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

实用医技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 실용의기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影响因子: 0.5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5098
  • 国内刊号: 14-129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94
  • 曾用名: 实用医技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技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董海原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应用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洁;孟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多发病,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1].

  • 护理流程图在乙脑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玲芳;王志伟;裴红珍

    目的:提高乙脑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杜绝差错事故发生.方法:制定乙脑危重患者护理流程图并应用于实践.结果:实行乙脑危重患者护理流程图后,杜绝了差错事故发生,明显提高乙脑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流程图的使用可规范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 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及对策

    作者:原欢萍;张玉林

    目的:加强手术室与各科室医生的沟通,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对全院95名外科系统手术医生就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的项目:敷料准备、值班护士应急能力;比较满意的项目:巡回护士配合、器械准备、护士长安排手术情况;不满意项目:洗手护士配合.结论:通过满意度的调查,促使护士长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 36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作者:王翠梅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较常见且多发的脑血管意外疾病.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本病的患病率中老年人呈稳定的上升趋势.

    关键词: 脑出血 护理 分析
  •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围产期护理

    作者:苏玉英;陈玉玲;颜海莲

    目的:总结我科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围产期护理经验.方法:产前加强心理护理,提供合理的营养,严密监测心功能,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加强胎儿监测,适时终止妊娠;产后预防产褥期感染,做好哺乳及计划生育的指导.结果:本组5例母婴安全度过围产期.结论:针对不同危险期做好相应护理,及时改善心脏功能,预防心力衰竭发生,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 鼻衄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张岩

    目的:探讨鼻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56例鼻衄患者在给予不同止血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鼻衄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的焦虑、恐惧和依赖心理,提高了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治疗信心.结论:做好鼻衄患者的紧急处理,抢救和护理配合十分重要,对鼻衄患者不仅应及时进行积极的救治,更应注意进行心理治疗及护理.

    关键词: 鼻衄 心理护理 抢救
  • 妇产科护士潜在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作者:甘明霞

    医院是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场所,面临发生医院感染等职业危险.妇产科护士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经常暴露于血液、羊水、分泌物及锐器损伤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关键词: 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
  •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

    作者:严春香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性护理方法.方法:结合近期相关文献对7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个体化的预防性护理.结果:通过对本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形成DVT的高危因素采取预防性干预,无一例发生DVT,改善了生存质量及生存期.结论: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这一DVT高发人群,采取预防性治疗及护理可以基本控制DVT的发生.

  • 烧伤患者红细胞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蒋英;谭强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红细胞、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烧伤严重程度惯用分类标准将70例中度以上烧伤患者分为三组:中度组28例、重度组25例和特重度组17例.采用日本东亚Sysmex SF 3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三组烧伤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5天、第20天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进行检测,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三组烧伤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5天、第20天RBC、HCT、HG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三组烧伤后第7天、第15天、第20天R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三组烧伤后第3天、第7天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三组烧伤后第3天、第7天MPV、P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烧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检测血小板参数可了解骨髓增生状态,对预后判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 两种方法检测PT与APTT结果分析

    作者:李美英;王建惠

    目的:应用全自动血凝仪及半自动血凝仪分别对40例健康人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以观察健康人群在两种不同方法下所测PT及APTT正常范围.方法:应用Compact BE全自动血凝仪,及Sysmex CA-50半自动血凝仪测定40例健康人PT测定和APTT值.结果:全自动血凝仪所测40例健康人PT测定和APTT正常范围较半自动血凝仪所测之正常范围更接近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提供的PT测定和APTT正常范围.结论:全自动血凝仪操作简便快捷,人为因素影响小,应广为普及.

  • 荧光定量Taqman技术在检测乙肝病毒DNA中的应用

    作者:陈文;谢平;陈国千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Taqman技术检测乙肝病毒(HBV)感染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苷酸(HBV-DNA)的临床意义,以及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Taqman技术对76例乙肝感染者HBV-DNA的检测.结果:在76例标本中,HBV-DNA的阳性率为42.1%,HBsAg的阳性率为75.0%,HBeAg的阳性率为17.1%.结论:HBsAg、HBeAg反映HBV的复制状态存在局限性,HBV-DNA定量检测是反映HBV复制和药物疗效的判断直接可靠的指标.

  • 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分析评价

    作者:苏少华

    目的:对测定胆红素的钒酸盐氧化法进行分析评价.方法: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胆红素,并对其的精密度、稳定性、灵敏度及干扰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胆红素的批内、批间CV<3.25%,可信检测范围可达:钒酸盐总胆红素(TBil)684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342 μmol/L,回收率达到98.1%~102.4%.用1∶8肝素抗凝,测定直接胆红素明显降低,P<0.01;1∶10肝素抗凝,测定直接胆红素,有轻度的负干扰.维生素C≤0.05 g/L时,无干扰,而溶血及脂质对钒酸盐氧化法干扰小.结论:钒酸盐氧化法应用方便,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

  • 47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晓敏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病原因.方法:对本院2001年4月至2006年4月间684份卒中病例中47例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6.87%,其中早发性癫痫63.83%(30/47),迟发性癫痫36.17%(17/47);病变位于皮质导致癫痫34例,占72.34%,皮质下13例,占27.66%.结论:卒中后癫痫在性别上没有差异,早发性癫痫多于迟发性癫痫,卒中皮质损伤更易导致癫痫.

  • 冠心病危险因素197例分析

    作者:吕建庄;张小利;葛兴利

    冠心病(CHD)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循环障碍,引起心肌氧供需之间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 子痫138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佩珊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治疗措施,降低子痫发生率,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方法:对于我院1994年8月至2006年8月收治138例产前、产时、产后子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痫发生率0.74%,子痫剖宫产率0.30%,孕妇病死率2.2%;产后子痫发生率却明显增多;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高.结论:加强孕产妇管理,重视孕期宣教及产前检查,及早应用足够量的硫酸镁,减少产时、产后的不良刺激,确定适当的分娩时间与方式,降低子痫发生率.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作者:辛星

    总结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认为加强术前心理准备,对经桡动脉途径易出现的特有的并发症有针对性的加强观察与护理,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邹彦芬;吴鸣;杜端明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2例接受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进行总结.结果: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及严密的围手术期监护,所有患者顺利恢复.结论:积极的心理疏导和严密的监护是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 护理
  • 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张思明

    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对2 996例用丙泊酚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孕妇予以相应护理配合.结果:孕妇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使无痛人工流产受术者顺利完成手术,避免并发症和意外发生,大限度地提高护理安全.

  • 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65例护理体会

    作者:陈玉珍;沈玉英;洪秀美

    目的:总结应用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意义与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将治疗组65例采用纳洛酮+常规治疗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而对照组67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观察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间,对13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观察和护理作总结分析.结果: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具有明显的催醒效果,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病死率.结论:尽早使用纳洛酮,严密观察病情与护理,保证患者安全,是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成功的关键.

  • 小儿手术患者术中体温下降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余沛旭;蔡树云;刘瑞莉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后不同体重手术患儿体温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行手术的小儿外科患者30例,按体重分为10 kg以下组和10 kg以上组,均采用空调、电热毯、暖风机、被服等保温措施.麻醉诱导后的2 h内,每15 min测量腋温.结果:患儿体温在麻醉诱导后体温逐渐下降0℃~2.8℃,体重较轻患儿,体温下降较多.结论:围术期麻醉诱导后应特别注意体重较低患儿的体温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低体重儿围术期低温.

    关键词: 小儿 手术 体温
  • 神经损伤引发实验大鼠痛觉及初级感觉神经元的电生理变化

    作者:李晨旭

    目的:研究神经损伤后,大鼠的痛觉行为改变及初级感觉神经元的电生理变化.方法:用大鼠慢性压迫性神经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的痛觉实验模型,正常大鼠为对照,观察大鼠的热痛敏行为;以胞内电生理记录法检测损伤神经元及正常神经元的膜电位特征及其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的损伤侧肢体的缩腿反应潜伏期较对照侧明显缩短;损伤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移向去极化方向且激发动作电位所需阈强度减小.结论:神经损伤可引起大鼠的热痛敏行为,损伤神经元有异位自发放电产生,其兴奋性增加是行为异常的主要成因.

  • 大规模宫颈细胞涂片实验室染色的质量控制

    作者:汪平;李星日;孟献威

    目的:探讨大规模宫颈细胞学涂片实验室染色的方法和流程.方法:改变传统手工染色的工作流程,创造性改动染色流程,严格按照程序操作,控制好每道程序时间.结果:运用改进后的方法和流程,染色效果优良.结论:在纯手工染色的情况下,能控制好大规模细胞涂片染色效果,一个工作日能制作数千张以上质量较高的宫颈细胞学涂片.

  • 模型及内窥镜教学法在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程春霞;薛敏;徐大宝

    目的:了解模型及内窥镜监视系统在临床见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56名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模型、内窥镜教学法及临床见习带教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临床见习带教方式,应用课堂随机问答、考核成绩分析、课后问卷调查三种方式评估课堂教学效果.结果:课堂随机问答、考核成绩优秀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良好率与及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后问卷调查教学效果满意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模型、内窥镜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18例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

    作者:张兴强;蒋师;谭必勇;姚勇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诊断及介入治疗.方法:报告18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DSA表现及结果.结果:16例明确了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2例造影阴性;其中10例行介入性栓塞治疗.结论:DSA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有肯定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意义.

  • 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脑发育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峰;魏善和;王朋;刘海涛;王宁;牛芬;马贺贺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脑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颅脑超声及应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对8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新生儿脑灰质、白质发育进行检测,并与82例非妊娠高血压疾病(又无颅内疾病如:缺血缺氧脑病、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的新生儿进行脑灰质、白质发育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新生儿脑成熟欠佳.足月妊娠高血压疾病新生儿丘脑基底核平均灰度值67.9±6.10、额叶白质平均灰度值62.67±5.20、枕叶白质平均灰度值63.38±5.67、与非妊娠高血压疾病(又无颅内疾病如:缺血缺氧脑病、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新生儿丘脑基底核平均灰度值84.71±6.25、额叶白质平均灰度值77.58±4.11、枕叶白质平均灰度值78.60±2.9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部分婴儿不同程度脑室大.8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母亲新生儿脑室大28例(34.15%).新生儿期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成熟欠佳及神经发育落后.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母亲可能造成子代脑成熟障碍,可通过对新生儿脑灰质、白质发育,新生儿期后神经发育的随访予以评价.

  • N-乙酰基转移酶2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骆瑞珍;张振亚;于跃明;何陆军;乔芳

    目的:探讨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多态性和大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调查NAT2基因多态性在大肠癌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因型WT/M2在大肠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22,P<0.01).快速型和慢速型在大肠癌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0.13,P>0.05).吸烟者在大肠癌组的出现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42,P<0.05.高吸烟指数者中,WT/M2基因型在大肠癌组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45,P<0.05.患者中WT/M2基因型频率在≥60岁组高于<60岁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69,P<0.05),在病理类型、性别、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瘤浸润广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NAT2 WT/M2基因型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该基因型的个体吸烟剂量大、高龄可能增加大肠癌发病风险.

  • 乳腺癌患者腋窝良恶性淋巴结的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王凤玲;何光彬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癌患者腋窝良恶性淋巴结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探讨超声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69例乳腺癌患者的41例转移性淋巴结与21例良性淋巴结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分析比较.结果:41例转移性淋巴结直径与21例无转移性淋巴结直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轮廓等级、L/T、髓质/皮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良恶性淋巴结不同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可为研究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作者:王玉民;韩洪民;王勇;MENG Qing-qiang;孟庆强

    目的:经导管灌注药物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疗效的研究.方法:对89例患者,149块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采用Seldinger's穿刺超选择灌注融通术,将扩张、溶栓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直接注入ANFH的供血动脉内.结果:介入治疗后疼痛的缓解或消失占100%,X线、CT 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骨形成.DSA显示股骨细小动脉增多,供血小动脉增粗,静脉显影时间缩短,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通过介入方法治疗ANF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高血压患者颅外段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价值

    作者:王伟;张晓玲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患者颅外段椎动脉的检查价值.方法:观察64例高血压患者椎动脉的走向、管腔及血流动力学.结果:64例(128条血管)显示椎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走行纡曲或扭曲,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椎动脉管腔狭窄,血流流速减低,阻力指数增大.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患者颅外段椎动脉提供了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的依据.

  • 巨淋巴结增生症的影像表现与分析

    作者:孙宗琼;岳建国;吴捷;贺峰

    目的:提高巨淋巴结增生症(GLNH)的认识水平,探讨GLNH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通过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GLNH的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讨论.结果:GLNH是一种异源性的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良性疾病,其组织形态上可分为透明血管型和浆细胞型两类,前者相对多见,常表现为纵隔病变,后者好发于肠系膜和腹膜后淋巴结.增强后有不同程度增强, 透明血管型呈中等或明显强化,浆细胞型为轻度强化.结论:GLNH具有特征性CT表现,CT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在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提示Castleman病的诊断.

  •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思路

    作者:王琨;朱杰;王磊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PS)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思路.方法:分析我院1998年至2006年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PS 16例.常规胸部摄X线片16例,胸部CT平扫检查16例,常规胸部增强CT 13例、螺旋CT增强扫描3例,并行三维重建,DSA检查1例,术前10例发现异常血管.结果:胸部X线主要表现为3种形态:不规则肿块形8例;节段性不张样改变5例;局部肺纹理增多3例.胸部CT主要表现为3种形态:实性肿块形5例;囊实性肿块7例,其中支气管扩张样表现1例;囊性肿块4例;DSA 1例,DSA表现为病灶染色,增粗异常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结论:常规X线胸片无特异性,仅能发现病灶.常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观察病灶内部细微结构及外部征象.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MRI检查能够发现异常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具有定性诊断价值.

  • 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CT解剖及临床意义

    作者:詹勇;向子云;郑彬;靳晓军;朱宇辉

    目的:观测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起始段的走行、与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 AA)的夹角及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 LRV)水平SMA与AA的距离.方法:对52例正常人的上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动脉期图像进行矢状位MPR重组并观测SMA起始段走行及其与AA的夹角及距离.结果:本组52例MPR矢状位图像均可显示SMA起始段及其与邻近AA、LRV等血管结构的解剖关系,SMA起始段走行呈转折型者41例,径直型11例;SMA与AA夹角为58.4°±21.8°(95%置信区间52.4°~64.5°),其中<30°占9.6%,>80°占23.1%,30°~80°占67.3%;LRV水平SMA与AA的距离为(11.2±4.8)mm(95%置信区间9.8 mm~12.5 mm).结论:螺旋CT上腹部增强扫描动脉期图像MPR重组可用于观察SMA起始段并可显示其与周围邻近血管结构的解剖关系.SMA起始段的异常走行可能是胡桃夹现象的潜在病因之一.

  • 脑出血微创术双螺旋CT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俞荷芳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历来受到神经内外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传统内科治疗病死率50%~60%[1],外科开颅清除血肿病死率35%,致残率50%~75%,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国内许多学者进行大胆探索与创新.

  • 脾破裂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袁新;宋善军

    目的:通过外伤性脾破裂CT、DSA影像表现,探讨诊断脾破裂快捷有效的检查方法.方法:57例脾破裂均行CT、DSA检查,并作介入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及随访复查.结果:CT在脾实质的裂伤、脾内血肿、脾包膜下血肿、脾包膜破裂及腹内脏器合并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尤其在脾局限性裂伤的显示上明显优越于DSA,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DSA在脾实质内小片挫伤,尤其是弥漫性小片脾实质挫伤、脾内动脉瘤的部位和形态、介入治疗后栓塞部位的显示较CT更具优势,在脾内小片状挫伤的显示上优于CT,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CT与DSA在诊断中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在CT确诊脾破裂后,患者生命体征较稳定时,尽量考虑作DSA检查,为可能的介入性栓塞治疗创造条件,降低手术治疗的并发症.

  • 经腹高频超声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彭鹏星

    目的:探讨经腹高频超声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06 年12月应用了经腹高频超声行肝脏检查的76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7例用常规经腹探头检查发现肝脏内回声弥漫性不均匀后改用高频线阵探头扫查,检出肝脏浅层内结节状小病灶42例;有9例用常规经腹探头检查无异常声像发现后改用高频线阵探头检出肝脏浅层内散发结节状小病灶6 例. 高频线阵探头检出的实性结节状小病灶小0.3 cm, 小囊性病灶小0.2 cm.结论:高频线阵探头能清晰显示肝浅层(约4 cm)内的细微结构,对肝脏浅层内结节状小病灶的检出明显优于常规经腹探头, 但不能严格定性,有待于应用超声造影进一步研究.

  • 维A酸霜治疗寻常痤疮83例疗效观察

    作者:马红蕊

    目的:观察维A酸霜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83例患者根据皮损轻重程度分为三组:粉刺型48例,丘疹脓疱型20例,结节囊肿型15例,三组均外用0.025%维A酸霜(商品名:迪维霜)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于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粉刺型治愈率52.1%,有效率95.8%;丘疹脓疱型治愈率30%,有效率90%;结节囊肿型治愈率26.7%,有效率93.3%.2个疗程后对粉刺型的治愈率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外用迪维霜治疗各型痤疮均有较满意的疗效.

  • 我院2004年至2006年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作者:李雪芹;王伟

    目的:了解我院三年来抗高血压药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用药频度排序法和金额排序法分析我院计算机数据库中有关数据,并用Excel进行处理.结果: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在三年中使用情况基本类同,虽然大多数药物的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有所下降,但AngⅡ受体拮抗剂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结论:钙拮抗剂和ACE抑制剂,目前依然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类药物,并且AngⅡ受体拮抗剂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23例

    作者:苏新雄;李玉清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23例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达43.5%(CR+PR).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药物.

  • 表面麻醉结合滤过试验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曲验兵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结合滤过试验治疗晚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32眼)晚期青光眼在0.5%爱尔卡因+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术中根据滤过试验决定可调缝线的位置和数量.观察麻醉效果及术后眼压、前房、视野、滤过泡情况.结果:32眼均能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满意.随诊6个月~12个月,平均10.3个月.眼压<21 mmHg 24眼(75.0%),用一种降眼压药可控制的6眼(18.8%),再次手术2眼(6.2%),平均(17.56±3.78)mmHg,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持续浅前房发生;视野扩大或不变27眼(84.3%);形成功能性滤过泡28眼(87.5%).结论:表面麻醉结合滤过试验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青光眼,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 病理基因测序技术及临床应用

    作者:朱长乐;赖仁胜;谢玲

    目的:应用基因测序仪对肿瘤及相关疾病进行临床病理基因直接测序,以指导医疗保健、疾病预防、基因治疗.方法:石蜡组织、血液标本提取DNA,经凝胶成像及核酸定量仪定量、定性,设计相应的引物及购买测序试剂盒,经PCR扩增后进行基因测序,通过Seq-Scap软件诊断分析测序结果,并对阳性结果做反向测序证实.结果:石蜡组织标本DNA提取成功率80%,总提取成功率90%以上,在此基础上的PCR扩增、纯化及测序成功率达99%.测序基线平整,平均信号强度在200~1 000之间,噪音<5,Raw基线接近0.预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有效率及无效率均达100%.结论:临床病理基因测序是癌症基因组计划的核心内容,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肿瘤基因序列分析,该技术重复率高、结果可靠、科学性强,是分子病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新领域.

  • 视觉诱发电位在眼外伤疾病中的应用及评价

    作者:王君婷;郝友娟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在眼外伤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115例眼球钝挫伤(115眼)病例进行VEP、ERG等检查.结果:眼外伤视神经损伤患者VEP P波振幅和潜伏期有明显改变,且异常程度越明显,预后越差,VEP对视神经损伤程度反应灵敏.结论:VEP是一种客观、定量、定位评定视神经功能的方法,是目前视神经病变敏感的客观检查方法,借此可以对眼外伤视神经损伤程度行进一步确认.

  • 螺旋藻的药理研究进展

    作者:秦文敏;田永云

    螺旋藻含有多种在人体医疗保健上具有特殊功能的活性物质,可作为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和辅助药物.本文从螺旋藻的鉴别及营养价值,药理和保健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 小檗碱的临床新用近况

    作者:杨振华;郑建红;常效春

    目的:综述小檗碱(Ber)的临床新用近况.方法:查阅国内有关Ber的临床应用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结果:Ber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具有实用性价值.结论:Ber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 教与学双向评价在大专护生临床实习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雷芳;刘珍莲

    目的:探讨大专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带教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评教评学"双向评价法,即护生在轮转科室实习结束后,发放自制评价表由护生对教师,教师对护生进行教与学的评价.结果:护生所在科室的教学管理、带教个人及教学质量和护生实习情况均处于优良水平,教学互长.结论:评教评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指导教学改革、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也是教师与护生愿意接受的实习带教方法.

  • 刍议教师的语言艺术

    作者:张敬芳;王维

    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主要表现在趣味性、启发性、通俗性、节奏性和激励性等.

    关键词: 教师 语言 艺术
  • 健康教育在妇科手术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作者:郭晓焕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妇科手术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3月至2006年9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手术患者254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系统化全程健康教育,在患者术后5 d~7 d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和患者满意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系统化全程健康教育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对提高患者术后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住院天数,节约医疗费用,均有积极效果.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范修云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一种疾病,早期无特异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头胀、耳鸣、眼花、健忘、失眠、烦闷、乏力等症状.

  •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在胆总管壶腹区病变中的诊疗价值

    作者:李政义;毕泗长;姚丙乾;张裕华;董杰;于洪存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在胆总管壶腹区病变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胆总管病变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行超声波检查、ERCP检查;其中9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5例行MRCP检查.结果:ERCP术能较好的显示胆总管及其病变,且能对胆总管结石、慢性炎症狭窄进行微创治疗.结论:ERCP对胆总管病变的检查优于CT、MRCP, 特别对十二指肠壁壶腹区的占位病变较CT、MRCP检查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和诊断价值.

  •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刘萍;窦敏贤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我国近几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是利用电子技术和内窥镜技术相结合进行的、专业技能要求较强的外科手术.

  • 踝关节骨折愈合后的按摩体会

    作者:郭随铁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愈合后的按摩体会.方法:用搓法、推法、揉法、拨法、踝关节内外旋转法、牵引疗法治疗踝关节骨折愈合后关节僵硬、畸形.结果:10例中痊愈8例占80%,显效2例占20%,有效100%.结论:多种方法按摩可以治疗关节僵硬、不能伸屈等病理性改变.

  • 置管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兰花;范立孝

    2002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浆膜腔置管治疗各类恶性肿瘤引起的浆膜腔积液3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徐州地区梅毒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蒋新华;刘道彦;许礼发

    目的:了解分析徐州地区梅毒流行特征,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对受检者进行测定,并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2.32%~2.62%,随着年龄的升高,阳性患者也随之增加;并且男性患者检出率高于女性.结论:根据徐州地区梅毒的流行学特征,应加强梅毒等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倡安全性行为,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规范梅毒的诊治等综合措施以控制梅毒的流行.

  • 万荣县2005年布鲁氏菌感染状况

    作者:王泽义;廉建国;谷宝萍;李彦博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属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关节或肌肉疼痛以及脏器的损害和经常性复发为特征,布鲁氏菌可累及全身器官,引起各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或功能障碍.

  • 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矫治骨性Ⅱ类错的体会

    作者:陆建锋

    目的:评价改良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矫治骨性II类错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例骨性II 类错下颌后缩拌轻、中度牙列拥挤患者,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矫治,记录并比较矫治前、后数据.结果:患者侧貌明显改善,牙列整齐,咬良好,头影测量显示SNB增大,ANB减小,NA-PA减小,NP-FH减小,Y轴角减小,均趋于正常.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矫治骨性Ⅱ类错患者能有效引导下颌向前,使患者面型及生长型趋于正常,明显改善患者咬关系及侧貌.

  • 严重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与护理

    作者:徐昌慧

    目的:探讨严重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与护理.方法:对40例严重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根管填满或适当超填,术前行心理护理.结果:满意30例,差10例.结论:根管填满或适当的超填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术前护理宣教及心理护理是取得患者配合的重要一环.

  • 预存式自体输血在产科的应用

    作者:李行勇;邓赞章

    目的:了解产科中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稀有血型的孕妇预存式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稀有血型的孕妇在产前3周内进行自体备血1次~2次,每次200 ml,采血期间加强营养,口服铁剂惠血佳,采血前后及输血后检测各项血液指标,采血过程中进行胎心监护.结果:采血过程孕妇和胎儿生命体征正常,产后或术后母婴健康;采血前后及输血后各项血液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孕妇预存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自体输血 妊娠 护理
  • 护理人员在预防输血纠纷时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韩传娟

    受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输血达不到"零风险",因不同原因导致输血纠纷的可能性客观存在,为减少或避免输血纠纷,做好安全输血,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法律法规,规范输血程序,增强法律、证据意识,严格把关,注意资料保存,以保护患者、医院、供血单位和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 2003年至2006年北海市成分输血的调查分析

    作者:陈辉莲

    随着血液分离技术的进步和塑料采血袋的应用,临床输血已由输注全血发展到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因成品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使一人献血、多人受益[1]而受到广大患者的高度评价.笔者对我市2003年至2006年成分供血作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数字化立位全脊柱与全下肢成像技术的初步研究

    作者:冷晓明;黄勇;曾道辉;黄祖武

    目的:探讨数字化立位全脊柱和全下肢成像技术.方法:在数字化X线成像设备上,检查28例全脊柱和18例全下肢患者,共得到68幅全脊柱和全下肢图像,评价图像的效果.结果:按照合格图像标准衡量图像,62幅图像一次成像合格.结论:在图像工作站实现全脊柱和全下肢成像技术,对普及全脊柱和下肢检查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实用医技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4 01 03 05 07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