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IV发病机制的细胞学基础

    作者:刘勇;贺顺章

    HIV通过靶细胞上特定受体CD4、CXCR4及CCR5分子,攻击D4+T细胞、树突状细换胞、巨噬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引起细胞病变及清除,并引发受损免疫细胞定位器官相应病理改变.某些器官及细胞成为HIV潜伏期贮库,贮库病毒抗药株的出现及其持续释放成为当今HIV预防、治疗主要障碍.如何使潜伏期贮库病毒完全释放并通过有效方法清除是当今抗HIV研究热点、难点问题.从细胞学水平深入了解HIV发病机制,将为寻求有效防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 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19例临床观察

    作者:潘卫;李朝阳

    嗜血细胞综合征(HPS )是一种非恶性增生性疾病,会影响巨噬细胞抗原的处理并导致嗜血细胞不可控制的增生,同时伴有炎症因子的上调。诊断标准包括:发热、脾脏肿大,包括2系以上血细胞减少,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骨髓、脾脏、肿大的淋巴结中有吞噬红细胞现象,但是没有恶变现象。原发性的 HPS 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免疫调节缺陷,有自然杀伤细胞(NK)功能的受损。继发性 HPS 往往由于严重的细菌或寄生虫感染、病毒感染、恶性肿瘤、使用药物(苯妥英钠)引起强烈的免疫激活障碍,HPS 也可由川崎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通常 NK 细胞功能受损。这些患者往往也有 NK 细胞功能缺陷。现对19例 HP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T细胞亚群与NK细胞在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表达水平的研究

    作者:黄亚丽;杨丽萍;廖建军;韦湘;黄继贤;谢治军;黄刚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自然杀伤(NK)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细胞免疫功能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并为判断、预测容易转归为难治患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指标。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4例初治骨髓瘤患者化疗前及化疗中和全疗程结束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NK细胞的表达水平。按化疗结果分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和难治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①完全缓解组Th细胞、Ts细胞和NK细胞与对照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②部分缓解组Th细胞下降与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③难治组Th细胞、Ts细胞和NK细胞均呈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明显。④在终死亡的三个患者,NK细胞百分比均在3%以下。结论:治疗后Th细胞、Ts细胞和NK细胞如果下降不明显,则提示该患者预后相对乐观,如果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则提示预后不良。对于NK细胞严重降低的患者,提示预后极差。

  • 滤泡液中自然杀伤细胞活化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结局的探讨

    作者:张合龙;李杭生;张少娣;张翠莲

    目的 探讨滤泡液中CD56+自然杀伤(NK)细胞及活化的CD56+ NK(CD56+ CD69+ NK)细胞的比例与不育患者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结局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成熟滤泡液中CD56+ NK细胞及活化的CD56+NK细胞的比例,与ICSI治疗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妊娠患者的滤泡液中平均CD56+ NK细胞及活化的CD56+ NK细胞分别为(18.8±2.8)%和(1.6±0.8)%,而未妊娠患者的滤泡液中其分别为(37.4±5.8)%和(4.7±1.9)%,均显著高于妊娠组(P<0.05).结论接受ICSI助孕治疗患者的成熟滤泡液中CD56+ NK细胞及活化的CD56+ NK细胞的比例较低者易获临床妊娠.

  •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抑制型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表达频率

    作者:李娜;郑建淮

    目的 探讨抑制型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检测48例URSA患者与50例对照组女性抑制型KIR基因的表达.结果 URSA患者KIR2DL2基因频率(52.1%)增高,与对照组(26.0%)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URSA患者拥有3个抑制型KIR基因的阳性率增高(50.0%),与对照组(24.0%)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KIR2DL2基因频率增高可能是URSA发病的易感因素,子宫自然杀伤(uNK)细胞表面抑制型与活化型KIR受体表达失衡可能是URSA发病机制之一.

  • 蜕膜自然杀伤细胞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

    作者:李昭荣;韩香;吕海侠;李牧;王桂贤

    目的通过测定子宫蜕膜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及其杀伤活性,探讨其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确定URSA的患者10例为实验组,选取15例正常妊娠(NP组)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蜕膜组织NK细胞亚群,MTT还原法测定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URSA组蜕膜中CD56+NK细胞含量显著高于NP组(P<0.01),且URSA组CD56+CD16+细胞亚群含量及CD56+CD16+/CD56+CD16-比值也较NP组显著升高(P均<0.01),而CD56+CD16-细胞亚群含量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蜕膜NK细胞活性URSA组为(31.60±2.62)%,而NP组仅为(15.65±2.02)%,两组蜕膜NK细胞活性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URSA的发生可能与NK细胞亚群失衡及杀伤活性异常增高而导致母胎间的免疫耐受平衡被打破有关.

  • 三氯乙烯诱发豚鼠过敏性皮炎的免疫学效应

    作者:戴宇飞;牛勇;程娟;冷曙光;李海山;孙耀锋;郑玉新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诱发豚鼠过敏性皮炎的免疫学效应.方法采用豚鼠大值法建立TCE致敏动物模型,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血清中IgG含量;用MTT法测定刀豆蛋白A刺激下T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功能,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NK细胞功能.结果TCE的致敏率为66.7%,属强致敏物.TCE致敏豚鼠血清总IgG含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TCE致敏豚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功能及NK细胞对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液免疫在TCE诱发过敏性皮炎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在本染毒方式和染毒剂量下,未见TCE对豚鼠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HBV -DNA 水平与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敖琴芳;熊玲;王嵘;谢南;熊德琴;付军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程度与外周血中自然杀伤(NK)细胞的免疫功能关系。方法收集筛选适合研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液,荧光标记的 CD56+、CD16+单克隆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 NK 亚群细胞数量及抽取百分比;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 HBV DNA 水平;取青年健康者作空白对照,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数据。结果15例患者治疗后 NK 细胞有显著增高(P <0.05),且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同时治疗前 HBV DNA 中低拷贝数治疗后CD56+CD16-亚群、CD56+CD16+亚群变化明显。结论NK 细胞检测有助于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转归和内在免疫功能变化。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骨桥蛋白对自然杀伤细胞杀伤功能的抑制作用

    作者:周群芳;冷金花

    目的:观察骨桥蛋白( OPN)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以探讨OP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方法: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不同浓度OPN及其抗体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水以及腹水中加入OPN抗体后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当OPN浓度为25、50、75、100、125、250、500ng/ml时,与对照组相比,NK细胞杀伤活性逐渐降低(P<0.05);但当OPN浓度为1 000ng/ml时,与浓度为500ng/ml时相比,NK细胞杀伤活性有所升高(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当OPN与抗OPN的单克隆抗体共同孵育后,NK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有所升高(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水可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当在腹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抗OPN单克隆抗体后,NK细胞的杀伤活性有所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OPN可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水中抑制NK细胞活性的因子之一.

  •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患儿自然杀伤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影响

    作者:刘关富

    目的:分析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患儿自然杀伤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哮喘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吸入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试验组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结果:试验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嗜碱性粒细胞表达、DP-IgE、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均具有显著优势,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经特异性免疫治疗后,哮喘患儿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明显提升,嗜碱性粒细胞有效减少,控制哮喘的效果显著.

  • 主动免疫治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CD56+CD16+NK细胞及CD4+CD25+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慧敏;李惠新

    目的: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CD56+CD16+NK细胞及CD4+CD25+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URSA患者经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CD56+CD16+NK细胞及CD4+CD25+Treg细胞,并与正常育龄妇女作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RSA组CD56+CD16+NK细胞比例上升而CD4+CD25+Treg的表达下降(P<0.05).经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患者,治疗后CD56+CD16+NK细胞数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CD4+CD25+Treg的表达较治疗前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RSA的发生与CD4+CD25+Treg的表达下降及具有杀伤活性的CD56+CD16+NK细胞数量上升有关,主动免疫治疗可以降低CD56+CD16+NK细胞数量,上调CD4+CD25+Treg的表达,从而有利于胚胎发育.

  • SARS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动态变化

    作者:董庆鸣;何忠平;庄辉;宋淑静;戴旺苏;张四萍;陈志海;孙静媛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动态变化.方法应用流式法对240例SARS患者的602份系列标本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进行绝对计数测定.结果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1);重型(极重型)患者明显低于普通型(P<0.001).治愈组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于发病时处于低水平,但于发病后第2周开始上升,然后随病情恢复逐渐升至正常水平.但NK细胞于发病时已处于低水平,至发病后第2周继续下降,于发病后第5周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计数与病情轻重有关,测定SARS患者的该两种细胞计数有助于判断预后.

  • 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作者:叶榕;谢晓敏;曹坚忠;汪子伟;杨旭辉;管继如;夏昭林

    为了解长期低浓度苯作业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笔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包括T淋巴细胞、CD4+ -T 细胞(CD4+)、CD8+-T细胞(CD8+)、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绝对值及百分比含量,结果报告如下.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NK细胞活性与中医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张永兴

    子宫内膜异位症(EM)属中医的痛经、瘕、不孕等病.其发病原因为多因素共同形成,其中免疫异常对内膜种植、粘附、增生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现综述如下.

  • 针刺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镇痛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梦;雷华娟;郑松;王佳怡

    目的 观察针刺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镇痛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0例.针药复合组采用药物靶控输注麻醉结合针灸止痛,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靶控输注麻醉止痛.分别于术后2、6、12、24、48 h采用VAS量表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分别于麻醉前30 min,手术开始后2 h,术后1、2、5 d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CD16+CD56+)百分比、CD4+/CD8+比值.结果 针药复合组术后2 h[(2.3±1.1)分比(3.8±1.1)分,t=2.378]、6 h[(2.6±1.2)分比(5.6±1.4)分,t=3.289]、12 h[(3.5±1.5)分比(5.0±1.3)分,t=2.040]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针药复合组CD3+[(52.35±4.20)%比(48.01±4.42)%,t=2.127]、CD4+[(27.81±2.72)%比(24.96±2.60)%,t=2.250]、CD4+/CD8+[(1.12±0.15)比(1.01±0.13),t=2.136]均高于对照组(P<0.05);针药复合组术后2 h CD16+CD56+[(14.79±2.04)%比(13.58±1.50)%,t=2.852]、1 d[(14.43±2.27)%比(13.11±1.82)%,t=2.9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对全麻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确切,对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有保护作用,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 中西医结合有效逆转乙肝肝纤维化的目标人群特征和作用机制

    作者:孙鑫;彭渊;吕靖;赵志敏;杨涛;陶艳艳;胡旭东;刘成海

    抗病毒西药具有病因治疗优势,中药具有抗肝纤维化优势,中西药联用优势互补可提高乙肝肝纤维化逆转率.从中西药物联用疗效提高的关键机制和其治疗应答的目标人群特征出发,围绕肝脏区域免疫微环境在肝病中的作用,提出"调节肝脏免疫微环境、恢复自然杀伤细胞对活化肝星形细胞的免疫杀伤功能是中药扶正化瘀方联合西药恩替卡韦有效逆转乙肝高度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的科学假说.首先,采用传染病重大科技专项乙肝肝硬化临床生物样本,基于疗效分层与回归分析,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人群主要生物学与中医证候特征,并通过组内、组间比较分析阐明该治疗方案的主要作用机制;其次,复制乙肝背景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体内给药,检测肝内细胞表型功能及相互关系,探讨中西药联用对肝脏免疫病理调控机制;后,复制肝硬化动物模型,分离培养人肝脏细胞,阐明中药影响活化肝星形细胞对自然杀伤细胞负调控等细胞联系的作用特点,从而验证以上科学假说,终发现有效方案目标人群特征,阐明其主要治疗机制与中药作用特点,促进中西医结合肝病的精准医疗与基础研究发展.

  • 复方乌骨藤胶囊对Lewis肺癌小鼠TNF-α,NK活性的影响

    作者:张晓双;孙建宁;宋延平;张恩户

    目的:观察复方乌骨藤胶囊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的影响.方法:取C57 BL/6雄性小鼠50只,常规接种Lewis肺癌,24 h内随机分为5组:荷瘤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0.02 g·kg-1)和复方乌骨藤胶囊高、中、低剂量组(2.25,1.125,0.563 g·kg-1).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12 d.末次给药后次日,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称重后计算抑瘤率,取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检测TNF-α,NK的活性.结果:复方乌骨藤胶囊高、中剂量组抑瘤率分别达到31.43%,22.38%;与荷瘤对照组TNF-α细胞毒指数(45.79±7.01)%相比,复方乌骨藤胶囊2.25,1.125 g·kg-1组的TNF-α细胞毒指数(60.48%±8.29)%,(56.00±9.72)%,显著提高(P<0.005,P<0.01);与荷瘤对照组NK细胞杀伤率(10.37±21.33)%相比,复方乌骨藤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的NK细胞杀伤率(32.23±24.03)%,(35.22±12.67)%,(26.70±12.11)%,显著提高(P <0.05,P<0.01);结论:复方乌骨藤胶囊对Lewis肺癌小鼠具有抑瘤作用,并能够增强其TNF-α和NK细胞活性,从而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

  • 四君子汤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大鼠NK细胞活性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雷波;刘长征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模型大鼠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为实验动物,共分为5组:模型组、空白组、治疗组(分低、中、高3个剂量组),采取力竭游泳+剥夺睡眠20 h的复合造模方法造模,造模成功后给药组采用四君子汤ig,低、中、高剂量按生药量计分别为3.37,6.75,13.5 g·kg-1,空白组与模型组以蒸馏水ig,均每天1次,连续2周,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NK细胞活性及血清IFN-y,TGF-β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NK细胞活性及血清IFN-γ,TGF-β水平与正常大鼠比较,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四君子汤组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3个剂量组NK细胞活性及IFN-γ,含量均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TGF-β含量降低(P<0.05).结论:四君子汤能提高CFS模型大鼠NK细胞活性,升高血清IFN-γ含量,降低TGF-β含量,具有改善CFS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 黄芪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施小山;孙智霞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比率、自然杀伤细胞(NK)的影响.方法:将7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疗法)和黄芪组(常规疗法+黄芪注射液),疗程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黄芪组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68.6%,97.1%)显著高于对照组(43.2%,78.4%)(P<0.05);治疗前黄芪组和对照组的CD3+,CD4+,CD4+/CD8+及NK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黄芪组CD3+,CD4+,CD4+/CD8+及NK[(61.47±5.31)%,(39.60±5.36)%,(1.61±0.41),(31.79±4.11)%]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和对照组[(56.02±4.51)%,(33.30±5.22)%,(1.27±0.52),(29.60±4.41)%](P<0.01或P<0.05);黄芪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减轻使用激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这与黄芪注射液能改善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关.

  • 左归丸与右归丸对EAE大鼠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

    作者:叶明;樊永平;王蕾;龚海洋;周莉;王雅杰

    目的:通过观察左归丸与右归丸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EAE)的影响,了解两者作用机制的异同.方法:应用髓鞘碱性蛋白与完全福氏佐剂按体积比1:1制成抗原并于Lewis大鼠双后足垫下注射,建立EAE模型.通过流式细胞仪技术观察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结果:造模后第15天,左归丸组CD4+细胞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CD4+/CD8+比值高于正常组(P=0.052).造模后第27天,模型组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左归丸组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NK细胞明显升高(P<0.05).结论:EAE大鼠CD4+/CD8+比值升高,这在EAE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滋阴补肾法可上调急性期CD4+细胞水平,下调缓解期CD4+/CD8+比值来治疗EAE.左归丸与右归丸可下调急性期NK细胞水平,上调缓解期NK细胞水平治疗EAE.

918 条记录 1/46 页 « 12345678...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