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

中外医疗杂志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중외의료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4-0742
  • 国内刊号: 11-5625/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0-541
  • 曾用名: 化工之友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外医疗》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切除术临床应用可行性分析

    作者:宋向东;刘争;李长春

    目的:探究腹腔镜(LS)结直肠癌肝转移(CRCLM)一期切除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68例CRCL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肝肿瘤及结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术程、肛门排气时间、清扫淋巴结阳性数、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程、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清扫淋巴结阳性个数为(222.1±18.2)个,对照组为(227.7±12.9)个,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切除术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效果评价及其机制分析

    作者:叶华;徐勇

    目的:探究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5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牙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使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对照组则使用钛膜引导骨再生。对比观察两组的牙种植成功率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1周骨厚度以及植骨厚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种植成功率为98.0%,对照组患者种植成功率为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有2例(4.0%),而对照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5例(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周根骨厚度以及植骨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材料在临床上对于牙种植患者引导骨再生有较好的疗效,种植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且低,并且能促进骨的再生,值得临床广泛运用,惠及广大患者。

  •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尹国云

    目的:评估药物性肝病救治中选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因药物性肝病于该院治疗的66例患者,对其随机分组,治疗组34例常规护肝药物加人工肝支持治疗,对照组32例常规疗法,比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病例有效率94.12%(32/34),对照组病例有效率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药物性肝病患者进行救治时,选择人工肝支持系统疗效显著。

  • 急诊心肺复苏效果评估及分析

    作者:马世东;吴灿明;黄纪荣

    目的:对急诊心肺复苏效果评估。方法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方便选取该院急诊科12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行使心肺复苏人工通气治疗,分析4种人工通气方法对患者复苏情况影响。结果30例气囊面罩患者中,通气管无效率为80.00%,5 min内成功建立人工气道率为16.67%,30例气管插管患者中,通气无效率为26.67%,5 min内成功建立人工气道率为16.67%,30例气管切开患者中,通气无效率为46.67%,5 min内成功建立人工气道率为33.33%,30例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中,无效率为10.00%,5 min内成功建立人工气道率为56.67%。结论心肺复苏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中效果显著。

  • 新生儿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作者:陈俊

    目的:探讨新生儿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接诊的确诊为新生儿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儿114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均经临床表现、显微镜检、病因询问、实验室检查(大便培养等)等确诊,同时均积极实施对症治疗,总结诊断与治疗效果。结果114例患儿共计培养80株病原体,其中院内感染42例检出病原体42株(100.00%),院外感染72例检出病原体38株(5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4例患儿中鹅口疮28例、感染性腹泻86例,其中感染性腹泻出现1例患儿死亡,组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加强监测与观察,及时诊断与治疗,可避免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发生,提高生存率。

  • 分析怀疑性心脏病的急救措施与效果

    作者:王亚丽

    目的:深入研究怀疑性心脏病的120急救措施与救治效果,以便为怀疑性心脏病的今后急救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7—9月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且在该院接受抢救的心脏病患者3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心绞痛12例患者中,有8例胸痛,4例左肩疼痛;5例头晕,7例呼吸困难。急性心肌梗死18例患者中,有10例易怒,8例暴饮暴食;13例严重心绞痛,5例上腹痛,对比其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并快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对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增强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 乳腺良性肿瘤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术式的临床比较

    作者:郭通;葛斌;高睿心;刘军;闫卫刚;王婧欣

    目的:研究并对比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使用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术式的效果。方法方便收集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乳腺科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共12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术式,观察组则经乳晕弧形切口行切除术,将两组患者的瘢痕可接受率、双乳基本对称率、乳头乳晕正常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瘢痕可接受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χ2=15.545,P=0.000);观察组的双乳基本对称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χ2=9.755,P=0.002);观察组的乳头乳晕正常率为88.3%,与对照组的9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6,P=0.769)。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能够有显著降低术后瘢痕的发生率,保持患者乳房的美观,值得推广应用。

  • 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对心肾血管的影响分析

    作者:黄森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的状况并分析其对心肾血管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不同的形式分成单纯高血压组、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合并血脂紊乱组、合并腹型肥胖组、合并糖尿病组,行血管、心脏结构、功能等常规检查,分析患者MAU情况,对心肾血管进行评估。结果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组的左室质量(LVH)和左室指数(LVMI)情况明显高于合并MS组、合并血脂紊乱组及合并糖尿病组(P﹤0.05);MAU阳性率,合并MS组检出率46.9%,合并糖尿病组44%,明显高于合并血脂紊乱组21.2%及合并腹型肥胖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合并糖尿病组达57.3%,合并MS组达51.1%,合并血脂紊乱组及合并腹型肥胖组检出率分别为41.6%、3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在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时,应针对不同形式的代谢紊乱采用针对性的措施。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分析

    作者:林光飞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分型与治疗进行探讨。方法该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膨出症状予以分型分析并采取治疗,对比以上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GOS评分情况。结果其中对侧血肿型重型颅脑损伤预后较好,其死亡率仅为10.00%,弥漫性脑肿胀型预后较差,其死亡率高达80.00%,明显较对侧血肿型重型颅脑损伤高,该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予以分型辩证,对患者的预后情况及临床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腹部外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救治效果分析

    作者:杨存岳;魏明龙

    目的:深入分析腹部外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3月期间到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腹部外伤合并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系统的抢救治疗,该次研究所选取的60例患者,完全治愈56例,治疗有效率为93.33%;3例患者急诊抢救无效死亡,另有1例患者由于继发性休克和感染死亡,患者死亡率为6.67%,参照已有的文献资料比较来看,该次研究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基本达到临床预期。结论在腹部外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救治中,有针对性的给予早期综合救治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的关键。

    关键词: 腹部外伤 休克 治疗
  • 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重度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肖勇福

    目的: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重度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牙体严重缺损(前牙)患者78例(130颗牙)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钴铬合金桩核修复,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核桩修复,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率、治疗后复诊周期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牙体修复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1%较对照组23.1%低(P<0.05);观察组复诊周期(2.56±0.05)周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89.76±2.16)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牙体严重缺损效果较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ERCP术后胰腺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朱明艳;孙振兴;颜开华

    目的:探讨ERCP手术后诱发胰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行ERCP治疗的126例患者,其中诱发PEP患者作为观察组(63例),术后未发生PEP者作为对照组(63例)。对ERCP术后胰腺炎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女性、胰管显影、手术操作时间(≥45 min)、﹥60岁、鼻胆管引流以及胆管支架与PEP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胰管显影与手术操作时间≥45 min(OR值分别为13.417与6.203)为PEP危险因素。结论 ERCP术需注意手术时间、鼻胆管或支架的引流等PEP相关因素。

  • 甲强龙与头孢替安联合依匹斯汀治疗白细胞升高性急性荨麻疹疗效分析

    作者:黄清珍

    目的:探讨注射用甲强龙与头孢替安联合依匹斯汀片口服治疗白细胞升高性急性荨麻疹疗效,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方便选取并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及住院部2013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白细胞升高性急性荨麻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研究组用甲强龙与头孢替安静滴联合依匹斯汀口服;对照组单用甲强龙静滴与依匹斯汀口服,治疗1个周期(4 d)。比较两组疗效前后的是否合并全身症状,皮肤瘙痒程度和皮损面积大小。结果研究组在治疗4 d过程中有效率达到90%,对照组则为47.5%,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结论注射用甲强龙与头孢替安联合依匹斯汀口服治疗白细胞升高性急性荨麻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疗效确切,有效率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侯秋苹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方便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抗生素应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抗生素应用时间(18.9±5.2)d、感染控制时间(10.5±3.8)d、住院时间(14.9±5.2)d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抗生素应用时间(24.3±6.1)d、感染控制时间(17.2±2.9)d、住院时间(19.8±6.9)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有效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丙磺舒联合别嘌呤醇治疗痛风间歇期临床研究

    作者:张恩红;崔璨

    目的:探讨丙磺舒联合别嘌呤醇在痛风间歇期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整群选取大庆市第五医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8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均处于痛风间歇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观察组的41例患者单独采用别嘌呤醇进行治疗,治疗组的40例患者应用丙磺舒联合别嘌呤醇进行治疗,并比较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血尿酸值。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78.04%,治疗组总有效率9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由(680.24±78.53)μmol/L下降到(380.43±52.14)μmol/L,治疗组血尿酸水平由(684.37±75.42)μmol/L下降到(313.49±45.75)μmol/L,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有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血尿酸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丙磺舒联合别嘌呤醇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充分降低了血尿酸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治疗效果探讨

    作者:钱中良;李旭东

    目的:通过评价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治疗效果,同时寻找改善慢性心衰病患临床指征的治疗药品。方法随机选择该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取并予以全面诊治的92例慢性心衰病患,参照随机方案分成两个小组以后,每组46例,实验组以阿托伐他汀为选择进行治疗,对照组则接受一般心衰治疗,观察2组病患治疗效果、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以及左室的射血分数等指标,同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3.48%(43/46),对照组80.43%(37/46)(P﹤0.05)。结论基于慢性心衰病患,通过以阿托伐他汀为选择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其临床指标,使之致病性细胞因子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控制,可推广。

  •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女性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

    作者:黄淑顺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女性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90例女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A组(45例,予以ARB治疗)和B组(45例,予以CCB治疗),比较2组baPWV、血压、2 hPG、FBG及hs-CRP变化情况。结果 A组baPWV、hs-CRP的值分别为(1370.17±277.15)cm/s、(2.79±0.75)mg/L,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压、2h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应用ARB治疗,有利于改善其血管炎症和血管壁弹性,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推广意义。

  • 不同类型降压药物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分析

    作者:韩英;黄朴忠;靖涛;栾澜;芦珊;向东贤;丁栗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降压药物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后患者的动脉僵硬度的变化。方法在该院于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出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口服的降压药物类型分成两组,A组57例患者服用缬沙坦,B组63例患者服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超敏C反应蛋白、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13.8±7.6)mmHg、(72.4±7.3)mmHg;B组为(111.2±8.2)mmHg、(70.2±8.4)mmH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hs-CRP、baPWV分别为(8.4±0.7)mg/L、(9.5±1.1)m/s;B组为(7.0±0.5)mg/L、(7.2±1.0)m/s;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采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能在取得满意降压效果的情况下改善动脉僵硬度,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UPLC测定紫金龙中8-deacetyl-yunaconitine的含量

    作者:董永喜;王霞;孙绪;李勇军;廖尚高;董莉

    目的:建立紫金龙药材中8-deacetyl-yunaconitine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1—6月,选择贵州不同产地紫金龙药材21批,采用超高液相色谱(UPLC)的方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铵,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记录8-deacetyl-yunaconitine的色谱峰面积。结果测定了21批不同产地的紫金龙药材,8-deacetyl-yunaconitine含量在0.054%~0.250%。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以控制该药材的质量。

  •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不同肿瘤分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宋振国;冯晓杰;王卫国;邵庆平

    目的:分析紫杉醇酯质体在不同肿瘤分期宫颈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该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随机抽选51例,根据肿瘤分期将其分为:I期(17)组、IIA期(17)组、IIB期(17)组,行顺铂基础上加用紫杉醇酯质体方案化疗,评定不同分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变化、不良反应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IIB期患者的疾病缓解率为88.2%,明显高于I期、IIA期缓解率的70.6%、7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期、IIA期、IIB期患者治疗期间均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4%、17.6%、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宫颈癌患者中实施紫杉醇酯质体化疗效果显著,且随着肿瘤分期升高,化疗效果更为明显,可为随后的手术方案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 探索手术后使用医用几丁糖预防术后肠粘连的效果

    作者:屈振武;李瑞中

    目的:分析在手术后使用医用几丁糖对术后肠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1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0例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将50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n=250)和对照组(n=250);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直接关腹;观察组患者则在关腹操作前使用医用几丁糖,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h)、肠鸣音恢复时间(h)、住院时间(d)以及肠粘连发生率和程度。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7.2±6.9)d、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8.1±4.2)h、住院时间为(10.2±2.0)d,肠粘连发生率为10.00%,四项指标比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接受腹部手术患者使用医用几丁糖能够有效降低肠粘连的发生率和程度,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作者:郑雯婕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采取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治疗组以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两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50.38±10.42)%与对照组(45.21±11.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上采取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常规对症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急性胰腺炎CT间接征象对诊断的作用探讨

    作者:杨加荣;刘建成

    目的:探讨CT间接征象在对于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1年3月—2012年7月经CT检查并确诊的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胰腺组织自身结构改变、胰腺周围组织结构改变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例患者的CT间接征象显示胰腺无异常,7例患者CT间接征象显示可疑性异常,40例患者的CT间接征象表现出急性胰腺炎征象变化。主要CT表现:胰腺呈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密度不均匀或降低;胰周组织表现不同程度的液体渗出,蜂窝组织炎,肾前筋膜增厚,因假性囊肿或脓肿造成胸腹腔积液。结论 CT间接征象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在临床中有较高价值,有利于病情程度及进展的评估,能有助于并发症的发现及患者预后的判断。

  • 早期诊断和积极干预对脑动脉瘤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作者:陈小忠;任光阳;王培;李刚;王玉玉;张学军;吴海涛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和积极干预对脑动脉瘤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66例脑动脉瘤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将体检筛查出的138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将28因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而就诊诊断为脑动脉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死亡率以及存活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该类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中GOS(2~3)分和(4~5)分患者比例分别为18.8%和60.9%,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32.1%和7.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研究组中ADL(I-Ⅲ)级和(IV-V)级患者比例分别为81.9%和18.1%,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21.4%和78.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的死亡率为20.3%,明显低于对照组(60.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血压、动脉瘤大小、性质、部位以及干预时机是脑动脉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诊断与积极干预能明显提高脑动脉瘤患者的生存率,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 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

    作者:杜青陆

    目的: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救治的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共115例,以数据随机法为依据分成两组:治疗组(n=61例,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常规组(n=54例,施以普通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6.72%、手术时间(27.8±3.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4.5±1.2)分、乳房外观满意评分(1.5±0.4)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有效率79.63%、手术时间(38.4±2.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6.9±0.8)分、乳房外观满意评分(4.2±1.3)分(P﹤0.05)。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瘢痕评分、乳房外观满意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79.63%(P﹤0.05)。结论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治疗中,对其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缩减临床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对比良性前列腺增生采取前列腺电切术与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翔

    目的:探析良性前列腺增生运用两种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4例,其中观察组运用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而对照组则运用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大尿流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完成手术,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留置导尿管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4.3±2.4) h、(4.5±1.6)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1±3.3)h、(9.5±1.2)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3个月,两组的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QO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中,与前列腺电切术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

  • 鼻咽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中EB病毒DNA水平变化及与放化疗疗效的关系

    作者:陈岩松;陈燕;林莺莺;郑瑜宏

    目的:比较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和血浆EBV DNA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EBV DNA水平与鼻咽癌放化疗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整群选取的2015年7—11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75例初诊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水平,根据疗效评价分为CR、PR、SD、PD组,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对配对的75例治疗前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水平进行检出率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CR、PR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治疗前后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PD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总体检出率为78.7%、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类型标本EBV DNA结果呈正相关(r=0.481,P=0.00)。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检测可作为评价鼻咽癌放化疗近期疗效的指标。

  • 探析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天龙

    目的:分析在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过程中,使用核磁共振的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收集该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均为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诊断,观察组使用核磁共振的诊断,分析在诊断后两组患者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检出率以及诊断的准确率上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在该次研究中的症状类型为关节腔积液、半月板损伤、骨质改变、韧带损伤,观察组检出率分别为40%、30%、25%、5%、100%,对照组患者检出率为40%、25%、20%、5%、90%,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所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使用核磁共振检查的结果更加的清晰准确,能够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更好的观察。结论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使用核磁共振的方法可以取得更加准确的诊断效果,有着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价值分析

    作者:边晓琳;刘春丽;王雁;王成增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整群选择自2010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确诊为乳腺癌的2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早期乳腺癌(早期乳腺癌组,即肿块直径≤1.0 cm)54例,直径﹥1.0 cm的乳腺癌(大乳腺癌组)患者170例,选择同期在该院确诊的60例良性乳腺结节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3组患者在超声图像上的差异。结果从超声图像上比较来看,大乳腺癌出现边缘毛刺征(71.76% vs 31.48%,χ2=4.356)、肿块后方回声衰减(36.47% vs 16.67%,χ2=3.594)、肿块纵横比﹥1(29.41% vs 14.81%,χ2=3.668)以及淋巴结转移(40.00%vs 14.81%,χ2=4.685)的比例明显高于早期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乳腺癌出现边缘毛刺征(90.74% vs 31.67%,χ2=4.985)、钙化(57.41% vs 16.67%,χ2=4.646)、显示血流(92.59% vs 30.00%,χ2=5.026)以及阻力指数﹥0.7(66.67%vs 6.6%,χ2=9.478)的比例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结节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其中乳腺的微小钙化、低回声边缘毛刺征、显示血流以及阻力指数﹥0.7是早期乳腺癌在超声图像上的特征性表现。

  • 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筛检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克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在糖尿病眼底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以眼底镜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该院收治的78例(156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病变筛查,依DR分期标准对筛查出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分期,并以此为基础给予患者治疗指导。结果眼底荧光造影对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检出率显(82.50%)著高于眼底镜下检查(67.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R分期I期47眼(30.1%)。 II期29眼(18.6%),III期25眼(16.0%),IV期17眼(10.9%),V期7眼(4.5%),VI期3眼(1.9%)。结论以眼底荧光造影筛查糖尿病眼底病变检出率高,可作为指导眼底病变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在临床推广使用。

  • CT血管造影应用于脑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卢贤贵;董茜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应用于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期间60例因神经系统症状在该院就诊的疑似脑血管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对患者脑血管进行检查,对CT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快速作出诊断。结果 CT血管造影对大脑各动脉的显影率均达到100%,60例疑似脑血管病变患者中,经确诊,共有27例患者存在脑血管病变,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59%、90.91%、91.67%,与确诊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在脑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可在初筛、紧急或无条件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等情况下,采取CT血管造影技术进行快速诊断,能对脑血管病变有效检出,诊断价值较高。

  • 肝脾损伤的超声诊断效果分析

    作者:朱裕辉

    目的:分析在对肝脾损伤患者诊断过程中使用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收集该院2014年11月—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50例肝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低频超声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并在诊断完成后和手术诊断的资料进行对比性的分析。结果该次研究中包膜下破裂患者6例、中央破裂患者10例、包膜破裂患者34例,和手术后确诊资料进行对比后发现,诊断的准确率为96%。结论超声诊断的手段能够对肝脾损伤患者起到非常好的临床诊断效果,其诊断的准确率和手术病理确诊几乎相同,可以作为对肝脾损伤患者诊断的首选方法。

  • 腹部局限型Castleman病的CT及MRI表现

    作者:张维明;王明杰;李刚

    目的:探讨腹部局限型Castleman病的CT、MRI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进入该院的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局限型腹部Castleman病的影像学资料,6例采用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方式,其中4例病例采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方式,仅1例采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7例病理类型均为透明血管型,4例位于肠系膜,3例位于腹膜后。 CT平扫表现为单发的类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在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显著强化,而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现出持续强化,表现出来的强化方式与大血管相似,其中4例病灶周边可见增粗的血管影,2例动脉期病灶内可见裂隙状低密度区,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低密度区逐渐缩小;采用MRI检查方式共检查5例病例,均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在增强扫描方面与CT有一定的相似性。结论临床中关于局限型Castleman病比较少见,但是影像学上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性表现,能够避免误诊的发生。

  • 补肾纳气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玉琴

    目的:探讨分析补肾纳气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儿科于2013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67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氨茶碱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补肾纳气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4.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0.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5.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纳气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好,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中医辨证敷脐治疗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榕萍;曹雯

    目的:探究中医辩证敷脐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04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敷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中转手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3%vs 73.0%,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4.2±0.6)d vs (6.2±0.9)d, P<0.05]、肛门排气时间[(4.3±0.8)d vs (7.0±1.6)d,P<0.05]、腹部压痛消失时间[(3.1±0.5)d vs (5.7±1.4)d,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4.9±1.1)d vs (6.2±1.4)d,P<0.05]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转手术率低于对照组(13.3% vs 32.7%,P<0.05)。结论中医辨证敷脐治疗肠梗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中转手术率。

  •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袁雯婷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极高的慢性疾病。β受体阻滞剂是能选择性地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从而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的一种药物类型。肾上腺素受体分布于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其受体分为3种类型,即β1受体、β2受体和β3受体。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可激动引起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β2受体存在于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可激动引起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等;β3受体主要存在于脂肪细胞上,可激动引起脂肪分解。β受体阻滞剂能够减少心肌的耗氧量,降低心肌收缩力,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比较好,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对保障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有积极的影响,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 医学鉴定工作中对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鉴定的探讨

    作者:祝音飞;姜立学

    目前医患矛盾日趋尖锐,医学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损害鉴定)在处理医疗纠纷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而颈部手术中患者喉返神经损伤也屡见不鲜,为了给鉴定工作中出现类似案例提供参考,该文以手术中患者出现喉返神经损伤为出发点,通过不同损伤情况,剖析因果关系,建立喉返神经损伤的鉴定路径。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中的效果及影响

    作者:王莉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中的效果及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112例。随机将其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9.2%,显著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P﹤0.05)。研究组出院后1年内的发作次数为(1.63±1.27)次,明显低于对照组(2.74±1.36)次,急诊次数为(0.44±0.15)次,明显低于对照组(0.62±0.24)次,住院次数为(2.16±0.79)次,明显低于对照组(3.49±1.53)次,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中医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作者:陈海燕;李成;许小燕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间来该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操作组与中医护理组,中医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添加中医护理操作,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前、术后焦虑测评分数,苏醒期操作配合度及躁动评分和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医护理组术前、术后的焦虑测评分数(64.6±5.6)分、(57.4±4.8)分均低于对照组(89.1±5.1)分、(81.9±3.5)分,苏醒期的操作配合度提高(59%→93%),躁动出现率下降(41%→7%),术后使用镇痛剂的患者数目减少(15例→3例),苏醒期躁动评分降低,对比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的干预能能有效预防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的躁动发生,提高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

    关键词: 护理 全身麻醉 躁动
  • ProTaper机用锉行后牙根管再治疗时的护理研究

    作者:邹亚清;张建珍;于玲;吴云暖

    目的:分析ProTaper机用锉行后牙根管再治疗期间护理干预的方法与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ProTaper机用锉行后牙根管再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中分别纳入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全方位护理配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干预下根管治疗后疼痛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经ProTaper机用锉行后牙根管再治疗后均成功疏通根管,根管治疗完成后相关症状均明显缓解或完全消失。观察组患者行ProTaper机用锉行后牙根管再治疗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27.50%(11/40)(P﹤0.05)。观察组患者行ProTaper机用锉行后牙根管再治疗期间急性反应发生率为5.0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10/40)(P﹤0.05)。结论在ProTaper机用锉行后牙根管再治疗期间,加强术前、术中、术后全方位护理配合,能够确保患者根管疏通效果,对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急性反应发生率均有确切意义。

  •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

    作者:钱芳

    目的: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采取阴道镜检查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该院进行阴道镜检查的13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刮片或液基细胞学检查。比较阴道镜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1362例阴道镜检查,1052例行活检,慢性宫颈炎症858例,CIN1级92例,CIN2-3级95例,宫颈癌5例,可疑癌2例(其中LEEP刀后确诊1例)。阴道镜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80%,CIN1级的诊断符合率86.9%,CIN2~3级的诊断符合率82.1%,,慢性宫颈炎症的诊断符合率97.3%。可以明显看出,阴道镜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更接近于病理学诊断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镜检查具有敏感性高、无创伤、无痛苦的优势。在宫颈癌筛查中,使用该检查方法,可以选取重点部位定点活检,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也可以动态化的观察到病变的发展与转归,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依据。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与不孕不育的关系分析

    作者:赵亚梅;刘建刚

    目的:探讨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 (9)与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方法方便选取于2015年1—12月该院收治的450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进行遗传学咨询的420例非不孕不育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以上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采用G显带法,比较两组的inv(9)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inv (9)的检出率为4.44%高于对照组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5)。其中以男性inv(9)的检出率较高。结论不孕不育的患者与inv(9)的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不孕男性的检出率高于女性。

  • 宫腔镜检查后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冯世香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后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宫腔镜检查后行诊断性刮宫或子宫内膜活检的330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比较分析宫腔镜下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增生期子宫内膜并发腺体增生、子宫内膜炎和分泌期内膜患者在宫腔镜下厚度具有不同差异;分泌期内膜、子宫内膜炎和内膜癌患者其子宫息肉样病变的比例为29.7%、0.7%和0.0%。结论在宫腔镜检查后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有助于提高子宫内内膜疾病检查的准确性,可为以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血清125、CA199、AFP联合检测在卵巢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海燕;石建荣

    目的:探讨血清125、CA199及AFP联合检测在诊断卵巢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7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时期的3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以及20名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探讨CA125、CA199、AFP联合检测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肿瘤患者组的CA125、CA199、AFP浓度分别为(162.7±16.6)、(112.8±24.4)、(19.3±2.6)u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水平随着肿瘤分期的进展呈现出正相关。联合应用明显高于单项血清标记物的灵敏度和特异度(P<0.05)。结论CA125、CA199、AFP3种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明显提高诊断卵巢肿瘤的准确性。

    关键词: CA125 CA199 AFP 卵巢肿瘤
中外医疗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