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作者:郑朝旭;纪壮奇;郑冬

    目的 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5年12月至2008年5月本科室收治的ITP患者47例,分为激素依赖(SD)组29例和激素抵抗(SR)组18例,以急诊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者12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组织标本CD3~+、CD4~+和CD8~+细胞的表达情况,观察脾脏组织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中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数,并计算CD4~+与CD8~+细胞的比值.分析3组CD3~+、CD4~+,CD8~+细胞百分数和CD4~+/CD8~+比值的差异. 结果3组间PALS中CD3~+、CD4~+细胞百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PALS中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低于SD组和SR组(28.70±22.19比43.80±20.77,49.27±14.10,均P<0.05),而CD4~+/CD8~+比值高于SD组和SR组(6.27±4.64比0.95±0.93,0.89±0.51,均P<0.05).SD组和SR组PALS中CD8~+细胞百分数及CD4~+/CD8~+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TP患者脾脏细胞免疫存在异常.术前激素治疗反应性与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的改变无明显关联.

  • 人类血小板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

    作者:侯明;彭军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中血小板自身抗体通过其Fab段特异性结合血小板膜GP,CD5+和CD5-B细胞共同参与AITP发病过程,慢性AITP患者自身抗原决定簇的数量有限,部分患者GP特异性自身抗体源于寡克隆B淋巴细胞增生.在AITP中通过阻断共刺激信号能够诱导血小板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耐受,其耐受机制为T细胞免疫无能.霉酚酸酯治疗激素耐药AITP的有效性与其对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有效调节有关.血浆TPO水平测定有助于鉴别血小板破坏增多、骨髓增生低下或严重受抑所致的血小板生成减少,且对难治性贫血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TPO检测可作为原发性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的实验室鉴别诊断指标.奎宁和肝素能够诱导药物相关自身抗体,引起血小板减少.PCR-SSP方法可用于新生儿HPA基因的产前检测及大规模研究不同人群HAP的基因分型.人类血小板糖蛋白上存在红细胞A、B、H血型抗原,A2亚型血小板可以作为O型血小板输注而不致引起抗血型A免疫反应.生物素可干扰标记血小板的功能.

  •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sFas和sFas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贾瑞萍;赵雪芸

    本研究通过检测成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外周血中CI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Fas和sFasL的表达,探讨它们在A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为寻求AITP治疗的有效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0例AITP患者和18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T、Treg、CD4+ CD25-T细胞表达率及Treg/CD4+T比值;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ITP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外周血sFas、sFasL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ITP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Treg细胞表达率及Treg/CD4+T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l).AITP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sFas和sFasL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和正常对照组(p<0.01),AITP组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sFas、sFas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TP患者治疗前Treg细胞表达率、Treg/CD4+T细胞比值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AITP患者外周血中sFas和sFasL水平呈正相关;CD4+T细胞、CD4+CD25 -T细胞表达率,sFas、sFasL浓度与血小板计数无明显相关;Treg细胞表达率和sFas、sFasL浓度间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Treg在AITP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Treg细胞水平与AITP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sFas和sFasL水平异常参与了AITP的免疫病理过程.

  • 凉血消斑汤佐治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作者:陆敏;谈健飞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的临床特点是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和束臂试验阳性,血小板(PLT)减少、出血时间延长或血块收缩不良.重症病例可因严重出血而危及生命,治疗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IVIG)等治疗方法,但两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ITP属祖国医学"血证"、"紫斑"等范畴,近年来我院儿科与中医院儿科协作采用凉血消斑汤与IVIG及泼尼松联合用药的方法对住院的ITP患儿进行治疗,获得比较显著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干扰素诱发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作者:马丽娜;金怡;何志敏;柳雅立;鲁俊峰;闫一杰;陈新月

    21岁女性,主因“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5年余,牙龈出血1周余”入院.2年前确诊为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予干扰素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LAM)长期抗病毒治疗.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第20个月获HBeAg血清学转换,表面抗原(HBsAg)滴度进行性下降.1周前血小板骤然下降至8×109/L.血小板严重下降的原因考虑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依据为:①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相对LAM容易引起血象改变;②抗血小板抗体阳性、抗核抗体滴度急剧上升,抗SSA抗体(+),而以往为阴性;③骨髓穿刺结果考虑AITP可能性大;④其他(如肿瘤、非甾体类药物等)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可被排除;⑤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除外;⑥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效果好.提示在干扰素治疗的全程中均应密切注意血常规的变化.出现血小板严重减少者,应先甄别病因,对症处理.

  • ITP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表达特征观察

    作者:李录克;时艳荣;赵文华;徐静文;张玉结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特征.方法 以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7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调节性T细胞:CD4+、Treg、CD4+ CD25-及Treg/CD4+表达率,对比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6+ 56+ NK以及CD19+B细胞表达率;分析上述指标检测结果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的相关性,以ROC分析各项指标对于本病的佳诊断值(尤登指数)以及诊断价值(AUC).结果 两组调节性T细胞:CD4+、Treg、Treg/CD4+表达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CD4+ CD25-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CD8+、CD16+ 56+ NK以及CD19+B细胞表达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reg、Treg/CD4+、CD3+、CD16+ 56+ NK、CD19+B对于ITP的诊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UC) >0.9;CD4+、CD4+/CD8+对于ITP的诊断具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7~0.9;CD4+ CD25-对于ITP的诊断具有较低诊断价值,AUC=0.5 ~0.7;佳诊断值:Treg为2.35%,Treg/CD4+为6.15%,CD3+为66.45%,CD16+ 56+ NK为15.515%,CD19+B为19.685%.结论 ITP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计数与正常人具有统计学差异,因此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计数对于ITP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 网织血小板的研究和应用

    作者:刘湘帆;HIDEO WADA;胡翊群

    Ingram和Coopersmith 1969年首次发现,在大量失血后,外周血中会出现一种不同的血小板.这种新释放出来的血小板比成熟血小板体积更大,更加活跃,胞质颗粒粗糙,可以被美蓝染色,胞质中残存RNA成分,这种不成熟血小板称为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RP)或未成熟血小板,与网织红细胞相似,其是巨核细胞转化为血小板过程中的一种幼稚阶段.

  • 小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作用

    作者:吴德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也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规的治疗是首选糖皮质激素,但激素用药时间长,副作用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ITP,取得较好疗效.近几年来我科采用小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慢性ITP也取得满意疗效.

  • 部分脾栓塞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作者:冯德利;李洪娟;王桂芝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mc purpura,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约20%的患儿可发展为慢性.慢性ITP的治疗包括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等,其中不到30%的患儿治疗成功[1],目前部分脾栓塞(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2-3].但小儿PSE治疗ITP的文献报道不多,本研究拟探讨小儿PSE治疗的特点和技术问题,以及ITP患儿PSE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免疫功能、白细胞变化及造血功能变化等情况.

  • 干扰素诱发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作者:马丽娜;任姗;陈新月

    一、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1岁,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15年余,牙龈出血1周余"于2012年10月9日收入院.15年前体检时发现HBsAg、HBeAg及抗-HBc阳性,当时肝功能正常,无明显不适,此后定期监测肝功能大致正常,未治疗.2年前(2010年5月)于我院复查肝功能异常:ALT 426.7 U/L,AST 325.5 U/L,乙型肝炎标志物为HBsAg、HBeAg及抗-HBc阳性(未查滴度),HBV DNA 2.58×107拷贝/ml,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开始予拉米夫定100 mg每日一次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FNα-2a) 135μ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治疗3个月后复查HBV DNA<500拷贝/ml,肝功能正常,白细胞计数(WBC) 3.53×109/L,血小板计数(PLT) 106×109/L,HBsAg 2403 COI,HBeAg 2.17 COI,之后每3~5个月复查一次,血常规监测稳定,WBC波动在(2.6 ~ 4.0)×109/L之间,PLT波动在(70 ~ 99)×109/L之间.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