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肿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중화종류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766
- 国内刊号: 11-215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1.学术内容: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
2.文字: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
3.论文体裁:主要有述评、论著、短篇报道、病例报告、共识与指南等。(1)述评:是本专业领域内导向性较强的文章,应对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归纳和评价,其观点应反映学术界主流趋势。述评类文稿一般不超过4000字,并附中、英文指示性摘要。(2)论著:是报道原创性研究结果的主要论文体裁,按序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撰写。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6000字(包括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相应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结构式摘要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结果部分应包含主要研究的具体数据或阳性发现。(3)短篇报道:是对研究成果的摘要报道,按序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撰写。但篇幅较短,一般以2000字为宜,不附中、英文摘要。(4)病例报告:用以对诊治过程有特殊之处、能够为临床诊治同类病例提供启示病例进行报道的文体,对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检查结果、有创新的治疗手段应详述,讨论部分应结合病例的诊治特点进行简要点评,避免进行文献综述。病例报告一般不超过2000字,不附图、表。(5)共识与指南:要求有科学的前期研究铺垫,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制定方为学科学术代表群体,内容经过充分的专家论证。
4.主题词:各类体裁的论文均需分别以中、英文标引2~5个主题词。主题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主题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主题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
5.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6.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给出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已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CT、PCR等。
7.数字用法: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8.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9.研究设计:应说明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调查设计应说明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说明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说明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10.统计学:(1)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2)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3)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4)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写明所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4.68,F=6.79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选用P>0.05、P<0.05和P<0.01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需再细分为P<0.001或P<0.0001。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应再给出95%可信区间。
11.参考文献著录: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不应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中文期刊用全名,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文献DOI号列于该条文献末尾。中文文献须双语著录,先以中文著录,后以英文著录。
12.作者署名: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四项条件:(1)参与论文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的书面证明。集体署名的文章,于文题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列出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
13. 基金项目:论文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分别以中、英文注于文章首页,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Fund program: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0271269)”。
14. 数字出版信息:除转载和消息类稿件外,其他文章均需标注数字对象标志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DOI由本刊编辑部为决定刊载的论文标注于每篇文章首页。DOI标注参照IDF编码方案(美国标准ANSI/NISO Z39.84—2000),本刊标注规则如下:“DOI:统一前缀/学会标识.信息资源类型.ISSN号.年.期.论文流水号”,即“DOI:10.3760/cma.j.issn.0253-3766.yyyy.nn.zzz”。
15.临床试验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为标题,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论文应含有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声明列出的基本要素,具体内容可参见其网站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
16.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17. 利益冲突:在稿件的正文末、参考文献前著录“利益冲突”项。作者需要就有关的利益冲突做出说明,包括:(1)论文涉及的研究工作是否直接或间接接受了除工作单位之外的任何第三方提供的财务支持(政府设立的基金、课题资助除外);(2)在论文研究内容的直接领域或相关领域内,是否与任何商业机构有利益关系。如果都没有,则注明“无”。
中华肿瘤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肿瘤杂志发文量
中华肿瘤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中华肿瘤杂志官网
中华肿瘤杂志官网是http://www.chinjoncol.com/。
-
中华肿瘤杂志怎么样
中华肿瘤杂志因为是核心期刊,所以学术要求高,难度也相对大一些。
-
中华肿瘤是核心期刊吗
是核心期刊,所以含金量高,想投稿的可以咨询编辑老师,走绿色通道,快速见刊。
-
中华肿瘤影响因子
中华肿瘤杂志影响因子是1.90。
-
中华肿瘤杂志官网?
官网网址:http://www.chinjoncol.com/
-
中华肿瘤杂志怎么样?
报道中国肿瘤防治研究工作的成就、进展及新动向,包括国家制定的规划任务、全国性或地域性专题协作任务、国家重点实验室或主要临床中心的前沿性工作
-
中华肿瘤是核心期刊吗?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核心期刊
-
中华肿瘤影响因子是多少?
影响因子:1.90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目的 探讨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6月初治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鼻咽原发NK/T细胞淋巴瘤(鼻咽原发组)89例,鼻腔原发累及鼻咽NK/T细胞淋巴瘤(鼻咽受累组)11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情况和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鼻咽原发组和鼻咽受累组患者具有相似的临床病理特征,颈部淋巴结受侵比例均较高,分别为55.1%和42.5%(P=0.076);鼻咽原发组和鼻咽受累组患者乳酸脱氢酶升高比例分别为28.1%和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Ⅰ~Ⅱ期患者中,鼻咽原发组和鼻咽受累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8%和5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5.6%和4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1).全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2%和5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1);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0.7%和4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0).鼻咽原发组患者初始化疗后的完全缓解率为43.8%,高于鼻咽受累组的19.6%(P=0.006);鼻咽原发组和鼻咽受累组患者初始放疗后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3.4%和6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9).在Ⅰ~Ⅱ期鼻咽原发组患者中,放疗±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5%和33.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6.7%和3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Ⅰ~Ⅱ期鼻咽受累组患者中,放疗±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7.4%和33.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9.3%和1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鼻咽原发组和鼻咽受累组患者的复发进展模式相似,均以远处结外器官复发进展为主,其次为淋巴结.结论 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似,化疗的近期疗效不同.
-
肺腺鳞癌的临床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肺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7年7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133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33例患者中,男64例,女69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生存情况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33例患者中,吸烟81例(60.9%),可明确腺鳞癌成分含量62例(以腺癌为主45例,以鳞癌为主17例).55例患者就诊时已出现淋巴结转移.全组患者均接受过至少1种肿瘤驱动基因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率为50.8%(67/132),K-ras突变率为8.6%(11/128),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率为4.2%(2/48).性别、吸烟状态和腺鳞癌成分比例与患者的EGFR突变状态均有关(均P<0.05).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9%、23.3%和9.0%.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24).结论 肺腺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早期诊断和基于驱动基因的个体化治疗有利于改善肺腺鳞癌患者的生存状况.
-
40例外科干预的M1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目的 探讨行手术干预的M1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40例M1b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6例.采用Kaplan-Meier法、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40例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40.0%和22.5%,中位生存时间为31.5个月.行原发肿瘤切除术和转移灶局部治疗的患者23例,其中位生存时间为41.5个月,高于仅行原发肿瘤切除术者(13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5.5个月)和开胸探查活检术者(4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4.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胸腔积液、有无脑寡转移灶、是否术后接受化疗和靶向治疗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行手术治疗的M1b期NSCL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较长,极个别患者甚至可获得长期生存,筛选合适的患者接受原发灶切除和转移灶局部治疗可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益处.
-
miR-1231在胰腺癌患者血浆和胰腺癌细胞外泌体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iR-1231在胰腺癌患者血浆和胰腺癌细胞外泌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16例,选取16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16例胰腺癌患者和16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浆外泌体中miR-1231的表达,分析外泌体中miR-1231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胰腺癌细胞系MIA PaCa-2、PANC-1、SW1990、AsPC-1和BxPc-3以及正常胰腺上皮细胞(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和原代人正常胰腺上皮细胞)外泌体中miR-1231的表达.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胰腺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miR-1231的表达水平为1.06±0.46,低于健康志愿者(2.30±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31在Ⅰ~Ⅱ期和Ⅲ~Ⅳ期胰腺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515±0.531和0.848±0.224,miR-1231在有、无远处转移的胰腺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757±0.278和1.236±0.461,miR-1231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为0.838±0.261和1.337±0.5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胰腺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miR-1231在不同年龄、性别、有无吸烟史、糖链抗原19-9(CA19-9)浓度和肿瘤部位的胰腺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不同淋巴转移情况、不同远处转移情况和不同临床分期的胰腺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1231在胰腺癌细胞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为0.142±0.135,低于正常胰腺上皮细胞(1.127±0.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腺癌患者血浆和胰腺癌细胞外泌体中miR-1231的低表达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外泌体中miR-1231的表达可能成为胰腺癌新的诊断标志物或预后因子.
-
食管下段胃多发癌一例
患者男,54岁,因反复嗳气,进食哽噎3个月入院. 患者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史4年,双侧肋骨骨折史21个月余,间歇性腹泻10个月余. 入院查体腹部无阳性体征. 癌胚抗原为21.47 ng/ml. 超声胃镜检查示,贲门区域狭窄明显,超声内镜无法通过,行超声内镜下活检,未见肿瘤细胞. CT 检查示,食管下段至贲门处壁增厚,厚处约16 mm,食管管腔狭窄,食管及贲门轮廓不光整,增强后增厚的食管壁、胃壁黏膜和浆膜显示不清,高度不均匀强化,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CT值分别约为126、140和100 Hu;胃窦部胃壁增厚,厚处约17 mm,增强后见黏膜层及浆膜层连续,未见明显破坏中断,增厚的胃壁见高度不均匀强化,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CT值分别约为127、160和110 Hu. 此外,肝胃间隙可见多发增大的淋巴结,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图1). 诊断为食管下段及贲门部增厚、胃窦部增厚伴强化(黏膜下为主)和淋巴瘤、平滑肌源性肿瘤及炎性病变等待除外. 患者拟行全身麻醉胸腹联合切口食管下段胃切除术,术中探查可见肿瘤累及贲门、胃窦部及下段食管,胃体部分基本正常,切除胃窦部分肿瘤组织,快速病理示分化差的癌. 探查食管下段受肿瘤累及,未行全胃切除及空肠食管吻合术,于距屈氏韧带以远端30 cm处行空肠造瘘术,术中诊断食管下段胃癌.
-
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处理原则和共识及手术技巧
肺部磨玻璃结节(GGN)是一种影像学表现,可能是肺部恶性肿瘤或良性病变.GGN的影像学表现多样,目前对于肺部GGN的诊疗仍存在争议.大量临床研究明确了GGN随访的安全性,并提出更长的随访间隔时间和更严的手术或活检指征.在临床工作中,GGN的大小、实性成分大小和动态随访变化均为判断手术介入时机的因素.GGN的诊疗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如抗生素的使用、PET-CT检查、贴近胸膜的纯GGN和进入GGN的血管均是值得注意的问题.GGN的肺段切除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医师接受,通过理论学习和经验积累,外科医师能很好地掌握解剖性肺段切除.
-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食管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指导价值
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提高了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和病理分期的准确性,降低了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率,但该术式创伤大,并发症多,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并严重影响术后辅助治疗.因此,选择适合行三野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极为重要.由于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特殊的解剖位置,其有潜在作为食管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前哨淋巴结的可能性.现就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指导价值进行分析.
-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技术要点与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的重要因素之一.胸腹二野食管癌引流区各站淋巴结完全清扫是改善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也是进行准确术后病理分期和制定术后治疗方案的基础.由于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尤其右侧后返神经旁淋巴结是胸段食管癌转移率高的区域,因此,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是食管癌胸部淋巴结清扫重要的步骤.但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会导致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及肺部并发症增加等系列问题.因此,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得失是胸外科医师关注多和为纠结的问题之一,文章就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技术要点和相关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
中国原研抗肿瘤新药物的临床试验
随着政策扶持、新药研发能力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临床试验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和完善,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个国产原研抗肿瘤新药相继上市,为中国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本文对近年来中国原研抗肿瘤新药的试验研究进行回顾,重点介绍原研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取得的成果.
-
解读食管癌根治术胸部淋巴结清扫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中食管癌胸部区域淋巴结清扫基于淋巴结数目或分组
2017年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发布了《食管癌根治术胸部淋巴结清扫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是国内先发表的关于食管癌胸部淋巴结清扫的规范化指导意见,对胸部淋巴结清扫数目和分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推荐.文章主要针对食管癌胸部区域淋巴结清扫中,应以淋巴结分组还是个数为标准这一争议问题,对共识做出解读,以期为食管癌根治术中胸部淋巴结清扫的标准提供参考.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
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75%的膀胱癌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率高.膀胱灌注治疗可以降低膀胱癌复发和进展的风险.根据近年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和中国学者对膀胱癌诊治研究的不断深入,本共识对当前国内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膀胱灌注治疗进行了探讨,包括膀胱灌注的适应证、禁忌证、灌注治疗的形式和常用药物等.
-
乳腺癌随访及伴随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
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筛查的重视以及乳腺癌诊疗技术的提高,我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时间显著延长.乳腺癌患者术后治疗及随访过程中,由于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或乳腺癌患者年龄、激素水平等自身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种种问题,已成为乳腺癌患者管理的新难题,其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转化为疾病复发和死亡风险.乳腺癌患者的管理不应局限在乳腺癌诊断治疗的过程和乳腺癌这一单学科,而是全程跟踪、整体干预,这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大限度减少疾病对患者将来可能带来的各方面影响,提升患者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均有重大意义.基于当前中国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及随访现状,根据相关文献及指南起草乳腺癌随访及伴随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包括随访路径图、随诊随访管理、伴随疾病及不良反应管理4个部分,旨在规范乳腺癌患者的长期随访,指导临床医师积极处理乳腺癌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的伴随疾病及不良反应,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
大数据信息化背景下我国肿瘤登记工作的思考
恶性肿瘤是影响中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肿瘤登记是制定肿瘤防控政策、评价防控效果的基础性工作.中国肿瘤登记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近60年的发展,至今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的肿瘤登记及监测随访网络,登记地区覆盖人口占2017年全国人口数的31.51%.然而,中国肿瘤登记工作在登记处数量及分布、登记数据的深度和广度、登记数据时效性和可获得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肿瘤登记工作的发展指明方向.未来几年内,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规范肿瘤登记工作的流程,制定肿瘤登记数据标准规范,推进恶性肿瘤大数据的资源建设,完善多源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肿瘤登记数据的实时上报、动态监测和多维呈现,是解决传统监测手段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
目的 汇总分析各省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5年恶性肿瘤登记数据,估算全国2015年恶性肿瘤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整理各省501个登记处上报的2015年肿瘤登记数据,通过数据质量的审核和评估,以符合标准的368个登记处数据为基础,按地区(城乡)、性别、年龄别及不同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层,结合全国人口数据,估算全国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数据.标准人口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果 纳入分析的368个登记处共覆盖人口309553499人(其中城市148804626人,农村160748873人).病理诊断比例为69.34%,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为2.09%,死亡发病比为0.61.据估计,全国2015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92.9万例,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5.83/10万(男性305.47/10万,女性265.21/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简称中标率)为190.64/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简称世标率)为186.39/10万,累积率(0~74岁)为21.44%.城市地区发病率为304.96/10万,中标发病率为196.09/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261.40/10万,中标发病率为182.70/10万.全国2015年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约233.8万,死亡率为170.05/10万(男性210.10/10万,女性128.00/10万),中标死亡率为106.72/10万,世标死亡率为105.84/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11.94%.城市地区死亡率为172.61/10万,中标死亡率为103.65/10万;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66.79/10万,中标死亡率为110.76/10万.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等,前10位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76.70%.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等是主要的肿瘤死因,前10位死亡约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83.00%.结论 中国癌症负担总体仍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癌症负担的城乡差异及男女性别差异明显,癌谱呈现发达国家癌谱与发展中国家癌谱共存的局面,癌症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6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
-
未知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2个月内一个星期过了初审,25天外审结束,给了意见,小修,修回后一星期就录用。速度很快,一般到终审环节就差不多能录用了。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2个月内审稿的专家很专业,提的建议很全面,有价值,自己受益匪浅。感觉文章有原始创新,认真修改,应该问题不大,建议大家试试。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2个月内编辑和审稿人很认真,很仔细。编辑会和作者沟通修改意见。我从投稿到录用大概就2个月吧,感觉期刊还是很注重文章创新度的。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2个月内感觉稿件太多,导致审稿的速度变慢。对于着急发表的小伙伴可要注意一点了,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试着投投或者申请加急试试。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2个月内中华肿瘤杂志对论文的质量控制挺严的,对语言要求较高。专家效率高,很专业。不错的一本期刊,大家可以投。
杂志的审稿速度超级快,是个不错的杂志,注意语言、格式的修改,内容稍有新意感觉还是挺容易中的。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