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外科

中华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중화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815
  • 国内刊号: 11-213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赵玉沛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肝切除联合术中热消融治疗多灶性原发性肝癌

    作者:彭宝岗;何强;沈顺利;谢晓燕;梁力建;匡铭;吕明德

    目的 探讨肝切除联合术中热消融治疗多灶性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17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联合术中热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期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1例术后因肝功能衰竭发生死亡,其余1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5%,包括切口感染1例、胆瘘1例、膈下和胸腔积液1例、消融相关性肝脓肿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平均存活时间25.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12/17)、23.5%(4/17)、17.6%(3/17).3例术后生存时间超过5年.随访至2008年4月,共有4例存活.结论 肝切除联合术中热消融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切除率,改善预后,是多灶性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有效方法.

  • 改良终末期肝脏疾病模型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评估

    作者:陈湖岸;陈颖华;赵辉;易述红;张俊峰;孟炜;蔡常洁;陆敏强;陈规划

    目的 探讨改良终末期肝脏疾病模型(MELD-Na)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评估与治疗策略的制定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12月单一中心42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入院时的血清Na~+浓度、MELD值、MELD-Na值和接受治疗2周后的MELD-Na值与入院时MELD-Na值的差值(ΔMELD-Na分值)与患者3个月病死率的关系,以cstatistic评价各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 患者入院时的血清Na~+浓度、MELD值和MELD-Na值预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3个月病死率的c-statistic分别为0.718、0.875和0.922.MELD-Na≥40组、35<MELD-Na<40组、30<MELD-Na≤35组、25≤MELD-Na≤30组和MELD-Na<25组的3个月病死率分别为86.9%、53.8%、35.4%、5.4%和2.0%,各组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MELD-Na>0组和≤0组的病死率分别为65.9%和15.8%,两组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Na能准确预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ΔMELD-Na值是临床工作中预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的一个良好参数.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

    作者:刘文军;邱勇;陈志军;刘臻;束昊;王信华;孙超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实验对象为200例MS患者(AIS组)和20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青少年(对照组),记录AIS组的身高、体蓖、月经初潮年龄(女性)、侧弯类型、大Cobb角和Risser征等临床指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IGF-1R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在AIS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IS组与对照组的IGF-1R基因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AIS患者不同基因型所对应的大Cobb角、Risser征及月经初潮年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R基因多态性与AIS的发生发展均无相关性.

  • 体外膜式氧合支持治疗100例回顾性分析

    作者:袁媛;高国栋;龙村;黑飞龙;李景文;于坤;刘晋萍;冯正义;赵举;胡盛寿;许建屏;常谦;刘迎龙;王旭;刘平

    目的 回顾性分析100例心肺功能衰竭患者应用体外膜式氧合(ECMO)支持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8年9月,对100例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行ECMO支持治疗.其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龄5 d~76岁,平均(28±26)岁;体质量3.8~100.0 kg,平均(42±30)kg.采用全肝素涂抹技术的氧合器和离心泵ECMO系统,婴幼儿采用右心房-升主动脉插管,成人应用右心房-股动脉插管或股-动静脉插管,辅助期间流量40~220 ml·kg-1·min-1.结果 辅助时间12~504 h,平均(119±80)h.61例(61.0%)顺利撤离ECMO装置,ECMO平均时间(108±59)h;其中康复出院55例(90.2%),6例患者撤机后院内死亡.39例患者不能脱机或放弃治疗,ECMO平均时间(136±102)h.总出院率55.0%.存活患者ECMO前平均动脉压高于死亡患者(P=0.038);死亡患者ECMO前血乳酸水平高于存活患者(P=0.005).结论 ECMO支持是一种有效的循环呼吸衰竭辅助支持治疗方法,尽早对心肺衰竭患者使用ECMO支持治疗,避免重要脏器不可逆损伤,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的帮助.

  •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指征和治疗时机选择

    作者:蒋俊豪;季瀛豪;郭大乔;陈斌;杨珏;董智慧;石赟;王玉琦;符伟国

    目的 探讨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指征和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 对2004年2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464例进行分析.男性391例,女性73例;年龄26~88岁,平均56.6岁.分析导致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的危险因素并评价急性组(n=298)和慢性组(n=166)的腔内治疗效果.结果 夹层破裂组中反复或持续性胸背痛和胸腔渗出的发生率(83.3%和94.4%)高于非破裂组(10.4%和14.1%,P<0.01).破裂组降主动脉平均大径(49.4 mm)大于非破裂组(35.1 mm,P<0.01).合并内脏和下肢动脉缺血的病例在腔内修复术后症状体征和相关指标都得剑明显改善.急性组近端假腔消失率51.7%高于慢性组的19.5%,而远端假腔开放率59.2%低于慢性组的79.3%(P<0.01).24例壁间血肿或假腔完全血栓形成病例中有4例出现夹层复发.结论 近端假腔持续开放的急性夹层应行腔内修复术,而壁间血肿或假腔完全血栓化的急性病例可暂予密切随访.对于有反复或持续性胸背痛、胸腔渗出和降主动脉直径>4.5 cm等破裂先兆的病例或短时间内无法好转的主动脉分支血管缺血者,应立即行腔内修复术.

  • 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预后分析

    作者:黄昌明;林建贤;郑朝辉;李平;谢建伟;林碧娟;卢辉山

    目的 探讨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83例接受D2根治术的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发生的部位及其与原发病灶的关系;比较跳跃性与非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差异;对本组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83例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第1站淋巴结转移者64例(77%),直接发生第2站淋巴结转移(跳跃性转移)者19例(23%),胃上、中、下部癌分别以No.3(40%)、No.3(42%)、No.6组(33%)淋巴结转移为常见.本组77例(93%)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14年,其中位生存期为77.0个月,术后5年生存率为63%;跳跃性与非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2%和6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是浆膜是否受侵和肿瘤病理类型,其中浆膜是否受侵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第1站淋巴结是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主要部位,可以作为胃癌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中淋巴绘图的主要目标;肿瘤侵犯浆膜层的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

  • 不同治疗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肺栓塞影响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德华;李剑;何家安;胡新华;辛世杰;段志泉;徐克

    目的 对比不同治疗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肺栓塞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08年6月20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男性97例,女性104例;年龄24~83岁,平均60.4岁.其中血栓发生于左侧肢体174例,右侧24例,双侧3例.所有患者发病≤7 d,入院时无肺栓塞,且均获得随访.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独溶栓抗凝组,手术取栓后溶栓抗凝组及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溶栓抗凝组.分别计算各组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3组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 单独溶栓抗凝组住院期间有症状肺栓塞发生率为2.8%(3/107),下腔静脉滤器组、手术组无肺栓塞发生,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5).出院后随访6~72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期间单独溶栓抗凝治疗组及手术取栓组无肺栓塞发生,下腔静脉滤器组肺栓塞发生率为2.4%(1/42)且死于肺栓塞,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6).结论 三种治疗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有症状肺栓塞的影响并无差异,下腔静脉滤器的置入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 P120cateni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作者:费阳;程张军;刘绪舜;王峰;宗光全;王伟;葛梓;刘胜利

    目的 探讨P120cateni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基因T755G位点多态性与胰腺癌发病因素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2例胰腺癌及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P120catenin的表达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52例胰腺癌患者及60名正常对照的P120catenin基因T755G位点基因型分析.结果 胰腺癌组P120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与癌旁正常胰腺组相比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2);P120catenin mRNA异常表达更多见于低分化者(P=0.033)、淋巴转移者(P=0.004)、血管侵犯者(P=0.022)和高PTNM分期者(P=0.003).胰腺癌患者P120catenin基因T755G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16).与TT基因型相比,GG基因型可增加胰腺癌发病风险(OR=2.765,95%CI为1.312~3.958).结论 P120catenin低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pTNM分期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在胰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120catenin基因T755G多态性与胰腺癌的发生风险相关,有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与预防.

  • 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伴血管损伤的诊疗分析

    作者:解先宽;李杭;郑强;潘志军;杨迪生

    目的 探讨早期诊治膝关节周围骨折损伤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7年11月31例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伴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例,女性7例,年龄21~62岁,平均41岁.结合临床体征,运用彩色超声、CTA、手术探查等明确血管损伤,分别采用外固定支架、钢板、螺钉固定骨折脱位,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损伤血管进行取栓、修补、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重建血循环,分析保肢指数(predictive salvage index,PSI评分)、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对预后的作用.结果 本组病例1例死亡,截肢6例,手术成功修复31例股动脉、胭动脉、胫前及胫后动脉,24例肢体存活患者分别随访1~4年,平均24.2个月.6例骨不连或感染骨缺损经二期植骨、骨转运骨折愈合,7例膝关节脱位患者进行二期韧带修复重建,功能优良率为71.4%.结论 PSI评分≤10分的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伴血管损伤患者应积极实施治疗,早期明确诊断、手术重建血循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 年龄及固定范围对单节段胸腰段A型骨折疗效的影响

    作者:吴叶;侯树勋;吴闻文;史亚民;商卫林;任东风

    目的 分析年龄及固定范围对单节段胸腰段A型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27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AO分型均为A(A_1或A_2)型,均无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其中T_(11) 3例,T_(12) 7例,L_1 11例,L_2 6例.所有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青壮年组)12例,年龄16~55岁,平均(32.6±10.7)岁;B组(高龄组)15例,年龄56~78岁,平均(66.8±9.2)岁.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内同种异体骨植骨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固定范围分为长节段固定(骨折椎体上、下方相邻各2椎体)和短节段固定(骨折椎体上、下方相邻1椎体).记录并比较A、B两组不同固定节段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周、1年骨折椎体高度及骨折节段后凸角度变化以及并发症等.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4个月,平均(29.6±9.1)个月.采用短节段固定者,A、B两组椎体前方压缩比术前分别为(41.3±14.0)%、(38.5±11.2)%,术后1周分别为(5.4±1.0)%、(8.3±2.1)%,术后1年分别为(13.6±1.1)%、(21.4±5.2)%;脊柱后凸角度术前分别为17.5°±1.0°、16.3°±2.1°,术后1周分别为4.2°±1.0°、6.0°±1.1°,术后1年分别为11.5°±1.0°、13.4°±3.0°.采用长节段固定者,A、B两组椎体前方压缩比术前分别为(40.8±11.5)%、(44.3±10.2)%,术后1周分别为(4.6±1.2)%、(9.7±2.1)%,术后1年分别为(8.3±1.0)%、(11.2±3.0)%;脊柱后凸角度术前分别为20.7°±2.0°、16.4°±3.1°,术后1周分别为3.1°±1.0°、8.3°±1.0°,术后1年分别为6.1°±1.0°、11.1°±4.0°.无论长节段固定还是短节段固定,两组患者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及矢状位角度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1年时骨折椎体前方高度及骨折节段后凸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年与1周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壮年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无论采用短节段还是长节段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均满意;对于高龄患者采用长节段固定较短节段固定疗效更为理想.

  • GDNF基因修饰的嗅鞘细胞移植联合IN-1注射修复大鼠急性脊髓损伤

    作者:闫慧博;张忠民;金大地;王晓佳;鲁凯伍

    目的 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修饰的嗅鞘细胞(OECs)移植联合轴突生长抑制蛋白抗体(IN-1)局部持续注射对大鼠急性横断性脊髓损伤(SCI)的修复作用.方法 构建载有GDNF基因的慢病毒(Lentivirus)载体并体外转染OECs,Western Blot检测GDNF的表达.用50只成年雌性SD大鼠建立胸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A(对照组)、B(IN-1微泵注射组)、C(OECs组)、D(GDNF-OECs组)和E(GDNF-OECs+IN-1组)5组各10只.应用神经丝蛋白200(NF200)单抗免疫组化、生物素化的葡聚糖胺(BDA),顺行神经追踪对SCI区神经纤维再生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BBB评分评估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共有13只大鼠死亡.术后8周可观察到Hoechst标记的OECs在体内存活并在脊髓内迁移;E组和D组可见SCI区杂乱无序的再生轴突,有连续性神经纤维通过损伤区;C组可见少量无序的再生轴突,可疑连续性神经纤维通过损伤区;B组和A组脊髓残端萎缩,未见轴突再生.A、B、C、D和E组后肢功能运动平均BBB评分分别为7.70±0.24、7.89±0.15、10.50±0.25、11.43±0.23和12.81±0.40.结论 GDNF-OECs移植联合IN-1抗体注射可有效促进损伤脊髓神经轴突的存活、再生,促进损伤脊髓的修复.

  • 新辅助治疗对进展期直肠癌术后淋巴结获取数目的影响

    作者:王保华;张冠南;肖毅;吴斌;林国乐;崔全才;胡克;仲光熙;邱辉忠

    目的 探讨新辅助治疗对中下段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后淋巴结获取数目的 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120例行根治手术切除的中下段进展期直肠癌[T2-4和(或)N1-2M0]病例的临床资料.患者中行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切除者54例(研究组),直接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者66例(对照组),新辅助治疗的手段包括术前总剂量50 Gy的盆腔放疗和5-Fu为基础的同步化疗.根据患者临床病理分期等特点,比较新辅助治疗前后临床分期的变化,比较两组总淋巴结获取数和阳性淋巴结获取数的差别.结果 研究组新辅助治疗后,30例(56%)出现了T分期或N分期的降期;对照组的总淋巴结数为(14±7)个、阳性淋巴结数为(2.2±3.7)个,而研究组中手术标本获取的总淋巴结数为(9±6)个、阳性淋巴结数(0.7±2.4)个,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新辅助治疗在降低肿瘤T分期的同时,可以明显降低直肠癌术后的区域淋巴结获取率和阳性淋巴结的获取率;对于接受了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病例,获取尽可能多的评估淋巴结是有必要的.

  • 有创血压波形监测下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效果初步评价

    作者:郭震;李欣;徐凌峰

    目的 探索桡动脉有创血压波形作为搏动灌注质控指标的可能性,并在此监测下评价搏动灌注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12月需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P组)45例和非搏动灌注组(NP组)35例.主动脉阻断期间P组在桡动脉波形监测下建立搏动灌注,NP组采用常规平流灌注.将P组形成显著双峰波或单峰波(脉压差>3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病例与NP组比较,检测手术前后肌酐、尿素氮、血尿酸、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术中乳酸、尿量,手术后尿隐血率、心跳自复率、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结果 P组有35例形成显著的双峰波形或单峰波.与NP组比较:术中乳酸较低(P<0.01),单位时间尿量较多(P<0.01),术后乳酸脱氢酶上升幅度(P<0.05)、超敏C反应蛋白(P<0.05)和凝血酶原时间(P<0.01)较低.P组术后血尿酸下降,而NP组上升(P<0.01);尿隐血、手术前后谷草转氨酶差率、心跳自复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设备优化和搏动参数的调控,能建立有效的搏动灌注和能传递;桡动脉有创血压波形监测是方便有效的搏动灌注指标;在桡动脉波形监测下的搏动灌注各项监测指标明显优于平流灌注.

  • 苗勒管囊肿48例诊治分析

    作者:孙祥宙;刘贵华;戴宇平;罗彬;黄燕平;邓春华

    目的 探讨苗勒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7年12月诊治的48例苗勒管囊肿患者资料.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诊治8例,多因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就诊并行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7例较小囊肿行TRUS引导下经会阴穿刺抽吸囊液,1例较大囊肿行开放手术切除囊肿.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诊治40例,多因梗阻性无精子症就诊,均行TRUS检查,其中12例行MRI检查.39例较小囊肿行经尿道囊肿切开引流,1例较大囊肿行腹腔镜下苗勒管囊肿切除.结果 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所诊治的8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只有1例复发,再次行经尿道囊肿切开引流后治愈.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所诊治的40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TRUS,未见有囊肿复发.术后6个月随访,39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中,10例配偶顺利怀孕,其余29例中9例精液中出现精子.1例19岁患者术后症状消失.结论 苗勒管囊肿多因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和梗阻性无精子症就诊.TRUS是诊断苗勒管囊肿的首选检查,MRI则能提供更精确的信息.经尿道苗勒管囊肿切开引流术为苗勒管囊肿的有效治疗手段,对于较大的囊肿腹腔镜下囊肿切除是较好的选择.

  • Ⅱ型捆绑式胰胃吻合术的临床疗效

    作者:彭淑牖;洪德飞;刘颖斌;李江涛;陶峰;谭志健

    目的 介绍一种胰腺无针眼吻合技术--Ⅱ型捆绑式胰胃吻合术(BPG),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在对26例患者行胰腺中段切除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时,应用在Ⅰ型BPG的经验基础上设计的Ⅱ型BPG进行消化道重建.其中胰头癌13例、十二指肠癌3例、壶腹癌2例、胆总管下端癌4例、胆总管下端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胃癌1例、胰腺颈部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胰腺颈部浆液性囊腺瘤1例.Ⅱ型BPG主要操作步骤:胰腺残端游离2~3cm;胃后壁局部切除浆肌层并预置浆肌层荷包缝线;胃前壁或胃远端切开并对胃腔进行消毒;胃后壁去除浆肌层的黏膜层切开并预置黏膜层荷包缝线;游离胰腺残端拉入胃腔并结扎浆肌层、黏膜层荷包缝线.结果 全组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3~5.5 h,平均(4.0±0.9)h;术后住院时间6~48 d,平均(17.8±9.7)d.术后并发症包括胃排空障碍2例、腹腔内出血1例、腹水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胰头痛术后3个月肝转移2例.结论 应用Ⅱ型BPG不仪能有效防止吻合口瘘的发生,而且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低,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所致急性胰腺炎一例

    作者:林彬;丁宏;丁奎;张浩;姜鸿刚;丁仁或;穆恩;辛世杰

    患者 男性,39岁,左上腹部疼痛3 d,呈"刀剜样",伴恶心、呕吐,进食加重,于2009年2月14日入院.体检:体温38.5℃,心率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 mmHg(1 mm Hg=0.133 kPa).

  • 反Y型重复输尿管畸形一例

    作者:姚吉;吴群;李建华;任福锦;程伟

    输尿管异位开口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先天性疾病,分为重复肾、输尿管(双)异位开口和单根输尿管异位开口.单根远端分叉异位开口阴道临床较罕见,亦称反Y型重复输尿管畸形[1].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 肝门部胆管癌腿部肌肉转移一例

    作者:高彬;孟翔飞;刘博;黄晓强;董家鸿

    患者 男性,65岁,汉族.因右上腹疼痛1年余于2009年6月30日入我院.患者2008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季肋区疼痛、黄疸,伴发热,未治疗.2009年2月出现右侧股部上段内侧浅肌层包块,间断性疼痛,并出现行走困难.

  • 肾脏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三例

    作者:王俊生;林云华;商建峰;勇强;庄红雨;姜永光

    肾脏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是2004年WHO泌尿和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新确定的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肾上皮肿瘤,以往常被诊断高度恶性肉瘤样癌或集合管癌[1],自2000年至2008年我院共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

  • 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性切除术87例分析

    作者:荣石;石冰冰;严维刚;纪志刚;毛全宗;李汉忠

    上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约占全部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的5%.传统上该类肿瘤治疗的金标准是开放行肾、输尿管全长、膀胱袖状切除术,但传统的开放手术要经腰切口行肾、输尿管上段切除和下腹部斜切口行输尿管中下段及膀胱袖状切除术,需作两个较大切口.

  • 孤立性髂动脉瘤的手术及血管腔内治疗

    作者:王克勤;杨宝钟;张望德;苑超;邢彤;廖传军;原标;李谈;宋盛晗;张杨;马展宏

    髂动脉瘤常与腹主动脉瘤合并出现,不伴有腹主动脉瘤的孤立性髂动脉瘤临床上少见,患病率为0.03%[1],在动脉瘤疾病中所占比例<2%,破裂率为14%~70%[2].

  • 嗅沟脑膜瘤的根治性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梁日生;周良辅;毛颖;张荣;杨卫忠

    嗅沟脑膜瘤较少见,约占颅内脑膜瘤的2.0%~7.9%,多属于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平均为23%[1].复发部位多为原肿瘤生长部位或其附近的颅底硬膜、骨质和副鼻窦等.复发的肿瘤全切除困难.我们对此种肿瘤采用根治性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植骨融合的影像学评价方法及标准

    作者:徐广辉;贾连顺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成为治疗颈椎退变等疾患的主要术式,术后植骨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判断临床疗效的主要指标.因此,对手术减压融合节段融合状态的观察及判断十分重要[1].

  • 近端胃癌和远端胃癌分子生物学特点比较

    作者:杨宏;武爱文;季加孚

    过去20年间,世界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1],但在西方国家,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发生率却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2].

  • 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选择

    作者:谭剑敏;高贇;徐丹枫;周伟民;张涛亮;许嘉骏;朱晓明;付鑫华

    近年来,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的发展使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治疗发生巨大变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逆行输尿管镜碎石术(URS)、微创经皮肾镜顺行取石术(MPCN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LUL)等微创治疗方法逐渐代替传统的开放手术.

  • 5点固定法在Nuss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光虎;张雄基;吴勇;刘伟

    1997年Nuss等[1]第一次介绍了漏斗胸的Nuss手术,此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切口小,矫正效果好等优点.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我们尝试将5点固定法应用于Nuss手术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外科干预的选择:手术还是支架?

    作者:张欢;张福先;梁刚柱;马兵兵

    颅外段颈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是脑血管事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e attack,TIA)、脑卒中发生的主要病因之一.Faries等[1]报道美国每年约有70万人发生脑卒中,是造成患者死亡的第3位原因,其中80%来自脑缺血,20%~30%是由颈动脉粥样硬化闭塞引起,而通过早期的积极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

  • 李起鸿教授逝世

    作者: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新四军老战士,我国著名骨科学专家、骨外固定奠基人之一,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李起鸿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1月6日在重庆逝世,享年82岁.

  • 《中华外科杂志》启用"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管理系统"

    作者:《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

中华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