,此时应将骨折对位,即可将三棱针沿髓腔打入骨折近端上6~8cm。与三棱针标志相符即可。剪断剩余部分三棱针,并把针尾折成小弧形埋于皮内。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及异物存留,依次关闭切口。再用手法作适当整复,不宜用暴力,手法力度应均匀。

  • 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合并大结节骨折

    作者:高京鸿;郑斌;汪涛;洪明辉

    从1994年5月~1997年10月,应用螺钉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合并大结节骨折8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28~45岁,平均34.6岁。左侧3例,右侧5例。大结节上移1~2cm者6例,上移2cm以上者2例。除1例于伤后10天手术外,余均在伤后3~5天内手术。2 治疗方法采用肩关节前入路,显露骨折端,首先找到大结节,将1mm以上软钢丝穿过其肩袖附着点,可穿2~3道钢丝,拉紧钢丝两头,逐渐将大结节拉下与肱骨头对合,在大小结节上各钻二个小孔,细钢丝从小孔穿入结节间沟下褥式结扎固定大小结节[1],成一整体后,以远折端对合之,距离远折端1cm、2cm的肱骨干外侧面分别向与骨干成40°、30°钻入肱骨头,顺骨洞分别拧入一枚松质骨螺钉,先不完全拧紧,腱袖的钢丝“8”字交叉绕过钉尾扭紧打结后,再完全拧入螺钉,使钉尾贴紧皮质,钉头刚到肱骨头下为度,检查肩关节活动无碍,固定稳妥后,缝合诸层组织,放置引流。3天后开始关节活动。3 治疗结果疗效评定标准:优:骨折解剖复位,肩关节功能恢复。良:骨折对位90%以上,肩关节功能轻度受限。可:骨折对位90%以下,肩关节功能中度受限。差:骨折对位60%以下,肩关节功能重度受限。本组8例均经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8~22个月),结果:优3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7.5%。

  • 掌长肌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裘天强;汤优民

    我院1992年1月至97年10月共收治Ⅲ度脱位患者26例,应用掌长肌肌腱重建喙锁韧带1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32.5岁;左侧7例,右侧11例。合并锁骨远端骨折2例,陈旧性脱位6例,新鲜损伤12例。2 治疗方法手术在臂丛麻醉下进行,患肩略抬高,首先取同侧掌长肌肌腱备用。取倒“L”形切口,暴露肩锁关节,清除关节内碎裂的关节软骨,然后切开三角肌前部纤维,显露喙突,首先将肩锁关节复位,用2枚克氏针从肩峰外穿过肩锁关节钻入锁骨约3cm固定,然后用掌长肌肌腱将喙突与锁骨缠绕拉紧并重叠缝扎,依层关闭切口;术后用三角巾悬吊,早期手及肘关节活动,2周后开始肩关节功能锻炼。

  • 带孔克氏针张力带治Ⅲ度肩锁关节脱位23例

    作者:郑炜

    1997年1月~1998年3月期间采用带孔克氏针张力带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23例,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从20~55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左肩9例,右肩14例;均为Ⅲ度肩锁关节脱位。23例患者中均伴有喙锁韧带肩锁韧带断裂,均为闭合性损伤。2 治疗方法在臂丛肌间沟麻醉下常规消毒,铺巾。取锁骨外端上侧切口约8cm逐层分离暴露脱位之肩锁关节,喙锁韧带并在喙锁韧带两断端穿好7号丝线,不拉紧,再处理脱位之肩锁关节。除去碎裂的肩锁关节软骨盘,用1枚或2枚带孔的2mm~2.5mm克氏针,长约6~7cm,带孔端在外侧,整复脱位之肩锁关节,对位良好维持固定后,在肩峰外侧顺行性进针。内侧针体应留在锁骨骨髓腔内或向上穿出锁骨,克氏针在锁骨内的长度以3cm~4cm为宜。这样用8号钢丝穿过针孔后,绕过内侧克氏针出锁骨处“8”字固定,如针体在髓腔内,可以在锁骨上钻孔,穿钢丝“8”字固定,克氏针带孔端尽量内移,缝合喙锁韧带,修补肩锁韧带。

  • 多针交叉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

    作者:徐振华;顾洁夫;平安松

    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少见,按照AO/ASIF分类[1],髁间骨折(C型)发生率占全身骨折不到1%[2],而髁间严重粉碎性骨折(C3型)则更为少见。近两年来,我们采用开放复位,多根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9例此类型骨折,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例病人均为闭合性C3型骨折,女性;年龄28~82岁,平均56岁。3例为坠落伤,6例为交通事故所致。2例合并尺神经损伤,受伤后6小时内进行手术者7例。2 治疗方法在臂丛阻滞麻醉下,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屈肘置于胸前。取Campbell肘后正中切口,游离出尺神经加以保护。作肱三头肌腱V型肌筋膜瓣显露肱骨远端骨折处,直观下先行髁间关节面解剖复位,用2枚2mm直径的克氏针横行固定,然后将已解剖复位的肱骨髁对位于肱骨干,整复髁上粉碎的骨折片,恢复肱骨干的提携角和肱骨髁的前倾角,完成解剖复位,用数枚克氏针从内外髁两侧斜向肱骨干作交叉固定,并贯穿髁上已复位的骨折片。如复位困难可利用克氏针撬拨原理同时进行整复和固定。术前有尺神经损伤症状,或术中见尺神经位置靠近针尾则行尺神经前移术。

  • 闭合复位经皮多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作者:刘宝成

    我们自1992年以来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多枚斯氏针或(和)易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小15岁,大76岁,平均55.8岁。头下型骨折21例,经颈型35例,基底型12例。GardenⅡ型18例,Ⅲ型42例,Ⅳ型8例。12例伴有高血压冠心病,6例伴有肺气肿、肺心病。68例均为外伤性新鲜骨折。应用尖端带纹斯氏针内固定28例,易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内固定22例,带纹斯氏针与易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合用18例。在普通X线透视下手术28例,在电视X线监视下手术40例。手术时间20~40分钟。2 手术方法骨折有明显移位者行皮牵引2~5天。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后仰卧于诊断床上,在透视下手法复位至满意。一般控制在外展30°足中立位为佳。在大粗隆下2~3cm处向股骨头方向钻入带纹斯氏针或易折加压螺纹钉2枚。

  • 结合小针刀经皮钢针固定治疗陈旧性Bennett骨折

    作者:李学银

    自1991~1997年间应用小针刀疗法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陈旧性Bennett骨折11例,收到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皆为陈旧性Bennett骨折,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8~44岁,平均29.4岁。右侧9例,左侧2例。2 治疗方法臂丛麻醉,在X线电视机监视下,用小针刀自第一腕掌关节尺背侧插入,注意避免损伤拇长展、拇短伸及拇长伸肌腱,用小针刀先将骨折周围骨痂剥离,再渐插入骨折间隙内,边插入边分离。将拇指掌侧内侧三角形骨块从骨折远端上分离下来。在外展位牵引拇指,同时加压于掌骨基底部,于第一掌骨基底部穿一根克氏针,穿过关节进入大多角骨。第二根克氏针将两骨折块固定在一起。若内侧骨块较小,不易用钢针固定时亦可贯通第一掌骨后将其固定在第二掌骨上。如整复固定满意则将克氏针近皮肤处剪断埋于皮下,然后用前臂石膏将腕关节固定于背屈和拇指外展位,使远节拇指关节可自由活动。术后石膏固定3~4周,经X线复查骨折愈合拆除石膏并拔除克氏针。开始加强拇指腕关节功能锻炼。

  • 双肩“∞”字和双“∞”字外固定锁骨骨折对比分析

    作者:罗志辉;曹勇;魏爱琴;李文

    我院1996年1月至1998年8月共诊治78例锁骨骨折病人,58例用传统双肩“∞”字外固定,另外20例用双“∞”外固定,其在锁骨骨折外固定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对两种外固定进行对比分析其优缺点。1 临床资料本组共有病例78例,双肩“∞”字外固定58例,男48例,女10例;左侧锁骨骨折32例,右侧25例(双侧1例);复合伤7例,远端骨折10例,骨折类型:横型(含不全骨折)26例,斜型24例,粉碎型骨折8例。双“∞”字外固定20例(均为中外1/3骨折)男12例,女8例;年龄在12岁~60岁;左侧11例,右侧9例;骨折类型:横型7例,斜型11例,粉碎型2例。就诊时间短30分钟,长7天。2 治疗方法骨折复位分为单人复位法和双人复位法。单人复位法即为压背挺胸法[1],用于横型骨折。复位时患者正坐,医生站在患肢外侧,一手从肩前穿过腋下,紧压患侧肩胛骨,并向前推挤,使患侧挺胸,此时患者肘部应紧钩医生前臂,另一手,拇、食指揣捏骨折远、近端,使之平正。

  • 小切口穿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干斜形双骨折

    作者:吴伟华

    尺桡骨干斜形双骨折为不稳定性骨折,临床上常见。采用单纯的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又加重创伤。笔者自1998年至今,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此类骨折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均为闭合性斜形双骨折。其中男23例,女15例;右侧21例,左侧17例;跌伤10例,坠伤4例,打击伤9例,车祸15例;年龄大为56岁,小为20岁;伤后至就诊时间早为1小时,迟为16天。全部病例术前均经摄X线片确诊。2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屈肘90°,前臂置于胸前。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生效后。常规术区消毒,铺无菌巾。以骨折部为中点,于背桡、尺侧各做一小切口,长约3~4cm,逐层分离,直至骨膜,剥离少许骨膜,暴露断端并予清理。在直视下,将骨折复位并选用适当的克氏针和三棱针行桡骨与尺骨顺行或逆行穿针内固定,针尾分别置于桡骨结节偏桡侧及尺骨鹰嘴处之皮外,无菌敷料包扎。

  • 闭合穿针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陆茂德

    笔者自1990年3月至1999年12月应用闭合穿克氏针治疗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5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17~45岁,平均年龄32岁;左侧15例,右侧10例。均为上肢内收直接暴力所致,为新鲜脱位,伤肩皮肤无破溃,无其他组织器官合并伤。Ⅱ型损伤16例,Ⅲ型损伤9例,X线片示患侧喙锁间隙增宽3~5mm以上。所有患者均在伤后7天内获得治疗。2 治疗方法借助C型臂X线影像增强系统,将肩锁关节置水平投照的中心,患者取仰卧位,肩部稍垫高,前臂水平放在躯体侧方手术台上,上臂轻度外旋,局部常规消毒铺巾,肩锁关节处肩峰的外侧稍后方局麻。助手将锁骨远端先向前后垂直向下按压,另一助手将患侧上臂向上推,X线透视检查脱位复位满意后助手维持固定,取两枚直径1.5~2.0mm的克氏针,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自肩峰外侧稍后方进针,针尖指向锁骨外端前内上方进入锁骨,进入锁骨的克氏针长度为3cm,针尾部弯曲剪断埋于皮下,伤口敷料包扎,伤肢术后三角巾悬吊制动4~6周。3月左右局麻下拔除内固定克氏针。术后6月随访并拍片检查。

  • 锁骨喙突丝线捆扎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王树相;张峰;王克华;刘明廷

    自1995年采用锁骨喙突间丝线捆扎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1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14例,女2例;年龄小20岁,大56岁。侧别:左侧5例,右侧11例。伤后距手术时间短3天,长86天。本组病例均有伤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锁骨远端隆起,弹性固定等症状。X线显示锁骨远端上移1.6~2.6cm。按Allman分类法[1]分型均为Ⅲ度脱位。2 手术方法颈丛麻醉。患者仰卧位,患肩垫高5cm,自肩锁关节经锁骨外1/3至喙突做弧形切口,长约14cm,剥离锁骨外1/3前上、下方骨膜,充分显露肩锁关节并清除关节内瘢痕组织及软骨片,经三角肌内缘显露喙突,保护好头静脉,用10号丝线在圆针引导下环绕锁骨与喙突之间(该线在胸小肌、肱二头肌、喙肱肌止点下方)5~6圈,暂不打结,然后整复肩锁关节,复位后,自肩峰外侧缘打入1~2枚克氏针贯穿肩锁关节进行固定,随后收紧锁骨、喙突之间丝线打结,尽量缝合撕裂之喙锁韧带,肩锁关节的残留关节囊及肩锁韧带一起缝合,再将斜方肌和三角肌的边缘在锁骨及肩峰处褥式缝合修复,后缝合皮肤。术后三角巾悬吊3周,并开始肩关节功能锻炼。

  • 克氏针螺丝钉内固定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李忠;王大伟;赵建彬

    我们自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采用克氏针螺丝钉联合固定治疗新鲜的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病人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8例,女4例;左侧5例,右侧7例;年龄18~51岁,平均34岁。受伤距手术时间短3天,长20天。1.2 临床表现本组病人均有肩部阶梯状畸形,肩前上方及肩锁关节部位压痛。肩关节外展小于90°11例,琴键征阳性12例。全部病例常规行肩关节前后位摄片。锁骨远端上移1.4cm~2.5cm,按Allman分类法[1],均属Ⅲ度脱位。12例病人中均未见锁骨骨折。2 手术方法平卧,患肩后方垫高,头转向健侧,肩肱关节内收。颈丛麻醉。手术入路采用肩峰后方1cm处至喙突的肩前方倒“L”切口。胸大肌与三角肌间沟分离出头静脉,向外侧牵开予以保护。显露肩锁关节,锁骨外侧端及喙突。清除关节内破碎的软骨盘与嵌压的组织。分清断裂的喙锁韧带远近端,用7号丝线水平褥式缝合断端暂不结扎。在肩锁关节肩峰面逆行打入直径2mm克氏针1枚,自肩峰低位穿出并突破皮肤,克氏针近端渐退至肩峰关节面内。

  • 单侧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术后骨不愈合

    作者:史克明;付忠田;蔡平;张健;尤广才;孙宏伟;邱宝东

    我院从1995年2月至1997年8月,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加自体骨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33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骨折不愈合的诊断标准[1]为:骨折术后6个月,临床检查有异常活动或假关节,X线检查无骨折愈合征象。本组随访31例,均为单侧肢体,男28例,女3例;年龄21~62岁,平均35.5岁;胫骨17例,肱骨7例,股骨5例,尺桡骨各1例;其中16例骨折端伴有不同程度的骨缺损,1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受限。不愈合时间为6~42个月,平均13.2个月。2 手术方法上肢采用臂丛麻醉,下肢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沿原手术切口入路,取出内固定物,尽量少剥离骨膜,适当修整骨折端,钻通骨髓腔并清理其中的疤痕组织。将已取好备用的髂骨修剪成形,插入骨折两端嵌紧,复位钳复位并固定,必要时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端,然后在骨折两端合适位置上各做两个1.0cm的纵形切口,血管钳分离达骨干,把定位套管和管芯垂直骨纵轴,锤击使之固定,低速电钻钻孔,拧入合适的螺钉,安装外固定架,调整万向关节,然后锁定关节和夹块,调节加压杆使骨折端紧密接触并加压,骨折端周围再植以松质骨。

  • 改良Warner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并胫距关节脱位

    作者:殷林;潘岗生;刘建林;潘铁军;马进

    1993年3月~1998年5月,我院应用改良Warner手术,经腓骨侧入路,直视下对合胫骨下关节面,可靠地复位胫距关节脱位,牢固固定外踝骨折,36例三踝骨折并胫距关节脱位者得到稳定复位。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16~59岁,平均27岁。新鲜骨折33例,陈旧性骨折3例。致伤原因:均为严重扭伤。2 治疗方法取踝关节腓骨外侧切口,长约6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开腓骨骨膜,见腓骨骨折部,剥离腓骨远折段胫腓韧带联合,将腓骨远侧骨折端向下翻转90°,即可见后踝骨折处与胫骨下关节面侧方和胫距关节脱位情况。用特制骨拉钩或木制小棒向前下方拉推后踝,直视下解剖对位胫骨下关节面。对于腓骨骨折位置较低者,可向下牵引小腿,仍能有效观察关节面对位情况。必要时结合手指触摸关节面以上后踝对位,以确定后踝对位准确。胫骨前下方踝关节上1.3cm处,另切1cm皮肤切口,钝性分离胫前肌及伸趾肌腱,直达胫骨前唇上方,用骨钻由前向后钻孔穿入骨折两端。再次检查对位情况后,用一枚螺钉由前向后拧入固定。

  •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合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作者:胡永久

    作者自1993年3月至1998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合股方肌骨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4例均为闭合性外伤性骨折,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范围23岁至48岁,平均38.5岁;骨折类型:头下型2例,头颈型14例,经颈型8例;新鲜骨折19例,陈旧性骨折5例(股骨头均无塌陷)。2 手术方法患者俯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患侧髂前部垫砂袋抬高,采用Kocher切口,起自髂后上棘的外下方约3cm处,沿臀大肌纤维方向至大转子后上方,再向下延伸7cm。钝性分离臀大肌后,上下牵开臀大肌,保护坐骨神经及血管,内旋患肢,切断臀中肌在大粗隆顶部的部分肌腱,充分显露股骨颈和大转子后侧,鉴别股方肌边缘,自股方肌上缘用手指钝性分离其深面,游离股方肌肌腹至起点(坐骨结节)。于粗隆间嵴部位,距股方肌止点外1.5cm处切开骨膜,并向外侧剥离少许。然后用骨刀从上、外及下三个边切取骨块呈长方形,长约5cm,宽约2cm,深约1cm,充分游离到起点处备移位。

  • 开放性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骨缺损一期大块植骨内固定治疗

    作者:盛威忠

    我院于1992年至1998年共治疗开放性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骨缺损一期大块植骨内固定治疗1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中男7例,女3例;13~15岁2例,18~50岁8例。交通事故伤5例、树木砸伤3例、机械伤2例。左股骨下段骨折4例、右股骨下段骨折6例。取自体髂骨植骨8例、取库骨植骨1例、取其母髂骨植骨1例。患者(儿)入院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血、精神差,受伤时间1~6小时不等,但都有骨断端及碎骨片裸露,伤口流血,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存在,患肢末梢循环尚好。X线摄片示:左(或右)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断端明显移位、部分骨缺损。2 治疗方法首先纠正失血等,早期进行清创内固定。彻底清创是预防术后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清创时仔细辨认无生机的组织,既要清除坏死组织、异物、积血和死腔,又要尽量保留有生活力的组织。

  • 钳持复位闭合穿针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

    作者:鞠学教;刘斌;王培红;鹿泽兵;殷升贤

    自1997年2月至1998年10月间,对7例胸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钳持复位、闭合髓内穿针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16~45岁,平均31岁;左侧3例,右侧4例;前脱位5例,后脱位2例;合并同侧锁骨骨折2例;合并颅脑外伤及其他部位骨折5例。全部病例均为交通伤,经查体见胸锁关节瘀血,肿痛及异常活动并结合X线检查确诊。全部病例均在伤后24小时内手术,平均6小时。2 治疗方法患者平卧,在颈丛或局麻下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用带尖复位钳钳持固定锁骨近端,参照对侧胸锁关节的位置提或压锁骨近端至复位满意,选2.5mm或2.0mm骨圆针为皮外导向针经胸锁关节中心点矢状面与胸骨呈45°~60°角,额状面与胸骨平行选择锁骨前上侧进针点,用2.5mm钻头垂直钻透侧皮质并逐渐压平钻头至与导向针角度相等,选等长骨圆针自钻孔处按导向针角度逐渐锤击,助手持钳维持复位,术者维持进针角度并根据等长针判断进入胸锁关节,检查进针角度合适,当进入胸骨时可有阻挡感,锤击声音改变,复位固定稳定,否则应重新调整进针角度以避免穿出或进入胸腔。

  • 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60例

    作者:侯斌;刘其斌;杨顺

    作者自1997年1月~2000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60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33例,女27例。年龄18岁以下3例,18~30岁24例,31~45岁28例,45岁以上5例。其中尺桡骨中段双骨折22例,尺骨中上段骨折并桡骨小头脱位8例,尺桡骨下段双骨折或桡骨下端骨折并下尺桡关节脱位14例,尺桡骨多段粉碎性骨折14例,其它损伤2例。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3例,合并多条伸屈肌腱损伤12例,合并桡动脉或尺动脉损伤5例。来我院就诊距受伤时间伤后6小时以内10例,7~12小时24例,13~24小时15例,25~48小时。48小时以上8例。伤口污染程度轻度为24例,重度35例,已化脓感染者1例。2 治疗方法2.1 创口处理入院后均行彻底清创,常规冲洗创口周围皮肤外,然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清除已污染和失活的组织,再用生理盐水加适量庆大霉素反复冲洗创口。其中33例伤后时间在12小时内且污染较轻者予直接缝合;15例伤后时间在12小时以上且中度污染者行二期缝合;11例污染较重且皮肤缺损较多者未做缝合,对已化脓感染1例进行扩创引流。

  • 针刺椎旁肋间神经出口解除胸胁部损伤所致疼痛36例

    作者:毛雨生

    自1992年7月~2000年6月,笔者采用针刺椎旁肋间神经出口的方法,解除胸胁部损伤所致的疼痛3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21例,女15例;年龄14~56岁;病程伤后30分~1周。右侧19例,左侧17例。24例为胸壁软组织挫伤;12例为肋骨骨折,其中单根单处骨折7例,多根单处骨折5例。36例均有胸胁部钝性外力损伤史;临床表现为损伤部疼痛及压痛,深呼吸、咳嗽、喷嚏和躯干转动时疼痛加剧;肋骨骨折的患者胸廓挤压试验阳性。36例均无皮下气肿、气胸、血胸及胸腹部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 治疗方法患者坐位或俯卧位,首先确定损伤部位的肋骨序数,在其上位胸椎棘突末端旁开1~1.5cm处,即损伤节段的肋间神经椎旁出口处一椎间孔,使用2寸长毫针垂直进针,待患者自述针刺部位有酸胀痛感及有向胸前的串麻感后,捻转刺激30秒。

  • 地甘输液疗法治疗急重症根性坐骨神经痛350例

    作者:张维斌;王佳福;尹兆光;王春生;曹宇;刘王

    我院自1992年3月至1998年5月,采用地甘输液疗法,即20%甘露醇250ml,快速输注,上下午各一次,中间用地塞米松15~20mg,常规输注,治疗急重症根性坐骨神经痛3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96例,女144例;年龄14~75岁,平均41岁;发病时间12小时~35天,平均7天;治疗时间3~5天。2 治疗方法除外脱水、糖尿病、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癔病史及精神病史禁忌症的病人,采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输注,20min内输完,上下午各一次;中间输注地塞米松15~20mg,常规输注;每日一次,3~5日为一疗程,用药3天症状缓解者即停药,长5天停药,治疗期间平卧硬板床。如患者症状不完全缓解需配合腰部牵引1/日;手法按摩1/日;中药导入及中药熏蒸1/日;骶管注射1/周;10天为一疗程,可进行1~3个疗程。

  • 关节腔封闭加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42例

    作者:秦少伟

    我们采用肩关节腔封闭后,医生指导下主动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30~65岁。病程15天~1年。  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ml,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125mg,生理盐水注射液20ml。  封闭方法:均采用肩关节后侧注射。7天封闭1次,3次一个疗程。  主动功能锻炼:①下垂摆动法;②摸砖墙法;③甩球法。  3 治疗结果  本组42例中,优: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肩关节活动正常,20例;良: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15例;可: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轻度受限,7例;差:临床症状及关节活动无变化,本组无。

  • 闭式复位加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孟氏骨折

    作者:谭晚明

    我科采用闭式手法复位加克氏针固定相结合治疗小儿孟氏骨折32例,结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3~12岁。均为新鲜骨折。就诊时间2小时~9天。损伤类型[1]:Ⅰ型11例,Ⅱ型2例,Ⅲ型19例。合并骨间背侧神经损伤5例。2 治疗方法 氯胺酮或臂丛麻醉,X线透视下,患儿平卧,肩外展,肘屈曲,前臂中上位。助手分握上臂及腕部,对抗牵引,纠正前臂侧弯及或角畸形,术者反移位方向先整复桡骨头脱位,后整复尺骨骨折。18例复位成功。余14例复位后,桡骨小头有不同程度向前脱出或有脱出倾向时,用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法[2],消毒铺巾,助手屈曲患者肘部,按压固定已复位的桡骨小头,术者在X线导引下将一克氏针自肘后经皮贯穿肱骨小头至桡骨小头固定于桡骨上端髓腔内,试旋转前臂,观察桡骨小头是否稳定,尺骨骨折是否稳定。另4例尺骨上1/3斜行骨折,为避免骨折重迭,亦闭合横贯穿入克氏针2枚。针尾均剪短折弯埋皮下,减少针道感染机会。屈肘90°,中立位石膏固定4周,拔除钢针,功能锻炼。

  • 多枚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曹明祥

    我院用闭合式复位,小切口多枚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获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5~50岁6例,50~85岁12例。稳定型13例,不稳定型5例。全部为闭合性新鲜骨折。术前心电图异常4例:其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2例,左右束支不全阻滞2例。2 治疗方法平卧位,先予以牵引内旋等方法手法复位,患侧臀部垫高30°,在X光透视下,助手用手牵引患侧下肢,固定在满意位置,常规消毒铺无菌单,在髋前皮肤上放一枚钢针,使其与股骨颈、头位置相一致。局麻后,先于患者大腿外侧股骨大粗隆下方5cm处作一纵形切口1cm,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及肌层达股骨,用4.5mm钻头由切口伸入达骨皮质外,前后滑动,确定股骨干的中点,顺着干颈角及前倾角的方向徐徐钻入(钻头方向要准确),达股骨头皮质近0.8cm处,退出钻头。选择好适宜长短、粗细的螺纹钉沿钻孔方向打入旋紧。再选择1~2个进针点(保持钻孔间距离),切开1cm,用同样方法,打入1~2枚螺纹钉。手术过程中,手感与X光间断透视相结合,确保准确无误。切口各缝一针,术毕摄片。

  • 米醋熏泡治疗跟骨骨质增生40例

    作者:于汝品;孙举来

    笔者采用米醋熏泡治疗跟骨骨质增生40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0例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48~65岁。单侧15例,双侧25例。病程3年~12年。患者因足跟痛不能行走而就诊,足跟部无红肿,无外伤史,特别行走于路不平时症状加剧。摄足跟部侧位X片示足跟骨骨质增生,增生骨骨质变尖,变锐。  2 治疗方法  食米醋500g放入罐内,加热至100℃,罐口用毛巾覆盖好,避免烫伤皮肤。足跟放入罐口处,熏蒸20分钟。后把米醋倒出,待温度降至40℃左右,足跟放入米醋内浸泡20分钟为宜。浸泡后用木锤叩击足跟数次。也可立硬地面蹦跳数次(足跟部着地)。经过反复多次,一周可治愈。双侧者两侧同时进行。

  • 经皮穿针三角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作者:王洁伟

    采用经皮穿针,三角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42例,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20~83岁。新鲜骨折35例,陈旧性骨折7例。骨折类型:头下型8例,颈中型23例,基底型11例。伤后就诊时间4小时~5个月。2 治疗方法病人入院后,先行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牵引,牵引重量为6~8kg,下肢呈外展30°中立位,必要时患足穿“丁”字鞋。牵引5~6天后行床头X线平片观察,复位满意后即可手术。手术前,准备4~5根长度相同的三角形钢针消毒备用,并先用一根三角针放于髋关节前摄X线平片定位,进针点选在粗隆下1.0~2.0cm处。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以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三角针的针尖戳破皮肤,直达骨质,按定位针的方向,在荧光屏监视下,顺颈干角及前倾前方向将三角针缓慢打入,一直将针尖打到股骨头的中心(距股骨皮质约1.5cm)。共打入3根三角针,三角针的进针点呈三角形排列。后剪去多余的针尾,并折弯针的末端,埋入皮下,无需缝合,无菌纱布包扎。术后患足仍穿“丁”字鞋,并改为患肢皮牵引6周,使患肢处于外展30°中立位。术后2周可在床上做股四头肌锻炼。但不下床,不盘腿,不侧卧。3个月扶拐不负重下床活动,6个月开始扶拐负重活动。

  • 骨病宁膏治疗软组织损伤648例

    作者:赵皖生

    本院1996年6月~1997年5月,共收治648例软组织损伤病人,应用骨病宁膏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48例中男436例,女212例;年龄3~87岁。2 治疗方法(1)?药物组成:山豆根,苦参,木芙蓉花,皂角刺,乳香,没药,珍珠粉等组成。(2)?使用方法:使用前先清洁皮肤,皮肤缺损伤者,按外科常规清创消毒后再使用。撕掉包装,在火(炉)上略烘烊,待膏药基本软化后贴敷在患处。根据患处大小而增减膏药面积。但必须大于病灶。再用绷带适当固定一下。如遇骨折手术切复后,可直接将膏药贴敷在创面切口上。一般4~6天更换一次。如创面渗液多可每天更换一次。孕妇忌用。3 治疗结果治愈359例,局部肿胀消退,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皮肤缺损愈合。随访观察2~6月以上。显效248例,肿痛基本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创面皮肤缺损缩小无感染。进步41例,肿痛部分减退,关节功能无改善,创面皮肤缺损无缩小,未见炎性反应。

  • 中药治疗跟骨高压症

    作者:周春东;杨泽红

    我们采用中医药治疗跟骨高压症2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1例门诊患者中男9例,女12例;年龄30~70岁。病史2周~1年。双足痛6例,单足痛15例。  2 治疗方法  采用自拟跟痛方煎服,日三次,每日一剂。外用三生散适量用醋调敷患足跟,日一次。跟痛方组成:鹿角霜15g,杜仲15g,狗脊、生三七粉各12g,丹参15g,泽兰15g,姜黄12g,牛膝15g,防己12g。三生散组成:生南星、生半夏。生草乌各等量,打粉备用。

  • 小切口撬拨加压螺丝钉治疗股骨大转子撕脱骨折

    作者:陈传桐;万旭东;李宗兴;徐灿荣

    单纯性股骨大转子撕脱性骨折比较少见。我院自1988年8月至1997年8月9年时间内共收治疗24例股骨大转子撕脱性骨折采用小切口,撬拨、加压螺丝钉固定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16~74岁。左侧15例,右侧9例,就诊时间短30分钟,长3天;其中摔伤10例,砸伤12例,撞伤2例。骨块完全移位在1~3cm者14例,移位在3cm以上者10例。2 治疗方法患者先取硬膜外麻醉后,以患侧大转子为中心做3~4cm切口,直达骨折处刮除积血和坏死组织,用3至4mm斯氏针进行撬拨复位后,用2.5至3mm克氏针自内向大粗隆下方斜15度打孔,用一枚加压螺丝钉固定,逐层缝合,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止痛。术后7天拆线,2周下地行功能锻炼,6个月取出螺丝钉。

  • 三宝风湿液治疗顽固风湿性骨关节病

    作者:徐玉伟;胡兴伟

    我院自1994~1997年采用自制三宝风湿液治疗顽固风湿性骨关节病159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9例中男92例,女67例;均为病程1年以上,经多方中西治疗无效者。  2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炙川乌1kg,炙草乌1kg,附子1kg,两头尖1kg,马钱子1kg,雷公藤1kg,青风藤1kg,闹羊花1kg,洋金花0.25kg,麻黄1kg,秦艽1kg,徐长卿1kg,防己1kg,肉桂1kg,金钱蛇50条,白花蛇1kg,全蝎1kg,蜂房1kg,蜈蚣200条,地龙1kg,土虫1kg,蟾酥0.05kg,三七2kg,丹参1kg,川芎1kg,红花1kg,没药1kg,当归1kg,血竭0.5kg,白术1kg,苍术1kg,刺五加1kg,木瓜1kg,羌活1kg,独活1kg,白芷1kg,天麻1kg,巴戟1kg,杜仲1kg,续断1kg,蛇床子1kg,年健1kg,山萸肉1kg,仙灵脾1kg,甘草1kg,蜂蜜3kg。配制方法:将上药(除蜂蜜)粉碎过40目筛,置入50°~60°白酒150kg中浸泡15天,再取上清液75kg加入蜂蜜3kg静置沉淀7天,再取上清液60kg静置沉淀8天,分装入250ml消毒瓶内密封备用。用药方法:所有患者都服用三宝风湿液,每次25ml,每日两次饭后服用,30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不加用其它内服、外用的一切药物、针灸或按摩及理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Colle's骨折240例

    作者:吕建元

    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Colle's骨折24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4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13例,女127例;年龄45~84岁。均跌扑致伤。病程1~5天。2 治疗方法2.1 手法整复患者取坐位,患肢外展、屈肘、掌心向下。一助手握患肘部,一助手一手握拇指、一手握示中指,缓缓作持续拔伸牵引约2~3分钟,术者双手置于骨折处,先纠正侧方移位,然后用折顶手法迅速使腕关节呈掌屈尺偏位,矫正重叠畸形,再用双手掌分别在腕关节部位作对向挤压。2.2 固定复位后用石膏托旋后中立位固定10天,拆除石膏用金黄散外敷,小夹板功能位固定20天,解除外固定。2.3 功能锻炼复位固定后即可进行患侧手指主动屈伸功能锻炼,同时经常进行肩肘关节活动。治疗期间服用接骨合剂和补肾密骨片。3 治疗结果本组240例经手法一次复位成功,拆除外固定后30~60天后复查,参照1975年全国骨科会议制订的《骨折疗效标准草案》评定,优84例,良62例,尚可6例。优良率96%。

  • 去睾大鼠骨丢失的组织学机理研究

    作者:成羿;朱杭;黄海

    目的探讨雄性大鼠去睾后骨丢失的组织学机理,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0只10月龄雄性大鼠,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去睾病理组,每组各15只。饲养12周后处死取腰1~2脊椎,作不脱钙骨切片,测定骨形态计量学各骨量参数和表面参数。两组参数作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结果去睾病理组骨量参数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表面参数显示:成骨参数减少、破骨参数增加、骨转换加快(P<0.05)。结论重建负平衡和骨高转换是导致去睾后骨丢失的组织学机理,临床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应联合应用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和降低骨转换药物。

  • 豚鼠原发性骨关节炎的生化研究

    作者:蓝旭;刘雪梅;葛宝丰;许建中

    目的动态观察豚鼠关节软骨降解的形态学改变,监测其血液和软骨生化指标,探讨骨性关节炎早期病变机制。方法选用Hartley雌性豚鼠30只,分为出生后1、3、7月龄,每组各10只。观察豚鼠膝关节软骨降解情况,测定其血清蛋白多糖和雌二醇水平,取胫骨平台软骨测定羟脯氨酸、糖醛酸含量及含水率。结果 3个月组关节软骨即有严重降解。豚鼠的雌二醇水平和软骨含水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而血清蛋白多糖和软骨糖醛酸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软骨羟脯氨酸含量各时间段未见显著差别。结论原发性骨性关节炎血清及软骨生化指标随年龄增高改变明显。雌激素代谢可能与原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有关。

  • 胚胎脊髓移植后大鼠损伤脊髓c-Jun免疫反应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张强;吴越;廖维宏;王正国;伍亚民;李英玉

    目的研究大鼠胚胎脊髓移植后能否影响c-Jun免疫反应的表达和脊髓损伤后大鼠功能的恢复。方法将动物分为脊髓半切洞损伤加胚胎脊髓移植组(A组)和单纯脊髓板切洞损伤加明胶海绵填塞组(B组)。每个时相点每组6只动物,术后1,3,7,14和28天,应用行为学和电生理检查观察大鼠功能恢复情况,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c-Jun免疫反应的表达,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大鼠脊髓损伤后c-Jun免疫反应的表达A组明显高于B组,胚胎脊髓抑制后可使损伤脊髓高表达c-Jun免疫反应持续到术后7天。增加的c-Jun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与神经功能的改善相平行。结论胚胎脊髓移植后可使损伤脊髓高表达c-Jun,并促进大鼠功能恢复。

  • 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其组织抑制剂-1在椎间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杨圣;史可中;安荣泽;廖文波;谢锡芬

    目的检测突出和非突出椎间盘中是否有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了解椎间盘退变和突出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测定60例突出椎间盘标本(分为凸出型、脱出型、游离型)和16例非突出椎间盘标本内MMP3和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突出椎间盘中的MMP3比非突出椎间盘的多,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脱出型及游离型内的MMP3比突出型的多,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脱出型及游离型内的MMP3无显著性差异。非突出椎间盘和凸出型椎间盘内TIMP1为阴性,脱出型和游离型内TIMP1为阳性,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MP3和TIMP1的不平衡表达也许是椎间盘退变的因素。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差异可能是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型的基础。

  • 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骺分离一例

    作者:陈欣志;范天凤;宋玉荣

    同侧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骺分离是十分罕见的复合损伤,本文报告1例并复习文献3例[1,2],探讨了形成这种损伤的机理和预防。1 典型病例××,男性,8岁,左髋部汽车撞伤后1小时在他院以髋脱位行手法复位治疗失败。伤后24小时入院。查体:左下肢屈曲内收短缩畸形,髋关节弹性固定,左下肢间接测量(髂前上棘至内踝尖距离)较健侧短缩3cm。X线示:左股骨头骨骺分离,骨骺位于髋臼后上方。皮牵引2周手术,术中见股骨头骨骼完全分离,骨骺在髋臼后上方被臀大肌包埋,关节囊后侧撕裂,圆韧带断裂,关节腔充填血凝块。复位后直径1.5mm克氏针2枚内固定。术后6周X线示愈合良好,术后4月髋关节屈伸近正常,内旋外旋受限,X线示股骨头骨骺变小、高度减少。同位素骨扫描示左股骨头骨骺同位素分布不均,右侧分布均匀,提示左侧股骨头缺血坏死。

  • 中药与针刺治疗痉挛性斜颈一例

    作者:李华;颜帮民

    ××,女,50岁,已婚,工人。1996年8月27日收住本院神经科,住院号:197385。主诉:强直扭转性颈右斜半年,加重1月。发病原因不明,病初呈间歇性强直扭转,每次发作持时2~3分钟,每天5~10次。1个月前起发作频率增高,以致持续发作,仅在睡眠状态下停止。查体:左侧胸锁乳突肌、右侧头夹肌痉挛,颈部各方位活动受限,无病理反射。查血清,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等指标及X片(胸、颈椎),TCD,头颅CT,颈椎核磁共振等均正常。临床诊断:痉挛性斜颈(水平旋转型)。先后予镇静剂,抗精神剂,抗癫痫药,抗震颤麻痹药,激素等治疗,无效。处方:白芍60g,赤芍30g,鸡血藤15g,炙甘草、山萸肉、葛根、威灵仙各12g,干地龙、炙僵蚕、木瓜各9g,七剂。水煎服,每日1剂。风痰瘀胶囊(本院中药制剂室制,由全蝎、蜈蚣、生南星、鸡血藤等组成)口服,每日3次,每次4粒。取穴:风池、太冲、合谷、足三里。采用风池透穴,太冲、合谷捻转提插泻法及诸穴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周后患者颈部扭转消失,活动度增加,但局部肌肉张力仍高。遂守原方加汉防己15g,针刺方法同前。颈部肌肉拘紧于2周后消失,10月17日出院。

  • 双腕掌关节脱位一例

    作者:石冰;李乐元

    ××,女,19岁,学生。2小时前患者骑自行车行驶中,被横向坠落的木棒击中双侧手背、前臂。双侧手背肿胀,呈银叉样畸形,压痛明显,手指伸屈功能障碍。X线片显示双侧肱骨、桡骨骨折外,双侧掌骨基底部向背侧移位,并和远排腕骨相重叠。双侧肱骨、桡骨给予相应处理,双侧腕掌关节脱位行闭合复位,配合中药薰洗及功能锻炼。术后1个月随诊,双手指伸屈功能较差,2个月后双手功能恢复良好。

  • 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胫骨缺损一例

    作者:王铁翔;邢国利;张立;徐英杰

    ××,男,41岁,因机器轧伤右小腿致胫腓骨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在当地医院清创缝合、去除部分碎骨块治疗,术后胫前皮肤坏死,转我院后行清创,比目鱼肌肌瓣转移修复创面、胫骨外固定架外固定。创口愈合后局部有异常活动,X线片右胫骨中下段骨缺损长约10cm。彩超探查右胫前动脉完好。右胫后动脉于腘窝下方未探及,远端可于内踝上10cm探及。经充分术前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带血管蒂腓骨游离移植修复胫骨缺损,于踝上解剖出胫后动、静脉远断端,见其健康、血流、长度充足,可利用。取健侧带血管蒂腓骨,倒置于胫骨缺损处,血管蒂与胫后动、静脉远端吻合。吻合后腓骨血运通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定期随访半年后胫腓骨吻合端已融合,腓骨密度正常,去拐行走无肿胀不适。

  • 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

    作者:李晓苏;侯筱魁

    肱骨髁间骨折的发生率约为成人骨折的1%[1]。但在成人肱骨远端骨折中较常见,并以中老年人多见。自从1811年Desault描述肱骨髁间骨折以来,仍作为难治疗的骨折之一,因为肱骨远端复杂的几何形状,骨折粉碎度高,易损伤血管神经,又为松质骨,复位固定困难,常常遗留关节功能障碍。对肱骨髁间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文献中各家观点颇不一致[2]。提倡保守治疗[3,4]的认为手术治疗的操作固定困难,存在着各种并发症。提倡手术治疗[5,6]的强调肘关节的解剖复位对其稳定和功能的重要性,通过切开复位获得坚强内固定和早期关节的功能活动。现就肱骨髁间骨折治疗方法作一综述。1 非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走的是一条曲折的道路,从无需复位的功能疗法到闭合复位后牵引或外固定的保守治疗均未获得满意的效果[4,7]。主要后遗症是肘关节屈曲功能的丧失[2]。

  • 骨折愈合机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会生;贾卫斗

    骨折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学,生物学,内分泌学及生物力学的动态过程。1 骨折的自然愈合过程按组织学变化分为三个阶段:(1)血肿机化期:约3周(包括损伤性炎症及血肿形成,机化)骨断裂后,髓腔内,骨膜下和周围软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前2周,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吞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侵入,清除机化血肿,形成肉芽组织,纤维组织。第3周,骨外膜,骨内膜的成骨细胞活跃增生,由远端骨折处逐渐向骨折处延伸,形成骨样组织。(2)原始骨痂形成期:骨内、外膜的成骨细胞形成骨样组织逐渐钙化,膜内化骨形成外骨痂和内骨痂。断端间和髓腔内的纤维组织先变成软骨组织,再钙化,软骨内化骨形成环状骨痂和腔内骨痂。膜内化骨快,简单,故临床上应防止产生较大的血肿,减少软骨内化骨,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3)骨痂塑型期原始骨痂变成永久骨痂,骨髓腔沟通。除以上的组织学变化外,骨折修复过程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1)骨折部位骨祖细胞的募集:骨折后,骨折端内外膜成骨细胞出现增殖,但它们并不直接参与骨端的连接。

  • 矩形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18例

    作者:项良碧;龚旭生;祖启明;曹艳

    目的探讨矩形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胫骨多段骨折采用矩形髓内钉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平均3.6年随访。本组闭合骨折7例、开放骨折11例;骨折位于Ⅲ区2例、Ⅳ区2例、Ⅲ~Ⅳ区13例、Ⅲ~Ⅳ~Ⅴ区1例。结果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本组优10例,良6例,中2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8周(12~52周)。2例软组织感染,其中1例深部感染并骨折延迟愈合。无术后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神经损伤、内固定器材破坏等情况。结论该治疗方式对骨折端的血循环干扰小以及有利于早期下床和负重锻炼,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较为理想的手段之一,但对涉及Ⅱ区近端和Ⅴ区远端骨折不宜采用此术式。

  • 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98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献祥;林木南;符臣学;张建新;陈鲁峰;吴少峰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302例肱骨髁上骨折伴合并症的98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血管损伤54例(55.1%),神经损伤23例(23.4%),感染4例(4.1%),肘内翻14例(14.3%),肘外翻3例(3.1%)。结论血管损伤多为骨折断端刺激和压迫肱动脉,神经损伤由于神经挫伤、牵拉和压迫引起,感染系清创不彻底,肘内翻大部分系尺偏型骨折,肘外翻由于骨折矫正不当所致;合理的复位、良好的固定及正确的X线评价是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 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作者:赵友明;洪汝康;王振文

    目的对15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15例全部为Allman分型中的Ⅲ型损伤,其中有11例切除纤维软骨盘,7例修复喙锁韧带,3例加用一枚松质骨螺钉固定于锁骨与喙突间,肩锁韧带全部修复,用两枚克氏针交叉固定于肩锁关节。结果经10个月~6年的随访,疗效评价按Karlsson分类A级为12例,B级3例,病人均重返原工作岗位,有10例喙锁间隙软组织钙化,但对病人肩关节活动并无影响。结论对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人应尽早手术治疗,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纤维软骨盘是否切除和喙锁韧带是否修复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关节脱位手术
  • 环抱式接骨板与骨粘胶治疗四肢长骨干粉碎性骨折疗效评价

    作者:徐洪海;常彦海;弓立群;罗振群;凌鸣;刘宗智;李全义;马占胜

    目的评价环抱式接骨板与骨粘胶联合治疗四肢长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骨粘胶粘接骨碎块,环抱式接骨板固定骨折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粉碎性骨折35例。结果 35例38处上下肢骨干粉碎骨折,经1~2年随访,均在术后3个月内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无接骨板断裂及再骨折。结论该接骨板不钻孔,不用螺钉,对髓内血管及骨内膜无损伤,固定可靠。骨粘胶粘接强度大,粘接骨块可靠,有止血护创等作用。两者联合应用,缩短了手术时间。但此法不适用于扁平骨及干骺段等不规则部位骨折,且取出比普通接骨板较难。

  • 踝关节骨折中的腓骨损伤

    作者:王宏业;何引飞

    腓骨的外踝参与踝关节的组成,而在踝关节的骨折中,由于力的传导,会引起腓骨不同部位的损伤,现就这一问题谈谈认识:1 腓骨的作用为了踝关节有良好的功能,腓骨必须有:①正常的长度;②腓骨在胫骨沟内有正常的位置;③通过胫腓下韧带有效的固定于胫骨[1]。在维持踝关节的功能上,是整个腓骨参与,而不仅仅是外踝,腓骨通过杠杆作用维持着外踝的位置,腓骨的损伤会引起踝关节功能的改变。有实验证明单独切断三角韧带不引起踝关节的不稳定[2],当切断内踝及上胫腓联合前后韧带在应力试验下,对踝关节的影响也不大,当切断外踝及下胫腓联合前后韧带在应力作用下,则出现踝关节的不稳定和外踝移位,外踝的移位则导致距骨向外移位[3],有表明:距骨向外移位1mm,可造成接触面积减少42%,接触面积减少后每单位负重面积所受压力就增加,1~2mm距离的移位,即可导致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另据国内外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腓骨同样是负重骨,其截面积是胫骨的20%,承受约15%~20%的载荷。当腓骨由于短缩或切除致承受力减少时,胫骨受力增加,腓骨部分全切除时,胫骨受力、踝部受力增大30%~40%,如破坏了腓骨的连续性,后期会导踝关节疼痛,外踝上移,下胫腓联合分离,骨质疏松,不能远行及跛行等并发症[4]。

  • 股骨上段骨样骨瘤冷冻治疗后病理性骨折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吕洪海;薛克修;李晓燕

    骨样骨瘤是原发性良性肿瘤,临床少见,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血管造影时发现,骨样骨瘤核心有血管发育异常,病理可见其核心为富有血管的骨性结缔组织及良性多核细胞、成骨细胞,无软骨成分[1]。临床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瘤巢及周围反应性骨,但术后复发率较高,且大块切骨后造成骨缺损及术后病理性骨折较常见。我们采用单纯瘤巢切除后,残腔内注入液氮冷冻治疗,尽管也易发生病理性骨折,但复发率却明显降低,如果通过植骨,术后并发症进一步减少。现就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9例股骨上段骨样骨瘤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例中男4例,女5例;年龄12~34岁,平均年龄21岁。将1990年~1995年7月收治的4例分为A组,采用瘤段切除术;1995年10月~1997年12月收治的3例分为B组,采用瘤巢切除后,残腔内注入液氮冷冻治疗;1998年3月~1999年2月收治2例分为C组,采用瘤巢切除后,液氮冷冻治疗,残腔内植入带缝匠肌蒂髂骨瓣。2 治疗方法根据肿瘤位置和对骨皮质的侵袭程度,股骨前外侧和股骨前方两种切口,A组采用瘤段切除术,即将瘤巢及大部分反应骨一并切除;B组在瘤巢上方开骨窗,瘤巢凿去后,将瘤巢周围软组织用凡士林纱布保护,用漏斗将液氮注入残腔,共1~2次,每次3~5min;C组液氮注入完毕后,测量残腔纵、横、深3个方向内径,解剖缝匠肌及其髂骨附着点,切取略小于残腔内径的带缝匠肌蒂的骨瓣在大腿皮下转移并植入残腔,骨瓣周围间隙用剪碎的髂骨松质骨填实,游离周围骨膜并包绕骨瓣。

  • 一例断掌再植术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陈爱妹;苏志群;叶维建

    郑××,男性,22岁,住院号:71176。入院前半小时在操作过程中左手不慎被机器切割离断,致左手掌近腕掌关节处离断,离断端边缘整齐,创面清洁。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经常规消毒铺巾后,修整残端和离断端创面,寻找尺动脉、掌浅弓动脉、拇指指间动脉。以直径2mm克压针三根分别固定拇指、食指、中指,在显微镜下以11-0无创缝线吻合尺动脉,掌浅弓动脉,拇指指间动脉及4条手背浅静脉,“勒血试验”血管通畅后,结扎断端无吻合的动、静脉、逐一修复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及屈、伸指肌腱,缝合创面,拔除拇、食、中指指甲以观察甲床渗血情况。手术过程顺利,历时12小时,术中输血1200ml,麻醉效果良好。术后予以扩张血管、抗凝、抗感染等对症处理。术后12天拆线,切口Ⅱ/甲级愈合,再植手术成功,离断掌存活。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

    作者:王宝芬;崔惠全

    我院自1996年8月至1997年7月,共收住腰椎间盘突出症99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保守治疗,由于重视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9例均为住院患者,男70例,女29例;年龄19~73岁。病程1周~10年。因腰扭伤急性发作60例(其中椎间盘摘除术后复发3例,经皮穿刺切吸术后复发1例),有慢性腰部劳损史反复发作24例,无明显原因11例。本组临床表现均无大小便功能障碍,并经CT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组均经3周的中药辨证施治,骨盆牵引,腰背伸锻炼,硬膜外封闭等中西医结合方法保守治疗与护理,结果痊愈67例,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0例。并经6月~1年随访,未发现1例复发。2 护理要点2.1 骨盆牵引护理:目的是使腰椎间隙距离增大,产生负压,同时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椎间盘回纳。牵引时患者平卧硬板床上,腰部垫一薄枕,并屈膝屈髋,两足底与肩同宽平放于床上。此体位可使腰椎间盘内外压力达到小和全身肌肉放松,有利于牵引发挥大作用。牵引时间在饭后1小时,避免饥饿和饱食时牵引。牵引重量一般每侧10~20kg。在牵引开始时应由轻到重逐渐增加,使患者感到腰部有一定牵拉感即可。叮嘱患者不要过重牵引,特别是首次牵引。

  • 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瑞庆;田存平;王瑞光

    脂肪栓塞是骨损伤的严重并发症,现将我们8年来收治护理9例脂肪栓塞病人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15~60岁。均有严重的外伤史,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6例,股骨骨折并骨盆骨折2例,腰椎骨折并胫腓骨粉碎开放性骨折1例。伤后至昏迷12~46小时。  2 护理体会  加强巡视和观察病人脂肪栓塞一旦发生则应注意呼吸道通畅。脂肪栓塞患者呼吸衰竭和昏迷常常并存,由于气管粘膜充血痉挛,粘稠痰液滞留,以及患者咳嗽反射消失。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及为首要解决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之处为:(1)清除痰液:利用电动吸引器吸痰。每次不超过15秒钟。气管切开者要严格按照气管切开后护理规程去做,严格无菌操作技术。(2)湿化呼吸道:我们使用气管滴入法,用于气切病人,每日20ml。

  • 寰齿关节在颈椎斜扳手法中安全性问题的力学研究

    作者:王志泉;严隽陶;沈国权

    目的研究颈椎斜扳法下寰齿关节的安全性。方法运用生物力学中的电测技术,设计了一种斜扳模拟装置,采用7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对寰齿关节在不同生理病理状态,拔伸与非拔伸条件下的接触应力进行观察。结果斜扳时局部接触应力在拔伸状态、生理状态和病理失稳状态下之比为1∶1.2∶9.4。正常生理状态下斜扳,后伸位应力大于前屈位而小于自然中立位。结论颈椎斜扳时患者头部以微屈位为好,同时施加一定拔伸力。对颈椎存在严重退变失稳的患者,应减小旋转的幅度和力量。

  •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师宜健;韩慧;邢晖;李秀兰;王志彬;叶金铎

    目的通过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在术中的活体测试,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生物力学改变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生物力学电测法,并利用特种压力传感器,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在术中进行髋关节多点多体位测定,同时进行术后等同测定进行比较性研究。测试结果使用ANSYS5.4有限元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股骨头顶部及冠状面内30°为高应力分布区。有限元分析股骨头冠状面30°及内侧股骨颈载荷变形较大。结论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发展过程与股骨头颈载荷改变具有明显改变,早期的连衣挽具及蛙式支架治疗,可部分消除股骨头顶部及冠状面的内30°病理性高应力区,使股骨头及臼部得到相对正常的载荷。晚期的Salter及Chiari截骨术可增加股骨头冠状面的外30°载荷,减少股骨颈内侧载荷。

  • 纸压垫的力学性能测试和优化分析

    作者:王志彬;欧来良;梅妍;李林安

    纸压垫是夹板局部外固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布带的约束力和夹板的弹性固定力转变为纠正和防止成角或侧方移位的直接效应力。是小夹板局部外固定治疗骨折的主导力量和精髓。纸压垫的放置将改变夹板固定力的均匀分布状态,大大提高纸压垫放置部位的效应力值(1.4~1.95倍)[1],有效的对抗骨折的移位倾向力和维持人体骨骼的正常生理弧度。因此针对骨折移位的倾向,合理地放置纸压垫,将能起到固定骨折和纠正残余畸形的效果。所以说纸压垫的正确应用和合理选材是小夹板局部外固定治疗骨折所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临床常用的由毛头纸折叠而成的纸压垫,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证明,其效果是确实可靠的。但其力学性质如何,尚未见有报道。本实验将通过对纸压垫的抗压测试,以确定纸压垫的力学统计参数(如弹性模量E等)和压缩载荷下的变形、刚度和蠕变特性。1 材料与方法纸压垫为天津医院小夹板治疗中心所提供,实验所用为临床常用的平垫(大、中)、塔形垫、梯形垫。在测量其厚度时采用“增载法”,即所有纸压垫在同一载荷下(415.2g),一定时间内(30秒)测量其厚度。本实验采用工程力学的实验方法,分别测试了纸压垫的抗压特性和蠕变特性。

中国骨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