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桔梗皂苷D联合伊马替尼对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R的抑制增殖和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代群;葛宇清

    桔梗皂苷D(platycodin D,PD)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显著抑制作用,对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但其是否有效提高耐药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及其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仍未阐明.为了研究PD与伊马替尼(imatinib,IM)联合用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R的作用及机制.细胞增殖实验检测桔梗皂苷D对伊马替尼增殖抑制功能的影响,采用CCK8测定PD和IM单药及联合用药对K562/R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nnexin V-FITC/PI双标记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PARP,cleaved PARP,Bcr/abl,p-AKT,p-mTOR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桔梗皂苷D联合伊马替尼对K562/R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细胞凋亡率比单独用药组效果明显.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单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可以明显上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蛋白表达,同时下调PARP,Bcr/abl,p-AKT,p-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桔梗皂苷D可以提高耐药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联合用药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抑制Bcr/abl蛋白和激活PI3 K/AKT/mTOR信号通路方面明显优于单独用药.

  • CML患者循环内皮细胞的分子标志物与其体外增殖能力相关

    作者:吴静怡;黄亮;周剑峰;裴仁治;张丕胜;刘旭辉;杜小红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s)的分子标志物与其体外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 免疫磁珠分离CML患者的CECs,与同期培养的HUVECs进行生物学特性比较.用FISH检测CECs上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结果 CML患者的CECs与HUVECs均有典型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两者均高表达CD146及VWF,与HUVEC相比,CECs高表达CD34、KDR及CD133(P <0.05),增殖能力更强.12名CML患者CECs中bcr/abl阳性率为10.77%,与疾病进程呈正相关的趋势.结论 证实CML患者的CECs不同于成熟内皮细胞,它们的高增殖能力可能与表达肿瘤特异融合基因有关.

  • 伴变异性Ph染色体阳性白血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张学亚;吴诗馨;郭熙哲;郭雅斐;潘敬新

    目的:研究变异性Ph+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对4例有完整资料可供分析的变异性Ph+成人白血病患者进行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并对其治疗预后进行观察.结果:在总数4例患者中,3例为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其中1例处于慢性期,2例处于加速期),1例为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患者细胞遗传学检查表明:4例中2例CML为t(9;22;14)异常,1例t(5;9;22)异常,而BCR/ABL融合基因3例均为e14a2型;1例成人B-ALLt(9;22;17)异常,其BCR/ABL融合基因为e13a3型.4例全部接受含甲磺酸伊马替尼方案治疗.结果表明,1例e13a3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成人B-ALL分子生物学持续缓解4个月后复发,并于第10个月死亡;而3例CML患者目前仍处于分子生物学缓解阶段,无病生存期分别达10、19、37个月.结论:变异性Ph染色体阳性白血病患者对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反应良好,但BCR/ABL融合基因为e13a3型患者的预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 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学异常检测中的信号模式及临床应用

    作者:江梅;张长林;辛艳红;刘淑媛;李欣;万腊根

    目的:研究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dual-color-dual-fusion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DCDF-FISH)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遗传学异常检测中的常见信号模式,并探讨其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断的68例ALL病人临床资料,采用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常规G显带技术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骨髓标本,并分析其结果的相关性,通过DCDF-FISH技术动态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结果:在68例患者中DCDF-HSH检测见有16种信号模式,其中变异性信号模式14种(1R2G、2R3G、2R4G及3R3G为无BCR/ABL融合基因的异常信号模式;1R1G1F、1R1G3F、1R1G4F、1R2G1F、1R2G2F、1R2G3F、1RnG2F(n≥3)、2R2G1F、1G4F、1R4F这些信号模式的细胞内都存在着BCR/ABL融合基因),Ph+共17例,所有检出Ph+的病例均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或伴髓系表达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My+-B-ALL),其中常规显带技术检测出Ph染色体12例,阳性率为18% (12/68),DCDF-HSH及RT-PCR检测结果一致,阳性检出率为25%(17/68).通过DCDF-FISH技术动态观察患者化疗前后荧光模式变化显示:经过化疗药物的选择作用,其信号模式在数量上和形式上发生变化,共同特征是都存在Ph染色体.结论:DCDF-FISH法检测ALL病人的BCR/ABL融合基因敏感、可靠,分析DCDF-FISH信号模式及其动态变化对ALL病人的治疗反应性、耐药情况、疗效判定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 BCR/ABL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K562细胞的影响

    作者:李明;王宝林;王丽娜;席亚明

    目的:构建特异性BCR/ABL的siRNA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探讨其对K562细胞BCR/ABL的干扰和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BCR/ BAL基因核苷酸序列,按照Tuschl设计原则,选择设计双链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再转化为能表达其小发卡结构RNA (Small hairpin RNAs,shRNA)的DNA序列,并与pTER质粒定向连接,构建受控于人RNA聚合酶Ⅲ启动子H1的真核表达载体pTER117和pTER363,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测序进行鉴定;该载体带有zeocin药物抗性和受四环素(tet)调控的开关基因,通过Lipofectamine 2000转染K562细胞,并筛选出阳性K562细胞克隆.采用TaqMan 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 (R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CR/ABL mRNA和P210蛋白表达;台盼蓝染色法观察细胞的生长增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构建BCR/ABL融合基因siRNA真核表达载体pTER117和pTER363,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测序证实与设计完全一致.用筛选出重组载体转染阳性K562细胞克隆,经过四环素诱导基因表达后,细胞的生长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TER117和pTER363诱导K562细胞48 h和72 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34.4%、31.8%和58.1%;54.6%;BCR/ABL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分别为诱导前的10%、18%和8.5%、16%;P210蛋白表达下降明显,几乎检测不到表达.结论:BCR/ABL融合基因siRNA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有效干扰K562细胞BCR/ABL的表达,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调亡.

  • 采用DCDF-FISH早期监测BCR/ABL(+)ALL患者耐药

    作者:徐芬;张长林;栾树清;闻芳;孔蕴源;万腊根

    本研究探讨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CDF-FISH)对BCR/ABL阳性伴复杂染色体易位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应用价值.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染色体分析、流式细胞术和DCDF-FISH技术等方法观察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并通过DCDF-FISH技术动态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病情演变.结果表明:患者发病时呈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现,流式细胞术发现患者表达幼稚B淋巴细胞分子标志CD10、CD19和CD34,染色体分析显示,患者骨髓细胞有46,XY,i(8),ider(9)t(9;22)[23]/47,idem,+der(22) t(9;22)[7]核型;FISH显示,患者初发病时83%细胞含有BCR/ABL融合基因,其中5%的肿瘤细胞显示1R1G2F信号模式、14%显示1R1G3F、64%显示1R1G4F;患者经格列卫联合VTLP化疗而完全缓解时,FISH显示肿瘤细胞降19%,但是1R1G2F信号模式的细胞却增加到18%;患者经过巩固治疗后复发,1R1G2F信号模式的细胞增加到38%,后患者因耐药而死亡.结论:复杂易位的BCR/ABL(+)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存在多个肿瘤细胞亚群,且不同的亚群对药物的反应性可能不同,因此通过DCDF-FISH技术的信号模式以及对不同亚群细胞动态变化观察,可以在早期监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性以及耐药情况.

  • CML患者循环内皮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作者:吴静怡;黄亮;周剑峰;裴仁治;马俊霞;张丕胜;刘旭辉;杜小红;陈冬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有着与正常血管内皮细胞不同的特征.这些肿瘤血管内皮系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分离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增殖潜能,并测定其CD133及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CEC在CML自然病程中的重要作用.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CML患者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应用免疫磁珠分选CD45-及CD146+的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进行体外培养并绘制其生长曲线;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CEC表面CD31、CD34、VWF及CD133的表达情况;利用FISH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阳性率.结果表明,CML患者外周血中分离的CEC具有典型血管内皮细胞形态,表达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CD31、CD34、VWF,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健康对照组,12名CML患者CEC中CD133表达的阳性率为31.29%,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为10.77%,与疾病进程呈现正性相关的趋势.结论:CML患者的CEC是肿瘤侵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疾病的传播和扩散有关.

  • CD25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杨晨;杨林花;张睿娟;葛晓燕;王梅芳;任方刚;张耀方;侯彦飞;王云鹏

    本研究旨在通过流式细胞术标记CD25,探讨其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选择88例初发B-ALL患者骨髓,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标记,包括白介素2受体α链(CD25)、β链(CD 122)、γ链(CD132),CD19、CD20、CD10、CD34、CDIgM、CD79a、CD22、CDTDT;用定性PCR方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IL2RA(CD25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CD25+和CD25-的B-ALL患者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骨髓原始细胞比例(marrow blast%)、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peripheral blast%)、肝脾和淋巴结肿大、CD10、CD20、CD22、CD34、CD79a、CDTDT、CDIgM表达水平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9在CD25+组中表达水平高于CD25-组(P<0.05).本组BCR/ABL+患者为21例(23.9%,21/88),CD25+表达率为66.7%(14/21);BCR/ABL-患者为67例,CD25+表达率为4.5% (3/67),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RA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CD25+和CD2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o.05).21例BCR/ABL+ B-ALL患者中,CD25+与CD25-两组间在缓解率和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o5).BCR/ABL+ B-ALL患者中有8例复发,复发率为38.1% (8/21),BCR/ABL-组有9例复发,复发率为13.4%(9/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R/ABL+组无复发生存时间(relapse-free survival,RFS)为21个月,BCR/ABL+ CD25+患者RFS时间为15个月,而BCR/ABL+ CD25-患者RFS时间为21个月,BCR/ABL-CD25-患者RFS时间为24个月.结论:CD25在BCR/ABL+ B-ALL患者中呈高水平表达,可以作为B-ALL的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预测指标,与疾病复发有关,CD25+可以作为判断B-ALL不良预后的辅助标志.

  • 间期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监测慢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cr/abl融合基因

    作者:钱思轩;李建勇;张闰;洪鸣;仇海荣;李丽;徐卫;盛瑞兰;吴汉新

    本研究探讨bcr/abl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DD-FISH)的敏感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对19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微小残留病灶(MRD)用DD-FISH进行监测,同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CC)、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相比较.样本取自骨髓,少数来源于骨髓片或外周血.结果表明:14例CML患者在Allo-HSCT后CC显示持续正常供者核型,RT-PCR转为阴性,移植2月后均为完全供者嵌合(DC),DD-FISH检测结果持续为阴性,平均随访11.25月,MRD无增加.1例CC及RT-PCR阴性,而性染色体FISH为混合嵌合,DD-FISH阳性,监测无MRD增加,临床未治疗,疾病稳定.3例骨髓复发患者的DD-FISH及性染色体FISH均提示MRD明显增加,RT-PCR转为阳性,却只有1例CC异常,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及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后均为DC,DD-FISH阴性,RT-PCR阴性.1例骨活检证实髓外复发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样本的DD-FISH、CC及PCR均阴性,供受者完全嵌合.结论:间期双色双融合FISH可应用于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MRD的监测,其操作简易快速,灵敏度高,且骨髓或外周血均可采用.动态监测能及时发现扩大的白血病细胞克隆.

  • Tet-off调控bcr/abl基因表达的细胞系293pT2-P210的建立

    作者:黄文荣;鲁茁壮;王立生;王华;段海峰;李庆芳;高春记;达万明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一种以髓系细胞受累为主的克隆性疾病.目前认为CML的主要分子发病基础为:位于9q34的abl基因与位于22q11的bcr基因相互易位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并编码具有很强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的P210bcr/abl融合蛋白,该蛋白通过多种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而导致细胞转化.本研究为构建能由Tet-off诱导表达系统调控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细胞系,为深入研究bcr/abl融合基因功能及其调控机制提供一种有价值的细胞模型.将bcr/abl融合基因亚克隆到pTRE2hyg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T2-P210,同时将Tet-off质粒转染293细胞并筛选出单克隆,然后进一步转染pTRE2hyg-LUC质粒,通过荧光素酶活性检测选出能有效诱导目的基因表达的293Tet-off细胞,然后将重组质粒pT2-P210转染到293Tet-off细胞中.结果表明:筛选出了bcr/abl融合基因能被强力霉素有效调控的293 pT2-P210单克隆细胞.结论:本研究筛选的293pT2-P210细胞为bcr/abl基因表达能被Tet-off诱导表达系统调控的细胞系,它们适用于bcr/abl融合基因功能及其信号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瑞莲;莫耀禧;蓝梅;林金盈

    本研究探讨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ISH)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对初诊考虑为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或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并用FISH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结果表明:①46例在初诊时考虑为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或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患者中,有22例患者诊断为CML,应用FISH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均为阳性(100%),骨髓细胞学检查显示CML者占86.4% (19/22);另24例患者诊断为非CML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及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FISH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均为阴性(100%),而骨髓细胞学检查有3例支持CML诊断、1例支持MDS诊断;②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有3例FISH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为阳性;③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CML患者,应用HSH法检测BCR/ ABL融合基因可检测到阳性细胞(分别为6.5%及1.2%).结论:FISH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敏感、可靠,对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及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明确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在CML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监测微小残留病灶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 可移植性人髓系白血病BALB/c小鼠模型建立

    作者:魏亚明;林继红;夏荣;兰炯采

    造血干/祖细胞移植已成为迄今为止治疗恶性血液病等有效措施,而建立骨髓型可移植性白血病小鼠模型将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提供实验用动物模型.本实验用K562细胞接种BALB/c裸鼠产生红白血病的小鼠模型.将4-5周龄雌性BALB/c裸鼠,腹腔连续两天注射环磷酰胺(CTX)2 mg,第3天腹腔或尾静脉直接接种K562白血病细胞2×10 5-2×10 6/只.定时取小鼠尾静脉外周血、骨髓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分别检测CD45,CD13,CD33抗原及bcr/abl融合基因.结果显示,4-5周龄BALB/c裸鼠无论通过腹部或尾静脉接种,无论有无CTX预处理,当接种K562细胞数大于2×10 5/只时,均可在BALB/c裸鼠身上产生可移植性人髓系白血病,荷瘤小鼠可存活30-60天.结论:腹腔或尾静脉接种大于2×10 5细胞/只均可产生人髓系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有无CTX 2毫克/只的预处理不影响4-5周龄BALB/c裸鼠产生人白血病模型.

  • 趋化因子MIP-1α和MCP-1及其受体CCR-1和CCR-2在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王伟良;沈悌;惠玉荣;顾惜春;李蓉生

    本文旨在研究MIP-1α和MCP-1及其受体CCR-1和CCR-2在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同时观察P210bcr/abl融合蛋白中酪氨酸激酶对MIP-1α和MCP-1及其受体CCR-1和CCR-2 mRNA表达的影响.在bcr/abl融合基因阴性和阳性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MIP-1α、MCP-1、CCR-1、CCR-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IP-1αmRNA和CCR-1 mRNA在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细胞中不表达,但在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细胞中表达,而MCP-1 mRNA和CCR-2mRNA在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和阴性细胞中均不表达.当P210bcr/abl融合蛋白中酪氨酸激酶被抑制后,MIP-1α和CCR-1的mRNA表达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P210bcr/abl融合蛋白抑制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MIP-1α和CCR-1 mRNA的表达,但对MCP-1和CCR-2mRNA的表达无影响.

  • 慢性髓系白血病首发血小板显著增多

    作者:沈群;周建伟;朱光荣;杨月艳;仇海荣;朱广荣;夏雯;姜鹏君

    本研究探讨以血小板显著增多首发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临床、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应用骨髓细胞涂片、骨髓活检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FISH检测细胞遗传学变化.结果发现:以血小板显著增多为首发表现的CML是一组具有独特临床和生物学特点的疾病,骨髓细胞涂片和骨髓活检表明,骨髓增生活跃,以巨核系异常增生为主,血小板大片成堆,可见圆形核小巨核细胞,中等度白细胞增多,经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均证实存在有Ph染色体和(或)表达bc/abl融合基因,对此类患者应该早期进行积极治疗,甚至进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干预;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则不宜过多地使用化疗药物,否则反而诱致白血病的发生.结论:对血小板明显增多的患者应及时进行Ph染色体及bc/abab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这对于ET及CM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极为重要,以避免误诊、误治.

  • 吲哚美辛对K562细胞增殖及bcr/abl表达的影响

    作者:涂传清;张广森

    1989年Brown等[1]报道吲哚美辛(indomethacin,IN,消炎痛)具有抗白血病作用.我们近的研究表明,IN能诱导K562细胞及原代培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凋亡,并阻止细胞周期进行[2].有关IN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国内目前未见报道.本实验较系统地观察了IN对K562细胞增殖及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影响.

  • BCR/ABL探针在骨髓增殖性疾病中的临床运用

    作者:马金龙;陈宝安;唐萌;何友吉;丁家华;高冲;王骏;程坚;赵刚

    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结果,探讨其在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和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动态监测中的运用价值.初诊和治疗后病例分别使用BCR/ABL(ES)和BCR/ABL (DF)探针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结果表明:初诊CMPD 49例,形态学符合CML骨髓象28例,确诊CML 23例,形态符合率23/28(82.1%),BCR/ABL阳性23/23,敏感度、特异度均为100%.确诊病例BCR/ABL阳性细胞率为81.3%±17.7%;allo-HSCT 13例,9例长期无病生存,4例复发,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伊马替尼或allo-HSCT治疗后多次监测BCR/ABL阴性;伊马替尼治疗16例,其中11例于1年后多次监测BCR/ABL阴性,5例分别于6、7、10年后监测BCR/ABL阳性,其中1例经allo-HSCT成功,BCR/ABL转阴.结论:FISH技术是一项敏感、特异的诊断技术,针对初诊和治疗后病例分别运用两种不同的探针检测BCR/ABL融合基因,有助于准确、快速鉴别诊断CML、Ph+ ALL,动态监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和allo-HSCT后MRD.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h染色体变异易位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与荧光原位杂交研究

    作者:刘旭平;刘世和;李承文;薄丽津;秦爽;代芸;钱林生

    本研究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变异Ph染色体易位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并比较双色单融合(DC-SF)与双色双融合(DC-DF)bcr/abl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变异易位CML中的应用价值.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我院42例CML变异Ph易位患者,其中9例进行DC-SF-FISH和11例进行DC-DF-FISH研究.结果表明:在642例Ph阳性CML中变异易位42例(6.5%),简单变异易位42.9%(18/42),复杂变异易位54.8%(23/42),遮蔽的或隐匿的Ph易位1例.除4,6号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被累及.4种类型变异易位分别出现于至少2个病例中.变异易住伴附加异常15例(35.7%).FISH检测bcr/abl阳性19例(95%),阴性1例.DC-DF-FISH显示除1例患者部分细胞(8.8%)能检测到abl/bcr融合信号外,其他患者皆缺乏该融合信号.但在易位后的9号和参与变异易位的另外染色体上分别可以见到abl和bcr基因信号.DC-SF-FISH不能观察到信号的变异特征.结论:CML变异Ph易住广泛累及除9,22外其他染色体,部分类型属重现性异常;FISH检测能给予精确的分子诊断,而DC-DF-FISH可提供直观的、准确的分子变异特征分析.

  • 自身淬灭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 mRNA

    作者:彭辉;冯文莉;王小中;曾建明;肖青;潘健;曹唯希;罗云萍;黄宗干

    目的 利用自身淬灭探针技术建立一种能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bcr/abl融合基因mR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CML的诊断、疗效观察以及微量残留白血病(MRD)的监测提供有效手段.方法 用逆转录PCR方法(RT-PCR)扩增K562细胞的bcr/abl融合基因,A-T克隆法构建定量标准模板;设计自身淬灭荧光引物(探针),建立自身淬灭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FQRT-PCR),并对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灵敏度、重复性、稳定性进行检测;然后检测临床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bcr/abl mRNA.结果 建立的FQ-RT-PCR方法可检测10 copies/μl的bcr/abl重组质粒,并能从105个正常细胞中检出1个白血病细胞,该方法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2.1%、6.1%,线性检测范围为102~109 copies/μl.25例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mRNA表达量中位数为4.50×104[(0.45~89.00)×104]copies/μg RNA,其中11例慢性期初诊患者bcr/abl mRNA表达量中位数为5.45×104[(2.95~19.30)×104]copies/μg RNA,6例急变期患者bcr/abl mRNA表达量中位数为13.00×104[(4.10~89.00)×104]copies/μg RNA,8例慢性期治疗后复查患者bcr/ablmRNA表达量中位数为2.35×104[(0.45~5.12)×104]copies/μg RNA,CML急变期患者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与慢性期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41,P<0.05).PCR产物经电泳分析,其中21例CML患者为b3a2型,4例CML患者为b2a2型;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1例有bcr/abl mRNA表达,为b2a2型.结论 所建立的基于自身淬灭探针技术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特异、重复性好,结果用拷贝数表示,准确可靠,利于标准统一.可广泛用于CML的诊断、疗效观察以及MRD的监测.

  • 实时定量PCR监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

    作者:汤宝林;程民;刘会兰;耿良权;吴振添;孙自敏

    目的 监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从而判断移植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应用Taqman实时定量RT-PCR方法,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检测10例初发CML患者及25例接受allo-HSCT治疗的CML患者在移植前、后不同时段外周血中BCR/ABL mRNA表达水平.结果 15例接受移植的患者移植前、移植后l、2个月的NBCR/ABL(%)中位数分别为:6.57(0.14~38.83)、0.10(0~1.71)、0(0~0.52),3个月后全部为0.移植后早期检测BCR/ABL转录本较移植前逐渐下降,移植后1、2个月NBCR/ABL(%)均较移植前下降(x2均为13.07,P<0.01);移植后2个月较1个月下降(x2=8.10,P<0.01).其余10例患者从移植后3~43个月不同时段起连续检测NBCR/ABL(%)也全部为0.结论 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CML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操作迅速,灵敏度、特异性好,用于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对评估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彬;周淑芸;刘晓力;宋兰林

    目的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中的表达,以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色标记双融合bcr/abl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D-FISH),检测了67例患者骨髓中期和(或)间期细胞.结果 38例CML患者中,bcr/abl阳性为34例,占89.5%,其中1例患者发病时,细胞遗传学显示典型的t(9;22),应用干扰素治疗38个月后,bcr/abl基因转为阴性;1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60 d的患者,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均显示完全缓解,但FISH检测仍有3. 0%的细胞为bcr/abl基因阳性.24例ALL患者中,6例bcr/abl阳性,占25.0%.2 例PV患者bcr/abl阴性.3例CML待排的患者bcr/abl均阴性,其中1例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进一步检测ETO/AML1基因后诊断为M2a;1例仍未能明确诊断.3例 bcr/abl阴性的CML中,难治性白血病2例;6例bcr/abl阳性的ALL中,难治性白血病5例. 结论用双色双融合bcr/abl探针进行FISH杂交,可准确地检测出bcr/abl融合基因,是临床诊断、判定预后及微小残留病的有效监测指标.

109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