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중국실험혈액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23/R
  • 国内刊号: 陈潮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jexphema@263.net
  • 曾用名: 实验血液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自组装肽的止血应用

    作者:甘慧;孟志云;吴卓娜;朱晓霞;顾若兰;孙文种;窦桂芳

    分子自组装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生命体系中的现象,已成为化学、生物学、材料学和医学等多学科研究的交汇点.近年来,肽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组织工程、药物缓释、仿生医学、美容领域、光学和电子产品开发等方面均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自组装肽在脏器、神经与脑部出血创伤救治上的显著疗效,极大地推进行了其在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本文将对自组装肽在不同出血创伤模型中的止血效果与性能特点、作用机制、优缺点及其发展趋势做一综述.

  • 急性白血病淋系增强子结合因子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霍婉莹;高举

    淋系增强子结合因子1(lymphoid enhancer-binding factor 1,LEF1)是Wnt/β-catenin信号路径下游效应分子,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在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维持、增殖和分化方面发挥着关键调控作用.研究显示,多种淋巴造血肿瘤LEF1表达异常与预后密切相关,但不同类型淋巴造血肿瘤LEF1表达水平与预后关系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提示LEF1在不同类型淋巴造血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本文重点就LEF1与正常造血调控的关系,急性白血病细胞LEF1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的治疗进展

    作者:沈恺妮;李剑

    目的: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是一种由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并造成器官损害的克隆性浆细胞病.激光显微切割联合质谱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区分轻链型和非轻链型淀粉样变性.Mayo提出的基于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T和血游离轻链3个危险因素的预后分层模型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淀粉样变预后模型,可以较好地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实现了40%的完全缓解率,50%的器官缓解率,中位生存期达到5年甚至更长,但依然伴随约10%的治疗相关死亡率.除了马法兰联合地塞米松外,以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和来那度胺为代表的新药也被逐渐应用于复发难治患者以及无法进行移植的初治患者,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细胞因子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聪聪;李英

    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是一组以一系或多系成熟的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或单核细胞扩增为特征的克隆性疾病,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水平,经典的BCR-ABL1(一)MPN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骨髓纤维化(MF).近年来发现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及其活动与MPN是相关的,基因表达谱显示许多与免疫和促炎细胞因子相关的基因在MPN中异常表达.细胞因子在MPN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的作用且与临床症状相联系,这或许是MPN病理生理机制探索中的重大发现.本文将对细胞因子在MP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细胞因子与MPN的临床相关性,当前治疗方法与针对细胞因子的新的治疗方法的组合等方面作一综述.

  • 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起源——血管内皮生血化?

    作者:王芬;袁燕;陈彤

    与原始造血相比,胚胎期具有永久造血功能的造血干细胞起源于生血内皮细胞,胚胎的卵黄囊、AGM区、胎盘、胎颅、胚胎血管等,均以内皮生血化的形式进行永久造血,但是在胎肝和骨髓是否也以此方式永久造血尚不十分明确.近来的研究表明,骨髓永久造血与血管内皮细胞的联系也非常密切.本文总结了胚胎内皮生血化的相关机制,并对骨髓是否也有内皮生血化进行了讨论和综述.

  • CRBN基因与免疫调节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耐药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蔡倩倩;李剑

    CRBN(cereblon)位于3号染色体短臂,其编码的CRBN蛋白参与构成E3泛素连接酶,通过将底物蛋白泛素化进而被蛋白酶体系统降解,发挥生物学效应.目前常用的CRBN基因和蛋白的检测方法主要有qRT-PCR、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Western blot等,但尚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已证实,CRBN是免疫调节剂(IMi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直接结合靶点,在抗肿瘤细胞增殖、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抗新生血管形成、增强T细胞和NK细胞免疫活性、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多项体内及体外的研究发现,CRBN基因低表达或缺失可能与IMi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耐药性相关,且其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相关.近研究发现,IKZF1、IKZF3、IRF4、C/EBPβ等蛋白以及Wnt/catenin信号通路等可能也与IMiD的耐药机制相关.

  • 趋化因子受体CCR5与移植物抗宿主病

    作者:袁景;刘微;任汉云

    趋化因子受体CCR5(CC chemokine receptor 5)是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的一员,主要表达在机体多种免疫细胞表面.CCR5依赖与其特异性配体的结合而发挥生物学作用,在细胞的生长、活化、分化、粘附及定向迁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CCR5是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HIV-1)入侵人体的重要辅助受体之一,参与病毒与T细胞结合的过程.靶向CCR5的治疗不仅具有抗病毒作用,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发现,CCR5不仅在AIDS、自身免疫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致病机制中起作用,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发生发展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量动物实验证实,CCR5及其配体介导了效应T细胞向GVHD靶器官的迁移与募集.因此,本文就CCR5的结构和功能、内化途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与allo-HSCT后aGVHD的关系作一综述.

  • 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研究进展

    作者:林巍;吴润晖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一组高度异质性、获得性造血干/组细胞克隆性疾病,以骨髓病态造血和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为特点,表现为难治性一系或多系细胞减少的血液病.MDS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儿童MDS与成人MDS有很大不同,本文对近年来儿童MDS的临床诊治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染色体核型动态监测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疗效评估的作用

    作者:刘艳春;李伟;王欢;陈曦;李骏;柴铁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80例初治急性自血病(acute leukemia,AL)按照FAB分型标准分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6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15例,采用R显带技术检测染色体,并分析治疗1个月后染色体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65例AML患者中核型异常者31例,畸变率为47.7%;31例染色体核型异常的AML患者中,t(15;17)9例占29.0%,t(8;21)7例占22.6%,其他核型及复杂核型15例,占48.4%;t(15;17)组缓解率为88.9%,t(8;21)组缓解率为71.4%,其他核型组缓解率为66.7%;组间相比,t(15;17)组缓解率显著高于t(8;21)组、其他核型组与正常核型纽为(x2=9.625,14.267,7.768,P<0.05);t(8;21)组与其他核型组、核型正常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7,0.111,P>0.05).在15例ALL患者中,核型正常8例占53.3%,核型异常7例占46.7%,ALL染色体畸变率与A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0,P>0.05);核型正常患者缓解率为87.5%,核型异常者为4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5义(x2 =43.834,P<0.01).结论:对于AML患者,t(15;17)核型异常者能获得较好的化疗效果,核型正常的ALL患者化疗后临床缓解率较高;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白血病患者化疗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 Akt特异性抑制剂MK2206诱导U937及RS4;11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作者:周俊;曹江;孟凡静;冯浩;徐开林

    目的:本研究探讨Akt激酶抑制剂MK2206对U937及RS4;1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MK2206处理U937及RS4;11细胞24、48 h,用CCK-8法绘制细胞增殖曲线;AnnexinV/7-氨基放线菌素D(7-AAD)双标记法分析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Bax、Bcl-2、XIAP、CDK1、caspase-3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MK2206对U937及RS4;1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呈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U937细胞24、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8±0.15)和(0.09±0.01) μmol/L,RS4;11细胞24、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91±0.02)和(0.68±0.11) μmol/L.0.5 μmol/L MK2206作用于U937细胞及1.0 μmol/L MK2206作用于RS4;11细胞24 h、48 h,AnnexinV/7-AAD标记的阳性细胞升高,U937细胞组24 h细胞凋亡率为(4.18±0.70)%,48 h细胞凋亡率为(22.53 ±4.67)%,均高于对照组的(1.35±0.34)%(P<0.05),且48 h细胞凋亡率较24 h更为明显(P<0.05);RS4;11细胞组24 h和48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74±0.58)%和(10.07±1.24)%,均高于对照组的(1.32±0.31)%(P<0.05),且48 h细胞凋亡率较24 h更为明显(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U937细胞组G2/M期细胞比例为(96.78±9.11)%,高于对照组的(9.64±0.91)%(P<0.05);RS4;11细胞组G2/M期细胞比例为(14.19±3.82)%,高于对照组的(5.75±1.28)%(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示,两种细胞中Bax、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而Bcl-2、XIAP表达水平降低,同时伴CDK1 mRNA水平的减少,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K2206能有效抑制U937及RS4;11细胞增殖及促进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其促凋亡机制与上调Bax与caspase-3基因表达、下调Bcl-2与XIAP基因表达有关,细胞周期G2/M期阻滞与CDK1基因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 二甲双胍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电安;孟凡静;周俊;马萍;宋旭光;曹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对体外培养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分别对THP-1细胞进行体外干预,24h、48 h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20 mmol/L二甲双胍干预24h后用AnnexinV/7-AAD双标记法分析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CD14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BCL-XL、BAX、BIM、Caspase-3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CCK-8法检测显示二甲双胍对THP-1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0 mmol/L二甲双胍干预THP-1细胞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CD11b、CD14阳性细胞率无明显变化(P>0.05);AnnexinV/7-AAD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早期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2.02±0.85)%和(4.46±1.33)%,晚期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1.43±0.83)%和(3.31±0.59)%,在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0 mmol/L二甲双胍诱导THP-1细胞过程中BCL-XL、BIM表达无明显变化,BAX、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二甲双胍能有效抑制THP-1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但对THP-1细胞分化无明显影响,其促进凋亡机制可能与上调BAX及Caspase-3基因有关.

  • 泼尼松反应在CCLG-ALL 2008方案中预后价值的探讨

    作者:任媛媛;邹尧;常丽贤;安文彬;万扬;章婧嫽;刘天峰;竺晓凡

    目的:评估泼尼松反应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体系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对入组598例初治ALL患儿,予以泼尼松预治疗,根据结果分为泼尼松反应良好(PGR)组和泼尼松反应不良(PPR)组,行后续治疗并随访,分析比较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与PGR组相比,PPR组患儿具有年龄较大,初诊白细胞数较高,T细胞表型相对多见,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相对多见的特点(P<0.05);PPR组患儿2年和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相对于PGR组明显降低(P<0.05),PPR组患儿累积无事件生存率的下降主要发生在2年内;PPR组复发率较高,且以早期复发为主(P<0.05);PPR纽患儿治疗第33天及t2周的微小残留病(MRD)发生率较高(P<0.05);高危组ALL患儿不论泼尼松反应是否良好,其无事件生存率,复发时间均无差别(P>0.05);在COX回归分析中,PPR、BCR-ABL1及MLL的存在均为显著预后不利因素(P<0.05).结论:泼尼松反应在CCLG-ALL 2008方案中仍然具有重要预后价值,泼尼松反应不良的ALL患儿整体预后较差,而泼尼松反应对高危组ALL预后评价意义不大.

  • SARI基因过表达对K562细胞系生物学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平;陈祥俊;郑金娥;杜雯;刘伟;张佳华;姚军霞;李小青;贺艳丽

    目的:通过构建SARI慢病毒表达载体,探讨SARI基因过表达对K562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并重组pLOV.CMV.GFP质粒,构建pLOV.CMV.GFP-SARI表达载体.通过测序鉴定、病毒包装和滴度测定后,获得阳性病毒颗粒,并以病毒颗粒感染K562细胞系.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验证感染后K562细胞SARI基因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CCK-8法检测K562细胞的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利用RT-PCR方法获得SARI基因并成功构建了含SARI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从分子及蛋白水平验证了其在感染后K562细胞中的高表达;与空白组和感染空载体的Mock组相比,过表达SARI载体组的细胞增殖显著受抑、细胞凋亡率增加,而细胞周期无显著变化.结论:SARI基因过表达可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提示诱导SARI基因过表达可能对于抑制CML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 盐霉素增强长春新碱诱导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凋亡研究

    作者:刘平平;朱锦灿;刘革修;税朝祥;李小梅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与盐霉素(salinomycin,Sal)联合作用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iurkat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水平.结果:VCR、Sal单独及联合处理Jurkat细胞株均显示出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两药联合使用的增殖抑制作用更显著(P<0.05),具有协同作用.联合用药组BCL-2蛋白水平较VCR和Sal单独处理组明显减少,而caspase-3和caspase-8水平明显增高;VCR和Sal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较VCR和Sal单独处理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长春新碱联合盐霉素作用于Jurkat细胞具有协同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 三氧化二砷对HL-60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张雅丽;任金海;崔丽艳;张捷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HL-60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As2O3处理HL-60细胞,应用MTS/PES方法检测细胞增殖,NBT实验测定细胞分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分化相关抗原CD11b的表达,SYBR Green 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C-FES、BCL-2、BAX、Survivin、P21和P27 mRNA水平变化.结果:As2O3能明显抑制H-60细胞增殖,其效应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性(r=-0.967;r=-0.954);低浓度(0.1、0.5和1.0 μmol/L) As2O3能明显促进细胞分化,NBT阳性率和CD11b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较高浓度As2O3(2.5和5.0 μmol/L)能明显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分化.HL-60细胞经1.0和5.0 μmol/L浓度As2O3处理后,C-FES 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但以1.0 μmol/L组更为明显,证实C-FESmRNA表达水平与细胞分化程度成正比.此外,5.0 μmol/L浓度As2O3显著下调了HL-60细胞BCL-2和Survivin的表达,相反明显上调了BAX、P21和P27的表达.结论:As2O3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促使细胞分化成熟及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涉及C-FES以及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调控.

  • 保存期内机采血小板的生理活性及功能的分析

    作者:徐焕铭;赵冬阳;郝一文;高宁宁;崔吉香

    目的:探讨保存期内机采血小板的生理活性及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17例来源于符合国家标准的献血者的机采血小板,(22±2)℃振荡保存.分别于保存第0、1、3、5天进行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气分析、pH值、葡萄糖、乳酸、乳酸脱氢酶、血栓弹力图、低渗休克反应以及CD62p表达的测定,从而对血小板在保存期内的生理活性及功能的变化做出综合评价.结果:随保存时间的增加,与采集时比较,机采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宽度以及血小板低渗透反应性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的pH值,血气分析、葡萄糖、乳酸、乳酸脱氢酶等代谢指标,CD62p表达率和再表达率等指标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栓弹力图参数中,血小板的R值的变化、及MA保存第5天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而K值、αAngle的变化及MA保存第1、3天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机采血小板在保存期内能保持良好的活性及功能,临床上输注保存期内的机采血小板,不会因保存时间而影响输注效果.

  • 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分析

    作者:李慧;徐焕铭;张毅;崔吉香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探讨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及其在不同病种的分布规律.方法:选择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本院拟输血的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受血者进行血浆中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并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44194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者137例,阳性率为0.31%,其中男性33例,占被研究男性的0.18%;女性104例,占被研究女性的0.40%,性别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38,P<0.05);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中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129例,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的8例;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中抗体特异性分布主要为Rh血型系统54例(39.42%),MNS血型系统37例(27.01%),Lewis血型系统30例(21.90%);以病种计,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中肿瘤多,占5.96‰,其次是消化道出血和慢性肾衰竭,分别占3.28‰和3.19‰,各病种间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33,P<0.05).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是必要的,能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特别对肿瘤患者,多次输血及多次妊娠史患者可以提前预警,以保证这些患者的输血安全.

  • RAD51-G135C和XRCC3-C241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苗蕾;钱锡峰;杨国华;赵利东

    目的:探讨RAD51-G135C和XRCC3-C241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分为两组:AML患者组(545例AML患者的外周血样本)和对照组(1 034名与患者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人的外周血样本),分别抽提2组基因组DNA,通过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RAD51-G135C和XRCC3-C241T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两者多态性与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AD51-G135C纯合变异型(CC)可显著增加AML患者的发病风险(OR =3.07),而RAD51-G135C杂合变异型(GC)与AML发病无统计学相关性.XRCC3-C241T纯合变异型(TT)与AML发病尚无统计学相关性,而XRCC3-C241T杂合变异型(CT)却可增加AML患者的发病风险(OR =0.66).结论:RAD51-G135C纯合变异型和XRCC3-C241T杂合变异型显著增高AML的发病风险,对AML的发病更有预测价值.

  • FBXW7在成人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突变研究

    作者:郭星;张闰;葛峥;许景艳;李敏;乔纯;仇海荣;李建勇

    背景:F-Box和WD40蛋白7(F-Box and WD40 domain protein 7,FBXW7)是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组份,控制NOTCH1,c-MYC和Cyclin E等多种蛋白的降解.目的:研究成人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FBXW7基因突变.方法:通过对54例成人T-ALL患者FBXW7外显子5-12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分析FBXW7突变的发生率、突变位点和类型、与NOTCH1突变的相关性及其临床预后意义.结果:本组成人T-ALL中FBXW7突变率11.1%,共发现4种点突变(R465H,R465L,R479P和R505C)和1个插入/缺失突变,FBXW7突变全部位于WD40结构域.研究还发现,FBXW7突变患者中83.3%同时存在NOTCH1突变,与FBXW7突变并存的NOTCH1突变均发生于HD结构域,包括点突变(L1574P,L1596H和L1600P),和缺失/插入突变.此外,研究还显示,FBXW7单独突变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比无突变组延长(P =0.049).结论:FBXW7突变可能在NOTCH1介导的T-ALL发病机制有重要作用.

  •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20表达及其对预后影响

    作者:周进;王婧;刘辉;郑慧菲;马玲;王攀峰;颜霜;傅琤琤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CD20在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临床特征与及其对治疗转归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血液科诊断和治疗的B-ALL患者126例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比较CD20阳性患者及CD20阴性患者第1疗程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及2年生存率、2年无事件生存率.结果:126例B-ALL患者中CD20阳性患者31例(24.4%),CD20阴性患者95例(75.6%);在性别及年龄分布中,CD20阳性组和CD20阴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20阳性与阴性患者经第1疗程诱导治疗后获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8.2%(15/17),90.5% (57/63) (P>0.05),复发率分别为53.3%(8/15),38%(19/50);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2.1%,92.3%;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33.7%,70.8%.结论:CD20在B-ALCD20表达与临床特点方面无明显相关性,但其表达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 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NOD/SCID小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欣;邓媛;陈凤丽;房宜嘉;张伟;于亮

    目的:应用NOD/SCID小鼠构建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NOD/SCID小鼠模型.方法:采用4-5周龄NOD/SCID小鼠,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5×106个Nalm-6细胞,通过对小鼠一般状态,骨髓涂片,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对白血病模型进行鉴定.结果:注射白血病细胞15 d后,小鼠开始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皮毛皱缩、后肢无力和脊柱抬高等表现,骨髓涂片可见成团分布的白血病细胞,脾脏组织病理切片亦可见白血病细胞浸润.结论:通过尾静脉注射Nalm-6细胞于未经照射的NOD/SCID小鼠中可以成功建立全身播散的白血病模型,该模型的构建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重复性好,为研究白血病发病机制及指导临床化疗方案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符明明;白春洋;陈昱函;林进宗;陆婧媛;王昭;张永利

    目的:本研究探讨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 (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来源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PBMNC取自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经贴壁处理后培养于含100 ng/ml rhGM-CSF、500 U/ml rhIL-4的RPMI 1640完全培养液中,用脂多糖(LPS)刺激经SAHA处理和未经处理的DC为实验组,并将不经LPS和SAHA处理的细胞设为对照组,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MLC)观察各组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应用凝胶电泳迁移变动测定法(EMSA)检测各组DC NF-κB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SAHA能够有效抑制LPS诱导的DC成熟,主要表现在经SAHA+ LPS处理的DC具有未成熟DC的形态学特征;经SAHA+ LPS处理组和对照组的DC表面抗原CD80、CD83、HLA-DR的表达量均低于单用LPS组(P<0.01);SAHA+ LPS处理组和对照组的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低于单用LPS刺激组(P<0.01);电泳迁移变动检测(EMSA)实验结果提示,SAHA+ LPS处理的DC NF-κB活性显著下降.结论:SAHA能够有效抑制DC的成熟和对异基因T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该作用与SAHA抑制DC 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 白血病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的体外扩增及杀伤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倩;刘欣;王兴兵;汪健;李庆;杨璐璐;郭青

    目的:探索体外扩增白血病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tumor-associated antigen-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s,TAA-CTL)的可行性,并验证其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并负载白血病相关抗原WT1、PRAME、NY-ESO-1混合多肽,然后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培育,扩增出TAA-CTL.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AA-CTL表型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率,细胞毒实验检测TAA-CTL对负载肿瘤相关抗原的自体靶细胞的杀伤力.结果:①体外诱导培养的TAA-CTL扩增倍数为3.81±1.61;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CD3+细胞平均为(97.22±0.71)%,CD3+ CD4+占(41.47±27.08)%,CD3+ CD8+占(56.40±11.15)%,CD3-CD56+占(0.50±0.31)%,CD19+仅占(0.14±0.20)%,与对照组细胞表型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流式细胞术检测经抗原刺激后TAA-CTL分泌的胞内细胞因子,CD8+ TAA-CTL分泌的IFN-γ和TNF-α水平分别为(27.67±2.21)%和(34.2±0.71)%,CD4+ TAA-CTL分泌的IFN-γ和TNF-α分别为(21.6±2.55)%和(9.97±3.44)%;对照组CD8+ CTL分泌的IFN-γ和TNF-α水平分别为(1.36±0.04)%和(5.58±0.03)%,CD4+ CTL分泌的IFN-γ和TNF-α分别为(0.91±0.06)%和(1.60±0.07)%,均明显低于TAA-CTL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A-CTL在效靶比为5∶1、10∶1、20∶1和40∶1时对负载TAA的自体靶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26.85±5.25)%、(60.55±2.45)%、(67.4±3.60)%和(77.00±1.00)%,对未负载TAA的自体靶细胞未见明显杀伤作用(P<0.05).结论:来源于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可以成功诱导扩增出TAA-CTL并具有特异性杀伤功能.

  • 多发性骨髓瘤组织中WT1和VEGF表达及与血管新生的关系

    作者:李国杰;丁辉;杨柳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组织中WT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与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技术检测6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10例非恶性肿瘤和血液病对照患者骨髓组织中VEGF和WT1基因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正常对照组微血管密度(MVD)为(45±6)/视野,多发性骨髓瘤组MVD为(84±26)/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VEGF的阳性率为51.6% (32/62),VEGF阳性组MVD显著高于阴性组MVD(P <0.05);WT1的阳性率为30.6%(19/62),WT1阳性组MVD显著高于阴性组MVD(P <0.05).统计学分析显示,WT1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组织中WT1的高表达可以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

  • MicroRNA-15a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赵凯;战榕;吴顺泉;黄豪博;徐珍珍;牛文艳

    目的:研究microRNA-1 5a(miR-15a)在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生长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慢病毒颗粒感染MM细胞株U266和RPMI8226,流式细胞术(FCM)分选获得稳定转染MM细胞株.CCK-8法检测miR-15a高表达前后MM细胞的增殖情况;AO/EB染色、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及FCM检测miR-15a高表达前后MM细胞凋亡的情况;FCM检测miR-15a高表达前后MM细胞周期的情况;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iR-15a高表达前后MM细胞miR-15a、BMI-1及BCL-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iR-15a高表达前后MM细胞BMI-1蛋白表达.结果:获得高表达miR-15a的MM稳定转染细胞株.CCK-8结果显示miR-15a高表达可抑制MM细胞(U266和RPMI8226)的增殖;AO/EB、Hoechst 33258染色和FCM结果显示,miR-15a高表达可显著诱导MM细胞(U266和RPMI8226)的凋亡,U266和RPMI8226细胞高表达组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0.52% vs37.08%,59.40% vs 44.17%;同时,miR-15a高表达可诱导MM细胞(U266和RPMI8226)G1期阻滞,G1期细胞分别为(41.50 ±0.64)%、(45.31±0.77)%.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在高表达miR-15a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的过程中BCL-2 mRNA表达显著降低,BMI-1 mRNA表达则没有改变,但是Western blot结果却显示BMI-1蛋白表达出现显著降低.结论:miR-15a高表达通过诱导骨髓瘤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其机制涉及miR-15a在转录后水平对BMI-1、BCL-2基因的负调控.

  • 沉默DNMT1基因对骨髓瘤细胞SOCS-1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作者:王昭;牛小青;周雯雯;鹿全意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1)基因沉默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内细胞因子信号转手抑制分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1)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应用靶向沉默DNMT1基因的短发卡RNA(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骨髓瘤细胞RPMI8226,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DNMT1基因和蛋白表达,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转染前后骨髓瘤细胞SOCS-1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转染后骨髓瘤细胞DNMT1 mRNA表达水平(0.176±0.004)和蛋白表达水平(0.065±0.014)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0.956±0.033,0.415 ±0.02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后SOCS-1基因甲基化水平较转染前明显降低.结论:利用shRNA能靶向沉默DNMT1基因的表达,并可以有效逆转SOCS-1基因高甲基化状态.

  • GSTT1和GSTM1基因多态性和PAH-DNA加合物与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的关系研究

    作者:王渊渊;王伟;杨颉;李广伦;庄立琨;卢力丽

    目的:分析代谢酶基因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 T1和M1基因多态性及多环芳烃(PAH)-DNA加合物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7例初诊MM患者及52例对照人群的骨髓液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骨髓液中GSTT1和GSTM1基因多态性,并进一步分析其与MM临床指标相关关系;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AH-DNA加合物浓度.结果:GSTT1缺失型基因型个体患MM的风险是非缺失型者的2.57倍(P =0.035),GSTM1缺失型个体患MM风险是非缺失型者的1.37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M患者中,Ⅲ期GSTT1缺失型基因型明显高于Ⅰ、Ⅱ期(P =0.038),而GSTT1基因多态性在不同年龄、类型、血红蛋白、β2-MG、白蛋白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诊Hb< 85 g/L与Hb ≥85 g/L的MM患者相比,其GSTM1缺失型基因型明显增加(P=0.017);MM患者的PAH-DNA加合物浓度明显高于对照人群(2 358±1 182 pg/ml vs 1 853 ±996 pg/mL)(P=0.032);GSTT1缺失型个体DNA加合物水平高于(或等于)2 100 pg/ml时,患MM的风险升高(OR=4.500,P=0.01).结论:GSTT1缺失型基因型有可能增加MM的危险性,并且GSTT1基因多态性与MM分期相关,GSTM1基因多态性与MM血红蛋白水平相关,PAH-DNA加合物可能参与MM的发病,并且GSTT1缺失型个体DNA加合物水平高,更容易增加MM危险性.

  • DC-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及其对Treg细胞影响的分析

    作者:鲁光;邢建;刘国强;徐敏;赵霞;韩芳;丁慧芳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为效应细胞的过继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和免疫机制.方法:选取22例初发MM患者并将他们分为2组:单纯化疗组12例,给予适合的化疗方案;联合治疗组10例,除接受合适的化疗外,还给予DC-CIK细胞免疫治疗.记录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的调节性T细胞(Tregs)的比例变化,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单纯化疗组12例MM患者的总有效率(ORR)50.00% (6/12),其中完全缓解(CR)2例(16.67%),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2例(16.67%),部分缓解(PR)2例(16.67%).联合治疗组MM患者ORR 70.00% (7/10),其中CR3例(30.00%),VGPR 2例(20.00%),PR 2例(20.00%).与健康者相比,治疗前单纯化疗组及联合治疗组MM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后,单纯化疗组及联合治疗组MM患者外周血中Tregs比例均明显下降(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相比单纯化疗组患者Tregs比例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两组中临床无效的MM患者外周血中Tregs比例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临床有效(至少达PR)的MM患者Tregs明显下降(P<0.05).结论:DC-CIK细胞免疫治疗能够协同或增强化疗药物缓解MM患者免疫功能紊乱,DC-CIK细胞免疫治疗与化疗联合有望提高初发MM患者的临床疗效.

  •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危险因素及其可逆性预测指标的临床相关研究

    作者:刘萌萌;许洪志;冯秀梅;张越;刘言训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及其可逆性预测指标,为其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本院血液科2007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61例初诊M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58例伴有肾损害,经治疗后39例相关指标逆转.先将可能的肾损害相关危险因素和肾损害可逆性预测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肾损害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血红蛋白(Hb)、尿酸(Uric)、血钙(Ca)、血磷(P)、血清β2-微球蛋白(s-β2-MG)、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免疫球蛋白类型、轻链类型、肾毒性药物的应用、感染情况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损害逆转组患者的SBP、舒张压(DBP)、血小板计数(PLT)、球蛋白(GLO)、血钙、尿β2-微球蛋白、化疗方案、治疗反应情况与无逆转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4个,依次为高血钙、重度贫血、λ型轻链、高尿酸;预测肾损害逆转指标依次为化疗方案、治疗反应情况和高血钙.结论:高血钙、重度贫血、λ型轻链、高尿酸是MM患者发生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伴有肾损害的MM患者若化疗前伴有高血钙,通过有效化疗后肾损害易逆转;含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不仅有较高的反应率和缓解质量,而且有更高的逆转率,这可能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有关.

  • 多发性骨髓瘤伴中枢神经系统浸润1例分析

    作者:刘小军;王福旭;杨琳;王颖;温树鹏;罗建民;周子玮;张学军

    目的:分析1例以头痛、复视等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伴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弥散性浸润的病例以总结此病例特点,提供临床治疗经验.方法:结合文献对其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患者头痛、复视等神经系统表现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浸润中枢神经系统所致,与普通浸润不同,本例患者颅内无实质性肿块存在,而为罕见的弥漫性浸润.与文献报道不同,本例患者浆细胞CD56阳性,之前无任何多发性骨髓瘤相关药物治疗病史.对鞘内给药反应良好,而不像文献报道的治疗无效.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可能存在多样性,免疫学标志及治疗药物作用有可能影响疾病对治疗的反应性,需要进一步观察总结经验.

  • 丙戊酸钠抑制自噬并增强DNA损伤剂的抗骨髓瘤活性

    作者:金玉龙;董宝侠;徐莉;唐海龙;高广勋;顾宏涛;舒汨汨;陈协群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DNA损伤药物阿霉素(DOX)及马法兰(MEL)抗多发性骨髓瘤(MM)活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人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和H929为靶细胞;实验分组为:非毒性抑制剂量VPA组及其与不同剂量(IC10 、IC20、IC40) DOX或MEL联合组.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ATG5、ATG7)及乙酰化组蛋白H4K16ac水平.结果:细胞经VPA与DOX、MEL共处理后,抑制率较DOX、MEL单药组显著增加(P<0.05);联合用药组LC3及H4K16ac蛋白水平介于VPA与DOX或MEL单药处理组之间.非抑制剂量VPA能增强DOX与MEL的抗骨髓瘤活性,同时还能下调自噬相关蛋白表达,上调H4K16ac蛋白水平.结论:H4K16ac可抑制自噬相关基因转录,VPA提高DNA损伤剂的抗MM活性,其机制可能与H4K16ac介导的细胞保护性自噬的抑制有关.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小鼠滤泡辅助T细胞及表面分子PD-1表达的研究

    作者:崔宁博;王化泉;李德冠;闫玉军;孟爱民;邵宗鸿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小鼠血象和骨髓象变化、骨髓和脾脏滤泡辅助T细胞(Tfh)数量及表面分子程序化死亡分子-1(PD-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M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取10只雄性NUP98-HOXD13转基因小鼠及其同源的野生型C57BL/6J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行外周血细胞计数,瑞氏染色观察外周血细胞变化、骨髓细胞涂片检查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及脾脏来源的Tfh细胞数量及其表面分子PD-1表达;实时定量PCR法分析BMMNC及脾脏来源细胞PD-1 mRNA的表达.结果:上述转基因小鼠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数均低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与野生型C57BL/6J小鼠比较,转基因小鼠外周血红细胞及血小板形态相对大小不均,骨髓中可见双核红细胞、环状核粒细胞和红系造血岛等;转基因小鼠骨髓及脾脏Tfh数量较野生型小鼠少,且表面分子PD-1表达率增高;还发现该小鼠BMMNC PD-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结论:NUP98-HOXD13转基因小鼠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和病态造血,Tfh数量减少,PD-1表达量升高,可能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促进恶性克隆逃逸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功能的研究

    作者:费成明;顾树程;赵佑山;郭娟;李晓;常春康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成骨分化功能及其在M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MDS患者及正常人的BMMSC,并在体外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MMSC成骨分化转录因子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Ostefix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成骨诱导分化第7、14、21天成骨相关基因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骨桥素(Osteopontin,OPN)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N) 的mRNA表达情况;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成骨诱导第3、7、10天ALP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诱导分化第21天钙结节形成情况.结果:低危MDS组BMMSC成骨分化转录因子RUNX2和Osterix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成骨诱导分化第3天低危MDS组ALP活性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成骨诱导分化第21天茜素红染色显示,低危MDS组钙结节含量也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成骨诱导分化不同时间点成骨早期标志ALP、BSP和后期标志OPN、OCN在低危MDS组中的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而高危MDS组在一系列成骨分化检测指标上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危MDS组BMMSC成骨分化能力明显减弱,而高危MDS组相对正常.异常的成骨分化功能可能是造成低危组MDS骨髓支持造血能力减弱的重要原因.

  • ZO-1基因甲基化在MDS进展中的意义

    作者:康慧媛;王新荣;高丽;王蔚;李绵洋;王莉莉;王成彬;于力

    目的:探讨ZO-1基因甲基化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转化中的临床意义,为MDS患者的预后评估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CR)方法检测ZO-1基因在正常对照者骨髓标本(normal control,NC)、MDS、AML患者骨髓标本中的甲基化状态.运用亚硫酸氢盐侧序PCR(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方法检测1例MDS系列标本ZO-1基因在其MDS-RA、MDS-RAEB、AML阶段的甲基化状态.结果:ZO-1基因在NC、MDS、AML患者标本中的甲基化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0),在NC组未发现甲基化阳性,在AML组阳性率高(65.0%).MDS/AML患者ZO-1基因甲基化阳性组髓系原始细胞比例更高(P=0.000).1例MDS患者系列标本显示,随着疾病进展,在MDS-RA、MDS-RAEB、AML阶段中,甲基化位点阳性频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0),在AML阶段阳性频率高(64.65%).结论:ZO-1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发生于MDS/AML患者中,随着恶性克隆增生,ZO-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及甲基化位点阳性频率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MDS疾病进展,进一步提示ZO-1基因甲基化水平可成为监测MDS患者急性白血病转化的新指标.

  • 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对CD34+细胞增殖的支持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徐志娟;盛立霞;楼燕茹;牧启田;张怡;张宜生;欧阳桂芳

    目的:探讨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支持造血干细胞扩增的能力及所涉及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来源于脐血的造血干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14 d,然后计数造血干细胞数与集落形成单位.ELISA方法检测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中含有的细胞因子.结果:与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的造血干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的造血干细胞(P<0.05).此外,在培养体系中添加外源性细胞因子可明显提高造血干细胞增殖率(P<0.05).间充质干细胞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包括GM-CSF、IL-7、IL-8、IL-11、SCF和SDF-lα.结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细胞滋养层可用于体外扩增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能介导MSC对HSC增殖的支持作用.

  • 过表达VCAM-1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作者:汪李慧;刘元林;朱恒;程岩;倪永青;马士凤;陈秀慧;郑荣秀;张毅

    目的:探讨基因修饰过表达VCAM-1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将稳定过表达VCAM-1的MSC细胞(MIGR1-VCAM-1)和转入空载体的MSC细胞(MIGR1)分别向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以原位油红O染色和real-time PCR检测成脂分化能力与相关关键转录因子C/EBPα和PPARγ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相关信号通路P38、ERK和JNK通路的活化.利用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MSC,观察其成脂分化能力的变化.结果:无论是自分化组还是诱导分化组,过表达VCAM-1的MIGR1-VCAM-1/MSC与对照组MIGR1/MSC相比,脂滴变大,脂肪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同时在mRNA水平调控成脂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C/EBPα和PPARγ表达显著上调;Western blot检测相关信号通路,结果表明JNK通路在VCAM-1调控成脂分化中明显下调,P38及ERK通路则显著上调;加入通路抑制剂后,JNK通路抑制可显著上调MIGR1-VCAM-1/MSC成脂分化能力,脂肪数量明显增加(P<0.01),且相关转录因子C/EBPα和PPARγ的mRNA表达也显著上升;而抑制P38及ERK通路则使MIGR1-VCAM-1/MSC的C/EBPα和PPARγ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脂滴及脂肪细胞数则更小、更少.结论:过表达VCAM-1可促进小鼠MSC成脂分化,VCAM-1可能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活化P38及ERK通路促进小鼠MSC成脂分化能力.

  • VCAM-1基因敲减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能力的影响

    作者:倪永青;刘元林;朱恒;汪李慧;马士凤;陈秀慧;郑荣秀;张毅

    目的:利用siRNA技术建立稳定低表达血管间粘附分子1(VCAM-1)基因的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1/2)并探讨其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逆转录病毒质粒GV118-VCAM-1-RNAi,应用酶切及测序方法进行相关鉴定,转染包装细胞系T293,收集病毒上清并感染C3H10T1/2细胞(C3),应用荧光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淋巴母细胞转化实验(LTT)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其免疫调节能力.结果: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低表达VCAM-1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GV118-VCAM-1-RNAi,感染C3H10T1/2细胞后,应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分选获得稳定低表达VCAM-1的间充质干细胞GV118-VCAM-1 /C3;LTT和MLR实验结果显示,低表达VCAM-1基因的MSC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敲减VCAM-1可显著下调MSC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这为进一步研究VCAM-1基因与MSC免疫抑制功能的相关性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 腐胺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作者:陈晶砺;毕晓云;张慧;王芳;王燕;郭子宽

    目的:探索腐胺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分化的影响,以期建立一种新的MSC成骨分化诱导体系.方法:采集3份健康人骨髓MSC,应用MTT实验检测腐胺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分为:①腐胺组(100μmol/L腐胺),②阳性对照组(加入以地塞米松、抗坏酸磷酸盐和p-磷酸甘油组成的标准诱导体系),③阴性对照组(未加腐胺体系),MSC培养1周后应用PCR法检测细胞Runx-2表达水平,2周后进行碱性磷酸酶原位组织化学染色,并将部分细胞裂解后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蛋白质浓度.此外,以标准成脂分化诱导体系为阳性对照,MSC培养体系中加入腐胺,培养2周后油红O染色,观察腐胺诱导MSC成脂细胞分化作用.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腐胺促进人骨髓MSC增殖,且效应呈浓度依赖性.腐胺(100 μmol/L)培养MSC 1周后,细胞Runx-2表达水平显著增加;2周后,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呈现明显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单位细胞蛋白质浓度内酶活性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0.87±0.012 vs 0.52±0.010) (P <0.01),也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0.83±0.029) (P =0.02).在该浓度下,油红O染色显示腐胺组MSC未发生脂肪细胞分化.结论:腐胺可促进MSC增殖并促使其向成骨细胞分化,可作为MSC体外成骨细胞分化新诱导成分之一.

  • Myr-RKEFAK肽选择性调控血小板外向内信号转导相关功能

    作者:龙章彪;黄建松;施小凤;杨纪春;阮铮;肖兵;奚晓东

    目的:研究踝蛋白杆部整合素结合位点2与整合素β3相互作用对于血小板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模拟整合素β3胞浆近膜端α螺旋上6个氨基酸序列(R724 KEFAK729)的寡肽,并通过十四烷酰化修饰以使其具有穿细胞膜性(myr-RKEFAK肽).观察myr-RKEFAK肽对经典血小板外向内信号转导事件(固相纤维蛋白原上的稳定黏附和伸展、二相聚集、纤维蛋白凝块回缩),以及内向外信号转导事件(一相聚集、游离纤维蛋白原的结合)的影响.结果:myr-RKEFAK肽可以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血小板固相化纤维蛋白原上稳定黏附和伸展、二相聚集以及纤维蛋白凝块回缩等外向内信号转导功能;但不影响游离纤维蛋白原结合和一相聚集等内向外信号转导功能.结论:穿膜肽myr-RKEFAK对血小板的外向内信号转导相应功能产生抑制,但不影响血小板内向外信号转导相关功能.

  • TERT及TIN2在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发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琰;徐瑞荣;周延峰;刘朝霞;罗雅琴

    目的:检测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cquired aplastic anemia,A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和端粒保护蛋白TIN2基因表达水平,探讨它们与AAA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40例AAA中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患者33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7例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ERT、TIN2 mRNA表达情况,并与外周血细胞分类之间进行了相关性比较.结果:AAA患者TERT、TIN2 mRNA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AA患者TERT、TIN2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SAA患者TERT、TIN2 mRNA表达水平较NSAA明显降低(P<0.05);NSAA患者TIN2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NSAA患者TERT mRNA表达水平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82).TERT mRNA表达水平与红细胞(RBC)(r=0.437,P=0.029)及血红蛋白(Hb)(r=0.522,P=0.007)有显著相关性;TIN2 mRNA表达水平与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ocyte%)(r=-0.404,P=0.045)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 mRNA表达水平与RBC、Hb水平有关;端粒保护蛋白TIN2 mRNA表达水平与淋巴细胞比例有关.

  • 70例成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临床分析

    作者:葛美丽;李星鑫;邵英起;施均;郑以州

    目的:探讨我国PNH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诊治的70例PN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并发症、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70例PNH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37岁(18-73岁),其中男41例,女29例,临床表现包括乏力(87.1%),血红蛋白尿(44.3%),感染(22.9%),出血(37.1%)和腹痛(2.9%);56例患者(80%) FHb(游离血红蛋白)大于50mg/L,54例患者(77.1%)Hp(结合珠蛋白)小于0.5 g/L和49例患者(70.0%) LDH水平大于220 U/L.患者并发症包括:再发的腹痛(2.9%)、感染(30.0%)、血栓事件(8.6%)、进展为MDS/AML(5.7%)、结石(11.4%)及死亡(17.1%).经Kaplan-Meier法计算出的10年总体生存率为72.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栓事件、进展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或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和再发的感染为影响生存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本研究详细描述了我国成人PNH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有助于更深入的认识此疾病,尤其是对预后因素的研究有助于评估本病的治疗效果.

  • 熊胆粉及其替代品对阿糖胞苷致血小板减少模型外周血象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

    作者:王青春;娜仁其木格;朱翔慧;王宏宇;白长喜

    目的:观察熊胆粉和熊去氧胆酸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外周血象、骨髓巨核细胞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研究蒙药熊胆有效替代品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阿糖胞苷诱发血小板减少模型,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泼尼松、蒙药熊胆(中、高)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中、高)剂量7组,并相应进行灌胃治疗.治疗10 d后,对比观察各组外周血象、脾及胸腺脏器指数和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及巨核细胞计数明显减少,脾脏脏器指数增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第10天恢复正常;治疗后,各治疗组PLT、WBC及巨核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泼尼松组WBC计数减少,脾脏脏器指数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蒙药熊胆高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高剂量组尤为显著.结论:熊胆粉及熊去氧胆酸对阿糖胞苷诱发的血小板减少模型小鼠均有治疗作用,熊去氧胆酸有望代替熊胆作为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

  • CHO细胞模型中整合素β3胞浆段尾部NITY基序对αⅡbβ3介导的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纪春;施小凤;黄建松;龙章彪;肖兵;阮铮;奚晓东

    目的:探讨整合素β3胞浆段尾部NITY基序对αⅡbβ3介导的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模型建立共表达人类野生型整合素αⅡb和野生型β3或突变型β3△NITY(β3胞浆段缺失NITY基序)稳转的细胞株,通过细胞在固相化纤维蛋白原上的黏附及伸展试验检测各稳转细胞株的黏附及伸展功能,通过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蛋白相互作用.结果:成功建立了CHO-αⅡbβ3和CHO-αⅡbβ3△NITY细胞株,稳定表达野生型整合素αⅡbβ3的CHO细胞具有在固相化纤维蛋白原上的黏附和伸展能力,与CHO-αⅡbβ3细胞株相比,CHO-αⅡbβ3 △NITY细胞株的黏附能力减弱,但是黏附后的伸展能力无明显改变.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kindlin-2能够结合野生型整合素β3,但与突变型整合素β3结合的量显著减少.结论:整合素p3胞浆段缺失NITY基序引起细胞黏附功能受损,这种缺失突变导致整合素β3与kindlin-2蛋白的结合受到抑制,从而部分抑制了整合素β3的信号转导.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周颖;张松松;赵瑜;马超;陆晓林;刘婷;于力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我院确诊并接受HSCT治疗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PIT)的预后价值.结果:HSCT的患者中auto-HSCT 31例,allo-HSCT 22例,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62个月(1-174个月),auto-和allo-HSCT组各有1例植入失败,allo-HSCT组有4例在移植后1月内死亡.两组生存曲线无显著性差异,3年总生存分别为42.3%(95%CI 24.1%-60.5%)和42.9%(95% CI 21.7%-64.1%).两组分别有11例和3例死于疾病进展,治疗相关死亡率分别为22.6%(95% CI 6.1%-39.0%)和48.7%(95% CI 26.8%-70.7%).初诊时骨髓受累是预后不良因素,根据PIT评分allo-HSCT患者中无或仅有1个危险因素的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显著优于伴有3-4个危险因素的患者.结论:复发难治患者自体移植后复发风险仍较高,allo-HSCT早期移植相关死亡率高但有望获得长期生存,PIT评分系统有助于判断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行HSCT的预后.

  • 放化疗治疗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

    作者:苏鹏飞;李颖璐;金哲

    目的:探讨放化疗综合方案治疗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CL)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行放化疗综合治疗(放化疗组)和28例仅行化疗治疗(对照组)的PMBCL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以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放化疗组患者总有效率(0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组患者血液毒性反应、黏膜炎及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组患者治疗后1年无进展生存率(PFS)显著高于对照纽,治疗后3年局部控制率(LC)、PF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5年LC、OS、PF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化疗综合方案治疗PMBCL疗效显著,远期无进展生存率高,可作为治疗PMBCL的优选方案,但需要注意放化疗并发症的预防.

  • 非霍奇金淋巴瘤继发骨髓纤维化的骨髓病理学特征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作者:刘亚琳;王雯娟;王晓宁

    目的: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继发骨髓纤维化患者的骨髓病理学特征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4例NHL继发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继发骨髓纤维化患者的骨髓病理学特征,同时比较同期收住的未合并骨髓纤维化的30例NHL患者与继发骨髓纤维化患者间总生存率及无疾病进展生存率的差异.结果:继发骨髓纤维化的14例NHL患者均为Ⅳ期,其中9例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继发骨髓纤维化患者骨髓纤维组织不同程度增生,Gomori染色+至+++,经治疗后骨髓淋巴瘤细胞减少或成为增生性骨髓象时,Gomori染色转为阴性,疾病复发时再次出现骨髓纤维化.未继发骨髓纤维化的30例NHLⅣ期患者的1、3、5年总存率及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93.1%、57.6%和100%、92.6%、52.6%.继发骨髓纤维化的14例患者的1、3、5年总存率及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2.9%、81.3%、48.8%和71.8%、62.3%、47.9%.结论:NHL继发骨髓纤维化患者多处于Ⅳ期,尤其是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继发骨髓纤维化者多见.继发骨髓纤维化患者骨髓活检表现为纤维组织不同程度增生,疾病缓解时骨髓纤维化程度减轻或消失.继发骨髓纤维化的NHL患者总生存率及无疾病进展生存率较未继发骨髓纤维化患者降低,继发骨髓纤维化是疾病顸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 EBER、PTEN和VEGF在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作者:王芳;张瑰红;丁凯阳;刘宁;翁海燕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组织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PTEN和VEGF三者表达间的关系,并分析三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21例AITL组织中EBV编码的小RNA(EBER)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21例AITL和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PTEN和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表达间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21例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中EBER表达阳性率为61.9%;PTEN和VEGF在AITL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EBER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5).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中,男性患者和进展期组EB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和78.6%,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和非进展期组患者(P<0.05);在伴随B症状和进展期组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3%和21.4%,明显低于无B症状和非进展期组患者(P<0.05).生存分析显示,PTEN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EBV感染和PTEN低表达可能预示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恶化进展.EBV是否通过下调PTEN表达参与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尚不清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 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患者EB病毒感染的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苏津;王术艺;刘朋

    目的:分析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LPD)患者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的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LPD患者与7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EBV特异性抗体、血清细胞因子以及单个核细胞中EBV DNA拷贝数检测结果.结果:两组入选者血清VCA-IgG和VCA-IgM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PLD组患者血清EA-IgG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两组入选者血清IL-18、IFN-γ水平无明显差异(P >0.05);PLD患者EBV DNA拷贝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结论:LPD患者存在EBV的激活感染,是导致LPD患者淋巴系统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EBV的激活感染奇能参与LPD的发病过程.

  •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分子病理诊断探讨

    作者:张建锋;张曙霞;李君

    目的:分析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L)的分子病理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个MALTL石蜡包埋标本的原发病灶部位分布、形态学、免疫表型以及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克隆性重排情况.结果:MALTL患者主要发病部位为胃部(37%),其次为唾液腺(20%),第三为肠(12%)、眼眶及眼附属器(12%);低倍镜下MALTL标本多数表现为弥漫性生长,少数表现为结节样结构,淋巴瘤细胞形态呈多样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20,而BCL-2均呈阳性,CD3、CD5、CD10、CD23、cyclinD1和CD21均呈阴性,17个标本kappa或lambda的表达具有优势,敏感性为28.33% (17/60);61.67% (37/60)发生IgH基因单克隆性重排,19个标本IgH基因单克隆性重排与kappa或lambda均为阴性,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占68.33%.结论:组织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为诊断MALTL的基本手段,IgH基因重排及kappa或lambda限制性表达的检测在MALTL诊断中有重要意义,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更高.

  • shRNA干扰AKT基因对Jeko-1细胞增殖、凋亡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朱波;黄轶群

    目的:探讨RNA干扰沉默AKT基因对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株的增殖、凋亡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AKT基因短发夹RNA,将其连入pGPU6/GFP/Neo质粒中,构建AKTshRNA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转染入Jeko-1细胞,应用RQ-PCR及Western blot鉴定其干扰效果,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信号及通路相关蛋白p-AKT、Notch1、HES1的变化.结果:AKT shRNA转染Jeko-1细胞后,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Neg-shRNA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AKT shRNA传染48 h后,凋亡率为(37.72±4.39)%,而Neg-shRNA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为(2.62±1.53)%、(1.57±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下降,而BAX、caspase-3、caspase-9表达上升;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KT磷酸化水平下降、Notch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HES1表达下调.结论:干扰沉默AKT基因可抑制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特异性抑制PI3 K/AKT信号通路也能下调Notch1信号通路的活性.

  • Castleman病合并贫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孙道萍;王莉;张闰;许戟;田甜;范磊;徐卫;李建勇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astleman病(CD)合并贫血的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33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贫血发生率和临床特征,探讨贫血类型及其治疗和疗效.结果:13/33(39%)例CD初诊时有贫血表现,多为轻度,正细胞正色素型.多中心CD(muhicentric CD,MCD)贫血发生率高于单中心CD(unicentric CD,UCD)(85% vs 10%)(P <0.001).与无贫血者相比,CD合并贫血者多具有系统性表现,且血沉、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及自身抗体阳性的发生率均升高(P均<0.05).进一步分析贫血类型发现,除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1例脾亢继发贫血外,余10例均具有慢性病贫血(ACD)的特征,其血红蛋白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917、-0.717,P均<0.001).UCD合并贫血者经肿瘤切除后治愈,MCD合并贫血者经免疫和/或化疗治疗后贫血好转.结论:贫血为MCD常见的系统性表现,亦可见于UCD.除少数表现为AIHA外,多数具有ACD特征.CD合并贫血的治疗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 持续静脉滴注BACO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万红;冯刚;王晓娟;王芳;黄雪兰

    目的:研究持续静脉滴注环磷酰胺、博来霉素、长春地辛、阿糖胞苷、地塞米松(BACO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5月至2007年4月我院收治的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BACOD方案治疗,而观察组采用持续静脉滴注BACOD方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CR 6例,PR 9例,总有效率53.6%;观察组CR 10例,PR 12例,总有效率78.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03,P<0.05).两组患者间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发热及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持续静脉滴注BACO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去甲斑蝥素对环磷酰胺诱导的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大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郑丹;沙启明;王剑青;刘正美;万秀方;王国川;张亚莉;杨国珍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环磷酰胺(CTX)诱导的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大鼠骨髓造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CTX腹腔注射法复制白细胞减少症模型,以NCTD干预模型大鼠,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数量,骨髓组织作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髓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NCTD干预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后,外周血WBC显著升高;模型大鼠骨髓骨髓组织结构破坏,造血细胞明显减少,NCTD干预后促进骨髓组织细胞结构显著恢复;NCTD可促使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大鼠骨髓细胞增殖及周期的转化,显著抑制CTX所诱导的骨髓细胞凋亡与坏死,上调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结论:NCTD可刺激CTX诱导的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大鼠骨髓造血,促进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NCTD调控骨髓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凋亡等有关.

  • 显微成像分析技术在中性粒细胞运动及吞噬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杨晚竹;高亚男;梁昊岳;程雪莲;于文颖;陈婷;汪晓敏;袁卫平

    目的:使用转盘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显微图像处理软件对中性粒细胞的运动及吞噬功能进行分析与评估.方法:使用Percoll分离液分离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用PE荧光标记后与FITC标记的酵母聚糖颗粒(Zymosan)混匀,置于转盘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多通道时间序列成像.使用Volocity和ImageJ分析中性粒细胞的运动及吞噬相关参数,包括形态变化、运动轨迹、伪足振荡、结合吞噬指数,得出时间序列下各项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中性粒细胞在受到Zymosan诱导后趋化作用明显,大部分细胞在短时间内发生极性化,在40分钟内能快速结合Zymosan,行使吞噬功能.结论:使用显微成像技术结合图像处理分析技术可准确、定量地分析中性粒细胞运动及吞噬功能,直观快速地对中性粒细胞的生理学状态进行初步评估.通过这项技术,得到正常生理状态下中性粒细胞对Zymosan的快速响应情况,为今后中性粒细胞相关功能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 红细胞血红蛋白释放实验与免疫共沉淀联用分析人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

    作者:安亮;李晓晶;魏春华;解彩霞;杜晓红;李嘉欣;苏燕

    目的:通过红细胞血红蛋白电泳释放实验(ERT)与免疫共沉淀,寻找红细胞内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首先将正常成人新鲜抗凝全血制备成红细胞悬液和溶血液,通过电泳释放实验分别分离并得到红细胞HbA(RA)和溶血液HbA(HA),将此区带从凝胶中分别切出,经过反复冻融后,将上清吸出并进行浓缩,然后用hemoglobinβ antibody(37-8) AC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法,分别从红细胞裂解液、RA和HA中捕获血红蛋白复合物,然后利用5%-12%的SDS-PAGE分离上述复合物,并用Q-TOF质谱对目的区带进行鉴定.结果:HbA成分经hemoglobinβ antibody(37-8) AC免疫共沉淀捕获的复合物包含有16、20、22、28、50 kD 5条明显的区带,经质谱鉴定分别为血红蛋白、Band 3蛋白、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2(Prx2)、Band 3蛋白和β-actin蛋白、Band 3蛋白.结论:在人红细胞内,血红蛋白HbA可能与Prx-2、Band 3蛋白、β-actin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形成复合体.

  • α-GalCer改变供者T细胞迁移减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作者:刘景华;周凡;刘洋;张晓琳;李敏燕;刘彦琴;王吉刚;白颖

    目的:本研究探讨NKT细胞激活剂α-Galactosyleramide (α-GalCer)减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新机制.方法:建立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aGVHD模型,移植后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α-GalCer及其溶剂DMSO,从生存期、aGVHD临床评分及病理改变来评估两组小鼠aGVHD严重程度的不同.并通过体外迁移及体内迁移检测分析α-GalCer减轻aGVHD的机制.结果:α-GalCer降低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后aGVHD死亡率和临床评分,并减轻脏器aGVHD病理改变;α-GalCer通过改变供者T细胞的迁移—T细胞聚集于外周淋巴结,减少在脾脏、胸腺、外周血的潴留而减轻aGVHD.结论: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后α-GalCer通过改变供者T细胞迁移而减轻aGVHD.

  • nCD64对化疗后血液肿瘤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意义

    作者:史晋叔;张娟;吴琼;李剑

    目的:探讨化疗后的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CD64(neutrophil CD64,nCD64)平均荧光强度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nCD64平均荧光强度,并测定部分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值作为对照;通过连续动态监测部分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nCD64平均荧光强度,分析其与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nCD64的表达不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P>0.01),感染组、动态监测组nCD64平均荧光强度及PCT、CRP值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 <0.01);nCD64平均荧光强度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PCT及CRP.结论:nCD64平均荧光强度可作为化疗后血液肿瘤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细菌感染.

  • 5-氟尿嘧啶诱导的造血损伤中骨髓基质重建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赵路;吴坤;宁金玲;王婷;沈莹;胡雅彬;邵联波;李园园;王宜强

    目的:探究胞外基质重建相关基因在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诱导的造血损伤重建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C57BL/6小鼠腹腔注射5-FU(200 mg/kg)建立造血损伤模型.注射后3、6、9、15、21、27d常规检测外周血象;在相同时间点用TRIzol法提取骨髓总RNA,反转录后以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检测胞外基质重建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包括细胞外基质(ECM-1)、明胶酶(MMP-2)、基质降解素(MMP-3)、胶原酶(MMP-13)、组织金属酶抑制剂(TIMP-1)基因.结果:小鼠经5-FU注射后外周血出现典型的造血损伤与修复过程,且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损伤修复的动态不同;RT-qPCR显示在5-FU损伤期骨髓胞外基质重建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上调,MMP-2在注射5-FU后第3天时表达高,MMP-3、MMP-13、TIMP-1、ECM-1在第6天表达高;MMP-3在骨髓中表达较低,但损伤后上升幅度大.结论:在5-FU建立的骨髓造血损伤模型中,胞外基质重建相关基因可能参与造血损伤和随后骨髓基质的重构过程,且不同基因发挥的时段和作用对象不同,但彼此协同为造血损坏后重建奠定基础.

中国实验血液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