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

中国骨伤杂志

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중국골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83/R
  • 国内刊号: 李为农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zggszz@sina.com
  • 曾用名: 中国果树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继平;何秉辉;杨六中;时超;王喜安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安全性、合理性.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5例,其中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65~79岁,平均(70.6±2.3)岁;Evans 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15例,Ⅳ型8例.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68~90岁,平均(74.2±3.8)岁;Evans Ⅰ型3例,Ⅱ型15例,Ⅲ型11例,Ⅳ型1例,Ⅴ型3例.临床观察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部运动功能等.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34个月,平均19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愈合时间DHS组为(13.0±2.7)周,外固定支架组为(12.3±3.0)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价:DHS组优19例,良6例,可3例,差2例;外固定支架组优12例,良8例,可8例,差5例.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外固定支架组较DHS组安全简便,术后疗效DHS组优于外固定支架组.

  • 急性桡尺远侧关节脱位的诊治分析

    作者:谢辉;胡勇;章伟文;陈宏;王欣

    目的:探讨急性桡尺远侧关节脱位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桡尺远侧关节脱位患者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28~56岁,平均41岁.Galeazzi骨折18例,单纯桡尺远侧关节脱位5例.尺骨头向掌侧脱位13例,向背侧脱位10例.急性桡尺远侧关节脱位行手法复位,应用克氏针和(或)空心拉力螺钉固定.结果:23例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22个月.18例腕痛消失,5例有轻微疼痛及不适.腕关节掌屈(53°±5°),为健侧的(81.5%±5.0%);背伸(51°±8°),为健侧的(83.6%±7.0%);桡偏(13°±4°),为健侧的(76.5%±5.0%);尺偏(27°±6°),为健侧的(77.1%±8.0%);前臂旋前(78°±6°),为健侧的 (88.6%±8.0%);旋后(80°±7°),为健侧的(88.8%±7.0%);握力和捏力分别达健侧的(87.5%±6.0%)和(92.0%±7.0%).20例恢复了原工作,3例改为轻工作.结论:桡尺远侧关节脱位常合并其他损伤,应用空心拉力螺钉或克氏针是治疗急性远侧桡尺关节脱位有效方法之一.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预防

    作者:周根欣;詹振宇;章善富

    目的:探讨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防止肘内翻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伸直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91例,其中男64例,女27例;年龄17个月~15岁,平均7.3岁;骨折类型全部为闭合性伸直型,桡偏型36例,尺偏型31例,旋转型24例.采用手法复位、曲肘前臂旋前位夹板固定治疗.结果:9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9个月,参照李稔生等的疗效评定标准,优62例,良23例,可5例,差1 例,优良率93.4%.肘内翻7例,占7.7%.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常用方法,预防肘内翻的关键是正确的复位与合理的固定以及早期正确的X线评价.

  •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三种内固定方式的疗效评价

    作者:占蓓蕾;叶舟;陈土根;王巍

    目的:比较应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手术时机、内固定方法对复位质量的影响.方法: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2例,其中男60例,女52例;年龄17~50岁,平均43.5岁.骨折部位:头下型29例,经颈型49例,基底型34例;骨折程度(Garden分类):Ⅰ型5例,Ⅱ型30例,Ⅲ型46例,Ⅳ型31例.骨折至手术时间:<7 d者76例,7~14 d者25例,>14 d者11例.采用双头加压螺纹钉内固定34例(A组),斯氏针固定37例(B组)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41例(C组).术后比较3组疗效及骨折复位情况和愈合率.结果:所有病例经1年2个月~10年6个月,平均3年10个月的随访.按张少成疗效评定:A组优良率70%(24/34);B组优良率75.6%(28/37);C组优良率80%(36/41).股骨头坏死与骨折不愈合:A组29%(10/34);B组26.4%(9/37);C组19.5%(8/41).3组优良率、股骨头坏死和骨折不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位质量、手术时机与股骨头坏死和骨折不愈合密切相关(P<0.05).结论:早期正确的解剖复位,坚强有效的内固定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关键.空心加压螺钉优于斯氏针,斯氏针优于双头加压螺钉.

  • 带阔筋膜张肌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作者:张晓文;张春;郭峭峰;马苟平;沈立锋;俞华军

    目的:探讨带阔筋膜张肌骨瓣移植结合软骨下微骨折技术在促进修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龄17~51岁,平均37岁.FicatⅠ期13例,Ⅱ期15例,Ⅲ期9例.5例为双侧发病.均经非手术治疗6~49个月后采用股骨颈开槽并去除硬化及囊性变之股骨头软骨下骨后嵌入带阔筋膜张肌骨瓣,清理坏死区域,使用2 mm克氏针作锥入孔,直至有血液及脂滴自孔中溢出.术后使用CPM机康复训练,3个月内禁负重,3个月后先后经双拐、单拐、手杖辅助行走,1年后正常行走.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10年,平均3.4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24例,患髋无疼痛;良8例,患髋活动时疼痛明显减轻,偶服用止痛药;可3例,症状有所缓解,但仍需服用止痛药,后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结论:应用带阔筋膜张肌骨瓣移植结合软骨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股骨头的血供,促使坏死软骨面的再生修复.

  • 多发伤合并胫腓骨骨折的急诊外固定器治疗

    作者:王斌;杨华清;贺西京;浮煜;历强;王栋

    目的:探讨多发伤合并胫腓骨骨折急诊外固定器治疗对多发伤的影响.方法:多发伤合并胫腓骨骨折(ISS≥15分)患者113例,其中男76例,女37例;年龄11~65岁,平均32.6岁.合并颅脑损伤62例,血气胸36例,腹腔脏器损伤23例,泌尿系损伤6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1例.急诊外固定器手术58例,择期外固定器手术34例,保守治疗21例.通过死亡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脂肪栓塞综合征(FES)发病率、平均ICU监护时间等4项近期指标及骨折情况等远期指标对比3种不同治疗方法对骨折本身和多发伤治疗的疗效.结果:113例患者除4例死亡外,109例全部获得5个月~1年随访,急诊手术ICU监护时间为(9.0±1.5) d,ARDS、FES发病率为0和3.2%,明显低于另外2种方法(P《0.05).急诊外固定器手术死亡率及其他并发症与其他2种方法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多发伤合并胫腓骨骨折急诊外固定器治疗,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等优点,可显著减少多发伤患者ICU监护时间及部分并发症发病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胡军祖;王锐英;辛林伟;唐际存;姚新德;辛桂桐

    目的:探讨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或骨缺损、骨髓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8~84岁,平均36.7岁.其中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5例,跟腱外露8例,外踝溃烂1例,足跟外露伴跟骨骨髓炎6例,跖骨慢性骨髓炎1例,足背皮肤癌2例,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皮瓣切取面积5.0 cm×2.0 cm~18.0 cm×8.0 cm.12例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19例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方法进行治疗.结果:31例中29例完全存活,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瘢痕愈合.经2~51个月随访(平均27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满意,12例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转移患者,感染控制,无一例复发.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皮瓣解剖简单、血供可靠,手术成功率高,是临床上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 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

    作者:刘立峰;蔡锦方;张强;王平山

    目的:研究成人肱骨髁间骨折治疗及预后情况,以便能够及时有效对其进行合理的治疗.方法:肱骨髁间骨折患者28例,男22例,女6例;年龄21~57岁,平均41.4岁.按Muller分型,C1型8例,C2型12例,C3型8例.所有病例采用侧卧位,肘关节后正中略向内侧弧形切口.应用塑形的Y形钢板与螺钉在肱骨髁部后方对骨折进行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62个月,平均35个月.按Aitken与Rorabeck的评分标准:优15例,良10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89.3%(25/28).术后早期尺神经麻痹3例,肘关节异位骨化2例,所有患者仅有1例进行了尺神经前移手术.结论:将钢板置于肱骨背侧可以保证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牢固的固定而无须对尺神经与肌肉进行广泛的剥离与牵拉,从而可降低骨折并发症发生率.

  • 腰椎间盘镜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黄承军;王力平;唐福宇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对策,明确椎间盘镜术的减压原则.方法:经首次腰椎间盘镜手术后需再次手术的患者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28~52岁,平均34.5岁.再手术方式:腰椎间盘镜手术2例,开窗减压术4例,环形减压术4例,半椎板切除术1例,术后对再手术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手术原因:定位错误2例,游离髓核遗漏1例,同侧髓核再脱出1例,对侧再突出2例,仅摘除髓核而未解除侧隐窝狭窄5例.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13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7例,良3例,可1例.结论:腰椎间盘镜手术应遵循"以神经根为中心减压"的原则,术后复发的原因与适应证选择不当、定位错误及手术技巧有关,再次手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赵程锦;侯海斌;杜胜利;雷昌合

    胫腓骨中下段骨折常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治疗时骨科医生感到非常棘手,目前对于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倾向于手术治疗.我科对于在1998年6月-2005年12月Gustilo分型Ⅰ、Ⅱ型的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病例及愈后作一回顾性分析.

  • 应用外固定器进行双节段骨块滑移治疗下肢感染性骨缺损

    作者:李魁章;刘晓化;曲建波;王鑫;王松峰;黄殿栋

    在临床上由外伤和骨髓炎造成的下肢感染性骨缺损的患者并不少见,对其治疗修复方法也很多,但其效果不一,成为骨科临床上的一个难题.我院自1998-2005年应用外固定器进行双节段骨块滑移治疗下肢感染性骨缺损1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老年帕金森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治疗分析

    作者:于革会;郭宇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及由此而引发的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升高[1].此类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就不能迅速地、尽可能地恢复术前的活动状态,尤其是帕金森病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肌肉萎缩明显,使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并发生坠积性肺炎、褥疮、深静脉炎、肺栓塞及泌尿系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乃至死亡.自2001年8月-2005年2月对12例70岁以上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12例均获得随访,现报告如下.

  •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刘英民;朱志强;王雪冰;刘钰;董继兵

    目的:探讨AO跟骨钢板治疗跟骨有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跟骨骨折73例81足,男61例,女12例;年龄18~63岁,平均41岁.双侧跟骨骨折8例,单侧65例(左侧33例,右侧32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36例,Ⅲ型28例,Ⅳ型9例.采用AO跟骨钢板治疗,伤后1~3 d手术48例,伤后4~7 d手术14例,7 d以上手术11例.结果:术后7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5个月.按Fernandez标准评定分为4级,优31例,良37例,可2例,差3例.本组有7例术后出现切口边缘皮肤坏死,其中5例予以择期植皮,2例局部邻近皮瓣转移覆盖治愈.结论:AO跟骨钢板根据跟骨的解剖特点和跟骨有移位骨折的特点而设计,对跟骨骨折块进行固定有较好的把持力,增强抵抗应力,防止再移位.

  • 股骨下段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早期修复

    作者:章柏平;吕仁发;徐燕荣;汤善华;邹澍

    目的:总结股骨下段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处理的经验教训,以降低伤残率.方法:股骨下段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7~52岁,平均32.3岁.其中股动脉损伤9例,腘动脉损伤12例.全部手术探查,针对不同情况选择血管修复方法.1例因入院时下肢肌肉广泛坏死而行Ⅰ期截肢,自体静脉移植8例,血管吻合7例,血管修补3例,血管结扎2例.结果:21例患者中,4例截肢,其中1例Ⅰ期截肢,3例Ⅱ期截肢.余患者获1~24个月随访,平均8.5个月.17例均恢复血运,膝关节功能均恢复满意,其中4例出现足下垂.结论:①诊断明确后或高度怀疑有血管损伤者应尽早行手术探查.②下肢大静脉修复的好坏对肢体功能的恢复有重要影响.

  • 自体血回收技术在高龄髋部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王平;张红安

    髋部骨折创伤大,失血多,尤其是老年人,术中常需输血.为降低异体输血所带来的风险、缓解血源紧张,我院自2002年4月至2006年4月为32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应用自体血回吸收机(2000型)效果良好,以下作回顾性分析.

  • 持续闭式引流治疗下肢长骨骨折术后感染

    作者:郑旭欣;赵瑞平;孔来法

    感染是下肢长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由于内固定钢板螺钉的存在,常使感染迁延不愈,影响骨愈合.我科自1998年6月-2005年6月,采用加压接骨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骨折683例,其中34例术后发生感染,采用病灶清除,闭式滴注引流术,配合中药内服,感染得到控制,骨折愈合,取得满意的效果.

  • 大段骨缺损股骨骨折的治疗

    作者:周建明;章银灿;石高才;卢焕兴;方伟松;楼才俊

    股骨骨折临床较为常见,伴大段骨缺损时治疗较为棘手,若处理不当,骨不连、短缩畸形等并发症多见,病废率高.自1999年6月-2006年2月,对10例大段骨缺损股骨骨折,采用带血管蒂双折叠组合腓骨移植,结合适当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食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

    作者:林志新;华嘉;张李祥

    手外科中拇指指端损伤缺损较常见,处理不当往往影响拇指功能及外观.我们对拇指指端损伤缺损患者,均采用食指背侧皮瓣转移修复,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拇指 损伤 外科皮瓣
  • 椎间盘造影结合经皮穿刺激光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周强;黄小刚;杨明;龙亨国;张晓龙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激光气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院于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将椎间盘造影(discography)与PLDD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疗效.

  • 复元活血汤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

    作者:赵雪圆;房纬

    骨科术后患者,其症状除伤处局部症状外,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情况下,患者体温不超过38 ℃,持续时间不超过1周,亦有部分患者因创伤出血较多、患处肿胀明显,患者体温超过38 ℃,持续时间较长.此类患者一般血象均在正常值范围,伤口干燥、无红肿、渗出,不提示存在感染情况,属于非感染性发热.笔者2005年11月1日-2006年3月31日,对以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此类术后非感染性发热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发现复元活血汤疗效明显.

  • 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10例临床分析

    作者:翟晓军;陈其昕;毕大卫;傅宏;祖罡

    脊柱椎弓根螺钉技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已广泛应用,其三维固定的临床效果已得到证实.由于颈椎部位解剖的复杂性,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特别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应用目前较少.我院骨科自2003年1月至2004年5月共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10例(20枚螺钉),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空心螺钉治疗距骨颈骨折脱位23例疗效分析

    作者:刘斌;张立岩;魏尧森;王济纬;陈日勇;徐建军;徐成

    距骨颈骨折脱位作为足部严重的损伤之一,几乎占距骨骨折的50%[1],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发展,距骨颈骨折脱位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我院自1995年3月至2005年2月收治此类患者23例,其中19例给予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 活血化瘀汤对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血清骨钙素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俐;杨宗宇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汤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对骨钙素(bone gamma carboxyglutamate protein,BGP)和Ⅰ型胶原(CollagenⅠ)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在骨折愈合中对软骨内成骨的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60只,造成左胫骨中段闭合折骨标准的骨折模型,术后采用髓内针固定.随机分成中药组(麻醉苏醒后灌服活血化瘀汤,n=30)和对照组(麻醉苏醒后灌服等量生理盐水,n=30),分别于灌胃后3、5、7、14、21 d腹主动脉取血,然后取骨折端上下各0.5 cm长的一段骨质.应用Elisa技术,动态观察骨钙素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结果:血清骨钙素、Ⅰ型胶原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表达持续增高,且表达具有一致性;活血化瘀汤组血清骨钙素、Ⅰ型胶原的表达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能调控骨钙素和Ⅰ型胶原表达,可能通过影响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软骨内成骨,促进骨折愈合.

  • 淫羊藿苷对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

    作者:吕明波;刘兴炎;葛宝丰;陈克明;白孟海;汪玉海;顾九君;马丽萍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及凋亡的影响,探讨淫羊藿苷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破骨细胞,与玻片及骨磨片共同培养,用10-7、10-6、5×10-6、10-5 mol/L浓度的淫羊藿苷刺激破骨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活体细胞、HE染色、TRAP染色及骨吸收陷窝甲苯胺蓝染色,鉴定破骨细胞,并进行骨吸收陷窝计数和面积测量,吖啶橙染色观察凋亡破骨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6、5×10-6、10-5mol/L浓度的淫羊藿苷组破骨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高,骨吸收陷窝数目、面积明显减少,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抑制骨吸收,并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 活血止痛汤对硬膜外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夏志敏;周辉;赵万军;韩勇;张志敬

    目的:评价活血止痛汤预防实验性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与粘连的疗效.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活血止痛汤组,每组30只.手术切除L4-L5腰椎椎板,造成0.25 cm×1 cm硬脊膜裸露区,透明质酸钠组于硬膜囊外均匀地涂抹一层透明质酸钠约0.3 ml,其余2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处理.术后2周内活血止痛汤组予活血止痛汤2.5 ml/kg灌胃;空白对照组和透明质酸钠组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第2、4、8周末处死动物,测定其硬膜外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按Rydell法评定粘连程度,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第2周时,透明质酸钠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活血止痛汤组虽然也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透明质酸钠组和活血止痛汤组羟脯氨酸含量均较低(P<0.05),但透明质酸钠组和活血止痛汤组的差异缺乏显著性.第8周时,活血止痛汤组羟脯氨酸含量不仅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且其与透明质酸钠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体观察也发现透明质酸钠组和活血止痛汤组粘连程度明显降低(P<0.05).各时相透明质酸钠组和活血止痛汤组瘢痕中成纤维细胞以及细胞内的细胞器数量均减少,胶原纤维的合成受到抑制.结论:活血止痛汤能降低硬膜外瘢痕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抑制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的代谢,减少硬膜外瘢痕的形成和粘连.

  • 股骨头骨骺缺血再灌流关节软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作者:张敬东;陈华;温宏;毛方敏;李彬

    目的:探讨发育期髋关节股骨头骨骺关节软骨缺血再灌流后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方法:制作4周龄SD大鼠缺血再灌流及对照模型,每组各40只,于术后3、6、12、24、48 h、5 d、2 、4周不同时点对股骨头骨骺关节软骨iNOS及HSP70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缺血再灌流组24、48 h、5 d、2周时点的关节软骨浅层、中层iNOS表达增强(P<0.05),缺血再灌流组24、48 h、5 d有关节软骨浅层、中层HSP70的增强表达(P<0.05).结论:发育期髋关节缺血再灌流损害后存在关节软骨的iNOS损害机制及HSP70内源性细胞保护机制.

  • 切开复位环状韧带重建治疗单纯桡骨小头脱位3例

    作者:颜义哲

    病例1:男,12岁.跌倒躯干后仰,右前臂旋前掌心触地致右肘关节过伸位损伤12 h,检查见右前臂旋前位,右肘窝前侧可触及骨性隆起.X线片见右桡骨小头前脱位,尺骨轴线正常,未见尺骨骨折.手法复位感觉桡骨小头后侧有硬性组织阻碍,复位失败.臂丛麻醉下右肘关节后外侧入路,见桡骨小头脱于肱骨外髁前上方,环状韧带下半部分撕裂,残存坚韧的上半部分卡于桡骨小头后侧.术中牵开环状韧带,复位桡骨小头,修补撕裂的环状韧带,术后桡骨小头原位固定,肘屈90°石膏外固定,3周后解除外固定,功能正常,无脱位复发.

  • 寰枢椎后路固定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唐向盛;谭明生

    寰枢椎不稳是由炎症、创伤、先天性疾病、肿瘤或退变引起的脊柱生物力学异常改变,常常需要手术固定.初的后路钢丝固定技术操作安全,但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外固定制动,并且不融合率高.螺钉固定技术(经关节螺钉、寰枢椎侧块和椎弓根钉技术)融合率高、不需要坚强的术后制动,但是其技术要求高.枢椎椎板螺钉能坚强固定寰枢椎复合体,可作为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补充固定技术.文中将复习寰枢椎复合体后路固定的发展史和各种技术,同时讨论各自的成功率及其并发症.

  • 氟骨症中医治疗的临床概况

    作者:刘祖发;周卫

    氟骨症(Skeletal fluorosis)是机体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造成骨骼及骨周软组织损害[1].生活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人群,出现氟骨症的临床表现,X线片有氟骨症征象,可诊断为地方性氟骨症[2].主要临床表现为躯干及四肢大关节疼痛,重者关节纤维性强直,颈、腰、肘等关节活动功能丧失,不能抬头,弯腰驼背,行走困难,甚至瘫痪.该病分布很广,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有流行区,特别云南、贵州、青海、西藏、陕西、四川等西南和西北省份,累计人数达3 000万,是我国当前危害严重的地方病[2].现将氟骨症治疗研究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 理脊通脉配合改良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志坤;眭承志;吴竹涵;林国文;柯继敏

    自2002年6月至2005年11月,我们以理脊通脉手法配合改良卧位旋转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手法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复发

    作者:陈伟仁;徐勇刚

    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腰腿痛,目前多主张以保守治疗为主,但经手术治疗的也有一定比率.自2000年10月-2005年12月共收治经手术后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9例,临床应用松肌法、分离神经根粘连法、骨盆旋转整脊法、后伸压腰法、纠正脊柱侧弯法为主,结合骨盆牵引中药熏蒸,药物对症治疗为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探究其疗效机制,现总结如下.

  • 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偏心距调整

    作者:孙波;李瓦里;滕东辉;刘世珑

    高龄股骨颈骨折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越来越普遍[1],其优点是能够使患者早期离床,避免因长期卧床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下地后能有一个良好的关节功能是临床医师的追求,功能优劣与关节的软组织平衡直接相关.在髋关节软组织平衡中,偏心距(offset)是否符合生理解剖非常重要[2].总结2004年1月-2005年12月,30例(由同一组手术医师操作)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均经过术前偏心距测量、术中偏心距调整及术后功能的康复,获得满意疗效.

  • 12例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作者:王玉丽

    自2003-200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就其来诊前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 脂肪栓塞综合征

    作者:张功林;章鸣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骨科临床上较为严重的一种骨折并发症,主要特点是在长骨骨折后数天内出现不可解释的缺氧、昏迷及皮肤出血点等一系列症状.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对其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

    关键词: 栓塞 脂肪 诊断 治疗
  • 《中国骨伤》2007年第8期继续教育试题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骨伤 继续教育
  • 广审(文)号更正启事

    作者:

    关键词:
  • 化痰祛湿剂对兔膝骨性关节炎细胞因子IL-1、IL-6、TNFα的影响

    作者:孟祥奇;惠礽华;姜宏;陈咏真;茅彩萍;曹莉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从关节软骨退化开始,继而发生骨质和滑膜改变的关节疾病,作为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其防治方面尚无针对性的特效药物.现代医学认为,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自由基等在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而IL-1、IL-6及TNFα是参与骨关节炎进程的重要介质[1].本实验采用改良Hulth的造模法[2]制造兔早期膝关节实验性OA模型,通过步态观察及检测关节肿胀度,来观察化痰祛湿剂膝痹康对兔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观察膝痹康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血清及关节液中细胞因子IL-1、IL-6及TNFα的影响,以探讨膝痹康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 踝关节CT在下胫腓联合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李凯;赵铁山;张中伟

    下胫腓联合对踝关节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踝部损伤(包括骨折、脱位及无骨折脱位的损伤)中常累及下胫腓联合.通常情况下医生会采用X线摄片对其进行检查和诊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如拍摄角度、生理差异、患者的配合程度等,漏诊与误诊率均较高.选择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2月诊断并治疗的踝关节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踝关节CT检查对下胫腓联合损伤诊断并确定损伤程度以指导治疗效果满意.

  • 微创单极电烧加热术在取钉困难中的应用

    作者:张民;李春华;曲澜涛

    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取钢板常遇螺钉拧不动的难题,特别是钢板在体内时间长达3~10年,骨痂生长厚,改进螺丝刀手柄加大拧力,则易使螺钉折断,更无法取出.还有的钢板螺钉在人体内已经折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骨科临床.近年来受到术中电刀的启发,根据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骨质遇热的变化,探索用单极电烧加热的创新方法,解决螺钉拧不动和已折断螺钉取不出来的难题.

  • 自制牵引弓及支架配合指骨骨牵引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

    作者:张斌;宁亚楠;胡明亮;刘发铎

    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是手部常见骨折之一.自2000年至2004年,自制牵引弓配合拇指指骨骨牵引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4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全国中西医结合脊柱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骨伤》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会会议纪要

    作者:李为农;谭明生;连智华;王宏;王玉蔓

    全国中西医结合脊柱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骨伤》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会于2007年5月18-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骨伤》杂志社承办.《中国骨伤》杂志的名誉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澍寰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金鸿宾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秘书长穆大伟教授、《中国骨伤》杂志社社长陈珞珈教授、《中国骨伤》杂志主编董福慧教授及常务副主编李为农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学者300余人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得到了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会议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四届二次学术大会纪要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学术大会于2007年6月1-4日在广州召开,参加这次学术大会的有海内外代表共1 200余人,大家共聚一堂,交流骨伤医疗经验,展示科学研究成果,气氛热烈,盛况空前.应邀出席这次大会的领导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兼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彭炜、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怀荣、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余志伟、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中心主任王承德等.

  • 廿载耕耘任重道远——《中国骨伤》创刊20周年有感

    作者:李为农

    今年是《中国骨伤》创刊20周年,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首先要感谢广大的读者和作者多年来给予本刊的关心与支持;感谢历届编委会的专家和编审人员坚持不懈的工作和努力,使本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纪念创刊20周年之际,我们没有举办隆重的庆典仪式,而是以编委工作会的形式纪念了这个特殊的时刻.回首20年的办刊之路,感慨万千.现就我刊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与读者、作者和编者进行交流,让我们共同关注杂志的成长,以推进办刊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骨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