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중국실험혈액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23/R
  • 国内刊号: 陈潮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jexphema@263.net
  • 曾用名: 实验血液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Notch信号通路参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冬梅;李斑斑;李纯璞;滕清良

    Notch是一个高度保守的信号系统,在许多生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otch在造血系统中,特别在T细胞的发育中发挥着多种的作用.近期的数据表明,Notch也调节成熟T细胞的分化和功能.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异基因HSCT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新近研究表明Notch在T细胞介导的aGVHD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鼠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模型中,给予Notch受抑的供体T细胞或移植后暂时阻断Notch受体或配体时aGVH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显著降低,而不会导致免疫全面抑制.因此,抑制T细胞的Notch信号是控制aGVHD一个有吸引力的治疗靶点.本文就aGVHD病理生理学,Notch信号通路与aGVHD问题作一综述.

  • 外泌小体内miRNA在多发性骨髓瘤进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作者:杨雅芝;张小燕;万倩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起源于B细胞系的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位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尽管针对MM的治疗方法不断取得进展,但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仍然不理想.因此,进一步明确MM的发病机理,以求发现新的治疗方法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研究已证实,骨髓微环境在MM的发病及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肿瘤微环境可通过改变其内细胞分泌的外泌小体(exo-some)所含物质(miRNA、mRNA及蛋白质)调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促进肿瘤进展及转移,其中外泌小体所含的miRNA因具有抑癌基因和癌基因功能受到了广泛关注.现有研究结果显示,此种外泌小体所含miR-15a低表达,同/或miR-135b及miR-21高表达时,可通过调控一系列信号通路,如PI3K/Akt/eNOS/VEGF、FIH-HIF、MAPK/ERK/Ras等影响MM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治疗MM的新靶点.本文就现有关于MM分泌的外泌小体所含miRNA在MM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 中国南方地区地中海贫血研究进展

    作者:杨阳;张杰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由于珠蛋白基因突变或者缺失而导致珠蛋白生成障碍的典型的单基因遗传病,主要类型为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高发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见于东南亚,中东,非洲和地中海人群.在我国南方地区包括广东省、广西省、贵州省和云南省等,地中海贫血是影响大、发病率高的遗传病之一,其基因突变类型具有明显的种族特征和地域差异.对南方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群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的分析将有利于制定南方地区地中海贫血的防控措施.现就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机制、流行病学及我国南方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予以综述.

  •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诊断性生物学标记物研究进展

    作者:王飞雁;高春记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影响移植总体疗效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aGVH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靶器官组织的活检.近年来,aGVHD的诊断性生物学标记物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相关并发症的研究热点,已发现多种miRNA、细胞因子及免疫调节细胞与aGVHD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相关.本文从基因水平、蛋白质水平及细胞水平3个层面对aGVHD相关生物学标记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铁过载相关机制的研究在MDS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郑晴晴;常春康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表现为造血干细胞的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导致外周血细胞计数减少、幼稚细胞增多及高风险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DS是血液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尚无有效的治愈手段,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MDS中存在明显的铁过载现象,且铁过载能够影响MDS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及白血病转化风险,而对MDS患者进行祛铁治疗可一定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MDS中铁过载的研究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迄今为止,大量研究表明输血、无效造血、基因改变、线粒体凋亡及ROS等与铁过载发生有密切关系,研究这些因素与铁过载的关系对于指导MDS中祛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铁过载发生的相关机制及其在MDS中的重要意义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新型小分子药物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乔静巧;何苗;张姝婷;白海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西方国家常见的成人白血病,以CD5+CD19+ CD23+的B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结中的聚集为特征.在过去的20年里,CLL的治疗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变化,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sponses,CR)由初的<5%提高到了现在的40%-50%.这一进步归因于联合化学免疫疗法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干的治疗,尤其近5年来一些新型药物的爆发式出现,给复发/难治患者和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方案.本文主要针对已被批准或已用于临床治疗CLL的新型小分子药物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讨论的主要药物包括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brutinib),PI3K抑制剂(idelalisib),Syk抑制剂,BCL-2抑制剂等.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疗效预测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亦含;李玉峰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使慢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但TKI耐药和患者不耐受的出现使部分患者难以获得满意疗效,治疗前筛选出高危患者以选用合适的TKI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早期发现耐药而及时转换TKI,有助于TKI的精准使用和疗效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就初诊患者基线临床、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和伊马替尼早期治疗反应规律对患者远期预后影响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MicroRNA介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黄英丹;鹿全意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常规化疗的长期生存并不理想,特别是此种疾病的高危患者的预后差.对化疗耐药是AML难治、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在真核生物中新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长度为19-25 nt,其在转录后水平通过与特异的靶mRNA的3'UTRs(untranslated regions)结合使之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从而调控相关靶基因的表达.已经有证据表明,miRNA的失调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研究发现miRNA在AML耐药的形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ABC转运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耐受3个方面对miRNA介导的AML的主要耐药机制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Notch-Hes信号通路异常与急性白血病

    作者:谷振阳;王利;高春记

    Notch信号的异常活化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密切.Notch信号通路的核心组件包括Notch受体、Notch配体、CSL DNA结合蛋白、下游靶基因等效应分子等4部分.任何影响配体、受体、信号转导分子及效应分子的因素都会对Notch信号通路的传递产生影响.基于异常Notch信号在急性白血病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多种针对Notch上游信号的靶向药物,但是由于Notch信号的复杂性、多效性,现有针对Notch上游信号的靶向药物毒副作用较多.Hes基因家族是Notch信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靶基因,并且与白血病发生之间的关系密切.本文简述了该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期望Hes蛋白或基因的深入研究能为研发新一代靶向药物提供参考.

  • 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吴方恬;徐卫;李建勇

    为进一步揭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建立合适的转基因动物模型至关重要.现有的人CLL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主要是通过模拟CLL相关的遗传变异及基因调控异常来实现的,其中TCL-1转基因小鼠的应用为广泛.此外,还有miRNA15a/16-1基因敲除小鼠等模型.现就目前人CLL转基因动物模型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TCL-1转基因小鼠及其衍生模型,miR15a/16-1基因敲除小鼠与miR29转基因小鼠,BAFF和APRIL转基因小鼠,BCL-2:Traf2DN双转基因小鼠,IRF4-/-Vh11转基因小鼠等.

  • 癌-睾丸抗原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研究进展

    作者:杨志瑞;于力;朱海燕

    癌-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s,CTA)是一组肿瘤相关抗原,主要定位于X染色体,限制性表达在正常的睾丸、卵巢、胎盘等免疫豁免组织,在其他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各种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CTA相关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可以被表观遗传学药物所调控,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有效靶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难以被治愈,其临床复发率高.有研究证实,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及原代细胞均表达CTA,并提示其与预后相关.现就CTA在MM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血小板受体GPⅥ作为抗血栓靶点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盼;乔建林;徐开林

    血小板活化是生理性止血中的关键步骤,在病理性血栓形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以预防和治疗血栓是血栓性疾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目前临床抗血栓药物的高效性以出血风险增加为代价.血小板糖蛋白受体Ⅵ (GPⅥ)是血小板特异性受体,其与胶原的结合是血小板活化的关键.它作为一种新型抗血栓药物靶点,其拮抗剂能抑制血栓及其炎症反应,又不干扰正常止血机制,既安全又有效.本文对血小板GP-Ⅵ的结构与功能,在出血和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拮抗剂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未来开发出具有临床意义的以GPⅥ为靶点的抗血小板药物进行展望,以期为血栓栓塞性疾病提供可靠的药物治疗.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血小板减少研究进展

    作者:黄爱杰;胡晓霞;王健民

    血小板减少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常见的并发症.此类患者较无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总生存(OS)率及无病生存(DFS)率降低,死亡率明显增高,与预处理前较低血小板计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等因素显著相关,其发病机制涉及骨髓微环境的异常,治疗采用促血小板生成素、间充质干细胞输注等方案.本文将从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定义、对预后的影响、相关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等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进展

    作者:王飞雁;高春记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晚期非复发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目前仍然是cGVHD临床的一线标准治疗措施.然而,由于长期大剂量激素的应用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以及激素耐药和复发难治患者的出现,探讨cGVHD新的治疗方法仍然是研究的热点.allo-HSCT后患者T细胞和B细胞稳态的调节异常是目前研究中较为关注的cGVHD发病机制的重要部分,本文就cGVHD发病过程中的相关致病因子及信号通路的靶向防治策略的相关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

  • CD34+/CD38low/-/CD123+细胞表达水平对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意义

    作者:向立丽;邱国强;谢晓宝;岑建农;胡绍燕;顾伟英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D34 +/CD38low/-/CD123+细胞表达水平,并分析CD34+/CD38low/-/CD123+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48例初诊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 +/CD38low/-/CD123+表达水平,分析CD34 +/CD38low/-/CD123+细胞表达水平与完全缓解率、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相关性.结果:初诊AML患者骨髓细胞中CD34 +/CD38low/-/CD123+阳性细胞中位表达率为2.8%(0.01%-67%).AML患者CD34+/CD38low/-/CD123+高表达与NPM1野生型呈正相关(x2=5.194,P=0.023),而与FL T3-ITD突变阳性无相关性(x2=0.418,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CD34+/CD38low/-/CD123+高表达与较低的完全缓解率(P=0.035)、较差的无病生存(P<0.001)、较短的总生存(P <0.001)相关.结论:CD34+/CD38low/-/CD123+表达率与AML患者治疗的反应及生存密切相关,在临床中可做为快速识别患者治疗失败的风险预后指标.

  • 异土木香内酯通过caspase依赖凋亡途径抑制K562/A02细胞增殖

    作者:官永海;张小旦;蔡虹;杨春辉

    目的:探讨异土木香内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选用异土木香内酯0、6.25、12.5、25、50和100 μmol/L分别处理K562/A02细胞12、24和48 h,用CCK-8法测定异土木香内酯对K562/A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异土木香内酯对K562/A0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及细胞凋亡(apoptosis)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异土木香内酯能够明显抑制K562/A02细胞增殖,其作用24 h的IC5o值约为(15±1.42)μmol/L(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0、10、15、20 μmol/L异土木香内酯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5±0.52)%、(18.07±4.03)%、(27.53±3.01)%和(34.99±4.91)%(P<0.05),同时线粒体膜电位逐渐降低,分别为(96.42±3.59)%、(74.25±6.91)%、(60.97±5.69)%和(31.28±4.95)%;此外,也伴随着细胞内活性氧的增加,分别为(5.03±1.43)%、(17.55±3.85)%、(32.09±3.23)%和(44.38±5.92)%.异土木香内酯能够明显下调BCL-2的表达,上调BAX、cytochrome C、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的表达.结论:异土木香内酯对K562/A0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caspase依赖的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 TRAM-34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作者:姜天华;黄志刚

    目的:探讨KCa3.1通道抑制剂TRAM-34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L-60细胞,给予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25、50、75、100 nmol/L TRAM-34的培养液,给予对照组加入含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液,同步培养24、48和72 h后加入MTT溶液以检测TRAM-34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在TRAM-34处理后的每个浓度收集细胞l×106个,采用膜联蛋白Ⅴ-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Ⅴ-FITC)/碘化丙啶(PI)双染或PI单染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TRAM-34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时相分布情况,采用Transwell检测TRAM-34各浓度24、48 h处理后的穿膜细胞数,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RAM-34对CDK6、P53及MMP-2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 nmol/L),除低浓度(25 nmol/L) TRAM-34处理24 h对HL-60细胞增殖无影响外,其余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及p53 mRNA水平均升高,S期细胞比例、穿膜细胞数及CDK6、MMP-2 mRNA水平均降低,而且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M-34对HL-60以上指标的作用效果随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各浓度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AM-34可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同时可诱导细胞凋亡及G0/G1期阻滞,且TRAM-34作用的时间和浓度均对HL-60细胞恶性行为有影响.

  • BCR-ABL与泛素E3连接酶c-CBL的相互作用在慢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作者:毛建华;黄秋花;刘萍;罗成;奚晓东

    目的:通过对BCR-ABL与泛素E3连接酶c-CBL的相互作用结构域的筛查,明确砷剂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结构基础.方法:根据BCR-ABL与c-CBL的结构信息,对二者的结合界面进行结构模拟与分析,基于此构建BCR-ABL的不同突变体[(△SH2(Src同源结构域2)、△TyrKC(酪氨酸激酶催化结构域)和△SH2/TyrKC(S/H))以及c-CBL的突变体△RF(环指结构域),转染293T及HeLa细胞,应用免疫共沉淀(Co-IP)]及免疫荧光(IF)共定位的方法筛查BCR-ABL与c-CBL的相互作用结构域.结果:Co-IP发现BCR-ABL的TyrKC结构域主要参与了与c-CBL的相互作用,SH2结构域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作用弱于TyrKC结构域;当两个结构域同时截短后,BCR-ABL与c-CBL几乎不发生相互作用;同时c-CBL的RF结构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BCR-ABL的相互作用.IF的结果与Co-IP相符,证明了结构模拟的准确性.结论:BCR-ABL的TyrKC和SH2结构域主要参与了与c-CBL的相互作用,而c-CBL的RF结构域参与了与BCR-ABL的相互作用.c-CBL与BCR-ABL的相互作用对BCR-ABL的稳定性发挥调控作用,对于深入理解砷剂靶向治疗CML分子机制提供了结构基础.

  • 依鲁替尼与达沙替尼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及其机制实验研究

    作者:邓媛;陶善东;张欣;马晶晶;何正梅;陈月;邓之奎;于亮

    目的:研究Btk抑制剂PCI-32765(依鲁替尼)和酪氨酸激酶Bcr-abl抑制剂Dasatinib(达沙替尼)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Sup-B15、RS4;11)增殖、凋亡的影响,为其用于Ph+和Ph-ALL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PCI-32765和Dasatinib单药及联合用药处理Sup-B15与RS4;11细胞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刘氏染色法观察对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CI-32765和Dasatinib对Btk上下游信号分子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结果:PCI-32765对RS4;11和Sup-B1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Sup-B15细胞对其敏感性高于RS4;11,IC50值分别为3和8μmol/L(P <0.05).Dasatinib对RS4;11和Sup-B1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也呈剂量依赖性,IC50值分别为5μmol/L和5 nmol/L,相差1 000倍(P<0.01).Dasatinib与PCI-32765联用后,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PCI-32765和Dasatinib分别作用RS4;11和Sup-B15细胞8、12、24、36、48和72 h,PCI-32765与Dasatinib单药组及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存活率均逐渐降低,且两药具有协同作用,呈时间依赖性.PCI-32765或/和Dasatinib处理的RS4;11和Sup-B15细胞体积缩小,细胞质密度增加,核固缩、核偏位、核碎裂,但小剂量Dasatinib单药对RS4;11细胞凋亡促进不明显,联合用药组凋亡细胞增多.PCI-32765或/和Dasatinib处理Sup-B15细胞BCR-ABL、Btk、Lyn、Src表达水平及活性均降低,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RS4;1 1细胞Btk、Lyn、Src表达水平及活性均降低,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结论:PCI-32765或Dasatinib均可明显抑制Sup-B15和RS4;11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且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活化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 IFN-α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吴艺;程志;石琳;冯磊;李英梅;吕殿亮

    目的:研究IFN-α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CML患者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n=25)和复合治疗组(n=25),选择3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组和复合治疗组患者口服羟基脲,在常规治疗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合治疗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采用ELISA法检测血液中ALP、IL-6、PGE-2、MMP-2、及bFGF含量,对比对照组和CML组、CML慢性期和CML急变期组的上述指标的变化,记录治疗6周后细胞遗传学、分子学和血液学的疗效.结果:CML慢性期患者和急变期患者血清中ALP、IL-6、PGE-2、MMP-2及bFGF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ML慢性期患者血清中的MMP-2和bFGF的含量高于CML急变期患者(P<0.05);CML慢性期患者的ALP、PGE-2和IL-6水平明显低于CML加速急变期患者(P<0.05);治疗2周、6周后复合治疗组的ALP、IL-6、PGE-2、MMP-2及bFGF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结束后常规治疗组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为56%,低于复合治疗组的84%(x2=18.667,P<0.001);常规治疗组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为32%,明显高于复合治疗组的12% (x2=11.655,P<0.001);常规治疗组的完全分子学缓解(CMR)为12%,显著高于复合治疗组的4%(x2=4.347,P=0.037).随访中,常规治疗组中位生存期显著短于复合治疗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IFN-α能缓解CML患者的症状,抑制CML进程,有效抑制相关疾病细胞因子的表达.

  • MicroRNA-210与微小残留病灶的联合检测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预后意义

    作者:梅妍妍;李志刚;张谊;张伟令;张品伟;王楠;黄东生

    目的:检测MicroRNA-210(miR-210)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水平,探讨miR-210与微小残留病灶(MRD)联合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RQ-PCR方法检测88例初诊儿童ALL骨髓样本中miR-210的表达水平及第33天的MRD表达水平.结果:miR-210在儿童ALL初诊骨髓样本中普遍高表达,且在非复发组miR-210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复发组(10.64±1.5 vs 3.27±0.68)(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与高表达组相比,miR-210低表达组具有较差的无复发活存率(RFS) (P =0.011)、无事件活存率(EFS) (P =0.013)及总活存率(OS) (P =0.0108).根据miR-210及MRD水平,将88例患儿分为3组.miR-210-MRD高风险组复发率(70%)显著高于miR-210-MRD中风险组(6.25%)及miR-210-MRD低风险组(2.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miR-210-MRD高风险组RFS、EFS及OS均显著低于中风险组和低风险组(P<0.01).结论:儿童ALL初诊骨髓样本中miR-210的表达水平对疾病复发、诱导失败有良好的预测价值.miR-210的低表达与低LFS、EFS及OS高度相关.miR-210与第33天MRD水平的联合检测,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预后差、复发风险大的患儿.

  • shRNA干扰mPGES-1基因对K562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的影响

    作者:陈娇婷;李益清;尹松梅;聂大年;谢双锋;王秀菊;吴裕丹;肖洁;马丽萍

    目的:探讨抑制前列腺素E2合酶1(mPGES-1)表达对人急性白血病K562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shRNA干扰技术下调K562细胞中mPGES-1表达,实验设立了如下研究小组:①干扰组(KD),②阴性细胞(NC)非特异序列shRNA干扰组;③未处理组(CON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 和cyclin D1在3组细胞中的表达;构建K562细胞人-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应用HE染色观察各组肿瘤组织的结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和NC组比较,细胞体外实验结果显示KD组β-catenin和cyclin D1表达量减少(P<0.05);动物体内实验结果显示,KD组瘤体生长明显减慢,移植瘤体积明显缩小,重量明显减轻(P<0.01);HE染色显示,KD组细胞排列相对松散,间质较多,肿瘤细胞核小,细胞质较少;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KD组β-catenin和cyclin D1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下调mPGES-1表达能显著抑制人急性白血病K562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β-catenin和cyclinD1表达相关.

  • 水合淫羊藿素对THP-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旷文勇;郑敏翠;张广森;李睿娟

    目的:探讨水合淫羊藿素(icaritin)对THP-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TS法、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检测icaritin对THP-1细胞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CL-2、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4-32 μmol/L icaritin作用24-72 h对THP-1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P<0.05),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r=0.946);4-32 μmol/L icaritin作用24和48 h,对THP-1细胞有凋亡诱导作用(P<0.05),也显示时间-剂量依赖关系(r=0.924).icaritin作用THP-1细胞48 h后,THP-1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BAX和Caspase-3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Icaritin对THP-1细胞有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icaritin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THP-1细胞的凋亡.

  • 三氧化二砷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王愿;杨洁;李杰;王瑞仓;袁军;李燕;王素云;王超;郝洪岭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TO)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机制,探索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治疗的新靶点.方法:体外培养人CML细胞株K562细胞,采用不同浓度ATO处理K562细胞;MTT法检测经ATO处理24、48和72 h后细胞的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化、K562细胞表面分子CD44的表达水平;RT-PCR分析K562细胞β-catenin和cyclinD1基因的改变.结果:2μmol/L ATO处理的细胞即出现显著的细胞增殖抑制效应,且抑制率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r =0.997,r=0.813),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CD44的表达率逐渐下降.AnnexinV/PI双染FCM显示,2.5-10 μmol/L的ATO作用48 h均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r =0.985).不同浓度ATO作用细胞48 h后,G0/G1期的细胞比例随药物浓度的增加逐渐增高(r=0.813),S期细胞比例逐渐降低(r=-0.800).RT-PCR结果显示,随着ATO浓度的增加K562细胞β-catenin及CylinD1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r=-0.924).结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ATO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D44影响Wnt/β-catenin通路的传导,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影响基因转录,从而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

  •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伊马替尼对K562/G01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吴晶晶;丁亦含;邓之奎;史玉叶;卢雪莹;李玉峰

    目的:探索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HHT)联合伊马替尼(Imatinib,IM)对K562/G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HHT联合IM对K562/G0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及磷酸化酪氨酸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210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HT联合IM与单药相比,对K562/G01细胞的增殖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HHT与IM联合可显著抑制K562/G01细胞内的p-Tyr及p-Crk1的表达水平,并能使p210蛋白及其下游通路蛋白PI3K和p-Akt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HHT联合IM可协同抑制K562/G0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210蛋白表达及其激酶活性有关.

  • MCL-1在原代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萍;金晴;姜熙;尤沛栋;原琴;黄慧芳

    目的:通过检测MCL-1在核型正常的原代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7例初诊AML(除APL外)且染色体核型为正常的患者标本,采用CD3单克隆抗体负分选法分离出原代AML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FQ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CL-1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分析MCL-1表达水平与初诊时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原始细胞比例、髓外浸润、肿瘤药敏、获得CR所需疗程数等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原代AML细胞中,MCL-1及其蛋白水平的表达量与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原始细胞比例无相关性;初诊时发生髓外浸润和无髓外浸润的AML患者MCL-1表达无差别;1-2个疗程标准方案后获得CR的AML患者,其MCL-1表达水平低于未获得CR的AML患者(P <0.05);MCL-1蛋白表达高的原代AML细胞对常规化疗药物体外药敏的耐药率高于表达低者(P<0.05).结论:MCL-1表达量可能与AML患者的多药耐药相关,可能成为AML患者临床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 地西他滨增强allo-NK细胞杀伤白血病干细胞敏感性研究

    作者:李倩;魏姗姗;李劲高;陈少贤;陈景;黄晖婷;彭琪;夏平方;佘妙容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增强allo-NK细胞杀伤白血病干细胞(LS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从KG1a细胞中分选LSC.从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分离纯化同种异体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reactive natural killer,allo-NK)细胞;LDH法检测allo-NK细胞对LSC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llo-NK细胞诱导LSC凋亡及LSC表面NKG2D配体MICA/B和ULBP1-3的表达.结果:地西他滨10 μmol/L处理LSC 24 h后,allo-NK细胞对LSC的杀伤率明显增高,在效靶比为5∶1、10∶1、20∶1时分别为(60.52% ±3.52% vs 22.08% ±2.07%、73.93%±2.33% vs 28.99% ±3.13%、83.08%±1.32% vs 36.44%±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他滨10μmol/L处理LSC 24 h后,在效靶比为10∶1时,allo-NK细胞诱导LSC的凋亡率为7.84%±0.34%,明显高于LSC未处理组(3.33%±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他滨10 μmol/L处理LSC 24 h后,LSC表面NKG2D配体(MICA/B、ULBP1、ULBP2、ULBP3)的表达上调,高于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可能通过上调NKG2D配体增强allo-NK细胞对LSC的杀伤作用.

  •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献血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结果分析

    作者:门守山;商发奎;韩春花;宋金香;韩景银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TP)特异性抗体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期采用新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雅培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共计66 298份;对TP-ELISA法阴性而TP-CMIA法阳性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确证.结果:在66 298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中,TP-ELISA法检出250份阳性,阳性率0.38%;TP-CMIA法检出297份阳性,阳性率0.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不一致的47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采用TP-WB法检测确证,有32份阳性,15份阴性,而TP-ELISA法全阴性.结论:TP-CMIA法敏感性高于TP-ELISA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检测快速,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在血站梅毒螺旋体检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糖基转移酶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梁延连;苏宇清;张印则;吴凡;李大成

    目的:建立糖基转移酶的测定方法,探讨人类血清中A、B糖基转移酶的活性,为检测酶的含量与研究酶的活性打下基础.方法:用测定糖基转移酶活性的试剂盒(glycosyltransferase activity kit)绘制适合本实验室的磷酸盐标准曲线.以该标准曲线为基础,测定已知A型、B型人血清中A、B糖基转移酶的活性.结果:绘制出适合本实验室应用的糖基转移酶测定的标准曲线:y =2671,3x-0.596,R2=0.9998;同时建立起测定人类血清中A、B糖基转移酶的方法.结论:建立的糖基转移酶活性的测定方法适用于通用型糖基转移酶活性的测定,同样适用于人类血清中A、B糖基转移酶活性的检测.

  • 斑马鱼异种异体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的建立

    作者:叶永斌;张明宛;邱大发;郭子文;何慧清;许晓军

    目的:探讨利用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和斑马鱼建立斑马鱼白血病模型,为白血病的研究及治疗药物的筛选提供更为直接的体外研究模型和体内实验依据.方法:利用MitoRed染料对白血病干样细胞KG-1a细胞进行标记,然后通过显微注射法把KG-1a细胞植入斑马鱼胚胎的卵黄囊中,观察移植后斑马鱼胚胎的大体存活状态、细胞在斑马鱼体内的增殖和扩散转移;应用组织学切片观察移植后细胞对斑马鱼组织器官的侵袭作用.结果:KG-1a细胞植入斑马鱼胚胎的卵黄囊后,MitoRed标记的KG-1a细胞数目随时间延长而增多并逐渐扩散至整个腹腔,体外计数结果也显示植入细胞明显增殖,表明植入的白血病干细胞能够在斑马鱼体内存活,增殖并扩散.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在斑马鱼肝脏组织发现有白血病细胞的浸润,HE染色提示浸润细胞具有KG-1a细胞核型特征.结论:异种异体的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KG-1a可以植入斑马鱼体内并成功建立斑马鱼的白血病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可为白血病的研究及治疗药物的筛选提供一种更为直接高效的体外研究平台.

  • CD146在儿童与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中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谢晓晴;王卫敏;甘思林;陈胜梅;张秋堂;谢新生;刘延方;程远东;刘玉峰;徐学聚;孙慧

    目的:探讨CD146在儿童与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其他抗原、临床、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6在儿童(44例)与成人(24例)B-ALL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146异常高表达与性别、初诊时外周血血象、骨髓原始淋巴细胞与幼稚淋巴细胞比例等参数的关系,比较CD146与其他抗原之间的相关性,以及CD146异常高表达患者1个疗程的缓解率.结果:成人B-ALL中CD146异常高表达率为29.17% (7/24),儿童B-ALL中CD146异常高表达率为9.09% (4/44),在成人组显著高于儿童组(P<0.05);在成人组中CD146与CD64(r=0.491,P<0.05)和CD117(r=0.578,P<0.05)呈正相关关系,在儿童组中CD146与CD71(r=0.419,P<0.01)、CD58(r=0.301,P<0.05)呈正相关关系;经1个疗程的正规化疗后,异常高表达CD146的成人组和儿童组的缓解率均低(P<0.05).结论:成人B-ALL患者的CD146表达率高于儿童B-ALL患者.CD146与预后较差的抗原呈正相关.CD146可能是一个预后不良的指标.

  • 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易感性的meta分析

    作者:张海英;张京;吴涛;白海

    目的:深入分析GST基因缺失与儿童ALL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基于纳入和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5年8月,检索过程中无语言限制.采用STATA 12.0软件计算OR及其95% CI,敏感性分析验证结论的稳健性,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项病例和对照研究,包括3736例患者和5549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GSTM1和GSTT1缺失基因型与儿童ALL之间的总OR值分别为1.41(95% CI:1.21~1.65)和1.26(95% CI:1.05~1.50),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2).在亚组分析中,黑种人群、亚洲人群、PB组(来自普通人的对照)、HB组(来自医院的对照)、“≥100病例数”组和“<100病例数”组携带GSTM1基因突变的儿童发生ALL的风险显著增高.而对于GSTT1,其多态性仅与亚洲人群、PB组和“≥100病例数”组的发病风险有相关性.结论:GSTM1和GSTT1缺失基因型可能是儿童ALL的易感因素,但该结论有待进一步证实.

  • 过表达C3AR1基因促进HL-60细胞迁移和侵袭

    作者:颜青;李争;岑建农;陈苏宁;潘健;胡绍燕

    目的:探讨C3AR1基因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uman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ells,HL-60)迁移及侵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构建HL-60-C3AR1过度表达的细胞株并使其稳转表达.利用transwell小室进行迁移及侵袭实验,应用PCR array和流式细胞术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合适C3AR1的HL-60细胞在C3a和SDF-1的作用下,其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较转染空载体细胞明显增强.PCR array检测发现,包括CCL2在内的16个基因显著上调,而4个基因显著性下调,但与CXCR4基因的表达无关.结论:C3a和SDF-1促进过表达的C3AR1细胞迁移和侵袭,其机制与调控CCL2等相关基因有关.

  •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在B细胞来源恶性血液病中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韩效林;张小毅;李敬东;王婉玲;杨翠

    目的:探讨B细胞来源恶性血液病中B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我院共收入初次确诊为B细胞来源恶性血液病患者57例,其中包括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17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40例,另有30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记为A、B、C组.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患者外周血BLyS水平,化疗后再次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B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BLyS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5),化疗后所有患者体内的BLy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DLBCL、FL患者外周血BLyS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的B-NHL (P <0.05),Ⅲ-Ⅳ期B-NHL患者外周血BLyS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B-NHL患者(P<0.05).结论:B细胞来源恶性血液病中BLyS表达显著升高,且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和不同分期的B-NHL患者体内表达水平不同,提示临床上通过检测患者体内BLyS表达水平,对B细胞来源恶性血液病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分期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初诊时的严格分期对滤泡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路;闫蓓;于泳;王亚非;杨洪亮;赵海丰;王晓芳;吴晓雄;达万明;李素霞;张翼鷟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在早期滤泡细胞淋巴瘤(FL)患者中初诊时接受严格分期的患者,其预后明显优于非严格分期的患者,在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探讨初诊时严格分期与各期FL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和分析2008年到2014年共111名初诊F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Ⅰ-Ⅱ期患者42名,Ⅲ-Ⅳ期患者69名.严格分期定义为必须满足以下2个必要条件:①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②全身影像学检查(涵盖全身的CT和超声、PET/CT,至少满足1项).检查不满足任1项即视为非严格的分期.结果:对早期的FL患者,接受严格分期患者的PFS明显优于未经严格分期者(P=0.048).针对各期FL患者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LDH升高、骨髓受累、大于3 cm病灶多于3处者,均与不良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LDH水平、骨髓受累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于初治的早期FL患者,接受严格分期者较未接受严格分期者有更好的预后.骨髓是否受累与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应重视骨髓状况的评价.

  • 153例难治/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邹丹丹;郭搏;尹澎;田野;朱宏丽

    目的:分析难治/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efractory/relaps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并探讨其疗效和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 043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153例难治/复发性淋巴瘤临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相关因素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治疗方法包括单纯化疗及化放疗,一线化疗方案为CHOP及R-CHOP方案,二线方案为ICE、HyperCVAD、EPOCH等.153例患者中位年龄50岁,男女比例1.59:1.结果:153例患者中未治疗4例,149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6例(4.03%)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18例(12.08%)获得部分缓解(PR),总缓解率16.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血清LDH值、IPI评分、大包块、结外侵犯、骨髓浸润及二线方案的选择对生存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复发性DLBCL发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血清LDH值、IPI评分、大包块、病变范围是影响难治/复发性DLBCL预后的主要因素.

  • 18F-FDG PET/CT对B细胞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重阳;刘红宇;郭喆;李洋洋;杨文平;李天女

    目的:探讨18 F-FDG PET/CT在B细胞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确诊的B细胞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18 F-FDG PET/CT显像资料.对PET参数与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检验,对影响生存的不同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23例患者于化疗前均行18F-FDG PET/CT检查,脾脏的18F-FDG摄取只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具有相关性(r =0.588,P=0.035;r =0.699,P=0.008),而骨髓的18F-FDG摄取仅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具有相关性(r=0.691,P=0.009);在所有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18 F-FDG PET/CT检查参数中,只有PET参数是影响B细胞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的不良因素.6例患者于化疗6周期后行第2次18 F-FDG PET/CT检查,化疗后PET/CT结果阴性患者5例,无1例死亡;化疗后PET/CT检测结果阳性患者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化疗前18F-FDGPET/CT检测能够预测B细胞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预后,化疗后PET/CT检测结果阴性预示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 BIOMED-2标准化基因重排检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张岩;徐宁;董宝军;宋鸽;李庆华;安刚;艾晓非

    目的:利用BIOMED-2标准化免疫球蛋白(Ig)/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骨髓Ig或TCR基因重排,探讨Ig/TCR基因重排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从骨髓及石蜡包埋组织(FFPE)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BIOMED-2系统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并利用PCR片段分析法进行Ig/TCR基因重排的克隆性分析.结果:在235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中,TCRγ和TCRβ单克隆重排阳性率分别为57.9%和50.2%,TCRy和TCRβ的联合检出率为71.9%.在583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 IgH和IgK单克隆重排阳性率分别为70.7%和69.3%,IgH和IgK的联合检出率为81.6%.套细胞淋巴瘤与滤泡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IgH(84.8%对34.0% (P <0.001);84.8%对9.2% (P =0.025)和IgK(75.8% vs 50.9%,P<0.001;75.8% vs 16.1%(P<0.001)重排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g基因重排阳性B-NHL患者中,65例(13.7%)患者存在TCR重排阳性.TCR重排阳性T-NHL患者中,未见Ig基因重排阳性.3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FFPE标本有25例(83.3%)检出Ig基因重排,与骨髓标本重排检出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利用BIOMED-2标准化Ig/TCR基因重排检测对于淋巴瘤的诊断有辅助性作用,并且利用序列分析法可提高重排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淋巴瘤的早期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 染色体异常对硼替佐米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孙超;王婧;郭宏锋;周新;沈云峰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对硼替佐米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52例初治MM患者资料,对患者均采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多药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并于4个周期后分析疗效;同时制备染色体标本,分别采用R显带技术和DNA序列探针进行核型和基因(RB1缺失、D13S319缺失、P53缺失、IgH重排和1q21扩增)分析,分析总体疗效及染色体异常患者的疗效和远期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52例MM患者中检出核型异常者47例(30.92%),RB1异常者43例(28.29%),D13S319异常者49例(32.24%),P53异常者30例(19.74%),IgH异常者58例(38.16%),1q21异常者33例(21.71%).全组152例患者的疗效均可以评价,其中获CR、nCR、PR、MR和PD者分别为24、54、21、14和39例,总有效率为74.34%,显效率为50.66%;核型、D13S319、P53及IgH异常者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低于相应正常者(P<0.05),RB1、1q21异常者的显效率均低于相应正常者(P<0.05);全组随访22-72个月,中位随访52.0个月,截至随访日期,中位生存期(OS)尚未达.不同染色体异常者的中位OS均低于正常者(P<0.05);经COX多因素模型分析发现,染色体异常均为影响MM预后的独立因素,如核型、RB1、D13S319、P53、IgH和1q21异常相对于正常者的风险分别提高了3.124、1.177、2.639、6.552、2.045和7.26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染色体异常可影响硼替佐米治疗初治MM的疗效及预后,检测染色体异常对初治MM的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Th17细胞及IL-17水平与患者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杜朝阳;杨如玉;李超;段丽娟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Th17细胞及IL-17水平与患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比较45例MM患者(MM组)和4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Th17细胞比例、IL-17水平和β2-微球蛋白水平检测结果,进一步将MM组按照ISS分期和治疗情况的进行分组,观察不同ISS分期和治疗情况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变化,并分析β2-微球蛋白与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的相关性.结果:MM组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SSⅢ期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ISS Ⅰ、Ⅱ期患者,差异显著(P<0.05);ISS Ⅰ和Ⅱ期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初治者、复发难治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有效者(P<0.05);初治者与复复难治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 >0.05);MM患者的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均与β2-微球蛋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22,r =0.416,P<0.05).结论: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异常升高与MM的发病有密切联系,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可作为评估ISS分期和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

  • 冲击波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作用的研究

    作者:杨以萌;张浩;廖伟雄;苏祥正;李冀;王克涛;刘元林;毛宁;张毅;张宁;张恭谦;朱恒;李众利

    目的:探讨冲击波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健康志愿者骨髓中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其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细胞用普通培养液培养,成骨诱导组细胞用经典成骨诱导剂培养,冲击波组细胞用普通培养液培养,外加冲击波刺激.刺激后在镜下观察MSC形态;应用CCK-8检测冲击波组细胞和空白对照组MSC增殖能力的变化;第14天和28天分别用碱性磷酸酶和Von Kossa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成骨能力.结果:CCK-8检测发现,冲击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增强;碱性磷酸酶和VonKossa染色结果表明,冲击波组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比成骨诱导组要高;空白对照组细胞染色呈现弱阳性.结论:冲击波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成骨分化能力.

  • MicroRNA-20a通过调节CKIP-1促进小鼠C3H/10T1/2成骨分化

    作者:陈俊凤;杨燕美;董溪溪;董晓惠;王玉涵;黄小会;江小霞;曹均凯

    目的:研究microRNA-20a (miR-20a)对小鼠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作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对贴壁培养的小鼠C3H/10T1/2细胞成骨诱导不同时间,ALP染色及应用qRT-PCR验证其诱导结果,同时观察MiR-20a在诱导过程中表达变化;细胞转染MiR-20a mimics,CKIP-1 siRNA,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果,应用qRT-PCR测定过表达及干扰效率;qRT-PCR检测过表达MiR-20a及干扰CKIP-1对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过表达MiR-20a对CKIP-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成骨标记基因ALP、OSX、OCN、BSP随小鼠C3H/10T1/2细胞诱导过程逐渐升高,且成骨诱导分化过程中MiR-20a表达上调.过表达MiR-20a促进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成骨标记基因碱性磷酸酶(ALP)、RUNX2、OSX、OCN、BSP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抑制CKI P-1的表达;干扰CKIP-1能促进细胞成骨标记基因表达.结论:MiR-20a可能通过下调骨形成负调节因子CKIP-1的表达促进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

  • 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钙网蛋白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汤琴;张修文;夏雷;姜乃可

    目的:研究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钙网蛋白(CALR)基因突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CALR基因第9号外显子和人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L)基因片段,应用直接测序法检测CALR及MPL基因突变;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JAK2 V617F突变.结果:共检出CALR基因突变13例(23.6%);44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中,检出CALR基因突变10例,发生率为22.7%,其中Ⅰ型(c.1092_1143 del52bp)5例、Ⅱ型(c.1154_1155ins5bp)4例、Ⅲ型(c.1094_1139del46bp)1例;11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中,检出CALR突变3例,发生率为27.2%,其中Ⅰ型2例、Ⅱ型1例;共检出JAK2 V617F突变32例(58.1%),包括ET患者26例(59.1%),PMF患者6例(54.5%).在所有标本中均未检测到MPL W515基因突变,也未检测到任何两种突变共存.ET患者中CALR基因突变者的中位年龄48岁,明显低于JAK2 V617F突变者的中位年龄(64岁);CALR突变者的血小板水平较JAK2 V617F突变者更高,而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随访35例患者,其中4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均为JAK2 V617F突变者,无1例CALR突变者发生血栓并发症.对48例患者分析了染色体核型,仅1例CALR基因Ⅰ型突变的PMF患者核型异常,未发现特异性染色体异常.结论:CALR突变在JAK2 V617F及MPL W515K突变阴性的ET及PMF患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与JAK2 V617F突变相比,存在CALR突变的ET患者的中位年龄、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更低,而血小板水平更高,但较少出现血栓并发症.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35表达水平及其诱导产生的新型调节性T细胞iTR35比例和临床意义

    作者:许文前;黄源茂;肖慧芳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新型免疫抑制因子——IL-35表达水平及其诱导产生的新型调节性T细胞iTR35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3例初诊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将其分为高危(n=4),中危-2(n=10),中危-1(n=5)和低危型(n=4)4个亚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20例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亚组患者血清IL-35表达水平及iTR35细胞比例.结果:MDS组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TR35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P<0.01),而两组的CD4+ CD25-Foxp3+ Treg细胞比例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MDS组的血清IL-3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reg细胞内IL-12p35和IL-27EBl3表达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且MDS组的血清IL-35水平与IL-12p35和IL-27EBl3表达水平及iTR35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分别为0.92、0.99和0.52,P<0.05).MDS的4个亚组中,iTR35细胞比例及血清IL-35表达水平总体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组与中危-2组患者的血清IL-35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但两组均分别明显高于中危-1组和低危组(P<0.05),中危-2组也明显高于中危-1组及低危组(P<0.05),而中危-1组与低危组无差别(P>0.05).高危组与中危-2组的iTR35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别,但高危组和中危-2组的iTR35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中危1组和低危组(P<0.05),而中危1组与低危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IL-35水平和iTR35细胞的数量和(或)功能失衡在MD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望为MDS免疫靶向治疗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白膜层细胞来源的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及其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特性的影响

    作者:王克涛;李众利;朱恒;秦园园;杨以萌;李冀;吕汝举;刘元林;毛宁;张毅

    目的:从成分血分离过程中废弃的白膜层细胞中分离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为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大量获得PRP的途径.方法:比较白膜层细胞来源的PRP与全血来源的PRP的制备步骤,电镜观察不同PRP的形态特点,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比较其成分构成,流式细胞术检测PRP中血小板特异标记CD41a和CD42b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PRP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白膜层细胞来源的PRP与全血来源的PRP具有相似的形态,接近的成份构成,表达较高水平的CD41a和CD42b;更为重要的是白膜层细胞来源的PRP能够显著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结论:白膜层细胞可以用来制备PRP,其具有和全血来源PRP相似的生物学特性,且收获量更多.本研究探索了一种可以大量获取PRP的可能途径,这为PRP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有利的支持.

  • 血小板低下对树突状细胞在体迁移与归巢模式的影响研究

    作者:赵嫚;周欠欠;张玉龙;马聪;何楚琳;王小慧;詹林盛

    目的:探讨血小板低下对过继性树突状细胞(DC)在体内迁移模式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抗CD41单克隆抗体以建立血小板低下小鼠模型.将带报告基因的骨髓来源DC经脚垫和静脉两种途径输注至血小板低下和正常小鼠体内,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DC在小鼠体内的迁移和组织内分布情况.结果:经抗GPⅡb抗体处理组小鼠体内80%以上血小板被清除.DC经脚垫回输72 h后,在血小板低下组迁移到腘窝淋巴结(PLN)和腹股沟淋巴结(ILN)的比例分别为(0.32±0.02)%和(0.02±0.01)%;对照组上述两部位内为(0.27±0.15)%和(0.02±0.02)%.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静脉输注DC 72 h后,血小板低下组和对照组小鼠组织内的分布均主要集中在脾脏、肝脏引流淋巴结、肺脏和肝脏等,且分布比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鼠体内血小板低下至不足20%时,对经皮下和静脉两种途径输注的DC在体内迁移和组织分布无明显影响.

  • 线粒体途径在免疫性骨髓衰竭性血小板凋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夏乐敏;郑秦;张爱萍;姜一陵;崔乐乐;罗梅宏

    目的:探讨线粒体途径在免疫性骨髓衰竭性血小板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环孢素(CsA)组,每组10只.建立免疫性骨髓衰竭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生理盐水灌胃,给予CsA组小鼠CsA灌胃.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小鼠血常规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膜电位(△ψm)、细胞色素C(Cyt C)、磷脂酰丝氨酸(PS)、Ca2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AK、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骨髓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ψm、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水平明显下降,Cyt C、PS、Ca2+、BAX、BAK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CsA组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CsA对照组△ψm、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水平明显升高,CsA对照组Cyt C、PS、Ca2+、BAX、BAK水平明显下降(P<0.05).在电子显微镜下CsA组血小板结构损伤程度均较模型对照组有所减轻.结论:线粒体途径在免疫性骨髓衰竭性血小板减少中起重要作用.

  • Th17/Treg比值变化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GVHD发生中的意义

    作者:宋玲玲;兰克涛;王玲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水平的变化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的关系.方法:39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分为2组:aGVHD组17例,采集aGVHD发生前、发生时及好转后的外周血;无GVHD组22例,采集移植后1、2和3个月时外周血;另16例健康供者于动员前采集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Treg细胞的数值,计算Th17/Treg比值.结果:移植后发生aGVHD的患者中在发生aGVHD前,与未发生aGVHD的患者相比,Th17细胞水平升高和Treg细胞数降低,Th17/Treg比值升高(P<0.05);发生aGVHD后,与发生aGVHD之前比较,Th17细胞数降低,Treg细胞水平升高,Th17/Treg比值降低(P<0.05);aGVHD好转后,Th17/Treg比值与正常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后无aGVHD的患者中,2和3个月Th17/Treg比值与正常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移植后患者Th17细胞及Treg细胞水平恢复缓慢,但Th17/Treg比值约在2月后恢复.Th17细胞可能启动aGVHD的发生,aGVHD发生后,Treg细胞水平升高,并可能通过抑制Th17细胞来调控aGVHD的转归.移植后检测Th17/Treg比值变化可预测aGVHD的发生、转归.

  • Caspase1抑制剂Ac-YVAD-CMK在防治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

    作者:孔庆玲;陈伟;苏贵珍;曹江;程海;齐昆明;潘秀英;李振宇;曾令宇;徐开林

    目的:探讨阻断Caspase1对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Caspase1 特异性抑制剂Ac-YVAD-CMK阻断Caspase1活化.实验小鼠分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脾细胞输注(TS组,n=12)、TS+低剂量Caspase1抑制剂(TS +C低组,n=16)和TS+高剂量Caspase1抑制剂(TS +C高组,n=19)共3组.检测各组小鼠体重变化,观察小鼠GVHD临床评分;应用HE染色观察GVHD靶器官的(肝脏、肺、结肠、皮肤)病理学改变,并作病理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Th2和Th17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浆中IL-1β、IFN-γ、IL-1α、IL-18水平.结果:AC-YVAD-CMK能减轻小鼠aGVHD:与TS组相比,TS +C低组和TS +C高组的aGVHD严重程度明显减轻(P<0.05);通过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Th细胞亚群发现,与TS组相比,TS +C低组和TS +C高组的Th1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Th2和Th17细胞比例明显增多(P<0.05);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IL-1β、IFN-γ、IL-18和IL-1α显示,TS +C高组和TS +C低组与TS组相比,上述4种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Ac-YVAD-CMK通过抑制Caspase1活化,减少炎症性介质释放,从而减轻aGVHD临床症状和病理损伤.

  • 以IBu为预处理方案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低、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11例

    作者:吴炜;顾伟英;董伟民;王彪;张晓梅;郑卓君;谢晓宝

    目的:分析用大剂量伊达比星(IDA)联合马利兰(Bu)组成的IBu预处理方案对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HSCT)治疗低、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以IBu预处理方案(IDA 20 mg/m2,持续静脉滴注,移植前13至移植前11 d;Bu 0.8 mg/kg,6h1次,静脉滴注2h,移植前5至移植前2 d)的auto-PBHSCT治疗的11例低、中危AML(低危5例,中危6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记录不良反应和移植相关死亡(TRM).以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和累积复发率(RR),以Cox回归对DFS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0例患者获造血重建,1例患者在移植过程中死亡,TRM为9.1%.患者对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中位随访31.6(8.7-52.5)个月,结果7例患者(63.3%)仍然存活,其中6例患者(54.5%)处于持续完全缓解(CR)状态,中位OS及DFS未能获得;3年OS为(57.7±16.3)%,3年DFS为(52.5±17.6)%,3年RR为47.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诊断至移植间隔时间、初诊时白细胞计数、危险度分组(低危或中危)、移植前疾病状态(CR1或CR2)、回输单个核细胞数对DFS均无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以IBu为预处理方案的auto-PBHSCT治疗低、中危AML的安全性及疗效均良好.

  • 不同治疗策略的低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

    作者:杨岚;金香淑;李景贺;刘静;关伟;高泓浩;靖彧

    目的:分析低剂量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B)在接受化疗后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不同抗真菌策略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于解放军总医院应用低剂量AmB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治疗策略下的有效率,并对用药前后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在全部97例次患者中,确诊为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球D)患者2例次,临床诊断为IFD患者11例次,拟诊IFD患者15例次,未确定IFD患者69例次,低剂量AmB对全部患者的有效率为69.4%,目标治疗72.7%,诊断驱动治疗63.6%,经验治疗75%,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的有效率分别是50%、66.7%、75%.统计所有应用AmB患者仅有7例次(7.2%)肌酐(Cr)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且均在停药7d内恢复正常.虽然停药后1d血清Cr水平较用药前有所增加(64.86±3.00 vs 58.76±1.67 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停药后7 dCr水平与用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58.43±1.68 μmol/L,P>0.05).结论:应用低剂量AmB对于粒细胞缺乏而应用广谱抗生素无效的持续发热患者进行经验性或诊断驱动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DNA D-LOOP区多态性的研究

    作者:周秋帆;徐淑梅;王化泉;邢莉民;付蓉;邵宗鸿

    目的:研究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DNA (mtDNA) D-LOOP区多态性的意义及其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提取43例初治IR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mtDNA,对其D-LOOP区序列进行PCR扩增,通过正反向直接测序法对PCR扩增产物基因序列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人线粒体DNA文库记录的剑桥序列以及mtDB数据库的Polmorphic Sites子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库进行对比.结果:43例IRP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mtDNA D-LOOP区中共有110个变异位点,其中62个为多态位点(SNP).48个为突变位点,其中14个位点为数据库中未提及的新突变位点.在110个变异位点中共发现516个碱基改变,主要的改变是410个碱基置换,常见的碱基置换为T/C(184/410)和A/G(113/410);110个变异位点中高频变异位点73和263,其变异率为43/43,位点311的变异率为32/43,位点310和16 224的变异率为27/43,16 519的变异率为25/43,位点489和16 362为24/43.对IR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mtDNA D-LOOP区多态性与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相关性统计发现,以年龄18岁为界的35例成年组中淋巴细胞mtDNA D-LOOP区多态性与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CD15 IgM、GLYCoA+细胞IgM、CD34+细胞IgG、CD34+细胞IgM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IR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mtD-NA D-LOOP区存在高频突变,且在成年组(年龄≥18岁)中与骨髓单个核细胞膜结合自身抗体显著相关,这可能是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中国实验血液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