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护理要点

    作者:周宇松;赵英琴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当前佳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68 %以上病人可获得治愈,但由于乳腺癌根治术不仅切除了患者乳腺,还切除了部分与上肢活动有关的胸大、小肌及相关的神经、血液、淋巴液,术后由于腋窝淋巴结的清扫和术后放疗,可导致腋窝瘢痕挛缩,影响上肢活动以及上肢淋巴回流受阻,上肢水肿也影响上肢功能,因此术后尽早并循序渐进行上肢功能锻炼是关键.现将2001年以来我科400余病人术后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 术前乳腺B超及MRI检查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的准确性评估

    作者:赵英

    目的:探讨术前乳腺B超及MRI检查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对患者进行B超及MRI检查检查,将其检查结果与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观察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结果:90例患者中浸润性癌14例,非浸润癌76例;B超检出肿块76例,MRI检出肿块85块,检出率分别为84.4%、94.4%,B超检测均检出34例腋窝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血流分布类型、纵横比、腋窝淋巴结转移等与淋巴结腋窝转移有直接关系.结论:B超与MRI等均能准确诊断乳腺癌,MRI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B超,B超与MRI检查均能准确反映乳腺癌患者淋巴结状况,从而为临床提高有效参考依据.

  •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超声评估的价值

    作者:邓晶;李奥;周文斌;徐祎;李沁;栗翠英;苏浩波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超声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265例.双侧对比分析,重点观察淋巴结的皮质增厚的程度及状态,淋巴门的结构.结果 超声评估腋窝正常的淋巴结132例,病理转移20例;异常的133例,病理转移77例.灵敏度79.38%、特异度66.67%、阳性预测值57.89%、阴性预测值84.85%.按皮质增厚3.0 mm分组,皮质≥3.0 mm的淋巴结转移明显,尤其是淋巴门消失的淋巴结达到100%的转移(P<0.05).但同一皮质厚度组中均匀与不均匀在淋巴结转移上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正常组(假阴性)较皮质≥3.0 mm淋巴结转移负荷偏低(P<0.05),与皮质<3 mm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超声能够较好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状态,皮质≥3.0 mm的淋巴结有较高的转移率.

  • 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为淋巴结核1例

    作者:张晓战;苟超伦;杨瑞静;杨新军;何菊贤

    患者,男,17岁,学生.以“左腋窝淋巴结摘除术半年,颈部包块1月”为主诉于1999年10月29日入院.半年前发现左腋窝包块,直径约4cm,轻压痛,伴发热40℃,无咳嗽、咯血、低热、乏力及盗汗,无咽部不适.在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诊治,行左腋窝淋巴结摘除术,病理结果示:淋巴结核.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治疗2月,后停吡嗪酰胺,一直规律服用异烟肼、利福平,病情好转.1月前发现左颈部数个串珠状结节,10余天后对侧颈部淋巴结亦肿大,发热,高体温40℃,乏力、纳差、盗汗明显,体重明显减轻.既往体健,常规预防接种,否认结核病接触史.

  • 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声像图分析

    作者:倪敏杰;郑学海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超声和CDFI对96例乳腺癌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分析淋巴结的数目、形态、大小、纵横比、淋巴门、血流信号分析等.结果: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结无转移组淋巴结门、内部回声、血流分布类型均有不同.结论:超声是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有效检查方法,对乳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的估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B超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杰

    目的:探讨B超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的初治乳腺疾病患者中选取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诊断,将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B超诊断结果与医院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B超检查后,将结果通过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B超诊断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2.35%,B超诊断为可疑占60.0%,假阴性率为8.70%.结论:使用B超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态诊断,其诊断准确率高,假阴性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 P5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作者:郭彦伟

    目的:检测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6例乳腺癌组织中P53的表达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分析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因素(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大小、年龄、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P53阳性表达率为59.04%(98/166);P53蛋白表达在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则较淋巴结转移阴性组为高(P<0.01);P53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P>0.05);P53表达与年龄、肿块大小无关(P>0.05).结论: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高,可作为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判断因子;P53过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一种不良预后因子,可能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浸润和转移,检测其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可作为临床病理因素之外早期识别高转移潜能乳腺癌的重要补充指标.

  • 腋下淋巴结结核1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娟;王利民

    周围淋巴结结核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结核病,全身各组淋巴结都可发生结核,多见于颈、颏下、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现对我科1999年4月~2002年12月共10例腋下淋巴结结核回顾性分析.

  • 探讨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作者:郑明君

    目的 分析探讨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对来我院诊治的33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腋窝淋巴结超声检测,及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对术前术后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 经病理证实,临床触诊的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相对较低,而B超检查的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相对比较高,两者具有较为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年组B超医生与低年组B超医生的诊断结果的灵敏性和差异性均有较为显著的差异.结论 对于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B超诊断明显优于临床触诊,而B超医生经验也对诊断结果有影响,总体而言可作为该病常规检查项目.

  • 乳腺化生性癌1例

    作者:王文君;姚贵明;杜立新

    一、临床资料
      患者,女,57岁,2013年11月21日因“发现右乳肿物半年伴破溃三月”入院。入院查体右乳触及一大小约12 cm ×17 cm肿物,质地硬,活动度差,界不清,外上象限距乳头5 cm处可见一约3 cm ×5 cm破溃,同侧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侧乳房未及异常,左腋下及左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腹等未见异常,已绝经。腹部超声、妇科超声未见异常,胸片未见有转移征象。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化验等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初步诊断:右侧乳腺癌。于2013年11月2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局部皮瓣转移术。术后病理示:右乳肿物大小12 cm ×20 cm,(右侧)乳腺化生性癌--鳞状上皮化生型。侵及皮肤,未侵及乳头,皮肤及基底切缘阴性。腋窝淋巴结0/24未见癌转移。免疫组化:ER(-)PR(-)C -B -2(-)P53(===)Ki -67(10%~20%)CK5/6(=) P63(=)CK7(=)GCDFP-15(-)。术后患者恢复后给予化疗治疗,之后进行放疗治疗。化疗具体为AC-T(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紫杉醇)8周期治疗方案,目前正在治疗中。

  • CK免疫标记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捷;John KC Chan;周晓军;孟奎

    目的探讨免疫标记是否有助于提高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方法 18例E-cadherin(E-cad)阴性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根据光镜下有无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分组,无同侧淋巴结转移11例(A组);有同侧淋巴结转移但仍有淋巴结阴性者7例(B组).对A组共189枚和B组115枚"阴性"淋巴结进行cytokeratin(CK, MNF116)免疫标记.按照WHO乳腺癌淋巴结分期标准进行分期.结果 A组11例中3例共7枚"阴性"淋巴结中检出CK阳性癌细胞,散在分布于窦隙中,此3例由pN0期改为pN1a期.B组7例中6例共20枚"阴性"淋巴结中检出癌细胞呈散在或小簇状分布于包膜下窦或髓窦中,1例由pN1bi改为pN1bii期.结论免疫标记有助于检出淋巴结中微小转移癌,进而精确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淋巴结分期.

  • 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输卵管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王耀辉;彭光银;刘春样;韩梅;章宜芬

    目的 探讨乳腺癌人类腋窝淋巴结输卵管内膜异位症(ES)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要点,提高对其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输卵管ES,分析其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36岁.右乳腺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Nottingham分级Ⅰ级.腋窝淋巴结(5/27枚)见良性上皮包涵体35个,主要位于被膜下(57%)和被膜内(40%),大径86 ~ 403 μm.镜下见上皮包涵体呈分化良好的腺体,被覆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核垂直于基底膜,没有明显结构和细胞异型性.腺体被覆纤毛或顶浆分泌的柱状上皮,柱状上皮间夹杂少量胞质透明的细胞,类似输卵管内膜上皮.免疫组化染色示腺上皮细胞PAX-8和WT-1(+),GATA3(-).结论 腋窝淋巴结ES是一种罕见腺体异位,诊断依据其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与患者乳腺癌组织形态对比,可与淋巴结癌组织转移鉴别.

  • 乳腺纤维瘤病1例

    作者:张伟

    患者女性,44岁.发现左乳房包块6个月.查体:左乳房皮肤有橘皮样改变,外上象限可及4cm×3cm×2cm大小色块,质硬、光滑、无压痛,腋窝淋巴结不大.

  • 乳腺纤维瘤病1例

    作者:刘忠;张慧玲

    患者女性,42岁.发现左乳腺肿物1个月.查体:左乳腺外上象限可及一5 cm×4 cm×3 cm大小的肿物,质硬,光滑,无压痛,腋窝淋巴结不肿大.临床诊断:左乳腺纤维腺瘤?行包块局部切除.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皮脂腺化生一例

    作者:高洪文;武艳;姚敏;陈世范;许传杰

    患者女,67岁.因发现右侧乳房内鸡蛋黄大小肿块1个月于2006年2月16日入院.体检:右乳腺内上象限触及约3.0 cm×3.0 cm×2.0 cm肿物,质硬,触之无痛感,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界限尚清楚.无乳头溢液,双侧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乳腺钼靶摄片:右乳房内上象限2.5 cm×2.5 cm高密度影,界限清楚,内见细小钙化灶.彩色超声检查:右乳房内上象限探及1个2.9 cm×2.0 cm界限清楚、实性低回声结节.近边缘处回声不均匀,探及1.0 cm×0.9 cm形态不规则的暗区.暗区内探及条状分隔带,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 隆胸术后腋窝淋巴结聚硅酮性淋巴结病一例

    作者:张景丽;张红英;步宏

    患者女,39岁.两年前患者发现左侧腋窝处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包块,抗炎治疗无效于2001年10月15日入院.体检:腋下扪及数个肿块,约指头大小,质中、活动,无压痛及红肿等现象,同侧乳房无明显异常.术中见肿大淋巴结6枚,直径0.5~3.0 cm,切面灰白及灰黄色,质细嫩,临床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性黏液腺癌?术中选淋巴结3枚送病理冷冻切片检查.

  • 乳腺多形性小叶癌一例

    作者:方芳;崔娣;马正中

    患者女性,42岁.发现右侧乳房肿块,右腋下肿块5天,于2000年8月7日入院,手术切除右侧乳腺,清扫右侧腋窝淋巴结.

  • 常规超声、钼靶和磁共振对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诊断价值评估

    作者:王怡;张欢;唐蕾;詹维伟;陈曼

    目的 比较常规超声、钼靶和磁共振三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疾病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疾病患者l 198例,术前行腋窝淋巴结的常规超声、钼靶和磁共振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三种检查方法在诊断方面有无统计学差异,比较各自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并评价各自优越性.结果 良性淋巴结955例,恶性淋巴结243例.三种检查手段的诊断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超声79%、67.9%及79.7%;钼靶78%、21.4%及92.5%;MRI 76%、50.0%及85.2%.常规超声、钼靶和磁共振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0.738、0.570、0.676,超声和MRI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常规超声对乳腺疾病腋窝淋巴结状态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较高,常规超声和MRI检查是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有效检查方式,尤其超声对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检出及术前评估具极其重要的作用.

  • 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评估超声多参数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关系

    作者:王佳佳;罗福成;童清平

    目的 探讨超声声像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建立多因素回归模型预测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方法 超声观察91例乳腺癌患者原发病灶及腋窝淋巴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认为病灶大径、病灶纵横比、有无微钙化、血流分级、RI、腋窝淋巴结超声成像是影响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的因素,有无微钙化、血流分级、腋窝淋巴结超声3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OR值分别为2.915、4.089、2.125.ROC曲线证实多因素回归模型预测腋窝转移性淋巴结有一定的的临床意义.结论 多因素模型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琰娟;米成嵘;王文

    目的 探讨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女性乳腺癌患者95例,术前经肿块周围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探查前哨淋巴结并标记,与术后肿块免疫组织化学分子分型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 本研究95例患者中,超声造影发现乳腺癌分子分型中luminal B型腋窝淋巴结转率高(70.8%),HER-2型(52.4.0%)次之,再者是三阴型(43.5%),luminal A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低(29.6%),超声造影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85.1%.结论 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诊断价值.

392 条记录 1/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