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解放军医药杂志

解放军医药

解放军医药杂志

Medical & Pharmaceut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해방군의약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140X
  • 国内刊号: 13-140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2
  • 曾用名: 华北国防医药;北京军区医药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解放军医药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赵会懂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不同状态人牙髓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帆;余国玺

    目的 探讨不同状态人牙髓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8和MMP-9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因正畸治疗的患者60例(60颗牙),根据牙髓组织状态分为健康组、炎症组、正畸加力组,每组20例(20颗牙).观察3组MMP-2、MMP-8和MMP-9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半定量积分分析.结果 3组中MMP-2、MMP-8和MMP-9均存在表达.3组MMP-2、MMP-8和MMP-9表达半定量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P-2、MMP-8和MMP-9在牙髓组织损害、炎性反应和牙正畸治疗中均表达,可根据其表达水平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 P2X7受体在癫痫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朝侠;方正;王颖

    目的 观察P2X7受体(P2X7R)在癫痫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癫痫发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癫痫9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行神经外科减压或清创患者1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脑组织中P2X7R mRNA和蛋白、白介素-1 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 P2X7R在正常脑组织和癫痫患者脑组织中均有表达.观察组P2X7R mRNA和蛋白、IL-1 β和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2X7R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发生与发展,为药物治疗癫痫提供了新的靶点,检测P2X7R表达水平可为癫痫的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作者:赖世佳;童梓德

    目的 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近远期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53例(91耳)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27例(46耳)和对照组26例(45耳).对照组给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分析2组近远期疗效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问卷(ETDQ-7)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较好,能促进患者咽鼓管功能快速恢复.

  •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杜勇;王革生;王雷;东潇博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2年1月-2016年5月行去骨瓣减压治疗的创伤性颅脑损伤10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62%.年龄、手术时机、血肿量、骨瓣大小、血肿位置及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去骨瓣减压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下一代测序在白细胞抗原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作者:赵霄晨;潘耀柱;白海

    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位于人类第六号染色体的短臂6p21.31区,长3600 k,其多样性在器官移植和相关疾病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和测序技术的应用,使HLA分型由血清学或细胞学阶段提升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科学家一直努力应对HLA群体大量的和不断扩大的等位基因(截止到2015年1月已有12 542个HLA等位基因)[1].这些多态性的拼接是初对编码HLA-Ⅰ类分子和HLA-Ⅱ类分子的外显子进行测序得到的.

  • 白藜芦醇联合厄贝沙坦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徐博;王甜;郭伟;刘丹平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联合厄贝沙坦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108只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和C组,每组36例.3组均予博莱霉素制备肺纤维化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A组予生理盐水灌胃,B组予厄贝沙坦灌胃,C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白藜芦醇灌胃,治疗7d后比较3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1)、Ⅰ型胶原(Col Ⅰ)、Ⅲ型胶原(Col Ⅲ)及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 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ⅢN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17的表达水平、肺组织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结果 B、C组ADAMTS-1、Col Ⅰ、ColⅢ、HYP、SOD、GSH-Px及CAT均较A组升高,TGF-β1、PⅠCP和PⅢNP、TNF-α、IL-6、IL-17、MDA较A组降低,C组ADAMTS-1、Col Ⅰ、ColⅢ、HYP、SOD、GSH-Px及CAT高于B组,TGF-β1、PⅠ CP和PⅢNP、TNF-α、IL-6、IL-17、MDA水平低于B组(P<0.05).B、C组肺泡炎症及肺纤维化程度轻于A组,且C组轻于B组(P<0.05).结论 白藜芦醇联合厄贝沙坦对肺纤维化大鼠的肺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降低TGF-β1水平使ADAMTS-1含量升高,降低Col Ⅰ和ColⅢ水平从而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 葛根素促进体外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对cAMP/PKA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邓银栓;樊宇;惠升明;杨小杰;董成辉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体外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rats osteoblast,ROBs)增殖和分化及cAMP/PK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ROBs,观察不同浓度(1×10-4~1 ×10-8 mol/L)葛根素对ROBs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分析葛根素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Ⅰ型胶原(Col Ⅰ)、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和Oxterix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观察1×10-6 mol/L葛根素对BMP-2、Col-Ⅰ、Runx-2、Oxterix、PKA和磷酸化PKA(p-PKA)蛋白表达水平,测定细胞中cAMP的变化.结果 细胞增殖结果显示1×10-7 mol/L ROBs细胞浓度高于对照组,1×10-4 mol/L组ROBs细胞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1×10-5、1×10-6、1×10-7mol/L组ROBs AL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1×10-6 mol/L葛根素处理ROBsRunx-2、Oxterix、BMP-2、Col Ⅰ mRNA和蛋白及p-PKA、cAMP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1×10-6 mol/L葛根素为促进ROBs增殖和分化的适浓度,其可促进体外培养ROBs分化过程中cAMP/PKA信号通路的激活.

  • 大鼠骨折术后内植物相关感染模型的制备

    作者:王松;王国旗;毛智;马静;刘勃;吕厚辰;张里程;唐佩福

    目的 研究大鼠骨折术后内植物相关感染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将30只SD大鼠采用闭合骨折髓内固定的方法制成股骨中段短斜性骨折,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于骨折端注入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造模第8周处死大鼠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及微生物学评价.结果 实验组骨折术后内植物相关感染模型制备成功率为86.7%.造模后8周影像检查可见骨折断端有骨吸收、骨溶解及骨膜反应.结论 闭合骨折髓内固定后于断端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的造模方法操作简便,术中所受外界干扰因素少,通用性好,符合内植物相关感染模型的制备要求.

  • 多西他赛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金凤;杜伟一;任旭升;李湘红;李大鹏;高军;武双红;陈媛;成伟丽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晚期胃癌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XELOX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西他赛治疗.均治疗4个周期.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生活质量、近期临床疗效及生存时间,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毒性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疾病无进展中位生存期和总中位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2组毒性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近期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时间,安全性较高.

  • 攻癌镇痛散联合氯化锶治疗骨转移性癌痛临床观察

    作者:熊慧生;陈丽华;高瑞

    目的 探讨攻癌镇痛散联合氯化锶(89SrCl2)治疗骨转移性癌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骨转移性癌痛14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89SrCl2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攻癌镇痛散治疗.观察2组疼痛程度、镇痛起效时间、疗效持续时间、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疗效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攻癌镇痛散联合89SrCl2治疗骨转移性癌痛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瘤组织中MMP-9、Nm23-H1和MTA1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彭科;叶俊儒;陆茂;宋海星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Nm23-H1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蛋白1(MTA-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CMM 64例存档的蜡块标本作为CMM组,选取同期外科切取的28例皮肤交界痣标本及18例正常皮肤分别作为皮肤交界痣组与正常对照组.检测3组MMP-9、Nm23-H1和MTA-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MP-9、MTA-1蛋白在CMM组中阳性表达率高,在皮肤交界痣组及正常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P <0.05);CMM组Nm23-H1蛋白阳性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及皮肤交界痣组(P<0.05);MMP-9、MTA-1蛋白在CMM组中阳性表达率随Clark分级的增高逐渐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Nm23-H1在CMM组中阳性表达率随Clark分级的增高逐渐降低,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 MMP-9、Nm23-H1和MTA1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反映了CMM的病情,联合检测MMP-9、Nm23-H1和MTA1表达水平可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提供准确资料.

  • 子宫内膜癌PR、ER、PTEN、p53及Ki-67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夏朝晖;李文敏;何雯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p53及Ki-67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8年7月-2009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198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等资料,对PR、ER、PTEN、p53及Ki-67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对预后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R阳性表达率在病理分型、FIGO分级、组织病理学分期、肌层浸润程度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型、组织病理学分期中PR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阳性表达率随组织病理分级越高表达水平越高,与病理分型有关(P<0.05);Ki-67随着组织病理学分级越高表达水平越高(P<0.05).FIGO分级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PR阴性表达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PR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 芪胶升白胶囊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

    作者:陈荔莎;陈陶钧;费召东

    目的 探讨预防应用芪胶升白胶囊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予头颈部肿瘤常规放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胶升白胶囊治疗.观察治疗结束后2组血常规及治疗后不同时间骨髓抑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化疗结束后不同时间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使用芪胶升白胶囊可明显降低头颈部肿瘤放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情况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郝丽琼;吴师容;曹丹;陆翔;向明芳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确诊的肺癌并进行化疗的14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CRF的发生情况,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评估其社会支持情况,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中CRF的发生率为79.17%,Piper疲乏量表(piper fatigue scale,PFS)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行为、感觉、认知、情感.SRSS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CRF患者PFS各维度均与SRSS的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而情感维度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肺癌化疗患者CRF发生率较高,且社会支持度较低,应加强CRF患者的社会支持,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 造影剂肾病高危因素及诊治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刘洁;刘勉;陈云爽

    近年随着各种影像检查设备的增多,CT、MRI增强扫描、动脉造影、介入诊断治疗技术在临床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患者获益于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但随着造影剂应用的增多,由此造成的并发症以及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亦明显增多,CIN已成为院内获得性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第3大病因,发病率仅次于肾灌注不足和肾毒性药物所致肾病,约占全部病例的11%[1-2].在多个高危因素同时并存的人群,CIN发病率高达50%[3].CIN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也较困难,是放射专业、心血管专业、肾脏病专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将CIN发病现状、高危因素及诊治情况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影响

    作者:马勋龙;刘洋贝;刘荣雁;杨秋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痴呆105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颈动脉硬化斑块大小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MMSE、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ADL评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NO水平高于对照组,ADL评分、TC、TG、LDL-C、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还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促进颈动脉硬化斑块缩小,有利于患者认知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

  •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炎性细胞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莫晓东;唐艺加;龙恩武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9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炎性因子及心功能变化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P<0.05);2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作者:李龙辉;刘岩;李雪春;董红建;夏新婷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SAP 12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LMWH皮下注射.观察治疗2周后中转手术率,比较2组临床症状恢复正常及总住院时间、近期疗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体温恢复正常、腹痛消失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转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MWH治疗SAP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中转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 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星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血管瘤30例,比较其螺旋CT增强扫描、MRI扫描资料,分析螺旋CT增强扫描和MRI的诊断结果.结果 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脏血管瘤诊断准确率为94.33%,93.33%患者在增强扫描中肿瘤边缘可见斑点状、结节状强化.MRI扫描对肝脏血管瘤诊断准确率为98.11%,动态增强扫描中90.00%患者动脉期肿瘤边缘可见斑点状、结节状强化,静脉期增强范围增大,延时期强化范围进一步增大.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及MRI扫描均能较好显示肝脏血管瘤的特异影像特征,联合应用可提高对肝脏血管瘤的确诊率.

  • 超声心动图对成人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前后右心功能评估价值

    作者:夏柳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成人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治疗前后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成人ASD 6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前、术后及对照组在观察组术前同期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不同时间超声监测指标及右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除右心室射血分数外,其余超声监测指标及右心功能指标均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 介入封堵治疗后AS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均会发生改变,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较好的评估其右心功能改善程度.

  • 多层螺旋CT胰周血管成像在胰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辉;柏根基;郭莉莉;张建东;张德义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胰周血管成像在胰腺癌手术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4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评估多层螺旋CT胰周血管成像在胰腺癌手术治疗中的指导价值.结果 多层螺旋CT胰周血管成像技术评估手术切除可行性与手术结果可行性的符合率为95.83%.结论 多层螺旋CT胰周血管成像在胰腺癌手术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 磁共振成像扫描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建斌;赵勇;桂丹;王欢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6例,整理X线、CT、MR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观察影像学表现,比较X线、CT、MRI对AVN的检查阳性率.结果 X线对AVN检出阳性率为73.68%,影像学表现为股骨头变形、关节轮廓不规则及其内部密度不均匀;CT对AVN检出阳性率为84.21%,影像学表现为骨小梁增粗变形、骨皮质不连续及星芒状结构消失;MRI扫描对AVN检出阳性率为97.36%,影像学表现为T1 WI序列中出现明显“线样征”改变,粗隆间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呈高信号改变.结论 MRI对AVN早期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优于X线与CT扫描,可为定性诊断及准确病变程度的评估提供依据.

  • 磁共振IVIM-DWI及DCE-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白毓;罗鸣;张鹏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动态增强MRI(DCE-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56例直肠癌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0例直肠正常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接受MRI常规序列、IVIM-DWI及DCE-MRI检查,观察各组IVIM-DWI参数及TIC参数,分析IVIM-DWI、DCE-MRI及其联合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真实扩散系统、灌注分数、表现扩张系数均降低,大信号强度、强化至峰值时信号强度、早期增强率均升高(P<0.05);IVIM-DWI对直肠癌T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75.00%,DCE-MRI为80.36%,联合诊断为87.50%.结论 IVIM-DWI、DCE-MRI对直肠癌及其T分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二者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直肠癌T分期诊断准确率.

  • 神经阻滞联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在小儿断指再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兆伟;邹雨霞;陈锴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与神经阻滞联合基础麻醉在小儿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儿60例,根据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行神经阻滞联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方案,对照组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基础麻醉方案.记录2组麻醉前、插入气管导管或置入喉罩时、麻醉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2组疼痛情况和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置入喉罩和麻醉后心率高于麻醉前,对照组插入气管导管和麻醉后HR、MAP均高于麻醉前(P<0.05);观察组置入喉罩和麻醉后心率、MA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阻滞联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应用于断指再植术中镇痛效果较好,术后不良反应消失快.

  • 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伟;刘洋;张毅;陈鹏;张溯

    目的 探讨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行上肢手术的患儿90例,根据麻醉方法分为联合组、喉罩全麻组与气管插管全麻组,每组30例.联合组给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喉罩全麻组和气管插管全麻组分别给予喉罩全麻和气管插管全麻.比较3组术前(T0)、插入气管导管或置入喉罩即刻(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0.5h(T3)、术毕时(T4)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用药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喉罩全麻组T1、T2、T4心率及T1 ~4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全麻组(P<0.05).联合组苏醒时间均短于气管插管全麻组和喉罩全麻组,联合组疼痛出现时间晚于气管插管全麻组与喉罩全麻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少于喉罩全麻组与气管插管全麻组(P<0.05).联合组和喉罩全麻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气管插管全麻组(P<0.05).结论 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麻醉药物用量少、并发症少等特点.

  •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曹桂林;张传阳;张建欣;盖殿秀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80例,按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比较2组术后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休息时和咳嗽时术后2、6、12、48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指标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开胸手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较好,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可抑制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康复.

  • 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李俊;鲁宏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肘前外侧入路,观察组采取肘关节前外侧联合Kocher入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长于或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活动、稳定性、运动功能、疼痛及Mayo肘关节功能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肘关节前外侧联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钉板内固定系统及枕颈融合术治疗上颈椎失稳的效果观察

    作者:邓险峰;施永彦

    目的 探讨钉板内固定系统行枕颈融合术治疗上颈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上颈椎失稳61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枕颈融合组30例和寰枢椎融合组31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术前、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变化,评价颈部活动情况.结果 枕颈融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长于或多于寰枢椎融合组(P<0.05).2组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下降,JOA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2组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均骨性融合.枕颈融合组末次随访颈椎屈伸活动度、颈椎曲度均小于寰枢椎融合组(P<0.05).结论 应用钉板内固定系统行枕颈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效果满意,但对颈椎活动度影响大,临床建议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现状及进展

    作者:巩进平;刘长安;康强军;王凌云;吴铮;刘国辉

    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多发于下肢.其致病因素目前认为主要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3个方面.骨科术后患者是DVT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及下肢骨折术后.据文献报道,骨科术后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DVT发病率为40% ~ 65%[1],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病率为42% ~55%,膝关节置换术后为41% ~85%[2].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对于减少DVT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3-4].

  • 辛伐他汀联合抗凝药物治疗老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王涛;张育民;王军伟;马涛;宋伟;王军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抗凝药物治疗老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SANFH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行走能力、关节功能评分、股骨头塌陷时间、坏死指数及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和血细胞比容.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疼痛程度、行走能力、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且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行走能力、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2组股骨头坏死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股骨头塌陷时间、股骨头坏死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抗凝药物治疗老年SANFH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解放军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