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解放军医药杂志

解放军医药

解放军医药杂志

Medical & Pharmaceut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해방군의약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140X
  • 国内刊号: 13-140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2
  • 曾用名: 华北国防医药;北京军区医药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解放军医药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赵会懂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清pANCA水平对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的影响

    作者:杨倩

    目的:探讨血清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pANCA)对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4例,分为pANCA阳性组与pANCA阴性组,均采取柳氮磺胺吡啶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清炎症指标。结果pANCA阳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pANCA阴性组(P<0.05)。 pANCA阳性组治疗后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积分明显低于pANCA阴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较入院时均明显下降,白介素-10水平明显上升(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血清pANCA阳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确,能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血清pANCA可能对柳氮磺胺吡啶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

  • 严重烧伤后不同时机实施肠内营养的对比研究

    作者:徐风瑞;乔亮;姚忠军;杨帆;何明武

    目的:通过观察严重烧伤患者不同时机实施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探讨严重烧伤后实施肠内营养的佳时机。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5年10月烧伤面积≥30%的烧伤患者合计86例,根据实施肠道复苏时机不同分为A组(29例,伤后6 h内实施)、B组(27例,伤后24~48 h实施)及C组(30例,伤后48 h后实施)。肠道复苏应用肠内营养乳剂瑞高。对比观察3组胃肠动力状况,入院第1、3、7、14天营养状况指标,以及血清降钙素原( PCT),血浆革兰阴性菌脂多糖( LPS),C-反应蛋白( CRP)变化。结果 A组便秘发生率少于B、C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B、C组(P<0.05);A组住院第3、7天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优于B、C组,同时B组优于C组(P<0.05);A组住院第3、7、14天CRP水平和第3、7天PCT及LPS水平均低于B、C组(P<0.05)。结论以6 h以内起始的早期肠内营养是可行的,与24及48 h后延期肠内营养比较,具有更好的改善营养及降低机体炎性反应的效果。

  • 白介素-11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血小板恢复的影响

    作者:郭智;杨凯;刘晓东;楼金星;何学鹏;陈惠仁

    目的:观察白介素-11(IL-11)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血小板恢复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6例复发难治性淋巴瘤,随机分为IL-11治疗组和对症治疗组,对症治疗组仅接受输血小板等对症支持治疗,IL-11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组基础上于移植后7 d起应用IL-112400万U/d,连用14 d,预处理方案为改良BU/CY方案,移植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 PLT)恢复至≥20×109/L和≥50×109/L的时间、血小板输注次数及无病生存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造血重建,IL-11治疗组移植后PLT恢复至≥20×109/L和≥50×109/L的时间及辐照血小板输注次数均较对症治疗组少(P<0.05)。 IL-11治疗组有2例发生恶心、呕吐、头痛等一过性不良反应,随访至2015年1月,两组患者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0%和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过程中应用IL-11有加速血小板恢复的作用,IL-11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血清ICAM-1、IL-6、TNF-α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冬婧;汤玮;曹树军;胡硕强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血清细胞间黏附因子-1( 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78例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取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氟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CAM-1、IL-6、TNF-α水平、心室质量及指数检测结果、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心脏彩超结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压低于对照组,但其左心室收缩压、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大速率、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压力下降的大速率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左心室质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CAM-1、IL-6、TNF-α、甘油三酯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减少患者心肌梗死面积,从而有效逆转心室重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血清ICAM-1、IL-6及TNF-α表达,提高患者治愈率。

  • 干扰素α-2 b和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患者治疗效果及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欧阳宇;王永平;周芳

    目的:研究干扰素α-2b(INFα-2b)和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及疗效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给予ADV口服10 mg/次,1/d,对照组给予INFα-2b 500万U皮下或肌肉注射,隔日1次,用药疗程均为48周。比较两组治疗24周、48周后的丙氨酸转氨酸( ALT)复常率、总胆红素( TBiL)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DNA( HBV-DNA)转阴率、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治疗24、48周ALT复常率、TBiL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治疗48周后HBV-DNA转阴均与患者AST水平较高相关(P<0.05,P<0.01),观察组HBV-DNA转阴还与HBsAg水平较低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T基线水平较高是HBV-DNA转阴的独立预测因素( P <0.01)。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优于国产INFα-2b。

  • BCSG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作者:宋士军;王全志

    目的:探讨乳腺癌特异基因1(breast cancer specific gene l, BCSG1)及其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乳腺癌治疗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手术获取的乳腺癌组织93例,同时选取30例乳腺腺病患者的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正常乳腺组织中BCSG1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根据BCSG1的表达情况分析BCSG1在乳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的高低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BCSG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且BCSG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性(P<0.05)。 BCSG1阴性表达患者1、2、3年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BCSG1阳性表达患者,且1、2、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BCSG1阳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BCSG1 mRNA和蛋白异常高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与乳腺癌的预后呈密切相关性,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 不同方法治疗支气管肺炎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丽萍;王小红;周秀荣;徐贵芳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意义及不良反应。方法将住院的14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确诊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AAD)的病例分为3个治疗组,每组各48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3组分别给予了胃肠安丸、布拉氏酵母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观察3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腹泻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89.58%、75.0%,治疗1、2组总有效率、腹泻持续时间及不同时点大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治疗3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P<0.01)。结论胃肠安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确切的疗效,改善症状快,有效率高,能缩短病程,安全性良好。

  • 髂股动脉长段闭塞的治疗进展

    作者:董志永;张望德

    髂股动脉硬化为多阶段型中临床常见的类型[1],与单一平面闭塞患者相比较,不仅年龄大,重症肢体缺血比例高,而且并发症多、进展快、预后差,故仍是现在临床上治疗的难点。大多数患者只行髂动脉重建就能明显改善症状,但超过1/3的患者需要同时行髂股动脉重建。泛大西洋协作组织( TASC)Ⅱ分级标准对髂股动脉硬化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髂股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的患者由于其病变的特殊性,各种治疗方式可比性不强,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案。

  •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

    作者:潘敬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病,也是主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及慢性肾病是其主要并发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为29.6%[1],因此防控与诊治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尽管海内外学者在高血压病的病机病理及药物治疗等相关领域取得一些进展,但并未使患者血压指标达到满意,尤其是长期应用降压药物,患者治疗依从性差,且不良反应明显。目前,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研究成果受到广泛关注,其不仅能有效整体地调节机体平衡,在控制血压稳定方面也存在独特的优势。本文就近年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CTA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管腔狭窄准确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春燕;崔进国;崔豹;康永;刘红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层螺旋 CT (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以其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以及良好的图像质量和较高的诊断准确性,成为检测冠心病的主要方法。特别是64排螺旋CT、双源CT( 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DSCT)及320排动态容积CT(320 row dynamical volume CT,320 DVCT)的应用,使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更加完善和成熟,为无创性检测冠心病和判断预后提供了快速、简便的检查手段[1]。伴随着MSCT在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广泛应用,其在成像技术和诊断中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既往研究表明:造成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假阳性和假阴性的主要原因:一是心率过快和心律不齐造成的心脏运动伪影;二是冠状动脉管壁的钙化伪影。特别是钙化伪影对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越来越被医学界所关注。本文就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特别是对冠状动脉钙化性管腔狭窄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作一综述。

  • 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后转变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栋梁;侯兰芬;王志伟;王文晋;郭晓

    目的:探讨伴STX11基因突变的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HPS)的临床特点与疾病转归。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及 Sanger 直接测序方法,对1例临床拟诊的 HPS 患者进行 PRF1、STX11、STXBP2、UNCl3D、SH2DIA、RAB27A等HPS相关基因外显子编码区突变筛查,确诊为原发性HPS后,给予HLH-2004方案化疗并观察其疗效及预后。结果经PCR及Sanger直接测序检测到STX11基因编码区存在一个杂合错义突变:c.146 G﹥A,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发生p. R49Q(精氨酸变为谷氨酰胺);给予1疗程HLH-2004方案化疗后,间断应用环孢素A、雄激素、细胞因子、中药及输血等治疗,病情尚稳定,2年后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增高并出现幼稚细胞,经骨髓象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诊断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结论伴STX11基因突变的原发性HPS可能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点,可转变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

  • 强化肩胛带训练及早期康复治疗对经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郭瑞;刘悦

    目的:探讨强化肩胛带训练及早期康复治疗对经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67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针灸治疗+常规训练治疗,23例)、B组(强化肩胛带训练+针灸治疗,20例)、C组(强化肩胛带训练+针灸治疗+早期康复治疗,24例),分别于入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简化Fugl-Meyer评估( FMA)上肢功能评分和改良Bathel指数( 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3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B组VAS指数、FMA指数、MBI指数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VAS指数、FMA指数、MBI指数优于A、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能很好地改善经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上肢运动能力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药蛤蚧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分析

    作者:潘磊

    目的:探析中药蛤蚧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以6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进行研究,高脂饲料喂养的小鼠纳入模型组(n=30),普通饲料标准喂养的小鼠纳入正常对照组(n=30)。模型组中应用中药蛤蚧的小鼠为A组,生理盐水为B组;正常对照组中应用中药蛤蚧的小鼠为C组,生理盐水组为D组。比较建模前后、喂药前后小鼠肝脏内质网应激,具体用丙二醛( MDA)、还原性谷胱甘肽( GSH)及氧化型谷胱甘肽( GSSG)等指标。结果两组建模前MDA、GSH及GSSG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正常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建模后模型组MDA、GSSG升高、GSH降低(P<0.05)。 B、C、D组喂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药蛤蚧)喂药后MDA与GSSG均明显降低、GSH升高(P<0.05)。结论中药蛤蚧具有调节脂质代谢、保肝、抗炎、抗氧化、增强免疫、提高细胞对内质网应激忍耐性等作用,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应用可通过发挥降脂作用启动肝细胞内质网胁迫机制,终保护肝脏组织。

  • 二活附子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辛昊洋;王澎澎;马玉琛

    目的:评价中药二活附子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78例AS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二活附子方,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疗程12周,疗效评价采用ASAS20、ASAS40及BASDAI50标准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观察治疗前后患者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 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 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 BASMI)、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患者总体评价( PGA)、红细胞沉降率( ESR)及C反应蛋白( CRP)等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达到ASAS20标准的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达到ASAS20、ASAS40、BASDAI50标准的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BASDAI、BASFI、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PGA均优于治疗前(P<0.05,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SR、CRP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二活附子方治疗AS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 血必净注射液改善急性肝衰竭患者凝血功能临床分析

    作者:郭俊;王夜明

    目的:探究血必净注射液对各种病因致急性肝衰竭患者改善凝血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8例各种病因致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64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7 d后,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 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artial prothrombin time, 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 PTA)、D-二聚体(D dimer, D-D)、血小板(platelet, PLT)计数,以及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the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同时把两组各2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患者治疗后血凝指标进行比较(其中研究组20例为A组,对照组20例为B组)。结果研究组MEL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PT、APTT、FIB、PTA、D-D、PLT计数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P<0.01),其中研究组中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A组和B组血凝指标优于治疗前,A组血凝指标亦显著优于B组(P<0.01)。结论急性肝衰竭患者常规治疗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延缓DIC 的进程。

  • 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乳剂对肝硬化肝癌大鼠肝部分切除后免疫功能与营养状态的影响

    作者:金国贤;曲晓翰;郭庆;孙英伟;邵丽春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联合经肠内营养乳剂治疗肝硬化肝癌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对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成功建立肝硬化肝癌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大鼠采用Higgins法行肝部分切除术,对照组术后在常规饮食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乳剂和生理盐水灌胃;观察组采用常规饮食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乳剂和四君子汤灌胃。比较两组大鼠术前、术后免疫功能与营养状态改变情况。结果术后7d观察组大鼠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7 d两组血清CD3、CD4、IgG、IgM、IgA浓度与CD4/CD8较治疗前降低,CD8较治疗前升高(P<0.01);术后观察组大鼠血清CD3、CD4、CD4/CD8、IgG、IgM、Ig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CD8较对照组低(P<0.05,P<0.01)。结论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肝硬化肝癌大鼠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乳剂与四君子汤灌胃,有助于改善大鼠的营养状况与免疫功能,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梅青;陈会生

    目的:探究影响基底动脉闭塞( BAO)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进展的危险因素,为疾病发展的预测和治疗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收集确诊为BAO的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将患者分为严重卒中组及轻、中度卒中组,病情进展组及未进展组,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危险因素。结果在严重卒中组男性、吸烟史和入院时体温升高率高于轻、中度卒中组(P<0.05),而脑梗死病史少于轻、中度卒中组(P<0.05)。吸烟史和入院时体温升高为影响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405和0.070,95%可信区间为(0.182,0.902)和(0.020,0.242)。发病前有前驱症状为影响患者入院后病情进展的显著保护因素,OR=0.435,95%可信区间为(0.212,0.894)。结论本文探究了对BAO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并得出相应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可能会在BAO病情的预测及治疗方面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 A型肉毒毒素治疗慢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袁芝梅;李晓秋;陈会生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 BTX-A)治疗慢性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慢性偏头痛患者39例,对每例患者给予BTX-A治疗,随访记录各时段(治疗前、治疗后1、2、3、6个月)各项观察指标的结果与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记录相关不良反应,来评价该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每月偏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AS)评分、头痛强度、各等级头痛人数在治疗后各时段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 VAS评分在治疗后2个月时低,重度头痛的人数变化明显,疼痛缓解程度在治疗后2个月明显。本实验共发生4例不良反应,未影响日常生活,轻度可逆。结论 BTX-A治疗慢性偏头痛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较安全。

  •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与脑微出血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平;夏程;陈会生

    目的: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VBD)与脑微出血( CMB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VBD组和非VBD组,有CMBs组和无CMBs组,CMBs按照前循环和后循环区域分别进行计数。分别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VBD是否与CMBs有相关性,及其与某些部位的CMBs的相关性。结果 VBD组在任何部位和后循环的CMBs数量及患者数量较非VBD组多(P<0.05,P<0.01)。年龄、高血压病、脑白质病变及VBD在有CMBs组与无CMB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调整了年龄、高血压病和脑白质病变的混杂作用后,VBD是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VBD与仅在后循环区域和前后循环都存在的CMBs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VBD比无VBD者,出现CMBs的数量多及发生CMBs的患者数量也多,且在有VBD患者中CMBs更有可能位于后循环区域。 VBD是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在后循环区域。

  • 五种评分系统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预测差异的比较研究

    作者:谷远峰;陈会生

    目的:比较国外5种评分系统在中国人群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 HT)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静脉溶栓的262例AIS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应用HAT模型、MSS模型、GRASPS模型、SEDAN模型以及SITS模型的量表进行测评。观察5种评分系统与HT发生率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5种评分系统对HT的预测能力;单因素分析5种评分系统内的指标和HT的相关因素,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认为是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种评分系统测评的分值增加,HT发生率随之上升,在5种评分系统组间中HT发生率的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五种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5;两两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显示GRASPS模型优于MSS模型和SITS模型(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的心房颤动剔除,余下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行头颅CT的早期梗死征象、既往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史、基线NIHSS评分均是非心源性脑栓塞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五种评分系统均可以预测中国人群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风险,其中GRASPS模型可能拥有相对较好的预测价值;对非心源性脑栓塞rt-PA静脉溶栓患者应注意了解其年龄、既往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史,评估入院行头颅CT的早期梗死征象和基线NIHSS评分,以避免发生HT。

  • miR-185与Apba-1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表达变化及调控关系

    作者:赵凯涛;杨婷;郝明华;吕彦;王双;陈会生

    目的:探讨miR-185与Apba-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表达差异及调控关系。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择1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给予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梗死再灌注模型,将存活并且按Garci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差值≤3分的30只大鼠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术后1 d组、3 d组、7 d组),每组10只。定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miR-185和Apba-1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pba-1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85与Apba-1的调控关系。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iR-185 mRNA在各实验组脑组织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5),且表达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在各实验组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P <0.05);Apba-1 mRNA在各实验组脑组织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且表达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在各实验组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P<0.05)。并且miR-185能直接作用于Apba-1的3'非翻译区预计靶位点从而调控Apba-1的表达。结论 miR-185和Apba-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均存在表达差异,且miR-185可负性调控Apba-1的表达。

  • 血尿素氮/肌酐比值和尿比重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莎莎;陈会生

    目的: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血尿素氮/肌酐( BUN/Cr)比值及尿比重,探讨其与静脉溶栓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9月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121例,根据静脉溶栓治疗后第90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72例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49例。以BUN/Cr≥15和尿比重>1.010同时作为脱水指标,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有: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评分、尿素氮、尿比重、BUN/Cr比值、脱水状态、房颤病史、甘油三酯、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总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脱水状态、房颤病史和白蛋白水平均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本研究显示以BUN/Cr≥15和尿比重>1.010作为脱水状态指标可预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临床预后,尽快纠正脱水状态可能会改变其远期预后。

  •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大鼠神经保护作用佳治疗时间窗的探讨

    作者:张楠楠;陈会生

    目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 MCAO)模型,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佳治疗时间窗。方法将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A、B、C、D和E组(n=10)。 A、B、C、D组分别于造模后0.5 h、1 h、1.5 h、2 h通过尾静脉给予3 mg/kg的依达拉奉,E组于造模后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于梗死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测量脑梗死体积。结果 A、B、C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均低于E组(P<0.05,P<0.01),其中B组与E组比较差异更显著(P<0.01),B组低于A、C、D组(P<0.05,P<0.01),B组与D组比较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对大鼠MCAO模型,依达拉奉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且其神经保护作用有治疗时间窗。

  • 孤立的双侧脑桥臂梗死神经血管影像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何凡;吕彦;曲方;周中和;陈会生

    脑桥臂,又称小脑中脚,位于脑桥被盖部外侧,连接小脑和脑桥,主要走行的是小脑传入纤维,几乎全部由对侧脑桥核发出的脑桥小脑纤维构成。脑桥臂位于多血管支配交界区,梗死发生率低,尤其双侧脑桥臂同时梗死更为少见。本文报道4例孤立的双侧脑桥臂梗死,并结合文献报道的11例带有血管影像的双侧脑桥臂梗死病例加以总结,探讨双侧脑桥臂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

  • 高果糖饮食对大鼠胰岛功能和胰岛葡萄糖调节蛋白78的影响

    作者:赵永才;任路平;宋光耀;王超

    目的:高果糖饮食所致的胰岛素抵抗大鼠早期胰岛功能和胰岛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lucose related pro-tein78,GRP78)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果糖组,每组18只,分别给予正常饲料和高果糖饲料喂养8周,测定相关指标,并应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测定血糖和血胰岛素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 HOMA-β)和口服葡萄糖后30 min胰岛素增量和血糖增量比值(△I30/△G30)评价胰岛功能。分离和纯化大鼠胰岛测定GRP78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原、血甘油三酯以及HOMA-IR均明显升高(P均<0.01),反映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I30/△G30明显降低(P<0.01),但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的HOMA-β无明显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胰岛GRP78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P<0.01)。结论高果糖喂养8周导致 Wistar大鼠出现早期胰岛功能的下降和胰岛GRP78蛋白表达增加。其胰岛功能下降可能和内质网应激有关。

  • 4-苯基丁酸对高果糖喂养大鼠肝脏脂质沉积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任路平;张璞;张雪梅;宋光耀;陈树春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ERS)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对高果糖饮食喂养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以探讨ERS在高果糖喂养诱导脂肪肝中的介导作用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高果糖组和4-PBA组[自高果糖喂养4周后给予4-PBA 0.35 g/(kg·d)],8周后处死大鼠并测定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 PCR法检测ERS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基因表达。测定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细胞中丙二醛(MDA)的含量。 Western blot法检测肝C/EBP同源蛋白( CHO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的肝脏TG含量、GRP78基因表达、CHOP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高果糖组比较,4-PBA上述指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大鼠的SOD、GSH-Px、CAT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P均<0.01),而4-PBA组的SOD、GSH-Px、CAT活性高于高果糖组,MDA含量低于高果糖组(P均<0.01)。结论长期高果糖喂养可诱导肝脏ERS和氧化应激,ERS抑制剂4-PBA可改善高果糖饮食诱导的肝脏氧化应激。

  • 高果糖喂养致小鼠脂肪肝与肝脏氧化应激的时程变化

    作者:张璞;任路平;张雪梅;宋光耀;陈树春

    目的:观察高果糖饮食诱导的小鼠脂肪肝和肝脏氧化应激的发生时程变化,并探讨高果糖饮食致小鼠脂肪肝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60只雄性C57BL/J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果糖组,分别在喂养3 d、8周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 FBG)、空腹血清胰岛素( FINS)及肝脏甘油三酯( TG)含量,并测定各组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即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及过氧化氢酶( CAT)水平的变化。结果喂养3 d后,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小鼠的FBG、FINS无明显变化( P>0.05),而肝脏TG显著增加( P<0.01);喂养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FBG、FINS、TG均显著增加( P<0.01);喂养3 d后,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的MDA、SOD、GSH-Px以及CAT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喂养8周后,高果糖组的肝内MDA明显增加(P<0.01),SOD、GSH-Px及CA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短期和长期高果糖喂养均可引起肝内脂质沉积,但短期高果糖喂养引起的肝脏脂质沉积不伴有氧化应激;长期高果糖喂养引起的肝脏脂质沉积伴有氧化应激,提示氧化应激与高果糖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发生发展有关,但介导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解放军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