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疗效

    作者:潘永奎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在辽宁省建平县中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行内镜手术治疗,术后行常规抗生素及止血剂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加用两性霉素B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白细胞介素-12(IL-12)、IL-6、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hs-CRP、Lp (a)、IL-12、IL-6、IL-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炎性反应.

  • 肺部真菌感染导致呼吸紧迫综合征的临床用药研究

    作者:许云涛;张明华;马欣

    目的 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部真菌感染导致呼吸紧迫综合征的临床用药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部真菌感染导致呼吸紧迫综合征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两性霉素B治疗,15 d后改为口服伊曲康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联合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IL-8)及肺功能(FEV1、FEV1perd).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8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肺功能FEV1、FEV1perd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 经对进行治疗前后肺部真菌感染导致呼吸紧迫综合征患者86例进行跟踪研究使用联合用药方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痰培养为真菌感染的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的疗效观察

    作者:阚天燕;刘斅淑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痰培养为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各10例,观察组应用两性霉素B5 mg加生理盐水100 ml,分4次雾化,对照组联合使用生理盐水20 ml,庆大霉素8万单位,糜蛋白霉4000单位,地塞米松5 mg,雾化吸入每日4次.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0%,对照组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生理盐水治疗真菌感染患者,疗效明显,给药途径方便,值得推广.

  • 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护理

    作者:柳美玲;董桐俊;王建华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的不良反应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25例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应用AmB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所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可评价的23例患者中,19例有效,4例无效,其中1例死亡.结论:预防和早期发现并发症,并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AmB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 复方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炎2例报告

    作者:范玲

    近二十年来,真菌性角膜炎(FK)的患者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致病性真菌已成为常见化脓性角膜溃疡的第一位病原体.按病因学分为内因性和外因性两类,国内以外因性多见,常与农业性或机械性外伤有关,如树枝、稻草、草杆等擦伤或剔除泥土、沙石等角膜异物后.军人作为社会群体的特殊组成部分,担负着繁重的训练任务,受伤机率较高,本院用自制复方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和利福平)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血清胱抑素C在两性霉素B所致肾损害中检测的意义

    作者:孙道萍;陈文明;孙忠亮;葛善义;陈继英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C)水平在监测两性霉素B所致肾功能损害中的意义. 方法 检测25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肺部霉菌感染者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前后血清CysC、血清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及肌酐清除率(Ccr)的水平变化,分析血清CysC、Scr、β2 MG与Ccr的相关性,并比较血清CysC、Scr、β2-MG对两性霉素B相关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性霉素B治疗后Ccr显著下降,血清CysC及β2-MG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而血清Scr水平较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性霉素B组治疗前后Ccr分别和血清CysC、β2 MG水平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855,-0.883,-0.698,-0.486,P均<0.05),而与血清Scr水平无相关性(治疗前后r分别为0.435,0.472,P>0.05).以Ccr下降20%以上作为诊断肾功能损害标准时,血清CysC 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0.030,显著高于血清Scr及β2-MG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070,0.884±0.055,P均<0.05). 结论 血清CysC与Scr、β2-MG相比,能更敏感准确地反映两性霉素B相关肾损害.

  • 两性霉素B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跨血脑屏障及抗隐球菌效力的研究

    作者:徐楠;邹豪;温海;徐红;仇芸;赵谨;陈江汉

    制备携载两性霉素B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mB-PBCA-NP),研究其对血脑屏障的透过能力及对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小鼠的治疗效果. 孵化法制备AmB-PBCA-NP,聚山梨酯-80表面修饰,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建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小鼠动物模型,比较不同制剂治疗后的脑膜脑炎小鼠生存率及脑内真菌感染情况.AmB组小鼠脑内未能检测出药物,AmB-PBCA-NP组小鼠30 min即可测得浓度,3 h后达(132.52±3.67) ng/g,明显高于同期AmB-L脑内浓度;经AmB-PBCA-NP治疗的脑膜脑炎小鼠生存率显著提高,同时脑内染菌量下降.聚山梨酯-80修饰的AmB-PBCA-NP具有脑靶向作用,对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具有显著治疗作用.

  • 不同治疗策略的低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

    作者:杨岚;金香淑;李景贺;刘静;关伟;高泓浩;靖彧

    目的:分析低剂量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B)在接受化疗后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不同抗真菌策略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于解放军总医院应用低剂量AmB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治疗策略下的有效率,并对用药前后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在全部97例次患者中,确诊为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球D)患者2例次,临床诊断为IFD患者11例次,拟诊IFD患者15例次,未确定IFD患者69例次,低剂量AmB对全部患者的有效率为69.4%,目标治疗72.7%,诊断驱动治疗63.6%,经验治疗75%,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的有效率分别是50%、66.7%、75%.统计所有应用AmB患者仅有7例次(7.2%)肌酐(Cr)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且均在停药7d内恢复正常.虽然停药后1d血清Cr水平较用药前有所增加(64.86±3.00 vs 58.76±1.67 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停药后7 dCr水平与用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58.43±1.68 μmol/L,P>0.05).结论:应用低剂量AmB对于粒细胞缺乏而应用广谱抗生素无效的持续发热患者进行经验性或诊断驱动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 国产普通两性霉素B治疗化疗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

    作者:桑希琴;李艳玲;张欣;冯文静

    近年来由于大剂量化疗药物、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以及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留置等,临床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也日益成为导致恶性肿瘤患者、器官移植受者以及其他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之一[1].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感染 护理
  • 超声联合PLGA载药微球抗真菌的效果观察

    作者:董宇;杨敏;谢霜;杜永洪

    目的 比较低频低强度超声(LFLIU)联合载两性霉素B的PLGA微球抗真菌的效果.方法 采用双乳化法分别制备不载药、载绿色荧光葡聚糖、载药物两性霉素B的PLGA微球,检测3种PLGA微球表面形态、粒径大小与Zata电位以及载药率、包封率等.选择载两性霉素B的PLGA微球,根据不同实验条件,评价8组实验组中PLGA载药两性霉素B微球联合LFLIU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杀菌效果.结果 (1)光镜下见3组PLGA微球的大小均匀、呈球形,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检测3组粒径在(314.0±33.99) nm~(723.8±47.13) nm之间且Zata电位均带负电荷.(2)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葡聚糖成功载入PLGA微球.(3)分光光度计检测并计算,载两性霉素B的PLGA微球的包封率、载药率高,分别为87.1%、5.71%.(4) LFLIU辐照载两性霉素B的PLGA微球和白色念珠菌混合悬液后24 h,细菌存活率为(9.53±1.25)%,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结论 成功制备了载两性霉素B的PLGA微球,且物理学特性良好,联合LFLIU对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效果显著.

  • 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合并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袁颖;周芹;郑立

    目的 观察静脉用两性霉素B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男22例,女10例,中数年龄33.5岁),出现真菌感染者使用两性霉素B,剂量为5~50 mg/d,用药天数为7~93 d,中数25 d.结果 两性霉素B临床总有效率为53.1%,真菌清除率为53.8%,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寒战、发热9.4%,低血钾12.5%,肝功能损害为15.0%,肾功能损害为18.8%.结论 两性霉索B因其抗菌普较广,且疗效好,在治疗深部真菌感染中为高效药物,但因其不良反应较大,限制其使用.我们的研究表明,只要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该药仍是一相对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 尿毒症患者血液中检出新型隐球菌1例

    作者:吕少华

    病例患者男性,31岁,为系统性小血管炎合并尿毒症患者,长期服用激素并透析2年,3周前因发热入院,给予抗生素治疗未见明显改善,进行血液细菌培养分离出真菌,墨汁染色镜检可见黑色背景中由宽大透明荚膜包被的菌体,有些可见芽生孢子,经两性霉素B治疗后临床痊愈.

  • 不同时机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作者:祁春艳;张深栾;何志红;王红;毕文淼;张红红;金颖;张国宏;刘静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IPF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COPD合并IPFI的28例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临床资料,其诊断标准参见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规范2007修订版》和《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观察并探讨了不同时机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COPD合并IPFI有效性及治疗时机选择等,治疗期间监测肺影像学、肝肾功能电解质、体温等变化,以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良反应。结果临床诊断、拟诊各22、6例;抢先/经验治疗组有效率为76.47%,高于挽救/目标治疗组的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疗程比较方面:挽救治疗组疗程为(22.32±5.45)d,长于抢先治疗组的(13.40±4.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挽救治疗组不良反应率(57.14%)高于抢先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9.2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是治疗COPD合并IPFI安全有效的药物,抢先治疗能提高疗效,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工作中值得进一步研究证实。

  •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五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于洁;朱利平;陈明泉;翁心华;张继明;黄玉仙

    目的 分析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PDH)的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2009年我院收治的5例PDH,并作文献复习.结果 PDH的主要表现包括反复发热,伴有肝脾肿大、浅表及深部淋巴结肿大、贫血、皮疹、黏膜溃疡、腹痛、腹泻等.骨髓或组织活检可见巨噬细胞内吞噬的荚膜组织胞浆菌.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轻症患者可用伊曲康唑,氟康唑为二线用药.结论 PDH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全身多脏器受累的系统性真菌感染,直接镜检或培养到病原菌是诊断的金标准;治疗以两性霉素B为主,可辅以伊曲康唑治疗.

  •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清除下呼吸道真菌定植的研究

    作者:霍敏琴;杨梅;游辉;吴海华;吕绍翔;朱家馨

    目的 研究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对下呼吸道真菌定植的清除效果与毒副作用,并探讨其对预防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作用.方法 选择有下呼吸道真菌定植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监测下呼吸道真菌的清除率以及相关毒副作用,并统计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予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后,下呼吸道真菌清除率达7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毒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对下呼吸道的真菌定植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无明显毒副作用.

  • 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成功治疗基础肾功能异常并氟康唑耐药热带念珠菌尿路感染一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胡志亮;杨永峰;柏春琴;成骢;池云;魏洪霞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氟康唑耐药念珠菌尿路感染的认识,为如何选择药物提供借鉴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期一例有基础肾功能异常并氟康唑耐药热带念珠菌尿路感染艾滋病患者的救治过程,结合文献对念珠菌尿路感染的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文献复习表明目前不推荐对无易感因素的无症状性念珠菌尿进行治疗。对于存在易感因素的患者,应首先控制易感因素。当患者存在播散性念珠菌风险时,或是存在明确的泌尿系统侵袭性感染时,需要抗念珠菌治疗。选择药物时需要结合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特征以及药敏实验结果,首选药物为氟康唑,氟康唑耐药菌株感染替代治疗方案主要为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本例有基线肾功能异常的患者能较好耐受低剂量两性霉素B联合足量氟胞嘧啶治疗方案,且疗效肯定。结论对于念珠菌尿应首先评估是否需要治疗。氟康唑是首选治疗药物,两性霉素B以及氟胞嘧啶是重要的备用治疗药物。本文特殊病例的救治过程,为有基线肾功能异常并氟康唑耐药念珠菌尿路感染的处理提供借鉴经验。

  • 肺毛霉病临床诊断学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武薇;李钊;邵长周;姜鲁宁;吕高超;李勇

    目的:通过分析肺毛霉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例肺毛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6例均为中老年患者,病程26 d至14个月。1例无基础疾病,1例有肺结核病史,1例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1例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3例有血糖升高,其中1例发病时合并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症状有咳嗽、咳痰、发热、咯血等。影像学表现:双肺团块、结节影2例,双肺多发斑片状阴影1例,单一团块病灶伴空洞2例,双肺结节伴空洞1例,胸腔积液3例,心包积液2例。6例均通过病原学或组织病理确诊,并应用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5例症状好转;1例合并有脑毛霉感染,联合应用泊沙康唑治疗,肺部症状有缓解,终死亡。结论肺毛霉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通过气管镜或肺穿刺进行病原学诊断是该病的有效确诊手段。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控制基础疾病、及时应用两性霉素B。

  • 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

    作者:伍秋云;卢祥婵;黄爱春;何华伟;韦柳迎;阮光靖;朱庆东;谢志满

    目的:探讨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将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两性霉素B(AMB)+氟胞嘧啶(5-FC)治疗(AMB+5-FC组)和AMB+氟康唑(FLU)治疗(AMB+FLU组)。观察及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经过6周的治疗,49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脑脊液墨汁染色及培养均为阴性,死亡11例,病死率为18.33%。2组不同时间段病死率、脑脊液墨汁染色转阴率及培养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为低钾血症,发生率为66.67%,AMB+5-FC组较AMB+FLU组易出现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结论 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接受AMB联合5-FC或FLU治疗6周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AMB联合5-FC易出现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建议出现外周血异常时,可首先选择AMB联合FLU治疗。

  • 两性霉素B、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陈跃华;林艳荣;刘升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两性霉素B、氟康唑与伊曲康唑对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的治疗效果.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美国Ovi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6篇,AIDS合并PSM共893例,其中两性霉素B治疗467例,氟康唑治疗152例,伊曲康唑治疗27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治疗好转率高于氟康唑[OR=7.138(95%CI 1.761~28.932),P<0.05],病死率低于氟康唑[OR=0.507(95%CI0.294~0.875),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性霉素B与伊曲康唑对比,治疗好转率[OR=0.777(95%CI 0.498~1.212),P>0.05]和病死率[OR=1.427(95%CI 0.890~2.287),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结论 两性霉素B治疗AIDS合并PSM效果优于氟康唑,与伊曲康唑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今后应积累更多前瞻性资料进一步证实.

  • 1例两性霉素B雾化吸人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作者:姚蓉;邝军;叶青

    两性霉素B是多烯类抗真菌剂,抗菌谱广,是多种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1].它主要是通过选择性地与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同醇结合而致真菌死亡.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临床上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呈逐年上升趋势,两性霉素B是IFI常规标准治疗方法[2].超声雾化吸入是通过超声波声能产生高频震荡将药液变成细微雾滴,随着深而慢的吸气被吸入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具有消炎、稀释痰液、改善通气的作用.2009年4月我科收治1例肺部真菌感染应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的患者,由于实施个性化护理,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501 条记录 1/26 页 « 12345678...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