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위장병학화간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郑州大学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09
  • 国内刊号: 41-122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15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段芳龄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内镜在治疗胆管蛔虫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段学慧;李刚;李龙芸;陈小英

    目的 评价内镜在治疗胆管蛔虫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子胃、十二指肠镜直视下治疗胆管蛔虫病36例.结果 36例患者中蛔虫部分进入胆管35例,均1次成功取出;另1例患者多发胆管蛔虫嵌顿于十二指肠乳头,内镜下乳头切开术(EPT)后取出多条胆管蛔虫.36例患者缓解腹痛快,均缩短了病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下治疗胆管蛔虫病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消除了胆结石形成因素,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西甲硅油联合链霉蛋白酶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倪倩雯;张毅;瞿春莹;陈莺;徐雷鸣

    目的 探讨西甲硅油联合链霉蛋白酶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西甲硅油联合链霉蛋白酶组)检查前服用西甲硅油及链霉蛋白酶的混合液,并辅以丁卡因口腔喷雾表面麻醉;对照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组)检查前常规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 ml.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胃镜检查时清晰度、检查时间及对微小病灶的观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检查前恶心程度低于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组(P<0.05),但在检查过程中两组患者的恶心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镜检查时视野清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A+B,89%vs 62%,P<0.05);检查时间缩短(P<0.05);微小病灶(红斑、糜烂、出血点、息肉样增生)的检出率增高(P<0.05),更易于提高早期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结论 胃镜检查前应用西甲硅油联合链霉蛋白酶,可有效提高胃镜视野清晰度,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有利于提高微小病灶,尤其是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 CTP-HBcAg18-27-Tapasin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和纯化

    作者:刘红红;陈小华;周丽芹;刘雪妮;余永胜;臧国庆;汤正好

    目的 构建CTP-HBcAg18-27-Tapasin融合基因表达质粒并分离、纯化融合蛋白.方法 以质粒pCMV-SPORT6中Tapasin 基因为模板,设计一对引物,上游引物带有融合基因CTP-HBcAg18-27序列,进行PCR反应;PCR产物回收纯化克隆到质粒pREST-B 中,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诱导表达;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 鉴定融合蛋白.结果 由质粒pCMV-SPORT6 PCR扩增得到1480 bp大小的条带,为CTP-HBcAg18-27-Tapasin融合序列;将其克隆到表达质粒pREST-B后经酶切、测序结果正确;表达质粒转化DE3后成功表达,经纯化得到52.3 KD的蛋白;Western blotting鉴定为CTP-HBcAg18-27-Tapasin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了CTP-HBcAg18-27-Tapasin融合表达质粒,并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此融合蛋白的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 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肝损害52例疗效观察

    作者:米军;吴燕京;马军伟;张世斌

    目的 观察两种疗程的腺苷蛋氨酸对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52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分为两组,A组28例予以腺苷蛋氨酸,2.0g/d,疗程4周;B组24例予以5%葡萄糖500 ml+腺苷蛋氨酸每天2.0g,疗程2周,其后继续使用常规保肝药物至4周.两组患者基线指标具有可比性,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r-GT、ACP、TBA的变化.结果 治疗2周时,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ALT、AST、TBil、DBi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无差异;治疗4周时,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与基线及2周组患者相比ALT、AST、TBil、DBi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苷蛋氨酸在治疗药物性肝损害上有较好疗效,4周的疗效明显高于2周.延长治疗周期,以4周为1个疗程可以在临床取得更好的疗效.

  • 内镜头端透明帽辅助食管上段异物治疗的对照研究

    作者:杨根源;郭晓红;龚飞跃;林欣;吴琼华

    目的 通过比较非镇静状态下透明帽辅助治疗与常规内镜治疗前、治疗中2 min时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作呕反应程度,治疗完成时间,食管黏膜损伤情况和视野清晰度,以评价内镜头端透明帽辅助食管上段异物取出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和耐受性.方法 将144例患者随机分为透明帽辅助治疗组(72例)和常规内镜治疗组(72例);分别监测患者检查前、检查中2 min时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作呕反应程度,治疗完成时间,食管黏膜损伤情况和视野清晰度.结果 透明帽辅助治疗组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与常规内镜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帽辅助治疗组的视野清晰度明显高于常规内镜治疗组(P<0.01);透明帽辅助治疗组的治疗完成时间、作呕反应、黏膜损伤率均低于常规内镜治疗组(P<0.05).结论 内镜头端透明帽辅助食管上段异物治疗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 胶囊内镜检查的肠道准备方法探讨

    作者:李爱琴;金鹏;唐玉芬;王海红;余东亮;汤珊;盛剑秋

    目的 探讨改善胶囊内镜观察效果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 拟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91例,随机分为两组,接受不同的肠道准备方法.实验组(n=46):检查前一天20:00吞服两片酚酞片,检查前15 min口服西甲硅油消泡剂30 ml,吞服胶囊内镜后饮用20%甘露醇溶液250 ml+温开水250 ml.对照组(n=45):检查当日凌晨5:00口服50%硫酸镁溶液100ml+温开水2000 ml.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肠道清洁程度和胶囊内镜的通过时间.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0vs11.1%,P=0.026);实验组肠道清洁状况优于对照组(Z=-2.213,P=0.027);实验组与对照组胶囊内镜通过小肠的时间无明显差异[(265.2±70.2) min vs(323.6±77.8) min,P=0.073].结论 联合应用酚酞片、西甲硅油和甘露醇溶液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可达到理想的清肠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 ERCP后即时LC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和业;乔秀丽;王晓丰;褚衍六;高若辉;高孝忠

    目的 对比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胆总管取石后不同时间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治疗费用,探讨ERCP术后即时LC的可行性、经济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ERCP联合LC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成功的患者55例,其中31例(A组)在ERCP术后1周左右行LC术,24例(B组)ERCP成功后即时行LC术.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B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A组.结论 ERCP后即时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 肠道去污剂对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状态的影响

    作者:王志勇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采用肠道去污剂治疗后肠道屏障功能、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86例肝硬化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肠道去污剂治疗.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1、14天肠黏膜通透性、血液内毒素的水平和肝脏储备功能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第1天Child-Pugh评分、尿液L/M、内毒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14天时,实验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尿液L/M、内毒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66%)明显低于对照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肠道去污剂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能降低肝硬化患者肠黏膜的通透性及患者内毒素水平,从而使肝功能逐步恢复,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

  • ERCP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作者:赵娅敏;刘锦涛;余细球;范东俊

    目的 分析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探讨ERCP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手段.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03年1月-2012年4月214例行ERCP患者资料,分析ERCP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结果.结果 214例行ERCP的患者,共发生并发症30例(14.0%),其中出血5例(2.3%),术后胰腺炎5例(2.3%),高淀粉酶血症19例(8.9%),胆管炎1例(0.47%),无穿孔病例,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精准操作,避免危险因素,可减少ERCP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安全性.

  • 益生菌VSL#3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及对STAT1/T-bet的影响

    作者:赵德会;张丽;戴聪;桑力轩;汤浩;姜敏

    目的 观察益生菌VSL#3治疗DS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转录因子STAT1、T-bet的影响,了解益生菌治疗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5%DSS溶液诱导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美沙拉嗪灌胃组、模型+ VSL#3灌胃组、联合组(模型+VSL#3+美沙拉嗪灌胃).采用DAI积分及组织损伤学评分检测各干预组疗效,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TAT1、T-bet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DAI积分及组织病理积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模型+美沙拉嗪组和模型+益生菌VSL#3组DAI评分则明显低于模型组,联合治疗组则明显低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模型+益生菌VSL#3、模型+美沙拉嗪及联合干预后转录因子STAT1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而T-bet的表达升高(P均<0.05).其中又以联合治疗组效果佳.结论 益生菌VSL#3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治疗作用,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其部分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STAT1,提高T-bet的表达水平而发挥治疗作用.

  • 自身免疫性肝炎与肝源性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弓艳霞;王邦茂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血糖变化,探讨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HD)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的Ⅰ型AI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就空腹血糖水平与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HBV)对比分析.结果 75例AIH患者中,38例出现高血糖(50.67%);在无肝硬化组及合并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组中,AIH高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51.16%,高于HBV患者,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处于B级或C级时,二者高血糖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H患者较易出现高血糖,临床AIH患者常规血糖检查具有重要意义.AIH免疫紊乱导致肝炎的同时,也可能引起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可能是HD的发生机制之一.

  • 某部海岛官兵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董文珠;吴晓青;杨凌辉;王群英;宋健;叶勇;姚萍

    目的 探讨海岛官兵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部4358名海岛官兵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4 358人,全部男性,平均年龄(31.57±10.95)岁,应答率为97%.校正后符合Manning标准IBS的标化患病率为8.67%,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IBS的标化患病率为4.86%,患病率无年龄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滥用抗生素、食物过敏史、胃肠道感染、心情压抑或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精神紧张、外界恶劣环境等为具可能性的危险因素,其OR值均>1.结论 IBS是海岛官兵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应引起重视;滥用抗生素、食物过敏史、胃肠道感染、心情压抑或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精神紧张、外界恶劣环境等可能是诱发海岛官兵IBS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 差异基因功能在酒精性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作者:刘颖;王文多;陈颖;张沛怡

    目的 探讨差异基因功能在酒精性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取酒精性肝硬化及健康对照两组人外周血RNA,应用基因芯片测得两组间差异基因.随机方差模型计算每个基因的显著性水平(P value),按照P<0.05筛选,获得显著性表达的差异基因.结果 两组间共发现差异表达的基因1008个,显著性表达的上调基因188个,下调基因210个.差异基因共表达网络的节点基因为:mapk8、cxcr3、pdgfrb、calml5.结论 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差异基因参与调控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凋亡、生物信号传导、碱基切除修补、核糖核酸酶代谢、脂质代谢吸收、免疫应答等.

  • 26例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分析

    作者:刘芳;郑勇;黎永军;阮开学;陈卫刚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发现的2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资料回顾性总结和分析,均行普通胃镜下扫查、病灶区NBI染色、美兰染色,直视下活检确诊,以超声胃镜判断病灶浸润深度,选择EMR和ESD进行内镜下治疗.结果 26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89:1,55岁以上占69.2%,部位以胃窦部好发,腺癌合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多见,胃镜分型以Ⅱc+Ⅲtype多(69.2%),NBI加美兰染色后均不同程度染色异常.超声内镜均见黏膜层不同程度增厚.EMR、ESD治疗后,完全清除者占96.2%.结论 认真仔细操作规范及应用多种检查技术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推广内镜下早期胃癌治疗技术安全、有效.

  • 二甲硅油散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志坚;徐明符;詹磊磊;程树红;陈孟君;黄妙兴;梁永强;李嘉宝;杜立钧

    目的 探讨二甲硅油散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2年8月在我院腹腔镜中心接受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832例,根据是否服用二甲硅油散,连续入组并随机分为A组(二甲硅油散组:416例)及B组(正常对照组:416例),对比观察内镜下上消化道黏膜视野清晰度、病变的诊断率、内镜检查时间及评估药物副作用等,从而探讨二甲硅油散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A组内镜下上消化道不同部位的黏膜视野清晰度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镜下对上消化道≤0.5cm的病变诊断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较大病变(>0.5 cm)的诊断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相比于B组,内镜检查时间明显缩短(P<0.05);二甲硅油散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二甲硅油散可以作为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前的辅助用药.

  • 256例大肠异常隐窝灶的内镜与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韩明;郭文;文剑波;文萍;龚敏;李兴;赖丽霞;付云辉;刘立玺

    目的 了解大肠异常隐窝灶的内镜和病理特点,探讨ACF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8月-2012年3月就诊于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准备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370例,在距肛门25~30cm以下给予0.4%靛胭脂染色后观察、记录发现远端大肠ACF病例数及ACF数目,并且行病理检查.结果 370例患者共发现256例ACF病例(69.19%).正常黏膜组、增生性息肉组、腺瘤组、结肠癌组ACF患病率分别为58.21%、78.18%、82.05%、88.89%.256例ACF患者Ⅰ级106例(41.41%)、Ⅱ级82例(32.03%)、Ⅲ级68例(26.56%).病理有异型增生病例数39例(10.54%),均为轻度异型增生;病理无异型增生217例(58.65%).有ACF组增生性息肉的发生率为16.8%,腺瘤的发生率25.0%,结直肠癌的发生率12.5%;而无ACF组分别为10.53%、12.58%、3.51%.结论 异常隐窝灶是常见结肠镜下病变,异型增生ACF病变并不少见.ACF可能是结肠腺瘤和大肠癌的独立预测因素.

  • 惠州地区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因素分析

    作者:利旭辉;廖晓辉;肖春花;周伟泽

    目的 了解惠州地区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并对其流行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惠州地区200户家庭598人,采取入户调查、采集血样等方式对其进行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调查.对乙肝病毒感染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598名居民中HBsAg阳性率为6.69%,乙肝病毒感染率为39.13%,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病毒感染率不断增高.引起乙肝感染的流行因素包括:家族乙肝史、曾经进行过手术、有过输血史、做过内窥镜检查等.结论 引起乙肝病毒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家族乙肝史、进行过手术、输血史、进行过内窥镜检查,所以应该加强对乙肝知识的健康教育,进而预防居民感染乙肝病毒.

  • 舒胃消疡胶囊对大鼠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林剑军;仇亚男;罗宇慧;王志刚;沈明勤

    目的 研究舒胃消疡胶囊对大鼠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酒精和脱氧胆酸钠联合造模3个月复制大鼠慢性胃炎模型,并设空白对照组.给药后对各组大鼠进行胃液分析,测定血清IL-1β、IL-8及TNF-α的变化,并观察胃的病理组织改变.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舒胃消疡胶囊各组均能减轻胃组织的病理变化;舒胃消疡胶囊能降低胃液pH值,提高胃蛋白酶活性;舒胃消疡胶囊可以降低血清IL-1β、IL-8和TNF-α含量.结论 舒胃消疡胶囊对治疗慢性胃炎有一定的作用.

  • 原发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程度与胃部炎性反应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新宪;汪枝梅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程度与胃部炎性反应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6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胃反流患者及体检中心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通过24 h胃内胆红素监测分为低反流组及高反流组,分别检测血清及胃液中IL-1、IL-6、IL-8、IL-10及TNF-α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原发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组IL-1、IL-6、IL-8、IL-10及TNF-α的血清浓度均随反流程度加重而显著升高;IL-1与IL-6在胃液中浓度升高较血清更为明显.结论 IL-1、IL-6在胃液中浓度增加程度能作为十二指肠胃反流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 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临床治疗探讨

    作者:吴安定;金朝霞

    目的 比较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手术;5例外伤所致胃穿孔者行单纯穿孔缝合术;3例恶性肿瘤所致的胃穿孔,2例行姑息性胃次全切术,1例行穿孔修补、大网膜覆盖术.结果 经处理后,恶性肿瘤患者死亡,其他患者均痊愈.结论 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需要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

  • 肝脏外科的微创化

    作者:高静

    微创治疗应用于肝脏外科的方式和方法层出不穷,本文从腹腔镜、药物和物理等方面,对肝脏疾病外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作一综述.

  • 胃内酸袋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文静;陈东风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与食管下括约肌(inferio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一过性松弛、食管酸清除功能障碍以及食管抗反流屏障下降等机制有关.研究表明,胃内酸袋的存在亦为导致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的机制之一.本文就胃内酸袋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 胃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道

    作者:郭丽坤;岑戎

    众所周知,胃肠道恶性黑色素瘤是很罕见的.现报道1例我科确诊的胃恶性黑色素瘤,病理提示恶性黑色素瘤,经HMB-45、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证实.

  • 席汉氏综合征误诊为肝硬化并低血糖1例报道

    作者:王维;赵夏平;于晓辉

    报道1例有肝硬化背景并以低血糖为主要表现的席汉氏综合征,该例患者反复以低血糖为起病症状,病程2年,外院多次误诊为肝硬化并低血糖.回顾该患者的诊治经过,对席汉氏综合征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加以讨论,藉此对该病的诊治及与肝硬化低血糖的鉴别提供参考.

  • Clip评分系统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急性肝损伤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刘志伟;刘艳芬;黄彩云;韩素桂;张成侠

    对确诊的14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发生急性肝损伤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Clip评分系统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以及Clip评分因兼顾肿瘤与肝功两因素,在预测TACE后是否发生急性肝损伤具独特优势.

  • 花姜酮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及CXCR4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波;罗强;刘芮;王成;王洪林;易泽洪

    目的 研究花姜酮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对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花姜酮抗肝癌侵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应用花姜酮10 μmol/L、20 μmol/L处理人肝癌细胞,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RT-PCR、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花姜酮处理人肝癌细胞48 h后,对照组细胞透膜数为(56.8±7.8)个/视野,10 μmol/L组透膜数为(41.4±4.8)个/视野,20 μmol/L组透膜数为(23.2±5.6)个/视野,随花姜酮浓度增加,细胞侵袭人工基底膜的能力显著降低(P<0.05),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随花姜酮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 花姜酮可能通过降低CXCR4的表达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

    关键词: 肝癌 花姜酮 侵袭 CXCR4
  • 肝癌组织中Vasohibin1和HIF-1α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智娜;张春清;王启志;黄海燕;郑艳

    目的 研究肝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抑制蛋白(Vasohibin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收集64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手术患者的癌组织,另选其中的26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asohibin1与HIF-1α在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进行评分,进一步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及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Vasohibin1和HIF-1α表达升高,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9,P =0.00;x2=5.147,P=0.023).结合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统计分析表明,Vasohibin1的高表达与肝癌各临床病理参数在统计学上无明显相关性(P>0.05),HIF-1 α的高表达与有无肿瘤转移有关(x2=4.882,P=0.027),并且肝癌组织中二者的表达在统计学上有相关性(r=0.481,P=0.00).结论 Vasohibin1和HIF-1α在肝癌组织高表达,提示二者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二者的表达相关性提示它们之间可能以VEGF作为纽带或者存在相互作用.

  • 肝癌TACE治疗前后Pokemon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徐湘江;高志远;徐娟;张全乐;李卫民;祁月英;龚汶

    目的 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血清Pokemon浓度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Pokemon的浓度,分析Pokemon表达的临床意义.检测行TACE治疗的30例肝癌患者TACE治疗前1天及治疗后1周和1个月时血清中Pokemon的表达量,CT扫描检测治疗前后靶病灶直径之和,分析Pokemon的表达量变化与TACE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60例肝癌患者血清中Pokemon表达量为(24.28±12.51)ng/ml,正常人Pokemon表达量为(1.40±0.73) n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TACE治疗的30例肝癌患者治疗前Pokemon 表达量为(23.50±10.74) ng/ml,明显高于治疗后1个月Pokemon的表达量[(10.94±4.84) ng/ml,P<0.05];TACE治疗的有效率为16.67% (5/30),Pokemon表达量变化与TACE治疗有效率呈正相关.结论 Pokemon在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表达量变化与肝癌TACE的治疗效果相关,提示Pokemon有可能成为一个评估肝癌TACE治疗效果的新的标志物.

  • 双介入化疗联合精准肝切除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恒力;许丙辉;王艳静;李新国;刘昭明;齐双玉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门静脉化疗栓塞,肝段染色联合精准肝切除术在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月收治的需手术切除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开腹后先在DSA引导下,行门静脉置管、肝动脉置管、肝段染色,以确定切除范围,并在双化疗栓塞后行精准肝切除.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住院时间和术后1年期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肝门阻断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死亡率、住院时间、术后1年期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应用经肝动脉、门静脉化疗栓塞,肝段染色联合精准肝切除术,在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中,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手术死亡率及复发率.

  • AEG1促进肝癌细胞HepG2分泌细胞因子IL-6、IL-1β的实验研究

    作者:邓欢;周珍珍;黄焕军;刘静梅;刘吉巧;兰小勤;田德安

    目的 研究AEG1能否促进肝癌细胞HepG2分泌细胞因子IL-6、IL-1β,探讨AEG1是否参与改变肿瘤微环境.方法 用脂质体稳定转染法分别转染pcDNA3.1(-)-AEG1(AEG1全长质粒)、psilencer 2.0-shAEG1(AEG1干扰质粒)至HepG2细胞,相对应以转染空质粒pcDNA3.1(-)、psilencer 2.0的HepG2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Western blotting 检测AEG1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6、IL-1β的表达和分泌.结果 与转染相应空载体的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的空白对照组相比,分别转染AEG1全长质粒/AEG1干扰质粒后,HepG2 细胞中AEG1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降低.转染AEG1全长质粒的HepG2细胞中IL-6、IL-1β mRNA均较对照组和空白组明显增强(P均<0.05),细胞培养介质中IL-6、IL-1β蛋白浓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转染AEG1 shRNA的HepG2细胞中IL-6、IL-1β mRNA均较对照组和空白组降低(P均<0.05),细胞培养介质中IL-6、IL-1β蛋白浓度也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成功构建稳定过表达和沉默AEG1的HepG2细胞,AEG1能调控IL-6、IL-1β的表达和分泌.

  • 肝癌肝段切除术结合肝段门静脉阻断术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魏云生

    目的 分析肝癌肝段切除术结合肝段门静脉阻断术预后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182例住院接受肝段切除术结合肝段门静脉阻断术的肝癌患者,应用计算机COX比例风险模型对14个特征性临床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3年随访率为95.60%,全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48%、44.51%、28.57%.年龄、甲胎蛋白(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癌栓、肝硬化、肿瘤分化、手术切缘、肿瘤包膜8个临床因素与预后有相关性(P<0.05);经过COX比例风险模型检测,年龄、AFP、ALT、癌栓、肝硬化是预后恶化的危险因素(P<0.05);而肿瘤分化、手术切缘、肿瘤包膜是预后恶化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接受肝段切除术结合肝段门静脉阻断术的肝癌患者具有高龄、高AFP和ALT血症、存在癌栓以及肝硬化的危险因素,预后不佳.

  • 小儿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作者:王萍;陶磊;孙元利;朱晓东;刘静

    目的 分析儿童肝脏恶性肿瘤在临床方面的病理类型和甲胎蛋白的水平,以及预后的特点.方法 选择确诊的4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儿,以病理的不同划分为肝母细胞瘤组和肝细胞癌组,将两组的年龄、临床表现、甲胎蛋白阳性率、乙肝病毒感染率、手术完整切除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48例患者中26例因腹部肿块入院,其中病理分类以肝母细胞瘤为主.而肝母细胞瘤组的平均发病年龄、乙肝病毒感染率低于均肝细胞癌组(P<0.05),但是手术的完整切除率和1年存活率却高于肝细胞癌组(P<0.05).结论 儿童肝脏恶性肿瘤开始总以腹部肿块为主发病原因.肝细胞癌患者的乙肝病毒感染率高于肝母细胞瘤;且肝母细胞瘤患者的发病年龄比肝细胞癌小,手术完成切除率较高,预后效果好.

  • 动脉灌注蟾酥、丹参、苦参碱联合TACE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前程;陈炜;陈大庆;徐允鹏;闫如虎;吴媛媛

    目的 观察动脉灌注蟾酥、丹参、苦参碱联合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8例经影像学及病理学确诊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经肝动脉灌注蟾酥、丹参、苦参碱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TACE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同治疗前相比,动脉灌注蟾酥、丹参、苦参碱联合TACE治疗组CD3+、CD4+轻度下降(P>0.05)、CD8+轻度升高(P>0.05),单纯TACE治疗组CD3+、CD4+明显下降(P<0.01)、CD8+升高(P<0.01),研究治疗组与对照治疗组比较,治疗后的CD3+、CD4+、CD8+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可引起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下降,联合动脉灌注蟾酥、丹参、苦参碱可有效保护TACE引起的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下降.

  • TGFβ1转染hMSC对MHCC97-H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天然;杜湘珂;宋斌;叶玉坤;魏正茂;霍天龙

    目的 观察经TGFβ1基因修饰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对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MHCC97-H)增殖能力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TGFβ1慢病毒载体,eGFP为报告基因,转染hMSC.Transwell法检测hMSC与肝癌细胞共培养实验,检测MHCC97-H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CCK-8法检测与hMSC共培养前后MHCC97-H增殖能力的变化.PCR法检测转基因hMSC与MHCC97-H细胞共培养前后转移相关因子基因α-V、肿瘤生长因子TGFβ1和肿瘤凋亡因子PDCD4等基因表达.结果 MHCC97-H 与hMSC细胞共培养后,MHCC97-H增殖能力增强,hMSC TGFβ1基因过表达组对MHCC97-H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MHCC97-H 与hMSC细胞共培养后,侵袭能力增强,hMSC TGFβ1基因过表达组对MHCC97-H细胞侵袭能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hMSC基因转染组TGFβ1表达明显增高.hMSC基因转染共培养组MHCC97-H细胞TGFβ1基因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hMSC基因转染共培养组MHCC97-H细胞α5基因表达降低.hMSC基因转染共培养组MHCC97-H细胞PDCD4基因表达降低.结论 转基因hMSC具有抑制MHCC97-H细胞增殖、侵袭的作用.

  • Notch信号通路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彦建;韩明子;胡彦华

    Notch信号通路作为一种相对保守的细胞信号,对细胞命运起决定性作用.迄今已基本阐明Notch信号通路的主要成员及核心转导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该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目前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与肝癌的关系密切.本文除回顾Notch信号通路组件、转导过程及调控外,主要就肝癌中Notch信号通路组件的异常表达,调控Notch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的影响,以及Notch信号通路介导乙肝病毒HBx蛋白促进肝癌的发生等方面作一综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