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

中国骨伤杂志

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중국골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83/R
  • 国内刊号: 李为农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zggszz@sina.com
  • 曾用名: 中国果树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小切口经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程杭清;李国庆;孙韶华;马维虎;阮超越;赵华国;徐荣明

    目的:比较小切口经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椎弓根钉短节段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优缺点及疗效.方法: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采用小切口经肌间隙入路或微创经皮入路椎弓根钉短节段跨伤椎固定技术治疗并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无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5例,男65例,女30例;年龄16~60岁,平均42岁.小切口经肌间隙入路固定58例(经肌间隙组),微创经皮入路固定37例(微创经皮组).对两种不同入路的手术切口总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住院期间费用等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影像学结果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6个月.未发现切口感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经肌间隙组较微创经皮组术中透视时间短、住院期间费用低(P<0.05);而微创经皮组较经肌间隙组切口总长度小(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及术后影像学结果方面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及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小切口经肌间隙入路与微创经皮入路椎弓根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具有相似的疗效.小切口经肌间隙入路易于学习掌握,无须增加患者手术费用和遭受过多的医源性辐射,建议优先考虑使用.

  • 高龄患者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作者:徐义春;姚辉;王其友;侯刚;赵慧清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腰椎退行疾病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28例80岁及以上高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80~93岁,平均(85.44±3.66)岁,病程3~20年.采用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近远期并发症,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分别进行JOA腰椎评分并计算临床改善率,并于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6.5个月.手术时间(150.00±26.42) min,术中出血量(373.33±99.88) ml.JOA评分术前(12.30±2.43)分,末次随访时(24.81±2.09)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手术前后的改善率为21%~89%,平均74.26%.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结果,优16例,良10例,可2例.术后2周内,3例出现神经根牵拉刺激症状,3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愈合延迟,1例术中硬膜囊撕裂,出现脑脊液漏.1例患者术后34个月时出现相邻节段椎管退变狭窄.所有患者顺利融合,无内固定松动移位、假关节形成等其他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备的术中操作及积极的术后管理和随访,即便是80岁及以上的高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也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 MRI中椎管及硬膜囊大小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唐强;袁帅;王伟东;孔抗美;王新家

    目的:探讨MRI中椎管及硬膜囊大小对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选择的参考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1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组91例,男55例,女36例,年龄20~ 68岁,平均(43.37±12.48)岁;手术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20~64岁,平均(42.98±12.95)岁.采用JOA评分(29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和膀胱功能)及效果进行量化评价.同时在腰椎MRI T2轴位测量椎管和硬膜囊大小的相关参数(包括椎管正中矢径和有效矢径、侧隐窝宽度、椎管和硬膜囊面积),并计算有效矢径/正中矢径、隐窝宽度/正中矢径和膜囊面积/椎管面积的比值.将两组患者的各参数值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分析其与治疗前JO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144例患者随访1~3年,平均2.1年.治疗前非手术组和手术组的JOA评分分别为16.27±2.96和12.64±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9,P<0.01).末次随访非手术组与手术组比较,JOA评分(25.41±2.22 vs 25.76±2.29;t=-0.853,P=0.396>0.05),改善率[(72.95±12.54)% vs (76.80±9.45)%;t=-1.855,P=0.065>0.05]和优良率(84.91% vs 78.02%;x2=3.704,P=0.295>0.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非手术组的复发率(14.29%)较手术组(5.67%)高.(2)手术组椎管正中矢径和有效矢径、侧隐窝宽度、椎管和硬膜囊面积、有效矢径/正中矢径、隐窝宽度/正中矢径均小于非手术组,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则大于非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前JOA评分与椎管正中矢径和有效矢径、侧隐窝宽度、椎管及硬膜囊面积有正相关性(P<0.01);与有效矢径/正中矢径、侧隐窝宽度/正中矢径也有正相关性(P<0.05);而与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有负相关性(P<0.01).结论:非手术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非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术前测量椎管及硬膜囊的MRI参数对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临床验证.

  • 脊柱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

    作者:黄勇;吕振山;刘理迪;吴迪;李乔;张绍昆

    目的:总结脊柱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探讨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6例脊柱节细胞神经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例,女2例;年龄2 ~63岁,平均34.6岁;病程3d~17年.5例患者有与肿瘤所在水平相关的浅感觉减退,肿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肌力Ⅱ-Ⅳ级);2例肌张力增高,双侧Hoffmann征、Babinski征阳性;5例为相应节段椎管内单发病灶,1例合并胸腔内巨大占位性病变.结果:6例患者中5例肿瘤全切除,1例行次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可见肿瘤性节细胞散在或成束穿插于Schwann细胞间质中.术前2例神经根痛患者,术后1例症状缓解或消失,1例无变化.术前4例上下肢运动障碍者,术后均改善.随访时间0.3~6.8年,平均2.5年.末次随访时脊髓功能状态按ASIA分级标准评价,5例好转,1例不变.1例次全切除患者因合并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术后行放化疗,另5例无复发.结论:脊柱节细胞神经瘤较罕见,肿瘤本身为良性,临床上以根性疼痛及感觉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其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手术全切除后预后良好.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固定围手术期中隐性失血现象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卢冰;刘攀;王跃;袁加斌;魏丹

    目的:分析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易被忽略的隐性失血现象,通过改善围手术期的治疗方式来保障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取髓内钉固定治疗的99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47例,女52例),其中围手术期采取输血支持47例(输血组),未输血患者52例(未输血组),根据Gross方程,用患者围手术期平均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压积(HCT)来分析围手术期失血量,评估该类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情况.结果:未输血组(男22例,女30例)手术时间为(62.13±4.01) min,术中显性失血及术后引流量共215 ml;术前Hb(103.22±9.01)g/L,术后(81.13±6.20) g/L;术前HCT (96.93±3.38) I/L,术后(308.00±11.81) I/L.输血组(男25例,女22例)手术时间为(60.12±3.27) rnin,术中显性失血及术后引流量共196 ml,平均输血量621ml;术前Hb(92.15±5.46) g/L,术后(95.20±8.93) g/L;术前HCT(96.52±3.63) I/L,术后(392.70±14.03) I/L.按Gross方程计算,未输血组和输血组围手术期失血总量分别为(937.29±63.04) ml和(706.43±35.02) ml,其中隐性失血量占较大比例.术后1、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输血组优于未输血组,术后1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手术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现象需引起足够重视,避免因贫血导致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

  • Activ 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比较

    作者:李洪珂;张长江;王明君;杨贤玉;李来好

    目的:观察比较Activ 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CDR)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2年9月,76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接受Activ 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置换组)或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手术(融合组).其中置换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32~62岁,平均(45.2±6.2)岁;融合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33~60岁,平均(45.8±6.4)岁.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3、6、12、24个月,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脊髓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及影像学评估.结果:7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2个月.颈痛、上肢痛的VAS评分及JOA评分,术后均有改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躯体评分、精神评分术后均有明显上升(P<0.05),置换组优于融合组(P<0.05).置换组术后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屈伸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中1例患者在6个月时椎体后缘周围出现异位骨化,1年随访时暂无融合现象;融合组中1例患者发生邻椎病并接受二次手术治疗.结论:单节段Activ 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早期临床效果满意,能减少邻近节段退变,远期效果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 交腿比目鱼肌瓣带蒂移植修复对侧小腿软组织缺损

    作者:张功林;甄平;陈克明;赵来绪;杨军林;周建华;薛钦义

    目的:报告比目鱼肌瓣带蒂移植修复对侧小腿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比目鱼肌瓣移植修复对侧小腿软组织缺损8例,男7例,女1例;年龄20~49岁,平均31.8岁.损伤至手术时间:2~8周,平均46 d.肌辩表面行Ⅰ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8例肌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受区创缘去除引流条后每天从引流孔有少量渗出液流出,经2周换药处理自然愈合.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5~4年(平均2.5年).胫腓骨骨折全部愈合,受区外形较好.下肢功能按LEM标准评定,优2例,良5例,尚可1例.结论:比目鱼肌瓣带蒂移植很适宜伤肢仅有1条主要血管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可以减轻对供区的损伤.

  • 前外侧入路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并股骨颈陈旧性骨折

    作者:李强;谢祥仁;王全兵;卢娟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下骨折并股骨颈陈旧性骨折经一次性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10月至2013年10月,对7例外伤性股骨转子下新鲜骨折伴股骨颈陈旧性骨折患者行一次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69~80岁,平均74.5岁.股骨颈骨折按照Garden分型:Ⅳ型2例,Ⅴ型5例.股骨骨折类型按照AO分类均为A1型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均采用生物涂层长柄股骨假体.术后观察其并发症并采用Charnley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泌尿系统感染1例,深静脉栓塞1例.5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恢复步行能力,2例在1年后仍需扶拐步行.按Charnley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总分(15.0±2.5)分,其中优4例,良2例,中1例.结论:前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并股骨颈陈旧性骨折,具有关节稳定性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疼痛轻、可早期下地活动的优点.

  • 微创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郭龙;范顺武

    目的:探讨微创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至2013年9月,采用微创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68~92岁,平均7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8 d,平均3d.按照AO分型:A1型22例,A2型15例,A3型6例.观察术后骨折的愈合时间,并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个月.手术切口在拔除外固定后Ⅰ期/甲级愈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6周.2例股骨粗隆部螺纹针松动,2例髋内翻畸形,1例延迟愈合.无骨不连、外固定物断裂、血管神经损伤病例.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5.89±7.36,优18例,良19例.结论:微创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创伤的老年患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 背侧入路联合Weil截骨术治疗第2跖趾关节跖板损伤

    作者:周海波;陈雷;刘彩龙

    目的:评价背侧入路联合Weil截骨治疗第2跖趾关节跖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背侧入路联合Weil截骨治疗第2跖趾关节跖板损伤患者5例8足,平均年龄52岁.术前症状为第2跖趾关节不稳定伴跖病症.所有患者得到随访,时间6~12个月.采用AOFAS评分及VA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第2跖趾关节恢复稳定及跖痛缓解.所有患者VAS评分低于术前,AOFAS评分高于术前.结论:应用背侧入路联合Weil截骨治疗第2跖趾关节跖板损伤可有效缓解跖底疼痛,稳定跖趾关节,降低术后半脱位率及术后关节僵硬发生率低.

  • 微型骨锚联合掌长肌腱片移植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畸形

    作者:彭辉煌;吴建伟;杨国敬

    目的:探讨采用微型骨锚和掌长肌腱片移植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微型骨锚和掌长肌腱片移植治疗26例陈旧性锤状指患者,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18~52岁,平均(32.0±1.3)岁;机器绞伤8例,摔伤6例,打架扭伤6例,自发性断裂4例,刀伤2例.16例患者伸肌腱止点无肌腱附丽,10例有0.3~0.5 cm残留肌腱附丽.患者均有手指末节屈曲畸形,背伸活动障碍.术中将远侧指间关节予以克氏针固定于伸直10°~20°位,运用微型骨锚重建伸肌腱止点,取掌长肌腱片移植伸肌腱止点缺损区,4周后拆除克氏针,辅以石膏外固定下行功能锻炼.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标准对手指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荻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5.0±0.3)个月.术后发生创口浅表感染2例,皮肤压迫性溃疡2例,关节活动障碍1例,均予以对症治疗后好转;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例,1例治疗后好转,另1例存在长期慢性疼痛;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和肌腱断裂发生.按照Dargan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手指功能,优17例,良8例,差1例.结论:采用微型骨锚结合掌长肌腱片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畸形,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临床疗效肯定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线粒体细胞外裂解规律及环孢霉素A对其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常玉立;刘宏;温建民;孙天胜

    目的:观察线粒体细胞外裂解规律及环孢霉素A (cyclosporineA,CsA)对其抑制作用,探讨创伤后SIRS的发病机制与缓解策略.方法:选取10只60~70日龄,体重240~280 g的雄性SD大鼠,用于细胞线粒体的分离.新鲜分离大鼠线粒体随机分为2组,分别在添加或不添加CsA的血浆环境下培养8h,每30 min通过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中线粒体特征性蛋白COX、MDH浓度.大鼠NR8383巨噬细胞系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组):常规培养液培养;NR8383+CsA共培养组(B组):培养液中含10 mmol/L CsA;NR8383+完整线粒体共培养组(C组):培养液中添加完整线粒体(mtDNA=5 μg/ml);NR8383+完整线粒体+CsA共培养组(D组):培养液中添加完整线粒体(mtDNA=5 μg/ml)与10 mmol/L CsA;NR8383+裂解线粒体共培养组(E组):培养液中添加裂解的线粒体(mtDNA=5 μg/ml);NR8383+裂解线粒体+CsA共培养组(F组):培养液中添加裂解线粒体(mtDNA=5 μg/ml)与10mmol/L CsA.在培养1、3和5h时,通过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TNF-α及IL-6的浓度.结果:在线粒体血浆培养中,MDH与COX水平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并在3h与3.5 h时达到峰值,而CsA使其峰值均延迟到4.5 h;在巨噬细胞不同培养条件下,A组与B组的TNF-α与IL-6在不同时间点基本稳定,其他组间TNF-α与IL-6存在差异.培养1h时,与C组比较,D组的TNF-α与IL-6无显著差异,E组TNF-α与IL-6显著增高;培养3h时,与C组相比,D组的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降低,E组TNF-α与IL-6水平显著增高;培养5h时,与C组相比,D组TNF-α及IL-6水平仍显著降低,E组TNF-α与IL-6无显著变化.F组与E组的TNF-α与IL-6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线粒体在血浆中随时间而逐渐裂解,进一步激活巨噬细胞,CsA对线粒体的裂解具有抑制作用,从而抑制其对巨噬细胞的激活效应.

  • L3,4椎管内骨软骨瘤急性发作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宋辉;贺西京;曹凯;王国毓;寨旭

    患者,男,51岁,因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伴左下肢抽痛半月余,于2014年3月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腰背部疼痛,伴左下肢抽痛,从臀后部放射至足底,无其他不适,症状持续存在,休息后不缓解,活动后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腰椎CT示:L3,4椎间水平椎管左后方骨性结构,腰椎椎管狭窄.给予止痛、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转入我院,门诊以"腰椎椎管狭窄"收住院.

  • 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研究进展

    作者:於秀玲;许超;李顺东;詹建东;徐在强

    髌骨骨折中横行骨折为常见,张力带固定方法,是目前治疗髌骨横行骨折有效的方法之一.钢丝张力带技术术式简单,使用材料也简单,但不牢固,难以推广;克氏针张力带技术复位好,固定可靠,但容易发生钢丝断裂,克氏针松动的并发症;螺钉张力带技术继承了传统术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的优点,又克服了克氏针张力带刺激膝周软组织限制早期活动、内固定容易滑脱、断裂等的不足,可以广泛开展.

  • 腰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预防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明宣;洪盾

    腰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是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的病因之一,可引起腰腿疼痛或神经损伤症状.预防和减少腰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对提高腰椎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椎板切除后骶棘肌粗糙面和椎间盘损伤纤维环是硬膜外纤维化和瘢痕形成的主要来源,目前硬膜外粘连的主要预防方法包括植入物阻隔、药物抑制和低剂量放射线照射等,但大多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其临床应用仍不确定.临床研究如自体游离脂肪移植、ADCON-L和丝裂霉素C(MMC)的结果仍有争议,未得到医学界共识和和广泛应用.理想植入物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不良反应、可降解吸收、在体内维持一定时间,药物的选择应抗粘连作用好、不良作用小、半衰期长.此外,药物联合生物可降解医用膜,两种或多种医用膜联合也是预防硬膜外粘连及瘢痕形成的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新的组织材料及药物,以稳定有效地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

  • 动态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姜允琦;董健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CT和MRI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被诊断为多节段腰椎退变疾病.一直以来,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常用外科手段,并视为治疗方式的"金标准"[1].然而,融合手术也受到质疑:随着内固定器械和融合方法的发展,在融合率显著提高的同时,临床满意率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2].

  • 手法复位联合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胡月明;庞清江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手法复位在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中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PubMed,获得1987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有关手法复位和PVP及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对入选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选择疼痛(VAS评分)缓解、后凸角(Cobb角)改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等作为Meta分析的评价指标.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包含5篇随机对照研究,2篇非随机对照研究.2篇研究为手法复位联合PVP与单纯PVP治疗OVCF的效果,5篇研究为手法复位联合PKP与单纯PKP治疗OVCF的效果.所有研究均来自中国,共纳入410例研究对象(465个病椎).与单纯PVP比较,手法复位联合PVP能更好地改善Cobb角(WMD=-7.35;95%CI:-12.15,-2.54)和椎体前缘高度(P<0.01),但两组在VAS评分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1;95%CI:-0.45,0.42);与单纯PKP比较,手法复位联合PKP治疗在VAS评分改善、Cobb角改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PVP及PKP治疗OVCF相比,手法复位联合PVP能更好地改善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而手法复位联合PKP在疼痛缓解、Cobb角改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方面均无明显优势.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吴海挺;蒋国强;卢斌;罗科锋;岳兵;陆继业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中和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1年5月采用Dynesys系统治疗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7~75岁,平均49.1岁.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L3-L5 7例,L2-L41例,L4-S15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15例,L3-L5 10例,L2-L5 4例,L-S11例.所有患者腰腿痛和(或)间歇性跛行症状经正规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记录手术前后患者的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通过影像学资料观察固定节段及头侧邻近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和椎间活动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8~65个月,平均50.6个月.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为1.25±0.70和1.29±0.89,ODI为(25.10±6.52)%,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随访固定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有所升高,椎间活动度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头侧邻近节段活动度、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nesys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中远期临床疗效满意,能保留部分椎间活动度,对邻近节段影响小.Dynesys远期临床疗效还有待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 Dynesys系统结合PLIF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

    作者:胡炯;陈哲;曹延广;魏家森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在腰椎多节段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采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结合PLIF治疗的46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7例,女29例;年龄38~68岁,平均(56.38±11.63)岁.手术节段:L2-L5 16例(6例融合L4,5,10例融合L3,4、L4.5);L3-S1 30例(11例融合L5S1,19例融合L4.5、L5S1).术后分别指术后3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分析内容包括: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痛和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通过腰椎动力位X线观察节段活动度(ROM)、椎间隙高度(DHI)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6~48个月,平均(23.23±7.34)个月,术后3次随访腰痛、腿痛VAS及ODI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1);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O.05),邻近非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融合手术节段术后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0.01),非融合的手术节段活动度均较术前减少(P<0.05).上邻近非融合手术节段活动度术前与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末次随访时比较时活动度增加(P<0.05).结论: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结合PILF治疗腰椎多节段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满意,可在融合、非融合中个体化选择.能够部分保留椎间活动度,预防邻近节段早期退变的发生,但长期临床疗效还需长时间临床观察.

  • 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岳兵;蒋国强;卢斌;欧阳甲;罗科锋;陆继业;史超路

    目的:评估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应用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1~65岁,平均45.4岁;病程9个月~6.25年,平均3.8年.所有患者术前有腰腿痛病史,其中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腰椎管狭窄症7例,腰椎滑脱3例(Ⅰ度滑脱2例,Ⅱ度滑脱1例),所有病例的责任节段为单节段,并且责任间隙的相邻椎间盘至少有1节已经出现明显退变.进行手术解除神经压迫及植入K-Rod脊柱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其中责任间隙行椎间融合,退变邻椎行动态稳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关于下腰痛的评分标准(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通过影像学资料对退变邻椎节段活动度(ROM)、椎间盘高度及椎间盘信号(根据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进行评估.结果:全部患者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前症状均明显缓解,腰腿痛VAS、JOA及ODI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检查见责任节段均已融合,未见内植物松动、移位及断裂.术后相邻椎间盘的ROM有所减少(P<0.05).相邻退变椎间盘的高度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5个相邻椎间盘应用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并对比,术后1年共有8个(32%)椎间盘在评级中有所好转,15个(60%)椎间盘在评级中无变化,2个(8%)椎间盘在评级中退变加重.结论:应用腰椎融合辅以邻近节段动态固定的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以取得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中国骨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