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

中国骨伤杂志

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중국골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83/R
  • 国内刊号: 李为农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zggszz@sina.com
  • 曾用名: 中国果树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钢丝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作者:卢华定;曾春;董云旭;蔡道章;温小粤

    目的:应用钢丝通过钻孔牵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评价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28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19例,女9例;年龄16-55岁,平均35.3岁.X线检查示骨折移位:Ⅱ度10例,Ⅲ度18例.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入路切开复位,以钢丝内固定治疗,术后可调节支具固定,术后2周在CPM辅助下膝关节被动伸屈训练,4周在支具保护下下地部分负重,术后6周拆除支具.结果:25例患者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膝关节稳定,Laehman试验阴性,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伸膝活动度正常,屈膝活动度(136±12)°.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估,术前(41.80±6.16)分,术后6个月(94.10±8.26)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67,P<0.01).术后评定优22例,良2例,可1例.结论:应用膝后内侧倒"L"形入路以钢丝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安全有效、内固定可靠、费用少等优点,可有效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恢复膝关节功能,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较理想的选择.

  • 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术在老年齿状突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罗鹏;窦海成;倪文飞;黄其杉;王向阳;徐华梓;池永龙

    目的:探讨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2月至2009年4月对15例老年齿状突骨折采用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术,男13例,女2例;年龄60-86岁,平均69.3岁.根据Anderson分类:Ⅱ型10例,浅Ⅲ型4例.深Ⅲ型1例;10例Ⅱ型骨折按Eysel和Roosen分类,ⅡA型7例,ⅡB型3例.新鲜骨折13例,陈旧性骨折2例.所有患者有不同程度颈肩部疼痛及颈部活动受限症状,其中4例伴神经损伤症状,根据Frankel分级:D级2例,C级2例.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及影像学评估,临床检查包括术后颈部活动、神经功能及疼痛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包括颈椎正侧住、张口位及过屈、过伸位X线片.结果:所有患者荻随访,时间6-60个月,平均31.3个月,2例随访期间死于其他疾病(分别为术后18、22个月).末次随访时内固定满意,螺钉位置良好.无偏斜,1例螺钉尾部过长,并向前方轻度压迫食管,1例纤维愈合,12例骨性愈合,2例不愈合,但无临床症状.除3例颈部旋转轻度受限外,其余患者颈部活动无明显障碍.4例伴神经损伤症状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改善,至末次随访为止,根据Frankel分级:E级3例,D级1例.颈部疼痛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VAS评分由术前平均(6.07±1.44)分(4-8分)降至术后的平均(1.131±0.92)分(0-3分).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无血管、神经损伤.结论: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齿状突骨折具有操作易、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只要全面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对于齿状突粉碎性骨折、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则不宜采用此手术.

  • 胸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徐荣明;刘观燚;赵红勇;马维虎;孙韶华;朱彦召;许楠健;林华杰

    目的:明确胸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可行性和技术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取20具胸椎标本,男12具,女8具,仔细解剖颈部的后侧和前侧方,以清楚地暴露胸椎椎板和椎弓根.以椎板下缘向上,外缘向内各7mm为进钉点,在T(1,2),T(5,6),T(9,10)直视下置入经关节螺钉,通过CT重建,测量经关节螺钉内固定进钉角度和钉道长度.结果:胸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均成功置入,螺钉固定方向在矢状面呈尾倾,冠状面呈外倾.经关节螺钉固定的平均角度在矢状面尾倾(52.6±5.9)°,在冠状面外倾(12.4±2.9)°.螺钉钉道长度(22.5±1.9)mm,各固定节段间角度略有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但上、中、下不同胸椎节段之间的钉道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具有解剖学可行性,可以作为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一种补充内固定方法,但置钉时要求较高的准确性.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非功能位髋关节骨性强直12例17髋

    作者:闵重函;周瑛;张洪美

    目的:对病理性非功能位髋关节骨性强直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根据3年随访结果探讨治疗中的细节和过程,为临床工作积累更多经验.方法:自2001年5月至2005年5月由门诊收治病理性非功能位髋关节骨性强直患者12例17髋,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5例,年龄32-54岁,平均43.25岁;女7例,年龄29-64岁,平均48.80岁.所有患者中强直性脊柱炎5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障碍继发关节病变4例,晚期类风湿患者3例.入组患者病程5.25-20年.术前患者均有关节畸形强直,失去正常功能,伴有静息痛,影像学提示相应患髋关节间隙消失、骨硬化伴骨小粱通过原股骨头位置至相应髋臼.以Harris评分系统随访,分别对术前,术后6个月、1年及3年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Harris评价系统,术前疼痛平均(1.18±3.32)分,功能平均(0.01±0.01)分,活动度平均(0.01±0.01)分及关节畸形平均(0.01±0.01)分,对比术后疼痛(40.00±0.01)分,功能(31.53±5.36)分,活动度(1.94±0.05)分及关节畸形(4.00±0.01)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叉(P<0.05).由于功能渐进性的改善,使总分在术后6个月、1年及3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叉,平均分分别为(77.47±5.34)分、(80.95士4.01)分及(82.90±3.39)分.在关节功能土步态、支具使用、上下楼梯、穿脱鞋袜、坐车于术后6个月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分别为(9.59±1.54)分、(8.88±2.69)分、(3.29±0.99)分、(3.75±0.66)分及(6.01±0.01)分;而前3项在术后1年较术后6个月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47±1.18)分、(10.06±1.75)分及(3.76±0.66)分;在关节活动度上各向活动角度均在术后实现一次性矫正并持久维持稳定.所有患者未发生神经损伤并发症,康复情况良好.结论:经3年随访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病理性非功能位髋关节骨性强直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Genex椎体成形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占蓓蕾;叶舟

    目的:探讨Genex椎体成形与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09年10月,应用Genex人工骨椎体成形与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8例,其中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2岁(30-6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9例,压砸伤7例,坠落伤21例,其他伤1例.骨折类型按Denis分类:A型6例,8型22例,C型7例,D型3例.神经功能损害按(ASIA)标准分级:A级4例,8级7例,C级10例,D级6例,E级11例.术后通过X线片、CT检查以及(ASIA)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38例均获随访,时间6-34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1周X线检查:脊柱序列恢复正常,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98.50±2.17)%,椎体后缘高度恢复(98.87±1.82)%,Cobb角降(1.63±2.15)°,椎管狭窄率恢复(1.45±3.47)%.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椎体高度、Cobb角恢复无丢失,椎体骨组织密度接近正常.CT扫描发现椎体内骨缺损完全消失,骨缺损区已为正常骨组织.术后神经功能均有1-2级的恢复.结论:Genex人工骨作为植骨材料进行椎体成形术,生物相容性好,骨诱导能力强,椎体高度及Cobb角丢失少,近期效果满意.

  • 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与Bryant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周炎;瞿新丛;方祖怡;刘祥;潘晓辉;丰峰

    目的:回顾性研究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Bryant牵引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冶的小儿股骨干骨折38例,采用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及Bryant牵引两种方法治疗.桥式钢丝夹板组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8个月-5.3岁,平均(2.3±0.6)岁;按骨折部位分类,股骨上1/3骨折5例,中1/3骨折9例,下1/3骨折7例.Bryant牵引组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0个月-3.2岁,平均(2.2±0.4)岁;按骨折部位分类,股骨上1/3骨折4例,中1/3骨折10例,下1/3骨折3例.对两组临床功能、X线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桥式钢丝夹板组与Bryant牵引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6.0±0.3)、(6.2±0.4)周,负重时间分别为(6.1±1.0)、(6.4±1.2)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桥式钢丝夹板组软组织并发症3例,Bryant牵引组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临床疗效标准,桥式钢丝夹板组优17例,良3例,可1例,Bryant牵引组优12例.良4例,可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及传统Bryant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均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与Bryant牵引相比,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具有操作简单、护理方便、疗效安全可靠等优点.

  • 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对照试验

    作者:罗湘平;何顺清;李治安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0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1倒,男23例,女28倒;年龄45-86岁,平均66.0岁;采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7例,男26例,女31例,年龄43-81岁,平均64.1岁.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评定.结果:108例均获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5个月.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平均(87±14)rain,术中出血量平均(367±213)ml,术后引流量平均(63±14)ml,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1.9±3.4)周,术后并发症7例,Harris评分平均(85±6)分;DHS组手术时间(115±2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82±243)ml,术后引流量平均(98±16)ml,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2.4±2.5)周,术后并发症9例,Harris评分平均(84±8)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HS组相比,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 基于MDLC-MS/MS技术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组织蛋白质组分析

    作者:张雷;杨国敬;王珺;严世贵

    目的:应用组织蛋白质组学方法探寻与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相关的蛋白质.方法:自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从非创伤性ONFH(男7例,女3例)和新鲜股骨颈骨折(男、女各5例)而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例,平均年龄分别为52岁和63岁.术中取ONFH患者股骨头中坏死骨组织为试验组,取股骨颈骨折患者股骨头中的正常骨组织样品为对照组.用四步溶剂法提取骨组织总蛋白,经SDS-PAGE分离和酶解,应用多维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鉴定组织蛋白,以TPP软件检测两组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水平,并用Turbo SEQUEST软件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同时Westem免疫印迹验证质谱检测的准确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样品中分别鉴定二肽段以上的高可信度蛋白质数量1233个和999个,假阳性率0.8%.试验组中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192个,其中表达量上调3倍以上的蛋白点107个,下调3倍以上53个,其中34种蛋白质与ONFH密切相关.Westem免疫印迹证实试验组样品中GPCR26和CHST2表达量下调,与质谱结果一致.结论:非创伤性ONFH存在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过程,本研究发现的差异表达蛋白极有可能成为ONFH早期临床诊断的候选生物学标志物.

  • 锁定重建接骨板治疗复杂性肩胛骨体部骨折

    作者:张峻玮;侯金永;杨茂清

    目的:探讨经改良后侧入路应用重建锁定接骨板固定肩胛骨体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5年8月至2009,11月应用锁定重建接骨板治疗复杂性肩胛骨骨折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16-64岁,平均36岁;伤后就诊时间0.5h-11d,平均3d.其中合并同侧锁骨骨折9例,肩锁关节脱位2例,多发肋骨骨折16例,肱骨干骨折1例,胸腔积液、肺不张、肺挫伤等5例.术后随访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2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35个月,平均19个月.按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7例,可2例.结论:经改良后侧入路利用锁定重建接骨板治疗复杂性肩胛骨体部骨折具有创伤小、暴露清楚、固定坚强可靠、可早期行关节功能活动等优点.

  • 锁定加压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败原因分析

    作者:崔勇;汤威;吴立文;郜克巍;周晨亮;曲敬

    股骨干骨折采用骨牵引、石膏外固定等方法治疗并发症多,长期固定影响下肢功能,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锁定加压板(Locking compress plate,LCP)在治疗干骺端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干复杂粉碎性骨折以及假体周围骨折等特殊类型骨折有优势[1].随着LCP在治疗四肢骨折中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 延期分步手术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

    作者:姚念东;王飞龙

    目的:探讨高能量Pilon骨折的适宜手术方法、佳手术时机及其手术疗效.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29例,男23例,女6例;年龄21-54岁,平均36.8岁.采用Ruedi-Allgower分型:Ⅰ型3例,Ⅱ型16例,Ⅲ型10例.Ⅰ型骨折选择螺钉和克氏针固定,Ⅱ、Ⅲ型骨折选择薄的胫骨远端内侧三叶草钢板或外侧解剖型钢板固定.采用Mazur评分标准,从踝关节肿痛程度、步态、踝关节活动度等方面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无一例发生深部感染,也未出现内固定物折断、脱出等并发症.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2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32周,平均15周.根据Mazur评分,优15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结论:伤后在局部软组织损伤恢复后,延期分步钢板内固定既能减轻软组织损伤程度,又能提供坚强内固定以利早期关节活动,是提高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减少局部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指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闫玉明;张伟平;廖勇;翁则福;任唯杰;林君;唐贤翱

    目的:探讨指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7月至2009年10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42例指掌骨骨折患者,男203例,女139例;年龄18-56岁,平均30.4岁;右手217例,左手125例.第1掌骨38个,第2掌骨47个,第3掌骨52个,第4掌骨40个,第5掌骨39个,近节指骨43个,中节指骨52个,远节指骨48个.克氏针内固定129例,微型钢板内固定153例,单纯微型螺钉固定48例,钢丝捆扎12例.结果:324例获得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8.5个月.7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84%.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愈合欠佳24例,占7.4%;肌腱粘连54例,占16.67%;骨折畸形愈合34例,占10.49%;骨折不愈合13倒,占4.01%;指骨短缩21例,占7.41%.结论:内固定物选择不当、手术操作技术欠佳以及术后没有进行早期很好的康复功能锻炼是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 补阳还五汤促进大鼠夹伤腓总神经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岚;梅晓云;吴颢昕;谢辉;唐雪梅;孙华林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BYHWD)进大鼠夹伤腓总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采用钳夹大鼠腓总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将造模后的3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BYHWD组,弥可保组和模型组.术后每日灌胃给药,术后18d行足迹实验,测定展趾功能;行电生理检测测定神经传导速度,计算胫前肌湿重比和横截面积.结果:①展趾功能:BYHWD组(-0.15±0.07)、弥可保组(-0.17±0.08)与模型组(-0.25±0.07)相比增高(P<0.01).②神经传导速度:BYHWD组(18.36+2.74)m/s、弥可保组(16.32±3.54)m/s与模型组(9.08±2.56)m/s相比加快(P<0.01及19<0.05);弥可保组与BYHWD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胫前Jlg,湿重比:BYHWD组(64.21±2.92)%、弥可保组(62.43±3.21)%,与模型组(54.27±2.05)相比提高(P<0.01).④⑶胫前肌横截面积:BYHWD组(654.21±42.92)cm2、弥可保组(638.43±93.21)cm2,与模型组(574.27±52.05)相比增加(P<0.01及P<0.05):弥可保组与BYHWD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YHWD能加速大鼠展趾功能恢复,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延缓胫前肌横截面积和湿重比的减小,从而促进腓总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 鹿茸多肽对抗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氧化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振华;赵文海;周秋丽

    目的:研究鹿茸多肽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氧化损伤的逆转作用,探讨鹿茸多肽保护软骨细胞的主要作用机制.方法:选15只5月龄日本大耳白兔,采用内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切断并切除内侧半月板的Hulth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制作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软骨细胞.以假手术组细胞为正常对照组细胞,造模组细胞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分别加入6.25、12.5、25μg/ml鹿茸多肽低、中、高剂量,从第9周(2个月)开始,每周处死1组动物,分离培养软骨细胞,连续8周,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Griess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NO、SOD和GSH-Px含量.结果: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对照组平均5.46±0.46,模型组平均12.08±0.74,两组比较,P<0.001;鹿茸多肽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9.81±0.59)、(7.83+0.63)和(6.89±0.7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关节炎模型组中NaN02、SOD、GSH-Px分别为(5.60±0.45)μM、(38.56±12.53)U/ml和(151.90±25.60)U,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NaNO2水平鹿茸多肽低剂量组(4.34士0.39)μM,中剂量组(3.67±0.36)μM,高剂量组(3.20±0.27)μM,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OD水平鹿茸多肽低剂量组(49.91±5.77)U/ml,中剂量组(54.05±5.27)U/ml,高剂量组(57.44±5.70)U/m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Px水平鹿茸多肽低剂量组(172.50±18.65)U,中剂量组(202.10,21.60)U,高剂量组(315.80±10.50)U,中剂量组及高刺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鹿茸多肽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氧化损伤有逆转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剂量依赖性.鹿茸多肽这种抗氧化损伤作用,具有研发成为骨性关节炎治疗药物的潜能.

  • 先天性轴旁性桡侧半肢畸形1例

    作者:马中兴

    患儿,男,8岁,生后左手拇指、食指缺如畸形伴功能障碍8年.因开具残疾证明而来我院求诊.体格检查:精神、反应正常,回答问题.心肺听诊无异常,左侧上臂萎细,前臂短小,腕部掌屈、桡偏,左手拇指、食指自掌部完全缺如.左肩关节活动正常,肘关节伸直位僵硬,腕关节背伸受限,掌屈可依靠前臂与中、环、小指夹持纸杯.中、环、小指背伸受限,屈曲尚可,感觉功能正常.

  • 肿瘤误诊为颈腰腿痛疾病6例分析

    作者:蔡军;刘克新;李宇俊

    颈腰腿痛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正因为如此,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将大部分的颈腰腿痛都归结为颈椎病、腰椎问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病名,而忽视了对每例患者疾病特点的分析,忽视了必要的鉴别诊断,导致误诊.肿瘤作为人群中主要的致死性疾病,对于它的误诊,会导致治疗机会的丧失,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将2006年至2009年收治的6例肿瘤误诊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肿瘤 腰腿痛 颈痛 误诊
  • 生物扩增在肩袖损伤修复中的运用

    作者:鲁宁;Edward V.Craig

    生物加强具有加速肩袖肌腱愈合、改善肌腱力学特性、减少术后肌腱粘连的作用.生物加强在肩袖修复及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多数报道均为动物实验或短期随访结果,终还需要多中心随机前瞻试验来确定其效果.

  • 力学刺激对软骨细胞整合素亚单位的调控

    作者:朱鸿飞;刘益杰;褚立希;冯伟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以关节软骨退变、关节缘骨质增生为主要改变的疾病.机械应力可以调节细胞的多种功能,而整合素作为细胞表面应力受体之一.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间的黏附,在传导力学信号从而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软骨病变早中期选择适当的良性刺激(如推拿手法)作用于软骨,调控整合素的表达影响软骨细胞的功能,修复损伤的软骨细胞,延缓关节软骨退变,这对于骨关节炎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 坐位杠杆整复法治疗难复性肩关节前脱位30例

    作者:景元伟;陆健祖;陆祖安;董方升;忻宇

    肩关节脱位是骨伤科门诊常见病之一,临床常用的复位手法较多,如拔伸足蹬法、拔伸托人法等,对一般的肩关节脱位疗效尚佳,但对肩部肌肉发达、体格健壮、脱位时间过长者,多难以奏效。自2004年至2009年对30例难复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采用坐位杠杆整复复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肩锁关节脱位治疗的热议与冷思考

    作者:赵勇;董福慧

    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肩部运动损伤,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3.2%[1].由于肩锁关节的特殊解剖特点,对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其治疗方法有上百种之多.由于损伤程度不同,目前普遍认为,Ⅰ、Ⅱ型急性脱位应行保守治疗,Ⅳ、Ⅴ、Ⅵ型急性脱位应行手术治疗,而对Ⅲ型急性脱位应首选保守治疗[2].

  • 肩锁关节脱位闭合穿针固定定位导向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作者:周松;郝永强;史晓林;赵焕利;高开拓;孙金谞

    目的:通过研究一种方便于闭合复住经皮缝合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辅助工具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自行设计的肩锁关节脱位闭合穿针固定定位导向器穿针固定配以经皮修复肩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20-61岁,平均38.6岁.术前受伤时间3.5-72 h,平均15.2h.均为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无合并锁骨骨折.总结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效果.结果:术中未发生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平均手术时间20min,平均出血量10ml,X线片示肩锁关节固定克氏针位置准确.术后6周取针,随访2-26个月,平均14.3个月,按Karlsson标准评定临床效果满意,优22例,良13例,差1例.结论:此方法简便易行,缩短了手术时间,费用低,且无手术切口瘢痕形成,保证了体表美观,属微创范围,便于推广应用.

  • 新鲜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微创治疗

    作者:张哲;高兴福;董丽梅;徐帅

    目的:探索新鲜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采用20套人肩部骨骼标本和10例尸体标本进行基础研究,并用超声引导,在活体上测量、设计,确定了喙突尖至锁骨锥状韧带结节后方骨突连线同锁骨中轴交点的定位方法.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体表标志定位,微创内固定手术方法,对127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进行治疗,男97例,女30例;年龄19-56岁,平均43岁.新鲜肩锁关节脱位93例,根据Rock wood分型,Ⅲ型67例,Ⅳ型11例,V型15例;新鲜锁骨远端骨折34例,均合并喙锁韧带断裂.手术时M在伤后1-8d,疗效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固定后,早期均完全复位.随访113例,时间13-15个月,平均14个月.9例螺钉在30d内出现轻度松动,位置仍可接受,功能恢复良好.7例并发肩周炎,半年后恢复.UCLA肩关节评分总平均分(32.0±4.7)分.优87例,良20例,可6例.结论:本方法具有创伤微小、费用低廉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自体双股掌长肌腱联合人工韧带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邵汝谊;章银灿;楼才俊;石高才;俞佳烽;罗聪;方伟松;卢焕兴;方杰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双股掌长肌腱联合人工韧带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4月至2009年6月采用自体双股掌长肌腱联合人工韧带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住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8-60岁,平均35岁;急性损伤26例,慢性损伤5例.术前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肩部疼痛、活动受限、肩锁不稳,X线提示肩锁关节脱位.结果:术后切口愈合好,无一例血管及臂丛神经损伤.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时间23个月.JOA评分术前(38.8±1.5)分,术后1个月(73.2±1.1)分,末次随访(93.5±0.8)分.本组优28例,良2例,一般1例.结论:应用自体双股掌长肌腱联合人工韧带重建喙锁韧带同时行锁骨远端部分切除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 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陈芒芒;叶秀云;倪跃平;牟哲飞;黄力鹏

    目的:探讨急性肩锁关节脱位使用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的临床疗效,从而寻求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采用带袢钢板内固定并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急性Rockwood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31-83岁,平均55岁;左侧8例,右侧4例;车祸伤7例,摔伤4例,运动伤1例.合并肋骨骨折4例,颅脑外伤2例,股骨干骨折1例.临床表现为肩锁关节部位肿胀,喙突和肩锁关节压痛,琴键征阳性,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手术时间为伤后2-10d,平均6d.治疗后对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患者的主观感受以及X线表现进行评定.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4-19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15-35d,肩关节基本恢复至正常活动度,内固定未出现移动、脱出、断裂,未再次发生关节脱位.按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标准,本组均达到A级.结论: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方法简便迅速,术中复位简单、刨伤小,术后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急性Rockwood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理想的治疗方法.

  • 肩锁关节脱位不同手术方法疗效比较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孙建华;闫安;王鹏程;张新虎;林永胜;刘玉民;刘斌;焦永倩;董桂贤;李煜;尚红涛;张宁;王泉;李明艳

    目的:分析比较应用单纯肩锁钩板固定术、单纯喙突移植术及肩锁钩板联合改良肌肉动力移位术3种手术方法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分别采用单纯肩锁钩板固定术、单纯喙突移植术及肩锁钩板联合改良肌肉动力移位术3种手术方法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65例.65例肩锁关节全脱位患者被分成3组,采用单纯肩锁钩板固定术组(A组)22例,单纯喙突移植术组(B组)21例,肩锁钩板联合改良肌肉动力移位术组(C组)22例.按照Karlsson评分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5例均获得术后随访,时间0.5-3年,平均1.5年.A组取出内固定后有8例发生半脱位,2例发生全脱位并有肩锁关节骨关节炎.1例在术后1年发生锁骨钩板钩部断裂.B组取出内固定后有7例发生半脱位,1例取出内固定物后发生全脱位,5例发生肩锁关节骨关节炎出现严重的疼痛和肩部活动受限.C组取出内固定后有2例发生半脱位,无全脱位及肩锁关节骨关节炎.按照Karlsson评分标准评定:A组优12例,良8例,差2例;B组优9例,良7例,差5例;C组优20例,良2例,差O例.肩锁钩板联合改良肌肉动力移位术组与前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锁关节全脱位采用肩锁钩板联合改良肌肉动力移位术治疗,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等优点,疗效确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AO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8例

    作者:李楠;李刚;王少山;马春媚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CHP)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使用CHP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住28例,其中男23例,女5例;年龄22-68岁,平均46.4岁;受伤到手术时间为1-21d,平均3.9d;取板时间6-22个月,平均9.4个月,结果:术后28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除1例并发肩锁关节炎、1例CHP断裂,其余恢复均较好,无骨折及再脱位发生.利用Kalsson疗效标准对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优21例,良6例,差1例.8例在植入CHP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肩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尤其是外展和上举,在取出钢板后症状缓解或消失,通过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达到正常范围.结论:CHP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便、刨伤小、术中出血少以及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远期临床疗效满意.

中国骨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