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Practical Journal of Cardiac Cerebral Pneumal and Vascular Disease 실용심뇌폐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5971
  • 国内刊号: 13-125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王拥军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产程中半卧位分娩效果临床研究

    作者:郭玉花

    目的 探讨在产程中半卧位的分娩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4月-2010年9月我院住院分娩足月妊娠初产妇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分为观察组49例,采用床头抬高40~60°的半卧位分娩体位;对照组初产妇49例,采用常规平卧分娩体位为,对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等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第二产程明显缩短[(25.02±10.82)min vs (60.13±20.93)min],差异有显著性(P<0.01),剖宫产率、产程延长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卧位分娩体位符合产道生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率,缩短产程,有利于胎头入盆下降,可缩短第二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同时增加了产妇产后舒适感.

    关键词: 分娩 体位 产程
  • 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研究

    作者:林娟;洪鹭蓉;谢玉华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 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 )的关系.方法 将101例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血浆Hcy水平的不同分为低Hcy组(血浆Hcy<15.0μmol/L,n=47)和高Hcy组(血 Hcy≥15.0μmol/L,n=54);另选44例年龄≥60岁的Hcy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并比较 3 组患者的Hcy、cfPWV.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低 Hcy 组的cfP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Hcy组的cfPW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低Hcy组,高Hcy组的cfPWV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 Hcy 水平与cfPWV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cfPWV变化和血 Hcy 水平的关系密切,呈线性正相关.

  • 血清脂联素、抵抗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豪;巢毅;徐尚华

    目的 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血清抵抗素(FSR),探讨二者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138 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疑诊冠心病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应用自动生化仪测定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ELISA 法测定血清APN、FSR.结果 冠心病患者各亚组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FSR增加,APN 水平下降.结论 血清 APN 和FS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 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心肌梗死后无复流和慢血流临床研究

    作者:范树信;王旭;邵一兵;要英杰

    目的 研究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出现无复流/慢血流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006年-2011年在我院因心肌梗死行急症PCI出现无复流和慢血流的患者随机分为应用IABP和不用IABP的两组(慢血流和无复流患者分别分为应用IABP组和未应用IABP组),比较两组的患者BNP、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2(AngⅡ)、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的改善情况,从而评价IABP对PCI术后无复流/慢血流的治疗作用.结果 应用IABP的患者BNP、ALD、AngⅡ较未应用IABP的患者峰值提前,降速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IABP的患者EF值较未应用IABP的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IABP对改善心肌梗死行PCI后无复流/慢血流患者的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 氨氯地平和坎地沙坦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尿微量清蛋白的影响

    作者:曹晓霞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及单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尿微量清蛋白(MAU)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1、2级伴MAU阳性门诊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氨氯地平5mg/d+坎地沙坦8mg/d,n=30)、单用氨氯地平组(5mg/d,n=30)和单用坎地沙坦组(8mg/d,n=30).治疗2周后单用组血压未达标者剂量加倍以达目标血压,疗程共6个月.记录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血压、MAU的变化及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3个月后3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联合组较坎地沙坦组降压更明显(P<0.01),与氨氯地平组无明显差异,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较氨氯地平组显示降压更有效(P<0.05);3组治疗3个月后MAU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随时间延长作用更明显.两个单用组与联合用药组比较,坎地沙坦组优于氨氯地平组(P<0.01),联合组优于坎地沙坦组(P<0.05).结论 钙拮抗剂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用较单一药物剂量加倍对血压控制情况有明显优势,且能更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肾损害,提示早期肾损害者应尽早联合降压治疗.

  •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脂异常的关系

    作者:李春艳;张华

    目的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血脂代谢异常对其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 入选231例40~65岁的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为初次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或经询问病史已停用所有降压药物>2周).其中单纯高血压组119例(A组),其中男69例,女50例;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组112例(B组,3个月内均未服用任何调脂药物),其中男66例,女46例.两组均询问饮酒史、吸烟史,记录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病程、诊所血压(CBP),并计算体质量指数.测量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入选的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收集BPV长时变异指标,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血脂异常对高血压患者BPV的影响.结果 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组BPV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组较单纯高血压组BPV增大.提示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两者联合干预治疗对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切除的临床研究

    作者:郭爱芹

    目的 探讨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葡萄糖酸钙及子宫下段环扎术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4月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无任何并发症的正常剖宫产患者50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在平均术后产褥病率、恶露、子宫复旧、远期随访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平均术中输血率、术后24h出血量、恶露,手术前后HGB差值、子宫复旧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产后发热率、手术时间和产后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病例选择合适、手术方法得当的情况下,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测定的意义

    作者:彭珊璐;冯国祝;王国香;李晓燕;张莉

    目的 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急性期血清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48例正常对照、46例HIE患儿急性期血清IGF-1含量.结果 HIE急性期血清IGF-1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HIE患儿血清IGF-1含量的降低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HIE诊断辅助依据,IGF-1亦可作为HIE治疗的调控靶点.

  • 参松养心胶囊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快速心房纤颤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红侠;张兰英;马军民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快速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 将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的住院治疗的快速心房纤颤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4粒,口服,3次/d,胺碘酮0.2g,口服,3次/d,7d后减为0.2g,2次/d,再7d后减为维持量0.2g,1次/d.对照组单纯口服胺碘酮,用法同治疗组.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快速心房纤颤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减少,且可改善患者的失眠、焦虑等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苦碟子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药学观察

    作者:王颖

    目的 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苦碟子注射液辅助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21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87.2%;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呼吸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

    作者:尚晓霞;刘金丽;李佳;何平;唐颖;鹿翠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其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高,目前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致残原因的第5位及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其病程长,病情复杂,易反复感染,且呈进行性加重,患者常因焦虑、呼吸费力、自理能力差等影响生活质量.目前,我国的医生和患者均重视COPD发作期的病情控制,却忽视了缓解期的肺康复,本研究对COPD康复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以观察患者临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妊娠合并心律失常的处理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郭存玲;韩艳菲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律失常的处理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145例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心律失常中,妊娠合并器质性心脏病19例,占13.1%,其中早产12例,占63.2%,围生儿死亡3例,占15.8%,孕产妇死亡1例,占5.2%;妊娠合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126例,占86.9%,其中早产4例,占3.2%,无围生儿死亡及孕产妇死亡.结论 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妊娠结局与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密切相关;妊娠合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通过治疗原发病可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妊娠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早产、围生儿死亡、孕产妇死亡均明显增加.

  • 西地兰、碳酸氢钠用于婴幼儿肺炎并心力衰竭前期纠正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车彦玲;车云;马松

    目的 观察小剂量西地兰、碳酸氢钠治疗婴幼儿肺炎心力衰竭(心衰)前期的临床效果及影响纠正心衰的有关因素.方法 选择160例诊断为心衰前期的婴幼儿用随机数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西地兰0.01mg/kg一次性静脉注射,一般不用饱和量,也不用维持量,配合5%碳酸氢钠3 ml/kg加入5%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滴注,连用3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P<0.05);治疗组心率改善时间为(2.94±1.08)d,咳、喘好转时间为(2.95±1.21)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5.12±1.39)d及心衰例数12例,住院时间为(7.32±1.96)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对出现的76例典型心衰患儿可能影响心衰纠正的因素进行了临床探讨.结论 小剂量西地兰、碳酸氢钠能明显提高肺炎治疗效果,并能降低肺炎并心衰,缩短病程,且安全有效.年龄因素、病程时间、伴随疾病和强心剂使用时间为影响纠正心衰的因素.

  • 硝苯地平缓释片(I)联合清肝降压胶囊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作者:赵玉艳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I)联合清肝降压胶囊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就诊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分别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I)、清肝降压胶囊、硝苯地平缓释片(I)联合清肝降压胶囊,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情况.结果 治疗前3组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且清肝降压胶囊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I)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I)联合清肝降压胶囊对老年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硝苯地平缓释片(I)和清肝降压胶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 NEK2及ERK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邱鹏;王小玲

    目的 通过检测乳腺原位癌及浸润性癌组织中NIMA相关蛋白激酶NEK2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两步法,研究86例乳腺浸润性癌、10例乳腺原位癌、20例乳腺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NEK2在3组中的表达情况分别为87.2%、50.0%、10.0%.ERK2在3组中的表达情况分别为96.7%、80.0%、10.0%.NEK2与ERK2的表达呈正相关.NEK2蛋白和ERK2蛋白的表达均与患者发生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明显正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物大小,月经情况,组织分型无关.结论 ERK2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和NEK2共同作用参与了乳腺癌的形成过程.

  • 无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在有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春来;李晶晶

    目的 研究无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在有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伴有中、高危出血倾向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24例,随机分为A组12例(无肝素透析),B组12例(低分子肝素透析),观察临床出血情况,透析前后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管道及透析器凝血情况.结果 透析后两组无一例出血加重,A组7例发生凝血,B组无体外凝血发生.结论 无肝素与低分子两种透析抗凝方法,低分子肝素透析明显优于无肝素.

  • 中老年人健康体检血脂异常分析

    作者:蒋伟勇

    目的 探讨本地区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血脂情况及预防血脂异常的佳方法.方法 选取福田区2011-06-22-2011-08-09 1044例50岁以上的中老年体检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法(CHOD-PAP法) 检测血脂水平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总胆固醇(TC)为(5.23±1.07)mmol/L,三酰甘油(TG)为(1.86±1.0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28±0.7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2.89±0.81)mmol/L.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高,血脂水平有增长的趋势,中老年人平时应注意对血脂水平的检测,适当调整饮食习惯,注意适量运动,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血液稀释治疗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邹山敏;王齐

    目的 对血液稀释治疗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2006年9月-2010 年9月我科收治的80例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丹红加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使用丹红和前列地尔基础上使用血液稀释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进行血液稀释治疗后红细胞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症状缓解较对照组明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使用血液稀释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甘草酸二胺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血清透明质酸及Ⅲ型前胶原的影响

    作者:王磊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胺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6-2009年42例IPF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22例,给予泼尼松口服,1次/d,疗程6个月.B组20例,给予甘草酸二胺300mg静脉滴注,1次/d,4周后改为甘草酸二胺胶囊口服,3次/d,每次2片,疗程6个月.结果 治疗6个月后B组血清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PC Ⅲ)浓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A组血清HA、PC Ⅲ浓度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A组治疗后血清HA、PC Ⅲ浓度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疮、骨质疏松、易感染等不良反应.B组主要有水肿、心悸、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一般较轻,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甘草酸二胺治疗IPF有效,能降低血清HA、PC Ⅲ浓度,具有抗肺间质纤维化作用.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对产妇及胎儿影响的临床分析

    作者:郭爱香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 我院2006年8月-2011年10月收入住院单胎孕妇125例,按血压测量结果.根据不同的产活率,发病率及Apgar评分.结果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与国内外报道相近,但年龄>35岁,发病率明显升高;分娩方式主要仍为剖宫产.结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由多因素导致的并发症,治疗的终目的,是确保母儿安全,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剖宫产是目前解决妊娠高血压疾病母儿并发症的手段,同时消除不良因素对孕妇的影响,搞好健康教育,可望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

  •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观察

    作者:柳永兵

    目的 观察步长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就诊的82例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1例采用步长稳心颗粒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单纯比索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后,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有明显改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有所减少(P<0.05),ST段压低有所改善(P<0.05),其持续时间亦减少(P<0.05).治疗组2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甘露醇联合能量治疗突发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作者:沈以林;桑芝莲

    甘露醇注射液具有脱水、降低颅内压、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量的给予具备补充液体、电解质、维生素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两者联合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突发性眩晕,可迅速改善眩晕症状.本组患者采用以上药物联合治疗突发性眩晕48例,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中青年与老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冠脉造影的比较研究

    作者:董华;翟凤燕

    目的 比较中青年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结果特点,指导中青年人对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方法 将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且资料完整的239例患者进行梗死部位、危险因素和冠脉造影结果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0岁)和老年组(≥60岁),中青年组85例,老年组154例.对两组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性心梗患者的梗死部位:发生于前壁的比例中青年组比老年组的高(P<0.01).危险因素:(1)高血压:患高血压病的比例中青年组比老年组低(P<0.01);血压未满意控制的比例中青年组比老年组高(P<0.01);高血压的患病时间中青年组比老年组短(P<0.01).(2)糖尿病:患糖尿病的比例和未满意控制的比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糖尿病的时间中青年组比老年组短(P<0.05).(3)吸烟:吸烟的比例中青年组比老年组高(P<0.01);吸烟时间中青年组比老年组短(P<0.01);吸烟量中青年组比老年组多(P<0.05).(4)血脂:三酰甘油(TG)的水平中青年组比老年组高(P<0.01);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冠心病阳性家族史:中青年组比老年组高(P<0.01).(6)冠脉造影结果:病变累及右冠状动脉(RCA)的比例,中青年组比老年组低(P<0.05);病变累及的血管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压不满意控制、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高三酰甘油血症、大量吸烟是中青年人重点关注的危险因素,应当及早进行干预.

  • 急救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转归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子英

    目的 探讨急救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根据入院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院前延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4,P<0.05);两组患者48h内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P<0.05).结论 实施急救医疗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提高救治质量,降低病死率,大限度地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康复.

  • 复合镇痛液硬膜外腔阻滞治疗输尿管结石肾绞痛疗效观察

    作者:杜晨升;张黎丽;陈东;董尚丰

    输尿管结石临床常见,在结石排出过程中刺激尿路、停留或嵌顿致患者剧痛难忍.传统止痛方法是杜冷丁、阿托品肌注.近几年笔者采用0.12%复合镇痛液行硬膜外腔阻滞治疗输尿管结石肾绞痛172例,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老年发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研究

    作者:杨昕光;冯慧玲;周宓

    目的 分析老年人发热性疾病的病因与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中关村医院2009-01-2010-11收治的以发热为首发临床表现的符合发热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终明确诊断者55 例,其中感染性疾病30例、恶性肿瘤19倒、风湿性疾病3例、其他疾病3例.结论 老年人发热性疾病由于症状不典型,诊断较困难.感染性疾病仍然是老年人主要的发热原因.

  • 心肌标志物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贾新巧

    目的 通过测定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内3种心肌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的含量,探讨其对检测AMI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医院2008年3月-2011年2月急诊心内科收治并确诊的30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30例疑似AMI患者为对照组,测定并对比其自入院后24h内不同时刻血清CTn-Ⅰ、CK-MB、Mb的含量变化趋势.结果 早期急性AMI患者在发病后不同时段内3种心肌标志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含量变化.30例AMI早期患者的CTn-Ⅰ、CK-MB、MB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标志物CTn-Ⅰ、CK-MB、Mb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AMI,从而能够准确地分析病情,及早对患者做出治疗,有效地降低病死率.

  • 注射用肌氨肽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用药观察

    作者:王序;彭志平

    目的 观察注射用肌氨肽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注射用肌氨肽苷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硝酸酯类药物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氨肽苷.结果 ACS治疗中加用肌氨肽苷,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心电图.结论 ACS治疗中加用肌氨肽苷疗效好.

  • VEGF和CD44v6过表达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作者:瞿峰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移相关黏附分子44v6(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乳腺浸润性癌中VEGF、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45)和90.2%(83/92),且VEGF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3/5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D44v6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4/45)和85.9%(79/92),而且CD44v6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1/5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和CD44v6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97,P<0.05).结论 VEGF、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两者可能在乳腺癌的远处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关键词: 乳腺癌 VEGF CD44V6 转移
  • 纤支镜在危重症患者误吸早期的临床应用

    作者:余长智;吐尔滚·艾莎;吴燕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检查在危重症患者误吸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检查,对照组予以常规扣背、吸痰处理.结果 误吸早期即可出现肺功能受损;空腹误吸组肺功能受损较餐后误吸组严重.对照组肺功能受损情况较观察组严重.空腹误吸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较餐后误吸组长;空腹误吸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餐后误吸组.观察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危重症患者误吸早期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检查可减轻肺功能损伤.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空腹误吸对肺的损害较餐后误吸更严重,死亡率较餐后误吸高.

  • 通心络胶囊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胡建华;李华波;陈世健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通心络组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心络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0.0%(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有效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对该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 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作者:彭雪莲;李洁源;唐少梅

    目的 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定本院200例植入起搏器患者,采用SF-36健康调查表对其进行直接问卷调查、电话问答调查,将术前与术后生活质量积分进行对比,观察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 出院后 3、6、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结论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对于评价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可行的.

  • 功能性右房室瓣关闭不全早期干预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卫民

    目的 观察与分析不同方法对功能性右房室瓣关闭不全(TR)的干预效果,以期了解术后右心功能恢复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50例左心瓣膜手术患者为实验组并根据术前超声测定右房室瓣收缩指数结果选择成形与否,指数>0.25给予De Vega环缩术、改良De Vega分段成形术和Kay′s左房室瓣化成行术等,同时选取两年前50例左心瓣膜手术中采取传统方法根据术中手指测试来决定是否术中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早期手术治疗后均得以痊愈出院,而对照组中18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在对所有患者生存质量随访活动中发现术后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功能性右房室瓣关闭不全应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尽早行瓣膜成形以降低或延缓右心功能衰竭的发生,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因素探析

    作者:刘延荣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因素及相对应救治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4例,观察患者临床预后因素及治疗效果.结果 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2.3±3.6)d,伤残率为10.93%(7/64),死亡率为9.67%(3/64),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8/64).入院及抢救时间、GCS评分、原发疾病、并发症、合并症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主要影响因素.本组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例,腹泻2例,中枢性呼吸衰竭1例,死亡3例.结论 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多样预后因素,争分夺秒进行综合治疗和ICU监护可以显著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预后 因素
  • 替米沙坦胶囊致血尿一例

    作者:徐群;陆丽清

    1 病例简介患者,女,65岁,有高血压病史,常服替米沙坦胶囊40mg,1粒/d,服药1年.2011-07-02因肉眼血尿来本院就诊.追问病史,患者平素体健,每天服用替米沙坦胶囊40mg,近日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亦无服用其他药物史,以往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诊断药物反应,予停用替米沙坦,2d后复查尿常规正常.

  • 永存三叉动脉合并脑梗死一例

    作者:王晓丽;方保锋

    1 病例简介患者,女,43岁,主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1d入院.患者于1d前夜间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上肢不能持物,下肢不能行走,伴左侧口角麻木下垂,鼓腮左侧漏气,言语含糊,持续40min缓解,立即就诊于某医院.颅脑CT示:无明显异常.后间断发作3次,症状同前,程度及持续时间较第1次减轻,遂转入我院.入院时神经系统查体:左上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左侧病理征阳性,余无阳性体征.入院后颅脑磁共振(MRI+MRA):(1)右侧基底核缺血性病变,右额叶变性灶.(2)左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虹吸段及其以远与基底动脉汇合,考虑永存三叉动脉.左侧颈内A-C5段囊状高信号向腔外突出,考虑动脉瘤可能.遂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显示:双侧椎动脉细小,远端仅发出小脑后下动脉.左侧颈内动脉自C4-5交界处延续为基底动脉,C4段近端为盲端,左侧大脑中动脉通过与大脑后动脉的皮层支吻合补充供血.右侧颈内动脉C5-1、大脑中动脉M1-5未见异常,右侧大脑前动脉管径较细且通过前交通动脉使左侧大脑中动脉浅淡显影(见图1).考虑为:永存三叉动脉,左侧颈内动脉末端未发育或闭锁,左侧颈内动脉通过永存三叉动脉与基底动脉沟通,左侧大脑半球通过大脑后动脉的皮层支吻合及对侧前交通开放补充代偿供血.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出院.

  • 输尿管结石误诊一例分析

    作者:陈键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发生于输尿管的任何部位.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为肾内结石下移所致,结石尤其是在输尿管的几个生理狭窄部位发生嵌顿,导致同侧输尿管梗阻、肾积水,引起急性腰痛、腹痛、尿急、尿痛、尿血等一系列症状、体征.输尿管结石常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又因结石部位不同引起不同部位的腹痛,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1].笔者曾接诊一名输尿管结石误诊为急性肠胃炎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 静脉滴注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死亡一例

    作者:黄松乐

    我院外科2011年8月收治一例腹痛患者,在术后静滴甲硝唑注射液时出现过敏性休克死亡,此事虽未导致医疗纠纷,但引起了全院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现报告如下.

  • 以颈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作者:朱延斌

    1 病例简介患者,女,68岁,有高血压病史8年余.因颈部疼痛、头晕4h,胸闷1.5h,急诊送往医院.患者发病前1d家人聚会,心情愉悦,较兴奋.夜间,睡眠差,晨起后感颈部疼痛,头晕,于9:30来卫生所就诊,查血压158/102mmHg,咽部轻度充血,心肺听诊无异常,心电图大致正常,给予抗感冒药,心痛定服用.

  • 破伤风抗毒素注射致局部血清病反应一例

    作者:贾宝霞;王东旭

    1 病例简介患者,男,35岁,主因颌面部软组织挫裂伤3h来我院就诊.患者神清语利,查体合作,伤后无昏迷、恶心、呕吐,既往体健,无过敏史.门诊医师给予清创缝合后,给予破伤风抗毒素(TAT)1 500IU肌注.再次确认无过敏史,给予左前臂屈面皮内作TAT过敏试验,皮试结果阴性,常规于臀大肌外上部肌肉分次注射TAT 1 500IU,肌肉注射4h后注射部位出现一以注射点为中心,直径约10cm不规则形红斑,皮温稍高,无肿胀,无压痛,无硬结.患者诉局部稍有不适感,无疼痛.考虑为注射部位感染,给予局部热敷处理,1h后红斑面积迅速增大至约20cm,无压痛、肿胀及硬结,患者全身无其他不适主诉,生命体征平稳.后详细询问家族史及病史,其父亲有支气管哮喘史及破伤风抗毒素过敏史.考虑为破伤风注射后局部血清病反应,给予口服抗组胺药物,紫外线局部照射,2d后,红斑逐渐缩小,7d恢复正常.

  • 肥厚性硬脑膜炎一例

    作者:陈魏妹

    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HCP)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治疗.分析1 例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头痛伴低热等;头部MRI示局部硬脑膜异常强化灶.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疗效显著.HCP多以慢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MRI可见特征性的硬脑膜强化改变.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观察

    作者:彭小莉;黎春红

    目的 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6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康复护理组术后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术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行走能力.结果 内固定术后1年康复护理组优良率为85%,而对照组优良率为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行走能力.

  • 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体会

    作者:张漫红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特点,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40例,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使患者养成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习惯,促进患者身心康复.结果 40例冠心病患者经治疗、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浅谈护士长人性化管理在稳定护理队伍中的作用

    作者:陈国秀

    护士长作为护士的直接领导者,在工作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将"柔"原则与"软"控制的协调有机结合,能很好的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让她们获得职业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从而降低护士的离职率,坚定了从业信念,对稳定护理队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周金英;袁蓓;王强;霍玉娥;杨娇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技术已广泛应用临床.PICC导管为硅胶材料制成,其柔软性和生物相容性好,可在血管内长期留置.这减轻了患者因每天注射所带来的痛苦,帮助临床护理人员解决了静脉穿刺困难的问题.现在关于PICC报道的文献非常多,大致包括置管前后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等.本文就PICC置管的护理进行如下分析.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家庭心理护理

    作者:田笑君;石宝玉

    目的 探讨家庭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8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实施家庭心理护理,评价其依从性改善情况.结果 8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过家庭心理护理后,患者依从性好的由原来的28例(35%)上升到72例(90%).结论 家庭心理护理对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依从性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从而不断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健康教育

    作者:汤文英;梁秀兼

    目的 探讨专职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工作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05例,对其实施专职护理健康教育,具体方式是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入院至出院全程的健康教育,内容重点是治疗解释,生活安全知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对实施专职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前后的患儿家长分别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专职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后,患儿家长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知识的各方面熟悉度均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专职护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熟悉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护理干预对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王思文

    重型肝炎,在短期内肝细胞大量坏死,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和毒性物质聚积,毒性物质反过来影响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形成恶性循环.重型肝炎的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出现肝性昏迷、出血、感染、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达80%[1-2].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是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以ALSS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地去除各种代谢产物、内毒素及各种有害细胞因子和炎症递质,补充蛋白质、调理素及凝血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改善机体内环境,为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3].但由于很多患者及家属对人工肝治疗的误解,常认为人工肝就是肝移植,给患者和家属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常表现为心情沉重、焦虑、恐惧,同时较高的治疗费用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为避免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及减少术后并发症[4],对我院2009年1月-2009年8月60例重型肝病患者进行ALSS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护理 人工 肝炎 康复
  • 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作者:石晓银;贲跃宏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抢救及其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38例中16例左心衰竭经过医护的积极抢救治疗症状得到迅速纠正,2例死亡,3例恶化自动出院,3例转院.用药至症状缓解时间0.5~20h,平均(0.90±0.21)h.结论 护理人员掌握急性左心衰竭发病的病理生理、诱因、症状、体征,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并发症.在抢救过程中,与医生的默契配合,准确及时的应用相关药物,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肌痉挛的护理研究

    作者:姜云湘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肌痉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接受常规神经康复重建治疗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6周后根据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对患者肌痉挛的情况进行重新评估,了解两组患者肌痉挛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肌痉挛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肌张力明显改善,活动功能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有计划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肌张力并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病残率,缩短病程,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Orem自护理论应用于脑卒中后遗症辨证施护的效果分析

    作者:石霞萍;吴凤云;李咏瑶;李秀红;何永昌

    目的 观察Orem自护理论应用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辨证施护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脑卒中后遗症家庭病床及康复病区的患者按建床顺序单双数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辨证施护和药物治疗、针刺、按摩和功能训练,观察组同时运用 Orem自护理论进行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并发症、护理意外发生情况及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克服心理障碍方法、接收信息途径、合理膳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并发症、护理意外及院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护理论应用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辨证施护能促进患者各种功能的恢复,预防肌肉萎缩,关节粘连变形,促进神经代谢,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ADL.

  • 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刘志玲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包括肢体功能锻炼、理疗),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经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康复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 人文护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作者:张岚

    目前,人文关怀理念已经深入到了普通老百姓中,百姓到医疗机构就医,不单单注重这个医院的医疗水平,还更加关注服务质量.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体现不仅仅是对护理工作的挑战和检验,而且已日渐成为一个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医院的新标准.

  • 采用休克量表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护理干预

    作者:申文利;张利侠;张萍

    目的 采用休克量表对急诊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应用量表进行护理评估对休克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为2010年全年急诊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176例,未采用休克量表.研究组对2011年全年急诊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237例,采用休克量表.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176例,6h内抢救成功91例(有效91例),发展为休克失代偿期72例,死亡13例(无效85例),有效率为51.7%;研究组237例,6h内抢救成功192例(有效192例),发展为休克失代偿期33例,死亡12例(无效45例),有效率为81.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休克量表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护理效果,能运用于急诊外科临床抢救中.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干预分析

    作者:蔡红英;蔡碧兰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58例,对照组42例.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掌握COPD基本知识、戒烟并呼吸锻炼、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试验组在给予护理干预后,试验组在掌握COPD基本知识、戒烟并呼吸锻炼及治疗依从性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作用,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医嘱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

    作者:杨洪芹;袁义秋;杨文东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医嘱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C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的综合护理,随访干预观察6个月并进行评价指标判定.结果 (1)干预前两组不良心理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心理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心理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干预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疾病知识、自救知识掌握及危险因素防范率分别为96.9%、98.5%和96.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0%、64.0%和66.0%),差异有显著性(P<0.01);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合理生活及控制体质量率分别为98.5%、97.7%和9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8.0%、64.0%和58.0%),差异有显著性(P<0.01);服药依从、运动依从、饮食依从及情绪可控率分别为99.2%、96.9%、94.6%和9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8.0%、44.0%、52.0%和46.0%),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再住院率(6.9%)显著低于对照组(16.0%),差异有显著性(P<0.01).(3)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率(96.9%)显著高于对照组(68.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CHD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医嘱依从、相关知识知晓与掌握、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合理生活及情绪可控率,降低再住院率,提高对护士的满意率,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医嘱依从性的提高和治疗效果的改善.

  • 改良心包穿刺与传统心包穿刺引流心包积液的效果分析

    作者:余宏斌

    目的 比较传统心包穿刺放液与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比较我院1996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两种心包穿刺法治疗中量至大量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穿刺成功率上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穿刺放液过程中一般并发症(胸痛)的发生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复穿病例数及发生率的比较上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改良心包穿刺法技术安全、明显减少了操作的危险性、反复穿刺的几率,是治疗中至大量心包积液的有效方法,可以替代传统心包穿刺.

  • OGTT试验对筛查冠心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德坤;李娟

    目的 探讨OGTT试验在冠心病患者中筛查糖代谢异常的概率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60例.入院后行OGTT试验者30名(OGTT组),仅检测FPG者30名(FPG组),其中,OGTT组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肥胖、血脂异常、血压升高、靶器官损害、颈部斑块等)者14名,FPG组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者16名.采用两组对照概率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行OGTT试验筛查糖代谢异常的概率高于仅行FPG筛查糖代谢异常的概率.结论 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行OGTT实验筛查糖代谢异常的概率高.

  •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在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华玮;戴晓勇;颜伶;叶宥文;俞斌;窦唯嘉

    目的 探讨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浓度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严重脓毒症患者共68例,按预后分为存活组38例和死亡组30例,记录其入院第1天、第3天及转出或死亡前后1次CRP、D-D,比较两组的变化趋势.结果 存活组和死亡组的CRP、D-D水平在入院第1天无显著差异,入组第3天起存活组的CRP、D-D水平逐渐下降,死亡组则逐渐升高,死亡组的CRP、D-D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RP、D-D持续高水平提示病情严重,是预后不良的表现.联合动态检测脓毒症患者血CRP和D-D水平有助于判断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危重度及预后.

  • 泪道探通并球头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庹洪霞;赵敏

    目的 观察泪道探通并球头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分析在基层医院推广价值.方法 采用泪道探通并球头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0例48眼.结果 对40例48眼术后1年内进行随访,其中43眼治愈,溢泪解除,分泌物消失,5眼无效,治愈率89.58%.结论 泪道探通并球头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操作简便快捷,效果良好,医疗费用低廉,在基层医院值得大力推广.

  • 皮肤神经活检在糖尿病皮肤小纤维神经病变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泽洪;刘向红

    小纤维神经病为一类主要波及小直径有髓纤维(<5μm=和无髓纤维的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小直径纤维的损害程度极大超过大直径纤维时,称为小直径纤维感觉神经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刺痛、感觉迟钝、痛觉及温度觉降低,肢体远端多见,常见于糖尿病、淀粉样变性、营养障碍、肿瘤、药物中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遗传性感觉神经病、莱姆病、血管炎等疾病[1].长期以来缺乏检查方法,此类疾病一直不被认识,近年来由于建立了皮肤神经活检免疫染色技术,确立了对小纤维感觉神经病的认识,现将本院内分泌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住院糖尿病患者30例小纤维感觉神经病的皮肤神经病理改变报道如下.

  • 起搏器特殊功能与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何义明;杨洁

    目的 探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自身心律失常与起搏器功能的工作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40例植入DDD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起搏器特殊功能以及与自身心律、自身心律失常的相关情况以及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结果 统计共发现9种起搏器特殊功能,和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相关性高53例(37.9%),房室交接区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次之.结论 DCG能提供完整的起搏器工作信息,特殊功能的发生和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分析心电图时应正确认识特殊功能与自身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做出正确的判断.

  • 胱抑素C在新生儿高胆红血症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虹

    目的 探讨胱抑素C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肾功能损害诊断的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轻度32例、中度30例和重度28例,及同期在我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40例进行胱抑素C的检查,分析不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是否有肾功能损伤.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高胆红素新生儿中,重度患儿胱抑素C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且高胆红素新生儿的胱抑素C均高于正常新生儿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胆红素血症检测胱抑素C能够判断其肾脏功能是否有损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应用对D-to-B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维芊;赖沙毅;谢剑;楚罗湘;阮海林

    目的 分析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临床路径(CP)后对门-球囊扩张(D-to-B)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月-2011年6月经我院急诊科救治的、发病时间≤12h、并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343例,分为CP组和非CP组,分别记录如下时间:院前延迟、发病-治疗开始时间以及 D-to-B时间.结果 204例CP组及139例非CP组患者D-to-B 分别为(88.69±21.06)min、(98.13±28.63)min(P<0.05).结论 应用CP可明显缩短D-to-B,使急性STEMI患者获益更大.

  • 冰毒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曾衍亮;徐婉媚;巫金雄

    目的 观察冰毒急性中毒的临床特征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56例冰毒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吸毒者以年轻人为主,主要集中在18~30岁,文化程度较低,经一般支持对症处理,促进毒物排泄等措施均痊愈出院.结论 冰毒中毒对社会危害大,值得引起重视,加大对毒品的打击力度,加强青少年对毒品的认识,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才能遏制此类中毒事件的发生.

  • 托吡酯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周永生

    目的 分析偏头痛患者使用托吡酯进行预防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月诊治的98例偏头痛患者进行双盲分组,分别为托吡酯组和安慰组.托吡酯组49例,连续应用托吡酯4个月进行预防性治疗;安慰组49例,连续应用安慰剂4个月以避免因心理作用产生疼痛感.通过1年的跟踪随访,比较组间疾病发作情况.结果 托吡酯组与安慰组比较发病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吡酯组患者用药前后发病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个月、12个月与治疗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偏头痛患者可选择预防治疗,托吡酯为理想的首选药物.

  • 重症肺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丁燕晶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68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预后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 经治疗,41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治愈14例、好转19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19.51%(8/41);27例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治愈10例、好转12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33.33%(9/27).结论 有效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及转归的关键是早期、及时的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 肺炎 诊断 预后
  • 结核性脑膜炎诊治体会

    作者:冯齐林

    目的 讨论结核性脑膜炎(TBM)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TBM患者32例.结果 治愈28例,占87.5%,好转2例,占6.25%,死亡2例,占6.25%.其中死亡的2例患者1例合并隐球菌脑膜炎,1例合并艾滋病.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及激素的合理使用是提高TBM患者的存活率,减少后遗症的主要方法.

  •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丽琴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病例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7月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对两组的生化指标和颈动脉B超等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收缩压(SBP)、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颈动脉内膜厚度、总胆固醇(TC)、血尿酸(UA)、尿微量清蛋白(UA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是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而糖尿病通过糖、脂代谢紊乱,促进动脉硬化,加重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因此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降低血压和血脂对早期防治脑梗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中青年猝死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书文

    目的 探讨中青年猝死的临床病因、诱因、特征,从而提高其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36例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猝死事件的发生时间、诱因、死因特点.结果 36例患者中,有心血管病史者5例,脑血管病2例,呼吸系统病4例,消化系统病2例,糖尿病合并代谢性酸中毒1例,其余22例为无特殊病史.因诱因猝死15例,激烈体育运动3例,精神情绪变化3例,饱餐及睡前过量饮酒3例,排便后2例,感冒后2例,分娩1例,接受心导管检查1例.猝死心电图有记录的18例,其中心肌梗死10例,心肌炎改变2例,快速心房纤颤2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心肌病1例.猝死的时间发生在0~6时5例,发生在6~12时9例,发生在12~18时3例,发生18~24时3例.结论 中青年猝死以男性壮年发生为多,在诱因与死因中发掘相关规律,为临床对猝死的预防及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老年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作者:范宏平

    1 病例简介患者,男,72岁,退休教师,主因"心慌胸闷3d"于2011-03-12来我门诊部内科就诊,因1周前受凉后引起"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开始行动时呼吸困难,休息稍有好转,后发展至夜间睡眠不能平卧,需半卧位才能睡着,咳白色浆液性泡沫痰,痰中带血,胸痛无意识障碍,伴有发热.院外给予抗感染、平喘治疗未见好转,故来我院求进一步诊治.既往因患"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住过几次院进行治疗;血压、血脂、血糖经多次检查均正常,吸烟史40年,约10支/d,偶尔饮酒,其父因支气管哮喘发作、气管堵塞不能呼吸死亡.体格检查:体温38.9℃,呼吸28次/min,脉搏112次/min,血压105/75mmHg.

  • 肺心病与解表剂的配伍应用

    作者:车伯琛;郭伟星

    肺心病是心血管内科临床常见病,为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病变所致肺血管阻力增大,继而出现肺动脉高压,在终末期会导致肺心功能衰竭,并不仅为呼吸系统疾病[1].

  • 散结消瘿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自身抗体及病理结构的影响

    作者:李亮

    目的 通过本实验从病理上证实散结消瘿方是否能减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炎性浸润.同时,论证散结消瘿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自身抗体TGAb和TPOAb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的雌性Wistar大鼠60只,体质量约(120±20)g,购回后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治疗组、散结消瘿方组.结果 模型组TGAb和TPOAb较正常组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雷公藤治疗组TGAb和TPOAb较模型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散结消瘿方组TGAb和TPOAb较模型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TSH含量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治疗组、散结消瘿方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FT3、FT4含量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治疗组、散结消瘿方组间无差异(P>0.05);模型组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较正常组明显增多,范围明显增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雷公藤治疗组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范围明显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散结消瘿方组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范围明显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散结消瘿方能活血通络,消瘿化结.主治痰血互结甲状腺肿大.能减少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POAb)的形成,减少淋巴细胞的浸润,减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自身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且能缩小弥漫性肿大的甲状腺组织.

  • 中西医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研究

    作者:焦玉爽;秦长杰

    目的 对照分析中西医方法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中药治疗组给予自拟益气通络方口服,1剂/d,分早晚2次服.西医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4100U/次,2次/d.两组均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疗程2周.结果 DVT发生率比较,中药治疗组(3.33%)低于西药对照组(3.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预防骨科大手术后DVT成均有较好效果,中药益气通络方较为安全.

  • 中药心复康与心宝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对比分析

    作者:李宪章

    目的 对比分析中药心复康和心宝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79例,根据患者的用药意愿分为心复康组(41例)和心宝组(38例),用药5周后比较疗效和心功能变化.结果 两种药物均可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心复康的药效显著,治疗率为90.24%,相较之下心宝的药效发挥一般,治疗率为63.16%;心复康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尤其是改善心率、调整心律的作用明显,与心宝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心复康能够起到温补心肾、通脉益气的功效,可增加心肌血供,助心肌收缩,改善心功能.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门晓燕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肌炎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40例符合标准的心肌炎心律失常患者经常规治疗1个月以后,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片,200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加用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73%.结论 盐酸普罗帕酮片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肌炎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盐酸普罗帕酮片.

  • 益智康脑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作者:于靖

    目的 观察益智康脑丸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10年7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常规根据病情选取OT、PT、ST及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益智康脑丸,5丸/次,3次/d,连续服用8周.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量表(NCSE)、简明精神状态(MMSE)量表及BIessed-Roth痴呆量表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CSE评分、MMSE评分及BIessed-Roth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CSE评分、MMSE评分及BIessed-Roth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益智康脑丸能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 稳心颗粒治疗常见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作者:马泽红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心电图及Holter检查入选的心律失常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6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n=62)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悸、胸闷症状及动态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心悸、胸闷症状及动态心电图均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87%,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对常见心律失常及因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胸闷症状疗效可靠,安全有效.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铁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卫东;王业忠

    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常见并发症,是SAH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铁代谢在SAH后脑血管痉挛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SAH后铁代谢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作者:唐兴国;刘宏伟;沈超;李斌斌

    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高血压因其"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成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重点.

  • 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莲花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局部脑供血障碍导致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TIA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和前兆,如不及时治疗,有25%~40%患者在5年内将产生严重的脑梗死而威胁患者生命,及时诊断与治疗TIA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措施.不断完善对本病的认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及临床研究的深入,人们对TIA的认识有了新进展.近年来,对TIA的研究集中在对其概念的重新认识、影像学检查、与卒中的关系以及防治等方面.TIA的研究对于卒中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进展

    作者:杜闻博;敖强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NMJ)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受累骨骼肌易疲劳,呈波动性肌无力,具有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和晨轻暮重等特点.该病慢性迁延、反复发作,严重时导致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但只要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症状可以减轻甚至完全缓解.现今治疗方式主要是针对抗体、淋巴细胞和胸腺组织的免疫干预治疗以及对症治疗.本文对近年来采用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特发性静脉血栓形成不同抗凝治疗时限利与弊的进展研究

    作者:石建平;赵梦华;陈海鱼

    "特发性"(又称"非激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再发VTE风险明显高于具有可逆性危险因素的VTE患者,但低于患有癌症的VTE患者[1].停用抗凝药物后再发VTE的风险表现在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发生率上是相同的,1年时的累积再发风险为10%,5年时为30%,10年时为50%[1-2].由于目前尚未确定对特发性近端DVT或PE治疗多长时间更为合理,所以有很多随机试验对此组患者进行了不同抗凝治疗持续时间(如3个月比12个月)或有时限的治疗与无限期治疗的比较研究[3-8].本文对特发性静脉血栓形成不同时限抗凝治疗的风险和获益进行综述.

  • 心肌缺血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海琴;于锋;叶正良;周大铮;李德坤

    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致使心肌氧等物质供应不足和代谢产物清除减少的临床状态.抗心肌缺血药物可以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或者增加心肌氧供而减少心绞痛的发作.目前常用的抗心肌缺血药物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以及心肌代谢药物等.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 红景天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探讨

    作者:王晴

    红景天俗称"黄金根",已被前苏联科学家确定为植物适应原.目前的研究表明,红景天具有抗应激、抗疲劳、抗氧化、抗癌、抗抑郁,对肝肾具有保护,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本文运用红景天的药理作用探讨红景天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旨在为红景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起到作用.

  • 面肌痉挛的病因与显微血管减压术研究进展

    作者:申志才;陈礼刚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 又称为半面痉挛,是一种间断发作、无痛、无意识、只累及一侧面部面神经分布区肌肉的痉挛性收缩.可能局限于只有上部或下部半侧发作,可出现过度流泪.疾病通常以罕见的眼轮匝肌收缩开始,缓慢进展涉及整个半侧面部并且频率增加,直至受损的眼睛视物能力受损.严重者可累及颈和肩部肌群.

  • 内皮素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作者:梁通流

    内皮素具有强烈而持久的缩血管作用,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内皮素的生物活性探讨其与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简要概述其作用机制,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 影响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魏颖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发作的影响因素,为治疗和预防心力衰竭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调查分析我科2010年5-7月收住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结果 (1)195例患者中心功能Ⅰ级92例,平均年龄(76.12±9.94)岁.心功能Ⅱ级以上103例,平均年龄(80.54±7.21)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力衰竭发作的风险性上升,不同年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2)BNP、尿酸均与心力衰竭的发作有关,不同级别心力衰竭组间BNP有显著差异,但尿酸无明显差异.(3)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心力衰竭的发作与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无关,与年龄、BNP、尿酸有关.结论 年龄、BNP、尿酸是心力衰竭发作的危险因素.

  • 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萍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心力衰竭患者,在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10mg/d治疗.结果 显效率为36%,有效率为54%,无效率为10%,总有效率为90%.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加其射血分数,改善其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

  • 不同程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及其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关秀兰;李小梅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律失常及其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67例不同程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对心律失常及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HF组各级心功能均以室性期前收缩发生高,时域和频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心功能下降,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越高,HRV值越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越明显,与心功能损害程度一致.结论 不同程度CHF患者以室性期前收缩为主,HRV各项指标能反映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和早期干预治疗.

  •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作者:袁瑞亭

    目的 观察胺碘酮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0年6月确诊的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患者在入院后均行抗心力衰竭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配合治疗.治疗后使用 24h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效果及心功能,观察心率、QT 间期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心功能改善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6.52%,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 (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

    作者:王爱琴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通过心脏彩超测定心脏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我院精心治疗8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上升、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以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能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改善心功能,可临床推广应用.

  •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端前脑钠肽的影响研究

    作者:饶玲璋;杨许慧;戴文琴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服芪苈强心胶囊,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变化,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CHF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并有效降低NT-proBNP水平.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调查研究

    作者:王瑾

    目的 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P)检测,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9月-2011年9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1480例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式会社MP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季节MP感染阳性检出结果.结果 1480例患儿中MP感染阳性检出415例,阳性检出率为28.04%.不同年龄组患儿MP感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6,P<0.05);不同季节MP感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2,P<0.05).结论 MP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学龄期儿童为好发年龄,易发季节为冬季.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儿童 感染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后遗症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邱其培;石晓东;钟文诊;杨慧

    目的 了解广东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的发病率及流行特征,分析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方式收集资料数据等,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广东省HIE后遗症发病率为13.21%,母体患心脏病、贫血、妊高征、休克或胎儿宫内感染、生长迟缓等因素致宫内窘迫和慢性缺氧,出现昏迷、中枢性呼吸衰竭、惊厥,临床治疗1周后症状未消失,合并有颅内出血,5min Apger评分异常等引起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避免与HIE后遗症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监测措施,并在1周内积极抢救治疗,可相对地减少HIE后遗症的发病.

  • 南海城乡结合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及其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

    作者:何顺锋;何旭研;林佩卿;曹钰芹

    目的 了解南海城乡结合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现状及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为本地区老年人高血压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本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834人,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50.36%,其中男性为51.32%,女性为49.56%.对高血压6种危险因素(肥胖、精神紧张、吃盐多、缺乏运动、吸烟、吃糖多)知晓率分别为51.32%、38.49%、37.05%、31.41%、24.22%、15.83%.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为24.34%,高血压患者终生药物治疗知晓率为59.47%.结论 本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社区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全面防治高血压的发生.

  • 纳洛酮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郑兴旺;杨伟凤

    目的 观察盐酸纳洛酮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与依达拉奉.在治疗前,治疗后7d、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纳洛酮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及酸性磷脂的影响

    作者:张立志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溶血磷脂酸(LPA)、酸性磷脂(AP)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联合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不用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两组疗程均为14d.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LPA、A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的测定.结果 治疗14d后,联合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1666,4.3360,P<0.05);在LPA、A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4项指标方面,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 5.4889,2.5842,3.6924,7.0401,P<0.05或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0.4884,P>0.05);血小板计数:每组治疗前后比较(t=0.2047,0.1966)、两组之间治疗前后比较(t=0.1994,0.20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协同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能显著改善LPA、A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更有效地抗血小板聚集,且未增加出血并发症.

  •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耿文娟;王丽娟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加曲班治疗组(治疗组,58例)和常规常规脑保护治疗(对照组,64例).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阿加曲班,开始2d内60mg/d,24h持续静脉滴注,其后的5d内20mg/d,早晚各1次,10mg/次,同时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β-七叶皂甙钠、维生素E、胞二磷胆碱等脑保护治疗;对照组不用阿加曲班,其他同治疗组.两组治疗7d、14d后进行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并观察凝血常规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CSS、B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应用阿加曲班联合脑保护治疗安全、有效.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