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手术的护理

    作者:王倩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8%~13%),除二叶主动脉瓣畸形外,发病率居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首位,女性与男性之比约1.6:1.传统的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由于存在创伤大,易形成瘢痕,并发症较多等问题,现多以经导管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所取代.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治疗,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具有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2008年12月~2012年6月收治房间隔缺损患者21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夏跃波

    目的:研究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3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40例采取介入封堵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房间缺隔患者的病例、临床资料等相关数据资料。记录患者的治疗时间、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律变异型情况。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5.5±19.0)min,平均住院时间(5.5±2.5)d,治疗后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后心率变异性明显减缓,SDNN和SDANN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由于缺损较大,体外循环手术治疗,3例少量残余分流,2例溶血,3例头痛,均在治疗后好转。结论介入术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并且术后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余碧怡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2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研究组使用介入封堵术治疗.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相对于其他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低等多种有优点,所以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介入封堵术的治疗技巧,熟悉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 1例幼儿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护理

    作者:刘群;金葵花;袁琰琴;李琼

    室间隔缺损(VSD)是常见的先心病之一,为先天发育不全所致.以往开胸手术是其唯一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创伤大,康复和住院时间长,且有一定的并发症和危险性,尤其对年轻女性患者来说,存在手术切口美容问题.近年来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可用若干种器械进行VSD的介入治疗.我科于近日成功的对1例幼儿实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现报道如下.

  • 动脉导管封堵术后封堵伞脱入右肺动脉1例

    作者:丁桂春;王建华;刘梅;张轻

    患儿女,11岁.因心脏杂音入院.体检: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心脏超声显示:可见漏斗型动脉导管开放,肺动脉侧内径12 mm,导管长13 mm;诊断:动脉导管未闭(PDA).在局麻十强化下行PDA介入封堵术,行降主动脉造影显示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可见一左向右分流,直径约14 mm呈漏斗状,置入22/20 mm PDA封堵器,再次行降主动脉造影,显示分流消失,封堵器固定良好,对主动脉、肺动脉无影响,而后释放封堵器.术后第2天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出现2/6级收缩期杂音,心脏超声显示右肺动脉内封堵器回声,急诊行移位封堵器取出及动脉导管结扎术,术中行PDA缝合,右肺动脉内可见封堵伞,血管钳将其夹出,封堵伞完整.

  •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左室侧壁穿孔的超声表现1例

    作者:杜薇

    患儿女,9岁.入院8个月前进行了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术后2个月出现胸闷、憋气伴口唇发绀、活动后乏力,外院心脏彩超显示:中等量心包积液,室水平未见残余分流.

  • 立体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贺林;王新房;吕清;谢明星;王静;张丽

    目的 探讨立体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立体三维超声心动图对6例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患者行全程术中监测,成像模式包括"4D Real Time"和"Full Volume".结果 立体三维超声心动图能直观显示心内鞘管的位置及走行,逼真显示封堵器展开、释放过程及释放后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对引导封堵器和改进封堵效果有很大帮助.结论 立体三维超声心动图较传统二维及实时三维方法能更清晰、直观显示封堵过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 介入封堵术和外科手术治疗中国大陆人群动脉导管未闭的Meta分析

    作者:周天津;罗亚玲;周雪晴;万素馨

    目的 比较介入封堵术和外科手术治疗中国大陆人群动脉导管未闭的价值.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介入封堵术和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文献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采用介入封堵术治疗患者782例,外科手术980例.Meta分析显示介入封堵术成功率低于外科手术(RR=0.98,95 %CI 0.97~1.00,P=0.03);介入封堵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外科手术(RR=0.32,95%CI 0.11~0.95,P=0.04);介入封堵术即时残余分流率高于外科手术(RR=4.26,95% CI 2.21~8.21,P<0.000 01);介入封堵术输血率低于外科手术(RR=0.07,95%CI 0.02~0.21,P<0.000 01);介入封堵术操作时间短于外科手术(SMD=-1.21,95%CI-1.72~-0.70,P<0.000 01);介入封堵术住院时间短于外科手术(SMD=-2.11,95%CI-3.52~-0.70,P=0.000 3);介入封堵术治疗费用高于外科手术(SMD=9.08,95%CI 5.29~12.86,P<0.000 01).结论 介入封堵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输血率低,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在适应证范围内,介入封堵术可为治疗PDA的首选方法.

  • 3D打印技术在特殊类型房间隔缺损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杨帆;郑宏;李世国;徐仲英;蒋世良;张戈军;吕建华;杨延坤

    目的 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房间隔缺损(ASD)解剖模型,探讨3D打印模型在特殊类型ASD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5例继发孔型ASD患者,均行CTA检查,将扫描数据输入FitMe影像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数据输入3D打印机进行打印.根据3D打印模型进行模拟介入治疗并制定介入手术方案.结果 25例ASD模型均制作成功.对7例多孔型ASD采用ASD封堵器介入治疗成功,4例下腔型ASD采用PDA封堵器封堵成功,其余病例由于缺损直径过大或结构特殊未行介入治疗.结论 3D打印ASD模型技术具有可行性,对于较为复杂的ASD可通过术前模拟介入治疗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 左心房追踪技术评价介入封堵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术后患者左心房容积和功能

    作者:高帆;袁建军;朱好辉;魏常华;陈纪昀

    目的 应用左心房追踪(LAVT)技术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后左心房容积和功能变化.方法 运用LAVT技术获得30例介入封堵成功的S-ASD患者术前3天、术后3天、术后3个月时的左心房容积-时间曲线和容积变化速率曲线,记录容积-时间曲线上的左心房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左心房小容积(LAVmin),并用体表面积(BSA)进行校正,得到相应的容积指数LAVImax、LAVIpre、LAVImin,计算左心房总体、被动、主动排空量(LAVItotal、LAVIpass、LAVIact),左心房被动、主动排空分数(LAVIpEF、LAVIaEF),记录左心房容积变化速率曲线上的收缩期充盈速率峰值(dv/dtS),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排空速率峰值(dv/dtE、dv/dtA).比较术前3天、术后3天、术后3个月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术后3个月,LAVImax、LAVIpre、LAVImin及LAVItotal较术前3天明显降低(P均<0.05),LAVIaEF、dv/dtA较术前3天明显升高(P均<0.05);LAVIpass、LAVIpEF、LAVIact、dv/dtS、dv/dtE在术后3天、术后3个月及术前3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介入封堵S-ASD可有效改善心房功能;LAVT技术能够准确、快速加以评价.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春凤;曹剑锋;辛鸿飞;吴兴雅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6.2%~22.0%[1].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超声成像技术,它可任意从左、右房侧方向观察房间隔及其缺损的形态、大小、部位、与毗邻结构的关系以及随心脏活动缺损形态的变化[2],并可对缺损大径进行测量.介入封堵术近年来已成为治疗Ⅱ孔型ASD的常规手段,所以术前准确测量ASD的大径对封堵器型号的选择有重要意义.现应用RT-3DE技术对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m,TTE)确诊的20例Ⅱ孔型ASD患者进行动态观察,测量ASD的大径,指导选择封堵器的型号,并与经TTE测值作比较,讨论其对封堵器选择的应用价值.

  •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同期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并发严重溶血一例

    作者:马东星;吴晓霞;穆磊;贺治民;张蛟;刘惠亮

    患者女,54岁,主因"发现心脏杂音50余年,乏力1年",于2009年11月18日由门诊以"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收入科.患者于2岁时发现心脏杂音,未行手术治疗,此后于学龄前剧烈活动后心悸、发绀,无蹲踞晕厥等不适,平时不易患感冒.

  • 成人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后溶血1例

    作者:徐茁原;张陈;李强强;顾虹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9岁,职工.2017年10月16日,主因“发现心脏畸形49年”之主诉入院.患者日常活动量可,无肺炎史,无心力衰竭史,无其他不适主诉.入院查体:四肢经皮血氧饱和度:100%,心率:72次/min,心律齐,可闻及胸骨左缘2~3肋间3/6级连续性杂音及3~4肋间3/6级收缩期杂音,无柱状指趾,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我科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心增大,房间隔卵圆窝处可见束宽约2mm左向右分流信号,室间隔膜周部回声缺失,右心室面可见纤维素遮盖,呈“等号”样突入右心室,左心室面宽约10mm,右心室面宽约9mm,高约17mm,室水平可见左向右分流信号.于降主动脉和肺动脉间可见一异常管样交通,肺动脉端内径7mm,主动脉端内径11mm,大动脉水平可见连续性左向右分流信号.

  • 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作者:王祥;陈智;肖云彬;杨舟;向金星;王勋

    目的 总结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mplatzer duct occluderⅡ,ADO-Ⅱ)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对湖南省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ADO-Ⅱ进行封堵的2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动脉导管未闭18例、室间隔缺损(肌部)2例以及冠状动脉瘘4例.术前经临床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筛选,术中心导管造影结合经胸超声心动图及术后即刻和随访,观察术后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以及并发症.结果 16例动脉导管未闭即刻封堵成功,无残余分流,无并发症;2例动脉导管未闭即刻封堵时有少许残余分流,无其他并发症.3例冠状动脉瘘封堵器无残余分流,1例冠状动脉瘘封堵处术后1个月少许线样分流.2例室间隔缺损均即刻封堵成功,无残余分流,心电图未见明显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ADO-Ⅱ封堵器以其操作相对简便、成功率高以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在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

  •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电图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玉昊;路军;王晶;王旭;邵一兵;张纯全;夏伟

    目的:探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PMVSD)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后心电图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14年10月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心内科行介入封堵的PMVSD患者358例,分析住院和来院复查(术后1、3、6、12个月)的心电图结果。结果 PMVSD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后随访期间与术前比较,电轴和心率无变化,PR间期缩短,QRS间期和QT间期都延长。358例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38.0%(136/358),而严重心律失常(即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5.0%(18/358);术后1~12个月随访到心电图的180例患者新出现心律失常的发生率12.8%(23/180),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0.6%(1/180)。结论介入封堵治疗PMVSD术后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且转归好,是一项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疗效评估

    作者:刘博罕;王广义;郭军;朱航;肖湖南;李越;智光

    目的:分析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SR)患者行经导管 VSR 介入封堵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5月由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6例 AMI 并发 VSR 患者,研究其临床特点、介入手术实施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并随访至今。结果6例患者中5例封堵成功(手术成功率5/6),1例打开封堵伞后出现封堵伞固定欠佳,即刻撤回封堵伞,于术后半年死于心力衰竭。5例成功封堵的患者中,4例封堵后少量残余分流,1例封堵后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经积极治疗后好转。5例成功封堵的患者院内死亡2例(围术期死亡率2/5),其中1例封堵后心脏压塞,并于术后3 h 死亡,1例患者术后因患者家属拒绝继续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循环,在撤出 IABP 后随即出现心原性休克并死亡;其余3例随访至今均存活,超声心动图示患者心功能均显著改善,且无心力衰竭发生。结论介入封堵术是治疗 AMI 并发 VSR 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手段,能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死亡率。

  •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左心功能随访研究

    作者:孙万峰;朱明星;崔婷;夏玉东;王大杰;顾行军;王峰;董璟;石颖秋

    目的:回顾性分析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介入封堵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观察其术后左心收缩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总结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治疗的2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 d、1个月、6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其心脏结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指标。结果患者术后3 d、1个月、6个月较术前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前后径、主动脉根部前后径、二尖瓣口大前向血流速度、主动脉瓣口大前向血流速度、三尖瓣口大前向血流速度、肺动脉瓣口大前向血流速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率(LVFS)、每搏输出量、平均肺动脉压均减小,6 min 步行距离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术前、术后同期,年龄≤14岁组 LVEF 和 LVFS 均显著大于年龄>14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根治先天性解剖畸形的微创手术方法,早期即可迅速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善心脏几何构型和心功能,且患者年龄越小术后心功能恢复越好。

  • 改良输送鞘通过法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100例临床分析

    作者:蒲俊舟;李铁铮;吴文辉;黄小勇;郭曦;刘光锐;李彭;薛玉国;彭明亮;黄连军

    目的:分析使用改良输送鞘通过法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以改良输送鞘通过法行房间隔介入封堵术完成的10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其中女72例,平均年龄3~76(37±16)岁。全部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完成诊断及对缺损大小进行测量,并使用改良输送鞘通过法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该术式输送鞘无需加硬导丝导引而直接经过缺损送入左心房。结果经胸超声心动图证实100例患者共存在101处缺损,其中有1例患者有2处缺损。测得缺损平均大径为(20.3±6.7)mm,共植入4个品牌的100枚封堵器,封堵器平均尺寸为(28.1±7.5)mm。封堵器均通过改良输送鞘通过法植入成功,经胸超声心电图证实100例患者房水平分流消失。术中1例患者出现心房颤动(房颤),术后房颤消失。随访时间为1~12个月,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改良输送鞘通过法实施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并发症发生率低,近中期疗效肯定。

  •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合并骨髓噬血现象一例报告

    作者:祝金明;孙延霞;张兆志;朴英丹;刘威武;李淑梅

    动脉导管未闭( 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风险小、术后恢复快、效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几乎完全取代了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治疗方法.但介入治疗也会有一些与手术操作或者器械及药品相关的并发症.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近期出现l例PDA介入封堵术即刻成功,术后2天发热、血小板减少,术后5天彩超证实封堵器内出现分流,7天后骨髓穿刺检查发现噬血现象,外科手术将封堵器取出后好转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封堵器脱落致阿斯综合征成功救治1例

    作者:伍伟锋;黄凯;韦斌;陈卓宏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41岁,因"胸闷、乏力2月余"于2016年12月14日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既往有糖尿病史,规律服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良好.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81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口唇、甲床无发绀;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向左侧扩大,心率90次/min,心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2/6收缩期杂音;腹部无特殊,四肢无畸形,未见杵状指(趾).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偶发室性早搏.胸部X线示:两肺充血,肺动脉段隆起,右心房、室增大,心胸比率0.54.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继发孔型),房水平左向右分流;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肺动脉收缩压40 mmHg,呈中度肺动脉高压表现;肺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稍快;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左心室收缩功能在正常范围(左心室射血分数62%,图1).入院诊断:(1)先天性心脏病,A S D(继发孔型),心功能Ⅰ级;(2)2型糖尿病.于2016年12月19日行房间隔封堵术.术中右心导管测得肺动脉压25/8 (16) mmHg,超声心动图测量ASD大小为34 mm×28 mm,伴房间隔瘤形成.选择14 F输送长鞘及36 mm房间隔封堵器顺利完成封堵治疗(图2).

235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