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外科

中华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중화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815
  • 国内刊号: 11-213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赵玉沛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腺病毒介导的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治疗对同种移植物慢性排斥反应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宫念樵;杜敦峰;董冲;陈曦林;郭晖;肖建生;张伟杰;林正斌;陈知水;叶启发;夏穗生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血红素氧合酶-1(AdHO-1)基因治疗对同种移植物慢性排斥反应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用血管移植和肾脏移植两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对同种血管移植物和肾脏移植物进行体外AdHO-1基因转染,分析慢性排斥反应发生时移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变化、目的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以及免疫系统的相应反应.结果 AdHO-1基因治疗缓解了慢性排斥反应对同种肾脏移植物的损伤,但弱于对血管移植物的保护效应;空载病毒加剧了同种肾脏移植物的损伤;AdHO-1基因治疗可减少慢性排斥反应发生时移植物内巨噬细胞和CD4+细胞的浸润.结论 AdHO-1基因治疗可能通过保护移植物、下调免疫反应、诱导免疫偏移等作用减轻同种移植物的慢性排斥反应损伤.

  • 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假体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感染

    作者:魏威;寇伯龙;剧容森;吕厚山

    目的 探讨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假体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感染的疗效.方法 自1999年6月至2004年10月,14例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行二期手术.术前Harris评分平均23分.一期手术中将取出的假体彻底清洗,骨水泥垫临时旷置,关节内引流管引流,术后静脉输入抗生素3周后,改为口服抗生素1个月.二期手术于6个月后进行,植入带抗生素骨水泥型假体.结果 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6个月,平均18个月.14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复发.术后Harris评分平均70分.结论 彻底清创、足够间隔期以及二期手术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假体是有效控制感染复发的有效措施.

  • 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的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贾健;郭录增;武长林;陈嘉庚;张铁良;裴福兴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的早期手术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自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患者25例.根据Tile的分型方法,骨盆稳定型损伤1例,旋转不稳定型损伤17例,旋转及垂直均不稳定型损伤7例.尿道完全断裂23例、部分断裂2例.手术方法包括:(1)急诊尿道吻合、尿道会师部分吻合、尿道会师、尿道阴道贯通伤修补,同期行骨盆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9例.(2)急诊尿道会师,延期(7~21 d)行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0例.(3)急诊膀胱造瘘,限期(3~21 d)行尿道会师及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6例.结果 术后随访6~120个月,平均34个月.骨盆损伤根据Majeed的疗效标准,优17例,良5例,可3例.尿管拔除后,19例(76%)患者排尿通畅,大尿流率平均为18.6 ml/s,排泄性尿路造影示尿道断端对位良好,瘢痕平均长度为0.51cm;5例(20%)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须定期扩张尿道或改行其他手术;1例(4%)女性患者不能控制排尿,须进一步治疗.术后耻骨上原发软组织撕脱伤感染伴耻骨后脓肿形成1例,后尿道狭窄5例,阳痿3例,尿失禁1例.结论 骨盆骨折的早期复位和有效固定是实现"无张力尿道修复"的解剖基础.

  • LRIG1基因对膀胱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作者:叶章群;严泽军;杨为民;郭东升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LRIG1对膀胱癌细胞BIU87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pLRIG1-GFP质粒转染人膀胱癌细胞BIU87,用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用Boyden小室观察转染前后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和Western-blot检测转染前后LRIG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转染pLRIG1-GFP后的BIU87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LRI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EGF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 LRIG1对膀胱癌细胞BIU87的侵袭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颈胸椎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护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准确性观察

    作者:齐宗华;西永明;刘勇;王德春

    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监护在颈、胸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对其准确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颈、胸椎疾病患者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及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Sub-CSEP)术中监测,根据麻醉前、后及不同手术阶段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与术后功能相结合,判断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准确性.结果 麻醉因素引起的SEP波幅降低主要影响CSEP,双侧刺激均改变,但基本未达到手术预警标准值,而Sub-SEP变化不明显.手术高危操作侵及脊髓,SEP波幅降低主要影响高危操作的同侧,表现为同侧CSEP及Sub-CSEP波幅同时降低,并且降低幅度较大,达到预警标准值,而对侧CSEP及Sub-CSEP波幅变化不甚明显.其他非手术原因如低体温、局部冷盐水冲洗脊髓,引起SEP潜伏期延长,波幅变化不明显.失血过多致平均动脉压降低可引起SEP波幅降低,潜伏期变化不明显.局部低温及低血压引起的SEP改变,均未达到预警标准值.结论 颈、胸椎手术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排除各种干扰,可较准确地反映脊髓的生理或病理状况.

  • 同种异体大鼠气管腹腔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发生机制探讨

    作者:齐战;杨大运;王瑞;王善政;平育敏

    目的 建立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动物模型,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新鲜SD大鼠气管(每段5环)异位移植到SD大鼠(Ⅰ组)和Wistar大鼠(Ⅱ、Ⅲ组)腹腔并用大网膜包裹,Ⅰ、Ⅱ组不接受环孢菌素A(CsA),Ⅲ组全程接受CsA 10 mg·kg-1·d-1.分别在3、14、28 d后取出移植气管检测形态学改变和Th1(IL-2、IFN-γ)/Th2(IL-4、IL-10)细胞因子表达,并观察CsA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术后3 d时3组气管形态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d时Ⅰ组气管形态基本恢复;Ⅱ、Ⅲ组上皮细胞几乎全部缺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区别明显(P<0.01);Ⅱ组管腔阻塞(28.5±5.0)%,淋巴细胞密集浸润,Ⅲ组阻塞(19.4±2.9)%,较多淋巴细胞分布,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 d时Ⅰ组形态正常,Ⅱ组管腔阻塞(94.8±3.6)%,浸润淋巴细胞有所减少,Ⅲ组阻塞(36.6±7.6)%,淋巴细胞分布减少,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比Ⅰ组明显升高.与Ⅰ组相比,Ⅱ组Th1细胞因子表达比Th2细胞因子升高更为显著.Ⅲ组IL-2表达比Ⅱ组明显减少,但2组IFN-γ、IL-4、IL-10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种异体移植物在上皮细胞损害、纤维性细胞增生以及淋巴细胞浸润等方面较同系移植物有明显变化.Th1/Th2促进了同种异体大鼠异位移植气管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的发生,其细胞因子可能介入了OB的发病机制.CsA减少管腔阻塞和淋巴细胞浸润,但对于移植物上皮没有明显保护作用.CsA抑制IL-2基因转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OB病理性损害.

  • 虚拟人的腰丛神经断层解剖学及可视化研究

    作者:张元智;陆声;裴国献

    目的 观测"虚拟中国人"(virtual Chinese human,VCH)女性Ⅰ号、男性Ⅲ号腰丛神经连续横断面的走行,建立腰丛神经的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 应用"虚拟中国人"女性Ⅰ号(VCH-F Ⅰ)和男性Ⅲ号(VCH-M Ⅲ)数据集,在薄层断面图像上观察腰丛神经的构成及其与腰大肌和周围血管的关系,应用Amira 3.1(TGS)软件对腰丛神经及其周围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结果 在VCH-F Ⅰ和VCH-M Ⅲ的薄层断面图像上可以清楚地显示腰丛神经的主要结构,重建的数字化模型可准确地反映腰丛神经解剖学结构特点.结论 VCH-F Ⅰ和VCH-M Ⅲ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精确的腰丛神经断面解剖,重建的数字化模型为腰丛神经损伤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形态学依据.

  • 小脑高密度表皮样囊肿一例

    作者:李旭;陈君;王永照;傅继东;王义善;赵晓建

    患者 女性,35岁.因头疼2个月,加重10 d,在外院CT扫描示右侧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治疗于2005年5月23日入我科.查体:患者神志清楚,言语流利,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CT示:右侧小脑半球见类圆形高密度病灶大小(4.9×3.9×5.0)cm,周围无低密度水肿,四脑室受压变形,三脑室以上脑室扩大.

  • 腰椎后路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术后并发髂内假性动脉瘤一例

    作者:孙宏志;陈耀辉;卓祥龙

    患者 女性,26岁,因L5~S1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摘除术后7年,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10个月诊断为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入院.

  • 成骨不全性脊柱侧凸的现代治疗

    作者:费琦;王以朋;邱贵兴

    成骨不全性脊柱侧凸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它是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所致畸形的一种.国外文献报道[1]脊柱侧凸在成骨不全中的发生率在39%~80%.本文回顾近年对成骨不全性脊柱侧凸的临床和病因学研究进展,重点对成骨不全性脊柱侧凸的治疗进展等相关方面作一综述.

  • 颈椎板成形术的并发症

    作者:王伟;任龙喜

    颈椎板成形术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椎管狭窄性颈椎病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但由于技术等原因,常导致一些并发症,现综述如下.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升主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与处理

    作者:陈绪军;杨碧波;张永;陈鑫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脑卒中的发生率为2%~5%.虽然引起CABG后脑卒中的原因较多,如体外循环、房颤等,但诸多研究认为[1-3],升主动脉粥样硬化(ascending aortic atherosclerosis,AAA)可能是脑卒中重要原因.升主动脉插管、阻断、钳夹或近端吻合使AAA斑块或碎片脱落,引起脑栓塞进而导致CABG术后脑卒中.

  • LARS人工韧带及四股半腱肌腱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比较研究

    作者:张卫国;王立德;朱继华;李洪敬;张羽飞;于利

    尽管国外近年采用人工韧带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越来越多,但人工韧带在国内的应用并未普及,且临床上仍不乏争议[1].本文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2月收治的62例患者分别实施四股半腱肌腱及LARS人工韧带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对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评价两种移植物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疗效与差异,现报告如下.

  • 多囊肾病患者两侧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性分析

    作者:高德轩;申超;李霞;丁克家;曹庆伟;傅强;牛志宏;吕家驹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ADPKD)是人类常见的遗传病之一,发病率约为1/1000[1].ADPKD主要表现为双侧肾脏同时发生多个囊肿,随囊肿增大肾功能不断下降.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反映肾功能的定量指标,能够判断肾功能受损程度.对两侧肾GFR差异的了解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输尿管镜取石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

    作者:陆伟;吴开俊;单炽昌

    我们对1990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50例小儿输尿管结石患者行微创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输尿管镜(Ureteroscopy,URS)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和策略.

  • 脊髓栓系伴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

    作者:刘志坚;易超然;蒋健;卫中庆

    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我院共收治17例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患者,由泌尿外科医师明确诊断,行尿流动力学评估,神经外科医师行脊髓栓系松解术,双科随诊及后续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经左胸食管胃颈内器械吻合在胸段食管癌切除中的应用

    作者:寇仁业;邹志强;崔海银;隋刚;袁耒;许世宁

    我院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9月,经左胸行胸段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内器械吻合术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上颈段及颅颈交界区脊髓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王锐;田增民

    随着MRI的普及,上颈段及颅颈交界区肿瘤的发现率明显增加.从2000年1月至2005年2月,我们对该区域的25例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现报告如下.

  • 上尿路手术中腹腔镜直视下双J导管的放置方法

    作者:丁国庆;芮雪芳;张大宏;余大敏;李新德;陈岳兵;马亮;许力为;吴海洋

    目前,双J导管已广泛应用于上尿路手术中,由于其确实可起到支架和内引流作用,有效地减少了尿漏和尿路管腔狭窄等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取石、成形等手术的日益开展,如何在腹腔镜手术中快速、简便地放置双J管,以加快手术速度、提高手术成功率,也成为推广腹腔镜手术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自1999年9月以来,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的引导导丝作为双J管的支架,腹腔镜直视下放置双J管,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拇长屈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

    作者:曲家富;曹立海;王志伟;赵洪波;高建华;李绍光;杜晓健;孙洋;彭义;王良

    对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陈旧性跟腱断裂只能采取手术治疗,其手术方法报道较多[1].但对拇长屈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国内报道甚少.2001年11月至2005年5月,我科采用拇长屈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8例,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王大明

    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介入治疗以其微创、有效、安全和适应证较宽等特点逐渐受到医生与患者的肯定,成为治疗脑血管病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神经影像学、导管技术和介入材料的迅速发展,血管内介入技术在治疗脑血管病方面日臻成熟,显示出广阔的前景,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颈椎脊髓损伤的早期救治

    作者:贾连顺

    颈椎脊髓损伤是脊柱脊髓损伤的严重的部位之一,其死亡率和伤残程度也较胸腰椎脊髓损伤高,早期恰当的处理对后继治疗和康复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临床治疗的现状

    作者:陆军;刘芳;刘加春;王大明;李金

    椎基底动脉狭窄是后循环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内科药物治疗包括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他汀类药物降血脂治疗和控制血压、血糖等多种干预措施,与20年前仅使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药物相比有了很大进步;支架成形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近年来也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疾病.我们回顾了相关文献,现就上述两种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黃莚庭教授逝世

    作者:

    关键词: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宋锦宁;刘守勋;鲍刚;梁琦;张晓东;王拓;谢万福;王茂德;谢昌厚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并客观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SAH患者采用影像学检查,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进行早期病因诊断;并对96例动脉瘤早期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进行囊内栓塞;术后早期对症治疗.结果 96个动脉瘤均被早期诊断并成功栓塞,其中100%闭塞者83个,95%闭塞者8个,90%闭塞者5个.术中并发动脉瘤破裂3例;并发脑血管痉挛5例;术后1例弹簧圈末端逸出;3例复发者均经二次补充电解可脱性弹圈(GDC)栓塞治愈.全组出现与栓塞技术相关的并发症9例;与SAH有关的永久性后遗症13例(13.5%).Glasgow预后评分:Ⅰ级77例、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3例、Ⅴ级3例,死亡率3.1%.结论 对破裂的动脉瘤性SAH进行早期病因学诊断,并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术后积极对症治疗是提高动脉瘤性SAH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重要方法.

  •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应对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探讨

    作者:李宝民;李生;王君;曹向宇;许百男;周定标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应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处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对前期80例患者术中未作特殊处理;后期125例行支架成形术的患者术中严格控制血压在个体正常值的下限,心率升高至80 次/min后开始扩张狭窄并放置支架.结果 前80例患者并发症为8.8%,严格调控血流动力学的125例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随访1个月~5年,均无严重再狭窄发生.结论 重视调整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有益.

  • 新型液态栓塞剂栓塞脑动静脉畸形70例经验总结

    作者:宋冬雷;冷冰;徐斌;王启弘;陈衔城;周良辅

    目的 介绍新型液态栓塞剂(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体会.方法 本组共70例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在股动脉内置入6F鞘,6F导引导管进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畸形团内,采用"阻断和前推技术"长时间缓慢注射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结果 13例(18.6%)患者达到影像学完全栓塞,半年时随访造影5例无复发;38例(54.3%)患者达到大部或次全栓塞;19例(27.1%)为部分栓塞.4例患者因术中脑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后有肢体偏瘫,1例死亡;1例中央前回巨大动静脉畸形患者术后肢体偏瘫加重,2例患者术后出现视野缺损.结论 Onyx可提高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效果,但应积累经验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 支架及球囊辅助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作者:范一木;闫世鑫;王世波;杨天昊;黄楹;高满

    目的 探讨支架和球囊辅助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应用体会.方法 采用支架和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对87例患者92个颅内宽颈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支架辅助技术为首先选择合适的Neuroform支架跨动脉瘤颈释放,长度超出瘤颈近、远端各5 mm,微导管通过支架上的网孔进入动脉瘤,一期或分期完成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球囊辅助技术采用双导管,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内后,不可脱球囊置于瘤颈,充盈以覆盖瘤颈,再行GDC填塞动脉瘤.结果 支架辅助栓塞完全填塞的动脉瘤31个,次全填塞(>90%)3个,大部填塞(70%~90%)1个,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无死亡,轻度神经功能障碍3例;球囊辅助栓塞完全填塞50个,次全填塞4个,无死亡,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同时采用支架和球囊辅助栓塞完全填塞的动脉瘤2个,次全填塞1个,无死亡.平均随访5.8个月,其中支架辅助栓塞再通率16.7%,球囊辅助栓塞再通率12.5%.结论 支架及球囊辅助技术是处理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采用球囊保护栓塞技术较支架辅助技术具有更大的安全性.

  •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老年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

    作者:陆军;王大明;陈海波;刘加春;刘芳;姜宏志;李金;王利军;龚涛;姜学丽;翟乐乐

    目的 探讨症状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老年患者的支架成形术或(和)药物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1年4月至2006年6月诊治的有后循环缺血症状且经血管造影证实有相关椎基底动脉狭窄(狭窄≥50%)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所有患者均行内科药物治疗,部分患者还给予椎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分析其临床、影像学、治疗和随访观察资料.结果 共有81例入选本研究,其中男68例,女13例;年龄60~87岁,平均70岁;平均随访28.1个月,81.5%(66/81)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住院及随访期间总卒中发生率为4.9%(4/81),卒中相关死亡率为2.5%(2/81).本组中有48例(59.3%)患者行支架成形术治疗,52例次,技术成功率为98.1%,动脉狭窄率由术前(82.4±13.1)%降至(6.4±3.2)%(t=22.4,P=0.00).结论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老年患者的支架成形术或(和)内科药物治疗的短期疗效良好.

中华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