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解放军医药杂志

解放军医药

解放军医药杂志

Medical & Pharmaceut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해방군의약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140X
  • 国内刊号: 13-140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2
  • 曾用名: 华北国防医药;北京军区医药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解放军医药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赵会懂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控制性减压术对中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评价

    作者:权瑜;巩守平;吕健;王举波;程格庆

    目的:探讨控制性减压术对中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中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接受控制性减压术治疗(观察组),48例接受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6个月评价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 GCS)、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评分( NC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Barthel指数)、颅内压(术中、手术结束及术后6个月)及预后,同时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评价指标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控制性减压术治疗中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良好且并发症少。

  • 氟涂料与GC护牙素在牙矫正治疗中釉质脱矿预防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蔡蓉;吴过;张曦;冯玉桃;王玉峰;陈力彦

    目的:对比氟涂料与GC护牙素在对牙矫正治疗中釉质脱矿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5月巴中市中心医院行固定矫正治疗的患者110例按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56例,1380颗牙)与对照组(54例,1083颗牙),观察组予GC护牙素处理,对照组予氟涂料处理。观察两组牙矫正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牙釉质脱矿情况。结果矫正治疗前对照组牙釉质脱矿率为3.23%,观察组为3.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治疗后对照组牙釉质脱矿率为8.33%,观察组为4.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治疗后两组牙釉质脱矿率均有所上升,且对照组矫正治疗后牙釉质脱矿率明显高于矫正治疗前(P<0.05),观察组矫治前后釉质脱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护牙素与氟涂料相比可更好地预防牙矫正治疗中釉质脱矿,是改善牙矫正治疗后牙外观和促进患者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

  • 眼部碱烧伤126例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刘迎庆;陈博宇

    目的:探讨眼部碱烧伤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的126例(179只眼)眼部碱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眼部碱烧伤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Ⅱ度<Ⅲ度<Ⅳ度。Ⅱ度眼部碱烧伤患者全部脱残,预后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Ⅲ度眼部碱烧伤患者视力恢复情况优于Ⅳ度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Ⅳ度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45例早期行羊膜移植术者19例出现角膜血管化,其中2例半年后再次住院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视力恢复良好。结论综合疗法治疗眼部碱烧伤效果满意,疗效及预后与患者眼部碱烧伤程度相关。

  • 术前减黄治疗对肝门胆管癌手术效果的影响

    作者:唐羿;潘凤莲

    目的:探讨术前减黄治疗对肝门胆管癌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门胆管癌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观察组在手术之前予减黄治疗,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比较观察组减黄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总胆红素、丙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的变化;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血浆输注量、红细胞输注量、住院时间)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5年,比较两组1、3、5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减黄治疗后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减黄治疗前(P<0.05,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输注量、红细胞输注量及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生存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5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门胆管癌患者进行术前减黄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功能及机体状态,提高近期生存率。对某些术前胆红素水平较高或者身体状况较差者予综合评估后,可考虑进行术前减黄治疗。

  •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近期效果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强;赵丽莎;柯要军;张杰;李杰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PTB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降黄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行PTBD,术后均跟踪随访,比较术前、术后1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差异,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卡氏功能状态量表( KPS)评分、术前胆管扩张程度、术前肝功能、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术前胆管感染、Bismush分型、术后并发症、梗阻部位、单双侧引流方式等可能影响降黄效果的因素资料,进行术后1周总胆红素与不同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治疗后1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降黄效果显著87例(71.31%),降黄效果欠佳35例(28.69%),平均生存期为(11.60±2.15)个月。②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KPS评分、肝功能、总胆红素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降黄效果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 PTB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效果确切,术前改善体能、积极保肝治疗、早期行PTBD及术后预防感染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BISAP评分联合促炎/抗炎细胞因子检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张静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 BISAP)评分联合促炎/抗炎细胞因子检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解放军323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SAP患者160例,均予常规治疗。于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BISAP评分,检测血清白介素( IL)-6、IL-8、IL-10水平,记录患者预后指标,包括死亡、MODS、感染、局部并发症。依据预后不同分组,比较BISAP评分及血清IL-6、IL-8、IL-10差异,分别以BISAP评分及血清IL-6、IL-8、IL-10的中位值为界值,比较组间结局差异;分析BISAP评分与血清IL-6、IL-8、IL-10的相关性以及BISAP评分对SAP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依局部并发症、感染、MODS、死亡不同预后分组,BISAP评分及血清IL-6、IL-8水平均依次增高、血清IL-10水平依次降低(F=3.72~5.39, P<0.05)。 BISAP评分≥3分、IL-6≥65μg/L、IL-8≥180μg/L、IL-10<40μg/L 的患者死亡、MODS 及感染的发生率均高于 BISAP 评分<3分、IL-6<65μg/L、IL-8<180μg/L、IL-10≥40μg/L患者(χ2=3.99~7.78, P<0.05,P<0.01)。 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死亡患者BISAP评分与血清IL-6、IL-8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60、0.49, P<0.05),而与血清IL-10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2, P<0.05)。 MODS、感染患者也具有一致的相关性。 ROC曲线显示,BISAP评分对死亡、MODS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Z=3.29、5.17, P<0.05)。结论 BISAP评分联合促炎/抗炎细胞因子检测对SAP预后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BISAP评分≥3分、IL-6≥65μg/L、IL-8≥180μg/L、IL-10<40μg/L提示患者病情危重、预后不佳,原因可能与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促炎细胞因子占据优势而增加了炎性损伤有关。

  • 重组小鼠β-防御素2的纯化及其对非分型流感嗜血杆菌抗菌活性的测定

    作者:姚锋;张玉泉;张建林;杨益梅;王姗姗;陈程;张俊荣

    目的:运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重组小鼠β-防御素2(mouse Beta Defensin 2, mBD2),体外实验观察mBD2对非分型流感嗜血杆菌( Non-type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 NTHi)的抑菌活性,初步探讨mBD2的杀菌机制。方法①对工程菌Rosetta-gami(2)-pET32a(+)/mBD2进行诱导培养,采用亲和层析法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SDS-PAGE分析重组mBD2的分子量大小及表达情况。②在不同浓度的重组mBD2和不同浓度的NaCl条件下,不同作用时间内,观察重组mBD2对NTHi的体外抗菌活性;并用二硫苏糖醇处理重组mBD2,观察构象改变对重组mBD2抗菌活性的影响。③体外建立NTHi黏附A549细胞模型,镜下观察细菌黏附情况;菌落稀释培养法观察重组mBD2对NTHi黏附A549细胞的抑制;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观察重组mBD2引起的NTHi细胞损伤。结果①SDS-PAGE 分析表明,重组菌Rosetta-gami(2)-pET32a(+)/mBD2在分子量约4 kD处均有一条明显的表达带,与理论重组蛋白的分子量大小相符;经过酶切及纯化,每升工程菌培养物可获得约7.5 mg/L、具有较高纯度的mBD2成熟肽。②体外抗菌实验研究表明,纯化的重组mBD2体外具有明显的抗NTHi活性,培养120 min后,其小抑菌浓度( MIC)值为40μg/ml,小杀菌浓度( MBC)值为160μg/ml。外环境NaCl浓度的增高及重组蛋白二硫键的破坏会抑制其抗菌活性。③成功建立了体外NTHi黏附A549细胞模型,镜下观察到NTHi能明显黏附于A549细胞表面;40μg/ml的重组mBD2与NTHi、A549细胞共同孵育2 h,NTHi的细胞黏附率显著降低,下降至2.3%;电镜下观察到,与40μg/mL重组mBD2共同孵育120 min后,NTHi菌细胞的细胞膜变得不完整,出现孔隙,有少量内容物逸出。结论重组mBD2对NTHi具有杀菌作用,其杀菌活性除受本身的浓度和构象(二硫键)影响外,还受杀菌时间、外环境中无机盐浓度的影响,主要抗菌机制是通过损伤细菌细胞膜使细胞内容物外漏而终杀灭细菌。

  • 盐酸小檗碱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

    作者:唐庆林;陈钟;李佩;刘妍;刘文平;张华玉;苏军凯;张鸣青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 Berberine, BER)对肠易激综合征( IBS)大鼠肠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正常进食水外,其他4组采用醋酸灌肠法建立IBS模型,造模成功后予如下方法处理:BER 组予盐酸 BER (100 mg/kg )灌胃;氨基胍组予高度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NOs)阻断剂氨基胍(100 mg/kg)腹腔注射;BER+氨基胍组予BER(100 mg/kg)灌胃,同时氨基胍(100 mg/k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予3 ml 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后第7天比较5组大鼠腹部回撤反应( abnominal withdrawl reflex, AWR)评分(直结肠扩张试验)、束缚应激试验后排便次数、血浆D-乳酸水平、肠上皮紧密连接( tight junction, TJ)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ER组、BER+氨基胍组、氨基胍组、生理盐水组4组AWR评分升高,束缚应激后排便增多,D-乳酸水平升高,肠上皮TJ蛋白Occludin、ZO-1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ER组AWR评分比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5),氨基胍组、BER+氨基胍组AWR评分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ER组AWR评分比BER+氨基胍组明显降低(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BER组和BER+氨基胍组排便次数减少, D-乳酸水平降低,肠上皮蛋白;Occludin、ZO-1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排便次数、D-乳酸水平、肠上皮TJ蛋白Occludin与ZO-1表达比较氨基胍组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R影响IBS大鼠肠上皮紧密连接,其机制与一氧化氮有关。

  • 益气活血中药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NOS3、MTHFR表达的影响

    作者:焦静;王炳胜;刘斌;张海;刘秀芳;赵增虎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相关敏感因子。方法将108只雌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A组)、单纯照射组(B组)及健康对照组(C组),每组36只。应用6MV-X直线加速器对前2组大鼠右肺进行照射(5 Gy/次,2次/周,累积剂量为30 Gy),A组于受照射当天开始用益气活血方1 ml灌胃、2/d,B组及C组用蒸馏水1 ml灌胃、2/d,停止时间为照射结束后2周。各组于照射开始第2、4、8、12、16、20周末随机抽取6只大鼠处死,取其肺组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NOS3)、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A组与B组NOS3、MTHFR的mRNA及蛋白表达于照射后第2周开始增高,第8周达高峰,第12周开始下降,16周后降低明显,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相比,NOS3、MTHFR mRNA及蛋白表达趋势类似,A组表达水平在12周之前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NOS3、MTHFR可能为放射性肺损伤的敏感因子。益气活血方可通过上调NOS3、MTHFR的表达起到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临床放射性肺损伤治疗时间应延长2~3个月,各时间段治疗重点应有所侧重。

  • 针刺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脑性瘫痪幼鼠智力及Casp3、BAX、BCL-2 mRNA的影响

    作者:涂娟娟;叶明阳;焦蓉

    目的:探讨针刺与神经元生长因子( NGF)治疗脑瘫幼鼠对其智力及Casp3、BAX、BCL-2基因mRNA的影响。方法选取8窝40只新生SD健康幼鼠,每窝各选择1只作为正常组(8只)、假手术组(8只),剩余24只采用缺血缺氧法制备脑瘫SD幼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针刺+NGF组,每组8只,分组后给予各组幼鼠对应的干预措施。于造模后第18 d采用Y迷宫实验对各组幼鼠的智力情况进行评估,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幼鼠大脑海马组织的Casp3、BAX、BCL-2基因mRNA水平,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各组幼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组、针刺组、针刺+NGF组的Y迷宫实验正确次数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 P<0.05),在Y迷宫实验正确次数组间比较模型组<针刺组<针刺+N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模型组、针刺组、针刺+NGF组大脑海马组织Casp3、BAX基因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BCL-2基因mRN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Casp3、BAX基因mRNA水平组间比较模型组>针刺组>针刺+NGF组(P<0.05),BCL-2基因mRNA水平组间比较模型组<针刺组<针刺+NGF组(P<0.05)。模型组、针刺组、针刺+NGF组幼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神经细胞凋亡指数组间比较模型组>针刺组>针刺+NGF组(P<0.05)。结论针刺、NGF对脑瘫幼鼠模型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联合应用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与影响Casp3、BAX、BCL-2的表达有关。

  • 枸橼酸钠与阿加曲班在危重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中的抗凝效果比较

    作者:杨嘉琳;伍丽婵;廖广园;徐仲;池凯仪;高元妹

    目的:对比枸橼酸钠和阿加曲班在危重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治疗中的抗凝效果和安全性,优化危重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抗凝方案。方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危重患者共134例,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枸橼酸钠组59例、阿加曲班组75例,记录并对比两组的一般情况、CVVH治疗时间、凝血功能、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等项目。结果阿加曲班用量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阿加曲班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纤维蛋白原( F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PT、APTT和INR与枸橼酸钠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均未并发出血不良事件。两组治疗前、后 pH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阿加曲班组治疗后 pH 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红细胞压积(HCT)、血肌酐、血钠和血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钠组CVVH治疗开始时、结束前滤器后血钙与体内血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加曲班组与枸橼酸钠组相同时点滤器后血钙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枸橼酸钠和阿加曲班在危重症患者CVVH治疗中的应用均安全有效。枸橼酸钠更适合应用于有出血风险的危重症患者;阿加曲班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仍能安全使用,且代谢迅速、易于监测,亦为危重患者CVVH治疗中抗凝药物的较佳选择。

  • 不同容量0.25%布比卡因用于小儿手外伤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分支阻滞效果比较

    作者:杨小民;王金保

    目的:比较不同容量0.25%布比卡因在小儿手外伤手术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分支阻滞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择期在腋路臂丛麻醉下行手外伤手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0.25%左旋布比卡因0.35 ml/kg组、0.30 ml/kg组、0.25 ml/kg组和0.20 ml/kg组,每组30例。术前30 min口服咪达唑仑,入室靶控输注丙泊酚,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和对言语指令无反应时行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4组各神经分支(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和尺神经)分别注射0.25%左旋布比卡因0.35、0.30、0.25、0.20 ml/kg,术中根据阻滞效果追加氯胺酮。观察各组神经阻滞效果、持续时间、全麻药物应用情况。结果4组阻滞时所需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30 min后0.35、0.30、0.25 ml/kg组各神经支配区阻滞效果近似(P>0.05),与上述3组比较,0.2 ml/kg组术中需追加氯胺酮患儿比例高、术后阻滞效果持续的时间短、阻滞效果明显降低( P<0.05)。结论采用剂量为0.25~0.35 ml/kg的0.25%布比卡因用于小儿上肢手术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各神经分支阻滞,能够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BDNF、NGF、NSE的影响

    作者:姜伟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对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神经生长因子( 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4年11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接诊的脑梗死10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1 d。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BDNF、NGF、NSE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DNF、NG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S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脑梗死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血清BDNF、NGF水平,降低NSE水平。

  • 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效果观察

    作者:冯卫涛;李薇;栾荣华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律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心功能和心律失常改善情况、治疗前后两组QTc、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心功能改善和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QTc和心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实验组QTc和心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明显,可很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剖宫产术患者血钙、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及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作者:申健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血钙、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及对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2月解放军202医院收治的9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静脉注射,观察组采用缩宫素静脉注射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子宫壁内注射。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剖宫产术中及术后2、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血钙、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钙均升高、D-二聚体水平均下降(P<0.01),观察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可促进宫缩,控制出血量,升高血钙水平,降低D-二聚体水平,显著提高止血效果。

  • 妇科再造胶囊联合来曲唑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临床分析

    作者:简勤勤;白峻虎

    目的:探讨妇科再造胶囊联合来曲唑对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青海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无排卵性不孕症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4)予来曲唑(2.5 mg/d,连续5天)口服,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妇科再造胶囊(6粒/次,2/d,连续5 d,持续2个疗程)口服,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目、排卵期、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成熟卵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卵周期为0 d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为4~6 d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排卵率、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妇科再造胶囊联合来曲唑可起到协同作用,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效果显著,且能够改善来曲唑产生的不良反应。

  • 解脲支原体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对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及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

    作者:汤洁;赵莹莹;张宁

    目的:研究解脲支原体( UU)和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对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及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解放军202医院就诊的427例男性不育患者(男性不育组)及87例健康男性(正常对照组)的精液,根据UU和CMV感染情况进行分组,并行精液常规、精子形态、DNA完整性[以DNA碎片化指数( DFI)表示]等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男性不育组精子存活率、精子活力参数、精子正常形态率、精子DNA完整性显著降低(P<0.05);UU或CMV感染组精子存活率、精子活力参数、精子正常形态率、精子DNA完整性较无UU和CMV感染组降低(P<0.05, P<0.01),其中UU和CMV联合感染组降低得更为显著。结论UU合并CMV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发生关系密切,积极预防和治疗UU、CMV感染对防治男性不育症有重要意义。

  • 幽门螺杆菌在胃癌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及其与ABCE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庆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在胃癌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及其与ABCE1基因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4例胃癌和38例癌旁正常胃组织标本Hp感染情况;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和蛋白印记( 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p阳性、阴性胃组织中ABCE1 mRNA、ABCE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Hp感染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P<0.05);低分化胃癌组织Hp感染率显著高于中-高分化胃癌组织(P<0.05);Hp阳性胃组织中ABCE1 mRNA及ABCE1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Hp阴性胃组织(P<0.01);低分化胃癌组织ABCE1 mRNA及ABCE1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中-高分化胃癌组织(P<0.05)。结论胃癌的发生、发展与Hp感染及ABCE1基因表达有关,临床可通过Hp和ABCE1基因检测筛查早期胃癌,及时治疗,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应用血清分离胶与肝素锂血浆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标本对急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代莉;苏适

    目的:探讨血清分离胶与肝素锂血浆真空采血管采集分离的血标本对急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0例急诊患者,分别对上述患者的肝素抗凝血浆及血清分离胶分离血清进行急诊生化指标检测,包括氯( Cl-)、钠( Na+)、钾( K+)、钙( Ca2+)、锰( Mg2+)、葡萄糖(Glu)、肌酐(Cr)、尿素(Bun)、血清碳酸氢盐(HCO3-)、肌酸激酶(CK)、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淀粉酶(AMS)、血清胆碱酯酶(CHE)15项,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素抗凝血浆与血清分离胶分离血清比较,仅K+、Glu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3项指标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肝素锂抗凝血浆行急诊生化指标检测快捷、方便、准确,代替常规血清有一定的可行性。

  • 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模式对驻训官兵急性高原病后过度心理应激的效果观察

    作者:高晨;安花花;高菱宜;朱文霞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高原驻训官兵急性高原病( AHAD)后过度心理应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8月某部AHAD致过度心理应激患者30例,采取个性化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模式。分别于治疗1、7、14和21 d进行心理应激自评问卷( PSET)测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0例均病愈顺利归队。治疗7 d 时PSET部分题目得分及总均分与治疗1 d比较即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14 d后心理应激症状已基本缓解,PSET大部分题目得分及总均分较治疗7 d时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高原驻训官兵AHAD后过度心理应激采取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模式效果较好。

  • 秩和比法在部队食源性疾病风险因素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李宏;彭锋;高东旗;杨会锁

    目的:运用秩和比( RSR)法对部队食源性疾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相关文献选定影响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因素中主要的18个因素作为评价对象,并根据资料数据、专家评级、病例对照比值比(OR)、队列研究相对危险度(RR)4个方面指标综合建立评估模型指标体系,对食源性疾病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进行测评。结果餐饮具卫生与否、加工场所食品安全情况和加工工具污染情况是危害程度强的食源性疾病风险因素。结论 RSR法清晰展示了不同食源性疾病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及与食源性疾病有关各危险因素的危害程度,为部队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了可靠参考。

  • 脊柱源性疾病学理论与技术研创述要

    作者:蒋戈利;刘文红;聂道芳;张彬彬;李桂香

    总结笔者18年来脊柱源性疾病学的研究述要,包括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其理论研究:①提出、论证大脊柱概念、人体脊椎中心论和“全息失衡标志-脊柱-脏器疾病相关”学说;②揭示脊柱源性疾病的概念内涵与发病机制;③建立脊柱源性疾病的人文整体诊疗观念;④建构脊柱源性疾病学的学科框架。其技术创新:①发明多维全息诊查法、人体斑痣诊测法;②研创脊柱源性病症的“身-心-灵-境”四维解析法;③研发三步针罐疗法、三维调神针法等系列新技术;④建构集预防、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脊柱源性疾病单元疗法”。综上基本形成了脊柱医学的新学科、新流派,具有重大理论与临床意义。

  • 颈椎病变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学说的创立与实践

    作者:蒋戈利;刘媛媛;武虎

    笔者在进行脑中风医疗实践和开展脊柱疾病防治的研究中发现,颈椎疾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创立了“颈椎病变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学说”。本文将从中西医两个角度阐述二者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并提出以“三步针罐疗法”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途径之一,对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与康复有着深刻的临床意义和广泛的社会效应。

  • 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综合征30例效果观察

    作者:宫秀丽;刘文红;薛艳艳;刘媛媛;蒋戈利

    目的:观察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综合征( cervical Headache syndrome, CHS)的效果。方法选择解放军天津疗养院全军中医针灸康复诊疗中心门诊部及住院部2012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CHS 患者30例,采用三步针罐疗法治疗,3个疗程(10 d 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 d)后进行临床效果评估,包括综合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后半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7%;治疗即刻、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VAS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随访半年,复发率为16.7%;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三步针罐疗法治疗CHS 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性较好。

  • 颈源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中医临床论治

    作者:张彬彬;蒋戈利;刘文红;张凯

    本文从现代医学角度论述了颈源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并从颈椎生理解剖和病理改变探讨了颈椎病和脑梗死的相关性,从传统中医学理论中与颈部有关经络的循行特点、功能主治、与脑部的联系方面论述了颈源性脑梗死发病与颈椎的关系,并从三步针罐疗法论治颈源性脑梗死的理、法、方、穴、术方面入手,进一步证实了颈椎病变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

  • 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椎病62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文红;王嘉睿;薛艳艳;蒋戈利;王亚军;李桂香

    目的:观察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解放军天津疗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三步针罐疗法)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56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体疗效及颈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椎病安全有效。

  • 基于经络理论:颈椎病与缺血性脑中风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聂道芳;蒋戈利;刘文红;李桂香

    脑中风是指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的一种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蹇涩、口舌歪斜等症,重则猝然昏仆,出现意识障碍[1]。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病都可归属于“中风”范畴,结合现代医学中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中风也相应分为出血性中风及缺血性中风。本文基于中医经络理论将颈椎病与缺血性脑中风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 通督整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90例临床研究

    作者:薛艳艳;蒋戈利;刘文红;李桂香;王嘉睿

    目的:观察通督整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解放军天津疗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75例随机分成通督整脊疗法组290例、常规针刺组285例,通督整脊疗法组采用通督整脊疗法,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止痛效果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①通督整脊疗法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②首次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20 d通督整脊疗法组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针刺组和本组治疗前(P<0.05,P<0.01);③治疗后20 d、治疗后3个月两组腰椎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腰椎功能评分与治疗后20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0 d通督整脊疗法组腰椎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通督整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止痛快。

  •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物理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李猛;蒋戈利;石晓明;周金生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discgenic low back pain, DLBP)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腰痛疾病,由于椎间盘内部的物理结构和代谢功能异常所致,不伴神经根性症状或节段间过度活动的影像学表现[1]。据流行病学调查,DLBP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2],发病率仅次于普通感冒,每个人一生中的某个时期出现腰痛的比率70%~85%,其中约18%的人一直都在遭受腰痛困扰[3]。同时,90%的急性腰痛发作者采取自然恢复的方式并在1个月内回到工作岗位[4],7%的急性腰痛逐渐发展成为慢性下腰痛[5],并引发持续失能3~12个月[6],每年超过25%的患者都要去医院接受治疗[7],至今已形成严重的医学和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其治疗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常见且患者易接受的无创物理治疗等方法进行文献综述。

  • 征订启事

    作者:

    关键词:
解放军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