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

中外医疗杂志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중외의료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4-0742
  • 国内刊号: 11-5625/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0-541
  • 曾用名: 化工之友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外医疗》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双下肢气压治疗预防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仁存;刘丽霞

    目的:研究双下肢气压治疗预防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4例行剖宫产手术孕妇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双下肢气压治疗。结合临床观察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预防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预防静脉血栓有效率98.08%相较对照组82.69%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双下肢气压治疗能改善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下肢血流情况、减轻肿胀和疼痛感,有利于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马金福;杨新喜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出血后24 h内进行手术,设置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段出血后24 h外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设置为对照组。按照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分为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的A组和采取小骨窗开颅手术的B组。对比术后GCS昏迷指数。结果观察组的GCS昏迷指数为(14.57±1.3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1.09±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术后GCS昏迷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佳手术时机为出血后24 h内,手术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不同产式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王长祺

    目的:探讨分析疤痕子宫经产妇再次妊娠进行阴道试产以及采用剖宫产的不同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9月—2015年3月间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35例疤痕子宫的再次妊娠产妇,与同期收治的127例初产妇来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根据产妇情况分为疤痕组与初产组,然后统计并对比这两组妊娠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采取阴道分娩取得成功的疤痕组产程为(8.87±1.56)h,生产时的出血量为(152.23±20.56)mL,其新生婴儿的Apgar评分为(9.06±0.44)分;与采用阴道分娩取得成功的初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组的产妇进行手术时间、产后的出血量和住院的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疤痕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部分适合采取阴道试产方式有疤痕子宫的经产妇,应以大程度地降低疤痕子宫经产妇的剖宫产率,达到优化妊娠产妇分娩的结局,提高该院妇产科工作的服务质量。

  • 微导管成袢技术超选颅内锐角血管或动脉瘤的安全有效性

    作者:季明;李瑞中

    目的:研究分析微导管成袢技术超选颅内锐角血管或动脉瘤的安全有效性。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87例,通过DSA明确诊断颅内伴有动静脉畸形或静脉瘘,均通过微导丝与微导管塑型成袢技术超选治疗。结果18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通过微导管成袢技术塑型治疗,均成功完成手术操作,其责任动脉保留较为良好。术后即可造影结果中169例患者为稳定,13例为再通,5例为血栓形成。术后7例患者出现轻度血管痉挛,其中2例发生血管事件。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中17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达到5分,余下16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拉斯哥预后评分为3~4分。结论在治疗锐角血管或动脉瘤中采用微导管成袢技术超选介入,手术成功率较高,并且疗效确切,安全性得到了明显提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两种微创入路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分析

    作者:周星

    目的:观察两种的不同微创入路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诊治的110例(115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58足)患者接受窦跗骨微创入路治疗,研究组55例(57足)患者接受纵行小切口复位微创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40.26±8.5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60.14±8.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纵行与跗骨窦微创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近期疗效良好。

  • 鼻内镜下经鼻径路翼腭窝区的临床解剖特点分析及意义

    作者:刘涛;杜忠良

    目的:分析探讨在翼腭窝区解剖中使用鼻内镜下经鼻径路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手术做出参考。方法随机选取50例该院附属医院的成人尸头标本,并将其用乳胶灌注,使用零度的鼻内镜经两种手术径路(上颌窦后壁径路和蝶腭孔径路)将翼腭窝显露,进一步将蝶窦开放,使蝶窦外侧壁、颈内动脉、视神经等充分暴露,对各结构之间的立体关系进行观察。结果不同的手术路径对翼腭窝的显露程度不同,蝶腭孔径路可以对蝶窦与翼腭窝的结构解剖关系进行观察,上颌窦后壁径路可以使翼腭窝内的结构大限度的得以显露。结论在临床手术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鼻内镜下的不同入路对翼腭窝区的疾病进行治疗。

  • 全髋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

    作者:涂兴卫

    目的:研究全髋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9例(33髋)作为观察组,均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另选取于该院采取常规治疗的29例(33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Harris评分、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1.2%和78.4%,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分别为(89.0±3.3)分和(70.9±2.6)分,疼痛评分分别为(37.4±2.2)分和(84.1±2.9)分,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和17.2%,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效果显著,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 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可行性及抗凝强度探讨

    作者:后梅

    目的:分析在治疗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可行性,并且对华法林的抗凝强度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2012年1月—2014年6月来该院治疗非瓣膜房颤的患者中选出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的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比组,共50例患者;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华法林的方法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共60例患者。同时,将研究组中30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控制1.3-1.6之间,记作研究Ⅰ组;将另30例患者的控制在2.6-3.0之间,记作研究Ⅱ组。结果经过对各组患者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3.66%)明显对于对比组(32.00%),并且研究Ⅰ组的终点事件发生几率(3.33%)要低于研究Ⅱ组(13.33%),各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非瓣膜房颤的过程中,利用华法林抗凝疗法能够有效降低终点事件的发生几率。

  • 甘露醇与布林佐胺联合治疗机械性眼外伤的疗效探讨

    作者:李淑霞

    目的:探讨甘露醇与布林佐胺联合治疗机械性眼外伤的疗效。方法整群选择2011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44例机械性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甘露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布林佐胺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眼压转复时间、血肿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与布林佐胺联合治疗机械性眼外伤的效果可靠,安全性佳,适于临床应用。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金玉;开芸;赵少华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整群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1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136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66),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4%与对照组6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0.0%与对照组1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通过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达到减轻患者呼吸困难及全身症状的作用,安全性高。

  • 奥曲肽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疗效分析

    作者:杨志强;刘猛;李伟;龚建

    目的:探讨分析奥曲肽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C反应蛋白、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淀粉酶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痛苦。

  • 静脉使用蔗糖铁联合口服富马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黄闯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蔗糖铁联合口服富马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于2008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口服富马酸亚铁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静脉滴注蔗糖铁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44.7%,总有效率为92.1%,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滴注蔗糖铁联合富马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急诊急救措施

    作者:王喜凤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急救措施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4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患者采取急救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40例患者中因呼吸衰竭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6例,其余34例均在急救诊治后治愈,治愈率达到85.0%,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通气时间为4~11 h,平均通气时间(8.5±2.1)h,患者在入院前血氧饱为(52.8±4.5)%,经过7 d的治疗,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为(95.4±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前胆碱脂酶为(3854.8±152.4)U/L,经过7 d的治疗,患者的胆碱脂酶为(6978.2±245.2)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缺氧,提高救治成功率,同时对患者进行洗胃、清除口鼻以及呼吸道分泌物、注射阿托品及氯解磷定等辅助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急诊中推广应用。

  • 探究缬沙坦合并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的临床价值

    作者:韩立波;汪淑英

    目的:分析在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上采用缬沙坦合并辛伐他汀药物治疗的方式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105例,依据临床用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3例,接受缬沙坦合并辛伐他汀药物治疗,对照组52例,接受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76.9%,观察组高脂血症治疗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为71.1%,观察组的SBP、DBP、TG、TC、LDL-C及HDL-C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合并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血压,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及高血脂病情,降低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疗效确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比分析

    作者:冉平

    目的:对比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4月—2015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收集两组患者在初始用药、用药第2、4、6、8周后的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的评分情况和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疗效方面,阿立哌唑组基本痊愈23人,显效46人,有效12人,无效13人,治疗有效率为86.17%。利培酮组基本痊愈19人,显效32人,有效15人,无效28人,治疗有效率为70.21%。阿立哌唑组高于利培酮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PANSS评分,阿立哌唑组(55.14.3),利培酮组(56.66.2)。阿立哌唑组低于利培酮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利培酮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肌强直、静坐不能、震颤、体重增加,不良反应共57例。阿立哌唑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呕吐、头晕、失眠、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例数为36例。阿立哌唑组少于利培酮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立哌唑导致的不良反应比利培酮显著要小,并且疗效确切,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较理想的用药选择,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地佐辛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前的镇痛效果分析

    作者:石健

    目的:探析地佐辛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前体位摆放时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下肢骨折患者,行椎管内麻醉,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前15 min,试验组给予地佐辛肌注,对照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安静平卧位(T1)、体位摆放时(T2)、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T3)的数字镇静评分(NSS)、VAS评分的改变情况。结果在T1、T2上试验组VAS评分差异不显著;对照组T2时VAS评分较T1时高,P﹤0.05;试验组T2时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发生率3.33%,对照组1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前,减轻体位摆放时疼痛,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 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探讨

    作者:兰丽坤

    目的:探讨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13年4月—2014年6月间收治并确诊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试验组A: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同时口服甲硝唑;试验组B: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对照组C: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结果观察3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和复发率,其中,A组、B组、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例(94%)、83例(83%)、85例(85%),治愈率分别为88%、68%、70%,复发率分别为16%、41%、39%,A组与B组比较、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可靠。

  • 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徐德华

    目的:探析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该院就诊的112例(112只眼)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资料,按不同的治疗时间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6例(56只眼)。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22%,优于对照组的83.93%(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及术后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深层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后复发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七氟醚、丙泊酚及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军政;常艳

    目的:探讨七氟醚、丙泊酚及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2011年3月—2014年2月该院接受二尖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丙泊酚组和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组。对比3组血浆c Tn I、CK-MB水平。结果七氟醚组、丙泊酚组和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组在麻醉诱导前血浆c Tn I、CK-MB水平无差异(P>0.05);主动脉开放后2 h、主动脉开放后4 h、主动脉开放后8 h时,七氟醚组的c Tn I、CK-MB水平明显低于七氟醚组和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组(P<0.05)。结论该次研究认为在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时采用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能够明显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 针对单纯光疗或光疗联合白蛋白治疗足月新生儿重度黄疸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岩

    目的:探究单纯光疗与光疗联合白蛋白治疗足月新生儿重度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度黄疸足月新生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光疗,研究组在光疗基础上加用白蛋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至出院时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67.8±37.2)μmol/L和(157.2±33.7)μmol/L,说明研究组患儿胆红素的降低程度更高(P﹤0.05)。结论对重度黄疸足月新生儿采用光疗联合白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 脑出血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探讨

    作者:陈容

    目的:对脑出血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收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内科保守进行干预,而实验组患者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在治疗结束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总体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意识状态,适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牙周炎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后口腔自我维护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飞

    目的:探讨菌斑显示剂在牙周炎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后口腔维护中的作用。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5月—2015年2月在医院进行义齿修复的62例患者共78颗种植体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39颗种植体。在修复后的口腔自我维护中,对照组给予一般维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菌斑显示剂,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参数和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率。结果种植体完成修复2周后,两组患者PLI、SBI、PD和菌斑指数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3个月后所有患者观察组PLI、SBI、PD和菌斑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种植修复后1年内,观察组种植体周围粘膜炎平均发生率为45.6%,对照组为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口腔自我维护能够显著降低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率,使用菌斑显示剂让患者对菌斑有良好的自我控制效果显著。

  •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高峰

    目的:探讨研究使用不同剂量的乌司他丁,对于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在2013年6月—2014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心肺复苏后患者共计106例,以上患者全部为心脏骤停后经心肺复苏后自我循环康复,并且均是能够生存超过72 h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为53例。两组患者全部进行普通心肺复苏抢救,使用普通心肺复苏常用的急救药物;在心肺复苏自我循环康复后;实验组患者使用乌司他丁剂量为40万U/次,2次/d。对照组患者使用乌司他丁,剂量20万U/次,2次/d。然后观察所有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产生情况;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28 d之后的生存状况。结果经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中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33.3%(18/5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58.5%,31/53);该两组患者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74,P<0.05);治疗28 d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为73.6%;明显高于对照组(37.7%,20/53),该两组患者在治疗28 d以后的生存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5,P<0.05)。结论使用乌司他丁能够帮助提高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生存率;并且使用超剂量乌司他丁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小剂量要好,值得该院学习与应用。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探讨

    作者:强铭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外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48例,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结果观察组术后6、24、48 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血流信号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与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显著改善术后镇痛效果,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腺性膀胱炎大鼠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作者:蔡蔚;谢海平;龙蠡;谢晓;杨华伟

    目的:探究雌性大鼠腺性膀胱炎模型制备方法。方法选取雌性大鼠50只,其中42只建立腺型膀胱炎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大肠埃希菌灌注组(34只)、生理盐水灌注组(8只),另外8只不做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组。同等条件饲养下,50 d后处死各组大鼠,切取膀胱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3组大鼠在体重变化及死亡率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组33例大鼠感染腺性膀胱炎,感染率97.0%,与空白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组大鼠膀胱标本常规病理切片、透射电镜均证实为腺性膀胱炎。结论大鼠膀胱灌注大肠埃希菌可导致腺性膀胱炎,其病理表现与人类腺性膀胱炎具有相似性,可据此制作腺性膀胱炎动物模型。

  • 腺苷蛋氨酸在肠癌肝转移患者化疗期间的护肝作用

    作者:叶涛;李莉;王成刚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在肠癌肝转移患者化疗期间的护肝作用。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分部收治的80例肠癌肝转移欲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而试验组40例采用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生活质量及治疗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化疗后试验组患者ALT、AST及TBil显著升高,但其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下降,但其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对肠癌肝转移患者化疗护肝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治疗满意度评价也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 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刘名霞

    目的:探讨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进行大剂量输血的8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进行大剂量输血的8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输血,观察组行去白细胞输血,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且P<0.05;输血前后,观察组血清CD4+、CD8+、CD4+/CD8+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血清CD4+、CD4+/CD8+明显降低;输血前后,观察组血清IgG、IgA、IgM、IgE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输血后血清IgG、IgA、IgM、IgE降低明显。结论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均能降低输血后的不良反应,但去白细胞输血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患者的脏器功能够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米托蒽醌单独及其联合美罗华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探讨

    作者:聂艳霞;张志彪;任小晶;刘小洁;段菲菲

    目的:探讨米托蒽醌单独及其联合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HL)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07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含米托蒽醌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含米托蒽醌化疗方案联合美罗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较对照组70.0%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5年的无复发生存率(RFS)和总生存率(OS)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6.36%较对照组32.73%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米托蒽醌化疗方案联合美罗华能有效治疗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提高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且未引起其他不良反应症状,耐受性较好,临床综合效果较为显著。

  • 个体化疼痛管理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付桂芹;刘红;杜丽;刘玉芳

    目的:探讨个体化疼痛管理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94例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并住院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疼痛管理,包括疼痛评估、情绪调节、分散注意力、药物止痛及疼痛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前1 d、术后1 d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t=2.69,P﹤0.05)。两组患者出院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7.9%(46/47)和93.6%(44/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疼痛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间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护理价值。

  • 红蓝光照射联合美诺平颗粒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卫华

    目的:对红蓝光照射与美诺平颗粒联合在中重度痤疮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整群选取的2014年5月—2015年5月该院诊治的94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均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前者予以红蓝光照射+口服美诺平颗粒治疗,后者予以口服异维A酸,均持续治疗2个月;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观察与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9%)比对照组(68.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了一些轻微不良反应(如灼热、脱屑、口干),经对症处理后均改善。结论对中重度痤疮患者予以红蓝光照射联合美诺平颗粒,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对比

    作者:薛亚岗;缪惠东;侯建华;顾红星;沈锋;袁晓林;刘海涌

    目的:比较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与经尿道电切术在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整群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0月于该院泌尿外科诊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9例,其中33例患者行尿道电切治疗(电切组),术后给予静脉、膀胱灌注化疗,36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根治组),术后给予静脉化疗。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累积住院时间、肿瘤3年无复发生存率(RFS)、3年存活率(OS)等。行Log-rank单因素和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潜在危险因素。结果与根治组相比,电切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20、-18.393、-7.205,P<0.01);两组患者在复发率及3年存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8、0.361,P>0.05);Log-rank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及T 3期患者的预后较差,为3年RFS及OS的危险因素(χ2=8.183、21.548、8.427、12.410,P<0.01);进一步行Cox 多因素分析,肿瘤直径≥5 cm为术后患者3年RFS的危险因素(RR=3.658,95%CI:1.875~7.137,P<0.01),T 3期和肿瘤直径≥5 cm 为影响患者3年OS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手术风险较小,联合辅助静脉、膀胱灌注化疗能够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肿瘤直径≥5 cm、T3期是影响膀胱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永华;秦春美

    目的:研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人,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病患35人,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常规治疗,治疗组中的病患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中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中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治疗组脉搏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脉氧改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7±1.2) h vs(8.5±2.1) h]、持续稳定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3.5±2.8) h vs (16.7±3.2) 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效果良好,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作者:和红阳

    目的:对腹腔镜下实施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前来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各有45例患者,对比组患者给予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记录并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93.3%,对比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80%,两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胃癌疾病症状,促使患者更快的康复,为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 先天性胆管囊肿研究进展

    作者:路景绍;吴璇昭

    先天性胆管囊肿,亦称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该病具有分型复杂、症状无特异性、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等特点。因该病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常合并肝、胆、胰疾病,极易被误诊或者漏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随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更新,该病在病理、形态、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均有所发展,该综述通过其病因、分型着手,对近年来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断、治疗方面内容进行综述。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作者:董莉;宁荣萍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临床多普勒彩超诊断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经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确诊乳腺肿块类型。结果86例患者中经过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其中良性39例,恶性44例,检测准确率为96.51%。其中良性39例患者中血流情况等级比较其RI在0.41~0.65之间;恶性44例患者中血流情况等级比较其RI在0.72~0.89之间。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患者进行临床检测,其准确率较高,并且可以对患者的肿块边缘、轮廓、薄膜、回声等临床指标进行检测,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率,确定患者乳腺肿块的情况,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胸外伤并发气管破裂患者诊疗分析

    作者:王永刚;张邦明

    目的:探讨胸外伤并发气管破裂的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整群选取于2012年7月—2015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胸外伤并发气管破裂患者共21例。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CT检查,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对症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后,痊愈率为90.5%,并发症发生率为14.3%,均未出现支气管胸膜瘘、脓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胸外伤严重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确诊,给予相应的治疗,避免术后出现后遗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延娟

    目的:研究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3月来该院进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43例,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不同指标的差异。并对其作出比较评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手术后VAS疼痛的评分作出比较,研究发现术后6 h以及术后24 h内,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的生存质量作出比较,研究发现,进行差异化阶段护理的患者比着常规护理的患者生存质量,情绪控制,症状改善效果都要优秀,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作出比较,研究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评分无明显差距,护理后,研究组SAS,SDS的评分明显要低于对照组评分。结论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有着明显的应用效果,其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心情,降低患者压力,有效地降低患者疼痛感,临床上值得推广。

  • 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意义

    作者:吴作莉

    目的:分析螺旋CT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确诊和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准确性。方法整群选择于2013年4月—2015年3月该院首次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冠脉成像,并在10 d后行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以经皮选择性冠脉造影术为参照,50%狭窄为阳性,评估螺旋CT冠脉造影的准确性。结果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为94.31%,特异度为100%,准确度98.38%,k值为0.9611,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准确度接近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是一种无创的、可靠的冠心病筛查手段。

  • 颈项部穴位治疗中老年便秘的临床探讨

    作者:李园春;陈洪文

    目的:探讨颈项部穴位治疗中老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接诊的单纯性便秘患者4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应用颈项部穴位进行针刺和按摩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背部穴位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已7 d为1疗程,3个疗程以后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治疗后,2个月的跟踪随访。结果两组排便缩短时间比较,治疗组达到治愈标准率为84.5%,对照组为72.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排便次数比较,治疗组达到治愈标准率为88.0%,对照组为62.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58.3%,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三项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颈项部穴位治疗中老年疗效确切可靠。

  • 膝关节隐性骨折的MRI诊断及意义

    作者:袁巍

    目的:观察研究膝关节隐性骨折的MRI诊断及意义。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49例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纳入该研究,回顾性分析入组病例影像学资料,评估其损伤部位、损伤范围以及损伤程度。结果经MRI扫查发现,49例患者中共计98处隐性骨折病灶,其中一处骨折20例,二处骨折16例,三处骨折10例,四处骨折3例。按照损伤累及范围与损伤程度可将膝关节隐性骨折分为3种类型:隐性皮质下骨折、隐性骨皮质骨折、隐性骨软骨骨折。结论采用MRI扫查膝关节隐性骨折有利于准确诊断骨折类型以及骨折部位,可有效支持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预后评估,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ICU护理风险的规避作用分析

    作者:宋静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风险规避作用。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ICU患者22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63%,相比于对照组的14.91%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介入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规避护理风险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冠心病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分析

    作者:谭玉文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对冠心病并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并OSAH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记录并分析数据。结果研究组室性、室上性的心律失常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LVEDs、LVEDd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4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并OSAHS行无创正压通气具确切疗效,可在改善心功能基础上减少心律失常。

  • 探讨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及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新飞

    目的:研究并探讨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乳腺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1—8月收治的69例疑似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对这69例患者分别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X线检查以及乳腺MRI检查,并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标准,计算超声+钼靶+MRI、超声+MR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69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中,经术后病理诊断,57例患者被确诊为乳腺癌。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超声+MRI的敏感度为80.70%,特异度为58.33%,准确性为76.81%,阳性预测值为90.20%,阴性预测值为38.89%;超声+钼靶+MRI的敏感度为92.98%,特异度为83.33%,准确性为91.30%,阳性预测值为96.36%,阴性预测值为71.43%,其中两种联合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762、1.815、1.632、3.348,P>0.05),而两组的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408,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时,应对患者进行乳腺MRI、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联合检测,以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行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王圣燕

    目的:分析中老年脑溢血患者行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该院诊治的125例中老年脑溢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过程中不同干预治疗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55例,研究组采用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干预患者70例,对比两组临床具体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神经功能、心理状态与日常生活能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21.82%,患者满意度91.73%显著高于对照组74.55%(P﹤0.05)。结论中老年脑溢血患者行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干预的临床效果明显,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 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文龙

    目的:观察研究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5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纳入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对入组病例实施增强扫描以及腹部平扫,然后以彩超扫查,以临床病理诊断为参照评估两种方法对于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效果。结果与B超检测技术相比,多层螺旋CT对于肠梗阻定性以及绞窄性肠梗阻诊断准确率更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用急性肠梗阻诊断效果满意,诊断符合率更高于常规B超检查,值得临床应用。

  • Orem自理理论在产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尚秀萍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产科产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来该院进行住院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入组产妇按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50例研究对象。观察组产妇和对照组产妇产后分别给予传统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和Orem自理理论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0~24 h自行床上活动率、25~48 h自行下床活动率及49~72 h完全自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产后0~24 h、25~48 h及49~72 h新生儿护理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产后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产妇的产后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2.0%,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产妇产后的临床护理干预中,能够显著提高产妇产后自理能力、新生儿护理能力及产后护理满意度。

  • 还原性谷胱甘肽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作者:阮志稳;崔亚梅

    目的:探究还原性谷胱甘肽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疗效及经济学价值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182化疗药物引发的肝损害患者资料,根据用药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96例,设为A组,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86例,设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评价。结果 A组和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86.1%,成本分别为(798.3±43.9)元和(859.9±55.7)元,价效比为(870.8±41.6)和(999.3±66.9),A组成效比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害的疗效好,成本低,相对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应用价值更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发性乳腺癌中的临床诊断及价值

    作者:崔华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发性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该医院诊治的200例早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组织得到确诊,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岁)和实验组(≤35岁),两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不同年龄段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诊断及价值。结果乳腺的200例乳腺癌患者中均以团块型为主,实验组团块型占65%,对照组团块型占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癌灶前后径、纵横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横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发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理想,能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影像学参考。

  • 区域分割伪彩色处理技术在DSA图像后处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永强

    目的:研究区域分割伪彩色处理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后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3月来该院就诊的6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先采用常规DSA造影技术处理,再行区域分割伪彩色技术对DSA图像进行后处理,比较图像处理前后质量变化情况。结果采用区域分割位彩色处理技术后DSA图像质量为1级的例数较处理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为3级的DSA图像质量处理后较处理前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域分割伪彩色处理技术可显著提高DSA图像质量,但该技术尚处于临床探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犬冠状静脉窦阻塞对心电图的影响

    作者:闫世云;杨朝宽;楚英杰

    目的:探讨冠状静脉窦阻塞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自2014年5月—2014年10月取犬1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7只和对照组7只。开胸,应用无损伤滑线从心外膜在接近冠状静脉窦口处结扎阻塞冠状静脉窦,对照组不对冠状静脉窦结扎。结果实验组冠状静脉窦阻塞后当即Ⅱ、Ⅲ、aVF导联出现ST段抬高﹥0.05 mV,偶有aVR导联ST段压低;阻塞30 min ST段恢复到基线水平;60 min ST段出现压低约0.05 mV,偶见aVL导联ST-T改变;阻塞120 min ST段又恢复到基线水平,偶见短暂Q波。有一例在结扎约40 min时,QT间期出现突然延长,然后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冠状静脉窦阻塞可导致心电图肢体导联呈ST-T改变。

  • 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应用磁共振的临床分析

    作者:吕冲

    目的:探究对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断中磁共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该院接诊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0例,其中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25例,结合患者的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为参考标准,对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进行核磁共振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联合应用评估,同时患者分别为粘连胎盘、植入性胎盘以及穿透性胎盘,结床分析。结果在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中磁共振与磁共振和彩超联合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无合患者的病症分型对患者的磁共振图像进行临统计学差异(P﹥0.05),但结合患者的病理分型对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判定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透性胎盘的诊断中其应用价值高,而在粘连性胎盘的诊断中其应用价值则相对较低,数据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同时对患者的临床分型也有一定的应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及MR诊断价值比较分析

    作者:袁增清

    目的:分析CT及MR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2年5月—2014年9月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CT及MR检查,CT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数据,MR检查结果作为实验组数据,以临床病理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该研究所选患者均为临床病理诊断确诊患者,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4.00%,椎间盘突出患者38例,椎间盘脱出4例;实验组诊断准确率为96.00%,椎间盘突出患者42例,椎间盘脱出6例;组间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MR检查的诊断价值高于CT检查的诊断价值,MR检查应作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式。

  • 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强

    目的:探析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脑外伤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脑积水将其分为脑积水组与非脑积水组,各31例,观察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脑积水组脑挫裂伤发生25例(80.65%),脑室出血24例(77.42%),硬膜下血肿22例(70.96%),昏迷24例(77.42%),开颅手术26例(83.87%),TSAH 8例(25.81%),脑脊液压力升高6例(19.35%)与非脑积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发生脑积水的独立因素是脑室出血、脑脊液压力升高、TSAH及硬膜下血肿。结论脑室出血、脑脊液压力升高、TSAH及硬膜下血肿是脑外伤患者发生脑积水的独立风险因素。

  • 急诊昏迷患者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虞惠群;高海芳;董伟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及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63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昏迷病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63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主要疾病为脑血管疾病、中毒、糖尿病并发症,分别占46.0%、41.3%、7.9%。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和脑血栓,分别占17.5%和28.6%。中毒主要包括一氧化碳、酒精中毒、农药中毒、镇静药物中毒,分别占4.8%、11.1%、15.9%和9.5%。按患者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其中死亡组7例,存活组56例。发病后入院时间≥1 h与﹤1 h比较,预后明显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昏迷患者预后较轻度昏迷患者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年龄、昏迷病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认真分析昏迷患者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迅速、准确无误的判断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治疗,以减少其死亡率,改善预后。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分析

    作者:丁凤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2例。检测其生化指标值,分析生化指标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AST为(31.58±2.54)、CK 为(126.54±11.02)、CKMB 为(22.49±2.47)、LDH 为(164.29±12.58)、Mb 为(56.43±3.52)、cTnT为(0.15±0.01)以及cTnI为(0.14±0.03)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cTnT及cTnI与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MB、cTnI及cTnT生化指标值与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性,且cTnI界限明显,这对心肌梗死范围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 小儿急诊惊厥病因分析及疗效探讨

    作者:吴雄

    目的:探讨小儿急诊惊厥病因及其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惊厥患儿共110例。了解患者疾病的相关信息,并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针对病因实施针对性治疗。观察小儿的惊厥病因及其治疗方法。结果惊厥病因分析中,热性惊厥占53.6%,癫痫占20.9%,颅内感染占8.2%。其中,新生儿以低血糖为主,婴幼儿与6岁以下小儿以热性惊厥为主,6岁以上小儿以癫痫为主;治疗总有效率为97.3%,不良反应率为1.8%。结论小儿急诊惊厥的病因复杂,以热性惊厥为常见。临床治疗中,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并进行对症治疗,能够预防疾病复发,保障小儿生命安全。

  • 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I酶切位点与胃癌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方法;高洁;王海江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 Fok I酶切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该院就诊的维吾尔族胃癌患者143例(A组)及维吾尔族健康对照者147例(B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测定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 I酶切位点多态性,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癌患者的f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58.0%vs 47.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带有f等位基因(Ff+ ff)的受试者表现出较高的患胃癌的风险(OR值2.87)。结论 VDR的FokI酶切位点多态性是胃癌易感性影响因素。 f等位基因可能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而F等位基因可能是胃癌的保护因素。

  • RVVC患者与VVC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柯珣瑜;曾晓惠

    目的:探讨VVC(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同RVVC(复发性VVC)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就诊患者12365例,针对所有患者实施阴道分泌物真菌学镜检。在该研究的12365例患者中。患有VVC疾病的患者例数为500例(4.04%);表现出RVVC患者例数为30例(0.24%)。针对VVC患者以及RVVC患者认真实施调查登记以及相关分析。结果针对RVVC患者同VVC患者二者之间进行比较发现,在选择激素、选择抗生素、选择避孕药、实施替代治疗以及个人卫生习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出现RVVC的情况同患者表现出局部免疫异常具有密切的关系。针对以往用药进行分析发现,RVVC患者同VVC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患有VVC疾病或者表现出RVVC的情况后,针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威胁。患者出现RVVC同患者出现局部免疫异常表现出一定的关联,对此针对RVVC患者,需要合理选择敏感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并且需要实施疗程巩固。

    关键词: RVVC VVC 流行病学研究
  • Caveolin-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唐雷

    目的:探讨基因蛋白Caveolin-1与胃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方法整群选取采用在该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间手术切除胃组织存档蜡块57例,组织学类型、分级和分期等均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分级系统(2011),临床分期,I期9例,II期15例,III期28例,IV期5例。伴淋巴结转移的39例,无腋窝淋巴转移的18例。应用FCM(流式细胞免疫法)检测Caveolin-1在57例胃癌组织中的相关表达,以荧光指数(Fluorescence Idex, FI)表示结果,取因其它良性胃部病变而手术切除的正常胃组织12例作为对照。结果Caveolin-1基因蛋白在III,IV期胃癌中的FI值0.53±0.27,明显低于I,II期的胃癌FI=0.9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82,P=0.0297<0.05);Caveolin-1基因蛋白在有淋巴转移的胃癌组织中平均FI值为0.51±0.21明显低于无淋巴转移的胃癌FI=0.94±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63,P=0.0294<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aveolin-1的低表达可能促进了胃癌的侵袭和转移,提示Caveolin-1可作为胃癌诊断的一个有效指标并有助于胃癌的预后判断。

中外医疗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