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중국실험혈액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23/R
  • 国内刊号: 陈潮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jexphema@263.net
  • 曾用名: 实验血液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miRNA-155对淋巴瘤的影响

    作者:吴雪

    淋巴瘤是血液系统肿瘤中常见的一大类.在我国,霍奇金淋巴瘤占淋巴瘤的9%-10%,是一组疗效相对较好的恶性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占全部淋巴瘤病例的90%左右,并且近十几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淋巴瘤的发生与miRNA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miRNA在淋巴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miRNA的家族成员之一,即miRNA-155,及其在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作用机制,为今后对于淋巴瘤的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 免疫分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卢丹;刘艳荣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是一种以一系或多系病态造血为特征的髓系肿瘤,具有很高的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随着对MDS认识的深入,MDS的诊断标准经历了由形态学单一诊断指标向多指标综合的质的飞跃.在2007维也纳标准和2008WHO分型标准中,免疫分型均被作为次要诊断指标.MDS患者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呈现出紊乱及异常表达,其中一些改变对其诊断、分型、预后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基于流式细胞术检测而建立的流式积分系统(FCSS)更是可以客观、量化评价这些免疫表型的异常,能弥补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IPSS)及WHO预后积分系统(WHO classification-based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wPSS)评价MDS患者预后的缺陷,对临床上MDS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MDS的异常免疫表型和流式积分系统对MDS免疫分型在MDS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雪美;江淼;赵益明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和骨髓巨核细胞合成的一种多结构域、多功能糖蛋白,在1期和2期止血中发挥重要作用.vWF缺陷将导致血管性血友病(vWD)等出血性疾病,而在静脉栓塞、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中风等血栓性疾病中,其活性水平可明显增高.血浆vWF水平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随着近年来对vWF的结构、功能以及活性水平调控机制的了解,人们对于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有了全面的认识.本文将就血浆vWF活性水平调控与上述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儿童急性白血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岳志霞;郑胡镛

    白血病特异染色体异常的确定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对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虽然儿童AL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改善,但其复发仍然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根据遗传学异常进行危险度分层,并指导治疗,可以改善儿童AL预后,提高患儿生存率.在过去的30年中,遗传学检测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现了许多新的遗传学异常.本文就三种儿童常见AL,包括前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CP-ALL)、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新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miRNA-155与恶性血液病

    作者:薛华

    微小RNA (miRNA)是一系列在植物、动物及病毒中都可发现的非编码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miRNA-155(miR-155)是一种表达在造血细胞的miRNA,通过转录后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恶性血液病的发病机制.近来研究表明,miR-155通过影响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作为癌基因在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miR-155对恶性淋巴瘤、急性髓系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把能够下调miR-155表达的药物如反义寡核苷酸与经典的细胞毒性治疗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恶性血液病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iR-155对恶性血液病发病机制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潜在的治疗靶点作用进行了展望.

  • PML在血液肿瘤干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红英;李惠民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romyelocytic leukemia protein,PML)由PML基因编码,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等血液肿瘤中扮演了肿瘤抑制的角色.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ML参与细胞多种生物学行为的调控,具有维持多种干细胞及肿瘤干细胞(CSC)自我更新能力和功能稳定的特点,并介导了肿瘤耐药.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关于PML与血液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报道,阐述PML与血液肿瘤干细胞的关系及针对PML所采取的治疗策略,为血液肿瘤治疗提供新途径.

  • 中国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IDH2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商臻;王迪;肖敏;王珏;李童娟;赵越超;李春蕊;周剑峰

    本研究检测19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IDH2基因突变并探讨其临床特征.提取AML患者初发时外周血或骨髓单个核细胞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IDH2基因第4号外显子第140及第172氨基酸突变情况,同时也检测FLT3/ITD,NPM1,CEBPA,c-kit,IDH1,WT1及Dnmt3a突变.结果显示,19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共发现IDH2基因突变14例,突变率7.29%,其中R140Q突变9例,R140W突变1例,R172K突变4例.14例IDH2突变患者9例为AML-M5型白血病,与其他类型白血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IDH2突变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水平、骨髓原始细胞数与IDH2野生型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分型中,IDH2突变较野生型易表达CD34(P <0.05)和CD13(P <0.05),不易表达CD36 (P<0.05).IDH2突变在正常核型中的突变率为8.47% (5/59),与异常核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7例合并FLT3/ITD阳性,与野生型比较有无明显差异(P =0.018);5例合并Dnmt3a突变,与野生型有明显差异(P=0.001);不易合并IDH1突变发生(P<0.05).14例突变中仅1例合并BCR/ABL融合基因,说明其不易发生伴融合基因(P<0.05).7例IDH2 R140突变患者中6例达诱导后完全缓解,较野生型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DH2基因R140及R172突变在中国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率为7.29%,以R140Q突变为主,其在CN-AML中发生率为7.81%;IDH2突变易发生在AML-M5中,易表达CD34和CD13,不易表达CD36,易合并FLT3/ITD,Dnmt3a突变发生,不易伴IDH1突变及融合基因发生,对完全缓解率无明显影响.

  • CD56+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杨林林;甘思林;刘延方;张秋堂;李涛;马杰;孙慧

    本研究探讨CD56+表达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了本院76例初治AML-M5患者,分为CD56+组(21例)和CD56-组(55例),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生物学特征、诱导缓解率、缓解时间、复发率及生存时间.结果表明,21例患者CD56+表达,占总数27.6%,中位年龄51.5岁(16-70岁),阳性组高白细胞血症12例(12/21),占57.1%,阴性组8例(8/55),占15%(P<0.05);阳性组髓外浸润13例(13/21),占62%,阴性组中有18例(18/55),占33% (P <0.05);76例患者免疫表型高表达CD13、CD33、CD64、CD11b、cMPO、CD38,其中CD56与CD11b表达呈正相关(r=0.59,P<0.05);阳性组诱导缓解达CR占60.0%,与CD56阴性组无明显差别(P>0.05);复发率75% (P =0.042),缓解时间平均5.5个月(95% CI,3.1-8.6,P=0.002),中位生存时间为10.1个月(95% CI,2.3-16.3,P=0.001),与阴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56+ AML-M5患者易出现高白细胞血症、髓外浸润,缓解率低,缓解间期短,复发率高,预后差.

  • 三氧化二砷去甲基化作用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中SHP-1和c-kit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孟真;王东梅;李英华;刘晓;郭素青;罗建民

    本研究旨在探讨SHP-1及C-kit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三氧化二砷(As2O3)去甲基化作用对SHP-1及C-kit表达的影响.用RT-PCR方法检测药物处理的HL-60细胞组与对照组SHP-1、C-kit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HL-60细胞中SHP-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原本不表达SHP-1 mRNA的HL-60细胞中,经过As2O3的去甲基化作用后,SHP-1得到表达,而使原来高表达的C-kit mRNA的表达水平随之下降.当1.0 μmol/L、2.5 μmol/L、5.0 μmol/L As2O3分别作用于白血病细胞株时,去甲基化作用增强,SHP-1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C-kit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经两两比较,二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60细胞株中SHP-1 mRNA表达缺如,经去甲基化作用后表达恢复,说明SHP-1基因高度甲基化与白血病发生有关;在白血病形成中可能存在C-kit mRNA表达的异常增高.As2O3对SHP-1与C-kit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浓度越高,SHP-1平均表达水平越高,C-kit mRNA表达水平越低,在特定的浓度下,呈现时间依赖性;SHP-1 mRNA与C-kit mRNA表达呈负相关,提示白血病细胞中SHP-1表达降低或缺如削弱了对C-kit信号通路的负调控而在白血病形成中发挥作用.

  • 达沙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BCR/ABL阳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雨;潘良琴;钱思轩;宋萍;于慧;张苏江;葛峥;洪鸣;田甜

    本研究评价达沙替尼治疗原发或继发伊马替尼耐药的BCR/ABL阳性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对27例原发或继发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或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患者,给予达沙替尼100-140 mg/d口服治疗,评估疗效、总体生存和耐受情况.结果表明:27例伊马替尼耐药的BCR/ABL阳性白血病中位达沙替尼治疗时间8(1-6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4(3-75)个月.27例接受达沙替尼治疗的患者中,88.8%获得完全血液学反应(CHR),44.4%获得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mCyR),37%获得完全遗传学反应(CCyR),18.5%获得主要分子学反应(MMR).伊马替尼耐药的进展期(CML-AP、CML-BC、骨髓复发Ph+ ALL)患者接受达沙替尼治疗获CCyR率低于疾病稳定期(CML-CP、骨髓缓解Ph+ ALL)患者(P=0.0377),且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达沙替尼治疗后获得CCyR的患者生存期(OS)较未达CCyR者明显延长(63个月vs9个月,P=0.0126).达沙替尼治疗后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反应如血小板减少(51.8%)、中性粒细胞减少(48.1%)、贫血(33.3%)和非血液学反应如胸腔积液(18.5%)、肺部感染(18.5%)、心包积液(11.1%).3-4级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疾病进展期时改服达沙替尼者,均发生于服药12个月内.结论:达沙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BCR/ABL阳性白血病有效,且在疾病稳定期改服达沙替尼疗效和耐受性更好.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PM1、FLT3和C-KIT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预后分析

    作者:李玲;吕晓东;米瑞华;丁晶;陈琳;王倩;尹青松;胡杰英;范瑞华

    本研究旨在评估NPM1、FLT3和C-KIT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发生频率和对预后的影响,并探讨这些突变与临床特点、细胞遗传学及生存情况的关系.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8例初治AML患者,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或毛细管电泳法检测NPM1、FLT3和C-KIT基因的突变情况,了解这些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显示,NPM1突变患者在AML中的发生率为14.1%;在正常核型AML中的发生率为26.7%.NPM1基因突变者发病年龄偏高(P<0.05),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高(P<0.05),CD34低表达(P<0.05),而在性别比例、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血红蛋白浓度、CD117和HLA-DR表达水平、完全缓解(CR)率、总生存(OS)率、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8例AML患者中9例(11.5%)FLT3-ITD突变阳性,3例FLT3-TKD(3.8%)突变阳性,无同一患者同时发生这两种突变;FLT3-ITD突变者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较高(P<0.05),总生存率偏低(P<0.05),多见于正常核型(P<0.05),而在性别比例、年龄、外周血血小板数、血红蛋白浓度、完全缓解率、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T3-TKD突变例数较少,未单独进行统计学分析.6例(7.7%) C-KIT突变阳性.C-KIT突变在异常核型AML中的发生率较高(P<0.05),复发率较高(P<0.05),总生存率较低(P<0.05),而在性别、年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外周血象、完全缓解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M1、FLT3和C-KIT突变检测有利于指导AML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

  • 尖吻蝮蛇蛇毒抑瘤组分1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线粒体机制

    作者:郑汝琦;张根葆;黄璐;马开然;吴娟;李曙

    本研究探讨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1(componentlfrom Agkistrodon acutus venom,AVVC-1)诱导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 K562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选择K562细胞株为实验对象,采用Jc-1检测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色素C蛋白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梯度AVVC-1(12.5,25,50,100μg/ml)处理6h后,K56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0.01).AVVC-1 30 μg/ml处理48 h后,K562细胞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伴随胞浆内细胞色素C的荧光强度增强.结论: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1可以促使细胞色素C的释放并激活线粒体死亡途径,从而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并由此发挥其抗肿瘤活性.

  • TIEG1对HL-60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作者:姚鲲;杨莹;胡荣;苗苗;廖爱军;杨威;刘卓刚

    本研究旨在观察TIEG1对HL-60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TIEG1处理HL-60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用12.03 ng/ml TIEG1处理HL-60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RT-PCR方法检测Bcl-2及Bax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TIEG1对HL-60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TIEG1 12.03 ng/ml增殖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在细胞凋亡过程中,Bax表达呈升高趋势,而Bcl-2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TIEG1可以抑制HL-60细胞增殖,进而诱导其凋亡,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在TIEG1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过程中,Bcl-2/Bax与TIEG1诱导HL-60细胞凋亡相关.

  • 肿瘤患者疑难血型鉴定和基因分型的相关探讨

    作者:王超;李素萍;李敏;吴学忠;邢昕;吕蓉

    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部分患者,尤其是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因病情及治疗导致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表现为ABO血型的抗原或抗体减弱.本研究分析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进行正确的红细胞分型和基因分型,对12份肿瘤患者正反定型不一致血液样本进行的血型血清学试验和吸收放散试验.对存在疑问的标本进行PCR扩增第6、7外显子和5-7内含子,对外显子序列进行基因测序.结果表明,9例标本通过血型血清学、吸收放散定型,6例为A型,2例为O型,1例为B型;3例血型血清学和吸收放散无法鉴定其血型的标本,经测序分别定型为O46,B108和A102型,其中有2例因为PCR扩增效果差或者测序结果矛盾,未能给出ABO基因型.结论: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无法定型的肿瘤患者的血液样本,可以采用血型血清血方法、基因分型及吸收放散的方法正确鉴定ABO血型,以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不同冻干保护体系对海藻糖负载红细胞冻干保存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燕;陆志刚;白海

    本研究旨在评价冻干保护剂人血白蛋白、葡聚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甘油对海藻糖负载后红细胞冰冻干燥保存的影响,筛选佳冻干保护体系.将浓缩红细胞在37℃,浓度为800 mmol/L的海藻糖溶液中孵育7h,经PBS液冲洗3遍后制成海藻糖负载的浓缩红细胞.对照组为海藻糖负载红细胞不添加保护剂,直接冻干;实验组将人血白蛋白、葡聚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等组成的冻干保护体系与海藻糖负载浓缩红细胞混合,两组样品在常温下平衡30 min,移入-80℃深低温冰箱,预冻24h,入冻干机冻干处理24h.用温度为37℃,6%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快速再水化样品,用氰化血红蛋白试剂盒测定血红蛋白溶血率,计算血红蛋白回收率,同时测定干燥样品含水量.结果表明:当样品含水量在3%-4%时,对照组冻干红细胞血红蛋白回收率为(33.57±2.89)%,白蛋白组血红蛋白回收率为(51.15±1.9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选用不同浓度的葡聚糖为冻千保护剂,血红蛋白回收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随浓度增加,血红蛋白回收率逐渐升高,当浓度为36%时,血红蛋白回收率为(22.15±4.1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浓度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组成的冻千保护体系,当浓度小于40%时,血红蛋白回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0%甘油组血红蛋白回收率为(3.93±1.8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血白蛋白在海藻糖负载的冻干红细胞中发挥重要保护作用,葡聚糖与浓度小于40% PVP可削弱细胞内海藻糖的保护作用.液态的甘油不宜作为红细胞冰冻干燥保存的保护剂.

  • 慢病毒载体Venus在HL-60细胞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李争;胡绍燕;岑建荣;陈子兴

    随着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生、发展的基因机制深入研究,构建转染效率高且对细胞无毒性作用的载体变得十分重要.为了研究补体C3a的受体蛋白C3aR1(complement component 3a receptor 1)在AML中的作用,构建了携带C3aR1的第三代慢病毒载体Venus.本研究主要观察Venus慢病毒载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应用的可行性.采用磷酸钙沉淀法将重组载体Venus-C3aR1转染包装细胞293T细胞,产生慢病毒颗粒,感染HL-60细胞,通过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观察感染效率,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鉴定感染后HL-60细胞C3aR1的表达情况.用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诱导分化能力来判断慢病毒载体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显示,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慢病毒感染率>95%,感染后HL-60细胞上C3aR1表达明显增加,病毒包装成功.慢病毒感染前后细胞生长曲线及诱导分化能力无明显变化,说明慢病毒载体不影响HL-60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性,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结论:Venus慢病毒载体对AML细胞株HL-60的感染效率高,能够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实现目的基因的稳定表达.慢病毒感染对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不会干扰靶基因在细胞株中功能,因此慢病毒载体可以为白血病细胞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 靶向AATF基因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稳定表达的白血病U937细胞系的建立

    作者:吕超;曹江;孟凡静;曾令宇;潘彬;陈翀;吴庆运;宋旭光;李振宇

    本研究旨在构建靶向AATF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获得干扰质粒稳定转染的人白血病U937细胞系.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AATF mRNA序列,以228~249、303 ~ 324、443 ~ 464位序列作为RNA干扰位点,排除同源可能,合成3对互补并编码mRNA基因的特异性shRNA序列的寡核苷酸,克隆至经BamHⅠ、HindⅢ双酶切线性化的pSilencer 3.1人H1启动子干扰载体中,利用测序鉴定所构建的重组载体是否正确,经电穿孔将3个重组载体(pSA-1、pSA-2、pSA-3)转染人白血病U937细胞系,G418(500 mg/L)有限稀释法持续筛选8周后,扩增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系;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稳定转染细胞系的AATF mRNA和AATF蛋白表达.结果表明,AATF干扰序列及读码框完全正确.稳定转染细胞AATF mRNA表达下调,AATF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成功地构建AATF shRNA真核表达载体及AATF表达稳定抑制的白血病U937细胞系,为以AATF基因为靶点的人白血病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学特点分析

    作者:刘亚琳;刘海波;王雯娟;马乐;王晓宁;刘华胜

    本研究针对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预后不良的因素,探讨HLA的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收集本院自2009年以来门诊及住院急性白血病患者共68例(其中28例为HAL,40例为非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NHAL)的骨髓涂片及外周血涂片.对骨髓涂片分别进行瑞氏染色、POX染色、PAS染色、NSE和NaF染色;对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骨髓涂片以判断增生程度、各系细胞增生情况、形态及有无异常细胞等,结合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确定诊断,计数并分类200个有核细胞,计算各种细胞比例、各系细胞百分比总数、粒红比值等.同法观察血涂片,计数并分类100个有核细胞,计算各种有核细胞的百分比.结果数据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骨髓涂片的增生度、各系细胞比例数的差异,寻找外周血涂片与骨髓涂片在形态学特征方面的联系.结果表明,HAL组和NHAL组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均为明显至极度活跃,但HAL组骨髓增生活跃程度强于NH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系及巨核系在两组均有不同程度受抑,HAL组骨髓中红系受抑程度强于NHAL组.HAL组外周血中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数量明显低于NH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HAL组中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仍可见白血病细胞,但其比例较HAL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L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与骨髓白血病细胞增生程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r=0.422).结论:无论在骨髓还是外周血,HAL组与NHAL组相比,在增生程度、细胞数量及原始细胞比例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别,而且HAL组外周血中的白血病细胞比例、白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量均有特征性改变.因此对比分析HAL实验室检测的特征变化有利于掌握其规律,对于指导临床准确诊断急性白血病和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 MicroRNA-223在淋巴细胞白血病原代细胞中表达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南祯;梁勇;付蓉;刘惠;阮二宝;王晓明;王国锦;瞿文;刘鸿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原代细胞中MicroRNA-223与LMO2基因的表达水平及MicroRNA-223的作用机制.应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选ALL、CLL患者及正常人骨髓中淋巴细胞,在ALL、CLL患者骨髓淋巴细胞中转染MicroRNA-223的类似物靶向升高细胞中MicroRNA-223的表达,在正常人骨髓淋巴细胞中转染MicroRNA-223抑制物靶向敲低细胞中MicroRNA-223的表达.转染后培养72 h,用RT-PCR方法检测转染前后MicroRNA-223和LMO2表达量及其相关性,并用流式细胞术进一步观察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转染MicroRNA-223类似物前,ALL、CLL患者中MicroRNA-223表达水平为(433.11±144.88),LMO2水平为(807.10±238.41),正常人转染MicroRNA-223抑制物前,MicroRNA-223表达水平为(949.59±267.39),LMO2的表达为(455.32±176.83);MicrRNA-223的表达在正常人中明显高于ALL、CLL患者(P<0.05),而LMO2的表达在正常人中明显低于ALL、CLL患者(P<0.05).转染后,ALL、CLL患者中MicroRNA-223表达明显增加(571.86±142.00) (P <0.05),而LMO2表达明显减少(651.97±230.12) (P <0.05);在正常人中MicroRNA-223表达明显降低(646.32±172.93) (P <0.05),LMO2的表达明显升高(541.27±158.86) (P <0.05).转染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表现为,在ALL、CLL患者转染前细胞周期G1/G2细胞比例为(94.75±3.15)%,S期为(5.14±3.12)%;转染后G1/G2细胞比例明显增加(97.03±2.08)% (P <0.05),在S期明显减少(2.97±2.08)%(P<0.05);转染前细胞凋亡率为(54.47±8.72)%,转染后为(60.48±8.81)%,后者明显增加(P<0.05).正常人转染前细胞周期G1/G2细胞比例是(96.73±2.26)%,S期是(3.25±2.26)%;转染后G1/G2细胞比例明显减少(94.55±2.77)%(P<0.05),在S期明显增加(5.45±2.77)%(P<0.05),细胞凋亡率为(59.02±10.20)%,转染后明显减少(51.96±10.20)% (P <0.05).结论:淋巴细胞白血病原代细胞中MicroRNA-223表达降低,LMO2表达增高,导致淋巴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异常,这可能是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 转录因子GATA-2对iASPP基因的转录调控研究

    作者:邢海燕;贾玉娇;唐克晶;田征;陈一瑞;饶青;王敏;王建祥

    癌基因iASPP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其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序列有转录因子GATA-2的假定结合位点,GATA-2在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GATA-2对iASPP的转录调控作用.首先检测了部分白血病细胞系中iASPP和GATA-2蛋白的表达,然后构建带有GATA-2开放读码框的真核表达载体与带有iASPP转录起始位点上游3000 bp至下游500 bp序列中GATA-2假定结合位点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共转染HEK293和CV-1细胞,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并对荧光素酶活性上调的结合位点区进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白血病细胞系中iASPP高表达的细胞大多存在GATA-2的高表达;GATA-2对iASPP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当pCMV5-GATA2转染剂量上升至100 ng时,iASPP荧光素酶活性在HEK293细胞中上调到2倍;此转录激活作用在CV-1细胞中尤为显著,荧光素酶活性上调可达6.7.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果证实GATA-2与iASPP转录起始区nt-361 ~-334有特异性结合.结论:转录因子GATA-2可以与iASPP的转录调控区结合,并促进iASPP基因转录.

  • IKZF1基因IK6亚型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袁田;赵邢力;张丽霞;李庆华;田征;唐克晶;王迎;林冬;李巍

    本研究通过检测IKZF1基因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亚型,探讨IK6功能缺陷亚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应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79例初诊ALL患者IKZF1基因表达亚型,统计IK6亚型阳性患者比例,分析IK6阳性患者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融合基因、危险分层特点,比较IK6阳性组与IK6阴性组患者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ALL患者中检测到IKZF1基因表达的功能亚型为IK1、IK2/3,功能缺陷亚型主要为IK4、IK6、IK8、IK9;表达IK6亚型患者占B-ALL患者的34.4%,占T-ALL患者的22.2%;B-ALL中IK6阳性组患者BCR/ABL1阳性率及高危组患者比例均高于IK6阴性组(P=0.027,P=0.048),而两组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无显著性差异,T-ALL中IK6阳性组与IK6阴性组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危险分层均无显著性差异,在Ph染色体阴性的B-ALL患者中,IK6阳性组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低于IK6阴性组(P=0.009,P=0.002).结论:在成人ALL中IKZF1基因IK6表达亚型为主要功能缺陷亚型,IK6亚型的表达可作为Ph染色体阴性的B-ALL患者预后危险因素,指导成人ALL治疗.

  • 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NPM1、FLT3-ITD突变与外周血白细胞数及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相关性研究

    作者:苏龙;李薇;崔久巍;谭业辉;杨岩;刘晓亮;喻萍;胡瑞萍;王丽莉

    本研究旨在分析NPM1和FLT3-ITD突变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及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的相关性.回顾分析我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份初治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51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9例,中位年龄47岁(14-83岁).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NPM1及FLT3-ITD突变状态.结果表明,与无NPM1突变患者相比,突变者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较多(30.7×109/L vs 8.6×109/L,P=0.002);FLT3-ITD突变患者较无突变患者具有更多的外周血白细胞数(42.38×109/Lvs 11.45×109/L,P=0.033)及更高的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74.0% vs 60.25%,P=0.036).外周血白细胞数及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在NPM1、FLT3-ITD无突变组、单独NPM1突变组、单独FLT3-ITD突变组到NPM1、FLT3-ITD双突变组逐步升高(均P<0.05).白细胞数大于12.55×109/L的患者NPM1突变率明显升高(P=0.002),大于37.85×109/L者FLT3-ITD突变率明显升高(P=0.033);原始细胞比例大于72.25%的FLT3-ITD突变率明显升高(P=0.008).NPM1突变患者首疗程完全缓解率(CR)明显高于无突变者(78.13% vs 40.0%,x2=4.651,P=0.031).结论:NPM1及FLT3-ITD突变患者白细胞计数及原始细胞比例大,提示NPM1与FLT3-ITD突变均可能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且二者可能具有协同效应.

  • 白血病细胞中共表达P2X7受体和Notch1胞内区

    作者:冯丽;杨骁;廖金凤;陈莎燕;冯文利;林永敏;任倩;郑国光

    本研究旨在构建野生型及N187D突变型P2X7与ICN1基因的共表达载体,并在白血病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探讨P2X7在白血病发展中的作用奠定基础.采用Overlap PCR法,通过2A连接,构建野生型或N187DP2X7与ICN1的共表达载体;经DNA序列分析验证后,包装病毒、感染K562细胞并经细胞分选获得稳定感染细胞系.采用RT-PCR、Western blot、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测定等方法,验证外源基因的表达及P2X7受体的功能.结果表明,序列分析显示载体构建正确;包装病毒对K562细胞感染效率40%-70%,流式分选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RTPCR结果显示,P2X7受体和/或ICN1基因可在对应的稳定表达细胞株中高效表达;Western blot也证明,P2X7受体可在感染编码P2X7受体基因病毒的K562细胞中高效表达;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检测显示,在BzATP刺激下,表达野生及N187D突变型P2X7的K562细胞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持续升高.结论:本研究在白血病细胞中成功共同高表达P2X7受体与ICN1,为进一步探讨野生型和N187D突变型P2X7受体在白血病发展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 血液病患者与父母之间HLA抗原匹配程度的研究

    作者:王红艳;孙敬芬;金红实;王莉莉;于力

    本研究对血液病患者与其父母HLA匹配情况进行调查及分析,为今后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选择合适供者提供参考.采用PCR-SSP技术对174个家系进行HLA低分辨分型分析.结果显示:52.30%的血液病患者拥有HLA匹配程度超过半相合的父亲和或母亲,患者中10.92%与父母HLA匹配程度在8/10相合以上,11.49%与父亲和母亲均超过半相合.患者与其父亲和或母亲6/10相合(28.16%)、7/10相合(16.1%)和8/10相合(8.62%)比率均超过5%,9/10相合(2.3%)和10/10相合(1.15%)比率均低于5%.结论:随着两代间匹配程度的增高,其所占比率在降低.超过半数的血液病患者与父母HLA匹配程度超过半相合.超过10%的患者与其父亲和或母亲HLA匹配程度在8/10相合以上.这个高匹配程度及比率为单倍体相合移植提供了更大的成功的机会.拥有常见基因型及单倍体的患者更有可能与其父母HLA配型超过半相合.人群中存在的高频率基因型及单倍体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时不排除人群居住的集中性及封闭性甚至近亲结婚是促成这一现象的另一因素.

  •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T细胞数量及功能初步分析

    作者:丁丽;董磊;郑晓丽;林姗姗;朱恒;王志东;闫洪敏;郭子宽;王恒湘

    为探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HSCT,hiHSCT)后早期T细胞免疫重建特点,采集22例患者移植后6个月内不同时间点的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T细胞亚群,以评价胸腺输出功能和T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使用Immuknow方法测定CD4+T细胞内ATP含量,以评估重建T细胞的功能.结果表明:移植前CD3+细胞数为833.75±359.84/μl,移植后1个月为318.87±266.71/μl,3个月为1006.76±512.32/μl,6个月升至1296.38±958.77/μl.移植前CD4+细胞数为336.99±211.12/μl,移植后1个月为45.89±44.21/μl,3个月时平均值为142.97±114.85/μl,6个月为181.78±120.61/μl;移植前CD8+细胞平均值为430.21±159.48/μl,移植后1个月230.44± 195.89/μl,3个月为621.64±318.83/μl,6个月为823.077±633.55/μl;移植前CD4+ CD45 RO+记忆T细胞平均值为227.44± 73.34/μl,移植后1个月为43.47±43.40/μl,3个月为138.69±110.17/μl,6个月为147.73±82.94/μl;移植前CD8+ CD45RO+记忆T细胞数为212.70±98.48/μl,移植后1个月为184.76±168.65/μl,3个月为445.90±252.50/μl,6个月为519.80±475.53/μl;移植前CD4+ CD45RA+ CD62L+初始T细胞数为68.94±59.74/μl,移植后1个月为2.44±2.93/μl,3个月为3.14±3.48/μl,6个月为23.22±38.38/μl;移植前CD8+ CD45RA+ CD62L+初始T细胞为124.82±60.95/μl,移植后1个月为19.37±17.71/μl,3个月为76.63±50.85/μl,6个月为114.49±174.29/μl.Immuknow结果显示,hiHSCT后1个月CD4+T细胞内ATP含量降至210.19±119.37 ng/ml,其后逐渐恢复,在移植后3个月左右恢复至280.62±110.03 ng/ml,在移植后6个月左右升至357.28±76.18 ng/ml.结论:hiHSCT后早期T淋巴细胞重建以CD8阳性的记忆T细胞扩增为主,胸腺输出功能较差,但受者T细胞功能在移植后3个月时达到正常水平.

  • 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叶凡;唐晓文;孙爱宁;仇惠英;金正明;付铮铮;陈峰;吴德沛

    本研究探讨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治疗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22例接受URD-HSCT的高危难治性AML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20例)或全身放疗+环磷酰胺(2例)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行URD-HSCT,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甲氨蝶呤(MTX)+骁悉(MMF)+ ATG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结果表明:22例患者中21例(95.5%)获得植入,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2(10-19)d和14(5-22)d;中位随访时间18(3-135.5)月,2年的总体生存率(OS)和无白血病生存率(LFS)分别为(53.9±12.2)%和(49.1±10.7)%;移植后8例患者发生aGVHD,累积发生率为(39.1±10.6)%,其中6例为Ⅰ-Ⅱ度aGVHD,2例为Ⅲ-Ⅳ度aGVHD;在19例可评估的患者中,慢性GVHD(cGVHD)6例(4例为局限型,2例广泛型),累积发生率为(28.8±9.6)%;复发7例,2年的累积复发率为(35.8±11)%;死亡原因分析显示,9例死亡中1例死于败血症,1例死于肺部感染,6例死于复发,另外1例复发予化疗联合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缓解后发生Ⅳ度aGVHD而死亡;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复发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P <0.001),而性别、年龄、移植方式、aGVHD、感染等对生存无明显影响,cGVHD患者生存率高于未发生者(83.3% vs 37%,P=0.152).结论:单中心样本研究结果显示,URD-HSCT是治疗无合适血缘供体高危AML患者的有效手段,cGVHD患者预后较好,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移植后通过过继免疫治疗如DLI可以预防复发并改善预后以获得长期生存.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疗效观察

    作者:乔淑敏;陈广华;王易;胡绍燕;孙绪丁;吴德沛

    本研究观察人脐带间充质于细胞(MSC)治疗儿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扩增,培养至第3-5代用于临床治疗;5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经化疗达完全缓解.2例行亲缘HLA3/6位点相合的骨髓造血于细胞移植,1例行同胞HLA全相合骨髓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1例行无血缘关系HLA4/6位点相合双份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行无血缘关系HLA5/6位点相合单份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发生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接受二线免疫抑制治疗无效后,行0.5×106/kg受者体重MSC治疗.结果表明,5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均获造血重建,并发生皮肤、肝脏和胃肠道Ⅲ-Ⅳ度aGVHD,经二线免疫抑制治疗无效,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皮疹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胃肠道症状好转.患儿均未发生输注相关不良反应.目前患儿均无原发病的复发,均处于无病生存状态.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儿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安全有效的.

  • CBA法研究HLA全相合与单倍体相合移植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性

    作者:赵月莹;康严;孙琪云;董征;刘铁强;郭梅;刘广贤;艾辉胜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HLA全相合移植(HLA-identical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iNAHSCT)和单倍体相合移植(HLA-haploidentical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iNAHSCT)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性,用流式细胞微珠阵列法(flow 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20例白血病患者移植前后不同时间点IL-2、IL-4、IL-6、IL-10、TNF-α、γ-IFN、IL-17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IL-2分别在iNAHSCT及hiNAHST后1周、2周起表达上调,两类移植各时间点比较无差异(P>0.05);γ-IFN都在移植后4周起上调,两类移植后的浓度无差异(P >0.05);IL-4在iNAHSCT及hiNAHSCT中分别于移植后2周、移植后1周起增高,iNAHSCT的IL-4浓度高于hiNAHSCT(P<0.01);IL-6在iNAHSCT及hiNAHSCT中分别在移植后1周、移植后2周起上调,移植后4周为峰值,且hiNAHSCT的IL-6浓度高于iNAHSCT(P<0.02);IL-10在iNAHSCT、hiNAHSCT中分别于从移植后1、2周起增高,iNAHSCT中IL-10的表达高于hiNAHSCT(P <0.05).TNF-α在hiNAHSCT中从移植后1周、在iNAHSCT中从移植后2周起上调;hiNAHSCT中TNF-α增高的幅度高于iNAHSCT(P <0.01).IL-17分别于hiNAHSCT及iNAHSCT后移植后1周、移植后4周时增高,hiNAHSCT IL-17增高的幅度高于iNAHSCT的(P<0.05).结论:两类移植后所检测到的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增高,移植后4周为峰值.IL-6、TNF-α、IL-17在hiNAHSCT中增高明显,而IL-4,IL-10在iNAHSCT中增高显著.

  • 非清髓性单倍体骨髓移植后输注供体免疫细胞治疗白血病的研究

    作者:许鹏飞;段连宁;罗渊;王喆;陆承荣;向培德;雷英英

    本研究在小鼠非清髓性单倍体骨髓移植模型上,观察移植后早期输注供体免疫细胞对促进植入及改善疗效的作用.以CB6F1雌性小鼠为受鼠,C57 BL/6雄性小鼠为供鼠,移植前4d经尾静脉注射小鼠红白血病细胞1×106个/只,移植前2d和1d分别通过腹腔注射阿糖胞苷0.015g/只,移植前1d予450 cGy全身照射(TBI),移植当天给予供鼠骨髓及脾细胞混合物6 ×10 7个/只,移植后15 d输注供体免疫淋巴细胞6×10 7个/只,移植后定期监测受鼠外周血供鼠CD3+细胞嵌合状态和供鼠性别决定基因(SRY),观察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疾病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表明:经尾静脉注射小鼠红白血病细胞1×106个/只,不予治疗,小鼠平均生存期为15±1d;混合骨髓移植组移植后供者细胞获得植入,SRY基因在移植后30和60 d时检测PCR结果均阳性,移植后14、30、60d外周血供鼠CD3+细胞嵌合率分别为(17.95±12.03)%、(37.34±2.78)%,(47.06±6.1)%;DLI组移植后30、45、60 d嵌合率为(69.78±12.62)%、(75±15.97)%、(83.41±16.07)%;小鼠移植后平均生存期分别为66.66±1.47 d、78.2±7.82 d.结论:移植前高肿瘤负荷影响供体细胞植入及预后,移植后早期行供体免疫淋巴细胞输注可以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

  • MBL抑制LPS诱导DC成熟机制的研究

    作者:王凡平;王明永;郭晓芳;石如玲;徐素玲;马淑君;李海斌;郭继强;杨秀丽

    本研究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机制.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Mo),用常规方法体外诱导未成熟DC(imDC),FACS分析MBL与imDC的结合,并进一步分析MBL对LPS结合imDC的影响;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MBL与可溶性的TLR4胞外段蛋白(sTLR4)结合;Western blot分析NF-κB的细胞核移位.结果表明,在钙离子存在下,MBL能够直接与imDC结合,sTLR4和LPS可竞争性抑制MBL与imDC的结合.Western blot与ELISA分析结果显示,MBL能够以浓度依赖的方式结合sTLR4蛋白.FACS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MBL通过结合imDC竞争性抑制LPS与imDC的结合.Western blot分析结果亦显示,MBL对LPS诱导的NF-κB细胞核移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MBL可通过结合表达在imDC的TLR4分子竞争性抑制LP结合imDC,从而抑制LPS诱导imDC成熟,提示MBL能够通过配体结合调控DC分化成熟.本研究为阐明MBL抑制LPS诱导DC成熟的机制提供了较好的实验依据.

  • ROS在FTY720诱导U266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李迎春;刘卓刚;姚鲲;王慧涵;胡荣;杨威;廖爱军

    本研究探讨活性氧(ROS)在FTY720诱导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株凋亡及自噬中的作用.不同浓度FTY720处理U266细胞24 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检测LC3B的表达.结果显示:应用FTY720可引起U266细胞发生凋亡及自噬,自噬的发生可促进细胞死亡.自噬抑制剂Bafilomycin A1可降低FTY720导致的细胞生存率下降.应用ROS抑制剂NAC或Tiron后,FTY720引起的细胞凋亡减轻,联合应用NAC或Tiron和FTY720后LC3B-Ⅱ表达较单用FTY720明显下降.结论:FTY720可诱导U266细胞发生凋亡及自噬,ROS是FTY720引起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共同调节剂.

  •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B7-H3分子的表达与预后和骨质破坏的关系

    作者:赵丹丹;林梁;葛青;李振宇;何徐彭;徐开林;路瑾;黄晓军

    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138+骨髓瘤细胞中B7-H3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应用流式细胞术及RT-PCR法检测3种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U266和H929)表面B7-H3的表达水平及45例(46例次)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138+细胞中B7-H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预后及生存时间相关性.结果表明:①B7-H3在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U266中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30±1.1)%和(79.03±1.2)%,在H929细胞中未见明显表达,约占(4.26±0.2)%;RT-PCR检测到RPMI8226及U266细胞株B7-H3 mRNA产物,在H929细胞株未检测到其产物.②外源IL-6刺激细胞株未见B7-H3分子的上调.③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初诊者B7-H3阳性率为(48.58±33.593)%,缓解者为(22.16±18.853)%,复发者为(57.65±28.296)%,初诊与缓解、缓解与复发者的B7-H3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23,P=0.004).④B7-H3高表达较低表达的患者具有更多的骨质破坏(P=0.027),血清钙离子水平显著升高(2.3144±0.44619 vs 2.0948±0.2504;P=0.046).结论:B7-H3的表达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呈负相关,与骨髓骨质破坏程度呈正相关.

  • VD方案和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万军

    本研究探讨VD方案和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到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5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VD组(38例)和VAD组(21例).VD组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VAD组接受长春新碱、阿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分别对两组疗效、中位生存时间、1年和2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VD组和VAD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78%和59.09%,VD方案优于VAD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中位生存时间和1、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VAD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VD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和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较轻微,在停药和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或缓解.VAD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感染、脱发和血液毒性等,其中感染多以3-4度为主.结论:V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优于VAD方案,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以FISH分析MDS患者骨髓病态细胞研究MDS的克隆起源及演变

    作者:付春梅;陈子兴;刘丹丹;张俊;潘金兰

    本研究探究MDS的病态造血是非特异性的改变还是异常克隆所致,并对MDS患者骨髓细胞中异常克隆的消长变化提供粗略的评估.在骨髓涂片上分析骨髓病态造血细胞,并结合FISH技术研究16例伴有染色体核型异常的MDS患者的克隆来源和演变.结果发现,粒、红两系病态造血细胞及非病态造血细胞中均存在异常克隆,多数病例骨髓病态造血细胞中异常核型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病态造血细胞,多数病例粒红两系异常克隆来源的病态造血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克隆来源的病态造血细胞的比例,绝大部分的病态巨核细胞及非病态巨核细胞均来源于异常克隆,大多数病例中粒系、红系列的非病态造血细胞异常克隆比例从分化早期阶段至晚期阶段有降低趋势.结论:MDS骨髓细胞的病态特征与细胞克隆的异常改变相关,但并非异常克隆所特有.启始的MDS异常克隆可分化而构成成熟的粒,红系细胞群体的一部分而与正常克隆来源的细胞共存.

  • 病态造血特征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型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李佳;张曼

    本研究探讨细胞病态造血特点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的实用价值.通过细胞形态学、细胞组织化学染色、骨髓病理学检查,分析64例WHO-MDS患者病态造血特点,评估其对于疾病判断的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的意义.结果表明,外周血出现原始细胞、巨核细胞,骨髓粒系Auer小体、假性Pelger-Hu(e)r畸形,幼红细胞空泡,微小巨核对于WHO-MDS诊断灵敏度虽然不高,分别为34.4%,3.1%,3.1%,75.0%,6.3%,42.4%,但其诊断特异性均为100%.幼红细胞奇数核、核畸形、核碎裂、核出芽、环形铁粒幼细胞,及单圆核、多圆核巨核细胞对于WHO-MDS诊断也有一定参考价值.通过骨髓病理学检查,同样发现WHO-MDS患者三系出现病态造血,并且4例RCMD患者,12例RAEB患者检出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超过半数WHO-MDS患者有轻至中度网硬蛋白纤维增生.结论:细胞形态学是诊断WHO-MDS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多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MDS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裂解物对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曹小芳;王勇奇;李志勇;郭子宽;王恒湘

    以往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对Wistar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无治疗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细胞裂解物是否具有CIA治疗作用.在造模4周后,裂解物治疗组CIA大鼠腹腔内注射1×107人骨髓MSC裂解物,阳性对照组CIA大鼠腹腔注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1 mg/kg,阴性对照组CIA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以上各组治疗频率皆为每周1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记录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变化,并进行病理学及X线摄片检查.结果表明:所有实验组大鼠都出现了关节炎症状,并在实验后期出现了关节畸形.治疗组关节炎综合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综合评分分别为6.87±0.83,6.44±1.13和7.33±0.77,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病理学分析显示,MSC裂解物治疗组和对照组炎症综合评分分别为2.28±0.48和2.28±0.55,显著高于MTX组(0.71±0.48,P<0.05).然而,踝关节X线分析显示,对照组评分为4±0.57,显著高于裂解物治疗组(2.71±0.75)和MTX治疗组(2.57±0.78,P<0.05).结论:MSC裂解物对大鼠CIA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效果不及MTX.

  • 差速贴壁法分离兔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作者:辛毅;刘小希;赵伟;刘飒;李娜;许秀芳;黄益民;罗毅;张宏家

    本研究探讨一种高效、稳定的从兔骨髓中同时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和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的方法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抽取兔骨髓,应用密度梯度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差速贴壁经纤连蛋白包被并结合EGM-2MV培养基分别扩增MSC和EPC.用台盼蓝法测定细胞传代成活率,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法、MTT法、DNA周期检测MSC和EPC的增殖能力及诱导分化成骨细胞、成脂肪细胞能力,并结合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SC免疫原型以鉴定MSC;细胞吞噬功能特异性地摄取Dil-ac-LDL及FITC-UEA-1,并结合CD133、VEGFR2/KDR、CD34免疫荧光鉴定EPC,并计算其纯度.结果表明,经密度梯度分离单个核细胞,在早期贴壁细胞24 h换液时即可见明显集落形成,8d后达80%融合,细胞呈均匀一致的长梭形排列;2次贴壁细胞经EGM-2MV培养基培养,第3天开始伸展,约8d可融合近80%,细胞呈多角形,出现条索状结构;2种细胞台盼蓝法测定细胞传代成活率均在90%以上,传至第2代后,生长曲线均近似“S”形;MTT法检测显示,细胞生长d3至d5时光密度值变化较明显;MSC G0-G1期为(93.32±1.65)%、EPC G0-G1为(93.05±1.95)%,2种细胞DNA周期无明显差异;早期贴壁细胞FCM检测CD90、CD44阳性率为(99.7±1.12)%、(99.1±2.33)%;CD14、CD45、CD79a阳性率分别为(4.8±0.38)%、(6.8±0.49)%及(0.4±0.08)%,经体外诱导能够向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分化,鉴定为MSC;2次贴壁细胞传至第2代经Dil-ac-LDL、FITC-UEA-1双荧光染色阳性率(82.1±3.4)%,CD133、VEGFR2/KDR、CD34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4.2±3.2)%、(64.7±4.3)%及(43.5±1.5)%,鉴定为EPC.结论:应用密度梯度分离法结合差速贴壁筛选法可培养出高纯度的MSC,2次贴壁细胞经纤连蛋白预包被并结合EGM-2MV培养基体外诱导可培养出增殖能力较强的EPC,为组织工程学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 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韩之波;王有为;王涛;池颖;杨舟鑫;及月茹;孟磊;杨萍;韩忠朝

    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具有来源充足、免疫原性低、病毒污染率较低,且无社会伦理争议等方面的优点,使其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胎盘组织不但包括来自母体的绒毛膜组织、羊膜组织,还包括来自母体的底蜕膜组织,但底蜕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我们使用酶消化法分离底蜕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STR)检测细胞是否均来源于母体组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方式,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表型,使用不同的诱导分化培养基检测其多向分化的能力.然后将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细胞与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清γ-干扰素的水平.结果表明: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证明所得到的细胞均来源于母体组织,底蜕膜细胞生长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细胞表达常见的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CD90、CD73、CD105、CD44,不表达CD45,CD11b和CD34.在不同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状态下,细胞均可向成骨、成脂和成软骨方向分化.结论:从胎盘底蜕膜获得的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征,是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能抑制植物血凝素刺激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γ-干扰素,这使得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个母亲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的重要来源,能安全的用于治疗母亲的免疫系统疾病.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降低HL-60对阿糖胞苷的敏感性

    作者:崔俊杰;池颖;杜文静;杨少光;李雪;陈芳;马凤霞;卢士红;韩忠朝

    本研究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对HL-60白血病细胞药物治疗敏感性的影响,为研究hUC-MSC对白血病细胞的调节作用提供资料.体外建立HL-60细胞与hUC-MSC的transwell及直接接触共培养体系;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阿糖胞苷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检测与hUC-MSC共培养对HL-60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通过transwell共培养体系观察hUC-MSC对HL-60细胞凋亡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hUC-MSC共培养可以显著减少阿糖胞苷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P<0.05);hUC-MSC可以将HL-60细胞阻滞于Go/G1期,阻止其进入S期(P<0.05);与hUC-MSC共培养可以降低HL-60细胞中Caspase3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transwell体系中hUC-MSC同样可以减少阿糖胞苷诱导的HL-60细胞的凋亡(P<0.05).结论:hUC-MSC通过分泌可溶性细胞因子减少阿糖胞苷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HL-60细胞周期及下调Caspase 3表达有关.

  • 细胞周期抑制剂SNS-032对小鼠造血干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祁瑞哲;纪庆;张丽艳;张宇;袁卫平;程涛;高瀛岱;许静

    本研究旨在探讨SNS-032(C17H24N4O2S2)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细胞周期、凋亡、分化及自我更新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利用极限稀释实验检测SNS-032作用前后HSC自我更新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NS-032作用前后小鼠骨髓细胞Lin-c-kit+ Sca-1+及Lin-c-kit+ Sca-1-袁型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用实时定量PCR检测SNS-032作用前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凋亡相关基因及HSC自我更新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水平.结果显示,SNS-032处理后,小鼠骨髓细胞中HSC的自我更新能力没有明显变化;加SNS-032处理后,小鼠骨髓细胞Lin-c-kit+ Sca-1+表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无统计学意义的变化(P>0.05),小鼠骨髓Lin-c-kit+ Sca-1-表型细胞的G1期细胞增多(P<0.05);小鼠骨髓细胞Lin-c-kit+ Sca-1+表型细胞和Lin-c-kit+Sca-1-表型细胞的细胞凋亡增多,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骨髓细胞经SNS-032处理后,HSC周期相关基因CDK1、CDK2、CDK7、p27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而CDK4,CDK6,p21,p18,p19,p16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P>0.05).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Puma和p53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区别(P>0.05),与干细胞自我更新相关的基因中Bim,Sall4,Notch1表达量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NS-032没有明显的抑刺正常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分化作用,而且SNS-032没有明显的诱导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的凋亡作用.

  • 抑制Larp4b表达不影响小鼠Lin-造血细胞集落形成能力

    作者:王晓娟;庞雅坤;程辉;董芳;梁昊岳;张英驰;汪晓敏;许静;程涛

    Larp4b是人类LARP家族中的一员,为广谱翻译因子,可结合RNA并促进mRNA的翻译.前期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提示白血病患者存在Larp4b基因表达变化.本研究检测Larp4b基因在造血各系细胞中的表达量,敲降Larp4b表达对Lin-造血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利用RT-PCR检测Lar4b基因在造血各系细胞中的表达,用病毒上清感染Lin-细胞,分选EGFP+细胞,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V-PE/7-AAD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进行集落形成实验(colony forming cell assay,CFC).结果表明:Larp4b基因在造血各系细胞中表达不同,Larp4b基因在粒系和巨噬祖细胞(GMP)以及髓细胞(M)的表达较高,在T淋巴细胞中表达明显低,抑制Larp4b表达不影响Lin-造血细胞体外集落形成能力,不影响Lin-造血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结论:Larp4b基因在髓系细胞中表达较高.抑制Larp4b表达不影响Lin-造血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不影响Lin-造血细胞的增殖,这为后续Larp4b体内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 非整合型质粒重编程脐带血CD34+细胞形成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研究

    作者:张权娥;刘淑平;刘延风;张鸿雁;袁卫平;陈桂彬;李彦欣;许静

    本研究探索和优化非整合质粒的方法,将人脐带血来源的CD34+(CB CD34+)细胞进行重编程,建立无病毒的iPS技术体系.利用细胞核转染仪将质粒pEB-C5和pEB-Tg转入短暂培养后的CB CD34+细胞中,使其进行重编程形成iPSC,14 d后观察到2×106 CB CD34+细胞中约有200个类似ES细胞特征的克隆出现,并对产生的iPSC进行体内外多能性鉴定及细胞核型检测.结果表明,重编程后的CB CD34+细胞的多能性基因表达与ESC类似,细胞核型正常,外源基因无插入,且具有体内分化成三胚层的全能性.结论:利用非整合型质粒的方法重编程CB CD34+细胞形成iPSC,该方法无外源基因插入、重复性好、操作简单、且效率较高,为建立相对安全的iPSC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为深入探索iPSC应用于临床药物的筛选、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研究等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材料.

  • 初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中维生素D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和意义

    作者:穆玮;王伟;崔中光;隋爱华

    为了探讨维生素D(VD)对初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与治疗的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初发ITP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25羟基维生素D3[25 (OH) D3]和1,25-二-羟基D3[1,25(OH)2D3]的浓度,利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VD受体(VDR)mRNA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ITP患者外周血中25(OH)D3 (10.6±7.7 ng/ml)和1,25(OH)2D3 (69.9±29.0 pg/ml)的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3.7±9.1 ng/ml,87.3±19.9 pg/ml) (P <0.05),而VDR mRNA的表达(1.588±0.12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55±0.734) (P <0.05).结论:VD水平及其受体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ITP的发病,VD及类似物可用于ITP的治疗.

  • HLA-A、B等位基因与梧州汉族--SEA/αα型α0-地中海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关系

    作者:陈秀勤;李军;蔡永林;李传杰;马宇毅;黄德旺;李海凤;陆爱英;汤敏中

    本研究探讨HLA-A、B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梧州汉族--SEA/αα型α0-地中海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法(PCR-SBT),对广西梧州籍汉族57例--SEA/αα型α0-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HLA基因分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测定,采用电泳法测定HbA2.应用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HLA-A* 33:03、B*15:01或者B*55:02阳性的梧州汉族--SEA/αα型α0-地中海贫血患者Hb、HbA2明显较低,而HLA-B * 15:02阳性的患者Hb、HbA2则明显较高(P<0.05).结论:多个HLA等位基因与梧州汉族--SEA/αα型α0-地中海贫血患者Hb水平可能有关联.研究结果对了解地中海贫血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和白细胞异常表达组织因子的研究

    作者:陆弘逾;陈德;顾俊;宋陆茜;陈梅

    本研究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及健康对照循环中血小板、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P)组织因子(TF)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AC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收集26例ACS患者,29例SA患者及25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外周血标本,分离获得单核细胞及富含血小板血浆,用RT-PCR法分别检测组间单核细胞及血小板TF-mRNA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组间血小板、PLA和PMP表达TF的比例.结果表明,ACS组、SA组、正常对照组血小板TF mRNA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3.11±0.51、1.88 ±0.78和0.7 ±0.10,ACS组单核细胞、血小板TF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有差异(分别为P=0.03,P=0.05).ACS组患者血小板表达TF比例明显高于SA组及正常对照组(P=0.02),3组的TF阳性的PLA百分比(%UR)分别为2.7±0.6、0.8±0.2及0.5±0.1(P=0.001).ACS组TF阳性的血小板单核细胞百分比(%UR)为2.5±0.6,显著高于SA组的1.2±0.3(P=0.02)及对照组的0.8 ±0.2(P =0.04).结论:ACS患者血小板及白细胞高表达TF,促进了血小板的活化、凝血和血栓形成,进一步促进高凝状态.TF促血栓形成和促局部炎症作用,协同血小板和白细胞共同参与ACS的发病,终与ACS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造血干细胞移植建立血小板整合素β3胞内段截短体转基因小鼠模型

    作者:崔雄鹰;施小凤;黄建松;刘萍;陶岚岚;周玉兰;阮铮;奚晓东

    本研究通过逆转录病毒感染整合素β3缺陷小鼠(β3-/-)骨髓造血干细胞再进行骨髓移植建立β3及其胞内段不同截短体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整合素β3胞内段在血小板双向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作用提供基础.将整合素β3野生型、β3-△759(缺失R760 GT762氨基酸片段)和β3-△754(缺失T755 NITYRGT7622氨基酸片段)的cDNA分别克隆至带有GFP编码基因的MSCV MigR1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中,用质粒转染BOSC23包装细胞株包装出带有β3全长及不同突变体的逆转录病毒,再感染β3-/-供体小鼠骨髓细胞,尾静脉注射移植入经致死剂量辐照的野生型C57BL/6小鼠体内,移植后6-8周流式细胞术检测GFP和β3的表达率以评估转基因效率.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空载(Vector)、β3野生型和截短突变β3-△759、β3-△754等4种小鼠模型,血小板转基因成功的比率(即GFP阳性率)为18%-66%,转基因血小板β3表达可达到β3+/-水平.结论:利用逆转录病毒感染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建立血小板转基因小鼠模型是一种高通量快速有效的建立转基因小鼠模型的方法,这为进一步研究整合素β3胞内不同区段对血小板整合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及体内对血小板进行基因操作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 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新检测方法和仪器的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

    作者:张有涛;赵益明;季顺东;赵赟霄;蒋敏;金晓华;史进方;顾国浩;阮长耿

    本研究旨在评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新方法及仪器的性能,并建立其参考区间,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制定的仪器性能验证标准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88》(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 88,CLIA' 88法案)制定的评价标准,对PL-11血小板分析仪进行了分析性能评估.用PL-11血小板分析仪测试健康志愿者柠檬酸钠静脉抗凝血的聚集功能,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建立PL-11血小板分析仪本实验室的参考区间.同时收集本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服用氯吡格雷7d前后血小板大聚集率(MAR)的变化来探讨PL-11血小板分析仪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表明,各参数皆符合CLIA'88法案的要求.测得PLR-06、PLR-07、PLR-09、PLR-10血小板诱聚剂诱导的247名健康正常人血小板MAR分别为58.8±10.1(%)、61.2±11.8(%)、51±10.2(%)、53.1±9.2(%).ACI患者MAR在服用氯吡格雷后明显降低.结论:PL-11血小板分析仪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适用于血栓病早期预警和诊断的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仪,值得推广应用.

  • Ⅲ型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易感基因UNC13D参与同源重组修复

    作者:常丽贤;曾慧敏;周全全;高敏;魏蔚;周剑峰;安文彬;袁卫平;竺晓凡

    本研究从DNA双链断裂同源重组修复角度探讨UNC13D(秀丽新小杆线虫)基因参与Ⅲ型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familial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type 3,FHL3)的发病机制.利用DNA同源重组修复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及UNC13D基因下调后DR-U2OS细胞同源重组修复率的变化情况,并研究此基因的相关功能.结果表明:下调DR-U2OS细胞的UNC13D基因表达后,同源重组修复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UNC13D编码蛋白Munc13-4不仅参与到细胞毒颗粒的胞吐过程中,而且在DNA双链断裂修复中也起作用.结论:UNC13D基因突变可能通过抑制细胞毒颗粒的胞吐和降低DNA双链断裂后的同源重组修复率参与FHL3发病过程,这一研究结果为揭示FHL3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作者:陆晓林;李艳;黄文荣;郭玥潞;赵小利;卢柠;朱海燕;王全顺;于力

    本研究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uto-HSCT)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本院1996-2011年67例DLBCL患者行auto-HSCT临床资料,观察生存结果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11月1日,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40(1-197)个月,3年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70.6%和66.4%,5年OS和PFS分别为70.6%和63,8%.移植相关死亡率(transplant-related mortality,TRM)为7.2%,1年和3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6.5%和23.7%.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和移植前疾病状态是DLBCL患者auto-HSCT后长期生存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auto-HSCT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安全有效,年轻、移植前肿瘤负荷低的患者预后更好.

  • BCL11A基因对γ-珠蛋白基因转录的影响

    作者:孙顺昌;周指明;涂传清;彭运生;宋慧文

    本研究旨在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1A(B-cell lymphoma/leukemia 11A,BCL11A)基因对γ-珠蛋白基因转录的影响.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技术沉默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的BCL11A基因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定量细胞内γ-珠蛋白基因mRNA水平,分析BCL11A基因对γ-珠蛋白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所构建的4个siRNA表达载体对BCL11A基因表达的沉默率分别为49.7%、55.4%、78.2%和84.1%.将沉默率为84.1%的siRNA表达载体转导K562细胞,K562细胞的γ-珠蛋白基因的转录水平较转导对照载体质粒升高了2.4倍.结论:BCL11A基因表达被沉默后γ-珠蛋白基因mRNA水平升高显示BCL11A基因对γ-珠蛋白基因表达可能存在负调控.

  • 慢性B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作者:庄芸;范磊;沈云峰;徐卫;李建勇

    本研究探讨慢性B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并发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2年治疗的B-CLPD合并AIHA患者14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结果表明,14例AIHA患者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9例、淋巴瘤5例;溶血发作时血红蛋白中位数61(33-84) g/L,网织红计数比例中位数12.0(3.1-35.0)%,Coombs试验阳性率100%;1例患者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5例采用化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8例采用利妥昔单抗免疫化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率达100%,其中完全缓解率78.6%(11/14),部分缓解率21.4% (3/14);随访至今,35.7%(5/14)出现溶血再发,经用既往治疗方案仍有效,应用过利妥昔单抗治疗的病例仅1例复发;14例中已有6例死亡,1例失访,其余7例存活.结论:AIHA是B-CLPD的常见并发症,可在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疗效较好,但长期缓解率低,停药或减量后易复发,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移植和一些临床因素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影响

    作者:赵世香;韩悦;朱倩;王倩;张文娟;陈晓晨;孙爱宁;金正明;仇惠英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正规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生存状况,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病理类型、国际预后指数(IPI)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收集2004-2011年在本院接受R-CHOP21≥6次化疗的DLBCL患者116例.分析单纯化疗及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的疗效,以及不同免疫病理类型、临床观察指标如IP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a-羟丁酸脱氨酶(HBDH)等因素对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包括对总体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的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接受R-CHOP21方案治疗的116例DLBCL患者5年OS为72.4%,其中30例患者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nn Arbor分期均为Ⅲ-Ⅳ期).30例移植组患者预后较86例单纯化疗组好(5年OS为82.5% vs 69.0%,5年PFS为77.1% vs 68.3%)(P<0.05);生发中心(GCB)型组患者预后较活化亚型(ABC)组好(P<0.05);IPI 3-5分、年龄≥60岁、B症状、LDH升高、HSCRP升高、HBDH升高是预后不良因素(P<0.05),其中LDH升高、年龄≥60岁、B症状是本研究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R-CHOP治疗方案能明显改善DLBCL患者的预后,GCB型患者预后优于ABC型,B症状、IPI评分、LDH、HSCRP、HBDH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 地西他滨联合改良CAG及单倍体相合外周血淋巴细胞回输治疗老年高危恶性血液病

    作者:窦立萍;靖琙;王全顺;梅俊辉;于力

    本研究旨在观察地西他滨联合改良CAG及单倍体相合外周血淋巴细胞回输免疫治疗新方案,作为初治老年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诱导缓解方案的初步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对2012年4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血液科应用地西他滨联合改良CAG及HLA半相合外周血淋巴细胞回输免疫治疗新方案治疗的5例老年高危MDS和AML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完全缓解率及副反应.结果表明:5例初治老年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4例达到完全缓解,1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既往无MDS病史患者,中性粒细胞数恢复至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5d,血小板数恢复至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6 d.主要副作用为IV度骨髓抑制,全部患者治疗中无新发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地西他滨联合改良CAG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回输免疫治疗新方案,治疗老年MDS和AML患者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中国实验血液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