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外科

中华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중화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815
  • 国内刊号: 11-213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赵玉沛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CCL20基因敲低型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的克隆筛选及其干扰效果

    作者:王丽华;彭代智;刘敬;周新;王勇;何升东;何斌;郑必祥;董征学;周光前

    目的 采用重组慢病毒CCL20基因特异性shRNA载体感染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筛选出稳定干扰CCL20基因表达的细胞克隆并检测其干扰效果.方法 用CaCl2法将已构建好的3种pHSER-CCL20-shRNA-GFP载体(pHCG-1和pHCG-2为CC120基因特异性,pHCG-3为CCL20基因错配)转染293FT包装出慢病毒颗粒,流式细胞术测定其病毒滴度.用G418压力筛选慢病毒感染的HaCaT,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CC120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判断其特异性干扰效果.结果 三种慢病毒载体所包装出的慢病毒滴度分别为7.08×105转导单位(TU)/ml、1.88×105TU/ml和2.08×105TU/ml;感染后的HaCaT经过G418筛选5~8周,获得4株CCL20基因特异性的细胞克隆(HaCaT-1、HaCaT-2、HaCaT-3和HaCaT-4)及2株CCL20基因错配对照的细胞克隆(HaCaT-5和HaCaT-6).经荧光定量PCR和ELISA法检测显示,4株CCL20基因特异性细胞克隆均具有稳定干扰效果,不仅能显著地下调CCL20基因的mRNA表达(其抑制率分别为81.0%、89.0%、81.3%、77.2%),而且明显地减少CCL20蛋白分泌(其抑制率分别为70.0%、86.1%、88.1%、90.7%).结论 采用重组慢病毒CCL20基因特异性shRNA载体感染HaCaT可以筛选出具有长期稳定表达RNA干扰效应的CCL20基因敲低型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克隆,将可能为低免疫排斥反应异基因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提供种子细胞.

  • 颈椎病手术减压方式选择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迅;赵小飞;赵轶渡

    目的 依据影像学评价标准分析不同减压方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4年1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235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影像学评价标准,采用前路或后路手术方式,前路采用1~3节段椎间盘切除取髂骨植骨/Cage/钛网置入钛板内固定术,单或双椎体次全切取髂骨植骨/钛网置入钛板内固定术,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除术;后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等术式.按影像学评价、年龄、性别及病程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术前、术后JOA评分和术后平均改善率,评价不同减压方法的疗效.结果 23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至3年,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前、后路手术组均可获得较高的平均改善率.前路不同减压方法之间、不同性别组之间术后平均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组的平均改善率高于高年龄组,短病程组平均改善率高于长病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后路手术治疗颈椎病均有显著疗效,关键在于手术适应证选择正确,减压彻底,融合固定可靠;对颈前路手术,依据影像学评价进行分类手术,选择1~3节段单纯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及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等手术方式,均可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

  •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从志杰;傅传刚;于恩达;刘连杰;张卫;孟荣贵;王汉涛;郝立强

    目的 探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施行直肠癌前切除手术的738例连续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低位直肠癌(肿瘤距肛缘≤7cm)、非结直肠专科术者和放置肛管与吻合口漏发生率相关.低位直肠癌的吻合口漏发生率显著高于高位直肠癌(5.9%vs.0.9%.P=0.003).结直肠专科术者手术吻合口漏发生率显著低于非专科术者(3.9%vs.11.3%.P=0.031).结直肠专科术者手术的患者中低位直肠癌比例也明显高于非专科术者(72.1%vs.52.8%,P=0.003).放置肛管组的吻合口漏发生率反而明显高于未放置组(14.5%vs.3.6%.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除低位直肠癌、非结直肠专科术者和放置肛管外,糖尿病(P=0.027)、远端切缘肿瘤距离<1 cm(P=0.009)和预防性造口(P=0.031)也与吻合口漏的发生相关.在522例低位直肠癌中进一步分析发现,预防性造口组的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未造口组(2.9%vs.8.5%,P=0.007);而由于保护作用较差及选择偏倚存在,肛管放置组的吻合口漏发生率仍显著高于未放置组(15.1%vs.4.9%,P=0.008).结论 低位直肠癌、非结直肠专科术者以及糖尿病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而预防性造口能有效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

  • 肝缺血预处理在肝切除术中应用价值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侯辉;耿小平;朱立新;叶伯根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在肝切除术中的I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04年12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48例肝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预处理组采用阻断入肝血流5 min,开放5 min的预处理方式,两组切肝时均按常规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比较两组术后第1、3、7天肝功能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及总住院天数.结果 预处理组中肝门阻断时间5~80 min,平均31 min;住院天数13~50 d,平均20 d.对照组中肝门阻断时间10~60 min,平均27 min;住院天数10~33 d,平均17 d.除预处理组中有1例术后3个月死于慢性肝功能衰竭外,余47例均恢复良好.两组术后第1、3、7天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阻断入肝血流5 min的预处理方法无助于肝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

  •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血管内干预治疗

    作者:李生;肖丽萍;李宝民;王君;曹向宇;刘新峰;葛爱莉;张阿兰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效、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有明显脑缺血症状的大脑中动脉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或支架置入术的治疗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39例大脑中动脉狭窄(左侧23例,右侧13例,双侧3例,合并颈动脉狭窄5例)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9例、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30例(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均<10%)均获成功,术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临床脑缺血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2例患者术中见对比剂外泄,但无明显临床症状,且恢复良好;1例在术后1 h出现意识变化、对侧肢体活动障碍,CT提示支架侧底节区脑出血,经手术治疗后患者遗留语言障碍及右侧肢体不全偏瘫.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5~60个月,仅1例在支架置入7个月后右上肢无力症状复发,但较前轻微.经颅多普勒复查26例,显示原病变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复查14例,2例支架内发生再狭窄,均行药物治疗观察.结论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是可行、安全、有效的;大样本的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刚;刘永锋;刘树荣;张佳林;陈旭春;成东华

    目的 总结分析肝移植中门静脉血栓(PVT)的处理经验以及PVT对肝移植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总结1995年5月至2007年9月194例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存在PVT 24例(12.4%),Ⅰ级12例、Ⅱ级9例、Ⅲ级2例、Ⅳ级1例.根据血栓程度分级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门静脉重建.术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术后应用多普勒超声监测门静脉血供.选取同期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无PVT的1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过程和预后的差别.结果 21例Ⅰ级、Ⅱ级血栓患者行血栓切除术,2例Ⅲ级血栓患者行髂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搭桥,1例Ⅳ级血栓患者将供肝门静脉和受者粗大的门静脉属支吻合.有PVT组比无PVT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输血量多,术后PVT的再发率高(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和术后1年生存率两组间无差别(P>0.05).PVT组有2例术后血栓再发,经放射介入治疗治愈.结论 术前PVT的存在增加了肝移植手术的难度和术后PVT的再发率,但对肝移植的预后没有影响.

  • 超大面积前背阔肌皮瓣联合腹直肌皮瓣移植术

    作者:杨润功;侯树勋;郑晓勇;张伟佳

    目的 探讨超大面积的前背阔肌皮瓣联合腹直肌皮瓣移植术的应用价值和手术技巧.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07年1月实施手术的3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0~40个月,平均24.7个月.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3例患者均有皮肤缺损伴骨裸露.创面创伤性皮肤缺损1例,肿瘤切除导致皮肤缺损2例,皮瓣面积分别是:60cm×32 cm,55 cm×30 cm和50 cm×25 cm,皮瓣应用形式:带双血管蒂游离移植1例,一端带蒂一端游离移植1例,两端均带蒂移植1例.结果 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边缘小部分坏死1例,经换药后愈合.创面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为功能恢复创造了条件.1例创伤患者骨折愈合,完全负重行走,恢复原有工作.结论 前背阔肌皮瓣联合腹直肌皮瓣移植术能够一次性修复体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而且效果满意.

  • CD14基因多态性与严重烧伤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董宁;姚咏明;于燕;曾玉珏;贺立新;杨红明;盛志勇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患者CD14基因多态性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集77例烧伤体表总面积大于30%患者血标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CD14-159C/T基因多态性,观察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能力,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4+/CD8+的比值、CD4+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严重烧伤后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与CC纯合子患者比较,TT、TC基因型患者伤后第5、21、28天T淋巴细胞对丝裂原刺激增殖反应显著受抑(P<0.05或P<0.01).烧伤后携带TC、TT型患者IL-2产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CC型在伤后14 d分泌IL-2逐渐上升.与CC型患者比较,携带TT、TC型患者T淋巴细胞比值均降低,尤其在伤后第1、3、14、21、28天差异明显(P<0.05或P<0.01).三型CD3+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比较,TT型患者伤后第5、7、21天凋亡率显著高于CC型患者(P<0.05),TC型患者伤后7、14 d其凋亡率高于CC型患者(P<0.05),而,TT、TC型之间上述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D14-159C/T多态性可影响大面积烧伤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进而参与了严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 直肠癌直肠系膜浸润程度的术前螺旋CT与术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禚洪庆;周岩冰;吕亮;周剑;杨文亿;李玉军

    目的 结合大组织切片技术,评价螺旋CT预测直肠癌直肠系膜浸润程度和环周切缘状态的价值.方法 对2007年3月至12月经纤维结肠镜及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57例术前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预测直肠系膜浸润程度和环周切缘状态.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利用大组织切片技术观察直肠系膜浸润程度和环周切缘状态,并与CT预测结果比较.计算螺旋CT预测直肠系膜浸润程度和环周切缘状态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肿瘤按直肠系膜浸润深度分级为Ⅰ度、Ⅱ度、Ⅲ度;螺旋CT预测系膜浸润程度总准确率为93.0%(53/57),其中Ⅰ度、Ⅱ度、Ⅲ度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4.7%、94.7%、96.5%,与术后病理结果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K=0.89,P<0.01).螺旋CT预测直肠癌环周切缘状态准确率93.0%(53/57),敏感度80.0%(12/15),特异度97.6%(41/42),阳性预测值92.3%(12/13),阴性预测值93.2%(41/44),与术后病理结果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κ=0.76,P<0.05).结论 螺旋CT可准确预测直肠癌直肠系膜浸润程度和环周切缘状态.可作为术前影像学评估的常规手段.

  • 颈椎病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前路手术治疗

    作者:陈德玉;卢旭华;陈宇;严望军;杨海松;王新伟;黄平;袁文

    目的 探讨颈椎病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前路切除减压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治疗颈椎病合并颈椎OPLL患者61例,其中男42例,女19例,平均57岁(45~74岁).术前明确诊断颈椎病合并OPLL者49例,术中发现合并有OPLL者12例.OPLL椎管狭窄率32%~70%,平均52%.神经功能JOA评分术前4~14分,平均9.6分.手术在常规颈前路经椎间隙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的基础上,切除骨化后纵韧带彻底减压.结果 本组41例患者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6例经椎间隙扩大减压,14例采用椎体次全切除结合经椎间隙减压的手术方式.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3年,平均16个月.术后JOA评分8~16分,平均12.8分,神经功能恢复率25.0%~87.5%,平均65.2%.5例患者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后均获得痊愈,无1例出现脊髓功能损害加重.结论 颈椎病合并颈椎OPLL增加了手术难度和风险,在颈椎前路常规减压的基础上再将骨化的后纵韧带切除,保证了前路减压的彻底性,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作者:姚小晓;杨永生;张丹;何尔斯泰;张学文

    患者男性,44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内多发占位于2008年6月16日入院.患者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呕血、黑便,无厌油腻食物感,无乏力、消瘦等自觉症状.家族中无有类似疾病病史者.体检:无颜面部畸形,无皮肤、巩膜黄染,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腹部略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

  • Fournier坏疽21例诊治探讨

    作者:张宏;陈春生;丛进春;崔明明;杨杰;朱少良

    Fournler坏疽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累及外生殖器、会阴肛周部位的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结肠直肠肿瘤肛门病外科自1994年7月至2008年7月共收治21例Foumier坏疽,现总结报告如下.

  • 四分支人工血管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作者:邓宏平;王志维;程邦昌;夏军;张遵严;丁良儒;胡小平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David等[1]报道若未及时治疗,33%的患者发病24 h内死亡,36%~72%的患者48h内死亡.深低温停循环下置换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并在降主动脉内植入支架人工血管,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采用四分支人工血管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活体肝移植供者术后早期胸腔积液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侯建存;朱志军;张雅敏;杨涛;蔡全贞;张海明;李林;沈中阳

    保障供者安全是活体肝移植术(LDLT)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胸腔积液(PE)是肝移植受者术后常见的肺部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61.9%~100%[1-3],但目前单独对于供者术后胸腔积液的报道甚少.了解PE的发病机制,对预防和治疗供者术后PE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同一外科小组收治的LDLT供者术后早期PE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 颈椎外科手术入路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王义生

    临床上,颈椎疾病种类很多,如: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不稳、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退变等因素继发性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PLL)、颈椎黄韧带肥厚或钙化、颈椎骨折、脱位或骨折并脱位、无骨折脱位放射学征象的颈髓损伤等,严重者常需手术治疗.

  • 股骨头坏死的分类及评价体系

    作者:傅德皓;杨述华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一直是困扰骨科医师的一大难题,尽管许多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比非手术治疗效果好,但仍未有哪一种手术方式让人们完全满意.究其原因有两点:(1)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与其所处的病理阶段密切相关,治疗效果的优劣可能更多的取决于患者就诊时的病理状态而不是所采用的手术方法;(2)由于不同的学者往往采用不同的分

  • 文武兼备总相宜——再谈围手术期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黎沾良

    临床上,不少患者因感染性疾病而手术,感染又是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抗生素有助于控制已有感染以及减少手术部位感染.无疑,围手术期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是外科医生的重要基本功之一.但在临床工作中,不合理或不规范用药尤其是预防用药的现象相当普遍.

  • 冠状动脉外科的治疗原则及相关问题

    作者:吴清玉

    众所周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人类死亡的常见原因.在我国,冠心病患者数量会不断增加.由于介入治疗创伤小、较为便捷、患者易于接受以及其他原因使接受介入治疗和支架的患者越来越多.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条件的不断改善,冠心病手术患者的数量可能会减少,并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病情越来越重,对心外科医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内窥镜采集桡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及组织学评估

    作者:赵胜;袁彪;朱小鸾;赵忠;李东海;张杨杨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中应用内窥镜桡动脉采集技术的效果,通过组织学观察评价内窥镜采集桡动脉的安全性.方法 2003年8月至2008年6月,87例CABG患者采用VagoView5内窥镜系统采集桡动脉.分别对各10例传统切开及内窥镜采集的桡动脉近端和远端各取4 mill,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进行组织学对照.结果 内窥镜采集耗时42~98 min,平均耗时(57.6±17.3)min;获取桡动脉长度15~20 cm,平均(17.5±1.6)cm;采集的桡动脉无明显损伤,除2例外所有采集的桡动脉都被用于CABG.7例患者术后早期拇指背侧有轻度感觉异常,随访3个月后明显改善.光镜和电子显微镜下桡动脉内膜、中层、外膜的损伤情况与传统切开组相似.结论 CABG术中应用内窥镜采集桡动脉可取得良好的外观效果,不损伤桡动脉血管结构,神经损伤可减到小程度.组织学分析结果证实该方法与传统切开法具有同样的安全性.

  • EuroSCORE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东进;李庆国;王强;陈保俊;曹彬;武忠;周勇;言翊光;周庆

    目的 评估EuroSCORE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有310例患者接受CABG,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EuroSCORE全部17项危险因子的详细数据,并进行评分.按预测病死率值的范围将所有患者分为低危组(0~2分)、中危组(3~5分)、高危组(6~13分),对每组的预测病死率和实际病死率进行对比研究.利用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EumSCORE的预测价值及准确性.结果 术前危险评分,低危组患者占25.2%(78/310),中危组患者占48.4%(150/310),高危组患者占26.4%(82/310).预测病死率低危组1.4%,中危组2.7%,高危组7.4%;实际病死率三组分别为0、1.3%和3.7%.预测总病死率为3.6%,实际总病死率为1.6%.预测病死率和实际病死率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ROC曲线下面积计算结果,整组患者为0.78,预测价值为中等.分组计算,非体外循环组为0.82,心肺转流组和合并瓣膜手术组为0.66,显示对其预测价值较低.结论 EuroSCORE对CABG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尤其是非体外循环手术患者.

  • 70岁以上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作者:李洪银;吴清玉;张明奎;陈兴澎;潘广玉;崔慎梅;刘湘君

    目的 总结70岁以上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经验,就伴发疾病的处理、手术适应证、手术技术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70岁以上高龄患者91例,年龄70~83岁.75岁以上者22例.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CCABG组)72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OPCAB组)19例.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其中CCABG组术前植入颈动脉支架2例,肾动脉支架2例;OPCAB组植入颈动脉支架2例,肾动脉支架1例.全组左侧胸廓内动脉使用率为96.7%;CCABG组心肺转流时间(108±3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0±22)min;搭桥数(3.5±0.8)支.OPCAB组搭桥数(2.9±0.7)支. 结果 全组住院死亡2例,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感染.CCABG组有1例脑梗死,2例肺部感染,但与OPCA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二次开胸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CCABG组搭桥支数高于OPCAB组(P<0.01).术后随访3~36个月,OPCAB组1例复发心绞痛,药物控制有效. 结论 处理好伴发疾病,充分再血管化,大限度改善心肌供血,70岁以上CABG患者也可以取得满意疗效.是否在心肺转流下手术,预后并无明显差异.

  • 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作者:王东进;邵峻;武忠;陈保俊;曹彬;李庆国;周庆

    目的 评价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疗效及远期随访结果.方法 2002年1月至2006年10月,38例单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进胸,直视下或胸腔镜辅助下,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38~78岁,平均(63.3±11.1)岁.结果 3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20例行单纯旁路移植1支;10例先行支架植入,后行胸廓内动脉至前降支端侧吻合,其中2例行胸廓内动脉与第一对角支、前降支序贯吻合;8例行旁路移植2支,其中3例为序贯吻合,5例应用桡动脉行"Y"形吻合.术后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37例患者获得26~82个月随访,平均(53.2±28.5)个月;无晚期死亡,无再发心肌梗死.心功能Ⅰ级26例,Ⅱ级12例.3例心绞痛复发,2例经药物控制后症状缓解,1例经造影证实吻合口狭窄于术后2年行支架植入.结论 左前外侧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具有较低的病死率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远期结果良好.

  • 颈动脉狭窄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改善脑血流的研究

    作者:徐东;刘飞;华扬;张科峰;刘燕晖;尚学斌;李洪利;姚青;李学锋;张蕊;李雅琼

    目的 研究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中通过单纯提高心肺转流流量对脑血流和预后改善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51例接受CABG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A组患者15例(单侧或双侧颈动脉狭窄≥50%),其中男性14例,女性1例,年龄(68.5±7.7)岁;B组36例(双侧颈动脉狭窄均<50%),其中男性34例,女性2例,年龄(62.4±10.2)岁.针对A组患者适当提高转机流量,并通过术中颈动脉超声监测观察脑血流改善效果,结合术后神经功能评分评价保护作用.结果 心肺转流中控制A组转流量高于B组,A组为(3.18±0.23)L·m-2·min-1,B组为(2.80±0.29)L·m-2·min-1(P=0.001).心肺转流过程中A组平均动脉压为(67.0±9.1)mm Hg(1 mm Hg=0.133kPa),高于B组的(59.0±7.1)mm Hg(P=0.009).两组大脑中动脉血流无明显差异(P=0.159).出院前患者神经心理学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ABG时,通过适当提高心肺转流灌注流量,可以明显改善病变侧脑血流,预防术后发生因术中脑缺血导致的神经心理并发症.

  • 机器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作者:高长青;杨明;王刚;吴扬;赵悦;李丽霞;王加利;肖苍松;周琪

    目的 总结使用da Vinci S机器人系统完成的微创机器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技术特点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4月至2008年12月,共有56例患者接受微创机器人非体外循环CABG.所有患者术前均有心绞痛症状,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严重的前降支病变,10例患者合并有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病变.其中25例患者有心肌梗死病史.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45例,Ⅲ级11例,平均射血分数为57%±11%.所有患者肺功能良好,无胸膜炎和左侧胸腔手术史.术前常规行64排CT检查双侧胸廓内动脉(ITA)的解剖情况.共采用三种术式:(1)机器人单侧或双侧ITA游离并同期小切口非体外循环CABG;(2)全机器人非体外循环CABG;(3)对合并有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局限性狭窄的患者,接受上述两种术式的一种后行分站式支架置入杂交术.行单支或多支CABG时于左侧胸壁第4肋间做长6 cm的小切121,直视、心脏跳动下行ITA和前降支的吻合;行全机器人非体外循环CABG时无需胸壁切口.术后以冠状动脉造影或64排CT评估桥血管的通畅性,并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成功接受了上述手术.术中平均ITA桥血流量为(23.2±16.7)mL/min,无中转开放手术和手术死亡.ITA移植到前降支53例,双支桥3例,其中10例患者旁路移植后接受了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的支架植入杂交术.术后复查未见桥血管狭窄或闭塞.结论 微创机器人非体外循环CABG手术效果确实、可靠,不破坏胸腔骨性结构、创伤小,是微创CABG的发展方向之一.

  • 我与《中华外科杂志》的交流与感受

    作者:纪光伟

    <中华外科杂志>是我国外科学界高级别的杂志,在外科医生心目中享有神圣的地位.我参加工作20多年来,尽管在其他杂志发表过很多论文,尽管平时也经常翻阅<中华外科杂志>,但从来不敢给<中华外科杂志>投稿.我经常想,我这辈子如果能在<中华外科杂志>发表一篇文章就非常满意了.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在<中华外科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是我的心愿.通外科

中华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