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중국실험혈액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23/R
  • 国内刊号: 陈潮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jexphema@263.net
  • 曾用名: 实验血液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PML-RARα及p21是维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干/祖细胞生存的关键因素

    作者:丁飞;李军民

    肿瘤干/祖细胞是肿瘤组织内具有自我更新、分化成为肿瘤组织内所有细胞群体及持续增殖能力的起始细胞,被认为是肿瘤复发、耐药以及转移的根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一个亚型,因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治疗对其具有良好效果而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典范.本文通过总结近期关于APL干/祖细胞的研究,说明APL内可能存在着两群APL干/祖细胞,而APL干/祖细胞可能依赖于致癌PML-RARα融合蛋白、细胞周期抑制物p21、自我更新相关的分子以及趋化因子等维持其自我更新及生存,而全反式维甲酸及砷剂主要是通过降解PML-RARα融合蛋白、激活FOXO3A、抑制自我更新相关信号通路Shh的活化而达到清除APL于/祖细胞的效应,这对于指导其他肿瘤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 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标记方法及其体内分布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晨;张斌;陈虎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一种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成体干细胞,由于其取材方便、体外能大量扩增,近年成为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MSC作为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种子载体细胞,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创伤修复等方面的基础研究,部分成果已用于临床.但是关于MSC的许多生物学特性及分子调控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研究和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经体外分离、培养的MSC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对于其体内横向分化潜能还不确定.是否存在基因突变、植入机体后是否有癌变的可能,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观察.深入研究其归巢特点、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也有助于MSC的临床应用研究,也只有研究清楚MSC在体内特异微环境下的分化命运,MSC才可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因此,体外如何稳定高效标记MSC,从而对其在体内的存活、迁移、分布及增殖、分化进行监测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综述目前国内外关于MSC体外标记方法的新研究成果,探讨不同体外标记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的适宜条件.

  • 伊马替尼治疗CML引致血小板减少的分子机制

    作者:束玲玲;江千里;孟凡义;杨默

    甲磺酸伊马替尼( imatinib mesylate)是目前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常用药物.临床数据显示,很多白血病患者在服用伊马替尼后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PDGF/PDGFR在血小板造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示伊马替尼可能正是通过阻滞PDGF/PDGFR通路,阻断受体的PI3-K/Akt信号通路,减弱其抑制caspase-3活化的作用,促进巨核细胞的凋亡,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本文从PDGF/PDGFR信号通路方面探究伊马替尼治疗CML引致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机制,讨论的问题包括伊马替尼与血小板减少,PDGF/PDGFR与血小板生成,伊马替尼治疗引致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机制等.

  • 恶性血液病间充质干细胞改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竑;吴德沛;陈广华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因其来源广泛、多分化潜能、支持造血、免疫调节等多个特性而受到人们高度关注,在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能.骨髓微环境在许多恶性血液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作用,MSC作为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肿瘤微环境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近研究发现,AML、MDS、ALL、MM等血液病部分患者的MSC存在细胞遗传学异常,病理状态下MSC的表型、分化能力、免疫调节功能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提示MSC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此外,还有实验证实,MSC参与了白血病细胞化疗耐药的过程.由于MSC支持造血和免疫调节等独特优点,近年来MSC被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支持造血及防治GVHD.本文就MSC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的改变及其作为临床细胞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JAK2V617F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怡欣;李英;张凌岩;刘斌1

    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是骨髓中一种或多种髓系细胞增殖和外周血中成熟及不成熟细胞计数增加的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疾病.JAK2 V617F突变作为近年MPN研究领域重要的发现,被认为与MPN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突变的JAK2失去自我抑制能力,持续活化导致一系列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失调,终造成恶性细胞过度增殖.目前,关于JAK2V617F突变与MPN临床特征及转归方面的研究及针对JAK2 V617F的靶向治疗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是仍存在一些待解决问题,如JAK2V617F突变在MPN发病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应积极开发针对JAK2的有效靶向药物;突变对于临床诊断及疾病检测的应用也亟待深入研究等.本文从JAK2及JAK2 V617F突变介绍JA K2 V617突变在MPN中的致病机制、突变与临床特征及转归之间的关系和相关靶向治疗的发展等,对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淋巴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翼鷟;智亚芹

    诸多研究表明,淋巴瘤的发生与染色体易位、参与细胞周期和凋亡途径的分子改变有关.但是,T细胞和B细胞肿瘤细胞的生存同样依赖于这些细胞与组成淋巴瘤微环境的诸多细胞的相互作用.淋巴瘤微环境由不同的免疫细胞、辅助基质细胞及众多分子组成,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药物耐药.淋巴瘤是一类异质性很强的疾病,不同类型间预后差别很大,而其微环境对此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近来研究较多的组成淋巴瘤微环境的细胞及分子成分,包括巨噬细胞、黏附分子及趋化因子,以及微环境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所起的作用,显示微环境对淋巴瘤预后的影响及针对肿瘤微环境来治疗淋巴瘤的新途径.

  • 表观遗传学调节子基因突变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生

    作者:王婕好;肖志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迄今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知之不多.近年来发现MDS患者存在表现遗传调节子(epigenetic regulator)基因如TET2、ASXL1、EZH2、DNMT3A、UTX等突变,其中TET2基因可能与5-羟甲基胞嘧啶的形成所致去甲基化有关,它是目前在MDS中发现突变率高的基因,可能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ASXL1基因编码蛋白是trithorax和Polycomb的增强子,ASXL1基因异常引起MDS发生可能不仅仅是功能缺失所致,而涉及其他更复杂的机制如异常功能的获得、过度表达等;EZH2基因编码蛋白为一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其表达水平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增高,支持其具有癌基因的活性,另有研究发现该基因突变后功能缺失,提示EZH2在髓系肿瘤发生中也可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DNMT3A属于DNA甲基转移酶(DNMT)基因家族,可能和MDS异常甲基化状态有关;UTX基因编码蛋白为一种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可影响细胞增殖和决定细胞命运(cell fate),近年来在多种肿瘤中检测到该基因失活突变.这些基因突变也许参与了MDS发生,本文就这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自然杀伤细胞与真菌相互作用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马晓晓;黎阳

    摘要自然杀伤(NK)细胞属于固有免疫效应细胞,无需致敏即可杀伤各种肿瘤细胞及病原体.然而,人们对NK细胞在抗真菌感染方面所起的作用还知之甚少.对NK细胞活化性受体、模式识别受体、下游信号传导及相关细胞因子(IFN-γ、GM-CSF、IL-10等)的研究增加了对NK细胞抗真菌感染免疫机制的认识,并揭示不同的菌体形态也可影响NK细胞的免疫状态.本文对真菌的免疫应答机制及NK细胞与真菌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N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和抗真菌感染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 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ITD特征分析

    作者:马亮;丰岱荣;钟明华;王立伟;蔡颖;马一盖;黄尚志

    本研究分析FLT3-ITD阳性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FLT3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等位基因比值(AR)、ITD数量、ITD长度和部分患者ITD插入位置,以及AR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31例FLT3 -ITD阳性AML患者FLT3基因外显子14-15,毛细管电泳法分析31例患者FLT3基因AR、ITD数量和长度,并对其中13例患者FLT3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表明,31例FLT3-ITD阳性的AML患者中AR范围为0.01 -2.8;28例(90.32%)患者ITD为1条,3例(9.68%)患者ITD多于1条;ITD长度3-144 bp不等.13例测序患者中4例ITD插入序列为FLT3野生型完全重复,2例为完全陌生碱基插入,7例为野生型部分重复.13例测序患者中ITD插入序列发生在p.E573位至p.P606位之间,多集中于p.F590 -p.R595之间.AR≥0.5患者的CR率(16.67%)低于AR <0.5患者的CR率(43.75%)(p>0.05).结论:FLT3-ITD阳性AML患者中TTD长度和AR范围变化较大.部分患者插入序列为陌生碱基,13例测序患者TTD插入位置较集中,均位于近膜区.AR≥0.5的患者CR率与AR<0.5的CR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 急性和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螺旋酶抗原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陈芹;林江;钱军;姚冬明;钱炜;李云;柴海彦;杨静;王翠竹;张铭;肖高飞

    本研究旨在探讨螺旋酶抗原基因(HAGE)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的表达状况和临床意义.应用实时定量PCR(RQ-PCR)方法检测AML和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HAGE cDNA的表达.结果表明:74例AML患者中11例(14.8%)存在HAGE过表达(117.12% -9842.70%,中位434.96%);HAGE过表达患者年龄显著高于HAGE阴性者(中位年龄分别为67和45岁,p=0.001).HAGE表达在单核细胞亚型AML( M4和M5,7/20,35.0%)中明显高于其它亚型AML(4/54,7.4%)(p=0.007).28例核型正常的AML患者中8例(28.6%)呈HAGE过表达,而40例核型异常的AML中仅3例(7.5%)存在HAGE表达(p =0.041).9/26例(34.6%) CML患者存在HAGE过表达,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中HAGE表达率(4/4,100%)明显高于慢性期患者(5/22,22.7%) (p =0.008).结论:HAGE cDNA表达与AML单核细胞亚型类别相关,且与CML疾病进展相关.

  • CD73在白血病亚型中的表达特点和临床意义

    作者:赵轼轩;张华梅;董树旭;刘津华;周征;王慧君;竺小凡;秘营昌;茹永新

    本研究探究CD73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表达和与白血病分化程度的关系.结合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和瑞氏-姬姆萨染色方法分析75例白血病、1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3例非白血病和9例正常人骨髓有核细胞中CD73阳性率及其与白血病细胞分化关系.结果显示,B-ALL( com-B,pre-B)和PLL患者CD73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B-CLL(p<0.05);AML亚型Mi、M2a、t(8;21)、t(15;17)、M4和M5患者阳性细胞率高于MDS;M6与MDS两者低且差异不显著.T-ALL、B -CLL、M6、MDS、非白血病患者及正常人CD73阳性细胞率相近,均低于BALL和其它AML亚型.结论:CD73表达与白血病细胞种类、分化程度及白血病的发生发展相关,髓系白血病和B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化程度越高CD73表达越低,T-ALL不符合这一规律.

  • 95例初治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免疫表型特点

    作者:袁婷婷;刘艳荣;常艳;郝乐;王亚哲;江滨;黄晓军

    本研究分析我国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利用4色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95例T-ALL患者免疫表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表明:①T-ALL患者以年轻男性(<30岁)为主,发病时常伴有外周血高WBC和髓外浸润;发病时年龄<30岁的患者CR1率明显高于≥30岁的患者(p =0.049);②据wHO(2008)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本组患者Pro-T-ALL占31.0%,Pre-T-ALL占35.6%,皮质T-ALl占26.4%,髓质T-ALL占6.9%;CD34在Pre-T-ALL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Pro-T-ALL(p=0.001);Pre-T-ALL的CRI率显著高于Pro-T-ALL(p =0.001);不成熟T-ALL(包括Pro-T-ALL和Pre-T-ALL)的CRI率显著低于成熟T-ALL(皮质-T-AL和髓质T-ALL) (p=0.029);③髓系抗原CD13、CD33在与T-ALL亚型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面存在差异.66.7%的CD13+患者属于Pre-T-ALL,而大多数CD33+患者归为Pro-T-ALL;CD13+与CD13 -患者的CR1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CD33+患者的CR1率显著低于CD33-组(p=0.00l);④以≥20%为阳性界线,CD117在本组T-ALL的表达率高达26.7%,且阳性患者集中分布(95.0%)于Pro-T-ALL和Pre-T-ALL中;⑤CD34-患者的CD117表达较均一,73.2%患者CD117表达水平<l0%;而CD34+组中CD117的表达不一,CD117表达水平<10%、10% - 20%、>20%的患者分别占44.2%、17.3%、38.5%,与CD34-组相比,CD117表达水平<10%、>20%的患者在CD34+组中的比例均较高,两组差别显著(P值分别为0.006和0.019).结论:T-ALL的抗原表达情况与疾病的免疫分型、亚型判断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利用流式细胞术有助于发现在T-ALL临床及生物学研究方面有潜在价值的免疫标记.

  • 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前ALIP”样结构的特征研究

    作者:俞夜花;袁颖华;李玲;曹桂涛;李静;陶英;姜华;侯健;石军

    本研究提出骨髓组织“前ALIP”样结构的概念,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其特征,并探讨其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相关性.以抽吸-活检一步取材法采集化疗后完全缓解(CR)的AML患者骨髓,常规方法制作骨髓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成像系统摄片;比较4种计算机图像分割技术,筛选佳方法对前体细胞进行识别、定位;结合形态学及面积法分割骨小梁;计算AML患者骨髓图像中单个及2个聚集前体细胞数量并以欧式距离变换法检测其与骨小梁的相对距离,与正常骨髓比较;分析在ALIP出现之前前体细胞定位、定量异常与AML的关系,探讨“前ALIP”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与8-sobel算子、canny算子、分水岭法相比,本研究创建的基于形态学的计算机图像分割方法能准确识别骨髓切片中前体细胞,同时结合面积法实现了骨小粱的分割.检测CR组骨髓切片中单个前体细胞为(19.27±11.60)个/mm2,2个聚集前体细胞为(1.77±1.76)簇/mm2,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欧式距离变换法检测前体细胞与骨小梁间相对距离的结果显示,CR组单个前体细胞与骨小梁相距(230.12±97.68) μm(523±222像素),与正常对照组(260.92±99.88) μm(593±227像素)相比明显靠近骨小梁(p<0.05);而CR组两个聚集细胞与骨小梁相距(274.56±139.48) μm(624±317像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CR组单个前体细胞相比明显向骨小梁间区迁移(p<0.05).结论:前体细胞从正常定位、定量到ALIP1结构出现之前存在更早期的骨髓异常状态,即“前ALIP”状态,其结构特征为定位或定量异常的单个及2个聚集前体细胞.

  • 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DM4基因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玲;方成;董华洁;王冬梅;朱丹霞;乔纯;范磊;缪扣荣;刘澎;徐卫;李建勇

    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鼠双微体4(MDM4)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在CLL预后中的意义.采用SYBRGreenⅠ荧光染料行实时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方法检测66例CLL患者白血病细胞MDM4 mRNA的表达,以β-actin为内参照物,以2(-△Ct)方法计算MDM4的相对定量值,组间分析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显示,66例CLL患者MDM4 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为0.037098(0.088245 -0.014875);具有P53基因缺失的CLL患者,其MDM4的表达明显高于无P53基因缺失的患者(0.13167 vs 0.030927) (p<0.00l),具有P53基因突变的CLL患者MDM4 mRNA表达也明显高于无P53基因突变的患者(0.13167 vs0.03077) (p <0.001);此外,MDM4 mRNA的表达水平还与Binet分期(p=0.044)和ATM基因缺失(p=0.046)显著相关,但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p =0.216)、β2-微球蛋白(B2-MG)(p =0.314)、胸苷激酶(TK)1(p=0.300)、ZAP-70(p =o.559)、CD38 (p =0.513)和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lgVH)基因突变状态(p =0.333)无显著相关性.结论:MDM4的表达与P53基因异常关系密切,与Binet分期和ATM基因缺失相关,MDM4可能在CLL的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 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沈瑞;赵谢兰;欧阳昭;彭敏源;张简;梁嘉佳

    本研究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染色体及临床疗效的关系.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105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及其中41例化疗2个疗程后骨髓单个核细胞中DNA-PKcs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关系.采用R显带技术对其中26例初治白血病进行核型检测.结果表明,DNA-PKcs的表达与初诊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骨髓幼稚细胞比例、临床分型、平均血红蛋白水平、平均血小板计数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DNA-PKcs在未缓解组中的中阳性及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缓解组(p<0.05).在染色体异常组中DNA-PKcs阳性率明显高于染色体正常组(p<0.05).结论:DNA-PKcs的表达与成人急性白血病初诊白细胞数增高相关.DNA-PKcs蛋白表达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疗效、染色体异常也有相关性.

  •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诊断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价值

    作者:杨慧;范磊;仇海荣;王蓉;张建富;吴雨洁;李建勇;刘澎

    本研究主要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CBF AML)诊断中的价值.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FISH),分别应用AMLl-ETO双色双融合探针和荧光素直接标记的双色断裂点分离基因探针CBF β-MYH1l检测82例AML-M2及43例AML-M4/M5患者白血病细胞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并与R显带常规细胞遗传学(CC)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2例AML-M2患者中FISH检测AMLI -ETO融合基因阳性患者为25例(30.5%),CC检测存在t(8;21) (q22;q22)染色体异常为23例(28.0%),所有FISH检测AML1ETO阳性患者中典型的阳性信号模式1R1G2F为22例(88.0%);不典型的信号模式包括1R2G1F和2RIG2F共3例(12.0%).在所有43例AML-M4/M5患者中,FISH检出inv(16) (p13;q22)/t(16;16) (p13;q22)信号模式(1R1G1F)为10例(23.3%),CC检测出存在inv(16)(p13;q22)/t( 16;16) (p13;q22)为2例(4.6%),FISH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CC(p <0.05).结论:FISH作为新型细胞遗传学分析技术可以弥补CC技术灵敏度较低、检测周期长等不足,两者结合可以成为CBF AML诊断乃至微小残留病监测的有力工具.

  • 白血病干/祖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海波;赵明峰;谢芳;肖霞;徐新女;穆娟;杨皎娃;刘鹏江;吕海容;李玉明

    本研究旨在检测白血病干/祖细胞(LsPC)相关基因ABCB1、BMI-1、HOXB4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采集41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16例缓解期患者的骨髓及1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标本(作为对照).采用SYBR Green相对定量RT-PCR法检测ABCB1、BMI-1、HOXB4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与急性白血病疗效、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ABCBI、BMI-1、HOXB4在对照组均无表达,在初治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26±2.26、3.72±1.91、3.74±2.38;而在缓解标本组分别为2.14±1.47、2.07±0.99、1.47±0.89,均明显低于初治组(p<0.05);正规化疗2个疗程内能够获得完全/部分缓解的患者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7±1.29、2.09±1.26、1.78±1.49,明显低于未缓解的难治病例(分别为7.23±1.78、3.96±0.92、4.48 +2.57) (p <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各个基因高表达患者的白血病干/祖细胞免疫表型(CD34+ CD38 -CD96+和CD34+ CD38 - CD123+)表达阳性的比例及出现高白细胞(≥30×109/L)的几率均高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显著(p<0.05);而综合分析各个基因的表达,上述变化的p值均小于单因素分析p值,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LSPC相关基因(ABCB1、BMI-1、HOXB4)表达与LSPC免疫表型呈相关性,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病初期表达增高,缓解后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表达高者易出现高白细胞,化疗效果差,缓解率低.综合多指标分析可能是一种更好地临床评估疗效和预后的方法.

  • 磷酸特异化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白血病细胞磷酸化信号蛋白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华梅;曾意茹;陈福雄;吴丽萍;卫凤桂;陶佳;卢慧敏;吴梓梁

    本研究通过建立磷酸特异化流式细胞术(phospho-specific flow cytometry,phospho-flow)检测白血病细胞信号通路磷酸化蛋白的实验方法,探讨Phospho-flow在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取白血病患儿的骨髓,分别采用Phospho-flow单个核细胞法和Phospho-flow直接固定法进行处理.Phospho-flow单个核细胞法为:骨髓经提取单个核细胞并固定破膜处理后,加入磷酸化抗体( P-AKT,P-ERK1/2)孵育,然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Phospho-flow骨髓直接固定法为:骨髓经固定/裂解液和90%甲醇破膜细胞处理,然后加入细胞表面CD抗体及P-AKT,P-ERK1/2孵育,然后上流式细胞仪分析处理.结果表明,26例白血病患儿骨髓经phospho-flow单个核细胞法处理,P-AKT和P-ERK1/2阳性率分别为46.2%和30.8%,经phospho-flow骨髓直接固定法处理,P-AKT和P-ERK1/2阳性率分别为50.0%和38.5%.经统计学分析,两种phospho-flow的骨髓处理方法在检测P-AKT和P-ERK1/2的阳性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室建立的phospho-flow骨髓直接固定法,能有效检测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的磷酸化蛋白,可用于白血病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

  • 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CD34+CD38-细胞群比例是初次诱导缓解率的预后因素

    作者:张翠萍;魏辉;王慧君;怀磊;何侃;陈一瑞;林冬;王建祥

    为了研究非M3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non-M3) CD34+ CD38 -细胞群及其G0期比例与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的关系,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0例初治AML non-M3骨髓单个核细胞CD34和CD38的表达,测定各群细胞的细胞周期,并分析CD34+ CD38 -细胞群及其G0期比例与临床实验室特征及初次诱导缓解率的关系.结果显示,CD34+ CD38 -细胞群及其G0期的比例与染色体核型、初诊WBC计数及FLT3/ITD阳性均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诱导治疗后骨髓中幼稚细胞比例相关.诱导停疗第7天骨髓中有幼稚细胞患者CD34+ CD38-细胞比例为(12.47±26.26)%,诱导停疗第7天无幼稚细胞患者CD34+ CD38 -细胞比例为(2.62±7.20)% (p =0.031).诱导停疗第1天骨髓中可见幼稚细胞患者CD34+细胞群比例为(17.40±21.20)%,而诱导停疗第1天无幼稚细胞患者该比例为(5.64±6.96)%(p=0.00l).CR组患者治疗前CD34+ CD38 -细胞群的比例为(2.51±9.72)%,明显低于非CR组患者(24.92 +27.04%) (p =0.001).而在AMI non-M2b患者中,CR组患者治疗前CD34+ CD38 -细胞群的比例为(1.60±4.82)%,较非CR组患者更为降低(p <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诱导化疗后是否取得CR与年龄(p=0.022)、CD34+ CD38 -细胞群比例(p=0.008)、诱导停疗第7天骨髓幼稚细胞比例(p=0.011)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有CD34+ CD38 -细胞群的比例与是否获得CR有相关趋势(p =0.052).结论:初治AML患者CD34+CD38 -细胞群的比例是AML初次诱导缓解率的预后因素.

  • 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诱导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

    作者:秦铁军;徐泽锋;方力维;张宏丽;张悦;王敬哲;潘丽娟;胡耐博;肖志坚

    本研究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阿糖胞苷(Ara-C)、去甲氧柔红霉素(idambin)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HAI)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31例初治AML患者接受HAI诱导化疗,统计1个疗程的缓解率、长期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比较WHO亚型、遗传学及初始白细胞计数等不同预后分组患者疗效,按照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评估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26例患者1个疗程后获完全缓解(CR),CR率为84%.染色体核型预后良好组(n=10)、预后中等组(n=16)、预后不良组(n=5)患者1个疗程的CR率分别为90%、88%、6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7例高白细胞数(白细胞计数≥100×109/L)患者均获CR,24例非高白细胞数组患者19例获CR.中位随访期15(2 -56)个月,全部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44%.26例CR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52%,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51%.所有31例患者均完成HAI诱导化疗,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在诱导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发生严重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2×109/L持续的中位时间为16(6 -24)天.31例患者均发生Ⅲ-Ⅳ级严重感染,抑制期中位发热持续时间为6(1 -36)天.败血症发生率为19.4% (6/31);侵袭性真菌病发生率45.2%( 14/31),Ⅲ-Ⅳ级非血液学毒性反应以发热(非感染性)、谷丙转氨酶升高、腹泻、胆红素升高、口腔炎等为常见,发生率分别为6.5%、6.5%、3.2%、3.2%、3.2%.结论:HAI方案治疗初治AML疗效肯定,特别是1个疗程的缓解率明显高于DA标准诱导方案.HAI方案安全性较好,除非发生严重感染.

  • 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作者:李艳;高丽;王莉莉;王全顺;李红华;于力

    本研究旨在分析恶性血液病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患者合并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nvasive aspergillosis,IA)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抗霉菌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通过回顾性分析恶性血液病化疗或HSCT病例,根据IA的诊断标准进行评估,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断依据,并按接受的不同治疗分组评价抗霉菌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表明,回顾性诊断IA 30例,其中确诊2例,临床诊断19例,拟诊9例.HSCT后IA 19例,主要发生在晚期(>40天).伏立康唑单药治疗8例,卡泊芬净单药治疗6例,两药联合7例,有效率及开始治疗到有效的时间(time interval from treatment to successful response,TIR)分别为87.5%、50%、85.7%和38、20、36天.联合用药有效率好于单药(p<0.05),TTR差异无显著性(p>0.05).影响疗效的因素有年龄、HSCT、GVHD和CMV及既往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病史等(p<0.05).各药物均引起不同程度的肝肾损伤,但不同药物之间、联合用药与单药之间对肝肾的损伤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A仍然是恶性血液病化疗或HSCT患者严重的并发症,抗霉菌治疗联合用药疗效可能好于单药,且不增加肝肾副作用,安全性好;年龄、HSCT、既往IFI病史等可影响疗效.

  • 急性B淋巴系白血病细胞CD271表达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秀华;徐开林;曾令宇;李振宇

    本研究检测惠性B淋巴系白血病( B-ALL)患者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及骨髓白血病细胞群表面NGF低亲和性受体CD271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临床意义.应用酶标记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B-ALL患者血清NGF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群表面CD271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病例组患者N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t=4.191,p<0.05),而白血病细胞表面CD271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t=4.898,p<0.05).25例初治B-ALL患者经CVAD方案化疗1个周期后完全缓解(CR)率为64%( 16/25).未缓解(NR)组患者化疗后NGF水平和CD271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76,p<0.05和t=5.052,p<0.05),而CR组化疗后NGF水平和CD271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02,p>0.05和t=l.150,p>0.05).CR组和NR组患者化疗前CD271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9,p<0.05),但N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476,p>0.05).CR组和NR组患者化疗后NGF水平及CD271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751,p<0.05和=4.678,p<0.05).50% (8/16)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复发,复发患者NGF水平和CD271表达分别为( 168.00 +61.66) pg/ml和(52.29±13.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84,p<0.05和t=6.073,p <0.05),余8例患者在缓解期NGF水平和CD271表达分别为(81.13 ±25.32) pg/ml和(78.45±7.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8,p>0.05和t=1.144,p>0.05).B-ALL患者NGF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50),同时CD27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70).结论:B-ALL患者血清NGF水平升高和骨髓白血病细胞CD271表达降低与白血病发生发展有关,这两项指标可能对疗效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瑞莲;莫耀禧;蓝梅;林金盈

    本研究探讨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ISH)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对初诊考虑为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或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并用FISH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结果表明:①46例在初诊时考虑为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或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患者中,有22例患者诊断为CML,应用FISH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均为阳性(100%),骨髓细胞学检查显示CML者占86.4% (19/22);另24例患者诊断为非CML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及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FISH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均为阴性(100%),而骨髓细胞学检查有3例支持CML诊断、1例支持MDS诊断;②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有3例FISH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为阳性;③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CML患者,应用HSH法检测BCR/ ABL融合基因可检测到阳性细胞(分别为6.5%及1.2%).结论:FISH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敏感、可靠,对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及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明确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在CML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监测微小残留病灶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AG490对HEL细胞JAK2-STAT5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任艳玲;佟红艳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三尖杉酯碱( homoharringtonine,HHT)联合AG490对HEL细胞JAK2-STAT5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机制,为临床应用新方案治疗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 MPN)提供理论依据.以20 ng/ml的HHT,100μmol/L AG490,20 ng/ml HHT+ 100 μmol/L AG490处理HEL细胞24、48、72小时以后,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药物处理细胞24小时后用WB法检测JAK2突变激活的信号蛋白P-JAK2,P-STAT5以及BCL-xL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HHT以及AG490作用HEL24小时均能抑制其增长,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图显示均能明显诱导HEL早期凋亡,HHT更为明显;免疫电泳分析显示,P-JAK2和P-STAT5表达下调,而JAK2和STATS总蛋白水平稳定.结论:HHT联合AG490能明显抑制HEL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HHT作为一种广谱的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协同AG490抑制JAK2突变引起的信号蛋白的酪氨酸位点的磷酸化,从而下调STAT5反应性基因的转录.

  • 大黄素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HEL作用的研究

    作者:何旭春;胡建达

    本研究探讨大黄素(emodin)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HEL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大黄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O/EB荧光染色法观察大黄素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黄素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大黄素能有效抑制HEL细胞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r=0.995),作用48小时的IC50约为4.19 μmol/L.AO/EB荧光染色法发现,大黄素作用后24小时HEL细胞发生凋亡,胞核呈致密浓染或碎片并发出黄绿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大黄素作用后24和48小时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7.35±1.68)%和(58.49±1.5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黄素作用后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S期细胞比例减少(p <0.01);Akt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P-Akt、P-GSK3B和HSP70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大黄素能显著抑制HEL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Akt、P-GSK3β和HSP70蛋白的表达下调有关.

  • Hedgehog信号通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希远;刘小倩;葛学玲;封丽丽;王欣

    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探讨Hh信号通路中Glil和Gli2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中的表达及意义.分别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检测18例NHL和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Glil、Gli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NHL组织中Glil和Gli2 mRNA中位表达水平经β-actin校正后分别为2.05和2.31,明显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分别为0.82和0.89),且Glil与Gli2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3,p<0.01),Gli2 mRNA水平与NHL临床分期(p=0.03)具有相关性;Glil和Gli2蛋白在NHL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0%和68%,明显高于对照组,且Glil和Gli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0.62,p<0.05);Glil和Gli2蛋白表达均与NHL分期相关(p=0.05,p=O.0l),而Glil和Gli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与NHL患者年龄比例、性别比例、B症状及分型方面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h信号通路中Glil和Gli2在NHL患者组织中高表达,并对NHL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进一步时Hh信号通路在NHL中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揭示NHL的发生、发展的机理,并有望成为NHL未来治疗的重要突破点.

  • 稳定表达HLA-A*1101蛋白的K562细胞株的建立

    作者:查显丰;周羽竝;杨力建;陈少华;李萡;闫小娟;李扬秋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稳定表达HLA-A*1101分子的K562细胞株,为研究慢性髓系白血病(CML)HLA-I限制性抗原特异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提供靶细胞.利用RT-PCR从CML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中扩增HLA-A*1101基因全长序列;利用重组PCR将2A肽连接子(D-V-E-X-N-P-G-P)基因连接到HLA-A+ 1101的3’端,并将其定向克隆入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构成HLA-A+ 1101-T2A-EGFP转录盒的重组表达载体;利用电穿孔技术将pEGFP-N3或重组质粒转染入K562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监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通过G418筛选出有效转染pEGFP-N3或HLA-A* 1101 -T2A-EGFP载体的K 562细胞株;利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LA-A* 1101基因和蛋白的表述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以2A肽基因为连接子的HLA-A* 1101-T2A-EGFP真核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转染的K562细胞经G418筛选2个月后,获得2株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K562稳定细胞株HLA-A* 1101 +K562和pEGFP-N3+ K562.RT-PCR检测证明,HLA-A* 1101+ K562细胞表达HLA-A* 1101基因,而pEGFP-N3+ K562细胞则不表达HLA-A*1101;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HLA-A* 1101和GFP蛋白双阳性HLA-A*1101+K562细胞占88.5%,明显高于pEGFP-N3+ K562细胞(0.698%).结论:建立了一个简单有效地筛选HLA-A+ 1101+ K562细胞株的方法,并成功地建立了膜稳定表达HLA-A*1101蛋白的K562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CML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提供工具细胞.

  • N-cadherin阳性白血病KG1a细胞系在G0期抵抗VP16杀伤的作用

    作者:何侃;于沛;邢海燕;李艳;田征;王敏;唐克晶;饶青

    抗药性是白血病干细胞的重要特征,为探索N-cadherin阳性的白血病细胞耐受化疗药物VP16杀伤作用的机制,本研究以白血病细胞系KGla为研究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N-cadherin阳性和N-cadherin阴性细胞在G0期比例的差异,利用G-CSF诱导KG1a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观察G0期细胞比例的变化,并测定诱导后KG1a细胞对VP16的敏感性;再利用EGTA抑制N-cadherin介导的细胞间黏附后,观察KG1a细胞耐药性的变化.结果 显示,N-cadherin阳性的KG1a细胞G0期比例高于N-cadherin阴性的细胞;诱导KG1a细胞进入细胞周期后G0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KG1a细胞对VP16的敏感性显著升高;利用EGTA处理KG1a细胞24小时抑制N-cadherin的作用后,KG1a细胞在G0期比例降低,KG1a细胞对VP16的药物敏感性显著升高.结论:N-cadherin通过介导白血病细胞之间的黏附作用,使白血病细胞处于G0期的静息状态,从而耐受VP16的杀伤作用.

  • APN/CD13对乌苯美司增强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钱习军;林茂芳

    本研究探讨细胞表面APN/CD13在乌苯美司(bestatin)增强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四氮唑蓝还原实验检测细胞分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38MAPK及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显示:APN/CD13中和抗体WM-15能够完全阻断乌苯美司对ATRA诱导分化作用的增强效应.WM-15能够部分阻断乌苯美司抑制NB4细胞P38 MAPK磷酸化的作用.100μg/ml乌苯美司呈时间依赖性抑制APL细胞株NB4细胞及MR2细胞的P38MAPK磷酸化水平,l00 μg/ml乌苯美司对CD13表达低下的K562细胞的P38 MAPK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影响.100μg/ml乌苯美司不能恢复MR2细胞及难治复发患者原代APL细胞对ATRA的敏感性.结论:氨肽酶N/CD13抑制剂乌苯美司可能通过细胞表面APN/CD13分子的介导抑制NB4细胞P38 MAPK的磷酸化,从而增强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的作用.

  • 白血病U937细胞系WT1基因静默的机制研究

    作者:王全顺;赵瑜;卢学春;窦立萍;楼方定;于力

    本研究探讨白血病细胞系WT1基因的甲基化状况及其与表达的关系.用甲基化抑制剂和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成功诱导WTI表达.用地西他滨、曲古抑菌素处理白血病U937、HL-60、K562细胞系,用RT-PCR、改良的硫化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技术检测mRNA表达.结果表明,U937细胞不表达WT1基因,而HL-60、K562和KG1细胞高表达WT1基因;HL-60细胞WT1基因没有甲基化,而K562和U937细胞发生了甲基化.地西他滨、曲古抑菌素单药处理U937细胞不能诱导WT1基因表达,而二药联合作用可以诱导U937细胞系WT1基因重新表达.结论:单纯DNA甲基化不能抑制白血病细胞WT1基因表达;DNA甲基化与组蛋白脱乙酰基共同抑制了WT1基因表达;地西他滨、曲古抑菌素联合作用可以重新诱导WT1基因表达.

  • 促Treg细胞生成及活化重组分子的构建与表达

    作者:张倩;齐共健;王东洋;张建军;陈翀;曾令宇;徐开林

    本研究旨在构建促Treg细胞生成及活化的重组分子的原核表达我体,并鉴定其表达.应用RT-PCR获得人TGF-βl及HIV被膜蛋白gpl20的C2-C4区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CR2.1 T载体,酶切制备人TGF-β1及C2-C4区DNA片段,通过PCR定向连接两目的片段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生成pET-28a/C2 - C4-Linker-hTGF-β1,转染E coli BL21 (DE3)感受态细胞,使用0.1 mmol/L的IPTG诱导蛋白表达,以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表达结果.结果表明,成功扩增人TGF-β1及C2 -C4区基因并分别克隆入pCR2.1-T载体,经亚克隆构建了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 C2 - C4-Linker-hTGF-βl,并转染E.coli BL21( DE3)感受态细胞获得工程菌株,通过IPTG诱导,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获得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促Treg细胞生成及活化的重组分子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原核表达.

  • 中国汉族人群β-珠蛋白基因BP1蛋白结合区多态性分析

    作者:孙顺昌;周指明;彭运生;谢春英;陈群蓉;王燮衡

    本研究旨在对中国汉族人群β-珠蛋白基因BP1蛋白结合区序列进行分析,获取β-珠蛋白基因BP1蛋白结合区的多态性信息,为探讨BP1蛋白结合区多态性与β-珠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奠定基础.收集110例健康中国汉族人群的外周血,并抽提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B-珠蛋白基因BPI蛋白结合区序列,经DNA测序确定BP1蛋白结合区的多态性序列.结果显示:在中国汉族人群的β-珠蛋白基因BP1蛋白结合区共发现2个多态性位点,它们分别是- 551位点C/T、- 530位点(AC)n(AT)xTy.在-551位点存在C和T碱基,其频率分别为60.4%和39.6%,而- 530位点(AC)n(AT)xTy多态性序列存在(AC)2(AT) 9T5、(AC)2 (AT) 8T5、(AC)2(AT)7T7、(AC)3(AT)7T5、(AC)2(AT)8T9、(AC)3(AT)8T5、(AC)2 (AT)10 T3、( AC)2 (AT)11 T3和(AC)2(AT)7T5共9种单倍型,它们在人群中的频率分别为33.2%、29.1%、24.1%、5.4%、3.2%、1.8%、1.4%、0.9%和0.9%.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B-珠蛋白基因BP1蛋白结合区内,- 530位点(AC)n(AT)xTy多态性信息丰富,其中( AC)2 (AT) 9T5、( AC)2 (AT) 8T5和(AC)2 (AT) 7T7是三种常见单倍型.(AC)3(AT)8T5是一种新类型多态性序列.这些(AC)n(AT)xTy多态性与β-珠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有待深入研究.

  • PDGF/PDGFR对血小板生成的调节作用

    作者:杨默;束玲玲;崔韵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是重要的细胞因子,研究表明PDGF对造血干/祖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以及骨髓微环境的血小板生成素(TPO)合成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PDGF可直接亦可通过促进其他生长因子生成如GM-CSF等促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其凋亡.同时PDGF可调控TPO的生成及骨髓微环境,进而发挥对造血及血小板生成的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为PDGF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结合,启动PDGF/PDGFR信号通路,进而激活PI3K/Akt,促进相关细胞因子如C-Fos、NF-E2等的激活,抑制caspase-3的活化,从而发挥对巨核细胞的促分化和抗凋亡作用,进而调节血小板的生成.本文重点就PDGF/PDGFR对血小板生成的调节作用方面展开论述.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亚致死剂量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周期及近期输出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红霞;郭梅;孙雪冬;胡凯勋;艾辉胜

    本研究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胸腺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及近期输出功能的影响.雌性BALB/c小鼠40只,给予6 Gy60C0 γ线1次性全身照射后随机均分为2组.G-CSF组小鼠给予重组人G-CSF 100 μg/(kg·d),皮下注射,连续14天;时照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皮下注射,连续14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后72小时内胸腺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细胞比例;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照后30和60天105个胸腺细胞中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sjTREC)拷贝数,以判断胸腺细胞输出功能.结果表明,G-CSF在照后6小时即可使胸腺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G-CSF组vs对照组为(82.0±5.0)% vs (75.9±2.8)%(P<0.05),S期细胞比例下降,G-CSF组vs对照组为(10.2±4.8)% vs( 15.7±2.3)%(p<0.05),但对G2/M期细胞比例影响不大.胸腺细胞受照后6小时即出现明显凋亡,12小时达高峰.G-CSF组在照后6及12小时胸腺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5±2.4)%和(15.5±3.3)%,而对照组分别为(16.5±2.2)%和(22.6±0.7)%,两时间点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照后30天G-CSF组胸腺细胞sjTREC拷贝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照后60天两组胸腺细胞sjTREC拷贝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G-CSF可调节急性辐射损伤后胸腺细胞周期,减少胸腺细胞凋亡,增加胸腺细胞输出功能,促进中枢免疫恢复.

  • 内皮细胞特异性缺失PTEN基因对小鼠胚胎AGM区血液血管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作者:高娇1;要晖宇;梁晓雷;王晓燕;吴英;刘元林;毛宁

    本研究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缺失PTEN基因能否影响小鼠胚胎AGM区血液血管干细胞(hemangioblast)的发育.基于Cre/loxP系统,获得Tie2 CrePtenloxp/loxp和Tie2 CrePtenloxp/wt基因型小鼠胚胎.采用PCR方法进行基因型鉴定;分离E10-E10.5胚胎AGM区,用胶原酶消化成单细胞,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体系里进行BL-CFC(blast colony-forming cell)培养,4-5天后计数BL-CFC数目.将单个BL-CFC挑出进行扩增培养,悬浮细胞进行造血集落培养,贴壁细胞在Matrigel上进行体外成血管实验,鉴定其双向分化功能.结果表明:内皮细胞特异性缺失PTEN基因,小鼠胚胎AGM区BL-CFC数量下降;同时,BL-CFC的造血分化能力增强,但BL-CFC来源的内皮细胞体外成血管能力下降.结论:内皮细胞特异性缺失PTEN基因,可以在血液血管干细胞水平影响造血和内皮细胞的分化.

  • 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亚群的研究

    作者:刘永进;张艳宇;吕丽萍;周锡鹏;闫舫;马平;于新蕾;许金波

    本研究旨在探索鼠巨细胞病毒(MCMV)在小鼠骨髓单个核亚群细胞中的感染特性.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 MACS)分选小鼠骨髓单个核亚群细胞,包括lin+细胞、lin-细胞、lin - CD117+和lin - CD117 -细胞;用MCMV攻击分选的各组分细胞并以细胞因子和诱导剂诱导细胞分化,后检测病毒核酸及相关蛋白.结果表明:在MCMV感染的lin+细胞中可检测到病毒DNA和立即早期基因的转录产物及其蛋白,而在感染的lin-细胞中则未检测到任何病毒产物.通过添加细胞因子GM-CSF、rhEPO或佛波酯,则可以在感染的lin -细胞中检测到MCMV的立即早期和早期基因转录产物以及蛋白表达.在lin- CD117+和lin - CD117 -细胞中也未检测到病毒基因转录产物,但MCMV感染可抑制lin - CD117+造血干/祖细胞集落的形成以及下调其表面标志CD117抗原的表达.结论:MCMV可在小鼠骨髓单个核亚群细胞中潜伏感染;小鼠骨髓中具有原始干/祖细胞性质的细胞群对MCMV不易感,但MCMV感染可对这些细胞的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可使细胞表面标志表达下调.

  • 人脐带羊膜来源和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特征比较

    作者:徐曼;刘元林;陈晨;廖丽;张毅;陈虎

    本研究旨在比较人脐带羊膜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与骨髓来源MSC的免疫调控能力,为临床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实验依据.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人脐带羊膜贴壁细胞,并从细胞形态、生长特性、细胞表型、多向分化能力进行鉴定.利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比较人脐带羊膜来源MSC与人骨髓来源MSC的免疫调控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人脐带羊膜来源和骨髓来源的MSC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征,即细胞呈成纤维样形态生长,并具有强大的体外扩增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结果显示,脐带羊膜来源MSC高表达CD73、CD90、CD105,而骨髓来源MSC表面标志CD34、CD45以及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表面分子HLA-DR和CD86等为阴性.其诱导多向分化能力结果表明,两组细胞均可向成脂肪、成骨和成软骨分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证明,两组MSC均可抑制异体T细胞的增殖,且随MSC数量的增加,抑制效应逐渐增强;RT-PCR检测显示两组MSC表达相同的免疫相关因子.结论:人脐带羊膜来源的MSC可以替代成人骨髓MSC,可作为满足实验和临床需要的MSC重要来源.

  • 按造血发育程序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为造血干细胞重建体内造血的实验研究

    作者:蔡耘;张绪超;黄绍良;陈惠芹;吴北燕

    为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ESC)定向诱导分化为造血干细胞( HSC)在体内重建造血的功能,将小鼠El4ESC诱导为拟胚体(EB),EB细胞利用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体系在人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胎肝(FL)及骨髓(BM)基质细胞饲养层上依次诱导,收获各阶段EB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Sca-1+ c-Kit+细胞含量,并接种于NOD-SCID小鼠以检测体内致瘤性.再将不同诱导阶段的EB来源细胞移植到J经致死量60Coγ射线照射的BALB/c雌鼠,将受鼠随机分为5组:①AGM组,②AGM+ FL组,③AGM+ FL+ BM组,④照射对照组,⑤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生存率、造血重建和植入状况.结果显示:EB细胞经人AGM区和FL基质细胞共培养后Sca-1+ c-Kit+细胞达到峰值(21.96±2.54)%;NOD-SCID小鼠在接种经人AGM区基质细胞诱导的EB细胞后可出现畸胎瘤,而接种经人AGM区+FL基质细胞诱导EB细胞后未见肿瘤形成;AGM组及照射对照组动物全部死亡,而AGM+FL组及AGM+FL+BM组生存率分别为77.8%、66.7%,移植后21天外周血象基本恢复,在存活受鼠检测到供体来源Sry基因.结论:按胚胎造血发育程序,体外经人AGM区、FL及BM基质细胞连续诱导小鼠ESC分化的HSC可安全、有效地重建体内造血.

  •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RUNX1对WNT5A基因录活性的调控

    作者:梁晓雷;王晓燕;高娇;要晖宇;陈晨;刘元林;吴英;毛宁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中转录因子RUNX1对WNT5A转录活性的调控,探索骨髓造血微环境对造血干细胞调控的机制.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小鼠骨髓MSC;利用RTPCR方法检测小鼠骨髓MSC中RUNX1的表达;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研究RUNX1与WNT5A启动子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利用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将RUNX1导入小鼠间充质干细胞中,用RT-PCR的方法检测基因的表达,研究RUNX1对WNT5A的转录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体外分离培养得到的MSC经脂肪、成骨、软骨诱导后,分别用油红O、von Kossa、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RUNX1表达于小鼠骨髓来源MSC中,RUNX1能与WNT5A启动子直接结合,并时WNT5A具有转录激活作用.结论:小鼠骨髓MSC中表达RUNX1,WNT5A是RUNXl的一个下游靶基因,其转录活性受RUNX1调控.

  • 组织培养用于小鼠胚胎AGM区造血发育的研究

    作者:陈冬波;高娇;李专;贺文艳;刘兵

    本研究通过建立组织培养方法探讨小鼠胚胎主动脉-性腺-中肾区(AGM)区造血发育规律.选取小鼠胚胎AGM区作为实验对象,体外组织培养2天后,应用集落形成实验观察髓系祖细胞的数量,应用体内移植考察CFU-S1l和造血干细胞的发育.结果表明:组织培养后的AGM区细胞仍然具有形成髓系集落的能力;每个胚胎期10.5天(E10.5) AGM区在致死剂量照射的成年小鼠脾脏中可形成10.8±3.5个CFU-S11.更重要的是,经组织培养的E10.5 - E11.5 AGM区能高比例(85.7%)、高嵌合[(51.12±21.17)%]、长期(>4个月)重建受致死剂量照射的成年小鼠的造血系统,在受鼠的外周血、骨髓、脾脏、胸腺中均能检测到供体来源的淋系或髓系祖细胞嵌合.结论:应用本研究建立的组织培养体系可对正常或基因突变胚胎AGM区中的多种造血起始细胞(尤其是造血干/祖细胞)进行发育动力学研究.

  • 低剂量X线照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吴冰;韦艳;刘凤强;张茜;王存邦;白海

    本研究探讨低剂量X线辐射对间充质干细胞(MSC)功能的影响.获取正常人骨髓MSC,接受低剂量X线辐射后,用MTT方法检测照射后1-7天的吸光度,绘制生长曲线;RT- PCR法检测MSC的survivin mRNA表达,用MSC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结果表明:接受低剂量X线辐射后,MSC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加,MSC的DNA损伤程度似呈剂量依赖模式,MSC的survivin基因表达升高.结论:低于20 cGy的辐射对正常人骨髓MSC产生survivin mRNA表达增高的效应,至于高表达survivin是否有抵抗辐射的效应,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及其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俊霞;费小明;陆化;胡慧瑾;李建勇

    本研究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能力及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应用Transwell模型观察MM患者骨髓MSC经2.5 nmol/L硼替佐米处理前后的体外迁移能力,实时定量PCR检测MSC的H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经2.5 nmol/L的硼替佐米作用48小时后,MSC的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HGF mRNA在MSC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降低,两者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可抑制MM患者骨髓MSC的迁移,同时可下调其趋化相关因子HGF的表达.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致敏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

    作者:洪冬玲;吴燕峰;许吕宏;方建培

    本研究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在体外对致微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以便进一步了解MSC对致敏小鼠影响的可能机制.建立致敏模型后,将应用贴壁培养法体外培养的正常小鼠骨髓MSC或其培养上清液作为免疫细胞或免疫因子,致敏小鼠的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用植物血凝素( phytohemagglutinin,PH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在体外应用MTT法检测两者的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表明,正常小鼠骨髓MSC在体外能很好地抑制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同时在MSC培养上清液也能观察到类似现象,而且随着两者细胞比例或浓度比的增大,抑制作用有所加大,当两者比例为1∶1时抑制作用大(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MSC能在体外明显抑制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该作用可以通过细胞与细胞(MSC和淋巴细胞)直接接触抑制,也可通过细胞与细胞的间接作用(如MSC的培养上清液与淋巴细胞)方式发挥作用.

  •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采集及移植效果研究

    作者:许伟;朱梅;李燕萍;卞茂红;卫玉芝;夏雪;张循善

    本研究评价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按干细胞采集程序采集HLA配型相合、ABO血型不合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能,观察未去除红细胞和(或)血浆进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应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的自动干细胞采集程序采集28例异基因供者外周血干细胞,并选用同期ABO血型相合15例作对照.检测采集物有核细胞(NC)数、单个核细胞(MNC)比例及CD34+细胞计数,观察造血功能重建情况和转变为供者血型所需要的时间.结果表明,ABO血型不合和相合组采集物中的NC、CD34+细胞数、MNC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ABO血型不合组和相合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4例ABO血型主要不合患者,红系造血明显延迟,ABO血型不合组28名患者于移植后35 - 193天血型成功转变为供者型,和ABO血型相合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ABO血型不合不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障碍,主要不合可能是红系造血明显延迟的主要原因.

  •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联合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丽昕;曹永彬;王志红;刘周阳;刘蓓;赵丹丹;达万明;高春记;吴晓雄

    本研究探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方法和疗效.对5例SAA的患者进行了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选择单倍体相合供者骨髓或外周造血干细胞加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移植后临床造血重建时间及近期并发症.结果显示,所有SAA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白细胞计数大于2×109/L的平均时间是13.8天,血小板计数大于20×109/L的平均时间是17.8天,第30天行患者外周血STR-PCR检测显示为完全供者的基因型.除1例发生癫痫失去联系外,其余4例均无病存活至今,仍在继续随访中.总之,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联合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SAA有效可行的方法,但还须大样本的研究.

  • 硼替佐米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作者:张茜;白海;王存邦;王美亮;令亚琴;吴冰

    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对5例MM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APBSCT前和预处理中以及移植后的维持治疗中均应用硼替佐咪治疗.选择预处理方案为:硼替佐米(bortezomib)+马法兰(melphalan).输注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数为4.06×108 (4.09×108 -4.37×108 )/kg,CD34+细胞数为3.98×106 (2.49×106 -8.2×106 )/kg.结果表明:5例患者造血完全重建,中性粒细胞(ANC)大于0.5×109/L中位时间为14(13 -25)天,Plt大于50×109/L中位时间为28(21 -58)天.无移植相关死亡病例,5例患者均无病生存.结论:硼替佐米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MM的有效方法,移植后给予硼替佐米维持治疗可能是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较好方法.

  • 初治淋巴瘤患者血浆中VEGF-C、VEGF-D、VEGFR-2及VEGFR-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芳;宋玉琴;张晨;傅志英;平凌燕;应志涛;郑文;王小沛;谢彦;林宁晶;涂梅峰;朱军

    本研究检测初治淋巴瘤患者血浆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C、VEGF-D、VEGFR-2、VEGFR-3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淋巴瘤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寻找指导淋巴瘤抗血管靶向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和因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方法检测86例初治淋巴瘤患者血浆中VEGF-C、VEGF-D、VEGFR-2、VEGFR-3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EGF-C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呈低表达水平,而在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VEGFR-2在年龄>60岁淋巴瘤患者中表达较高;VEGF-D在IPI >2分的患者组中表达较低.单因素分析显示,VEGF-D在IPI >2分患者组中呈低水平表达;VEGF-D、VEGF-C在无B症状组高水平表达.因子间的关联性分析表明,VEGF-D与VEGFR-2、VEGFR-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VEGF-C、VEGF-D、VEGFR-2、VEGFR-3在淋巴瘤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细化指导淋巴瘤抗血管靶向治疗、了解病情、判断预后的指标.

  •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清除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及疗效的荟萃分析

    作者:俞腾;吴东;赵小英

    本研究评价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us,H.Pylorus)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发病的关系和H.Pylorus清除对ITP治疗疗效的影响.通过微机检索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关于H.Pylorus和ITP相关文献,确定文献钠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并确认文献的发表偏倚,然后应用Meta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分别对H.Pylorus感染及ITP疗效进行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关于H.Pylorus感染与ITP发病的关系的相关文献5篇,共计ITP患者221例,对照210例,经异质性检验,并合并效应量OR值为1.73(95% CI:1.12 - 2.67),森林图显示菱形全部位于中线右侧;H.Pylorus根治与ITP疗效的关系相关文献13篇,共计458名成功清除H.Pylorus的ITP患者,305名对照病例,经异质性检验合并OR值为6.53(95%CI:4.44 -9.61),森林图显示,菱形全部位于中线右侧.2个亚组分析显示在亚洲国家具有统计学差异,但在非亚洲国家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发现,在亚洲国家ITP发病与H.PylorUS感染有关,H.Pylorus清除治疗可提高ITP治疗疗效,抗H.Pylorus治疗可作为ITP治疗的手段之一.

  •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sFas和sFas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贾瑞萍;赵雪芸

    本研究通过检测成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外周血中CI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Fas和sFasL的表达,探讨它们在A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为寻求AITP治疗的有效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0例AITP患者和18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T、Treg、CD4+ CD25-T细胞表达率及Treg/CD4+T比值;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ITP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外周血sFas、sFasL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ITP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Treg细胞表达率及Treg/CD4+T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l).AITP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sFas和sFasL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和正常对照组(p<0.01),AITP组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sFas、sFas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TP患者治疗前Treg细胞表达率、Treg/CD4+T细胞比值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AITP患者外周血中sFas和sFasL水平呈正相关;CD4+T细胞、CD4+CD25 -T细胞表达率,sFas、sFasL浓度与血小板计数无明显相关;Treg细胞表达率和sFas、sFasL浓度间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Treg在AITP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Treg细胞水平与AITP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sFas和sFasL水平异常参与了AITP的免疫病理过程.

  • 部分蔬菜所含环氧化酶抑制物的抗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研究

    作者:王新华;邵冬华;梁国威;张茹;辛勤;张涛;曹清云

    为了研究部分蔬菜的环氧化酶抑制剂抗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代谢的作用,将不同种类的蔬菜汁(以阿司匹林作为阳性对照)分别与正常人富血小板血浆(PRP)孵育,加入AA,观察各种蔬菜汁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血红素和环氧化酶-l(cyclooxygenase-I,COX1)或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加入含有COX反应缓冲液的试管,漩涡混匀,与阿司匹林和各种蔬菜汁进行孵育,加入AA,然后利用盐酸终止反应,再加入氯化亚锡,通过酶免疫试剂盒测定COX抑制剂浓度;将不同种类的蔬菜汁(以阿司匹林作为阳性对照)分别与正常人全血进行孵育,加入AA进行反应,再加入消炎痛终止反应,离心,取上清,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栓烷素B2(thromboxane B2,TXB2).结果表明,在AA诱导下,菠菜汁、蒜苔汁、蒜黄汁和韭菜汁与对照组相比对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显著,均在80%以上.4种蔬菜中均含有一定量的COX抑制物,其中菠菜的COX1和COX2抑制物浓度均高于阿司匹林;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4种蔬菜汁均能显著降低AA诱导下人血浆TXB2的浓度(p<0.05).结论:4种生蔬菜均含有COX抑制物,抑制了TXA2( thromboxane A2,TXA2)的产生,从而抑制了血小板聚集.因此,生菠菜、蒜黄、韭菜、蒜苔在体外具有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作用,在抗血栓预防和治疗中可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中国实验血液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