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

中国骨伤杂志

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중국골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83/R
  • 国内刊号: 李为农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zggszz@sina.com
  • 曾用名: 中国果树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术后轴性症状和颈椎曲度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张学利;王善金;王云力;刘献强

    目的:观察评价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降低术后轴性症状发生和减少颈椎曲度丢失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10月至2007年5月行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56例(锚定单开门,A组),与50例同期行传统单开门手术的患者(传统单开门,B组)进行对比分析,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轴性症状及JOA(17分法)评分,根据X线片测量C2与C7椎体后壁切线夹角α.结果:手术时间:A组(116.0±27.9)min,B组(120.0±18.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A组(148.0±68.3)ml,B组(152.0±63.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23例(41.1%)发生轴性症状或加重,B组38例(76.0%)发生轴性症状或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A组改善率(61.1±24.5)%,B组改善率(53.3±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颈曲夹角(6.3±5.1)与术后颈曲夹角(6.6±4.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颈曲夹角(5.9±5.1)与术后颈曲夹角(4.8±3.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能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和颈椎曲度的丢失,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能提高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 带锁髓内针与旋入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张满江;孙树东;张欣;杨东昭

    目的:就带锁髓内针与旋入式髓内针治疗股骨干新鲜骨折的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对比.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带锁髓内针和旋入髓内针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60例,男49例,女11例;年龄12~68岁,平均33.5岁;其中稳定型骨折(股骨干狭窄段以上的横断、短斜或短螺旋骨折)41例,不稳定型骨折(狭窄段破坏粉碎大于直径50%的长斜及螺旋骨折、髓腔扩大的中下1/3骨折、多段骨折等)19例;均为新鲜骨折,不合并重要神经血管损伤.手术时间为伤后2 h~7 d.采用上述两种髓内针进行内固定.带锁髓内针治疗组患者术后即刻开始邻近关节功能活动,4~5 d后开始患肢10~15 kg的部分负重.旋入髓内针治疗组切口愈合后开始关节活动,6周后开始部分负重功能练习.然后,分别就其生物力学特点、手术操作、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功能恢复以及手术适应证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带锁髓内针组:闭和性骨折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16周,开放性骨折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20周.愈合率100%,畸形愈合率为7.9%.下肢功能恢复优27例,良1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93.3%.旋入髓内针组:闭和性骨折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16周,开放性骨折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23周.愈合率87%,畸形愈合率为18.2%.下肢功能恢复优23例,良2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83.3%.两组术后均未见金属断裂和骨不连现象.两组疗效在骨折愈合时间、畸形愈合率、再次手术率及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等项指标差异明显.结论:带锁髓内针与旋入髓内针相比较对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的股骨干骨折更具有可靠性、可操作性,并且可以降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旋入髓内针在其适应证内有较好疗效.

  • 下颈椎关节突关节与椎体后缘关系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赵刘军;徐荣明;马维虎;应启迩;王邦荣;夏华杰;王国平;刘观燚;曹进;郑华江

    目的:研究探讨下颈椎关节突关节前缘与椎体后缘的位置关系,为临床行下颈椎经关节螺钉植入时评价进钉深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无明显下颈椎畸形的标准颈椎侧位X线片100张,下颈椎标准CT平扫片50张,测量下颈椎关节突关节顶点、中部、基底部前缘与椎体后缘的距离(分别记为HS,HM,HI),椎体后缘之前为负、之后为正.并对测量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关节突关节前缘距离、椎体后缘的距离从顶点到基底部逐渐减小(HSHMHI).C3,4关节突关节前缘大多位于椎体后缘之前(HS,HM,HI均为负值);C4,5、C5,6关节突关节前缘逐渐后移;C6.7关节突关节前缘均位于椎体后缘之后(HS,HM,HI均为正值).下颈椎关节突关节顶点前缘与椎体后缘的距离HS从C3,4到C6,7逐渐增大,C3,4为(0±0.25)mm,C4,5为(2.03±0.47)mm,C5,6为(2.45±0.56)mm,C6,7为(2.91±1.05)mm;下颈椎关节突关节中部前缘与椎体后缘的距离HM从C3,4到C6,7逐渐增大,C3,4为(-1.57±0.53)mm,C4,5为(0.50±0.26)mm,C5,6为(0.56±0.36)mm,C6,7为(1.54±0.39)mm;下颈椎关节突关节基底部前缘与椎体后缘的距离HI从C3,4到C6,7逐渐增大,C3,4为(-2.03±0.40)mm,C4,5为(0±0.30)mm,C5,6为(0.50±0.44)mm,C6,7为(1.08±0.70)mm.结论:在行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时,螺钉的头部在C3,4应位于相应椎体后缘前方0~2 mm,C4,5应位于相应椎体后缘之后0~2 mm,C5,6应位于相应椎体后缘之后0.5~2.5 mm,C6,7应位于相应椎体后缘之后1~3 mm.下颈椎关节突关节前缘与椎体后缘关系的确立,可为临床工作中下颈椎经关节螺钉植入时判断进钉深度提供参考.

  • 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膝关节僵硬48例

    作者:杨兆宏;邱晗;柳伟;雷利生

    膝节僵硬多为膝部骨折、韧带损伤手术及长期制动等各种原因造成,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一个治疗上的难题.自2003年至2006年采用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膝关节僵硬4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作者:顾鸿程;蒋兴良;徐兵

    股骨颈骨折老年人多见,其预后难以预料,治疗一直颇具挑战性.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54例,取得满意结果.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郑继会;马杰;苑娜;胡思斌;赵均福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3月至2004年11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9例,男17例,女2例;年龄17~49岁,平均31.4岁;左足11例,右足8例.切取皮瓣面积大30 cm×18 cm,小18 cm×9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缘坏死,换药愈合.随访6个月~2年,平均18个月,皮瓣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内外髁三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尺神经损伤的预防

    作者:曹进;仲肇平;周龙;徐荣明;陈秋;彭琳瑞;任荣

    目的:探讨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尺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81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男54例,女27例;年龄2.5~11岁,平均6岁.根据Gartland分型:Ⅱ型25例,Ⅲ型56例.采用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方法治疗,患者均闭合复位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3周.结果:81例获得随访,患者术后均获得即时稳定性和远期骨性愈合,均未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肘关节功能均获得满意恢复.结论: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术是一种稳定而可靠的治疗不稳定髁上骨折方法,术中尺神经损伤完全可以避免.

  • CT引导在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宝

    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于中老年,常见的并发症是腰背部急慢性中重度疼痛,重者可导致脊柱后凸畸形[1].对于这类患者应用椎体成形术(PVP)、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可以有效治疗[2],通常在C形臂X线机监视下,通过胸椎椎弓根路径完成手术[3].2004年6月至2006年9月,在CT引导经皮穿刺经胸椎椎弓旁途径共完成PVP、PKP手术15例19个椎体,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双钢板螺栓加全层髂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

    作者:陈志强;郭英

    自2002年以来应用双钢板螺栓加全层髂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2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关节镜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陈刚;郑松;范国民;张玉山

    踝关节是个高度适配的鞍状负重关节,骨折时还可同时伴有软骨、韧带和肌腱的损伤,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高.作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踝关节稳定性重建非常重要,但临床上仍发现部分患者虽然影像学资料显示复位固定满意,但并发后期关节炎,影响生活质量.同时部分患者骨折部皮肤条件差,切开手术感染概率高,为此,我们利用关节镜技术,进行微创手术治疗踝部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三通道髓芯钻孔减压加DBM、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

    作者:季卫锋;丁伟航;马镇川;厉驹;童培建

    目的:回顾性分析三通道髓芯钻孔减压技术加自体骨髓干细胞、DBM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并探讨其适应证.方法:根据股骨头坏死宾夕法尼亚大学分型方法对87例103髋进行三通道髓芯钻孔减压技术加自体骨髓干细胞、DBM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其中男71例(86髋),女16例(17髋);平均年龄47岁;平均病程1.3年.临床主要表现为患髋疼痛、功能障碍、跛行,术前对患者进行分期评价,根据术前、术后症状,VAS及Harris评分,同时结合影像学表现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随访超过2年,平均时间26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7.3分增至术后平均74.0分,平均优良率75.7%.Ⅰ型优良率88%(22/25),Ⅱ型优良率78.7%(37/47),Ⅲ型优良率61.3%(19/31).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三通道髓芯钻孔减压技术结合DBM、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既去除了病灶,又利用DBM的骨诱导作用和自体骨髓干细胞的多向分化功能,可以恢复股骨头的负重结构,消除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塌陷前期的一种有效方法.

  • 肌腱结嵌压固定保留胫骨止点的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作者:宋光虎

    目的:探讨以自体骨栓肌腱结嵌压固定保留胫骨止点的腘绳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自体骨橙肌腱结嵌压固定保留胫骨止点的腘绳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断裂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8~32岁,平均22岁;左、右膝各10例.取自体腘绳肌腱,保留肌腱的胫骨止点,两端编织缝合后预张.建立胫骨、股骨隧道,并制作胫骨骨桥结构,股骨隧道为内窄外宽结构.骨栓肌腱结嵌入股骨隧道内,牵引线带着肌腱结远端的腱束经股骨、胫骨隧道穿出,与胫骨止点上的肌腱交叉,在胫骨骨桥上打结并缝合固定.术后患膝以支具固定在屈曲45位.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1个月.膝关节功能评估采用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术前平均(61.5±4.6)分,终末随访时平均(92.5±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栓肌腱结嵌压固定保留胫骨止点的腘绳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方法为生物学固定,避免使用高值耗材,降低了手术费用,且有利于腱-骨愈合.

  • 胫腓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在西藏高原地区的应用价值及策略

    作者:殷成宇

    胫腓骨骨折在四肢长骨骨折中常见,也是常见的开放性骨折.随着带锁髓内钉技术的发展,受到广大学者推崇,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愈来愈广.但钢板固定在很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是常用治疗方法,仍有较大应用价值.以往考虑到创口闭合困难及担心钢板外露等因素,把钢板置于胫骨外侧肌肉下,现仍为很多医生所沿用,但这种固定往往破坏了外侧软组织绞链,不符合生物力学和张力带固定原则,给骨愈合造成一定影响.统计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将钢板置于胫骨内侧治疗胫腓骨骨折5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股骨转子间骨折双头自动加压新型外固定支架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秦玉星;盛国庆;王以进;姜林忠;茅云伟;史荣军;束军潮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双头自动加压新型外固定支架的力学特性.方法:将15具新鲜湿润股骨头标本,分试验组5具和对照组10具(动力髋螺钉DHS和传统外固定支架各5具).在试验时实行等级加载,0~1 800 N,加载速度1.4 mn/min,分别测量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后的强度和刚度、扭转力学性能和股骨的极限承载能力,以比较不同器械的优劣.结果:试验组在股骨转子间固定后的强度和刚度,股骨的扭转力学性能以及极限承载能力均优于DHS和传统外固定支架(P<0.05).结论:双头自动加压新型外固定支架嵌后比较紧密,无滑动,能有效地防止髋内翻畸形的发生.

  • 正骨散对实验性损伤局部软组织炎性细胞的影响

    作者:齐越峰;卢建秋;赵兴玮;韩静

    目的:探讨正骨散在细胞水平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采用重锤打击法建立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B),赋形剂(凡士林)组(C),正骨散组(D).造模24 h后损伤局部涂药,每日1次,用药4 d后损伤部位取材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栓素(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A组肌组织结构正常,横纹清晰;B组与C组肌纤维肿胀、断裂或明显坏死,间质中度或重度出血、瘀血、水肿和大量炎细胞浸润;D组肌纤维肿胀、间质出血、瘀血、水肿、炎细胞浸润则明显减轻,可见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D组IL-1β、TNFα、TXB2以及TXB2/6-keto-PCF1α比值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6-keto-PGF1α显著高于B组和C组;各组IL-6无明显变化.结论:正骨散可促进炎症的吸收与炎性细胞因子的稀释和转运,并能迅速地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其抗炎镇痛作用与IL-6关系不大.

  • 骨骺生长滑动钢板的设计及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练克俭;洪加源;纪玉清;丁真奇;林斌;翟文亮;陈长青

    目的:设计一种骨骺部可滑动延长钢板,通过动物实验了解该钢板在动物体内能否在有效固定骨折的同时,又能减轻对骨骼纵向生长的抑制,减少肢体畸形的发生.方法:根据儿童、青少年股骨髁部的解剖特点设计出适用于儿童、青少年股骨髁部骨折的内固定滑动钢板.实验动物选30只1.5月龄健康山羊,12只为正常对照组,余18只为钢板内固定组,其中右后肢采用普通钢板固定,左后肢采用滑动铜板固定.术后不同时相点对所有山羊双侧股骨进行X线摄片检查和使用组织化学、电镜观察评估骨骺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X线摄片检查钢板内固定组在术后1 d双侧股骨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2、4、6个月双侧股骨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滑动延长钢板侧股骨长度明显长于普通钢板侧,股骨长度术后1、2、4、6个月分别与术后1 d增长的数值进行比较分析,普通钢板侧和正常对照组右侧股骨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滑动延长钢板侧和正常对照组左侧股骨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示滑动组骨骺板总厚度及肥大细胞计数均明显大于普通钢板固定组(P<0.01);Safranine O组织化学观察示滑动组于术后3、6个月Safranine O组织化学染色明显深于普通组;电镜现察示滑动组于术后3、6个月软骨增殖区软骨细胞分裂及生长活跃.结论:动物实验证实可滑动钢板在动物体内随骨骺的生长可自动延长,对骺板无加压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继发骺板损伤,不会产生骨骺生长抑制、骨骺早闭,符合发育期骨骺生长的生理特点.

  • 腰椎间盘侧方突出1例

    作者:郭艳幸;赵庆安;章奕

    患者,女,50岁.不明原因出现右小腿后外侧及足背麻木疼痛20d.侧卧位及劳累后加重.查体:L4.5、L5S1右侧间隙深压痛、叩击痛并伴右下肢及足背放射痛,右足背感觉迟钝,右<足,母背伸力减弱,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不典型.

  • 桡骨远端骨折分型研究概述

    作者:赵勇;崔秀仁;王雷;闫安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目前,其分型方法多样,往往会造成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上的混乱,不利于临床选择佳治疗方法.本文就桡骨远端骨折分型状况作一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 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临证经验

    作者:范志勇;黄增彬;赖淑华;钟伟;郭汝松

    笔者曾师从广东省中医院吴山教授学习1年,现将其辨治肩周炎的临证体会介绍如下.

  • 摇抖手法整复桡骨头半脱位93例

    作者:慈晓杰;姜军科;王英华

    桡骨头半脱位是5岁以下小儿常见的一种肘部损伤,当小儿前臂被突然提拉后容易造成桡骨头半脱位,俗称"牵拉肘".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摇抖手法整复了93例桡骨头半脱位患儿,现总结报告如下.

  • 尺神经损伤误诊18例分析

    作者:车宇;徐林

    尺神经是周围神经中损伤发生率高的神经之一,因为举前臂挡住头面部是人类的自然保护性动作之一,当前臂及手的尺侧位于前面时,创伤来临,尺神经多难以幸免.尺神经损伤诊断并不困难,但常有一些特殊情况而被漏诊误诊,2006年至2007年,共收治尺神经漏诊病例18例,其中绝大部分病例来自基层医院,为防止尺神经损伤漏诊的发生,现就漏诊原因及初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一回顾性分析.

  • 《中国骨伤》杂志论文中存在的统计学错误辨析(9)

    作者:周诗国;胡良平

    本文对<中国骨伤杂志2006年第9期与2007年第9期所刊载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类的论文,从统计学方法的应用角度作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就试验设计、统计表达与描述和统计分析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辨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提高科研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 《中国骨伤》2008年第10期继续教育试题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骨伤 继续教育
  • 骨化三醇与仙灵骨葆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许洁;赵东宝

    骨质疏松症(osteop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变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疾病,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的患者日益增多.本文采用骨化三醇与仙灵骨葆联合治疗社区中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经临床系统观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重视地震中脊柱脊髓损伤的现场救治及后期治疗

    作者:邱勇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此次地震突发性强、破坏性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重大.5月13日上午10时,我院迅速组织了一支20名医护人员的医疗救护队和一批抢救器械及药品,奔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医疗救治工作.5月23日我院还接收了一批从四川地震灾区转运来的重伤员,全部伤员均得到了积极有效的治疗.此次治疗的伤员当中,相当一部分是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笔者结合这些伤员的病情特点,谈谈地震中脊柱脊髓损伤的现场救治及后期治疗方面应引起注意的一些问题.

  • 地震伤中小腿开放性骨折的特点及治疗经验

    作者:许硕贵;吴亚乐;王家林;贲道锋;付强;张福利;范恒俊;李天军;石松;李强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后,第二军医大学第七医疗队于5月15日凌晨抵达重灾区江油市,至7月7日离开54d中,共处理开放性胫腓骨骨折43例.山于地震伤在不同时期、不同震级、不同地理环境及建筑物条件下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加上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高致残率(截肢、感染、肢体短缩)在地震伤中的高发生率[1],故将这43例的病例特点及我们的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 汶川地震后送伤员的伤情调查分析

    作者:付青格;张春才;王志伟;纪方;苏佳灿;曹烈虎;刘欣伟;李卓东

    目的:调查分析汶川地震后送伤员的伤情.方法:对汶川地震后2周转来长海医院的34例地震伤员伤情进行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分类、救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受伤现场伤员急救、分类与转送,对合并软组织损伤的骨折伤员选择性应用外固定支架、积极修复软组织损伤,辅以积极的心理评估与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地震伤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总结汶川地震后送伤员的伤情特点与救治经验,为地震伤员的救治提供了初步依据和方法.

  • 脊椎地震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作者:戚跃勇;邹利光;周宇;陈轶;梅文铭;孙清荣

    目的:探讨脊椎地震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脊椎地震伤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22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20例行CT检查,15例行MRI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均能明确诊断,脊椎压缩骨折20例,爆裂性骨折2例.单发椎体骨折12例,多发椎体骨折10例,共累及31个椎体.31个椎体骨折中,颈椎3个,胸椎12个,腰椎14个,骶椎2个.结论:影像学检查有利于脊椎地震伤的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

  • 二期计划再手术治疗地震多发伤

    作者:王北岳;赵建宁;郭亭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策略(DC)治疗后地震多发伤病员的处理及APACHE Ⅱ评分判定计划再手术时机.方法:于2008年5月18日至6月30日对21例已实施DC的危重地震伤病员进行内科支持、外科干预,于重症监护室(ICU)恢复生理潜能,连续APACHE Ⅱ评分,判定伤病员生理状况及创伤程度,分期分阶段对骨与软组织伤实施关节内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更改外固定支架为坚强的内固定方式、椎体爆裂骨折的内固定手术以及软组织重建等确定性手术.结果:通过二期计划再手术策略对伤病员的确定性治疗,21例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并发症少,伤残率低,无死亡事件.结论:适时评估患者生理潜能、判定手术时机、正确的选择手术方式可减少此类伤病员的并发症、伤残率及病死率.

  • 震区转诊伤员15例治疗体会

    作者:谭远超;王亮;黄相杰;蒋琬君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5月23日我院接收由成都军区总院转诊的地震骨伤病员1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 地震致骨折的伤情分析与治疗

    作者:丁宇;孙涛;王鹏建;向建华;张茂昌;李永

    目的:分析地震致骨折伤员的伤情,总结救治经验,探讨战时前线医疗救治模式.方法:在对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灾害的骨折伤员现场救治中,采集相关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伤情,观察手术伤员的临床疗效.验证军地医疗机构联合救治模式的合理性.结果:①收治住院骨折伤员236例,四肢骨折占81.3%,多发骨折占11.4%,开放性骨折占10.6%.②手术伤员55例,术后功能明显改善者达65.5%,无术后感染及截肢病例.③辅以心理疏导,患者均能配合临床治疗,术后短期内功能恢复程度与平时骨折伤员无明显差异.结论:①本次地震危害大,伤员量大、病情较重,以四肢骨折为主,救治过程中应重视全身情况.②医疗队与当地医院合作,进行联合救治,应该视为一种全新的卫勤实践与理念,具有一定优越性.③心理疏导为伤员术后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 地震挤压伤对肢体骨折术后伤口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福洪;陈泽;段恒琼;万仲贤

    目的:观察地震挤压伤对术后伤口愈合影响.方法:肢体在地震时曾被挤压而接受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28例为观察组;以地震时肢体未被挤压接受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27例为对照Ⅰ组,以同期本地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30例为对照Ⅱ组.分别检查尿常规、肌酸激酶、观察伤口并发症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各组尿颜色、尿常规、肌酸激酶没有明显差异,而观察组的伤口并发症、伤口愈合率与两个对照组均有差异.结论:地震挤压伤对术后伤口愈合有影响.

  • 汶川地震老年伤员的治疗对策

    作者:付青格;张春才;王志伟;苏佳灿;许硕贵;曹烈虎;刘欣伟;李卓东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伤后送老年伤员的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地震后我院收治的14例老年伤员的伤情特点与救治方法.结果:经过4~8周的处理,14例老年伤员均获得有效治疗.所有伤员预后良好,无麻醉及手术并发症,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肺栓塞、褥疮、脑卒中等并发症,出院时合并的内科疾患得到有效控制,心理状况良好,营养状况明显好转.结论:对老年伤员的伤情与全身状态评估,小组方式的治疗护理与康复,积极营养支持,根据伤情积极对症处理,辅以必要的心理干预,是提高老年地震伤员疗效的关键.

  • 汶川地震致周围神经损伤14例诊治体会

    作者:苏佳灿;李卓东;禹宝庆;曹烈虎;张春才

    目的:探讨战地条件下地震致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地震致周围神经损伤14例进行总结回顾,观察战地条件下通过及时诊断并采用神经吻合术、修复术以及保守治疗等治疗方法对地震致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疗效.结果:14例患者全部获得4周随访,所有患者神经损伤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地震伤中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较高,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战地条件下应因地制宜,结合患者伤情,早期给予有效治疗.

  • 地震伤致严重挤压综合征的救治体会

    作者:苏佳灿;付青格;李卓东;禹宝庆;张春才;曹烈虎;刘欣伟;朱科明;郭志勇;贲道峰

    目的:探讨地震伤挤压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为地震伤挤压综合征的救活提供参考.方法:对地震伤致严重挤压综合征35例治疗进行总结回顾,观察全身营养支持、积极局部创面处理辅助血液透析,对挤压综合征患者恢复的作用.结果:经过正确的早期处理,逐步清除局部坏死组织,恢复患者心、肾功能,为后续修复创面打下良好基础.结论:尽早解除压迫,正确处理伤肢,及时对坏死组织清除,减少毒素吸收,辅助人工血液透析治疗,有利于提高挤压综合征患者救治成功率.

  • 汶川大地震后送伤病员病情特点及救治要点

    作者:赵建宁;王北岳;施鑫;毛广平;包倪荣;钱宏波;丛宇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里氏8.0级地震造成37万余人受伤,近90%为肢体创伤病员.其中,10%~15%患者伴有颅面、胸腹部等处创伤.我院于2008年5月23日及28日分两批收治47名震区空运伤病员,其中骨科伤病员41例.本文针对我院接收的41例骨科伤病员的入院时病情特点、治疗措施及原则等作一简要总结.

  • 汶川地震陇南灾区伤情调查与分析

    作者:李盛华;张彦军;周明旺;李红专;宋渊;叶柄霖;王久夏;张玉昌

    目的:调查分析汶川地震甘肃陇南伤情情况,进一步讨论如何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灾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甘肃陇南地震受灾人口进行抽样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致伤原因、救治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此次地震伤抽样调查中共有1 652例,死亡16例,四肢骨折患者750例,占45.4%,精神、神经方面40例,占2.4%.通过有组织的及时救助伤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结论:加强地震伤的预防与救治,从而有效地减少致死率和致残率.

  • 汶川地震伤员的紧急救治

    作者:张超;何勍;钱阳明;朱智明;殷明;阮狄克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30 h后,海军总医院抗震救灾第一医疗队抵达灾区绵阳.截止7月4日,抢救重伤员37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25台次,诊治灾民12 025人次,先后4次向重庆、昆明、广州、德阳等地远距离转运伤员583名.从战伤救治的角度看,我们经历了全部三级救治过程.在初的紧急救治基本结束后,对其中的体会和经验进行小结.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地震 急救
  • 损害控制救治平时和地震时严重多发伤的比较研究

    作者:熊雁;杜全印;孙红振;王子明;吴思宇;王爱民

    目的:探讨损害控制在平时和地震时救治严重多发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对比研究损害控制技术救治平时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26例和汶川地震时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24例,评估两组伤员的病情特点、损害控制救治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平时组26例全部存活,19例返回原工作岗位,7例生活自理,其中3例需继续治疗.地震组24例全部存活,4例重要器官衰竭者已脱离危险,3例尚需进一步的清创和植皮手术,其他伤员均已完成确定性手术并顺利康复之中.损害控制技术救治平时组和地震组严重多发伤,两者救治效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损害控制技术救治平时和地震时严重多发伤均可取得理想效果.

中国骨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