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

中国骨伤杂志

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중국골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83/R
  • 国内刊号: 李为农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zggszz@sina.com
  • 曾用名: 中国果树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两种微创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宋红浦;陆建伟;刘宏;张春

    目的:探讨两种微创技术即内窥镜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经皮Sextant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6月至2010年4月,胸腰椎骨折患者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21~58岁,平均为36.4岁;分别采用内窥镜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组24例),Sextant系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B组20例),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C组32例)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的临床及影像学各项指标.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术后1年取内固定,均未发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松动断裂.A、B两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伤口疼痛VAS评分方面均优于C组(P<0.05),但手术时间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组的后凸Cobb角、损伤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微创椎弓椎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能够达到复位、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

  • 两种不同入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沈斐;潘文明;王筱林;杨金华;张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采用经后正中入路(A组,20例)和椎旁肌间隙入路(B组,20例)治疗的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例,女27例,年龄26~61岁,平均46岁.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Basis TM).40例患者平均随访16个月(10~27个月).分析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24h及72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Cobb角纠正率、椎体塌陷纠正率.结果:术后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纠正率,椎体塌陷纠正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24h及72 h的VAS等方面均优于后正中入路组.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有神经症状或椎管内占位超过1/3者慎用此入路.

  • 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机制及治疗分析

    作者:王鹤;胡勇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严重创伤导致急性颈脊髓损伤伴高位截瘫并发低钠血症患者57例,男46例,女11例;年龄26~69岁,平均39.5岁;颈椎骨折或脱位55例,无骨折或脱位型脊髓损伤2例;完全性损伤28例,不完全性损伤29例.神经功能损害按ASIA分级:A级28例,B级 25例,C级4例.每日监测心率、血压、尿量、血钠,诊断低钠血症后即开始静脉补液、补钠,每隔2d检测尿钠、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根据监测结果及治疗反应判断低钠原因是由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还是由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引起,前者继续静脉补液、补钠,后者严格限水同时静脉补钠直至低钠纠正.对治疗前后血钠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例中诊断CSWS者42例,SIADH者15例.治疗3周后所有患者的心率、血钠、血渗透压有明显回升(P<0.01),血压、尿渗透压升高,尿钠减少(均P<0.05),尿量未见明显减少(P>0.05).出院时与治疗3周比较,心率、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进一步回升,尿量减少,尿钠进一步减少(P<0.05),血压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急性颈脊髓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受多因素影响,发病机制主要为脑性盐耗综合征(SCWS)及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治疗时应注意鉴别,根据不同病因采取补液或限液治疗.

  • 克氏针与微型钢板治疗MasonⅡ型及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赵勇;竺湘江;宋南炎;潘科良

    目的:比较克氏针与微型钢板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10年3月收治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共50例,其中使用克氏针治疗23例,微型钢板治疗27例.克氏针治疗组中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42.5±0.7)岁;MasonⅡ型骨折14例,Ⅲ型骨折9例.微型钢板组中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41.7±0.5)岁;MasonⅡ型骨折16例,Ⅲ型骨折11例.按照Broberg和Morrey的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异位骨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5±1.3)个月,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微型钢板组平均(90.5±11.6)分,克氏针组平均(70.6±11.3)分.微型钢板组优15例,良9例,一般2例,差1例;克氏针组优8例,良9例,一般3例,差3例.微型钢板组疗效优于克氏针组.而两组患者异位骨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钢板治疗桡骨头骨折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克氏针.

  • 单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与联合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作者:赵海洋;李长胜;冯卫;杨晨;于本峰;刘建国

    目的:回顾性比较单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与联合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对采用单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或Pemberton髋臼成形术联合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手术治疗且获随访的141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7例采用单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治疗(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男12例,女45例,年龄3~8岁;84例采用Pemberton髋臼成形术联合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手术治疗(联合手术组),男15例,女69例,年龄4~9岁.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2年进行Severin放射学评价,并采用Mckay临床评定标准评价2组疗效.结果: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患者随访30~52个月,平均38个月;联合手术组患者随访32~51个月,平均37个月.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7例再脱位,4例股骨头坏死,5例关节僵硬;联合手术组无再脱位、股骨头坏死、患肢缩短,2例关节僵硬.术后2年McKay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优27髋,良18髋,可12髋;联合手术组优52髋,良25髋,可7髋.联合手术组疗效优于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Severin X 线评定标准结果:单纯碗臼成形手术组优27髋,良15髋,可15髋;联合手术纽中优53髋,良22髋,可9髋.联合手术组优于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结论:与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相比,联合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在术后减少严重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优势.联合手术组患者对术后综合结果更为满意.

  • 经伤椎与跨伤椎固定对椎体形态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管功奎;崔永锋;朱宝华;包士忻;刘昌华

    目的:比较经伤椎与跨伤椎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椎体形态的远期影响.方法:回顾牲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8例单一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跨伤椎固定(A组)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21~60岁,平均(43.5±8.6)岁;经伤椎固定(B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4~57岁,平均(42.0±7.4)岁.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5个月.在手术前、手术后1周及随访结束时,分别对两组病例的椎体高度、终板夹角、神经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前A、B两组间椎体高度、终板夹角及神经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1周及随访结束时,两组在椎体高度、终板夹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B组椎体高度、终板夹角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间在神经功能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与跨伤椎固定相比,具有复位效果好,固定牢靠,远期椎体形态好的优点.

  • 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结核

    作者:蓝旭;许建中;刘雪梅;葛宝丰

    目的:探讨前方入路结核病灶清除、自体或同种异体髂骨移植、钢板内固定治疗颈胸段结核的效果.方法:2000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标准右前方入路联合胸骨柄正中劈开显露病变椎体,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和内固定术治疗颈胸段结核患者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25~46岁,平均38岁;病史3个月~2年,平均12个月.患者慢性发病,颈部持续性疼痛、僵硬、畸形,同时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术前X线片、CT、MRI检查提示病变部位:C7-T1 10例,T1 6例,T1-T3 3例,T2-T3 1例.颈胸段后凸Cobb角25°~60°,平均35°.术前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7例,D级2例,E级5例.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Cobb角变化和椎间植骨融合情况,采用NDI(颈椎残障功能量表)和Frankel分级评定术后临床症状和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无大血管、脊髓或喉返神经损伤,2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6~39个月,平均25个月.所有患者结核症状消失,无复发、切口感染、窦道形成或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复查血沉结果正常.术后3~6个月复查X线片提示椎间植骨均获骨性愈合,内固定位置正常.末次随访Cobb角10°~16°,平均12°.NDI评分从术前的(48.2±2.9)分降低至终末随访的(22.5±3.1)分.除2例术前脊髓功能A级末次随访未见恢复外,其余患者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5级,其中A级2例,B级1例,C级1例,D级3例,E级13例.结论:经前方入路显露颈胸段结核病灶安全可靠,椎管减压效果显著,病灶清除后行自体或同种异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可有效重建颈胸段脊柱的稳定性.

  • 活血利水中药联合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陈树清;孙保国;周厚明;陈泽雄

    目的:探讨复方南星止痛膏联合活血利水中药治疗慢性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3月膝骨关节滑膜炎患者120例,分为内服组、外敷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内服组患者平均年龄(56.58±5.47)岁;病程(7.35±2.59)个月;左膝18例,右膝17例,双膝5例;给予活血利水中药内服,该方由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组成.外敷组患者平均年龄(56.25±6.35)岁;病程(7.68±2.76)个月;左膝16例,右膝20例,双膝4例;给予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联合组患者平均年龄(55.65±4.49)岁;病程(7.50±3.36)个月;左膝16例,右膝18例,双膝6例;给予活血利水中药内服结合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治疗后采用Lysholm和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和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3组治疗效果及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纳入统计的患者118例,其中内服组40例,外敷组39例,联合组39例.治疗后联合组治愈27例,好转9例,未愈3例;外敷组治愈15例,好转16例,未愈8例;内服组治愈13例,好转16例,未愈11例.联合组的疗效高于内服组和外敷组.联合组除交锁和不稳定外,其余各项评分均高于内服组;联合组在跛行、疼痛、支撑、肿胀和爬楼梯方面评分高于外敷组;外敷组在疼痛、支撑、爬楼梯和下蹲方面评分高于内服组.结论:复方南星止痛膏联合活血利水中药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可以减轻疼痛,消除肿胀,改善关节功能.复方南星止痛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 借助3D螺旋CT重建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冯伟;冯天有;毕永民;王飞;许奎;王书勤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钙化髓核空间位置变化,探索研究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方法:2010年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男3例,女5例;年龄14~53岁,平均35.4岁.治疗前后进行腰椎及间盘螺旋CT扫描,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用3D测量方式,测量椎间盘后缘钙化突点与下一相邻椎体棘突后缘高点两者连线之间的距离.结果:手法治疗后患椎棘突偏歪消失,症状、体征减轻.椎间盘后缘钙化突点与下一相邻椎体棘突后缘高点之间连线距离有细微改变.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单(多)个椎体位移,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纠正患椎椎体位移,同时改变了突出髓核的空间位置,解除或改善与神经根的关系,恢复了脊柱内外因素平衡.

  • 双环10号线环扎并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骨折

    作者:张生志;张桂萍

    目的:现察双环10号线环扎并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双环10号线环扎并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骨折86例,其中男48例,女38例;年龄19~75岁,平均42.5岁;左侧52例,右侧34例.86例患者均为粉碎性骨折,3个骨折块者25例,4个骨折块者32例,4个以上骨折块者29例.手术时间40~70 min.所有病例术后根据B(o)stman等髌骨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分.结果:86例全部得到随访,时间3个月~6年,平均3.5年.B(o)stman评分总平均分(27.65±2.05)分,优78例,良8例.结论:双环10号线环扎并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复位良好、固定稳定的优点,可早期进行锻炼,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马骁;卡索;刘成;李丹;刘守应;王永成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髋臼双拄骨折的效果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收治髋臼双柱骨折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7~52岁,平均39.6岁.高位双柱骨折11例,低位双柱骨折8例,双柱骨折累压骶髂关节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11 d,平均5.8d.患者均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重建钢板和螺钉内固定.结果:除1例死亡外本组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3.6个月.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术后功能优9例,良7例,可2例.结论:经前后路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疗效满意.

  • 体外肾系膜细胞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锋;林日阳;何立群

    目的:从生长因子角度研究肾小球系膜细胞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将成骨细胞分为正常血清组和系膜细胞组,分别予10%正常血清培养液及20%系膜细胞培养上清液.MTT法分别检测培养24、48、72、120 h后两组成骨细胞增殖情况;在培养72及144h后检测上清液骨钙素(BGP)及骨桥蛋白(OPN)浓度;在培养144h后检测培养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α(IG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浓度.结果:在培养的各个时间点,系膜细胞组的成骨细胞增殖均明显高于正常血清组(P<0.05).在培养72、144h后,系膜细胞组BGP及OPN的浓度分别高于正常血清组11.3%、16.4%和55.0%、39.6%.在培养144h后,系膜细胞组的IGF-α、TGF-β浓度比正常血清组分别增高10.1%和47.7%.结论:肾小球系膜细胞能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功能.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分泌TGF-β来实现的.

  • 破骨细胞血系起源的活细胞成像观察

    作者:俞索静;肖鲁伟;吴承亮;童培建

    目的:采用活细胞成像技术,观察血系单核细胞诱导形成破骨细胞的全过程,旨在进一步阐明破骨细胞血系起源的发生及其细胞动力学.方法:取成年SPF级纯种雄性SD大鼠1只,体重280 g,腹主动脉采血8ml,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在RANKL与M-CSF诱导下,分为例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组、噬骨试验扫描电镜观察组、活细胞成像组4组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组从培养开始,在数字显微成像系统下,每天观察记录1次;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组培养21 d作酶活性染色鉴定;噬骨试验扫描电镜观察组培养21d取出骨磨片作扫描电镜观察;活细胞成像组采用多点位缩时电影法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长达35 d的连续观察记录.结果:诱导培养2周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大量多核细胞形成,外形呈圆形、梭形、扇形、椭圆形及不规则突起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绝大部分多棱细胞与单核细胞均呈阳性反应;骨磨片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较多骨吸收陷窝、坑洼及沟道,还有位于陷窝及沟道内正在行使骨吸收功能的破骨细胞;活细胞成像观察到起源于周围血的多核破骨细胞是由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与多核细胞及多核细胞之间相互融合而成,其细胞间的融合均发生在贴壁状态,显微缩时电影观察显示破骨细胞形态表现复杂多变.结论:大鼠周围血单核细胞在RANKL和M-CSF诱导下,可以向破骨细胞分化,形成具有骨吸收功能的多棱破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形成是发生在贴壁状态下多种形式的细胞融合过程,破骨细胞的粘附特性对其存活及功能发挥至关重要.破骨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其形态结构动态多变.破骨细胞不仅是一种多核细胞,还可能包括单核破骨细胞.破骨细胞通过融合形成多棱巨细胞的特性,可能是其适应功能需求与骨吸收效率的一种特殊生物学行为.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破骨细胞的血系起源学说,并为深入阐明破骨细胞的细胞动力学与细胞生物学特性提供了新的实验研究依据.

  • 肩关节后脱位2例临床报道

    作者:许建国;许鑫;吴静;喻俊辉;缪苏健;缪苏叶

    肩关节脱位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北京积水潭医院根据肩、肘、髋、膝关节脱位339例患者统计,肩关节脱位占40.1%,其中,肩关节后脱位在临床上极为少见,据资料统计约占肩关节脱位的1.5%~3.8%,其误诊率高达60%[1].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肩关节脱位2例,报告如下.

  • 手术治疗成人同侧肘关节和桡腕关节同时骨折脱位3例

    作者:王刚祥;竺湘江;王志刚;周海东

    成人同侧肢体肘关节和桡腕关节同时发生骨折脱位的报道较少,需要手术治疗.自2005年至2011年,收治同侧肘关节和桡腕关节同时骨折脱位3例,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关键词: 肘关节 腕关节 脱位
  •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治疗进展

    作者:陈红卫;赵钢生;潘骏;吴立军

    目前临床上没有一种理想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分型系统,有待于临床工作者进一步完善.由于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特殊性,目前手术入路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用传统的手术技术和手术入路很难达到满意的复位和固定.经改良的后侧入路手术治疗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在临床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各种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本文拟就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分型、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等方面作一综述.

  • 微创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现状

    作者:李盛华;周明旺;李亚军;梁雄勇

    以内窥镜技术和影像技术为基础的微创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进展迅速,它的开展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患者痛苦,比传统手术有很多优点,但适应证相对狭窄.尚不能取代传统手术,如何操作规范扩大适应证并解决腰椎重建等诸多方面是其今后突破的方向.现从微创治疗LDH的经皮穿刺技术和内镜、内窥镜技术两大方面综述其研究现状.

  • 冲击手法治疗儿童内收型孟氏骨折

    作者:郑晓蓉;钟黎娟;吴小宝

    内收型孟氏骨折约占孟氏骨折的20%[1],特点是尺骨骨折发生在近侧干骺端,横断、纵裂或青枝.如果复位不完全,易出现尺骨畸形愈合,导致肱桡关系不稳定.随着儿童生长发育,不稳定的桡骨头不受肱桡关节的约束而出现过度生长,甚至可以发生下尺桡关节的变化,影响腕关节的功能活动[2];或者肱桡关系正常但肱尺关系发生倾斜,导致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自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采用冲击手法治疗儿童内收型孟氏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钛制弹性髓内针在成人锁骨中段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张伟;陈庆玉;寇冬权;程少文;赵敬凯;戚盈杰;彭磊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针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手术技巧、注意事项和并发症,评价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6月至2009年1月收集锁骨中段完全移位性骨折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19~67岁,平均39.0岁;左侧14例,右侧14例;简单骨折15例,楔形骨折8例,粉碎型骨折5例;平均病程2.9 d.术前患者肩部肿胀畸形,上臂贴胸不能活动,X线片示锁骨中段完全移位性骨折.术前平均缩短率6.76%,骨折愈合后测量锁骨长度,肩部功能采用Constant和Murley肩关节评分,上肢活动障碍程度采用DASH(Disability of the Arm,Shoulder,and Hand)评分.结果:钛制弹性髓内针闭合治疗26例,开放复位穿钉2例,均获得满意解剖复位.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1.5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愈合后锁骨平均缩短率3.38%,较术前改善.Constant和Murley肩关节评分平均(97.0±4.2)分,DASH评分平均(3.4±4.8)分.患者对功能和外观满意.结论:钛制弹性髓内针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具有诸多优点,可作为钢板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替代方法.

  • 弹性髓内钉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作者:董伊隆;潘展鹏;陈文良;赵章伟;黄益奖;杨国敬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17例青少年急性锁骨骨折,男11例,女6例;年龄12~18岁,平均15.3岁.伤后至手术时间2~7 d,平均3.5 d.对术前和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肩关节Constant评分、术前和术后2周肩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并通过X线片检查观察患者骨折愈合及复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8个月,平均6.5个月.没有出现感染、TEN断裂及顶破皮肤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Constant评分(85.6±4.3)分,较术前(45.3±6.1)分明显提高(t=22.164,P<0.01).术后2周肩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12~16周取出髓内钉X线片显示骨性愈合,肩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具有疗效良好,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其为锁骨骨折青少年治疗提供一种可靠的选择.

  • 成人锁骨中段有移位骨折手术与保守治疗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李海

    目的:比较手术与保守方法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成人锁骨中段有移位骨折254例,男188例,女66例;年龄19~62岁,平均39.3岁;横行骨折38例,斜行骨折71例,粉碎性骨折145例;均为新鲜单一骨折.其中保守治疗组127例,男96例,女31例,平均年龄(40.1 ±6.02)岁,采用手法复位“∞”形绷带外固定;手术治疗组127例,男92例,女35例,平均年龄(39.0±5.11)岁,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纽外观满意度、治疗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根据韩良平等制定的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8~10个月,平均9.8个月.手术治疗纽中优110例,良12例,可3例,差2例;保守治疗组中优62例,良28例,可37例;手术治疗组疗效优于保守治疗组.保守治疗组外观满意度高于手术治疗组,保守治疗组治疗费用及并发症低于手术治疗组.结论:成人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应该综合分析选择治疗方案,首先选择非手术治疗,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克氏针断裂移位至颈部1例

    作者:周程鹏;高仕长;刘佳

    患者,男,79岁,因车祸致右锁骨中外1/3骨折,在当地医院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后6年.内固定术后1年左右,患者用右肩担重物后感右肩部胀痛,未到医院诊治.1个月前患者到当地医院行直肠肿瘤切除术,术前行胸部X线片检查时发现有1枚克氏针断裂,内侧段移位至颈部,外侧部分未退出.查体:右肩部见一10 cm长手术切口瘢痕,内固定尾端无外露,局部未扪及包块,无压痛、叩痛,无反常活动,虎口区感觉正常,右手指自主活动,右肩、肘、腕关节活动范围正常,肌力5级,右腕部桡动脉搏动正常,手指痛触觉同对侧.颈部右侧未扪及包块,局部无压痛;颈部活动无明显受限.

  • 锁骨骨折的治疗

    作者:刘亚波

    锁骨骨折是普通的一种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6%~5%[1].粉碎性、移位性、短缩的高能量锁骨骨折发生率也正在增长.传统上锁骨骨折都是使用闭合复位进行治疗.大多数早期的报道评定锁骨骨折的疗效时,把医生主观经验或者影像学的结论等同于成功的愈合[2-5];很少有文献是以患者角度来客观评定临床疗效的.近来的研究发现保守治疗效果并不总是很理想的,特别在高能量的锁骨骨折上.因此,多少年来传统的保守治疗受到空前的挑战.随着现代内固定技术的发展,相应的治疗理念也在发生改变.

中国骨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