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Practical Journal of Cardiac Cerebral Pneumal and Vascular Disease 실용심뇌폐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5971
  • 国内刊号: 13-125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王拥军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替格瑞洛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影响研究

    作者:马彩娜;马超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接受PCI的NSTE-ACS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I后TIMI分级,PCI前、PCI后24 h血小板大聚集率(MPAR)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PCI后随访1个月,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PCI后TIMI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PCI前两组患者MP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24h观察组患者MPAR低于对照组(P<0.05).PCI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I后24 h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CI前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24 h观察组患者血清NT-proBNP、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CI后1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格瑞洛能有效改善NSTE-ACS患者PCI后血流灌注,增强抗血小板聚集能力,减轻炎性反应,保护心肌功能,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 血糖控制方式对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预后的影响研究

    作者:姬劲锐;刘静;韩文杰;吴雷;刘恒亮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方式对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于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行PCI的冠心病并T2DM患者303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214例与预后不良组89例,根据血糖控制方式分为单纯饮食控制组42例、胰岛素治疗组75例、口服药物治疗组186例.比较不同血糖控制方式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冠心病并T2DM患者PCI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纯饮食控制组、胰岛素治疗组、口服药物治疗组患者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饮食控制组、胰岛素治疗组、口服药物治疗组患者全因死亡率、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OR=5.119,95%CI (1.256,6.428)]、TG[OR=2.257,95% CI(1.055,4.828)]、空腹血糖[OR=3.074,95%CI(1.521,6.213)]、HbA1.[OR=5.376,95% CI (2.777,10.407)]、CRP[OR=5.853,95%CI (2.442,14.029)]、血糖控制方式[OR=5.830,95%CI (2.564,13.253)]是冠心病并T2DM患者PCI后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糖控制方式是冠心病并T2DM患者PCI后预后的影响因素.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情况及其关系研究

    作者:宋珊;贾钦尧;陈绍平;毛建;韩美玲;廖俊蕾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NOD2)、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情况及其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200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100例作为A组,COPD缓解期患者100例作为B组,并根据肺功能分级及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将B组患者分为低风险组与高风险组,每组5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A组、B组、对照组和低风险组、高风险组、对照组受试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白介素1β (IL-1β)和白介素18 (IL-18)水平,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与COPD患者血清IL-1β水平、血清IL-18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B组患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组患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高于B组(P<0.05).低风险组、高风险组患者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β和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高风险组患者NOD2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血清IL-1 β和IL-18水平高于低风险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与COPD患者血清IL-1β水平(r值分别为0.625、0.656)、血清IL-18水平(r值分别为0.701、0.723)呈正相关,与FEV1/FVC(r值分别为-0.389、-0.415)、FEV1%(r值分别为-0.513、-0.558)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外周血NOD2、NLRP3表达水平及血清IL-1β、IL-18水平较高,且NOD2 mRNA表达量、NLRP3 mRNA表达量与COPD患者血清IL-1β、IL-18水平及肺功能有关.

  • 心房颤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研究

    作者:包品;宫玉霞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06例,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A组(合并心房颤动,n=51)与B组(未合并心房颤动,n=55);根据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将A组患者分为A1组(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3.0h,n=24)与A2组(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介于3.0 ~4.5 h,n=27),将B组患者分为B1组(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3.0h,n=26)与B2组(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介于3.0~4.5 h,n=29).所有患者予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A组与B组、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h、7d、14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7d、14dA组与B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A组患者mRS评分高于B组(P<0.05);治疗期间A组患者出血性转化发生率高于B组(P<0.05),而A组与B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24h、7d、14 d A1组与B1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方3个月A1组患者mRS评分高于B1组(P<0.05);治疗期间A1组与B1组患者出血性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24h、7d、14dA2组与B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A2组患者mRS评分高于B2组(P<0.05);治疗期间A2组患者出血性转化发生率高于B2组(P<0.05),而A2组与B2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房颤动对AI5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对远期预后有影响,且AI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发病3.0h内行静脉溶栓治疗并未增加出血性转化发生风险,而发病3.0~4.5 h行静脉溶栓治疗则出血性转化发生风险增加.

  • 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近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马超;李沛雨;张楠;黄晓东;舍耀光;张颖

    目的 比较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胃癌患者97例,其中50例患者行开腹胃癌根治术(对照组)、47例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情况,术前ld及术后1、3、7d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N)、淋巴细胞计数(L)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类型、淋巴结清扫数目、近端切缘距肿瘤距离、远端切缘距肿瘤距离、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和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和方法在N、L及N/L上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N、L及N/L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N、L及N/L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术后l、3、7d两组患者N、L及N/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及安全性相当,但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势及手术时间长、手术费用高等不足.

  • 丁苯酞序贯疗法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巯基丙酮酸硫基转移酶、β淀粉样蛋白42水平的影响研究

    作者:郑颖炜

    目的 观察丁苯酞序贯疗法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浆巯基丙酮酸硫基转移酶(3-MST)、β淀粉样蛋白42(Aβ4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ACI患者1 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序贯疗法;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HS)评分、血小板表面活化因子[包括血小板P选择素(CD62P)和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PAC-1)]阳性率及血浆3-MST、Aβ42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62P、PAC-1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62P、PAC-1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3-MST和Aβ4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3-MST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A艮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丁苯酞序贯疗法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ACI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提高血浆3-MST水平,降低血浆Aβ42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 不同频率肺复张术在单肺通气患者中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戴方;唐斌

    目的 比较不同频率肺复张术(RM)在单肺通气(OLV)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拟行开胸手术及OLV的患者88例,根据RM频率分为A、B、C、D组,每组22例.OLV期间,A、B、C组患者RM频率分别为30 min/次、60 min/次、120 min/次,D组患者仅在关胸前行1次RM.比较4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OLV时间、手术时间、补液量、失血量),OLV开始时(T1)、OLV30 min(T2)、OLV 1 h(T3)、OLV 2 h(T4)、OLV结束时(T5)、恢复双肺通气30 min(T6)氧合指数(OI)和肺内分流量(Qsp),T1、T3、T6、术后2 h(T7)、术后24 h(T8)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1)4组患者OLV时间、补液量、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A、C、D组(P<0.05).(2)时间与方法在OI和Qsp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OI和Qsp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OI和Qsp上主效应显著(P<0.05).T2时,B、C、D组患者OI低于A组(P<0.05);T3时,B组患者OI高于A、C、D组,C、D组患者OI低于A组(P<0.05);T4时,B组患者OI高于A、C、D组,C、D组患者OI低于A组,D组患者OI低于C组(P<0.05);T5、T6时,B组患者OI高于A、C、D组,C组患者OI高于A、D组,D组患者OI低于A组(P<0.05).T2时,B、C、D组患者Qsp高于A组(P<0.05);T3时,B、C、D组患者Qsp高于A组,B组患者Qsp低于C、D组(P<0.05);T4、T5时,B组患者Qsp低于A、C、D组,C、D组患者Qsp高于A组,D组患者Qsp高于C组(P<0.05);T6时,B组患者Qsp低于A、C、D组,C组患者Qsp低于A、D组,D组患者Qsp高于A组(P<0.05). (3)时间与方法在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T3时,B、C、D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低于A组,B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C、D组(P<0.05);T6、T7、T8时,B、C、D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低于A组,B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低于C、D组,D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C组(P<0.05).T3时,B、C、D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低于A组,B组患者IL-6水平高于C、D组(P<0.05);T6、T7、T8时,B、C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低于A组,B组患者IL-6水平低于C、D组,D组患者血清IL-6水平高于C组(P<0.05).结论 OLV期间每60 min行1次RM可有效改善OLV患者肺氧合功能,降低Qsp并减轻炎性反应,应用效果较佳.

  • 出血性转化类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米海英;李延涛

    目的 探讨出血性转化类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延安市博爱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75例,其中发生出血性转化患者220例(剔除症状性出血患者30例),未发生出血性转化患者425例.所有患者予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不同类型出血性转化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神经功能损伤加重发生率,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早期神经功能损伤加重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32.6%(220/675),其中出血性梗死(HI)1型68例、HI2型58例、脑实质血肿(PH)1型42例、PH2型52例.不同类型出血性转化患者性别、年龄、心房颤动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吸烟史、冠心病发生率、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纤维蛋白原、血肌酐、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出血性转化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神经功能损伤加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OR=3.317,95%CI (3.085,6.836)]、空腹血糖[OR=1.280,95%CI (1.054,1.554)]、出血性转化类型[OR=3.979,95%CI (1.774,8.922)]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加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出血性转化类型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加重的影响因素之一.

  • 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春伶;李桂平;林俊宇

    目的 观察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糖指标、心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PG、2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小于对照组,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代谢,降低患者血糖,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 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寿莉;都渝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心功能指标及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tPAI-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TC及LDL-C水平低于常规组,HDL-C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脏指数(CI)、心脏每分搏出量(CO)及射血分数(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I、CO及EF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PAI-1、MCP-1及sE-select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PAI-1、MCP-1及sE-selectin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期间,常规组患者发生尿道出血1例、皮下出血1例,观察组患者发生皮下出血1例;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出血、血小板减少及过敏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能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脂代谢、心功能及纤溶状态,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 曲美他嗪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吕宏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UAP并CHF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时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UAP和CHF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清脑钠肽(B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UAP、CHF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LVEDD、LVE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BNP、IG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NP、IGF-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替格瑞洛治疗UAP并CHF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BNP水平,升高血清IGF-1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创伤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锦阳;刘刚;黎亮

    目的 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创伤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江油市九○三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脑出血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血-脑脊液屏障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血肿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脑脊液屏障指数、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血-脑脊液屏障指数、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肿量、血肿周围水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血肿量、血肿周围水肿量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创伤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清除血肿、减轻血肿周围水肿程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 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朱彩凤;刘凌翔

    目的 分析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4例和治疗组113例.对照组患者于伤后24 h后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组患者于伤后24h内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控制率及控制时间,病死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肺部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肺部感染控制率,缩短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 脉搏血氧仪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压迫止血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纪明;陈宏伟

    目的 分析脉搏血氧仪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桡动脉压迫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宿迁市泗洪县人民医院住院并行经桡动脉途径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52例,根据止血方式分为常规组75例和测试组77例.常规组患者采用桡动脉止血器压迫止血,测试组患者在桡动脉止血器压迫止血基础上采用脉搏血氧仪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糖、血压,PCI术后3d桡动脉狭窄(RAS)及桡动脉闭塞(RAO)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肌酐、血糖及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3d常规组患者RAS、RAO发生率高于测试组(P<0.05).结论 脉搏血氧仪在老年冠心痛患者经桡动脉途径PCI术后桡动脉压迫止血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减少RAS及RAO的发生.

  • 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及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廖毓香;邹小英

    目的 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危险因素及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6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TE患者585例,通过住院患者电子病案系统收集相关信息,分析PTE常见危险因素,并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中文版)评估PTE危险分层.结果 585例患者中伴深静脉血栓形成者266例(占45.5%)、伴恶性肿瘤者149例(占25.5%)、卧床时间>3d者123例(占21.0%)、近期有手术史者67例(占11.5%)、伴心脏病者61例(占10.4%)、体质指数>25 kg,/m2者52例(占8.9%)、伴骨折或创伤者43例(占7.4%)、伴脑卒中者38例(占6.5%)、伴慢性肺部疾病者36例(占6.2%)、伴肾病综合征者24例(占4.1%)、伴心房颤动者22例(占3.8%)、伴结缔组织疾病者17例(占2.9%)、伴静脉曲张者9例(占1.5%)、妊娠期或产后7例(占1.2%).合并≥2个危险因素者473例(占80.9%),合并1个危险因素者88例(占15.0%),未合并危险因素者24例(占4.1%).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评估的PTE危险分层:低危56例(占9.6%),中危64例(占10.9%),高危206例(占35.2%),极高危259例(占44.3%).结论 PTE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卧床时间>3d、近期手术、心脏病;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可用于PTE的风险评估.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邱燕玲;张丽;宋文萍;汤淑斌;魏升云;韩鹏;汤勉

    目的 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儿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于宝鸡市妇幼保健院P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610例,根据VAP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159例与未感染组451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药敏试验以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结果 本组患儿VAP发生率为26.07% (159/610).两组患儿性别、入住PICU前住院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率、抑酸剂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P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种类、分化簇3(CD3)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82株,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64株,阳性率为35.16%.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00.00%,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 70.0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为26.92%.ESBLs阳性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高于ESBLs阴性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低于ESBLs阴性肺炎克雷伯菌(P<0.05).结论 PICU VAP患儿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较高,应结合患儿具体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儿童轻微脑炎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作者:张川;李光民;张新春;李纯平

    目的 分析儿童轻微脑炎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MERS)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唐山市传染病医院和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MERS患儿1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首发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和预后.结果 10例患儿中出现复发1例;首发病状为发热6例次,呕吐5例次,咳嗽2例次,腹泻1例次;抽搐6例次(其中抽搐1次者1例次、抽搐2 ~10次者2例次、抽搐>10次者3例次),阵发性失明/视物不清4例次,意识障碍4例次.10例患儿血培养结果均为阴性,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无异常;1例患儿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数较高,分别为21.9×109/L、75.88%;1例患儿血钠较低,为131 mmol/L.10例患儿颅脑MRI检查示胼胝体压部片状长T1及长T2信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其中1例患儿同时存在双侧半卵圆中心及部分颞叶白质对称多发长T1与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诊断为Ⅱ型MERS.10例患儿均予以常规抗炎、抗病毒治疗及脱水降颅内压.治疗后随访4个月~2年,10例患儿神经系统均发育正常.结论 儿童MERS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但经相应临床治疗后预后良好.

  •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郑利利;郭潋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HF合并贫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参附注射液;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红蛋白(Hb)、游离脂肪酸(FFA)、炎性因子[包括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b、FF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b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FF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清FF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D、LVEDV、LVE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DV、LVESV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高于治疗前,LVEDD、LVEDV、LVESV均小于治疗前(P<0.05).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参附注射液可有效纠正CHF合并贫血患者贫血状态,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改善患者心功能.

  • 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作者:代剑;陈绪池

    目的 探讨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武汉市武昌医院收治的老年ARDS患者7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器官功能障碍(SOFA)评分、血气分析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o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可有效缓解老年ARDS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气分析指标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杨宝元教授自拟方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许治国;张丽敏;任朝霞;薄云;员晓华

    目的 观察杨宝元教授自拟方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唐山市中医医院就诊的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杨宝元教授自拟方加味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效果、中医症候改善效果及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血脂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效果、中医症候改善效果及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胸痛评分、胸闷评分、心悸评分、气促评分、疲倦乏力评分、舌象评分及脉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胸痛评分、胸闷评分、心悸评分、气促评分、畏寒肢冷评分、舌象评分及脉象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血、尿、便常规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结论 杨宝元教授自拟方加味治疗能有效提高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心电图改善效果、中医症候改善效果、综合疗效,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和血脂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 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作者:卢磊;刘晓丹;张培影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临床常见的心肌疾病之一,病因复杂且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终末期,5年生存率较低.目前,临床尚缺乏DCM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治疗原则.近年来,关于DCM的中西医研究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DCM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以期为DCM的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 新型口服抗凝药防治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志超;方宏

    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症(AVTE)发病率较高,是临床常见的三大致死性血管疾病之一.抗凝治疗是防治AVTE的重要措施,传统抗凝药物包括肠外抗凝药物(如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等)和维生素K拮抗剂,但其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防治AVT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NOACs在AVTE治疗中的作用、NOACs的分类及其临床推荐方案、特殊情况下NOACs的应用、NOACs的实验室定性和定量分析、逆转NOACs相关性出血药物方面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神经科老年患者跌倒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肖月兰;王柳清;张守成;王虹

    跌倒是指突然意外倒地,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老年人较为常见,女性发生风险高于男性.研究表明,跌倒可导致心理创伤、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可影响患者心身健康,增加患者家庭和社会负担,现已成为老年医学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神经科老年患者跌倒的自身因素、药源性因素、风险评估工具及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制定神经科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策略提供参考.

  • 亚低温治疗在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曾庆铨;刘双平;刘美玲

    目的 分析亚低温治疗在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175医院2013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心搏骤停并行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即刻鼓膜温度、鼓膜温度达标时间及自主循环恢复即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出量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RVI)、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max)],复苏后即刻及复苏后12、24 h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2周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即刻鼓膜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鼓膜温度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即刻MAP、CVP、GEDV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R、CI低于对照组,SVRI、dPmax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复苏后即刻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2、24 h 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定向力评分、语言能力评分、延迟记忆能力评分、即刻记忆能力评分、注意力和计算力评分及MMSE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有利于减轻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脑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

  • 心血管急救生存链抢救心搏骤停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唐宇

    目的 分析心血管急救生存链抢救心搏骤停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期更好地改善心搏骤停患者预后.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西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208例作为研究对象.心血管急救生存链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自主循环恢复者119例(A组)、死亡者89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心搏骤停发生地点、心搏骤停发现者、心搏骤停至发现时间、发现心搏骤停至实施心肺复苏时间、首次实施心肺复苏人员、心肺复苏至专业救治人员接手间停顿情况;第二阶段119例自主循环恢复患者中存活出院者22例(C组)、死亡者97例(D组),比较两组患者可除颤心律-电复律时间、除颤方式及复苏药物使用情况;第三阶段22例存活出院患者中脑功能恢复良好者11例(E组)、脑功能恢复不良者11例(F组),比较两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亚低温治疗、控制血糖及神经保护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心搏骤停发生地点、心搏骤停发现者、发现心搏骤停至实施心肺复苏时间、首次实施心肺复苏人员、心肺复苏至专业救治人员接手间停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心搏骤停至发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患者可除颤心律出现-电复律时间和肾上腺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患者除颤方式及胺碘酮、利多卡因、镁剂、碳酸氢钠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F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亚低温治疗、控制血糖及神经保护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有效进行心肺复苏、尽早电除颤及使用肾上腺素可能提高心血管急救生存链抢救心搏骤停患者预后.

  • 外科修补术与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效性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作者:梁颖;赵仙先;李健

    目的 比较外科修补术与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先天性VSD患者1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科修补术,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封堵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前和术后3个月心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中输血量为(461.5±59.8) ml,机械通气时间为(22.1±5.9) min,体外循环者所占比例为100% (81/81);观察组患者术中无需输血及行机械通气、体外循环.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科修补术和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VSD的成功率及对心功能的改善效果相似,但采用介入封堵术治疗患者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性较高,缺损直径为3 ~15 mm的先天性VSD患者可优先选择.

  • 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许志文;谭燕萍;汪顺银;张震洪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低剂量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低剂量缬沙坦治疗,高剂量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高剂量缬沙坦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室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左房室辩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比值)及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白介素6(IL-6)水平、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并观察3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LVEDD、LVEF、E/A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LVEDD短于对照组,LVEF、E/A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患者LVEDD短于低剂量组,LVEF高于低剂量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hs-CRP、IL-6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hs-CRP、IL-6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hs-CRP、IL-6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1、3、6个月,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hs-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患者hs-CRP、IL-6水平低于低剂量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FMD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FMD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FMD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1、3、6个月,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FMD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患者FMD优于低剂量组(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低剂量缬沙坦,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 不同剂量比索洛尔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卢金峰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比索洛尔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临沂罗庄中心医院收治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根据用药剂量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低剂量组患者予以低剂量比索洛尔治疗(1.25 mg/d),高剂量组患者予以高剂量比索洛尔治疗(5.00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窦性心率震荡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PWT)、舒张早期大峰值血流速度(E值)、舒张晚期大峰值血流速度(A值)、E/A比值,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TO、T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高剂量组患者TO低于低剂量组、TS高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IVST、PWT、E值、A值、E/A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高剂量组患者LVEDD、IVST、PWT小于低剂量组,E值、E/A比值高于低剂量组,A值低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与低剂量比索洛尔相比,高剂量比索洛尔可更有效地改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及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与强化药物治疗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远期预后影响的对比研究

    作者:唐诗玲;曲桂艳

    目的 比较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与强化药物治疗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强化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记录观察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血管狭窄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6个月、6个月~1年及1~2年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51处,血管内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4.1% (48/5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率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患者血管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6个月~1年及1~2年观察组患者缺血性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强化药物治疗相比,血管内支架置入术能更有效地改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远期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 分流技术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国伟;霍龙伟;郑虎林

    目的 比较分流技术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6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患者124例,其中采用分流技术治疗者68例(A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者56例(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并采用倾向评分法校正临床资料间的不均衡性.结果 两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高血压发生率、动脉瘤位置、前期接受治疗者所占比例、动脉瘤颈部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动脉瘤大直径及动脉瘤形态学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1:1邻近匹配法匹配后A组和B组患者均为48例;两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高血压发生率、前期接受治疗者所占比例、动脉瘤位置、动脉瘤大直径、动脉瘤颈部直径及动脉瘤形态学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均未出现迟发性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动脉瘤闭塞分级、手术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6例患者动脉瘤可行血管造影检查者74例,其中A组36例、B组38例;随访6个月,A组患者动脉瘤闭塞分级和动脉瘤转归优于B组(P<0.05),而两组患者载瘤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相比,分流技术能更有效地改善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患者远期动脉瘤闭塞情况及动脉瘤转归.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