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중국실험혈액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23/R
  • 国内刊号: 陈潮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jexphema@263.net
  • 曾用名: 实验血液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血细胞中P2家族嘌呤受体表达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文利;王丽娜;郑国光

    核苷酸类物质是细胞间通讯载体,通过P2家族嘌呤受体向细胞内传递信号.P2家族受体分为结构和功能不同的P2X和P2Y家族受体,不同的血细胞表达不同类型的P2受体,在胞外三磷酸腺苷(ATP)的作用下,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趋化、细胞因子和溶酶体成分的释放以及活性氧和氮化物的产生等.P2受体的异常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备受关注.本文就血液系统各类血细胞中P2受体亚型的表达情况和功能进行了综述.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畸变研究进展

    作者:茹晓;张凌岩;李英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以一系或多系骨髓病态造血及外周血细胞减少和高风险向白血病进展为特征的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MDS常伴有多种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在MDS的发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有重要的意义.约一半的MDS都有染色体畸变,以非平衡异常为主,不同的染色体畸变类型预示不同的转归.染色体平衡易位虽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似乎伴平衡易位的患者较其他核型异常患者更易向急性白血病转化.本文就MDS的染色体畸变在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做一综述.

  • 涉及1q21及12p13的核型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贾茹

    许多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存在获得性、重现性染色体异常,其中染色体交互易位是常见的异常之一.然而,还有很多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低,与疾病的关联性不明确,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中有一种涉及1号染色体长臂和12号染色体短臂交互易位的核型异常--t(1;12) (q21;p13),为罕见的染色体核型改变,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仅见于6例患者,且皆为血液系统疾病,分别为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加速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其中2例患者检出有相应的融合基因.本文分别对涉及1q21和12p13的常见染色体核型异常及该区域常涉及的基因进行总结,并就已报道的t(1;12)(q21;p13)病例进行综述.

  •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的分子机理和恶性克隆演化

    作者:丁飞;朱平;伍学强

    几乎所有多发性骨髓瘤(MM)病例都可能出现导致基因变异的染色体易位,其易位主要发生在IGH基因位点,在易位后与一些致癌基因融合.常见的IGH基因易位结合位点和融合基因包括染色体11q13(CCND1),4p16(FGFR/MMSET),16q23 (MAF),6p21 (CCND3)和20q11 (MAFB).所有IGH易位影响一个共同的细胞周期信号通路.MM是一个从癌前病变到癌性病变机制的特殊研究模型.一些MM的演变会经历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到冒烟型骨髓瘤(SMM),然后发展到MM、浆细胞白血病(PCL)不同阶段.骨髓瘤克隆演化类似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呈分支状(Branching)模式.MM的治疗失败往往与疾病诊断之初几乎难以发现的一个微小亚克隆有关.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异常研究进展

    作者:李丽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病态造血及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质/量异常,以及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本文通过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表明MDS存在造血细胞分化异常,与血细胞生成有关的细胞和分子因素与MDS的发病机制相关,这些因素可以影响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转录因子、抗凋亡基因及抑癌基因等,结果导致造血细胞凋亡和增殖过程的失衡、细胞周期失控、DNA修复受损、造血微环境和免疫应答改变等.证实了MDS患者存在骨髓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患者表现为骨髓一系或多系“无效造血”.

  • CALR基因突变与JAK2/MPL突变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关系

    作者:董露;申徐良;魏武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JAK2 V617F基因突变列为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特异性的分子诊断标志物,2013年国外两个研究小组同时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文章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whole genome shot-gun,WGS)检测到JAK2 V617F-和MPL-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aemia,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患者中存在高频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ALR)突变,因此本文就CALR突变与MPN可能的关系做一综述.

  • CSN复合物在ATRA诱导APL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刘淑媛;万腊根;高琳琳;孔蕴源;李欣;张长林

    目的:探索CSN复合物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以NB4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的CD11b检测以监测ATRA诱导分化;用Westem blot及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CSN复合物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APL患者及其治疗缓解后CSN复合物亚基的表达情况.结果:在NB4细胞中ATRA可诱导细胞CD11b表达,细胞在形态上呈明显分化特征;CSN复合物各个亚基的表达水平随细胞分化逐渐下调.APL患者中CS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白血病患者组(P<0.05),ATRA诱导缓解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患者中CSN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CSN复合物在APL中高表达,ATRA可以下调CSN复合物的表达,提示CSN复合物在APL发病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MBL ExonI 54位点和NFκB1-94ins/del ATTG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性发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文宁;蒋祖军;李勇华;肖浩文;高飏;庞妍;欧阳玲;刘增慧;张乐琴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结构基因第1外显子第54位点和NFκB1基因启动序列-94ins/del ATTG基因多态性与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首次化疗后发生粒细胞缺乏性发热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汉族人群初诊急性白血病(M3型除外)接受首次化疗患者的MBL ExonI 54位点和NFκB1-94ins/del ATTG基因多态性分布,分析两种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患者首次化疗后发生粒细胞缺乏性发热的相关性.结果:共检测76例患者,并未发现MBL ExonI 54位点和NFκB1-94ins/del ATTG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性发热相关,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性发热组的MBL ExonI 54位点和NFκB1-94ins/del ATTG的不同基因型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不同疾病类型、首次化疗后疾病状态和化疗后的粒细胞缺乏性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MBL ExonI 54位点突变(GGC54GAC)患者发生粒细胞缺乏性发热持续时间比无突变患者发生粒细胞缺乏性发热持续时间长(5dvs3dP<0.05).结论:MBL ExonI 54位点和NFκB1-94ins/del ATTG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急性白血病患者首次化疗后发生的粒细胞缺乏性发热无关,但MBL ExonI 54位点突变(GGC54GAC)患者粒细胞缺乏性发热的持续时间更长.

  • 抗人IL1RAP单克隆抗体重、轻链基因的克隆及重组嵌合受体的构建

    作者:尹玲玲;阮素红;田宇;赵恺;徐开林

    目的:克隆抗人IL1RAP(IL-1 receptor accessory protein)单克隆抗体(McAb)可变区基因及构建嵌合抗原受体(CAR)重组质粒.方法:采用RACE、重叠延伸PCR技术,从3H6E10、10D8A7杂交瘤细胞总RNA中克隆扩增IL1RAP McAb的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段DNA,并连接成IL1RAP特异性单链抗体可变区基因片段(scFv).将hCD8α跨膜段、hCD137胞内段、hTCRξ链、hCD8α引导肽(Signal peptide)、scFv-anti-IL1 RAP连入载体LV-Lac,并与辅助载体pMD2.G、psPAX2共同转染293FT细胞,包装获得病毒颗粒.结果:获得了两种抗人IL1RAP McAb的VH及VL基因,3H6E10 VH和VL基因全长402 bp和393 bp,可分别编码134、131个氨基酸;10D8A7 VH和VL基因全长423 bp和381 bp,可分别编码141、127个氨基酸.构建重组表达载体LV-3H6E10 scFv-ICD、LV-10D8A7 scFv-ICD(ICD:CD8α跨膜段-CD137胞内段-TCRξ链)后,经测序证实目的片段序列正确.重组质粒转染293FT细胞获得慢病毒颗粒.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能特异性结合人IL1RAP蛋白的嵌合受体,为以后制备IL1RAP-CAR杀伤性T细胞疫苗打下基础.

  •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丽莉;任永强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5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5例采用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43例采用单独As2O3治疗,剩余41例采用单独ATRA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8个疗程后的心肌酶学、肝功能指标变化,死亡、完全缓解比率、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8个疗程的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ALT和AST较其余两组明显升高,As2O3组的CK-MB以及TnI-UI指标明显升高(P<0.05);与As2O3组相比,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完全缓解率无明显差异,但是其达到完全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对于复发患者的治疗,相比于单药治疗,联合用药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与As2O3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较ATRA治疗组明显提高.联合用药组患者肝功能受损比例明显升高,ATRA组患者出现高白细胞血症、头痛比例升高,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应用于诱导APL的缓解治疗效果优于单药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

  • 大黄素联合AZT对白血病KG-1a细胞的增殖及BCL-2、NF-κB、TGF-β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丽娜;李子坚;席亚明;陈彻;马婷;赵丽;贾明峰;李明;张豪

    目的:探讨中药大黄素(Emodin)和端粒酶抑制剂AZT(3'-azido-3'-deoxythymidine)联合应用对浓集白血病干细胞(concentrated leukemia stem cells,CLSC)的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增殖及BCL-2、NF-κB、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5-FU富集白血病KG-1a细胞中肿瘤样干细胞亚群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富集后CD34+CD38-亚群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大黄素和AZT单用及联合应用对CLSC的生长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诱导CLSC的凋亡情况;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F-κB、BCL-2、TGF-β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大黄素和AZT联合后,细胞生长抑制明显大于大黄素和AZT单药组(P<0.01),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细胞凋亡比例均较各单药组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F-κB、BCL-2、TGF-β mRNA及蛋白表达在联合组比在各单药组表达量下降.结论:大黄素联合AZT具有协同抑制CLSC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活化及降低NF-κB、TGF-β表达有关.

  • 染色体R显带分析、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诊断价值的评价

    作者:彭友帆;刘洋;张琼;张朝霞

    目的:评价染色体R显带技术(RT)、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FISH)和荧光定量PCR (RT-PCR)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三种方法分析340例疑诊为AP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特征或PML/RARa融合基因,以MICM综合诊断作为APL的诊断“标准”,并与三者联合检测比较,评价RT、D-FISH和RT-PCR三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对于APL的诊断,RT、D-FISH以及RT-PCR三者的敏感度分别为81.3% (78/96),95.0% (91/96)和96.9% (93/96),RT漏检18例,D-FISH的检测结果判断5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RT-PCR的检测结果存在4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9.97%,特异度为100%.结论:三种检测方法单独应用于APL的诊断均存在一定的弊端,三者联合运用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同时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

  • 干扰CXCR4抑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SHI-1黏附、侵袭及成瘤能力

    作者:傅磊;李振江;杨桂玲;郑积富;石庆之;陈三军;李剑

    目的:研究干扰人趋化因子受体4 (CXCR4)基因表达对白血病细胞株SHI-1细胞体外增殖、黏附、侵袭能力及裸鼠皮下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干扰CXCR4表达的慢病毒载体,重组病毒颗粒感染SHI-1细胞,干扰SHI-1细胞CXCR4表达,定量PCR检测CXCR4、MMP-2和MMP-9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SHI-1细胞膜表面CXCR4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将SHI-1等与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检测SHI-1细胞黏附能力及跨Matrigel基质胶迁移能力;将白血病细胞SHI-1接种于裸鼠皮下并观察其在裸鼠皮下生长情况.结果:干扰CXCR4表达的慢病毒颗粒感染SHI-1细胞后,SHI-1/CXCR4i细胞的CXCR4 mRNA表达较感染阴性对照病毒的SHI-1/NC细胞下调76%,SHI-1/CXCR4i细胞膜表面CXCR4表达明显下调;SHI-1/CXCR4i细胞MMP-2、MMP-9表达分别也分别下降63%和62%;SHI-1/CXCR4i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无显著改变,但其黏附能力及跨Matrigel基质胶迁移能力明显下降;SHI-1/CXCR4i细胞不能在裸鼠皮下形成肿瘤,而SHI-1及SHI-1/NC细胞均能在裸鼠皮下形成肿瘤,且肿瘤体积无显著差异.结论:干扰CXCR4表达可使SHI-1的黏附、移行能力显著下降,并能完全抑制SHI-1在裸鼠皮下形成肿瘤,CXCR4可作为白血病治疗的一个靶点.

  • 厦门地区HBsAg-/HBV DNA+献血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欧山海;谢金镇;林永财;陈长荣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HBsAg-/HBV DNA+献血者的感染特征,为今后的献血宣传和招募工作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对2011年7月-2014年6月间厦门地区常规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进行核酸检测,对其中的HB-sAg-/HBV DNA+标本进行病毒定量检测,并对阳性献血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随访复查.结果:在总共130659份常规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中,113例为HBsAg-/HBV DNA+,阳性率0.09%,对其中62例标本做了病毒定量检测,全部低于1×103 IU/ml,且93.5%(58/62)低于100 IU/ml.HBsAg-/HBV DNA+的献血者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高学历者阳性率较低,学生和公务人员的阳性率较低.结论:厦门地区HBsAg-/HBVDNA+献血者总体阳性率较高,阳性分布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应加强对低阳性率人群的献血动员和招募.

  • 中国南京地区汉族人群Colton血型等4个血型系统稀有血型的初步调查

    作者:陈妍;马玲;刘衍春

    目的:调查和分析中国南京地区部分汉族人群Colton、Diego、Kell、Yt等4个稀有血型抗原的分布情况,以解决稀有血型病人的临床用血问题,并进一步充实国家稀有血型献血者资料库.方法:随机选择南京地区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2 015名无偿献血者全血标本,提取DNA,采用PCR及多重PCR的方法检测Kell系统的K+和Kpc+、Yt系统的Ytb+、Colton系统的Cob+以及Diego系统的Dia+b+、Dia+b-血型抗原基因.结果:在2005例献血者中筛选出K+基因1例;在2 015例献血者中筛选出Ytb+8例和Dia+b+ 100例、Dia+b-2例,未筛查出Kpc+与Cob+.结论:中国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K+、Ytb+和Dia+、Dib+基因频率分别为0.0003、0.0013和0.0258、0.9742,在现有筛查人群中未发现Kpc+与Cob+抗原存在.

  • 25 Gy 60Co辐照对不同保存时间的机采血小板理化性质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罗圆圆;陈麟凤;冯倩;张晓娟;吕颖;马春娅;王可;付丽辉;佟珊

    目的:通过检测辐照后不同保存时间的血小板各项理化指标和凝血功能的变化,探讨60Coγ射线辐照对机采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献血员捐献的机采血小板15份,每份血小板平均分为两份,作为辐照组和对照组,其中辐照组血小板(n=15)用25 Gy的60Coγ射线照射,未经照射的15份血小板作为对照组(n=15);两组血小板均在(22±2)℃条件下常规振荡保存.分别于保存后1、2、3、4、5d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血小板pH值;比较两组血小板的低渗休克反应的变化和对血小板形态评分情况;后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α角(ANG)和大振幅(MA)等参数.结果:辐照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血小板计数在保存期末均有所下降;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无明显差异(P>0.05),辐照组的血小板pH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水平在1-5d无明显变化(P>0.05),Kunicki形态学评分显示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EG检测结果显示两组间R值、K值、α角和MA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保存时间延长两组R值终呈明显延长趋势(P<0.01),K值在保存期末比第1d时明显延长(P<0.01),α角无显著变化(P>0.05);MA值在保存1-4d无显著变化,保存5d时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60Coγ射线辐照不会损伤保存过程中血小板的理化性质和凝血功能,但为保证好的疗效,建议不论是普通血小板制品还是辐照血小板制品,均应尽早输用.

  • 中国南京地区汉族献血者HLA-Cw及其KIR2D基因型频率分析

    作者:林红;马玲;薛敏;刘衍春

    目的:对中国南京地区汉族献血人群HLA-Cw与其配体KIR2D基因型频率分别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的配对和识别方式,为今后研究其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CR-SSP技术对江苏省血液中心241名汉族合格无偿献血者进行HLA-Cw和KIR2D基因分型,根据HLA-Cw与KIR2D基因的识别方式,分析个体HLA-Cw与相应激活型或抑制型KIR2D受体的识别情况.结果:南京地区献血人群中HLA-C1的表达频率为76.35%,远高于HLA-C2的表达频率(23.65%),C1/C2等位基因的表达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与HLA-Cw配对的5个KIR2D(L1、L2、L3、S1和S2)的表达频率分别为:97.93%、29.05%、98.34%、29.05%和21.16%;HLA-C1/C1和2DL1+/2DL2-/2DL3+/2DS1-/2DS2的配对组合多(75/214).结论:本研究初步提供了本地区献血人群HLA-Cw和5个KIR2D受体基因多态性数据.通过配对分析发现,抑制型HLA-Cw-KIR配对表达高于活化型配对,提示HLA-Cw第80位密码子、KIR2D受体基因的组合层面上存在着以抑制型信号通路为优势的共同特点.

  • CD56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表型分析

    作者:郭睿;沈安俐;王琰;刘露;张建富;王蓉;李建勇;吴雨洁

    目的:探讨CD56阳性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免疫表型特点.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以四色抗体组合检测342例初治AML患者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根据检测结果CD56分成为CD56阳性组和CD56阴性组,结合细胞形态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结果:在342例AML患者中CD56+患者83例,占24.27%,其中M1 10例,M2 45例,M3 5例,M4 6例,M5 17例.通过统计学分析,患者CD56与CD11b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HLA-DR、CD34、CD38、CD13、CD33、CD15、CD117、CD14、CD64、CD2、CD7、CD5、CD3、CD4、CD10、CD19、CD20、CD22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CD56+是AML预后差的标记,但同时对伴有其它免疫标记的AML患者预后需作进一步研究.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IDH1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魏计锋;仇惠英;陈广华;王莹;陈泽;刘惠杰;毛建平;贾韬;薛连国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IDH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并了解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采用基因组DNA-PCR方法扩增IDH1基因4号外显子,应用基因测序分析其基因突变,同时检测NPM1、FLT3-TKD、FLT3-ITD、C-KIT、CEPBA、TET2及JAK2V617及MLL突变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判定其疗效和预后.结果:192例AML患者中,13例患者被检测到IDH1基因突变,突变率为6.77% [95% CI(5.70%-13.38%)].IDH1基因突变测序图表现为双峰形,均为杂合突变,其中c.G395A(p.R132H)8例,c.C394T(p.R132C)4例,c.C394A(p.R132S)1例,R132H和R132C较为常见,13例均为错义突变,突变组的中位年龄为52岁,而未突变组中位年龄为40岁,两者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 =0.010).IDH1突变在M1及M2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FAB亚型,两者在性别、初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外周血原始细胞、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之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IDH1基因突变与NPM1基因突变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FLT3-TKD、FLT3-ITD、C-KIT、TET2及JAK2V617F及MLL突变并无明显的相关性.此外,IDH1突变易发生于正常核型或预后中等风险核型的患者中,11例发生在正常核型患者中,突变率为10.28%,2例发生在核型异常患者中,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在预后中等风险核型的AML患者中,IDH1突变组化疗完全缓解率(CR)低于未突变组,同时IDH1突变患者3年总生存率(OS)低于未突变患者,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DH1基因突变更易存在于年龄偏大AML患者中,在预后中等风险核型患者中IDH1基因突变与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有一定相关性,提示是预后不良的分子学标志.

  • 329例不同年龄段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作者:郑源海;林元峰;许瑞元;周艳贞;黄轶群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 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的免疫表型特点,探讨其在预测疾病预后及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的应用.方法:应用CD45/SSC设门的四色流式细胞术对329例不同年龄段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结果:在所有被检测的病例中,表达率高的淋系抗原为CD19、HLA-DR、CyCD79a和cTdT,其次为CD10、CD22、CD34、CD38、CD20和CyIg;髓系抗原CD13和CD33常伴随表达,CD11b、CD15、CD117与T系抗原CD4、CD7和CD56很少表达.CD10阴性早B-前体-ALL(Pro-B-ALL)在婴儿中发病率高,达60%;伴有CD117高表达的发病率达40%.Pro-B-ALL在其他儿童及青少年中较少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又增加,青年和中老年发病率分别为22.7%和14.8%,明显高于儿童组(4.4%).成人B-ALL免疫表型特点受年龄的影响较小,不同年龄段成人B-ALL的抗原表达异质性较小.成人B-ALL与儿童B-CLL相比,其CD10和CD38表达下降,CD34、CD13和CD33表达上升,存在多种具有不良预后意义的抗原异常表达.前B-ALL(Pre-B-ALL)在各年龄组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且CD20表达相对于早B-前体-ALL与普通-B-ALL明显上升.结论:不同年龄段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存在有特征性免疫表型特点,这些特点有助干预测疾病预后及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 HMGB1与NF-κB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郑永亮;辛柳燕;钟思思;陈懿建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1,HMGB1)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白血病初治组、复发组和缓解组患者各20例的骨髓及外周血标本,对照组标本取自同期住院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酶联接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血浆中HMGB1表达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锁反应法(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HMGB1、NF-κB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HMGB1、NF-κB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骨髓涂片中HMGB1、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HMGB1在初治组和复发组中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中无明显差异(P>0.05);在初治组与复发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HMGB1、NF-κB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在缓解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MGB1、NF-κB表达阳性主要集中在初治组与复发组骨髓涂片.结论:HMGB1在急性白血病中过表达,它可能是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参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等过程;HMGB1可能是急性白血病疗效、预后判定及预测复发的一个指标.

  • 急性白血病患者肿瘤组织中p5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孙连桃;肖伟利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肿瘤组织中的p53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内蒙地区收治入院的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白血病组,选取同一时期的非血液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骨髓涂片和p53染色,比较两组的p53阳性率和染色评分;同时,收集白血病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53表达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p53表达的阳性率为6.00%,表达评分(0.2±0.1);白血病组p53表达的阳性率为73.75%,表达评分(1.9±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与血常规指标、临床表现、多处浸润、治疗及疗效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和家族史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p5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53表达与患者的血常规指标,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 miR-34b在白血病细胞株表达和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郭健欣;周雅虹;官瑞婷;潘敬新;张学亚;钟金发

    目的:探讨miR-34b在白血病细胞株表达和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例非血液系统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收集对照组骨髓细胞标本,另选择HL-60和K562白血病细胞株,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对照组骨髓细胞、HL-60和K562细胞株的miR-34b相对表达量,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各组miR-34b甲基化状态.用地西他滨处理HL-60和K562细胞株,用同样方法检测两种细胞株miR-34b相对表达量及甲基化状态.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Has-miR-34b转染至K562细胞株,根据转染是否成功分为未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Has-miR-34b转染组,记录各组培养后不同时间细胞的增殖情况,并计算增殖抑制率.结果:对照组miR-34b相对表达量为(5.23±0.75),HL-60相对表达量为(0.05±0.01),K562相对表达量为(0.04 ±0.01),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4.812,P=0.000).HL-60细胞株和K562细胞株分别在启动子区CpG岛存在甲基化状态,10例非血液系统疾病患儿骨髓细胞无甲基化现象.经过地西他滨处理后HL-60和K562细胞株miR-34b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加地西他滨前后白血病细胞株启动子区CpG岛均存在甲基化,但是加药后甲基化明显减弱,提示地西他滨对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具有抑制作用.培养48、72、96和120 h后Has-miR-34b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4.8%、46.7%、33.6%和24.7%细胞增殖率均显著低于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株miR-34b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使其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这也是miR-34b对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降低的原因;miR-34b也有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参与调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

  • 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临床研究

    作者:张晓婷;段连宁;丁丽;朱玲;闫洪敏;王志东;汪生;郑晓丽;董磊

    目的:探讨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URD-PBSC)和脐带间充质于细胞(UC-MSC)联合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9例接受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RD-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1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1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例.UC-MSC+ URD-PBSCT组22例,URD-PBSCT组27例,UC-MSC+ URD-PBSCT组平均回输UC-MSC数为1.0×106/kg.结果:与URD-PBSCT组相比,UC-MSC+ URD-PBSCT组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短(12 d vs 15 d)(P =0.041);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20.0% vs 51.9%) (P=0.026);(5.0% vs 33.3%)(P=0.040);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高(81.8% vs 51.9%)(P=0.028).两组之间移植后造血干细胞植入率,血小板重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肺部感染,出血性膀胱炎,1年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UC-MSC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有效,粒细胞重建快,cGVH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但应注意防治CMV感染的发生.

  • 水流动力学注射PD-L1质粒在清髓预处理小鼠移植模型中的表达

    作者:李晓帆;李乃农;杨凤娥;陈元仲

    目的:建立水流动力学法表达PD-L1质粒小鼠模型并探讨清髓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质粒扩增提取,应用尾静脉水流动力学注射法、门静脉胶原酶灌流分离肝细胞技术、RT-PCR、流式细胞术及ELISA法检测PD-L1的表达和功能;利用动物模型了解化疗清髓或放射清髓对水流动力学注射PD-L1质粒表达的影响.结果:通过尾静脉大体积快速注射PD-L1质粒,在注射后8h出现PD-L1 mRNA和蛋白的表达,24h达峰值,7d后回归基线;血清PD-L1在注射后24 h就达到了100 μg/ml左右,7d后达峰值,21 d内均保持高表达,1个月后回归基线;水流动力学注射所表达的PD-L1功能与文献报道一致;在各个时间点放/化疗清髓组与未预处理且转染的对照组相比PD-L1表达并无显著性差别;通过该方法注射表达PD-L1的小鼠移植后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鼠清髓预处理对水流动力学注射PD-L1表达并无影响,注射PD-L1质粒可有效应用于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中.

  • HS6101对正常小鼠造血细胞的动员作用

    作者:邢爽;熊国林;申星;柳晓兰;杨萌;董波;刘晓宇;余祖胤

    目的:研究HS6101对小鼠造血细胞的动员作用.方法:对正常ICR小鼠1或2次皮下注射HS6101 9 μg/鼠、单剂量1次皮下注射HS6101 3、9、27和81 μg/鼠后分别观察HS6101不同给药次数和不同给药剂量的动员效果;并比较单剂量HS6101加rhG-CSF联合给药(rhG-CSF给药剂量为2μg/d/鼠,连续5d皮下注射)的协同作用.观察各组动物给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象及药后5、10 d骨髓和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数.结果:HS6101 9 μg/鼠1次和2次皮下注射给药对外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无显著差别.HS6101 3、9、27和81 μg/鼠使ICR小鼠外周血小板数呈剂量依赖性升高,药后5d检测值分别为PBS对照组的121.1%、138.7%、146.4%和156.2% (r=0.777),7d检测值分别为118.0%、123.1%、139.2%和168.7%(r=0.954).HS6101 27 μg/鼠药后5d可明显增加骨髓和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数,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结论:HS6101对正常ICR小鼠造血干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有动员作用.

  • 双荧光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作者:叶艳艳;杨默;袁乐中;江汕;易正山;沈克锋;麦青;黄皓;江千里

    目的:建立红荧光蛋白(mRFP)→绿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结合半固体脱钙法观察移植后骨髓中供者细胞的分布及供受者细胞间的相互关系.方法:C57BL/6雌性eGFP转基因小鼠清髓性放疗后,经尾静脉输注(5×106)个供者FVB雄性mRFP转基因小鼠的骨髓细胞.给放疗对照组输注等量的PBS.观察移植后受鼠的一般情况、植入水平、造血恢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和生存期.在受鼠造血恢复的过程中,取股骨半固体脱钙,用共聚焦显微镜等观察骨髓中红绿细胞的分布、形态和相互作用关系.结果:eGFP受鼠的造血恢复时间为(20±3.07)d,外周血中RFP+细胞比例为(93.94±1.59)%;1个月内4/10只受鼠有aGVHD表现;半固体脱钙后股骨的质密结构被逐步替代,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骨髓腔中mRFP+细胞主要位于骨小梁周围且被大量的GFP+细胞所包绕;三维构建后可清楚地观察到骨髓微环境中红绿荧光细胞的相互作用.结论:成功建立了双荧光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结合半固体脱钙法可清晰地观察到移植后骨髓中供者细胞的分布及供受者细胞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观察移植后供者细胞的分布、归巢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

  • 不同方式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汪生;刘丹波;郑晓丽;丁丽;韩冬梅;王志东;闫洪敏;王恒湘

    目的:探讨异基因全相合和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HSCT,hi-HSCT)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异基因全相合移植33例,hi-HSCT 50例,移植前供、受者血清CMV-DNA均阴性.两组均采用不包含全身照射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全相合移植物为G-CSF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hi-HSCT为动员后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粒细胞植入后,采用PCR方法每周2次检测外周血细胞CMV-DNA,CMV-DNA> 500基因拷贝/ml判断为CMV阳性.结果:83例HSCT患者中68例在移植后100 d内出现CMV血症,发生率81.9%.hi-HSCT后CMV发生率(90%)明显高于全相合移植患者(69.7%,P <0.05).抗病毒治疗对所有病例有效,但63例出现CMV活化.其中,hi-HSCT后CMV活化发生率为95.6%,近似于全相合HSCT(87.0%,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与CMV感染相关的因素包括移植方式、粒细胞恢复时间以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以及血小板的恢复时间无关.比较分析发现,全相合HSCT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hi-HSCT(P <0.05).hi-HSCT和全相合HSCT患者aGVHD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前者重度aGVH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hi-HSCT术后更易发生CMV感染,这可能与其重度aGVHD发生率高和造血重建迟缓有关.

  • 脾边缘区淋巴瘤91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吕瑞;易树华;李增军;刘薇;李姮;熊文婕;邱录贵

    目的:总结探讨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1例脾边缘区淋巴瘤患者.通过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特征,并对患者的疗效、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共入组患者91例,中位年龄56(28-79)岁.100%脾脏肿大,其中巨脾占73.6%;而肝大和淋巴结肿大分别占14.6%和28.2%,骨髓侵犯发生率98.9%.47.1%患者出现B症状.CD20表达100%阳性,而CD5阳性率8.3%,CD23阳性率47.6%.无特异标记.总体有效率(ORR) 87.7%,完全缓解率(CR) 53.8%.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组有效率(ORR) 100%,完全缓解率(CR) 72.4%,较单纯化疗组提高且有统计学意义.Hb< 120 g/L、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未联合利妥昔单克降抗体治疗为影响无进展生存(PFS)的不良预后因素,其中乳酸脱氢酶(LDH)升高与总生存(OS)相关.结论:SMZL患者常常出现巨脾,易伴骨髓侵犯,无特异的免疫表型特征.利妥昔单抗治疗可提高疗效,发病时HGB水平、LDH水平及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可能与预后相关.

  • 纳米铁颗粒联合三氧化二砷和阿霉素对Raji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作者:王春玲;蔡晓辉;张丽娟;何正梅;沈菲;程坚;张宇;陈宝安

    目的:探讨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Fe3O4-MNP)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及阿霉素(ADM)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株Raji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单药和联合用药后Raji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及细胞内ADM浓度;蛋白印迹分析法测定凋亡相关蛋白BCL-2、NFκB、Survivin、BAX、P53、Caspase-3,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P62/SQSTM1的表达水平.结果:ADM联合As2O3能明显抑制Raji细胞的生长,它的抗肿瘤效应强于单用ADM或As2O3组,但弱于ADM +As2O3+ Fe3O4-MNP组(P <0.05);ADM+As2O3+ Fe3O4-MNP细胞的凋亡率及ADM药物累积量均高于对照组、ADM组、As2O3组及ADM+As2O3组(P<0.05),并且该组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NFκB、Survivin表达下调幅度和BAX、P53、Caspase-3表达上调幅度均大于其它组(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表达高于其它组,P62/SQSTM1的表达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Fe3O4-MNP联合As2O3和ADM通过促进凋亡和诱导自噬抑制了Raji细胞的生长,提高了抗肿瘤效应,对于恶性淋巴瘤治疗将是一个有前景的新方法.

  • FISH检测CyclinD1/IgH对鉴别套细胞淋巴瘤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

    作者:李国平;陈万紫;黄慧芳;陈加弟;林晓岚;傅蔷

    目的:探讨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CyclinD1/IgH融合基因在临床上拟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病例中鉴别出套细胞淋巴瘤(MCL)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收集拟诊断为CLL病例52例,采用FISH方法检测骨髓细胞CyclinDl/IgH融合基因,并比较了MCL与CLL在发病年龄、性别以及白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方面的差异,观察了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以及CyclinDl/ IgH融合基因的骨髓细胞FISH检测结果与骨髓病理CyclinD1染色的结果.结果:MCL侵犯骨髓时,部分病例骨髓细胞在形态上可与CLL不同,也有形态不典型者,表现为异常成熟小淋巴细胞增多,难以与CLL区分.MCL组与CLL组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别.52例疑似CLL标本中9例终确诊为MCL,7例骨髓细胞检测到了CyclinD1/IgH融合基因,其中3例初诊时骨髓病理检测到CyclinD1-而FISH方法却检测到了CyclinD1/IgH融合基因.结论:FISH方法检测CyclinD1/ IgH融合基因是鉴别诊断CLL与MCL的一种特异、可靠的检测手段.

  • 治疗前18F-FDG PET/CT大标准摄取值在滤泡性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

    作者:丁重阳;孙晋;李天女;徐卫

    目的:探讨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治疗前1 8 F-FDG PET/CT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经病理确诊的30例FL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所有患者于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结果,并从病理分级、国际预后指数2的分级、有无肿块及骨髓受累,临床检测指标及治疗转归方面评估,治疗前SUVmax与预后因子、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组织学分为1级、2级和3级患者间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2(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FLIPI2)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的SUV 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31).有、无大肿块及有、无骨髓受累患者的SU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SUVmax与分期、β2微球蛋白、血红蛋白含量、LDH及Ki-67均无相关性(均P>0.05).完全缓解与未完全缓解患者的SUVmax、有效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与无效患者(疾病稳定+疾病进展)的SU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别设定10、15为SUVmax界限值,SUVmax低者与高者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3年PFS率及3年OS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L患者治疗前18 F-FDG PET/CT的SUVmax预测预后的价值在本组研究中不明确,目前尚不能通过其来判断患者预后.

  • 112例原发性韦氏环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高大林;付骞千;张甜甜;李少玲;潘毅;翟琼莉

    目的:探讨原发性韦氏环淋巴瘤(primary Waldeyer's ring lymphoma,PWRL)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112例PWRL的临床资料.结果:PWRL占同期淋巴瘤的3.9% (112/2890),中位发病年龄为51.5岁.PWRL的首发部位常见于扁桃体、鼻咽、舌根和口咽,所占比例分别为63.4%(71/112)、22.3%(25/112)、5.3%(6/112)及4.5%(5/112).PWRL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58%)和结外NK/T细胞淋巴瘤(NKTCL)(15.2%)常见.PWRL患者治疗总体反应率为82.2%,CR为51.4%,PR为30.8%,5年总生存率(OS)为71.6%.韦氏环B细胞淋巴瘤(B-PWRL)患者采用化疗联合美罗华组,5年OS率达94.7%;化疗联合放疗能够明显改善韦氏环T细胞淋巴瘤(T-PWRL)患者预后,5年OS率为88.9%.年龄、分期、病理表型、IPI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及初治疗效为预后相关因子.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于60岁、LDH水平、病理表型及初治疗效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WRL顸后较好,其病理类型直接影响预后,且对治疗有指导意义.PWRL的治疗倾向于综合治疗,对T-PWRL应采用放化疗联合方案,而对于B-PWRL联合美罗华化疗更优,初治疗效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年龄、LDH水平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223例初治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刘素;马静;岳园芳;李倩;杨洪亮;于泳;王晓芳;赵志刚;王亚非

    目的:分析初治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223例HL患者的临床资料,一般特点、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以及近期疗效;并通过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上述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9.0及raphPad Prism 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23例初治HL患者男女比例为1.25∶1;中位年龄40(3-84)岁,中位生存期为62(8-189)个月,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92.8%.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起病于纵隔淋巴结区域、有结外受累、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CR2未达CR/CRu为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5).依照患者是否具备上述不良预后因素,将本研究223例HL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3组HL患者5年OS率分别为:100%、96.9%、42.9%,各组间OS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L好发于青年男性患者,疗效好、生存期长;起病于纵隔淋巴结区域、有结外受累、LDH水平升高、CR2未达CR/CRu为独立不良预后因素;根据初治HL患者是否具有上述指标,进行不同危险度分层,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初治HL患者的预后.

  • 趋化因子CCL5与糖尿病相关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章敬成;刘繁荣;胡慧仙;何芳;涂燕;魏斌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L5是否是糖尿病并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重要因子.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B细胞和DLBCL细胞,应用RT-PCR分别检测其CCL5 mRNA表达;通过5、30 mmol/L两种糖浓度体外培养人DLBCL细胞株和鼠源性DLBCL细胞株A20,使用RT-PCR分别检测其CCL5 mRNA表达.给BALB/c小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鼠模型,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建立稳定的低表达CCL5和高表达CCL5细胞株;将低表达CCL5和高表达CCL5二种细胞株皮下注入糖尿病BALB/c小鼠和正常血糖BALB/c小鼠体内.根据血糖水平将实验小鼠分为2组:糖尿病组(A组)和血糖正常组(B组);然后根据CCL5的表达水平A组和B组又分为高表达组(A1组和B1组)和低表达组(A2组和B2组),分别观察成瘤率、成瘤时间、肿块大小和质地;对瘤组织常规HE染色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CCL5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人DLBCL细胞株CCL5 mRNA表达高于正常B细胞(P<0.05);高糖培养人DLBCL细胞株和鼠DLBCL细胞株中CCL5 mRNA表达高于低糖培养株(P<0.05).糖尿病小鼠体内注射高表达CCL5、低表达CCL5的小鼠A20细胞株的糖尿病小鼠中A1组成瘤率为93.3%、A2组为60%,成瘤时间A1组中为7.0±0.85 d、A2组为9.5±2.8d.正常血糖鼠成瘤率在B1组中为20%、B2组中为20%,成瘤时间B1组为12±1.3 d、B2组为14±2.5 d;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糖尿病小鼠成瘤组织内CCL5表达高于正常血糖小鼠瘤组织.结论:高血糖可致患DLBCL的风险增加,并加快肿瘤的生长,趋化因子CCL5可能在糖尿病致DLBCL生长、转移中发挥作用.

  • 土木香内酯对RPMI-822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作者:姚瑶;孙月月;夏丹丹;牛铭山;赵恺;李振宇;曾令宇;徐开林

    目的:探讨土木香内酯(alantolactone)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浓度为1、2.5、5、7.5及10 μmol/L的土木香内酯处理RPMI-8226细胞48 h,应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使用浓度为2.5,5及7.5 μmol/L的土木香内酯处理RPMI-8226细胞48 h后,应用AnnexinV/PI双标记法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呈切割的caspase-3及ERK信号通路的变化;裸鼠荷瘤并给予土木香内酯以进一步验证其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果:土木香内酯可抑制RPMI-8226细胞活力,并呈现剂量依赖效应(r=-0.9784,P=0.0007);RPMI-8226细胞48 h的IC50为4.32±0.15 μmol/L;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结果显示,随着土木香内酯浓度的增高,细胞早期凋亡率显著增加(r=0.9601,P<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土木香内酯处理RPMI-8226细胞后,活化了caspase-3,降低ERK磷酸化水平;体内结果显示,给药组小鼠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瘤内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及p-ERK的水平降低.结论:土木香内酯可有效地抑制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ERK信号通路的活性,抑制裸鼠皮下多发性骨髓瘤的生长.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检测

    作者:段丽娟;李超;杨如玉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进一步分析实验组不同DS分期及治疗前后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Ⅰ、Ⅱ、Ⅲ期患者血清β2-MG、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Ⅰ、Ⅱ、Ⅲ期患者血清β2-MG、CRP、IL-6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TNF-α水平呈明显递减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8周、16周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6周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8周,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8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APE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可作为观察多发性骨髓瘤的可靠指标;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结合APE1的表达情况,可指示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MUC1-2VNTR基因免疫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荷瘤小鼠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月波;周泽平;王浩;杨红;牟红;黄桂云;张铀

    目的:明确粘蛋白1两串联重复区(MUC1-2VNTR)基因疫苗对多发性骨髓瘤荷瘤BALB/c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用转染pcDNA3.1-MUC1的P3X63Ag8.653小鼠骨髓瘤细胞皮下接种以建立BALB/c荷瘤小鼠模型.用含MUC1-2VNTR的重组质粒pcDNA3.1-2VNTR/myc-hisB肌肉注射免疫小鼠,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CTL)反应活性,CCK-8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观察小鼠的抑瘤率,肿瘤质量.结果:用重组质粒免疫BALB/c荷瘤小鼠25 d后,重组质粒组肿瘤质量明显轻于空质粒对照组(0.5605±0.2065 g vs.1.521±0.6985 g)(P<0.01).重组质粒肌肉注射组CTL、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得到增殖,与空质粒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MUC 1-2VNTR基因免疫能诱发小鼠抗肿瘤作用.结论:MUC1-2VNTR基因疫苗可针对多发性骨髓瘤荷瘤BALB/c小鼠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能诱发小鼠抗肿瘤效应,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血清游离轻链的检测及其在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萍;安志明;周小钢;李锋;王利平;赵茜;于亚平;翟勇平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FLC)检测在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light chain multiple myeloma,LCM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7例初诊LCMM患者(κ型17例,λ型20例),留取初诊及化疗后血清样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sFLC,同期测定患者24 h尿轻链,分析sFLC水平与24 h尿轻链的相关性,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初诊时sFLC水平均明显升高,κ型和λ型的中位值分别为105.44 mg/L和146.39 mg/L.在诊断时和治疗后,血sFLC水平与尿轻链水平均无相关性.12例治疗后24 h尿轻链水平正常患者中,8例血清游离轻链仍高于正常.应用ROC分析评价初诊时轻链类型和水平与肾功能损害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尿λ轻链与肾功能损害发生相关,曲线下面积为0.792(P =0.031).结论:所有初诊LCMM患者的sFLC均明显增高.sFLC用于治疗反应的监测较尿轻链更加敏感.

  • CD117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反应的影响

    作者:唐海龙;舒汨汨;董宝侠;顾宏涛;梁蓉;白庆咸;杨岚;张涛;高广勋

    目的:探讨骨髓瘤细胞CD117表达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013年我院初治的6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细胞遗传学异常,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学表型.入组患者分别给予PAD或者TAD方案化疗,4个疗程后行疗效评估,统计PR及其以上疗效患者的比例.结果:1q21扩增、RB1:13q14缺失、D13S319:13q14.3缺失、IgH:14q32童排、p53:17p13缺失的阳性率分别为32.2%、40%、40%、20%、3.1%,但各遗传学异常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4个疗程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免疫学检测发现,CD38、CD138的阳性率(阳性病例所占比例)为100%;CD56、CD117、CD20的阳性率分别为60%、20%、10.8%;CD19、CD10的阳性率分别为4.6%、4.6%;CD22、CD7、CD5、CD103阳性率均为0.进一步结果分析表明,CD20、CD56表达与4个疗程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是CD117阴性患者的疗效反应优于CD117阳性患者(P<0.05).CD117阳性组患者中,32微球蛋白≥5.5 mg/L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CD117阴性组的患者(P<0.05);其余基线资料并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CD117可以作为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评价指标.

  • 利用FISH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不同类型标本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

    作者:王艳芳;王化;郤连永;刘彦;董菲;王继军;克晓燕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以骨髓细胞涂片和骨髓活检病理组织为标本,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情况.方法:在确诊的58例初发MM患者中对48例患者取骨髓细胞进行CD138磁珠分选浆细胞后滴片、10例取骨髓制成病理组织石蜡切片,采用多个探针(d13s319、RB1、p53、1q21、IgH、IgH/FGFR3、IgH/MAF)对两种不同类型标本进行HSH检测.结果:对骨髓细胞和病理组织两种标本进行HSH检测后都出现可供分析的荧光信号,58例MM患者中,有30例检测出分子遗传学异常,总检出率为51.7% (30/58),其中d13s319缺失17例(占29.3),RB1缺失17例(占29.3),P53缺失7例(占12%),1q21扩增16例(占27.6%),IgH重排12例(20.7%),对IgH重排患者进一步检测发现IgH/FGFR3融合6例(占10.3%),IgH/MAF融合1例(占1.7%).在这30例遗传学异常患者中,仅有7例患者检出1种异常,占23.3% (7/30),其余23例患者均具有2-5种遗传学异常,占76.7% (23/30).结论:半数以上MM患者都存在染色体改变,而且大部分均为复杂畸变,利用不同类型标本进行FISH检测,可以扩大FISH的应用范围,为MM预后判断提供更多的分子细胞遗传学信息.

  • 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影响的研究

    作者:杨云;何爱丽;王剑利;刘捷;赵万红;白菊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前后外周血辅助T细胞17 (Th17)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35例沙利度胺治疗的MM患者及3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实时定量PCR检测核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gamma-t,RORγt)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结果:MM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百分率、RORγtmRNA表达水平及血浆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百分率与性别、年龄、疾病分型、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M蛋白及骨髓浆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疾病ISS分期、β2-微球蛋白水平及血浆中IL-17水平有关(P<0.05).沙利度胺治疗有效的MM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表达水平及血浆IL-17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数增多,抑制Th17细胞可能是沙利度胺发挥抗MM作用的机制之一.

  • 血清铁蛋白水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的风险因素

    作者:葛丹丹;赵芳;黄苏;郝建萍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水平(serum ferritin,SF)是否可用作为预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死亡的指标.方法:随访151例MDS患者,检测所纳入患者的血液常规、骨髓原始细胞以及SF等指标,所有入组的的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结果:所有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30.0±10.86个月,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在年龄、IPSS积分、染色体分组以及SF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年龄、MDS的诊断类型、IPSS积分、染色体分组以及SF与MDS死亡相关,作为M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SF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Cut off值为622.9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和75%.同时,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不同SF水平的患者死亡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年龄、MDS的诊断类型、IPSS积分、染色体分组以及SF水平与MDS死亡存在密切联系,SF可以作为MDS患者死亡的预测指标.

  • 水飞蓟素抵抗血清撤除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凋亡

    作者:卫小娟;张红超;郭子宽;郑海滨;杨磊磊;刘朝中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抵抗血清引起的人间充质干细胞(MSC)凋亡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培养人脐带MSC体系去血清,加入不同浓度(1-10 μg/ml)的水飞蓟素,应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状态.细胞培养72 h后,Annexin V-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观察处理组和对照组细胞凋亡情况.收集细胞,以未去血清组为阳性对照,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内凋亡蛋白BCL-2和BAX含量.结果:水飞蓟素可以促进脐带MSC的增殖,效应呈浓度依赖性,浓度为5 μg/ml时其促增殖作用为明显.水飞蓟素可抑制由血清撤除引起的MSC凋亡,浓度为5μg/ml时抑制率可达30%左右.血清撤除后,细胞内BAX蛋白含量明显上升,而BCL-2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水飞蓟素可促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并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MSC凋亡.

  • 雷公藤多苷联合rhIL-11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

    作者:余先球;陈红梅;孙晋华;罗鸣;陆益龙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联合rhIL-11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75例ITP患者并分为2组:实验组为雷公藤多苷+rhIL-11治疗组,共40例,接受雷公藤多苷1 mg/(kg·d)口服+重组人白介素-11 1600万单位,每天一次皮下注射;对照组为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共35例,接受强的松1 mg/(kg·d)口服.治疗2个月,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评估疗效;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77.5%,对照组总有效率82.9%,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血小板上升至>30×109/L时间为13.06±6.10d,对照组为9.76±5.71 d(P <0.05).实验组CD4+T细胞比例治疗前为21.03%,治疗后为34.49% (P <0.01);治疗前CD8+T细胞比例为26.35%,治疗后降为20.18% (P <0.01).对照组CD4+T细胞比例治疗前为22.30%,治疗后为25.11% (P <0.05);治疗前CD8+T细胞比例为27.24%,治疗后降为21.35% (P<0.01).结论:雷公藤多苷纠正T淋巴细胞紊乱,雷公藤多苷联合rhIL-11治疗ITP具有起效时间短、疗效持久等特点,达到与糖皮质激素相当的疗效,且副作用少、费用低、患者耐受性好,可作为ITP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

  • 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在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薛春娥;沈庆慧;王艳;张敬宇;林凤茹

    目的:了解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在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化学发光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分别检测37例初诊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2个月和3个月血清EPO的水平及铁蛋白的含量.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①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前组、治疗1个月组及治疗2个月组血清EPO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的sEP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组,随着贫血情况的纠正血清EPO水平逐渐降低,而治疗3个月组与正常对照组sEP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的铁蛋白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各组的血清铁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组增高,而治疗后各组间血清铁蛋白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logEPO与血红蛋白呈显著负相关,而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含量,仅在治疗前与血红蛋白含量呈正相关(r =0.449,P=0.005),治疗后各组及正常对照组的铁蛋白含量与血红蛋白均无相关性;③重度贫血组的血清EPO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贫血组,随着贫血的加重血清EPO水平逐渐升高.结论:EPO参与了红系造血过程,能反映贫血程度,其对贫血的敏感性高于血清铁蛋白,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评估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参数的探讨

    作者:谢军;刘彦慧

    目的:探讨骨髓巨核细胞与外周血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设ITP患者组(46例)、非ITP患者组(45例)和健康人对照组(48例),分别检测ITP和非ITP组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及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血小板参数;采用t检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非ITP组相比,ITP组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其中颗粒巨、幼巨核细胞明显增加,产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外周血血小板各参数2组间无差异(P>0.05).ITP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外周血小板数量和压积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髓巨核细胞数目、分类及外周血血小板各参数,对ITP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重组表达糖蛋白GPⅢa片段偶联荧光微球分析人血小板抗原-1系统同种抗体

    作者:许先国;刘瑛;陈舒;洪小珍;陶苏丹;马开荣;蓝小飞;何吉;朱发明

    目的:应用偶联血小板GPⅢa重组表达片段的Luminex xMAP荧光微球,检测血小板抗HPA-1a和-1b抗体.方法:以倍比稀释成12个浓度(原液~1/2048)的抗HPA-1a WHO国际标准品,比较MAIPA和Luminex xMAP技术检测抗HPA-1a的灵敏度.以8份抗HPA-1 a/b阴、阳性对照,36份WHO血小板抗体质控盲样,评估流式荧光微球技术检测抗HPA-1a和-1b的特异性.结果:MAIPA检测抗HPA-1a的灵敏度为滴度1/64(抗体浓度1.56 IU/ml),流式荧光微球检测的灵敏度远高于滴度1/2048(抗体浓度0.049 IU/ml).微球分析法能特异性鉴别抗HPA-1a和-1b阴、阳性对照.36份盲样中,有1份样本,在高浓度对偶抗体的影响下,产生抗HPA-1b假阳性结果.其余样本的微球分析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能准确检出抗HPA-1a和-1b抗体,而且与HLA和ABO抗体以及其它的血小板抗体(包括抗HPA-3b、-5b、-15b、-GPⅠb/Ⅸ和非HPA-1特异性的抗-GPⅡb/Ⅲa)未发生交叉反应.结论:基于重组偶联血小板GPⅢa的流式荧光微球技术可灵敏、特异性检测血小板HPA-1系统抗体,适合于临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抗体特异性鉴定.

  • 抗凝剂对ITP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的影响及抗体种类与糖皮质激素疗效的相关性

    作者:陈洋;葛健;阮敏;朱凌燕;曾庆曙;夏瑞祥;倪合宇

    目的:探讨改良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法中EDTA(二价阳离子熬合剂)和肝素钠抗凝剂对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的影响,并研究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种类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差异.方法:分别留取EDTA和肝素钠抗凝的ITP患者标本140份,采用改良MAIPA法分别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GPⅡb/Ⅲa和GPⅠbα),比较两种抗凝剂的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140例患者EDTA抗凝组检出GPⅡb/Ⅲa抗体阳性55例,肝素抗凝组检出GPⅡb/Ⅲa阳性76例,两者阳性重复42例;其中EDTA组阳性而肝素组阴性者13例,肝素组阳性而EDTA组阴性者34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38,P<0.05).140例患者EDTA抗凝组检出抗GPⅠbα抗体阳性62例,肝素抗凝组阳性51例,两者重复42例;其中EDTA组阳性而肝素组阴性者20例,而肝素组阳性EDTA组阴性者9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4,P>0.05).320例患者采用标准糖皮质激素治疗,抗GPⅠbα抗体阳性143例,有效率39.9%,抗GPⅠbα抗体阴性177例,有效率79.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3.115,P<0.05).结论:EDTA抗凝剂对改良MAIPA法检测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GPⅡb/Ⅲa)有影响;抗GPⅠbα抗体阳性可能是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新生儿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谭梅;卢森;吴柳松;靳大卫;彭智宇;陈艳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NGS)技术在新生儿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采集我院出生的206例新生儿足底血,制成干血片,用高通量测序(NGS)技术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根据其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206例受检新生儿中筛查出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的有22例,其中α-地中海贫血11例,β-地中海贫血11例,新发5例.11例α-地中海贫血以基因缺失为主,共7例,所占比例达到64% (7/11),具体基因型分布:右侧缺失型(αα/-α37)4例,东南亚型(αα/-SEA)2例,左侧缺失型(αα/-α4.2)1例,其余4例为基因点突变所致,占36% (4/11),分别为:Hb Part-Dieu杂合、Hb Quong Sze杂合、Hb Westmead杂合、HBA1:c.95 +9C>T(新发突变);11例β-地中海贫血主要为β-链基因点突变所致,共检出7种突变基因型;以CD17(A→T)位点的突变多见,占27%(3/11),-50 G>A杂合2例、Hb Hamilton杂合1例、IVS-Ⅱ-654(C→T)1例,其余4种为新的基因位点突变,分别为:HBB:c.316-116C>A、HBB:c.316-248G>T、HBB:c.315 +63T>C、HBB:c.-23 A>G.结论: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新生儿足底干血片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是可行的,不仅能有效地检出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类型,而且还能发现新的基因突变.本方法具有采集标本简单、结果精确度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为地中海贫血的早期诊断提供保障.

  • Th17细胞/Treg细胞失衡在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王强;史洋溢;曹玫;董巍;张剑波

    目的:探讨Th17细胞、CD4+ 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儿童HSP的治疗从调控Th17/Treg失衡作为切入点提供一条新思路.方法:以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初次发病的HSP急性期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及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采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ORγt mRNA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用双抗夹心ABC-ELISA技术测定血清IL-17A、TGF-β1、IL-2和IL-6浓度.结果:HSP组Th17细胞(2.75±0.60%)及RORγt mRNA(1.11±0.51)明显高于对照组Th17细胞(1.41±0.29%)及RORγt mRNA(0.65±0.24)(P<0.01),而Treg细胞(4.56±1.26%)及FoxP3 mRNA(1.15±0.45)明显低于对照组Treg细胞(7.85±1.97%)及FoxP3 mRNA(2.32±1.13)(P<0.01);HSP组血清IL-17A(40.40±11.81 pg/ml)、1L-6(75.38±27.19 pg/ml)、TGF-β1 (309.41±81.03 pg/ml)与对照组IL-17A(20.32±10.70 pg/ml)、IL-6 (25.16 ±8.31 pg/ml)、TGF-β1 (236.34±66.01 pg/ml)相比明显升高(P<0.01),而血清IL-2 (25.60±13.19 pg/ml)水平与对照组(34.42±11.69 pg/ml)比较则降低(P<0.01);在HSP组Th17细胞表达与RORγt mRNA、IL-17A、IL-6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0.938,0.934(P<0.01);Treg细胞表达与FoxP3mRNA,IL-2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4,0.932(P<0.01).结论:急性期HSP患儿存在Th17细胞、RORγt mRNA及IL-17A表达水平升高,Treg细胞和FoxP3mRNA表达水平降低,Th17/Treg细胞的失衡;急性期HSP患儿存在血清TGF-β1、IL-6水平增高,IL-2水平降低,且Th17细胞表达水平与IL-6表达呈正相关,Treg细胞表达水平与IL-2表达呈正相关.

  • IFN-γ+874A/T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关系

    作者:曾强;王红;常红;刘霆

    目的:探讨IFN-y+ 874A/T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易感性以及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确诊的133例汉族AA患者的静脉血标本,其中有62例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且观察期超过4个月,100例汉族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和DNA测序法检测A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IFN-γ基因+874A/T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①AA组中IFN-γ+874 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4.8%和48.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7.0%、23.0% (P <0.001,P<0.001);②62例AA患者中34例免疫抑制治疗有效,其中携带IFN-y+ 874A/T位点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5%及71.4%,显著高于携带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者的27.3%和41.2% (P =0.008,P=0.001).结论:IFN-γ+ 874 A/T基因多态性与AA易感性和免疫抑制治疗疗效可能有关.

  • 不同贮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水平的研究

    作者:范丽萍;黄豪博;魏世金;傅丹晖;曾丰;黄清华;洪金全

    目的:探讨不同贮存时间对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水平的影响及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的可能来源.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不同贮存时间悬浮红细胞和对照血浆中精氨酸酶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比色法检测不同贮存时间悬浮红细胞和对照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应用相关性分析分析方法不同贮存时间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水平与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及MPO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贮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血浆;但是,不同贮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与对照血浆中MP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三者均不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同贮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水平与游离血红蛋白水平不相关(r=0.03),但与MP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6).结论:不同贮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水平显著升高,但不随贮存时间延长而增加.悬浮红细胞中残留的少量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可能是精氨酸酶的主要来源.

  • 目标序列捕获测序检出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LR基因新的复合突变

    作者:李栋梁;张静;刘艳丽;焦保全;王志伟;王友君;李文静;侯兰芬;郭宏谋

    目的:探讨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yruvate kinase deficiency,PKD)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应用目标序列捕获和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临床拟诊PKD患儿的PKLR基因12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测序,采用SIFT及PolyPhen-2数据库预测突变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在确定患者致病基因型后,应用Sanger测序技术对此基因型进行验证.结果:NGS结果显示,患儿PKLR基因存在罕见的双重杂合突变:第5外显子661G> A(Asp221Asn)和第10外显子1528C> T(Arg510Ter),导致该基因的第221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第510位氨基酸由精氨酸突变为终止密码子,使PKLR基因氨基酸链编码提前终止;Sanger测序技术进一步验证了该双重突变的存在.检索相关文献及数据库显示,这两种突变在人群中的发生率极低,蛋白质功能预测均显示为有害.结论:PKLR基因661 G>A与1528 C>T双重杂合突变是该PKD患儿的分子发病机制,PKD患者同时存在上述复合突变的报道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 Th1/Th17失衡在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姚瑶;潘彬;边月平;夏丹丹;程海;宋国梁;曾令宇;徐开林

    目的:观察Th1和Th17细胞亚群失衡对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发病的影响.方法:在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中,应用小剂量常山生物碱衍生物(halofuginone,HF)进行干预以改变Th1/Th17平衡.分别设立无药物干预的对照组(GVHD组)和联合应用HF干预组(GVHD+ HF组).移植后连续观察受鼠的生存率和急性GVHD临床评分,监测外周血中Th1、Th17细胞含量,Th1/Th17比率,以及IFN-γ和IL-17A的浓度.分析肝脏和小肠组织中IFN-γ和IL-17A的相对表达水平,以及相应的GVHD病理学改变.结果:应用小剂量HF可增加受鼠外周血中的Th1/Th17比率、死亡率和临床表现评分(P<0.05);急性GVHD临床评分与外周血中的Th1/Th17比率呈正相关关系(P <0.001);应用小剂量HF可降低小肠内IL-17A的表达水平并增加小肠内IFN-γ的表达水平(P<0.05),加重小肠的GVHD损伤,同时,HF亦可增加肝脏IFN-γ的表达水平(P<0.05)并加重肝脏GVHD损伤.结论:Th1/Th17亚群失衡与小鼠急性GVHD的发生密切相关.

  • 建立非基因整合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株

    作者:许静;盛梦瑶;周圆;邢文;白洁;温伟;纪光臻;张鸿雁;金晖

    目的:利用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C)技术建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系,为研究血液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一个实验模型.方法:采用非基因整合型质粒重编程携带JAK2 V617F突变的PMF患者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诱导生成该患者特异的iPS细胞株.结果:采用此方法建立的iPS细胞株,在体外能够稳定传代,无外源性基因整合,多能性基因表达水平与人胚胎干细胞类似,在体内具有形成三胚层结构的能力.测序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患者的iPS细胞株携带不同负荷的JAK2V617F突变.结论:成功地建立非基因整合的PMF患者特异的iPS细胞株,这为研究PMF的发病机制、化疗药物筛选及实现精准化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疾病模型.

  • 新等位基因HLA-DRB1 * 16:36的鉴定及确认

    作者:卢丽君;左维泽;张万江;章乐;吴芳;吴江东

    目的:鉴定和确认中国人群HLA新等位基因DRB1 * 16:36.方法:应用PCR-SBT技术对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血液提取的DNA进行分型,对可能的新等位基因采用组序列特异性引物和单链测序基因分型技术进行测序,与已知同源性相似基因的序列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序列的差异.结果:新等位基因与其同源性相似的等位基因DRB1* 16:23相比,其差异在于第227和236位碱基由A→T和T→C,分别引起第47位氨基酸由酪氨酸→苯丙氨酸、第50位氨基酸由缬氨酸→丙氨酸.结论:确认了该等位基因为HLA-DRB1的一个新等位基因,并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DRB1 * 16:36.

  • 不同剂量环磷酰胺对正常ICR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

    作者:熊国林;邢爽;申星;杨萌;余祖胤

    目的:探讨制备白细胞减少症ICR小鼠模型时环磷酰胺(CTX)的给药剂量.方法:96只正常ICR小鼠分为CTX8、CTX100、CTX120、CTX150和CTX300 5组,前4组用CTX 80、100、120和150 mg/kg,每天1次,连续3d腹腔注射;第5组CTX 300 mg/kg单次腹腔注射,观察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象的变化.结果:CTX首次注射后4d外周血白细胞数检测值低,在CTX80 CTX100、CTX120 、CTX150和CTX300组分别为CTX前检测值的35.0%、26.7%、12.6%、12.7%和27.9%,表明CTX80组CTX剂量偏小,白细胞数低值>30%,而CTX120和CTX150对造血损伤太重.结论:连续3d每天1次腹腔注射CTX 100 mg/kg可制备较理想的化疗ICR小鼠模型.

中国实验血液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