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위장병학화간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郑州大学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09
  • 国内刊号: 41-122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15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段芳龄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Runx3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毅;臧国庆;王洁玲;汤正好;江红;奚敏;余永胜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Runx3 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37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CHB组),11例急性乙型肝炎(acutc hepatitis B,AHB)患者(AHB组)和19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T细胞Runx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HB组Runx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HB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1).AHB组Runx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HB重度组Runx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HB轻度组(P<0 05).结论 Runx3在CHB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CHB患者Runx3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其Th1/Th2失衡有关.

  • 瞬时弹性扫描评估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

    作者:马科;丁红方;黄加权;宁琴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扫描评估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CHB患者,均接受替比夫定治疗52周,观察所有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肝脏弹性值(liver stiffness,LS)的变化及生化指标、HBV DNA的情况.按治疗52周患者是否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分为应答组和应答不佳组,单因素分析影响病毒学应答的因素.结果 替比夫定治疗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S及HBV DNA水平均显著下降.病毒学应答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线ALT和AST较高、治疗24周时HBV DNA降至检测下限以下(HBV DNA< 500 cop-ies/ml)、24周时LS较基线下降≥20%是CHB患者抗病毒疗效较好的预测因素.结论 肝脏瞬时弹性扫描可作为CHB抗病毒治疗随访检测方法,LS早期快速下降可作为疗效较好的预测因素.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腹腔镜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谈秋慧;谢军培;韩曲;詹晓娟;陈章兴;曾伟;戴益琛

    目的 比较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sophageal myotomy,POEM)与腹腔镜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 74医院2004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OME组和腹腔镜Heller手术组(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率、食管大宽度下降幅度、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共纳入60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POME组27例,腹腔镜组33例,术后随访1个月,两组症状均明显缓解,食管大宽度下降幅度分别为(2.5±1.2)cm、(2.2±1.3) cm,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EM组出现2例(7.4%)并发症,腹腔镜Heller手术组出现2例(6.1%)并发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后POEM组出现2例(7.4%)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访1年2例(7.4%)复发,腹腔镜组术后未出现明显不适,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Heller手术与POME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有效性及安全性相当.

  • 食管早期癌及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16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文华;武育卫;王仰坤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食管早期癌及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6例食管早期癌及上皮内瘤变行ESD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内镜发现病灶,卢戈氏液(Lugol's solution)染色和超声内镜检查,确定病变边界、范围和深度,无禁忌证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条件下行ESD.术后1、3、6个月内镜复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L6例患者22处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手术成功率91.67%(22/24).术后病理示6例12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术前诊断相符,3例原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共3处,其中2处为黏膜内癌,1处为原位癌.术前3例共3处黏膜内癌,2例共2处原位癌ESD术后病理与术前相符.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因术中出血及操作时间过长未能成功实施ESD.结论 ESD是治疗食管早期癌及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方法,其优势为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

  • 内镜下食管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穿孔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吕修和;王春晖;谢艳

    目的 探讨食管黏膜病变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发生迟发性穿孔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3月-2014年7月因食管黏膜病变接受ESD治疗的145例患者的相关情况.首先,对迟发性穿孔的发生率和临床操作过程进行评价.其次,对以下各项变量做出统计分析:患者相关因素(年龄、性别、主诉症状、伴发疾病情况);病变相关因素(病变大小、部位、形态、深度和病理类型);操作相关因素(手术时间、使用刀型、黏膜下注射药品、病变切除情况).结果 发生迟发性穿孔 7例(穿孔组),对应病变8处.与未发生穿孔的138例(非穿孔组,143处病变)相比,病变的纵向长度、环周直径、环周范围及手术时间与迟发性穿孔的发生高度相关.病变的环周范围(>3/4)是迟发性穿孔发生的预测因素.所有穿孔患者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康复.结论 病变范围越大越易导致食管ESD术后迟发性穿孔的发生.对于发生术后穿孔的患者,积极的内科保守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者的康复,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治疗.

  • 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临床疗效

    作者:贺欢;刘芳;李芳芳;热依拉;陈卫刚

    目的 探讨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肠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内镜诊断为慢性胃炎且病理检查诊断为CAG伴肠化的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110单位(2粒),3次/d,口服6个月;并发H.pylori感染的患者同时行清除H.pylori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腺体萎缩改善、肠化逆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可改善CAG伴肠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病理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Livin及PTEN基因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黏膜中的表达

    作者:陈吉;崔琴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及抑癌基因张力蛋白类似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PTEN)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gastritis,CAG)伴肠化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Livin及PTEN在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组织、35例CAG伴肠化组织、30例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并分析二者在CAG伴肠化癌变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CAG伴肠化组织Liv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SG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AG伴肠化组与胃癌组比较,Livin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伴肠化组PTEN表达量与CSG组、胃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AG伴肠化组、胃癌组Livin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高于CSG组(P<0.05),但CAG伴肠化组与胃癌组比较,Livin mRNA及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伴肠化组PTEN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胃癌组、低于CSG组(P<0.05).Livin和PTEN在CAG伴肠化组、胃癌组织中呈负相关.结论 本文提示CAG伴肠化已具有癌变的分子生物学特征.PTEN蛋白在CAG伴肠化阶段开始出现缺失.二者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对其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 影响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贻超;吴华平;陈胜君;汪飚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间质瘤(upper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侵袭危险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8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住院诊治的50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GIST的胃镜及超声内镜影像特点.结果 病理标本检查所见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回声、表面特征与胃镜、超声胃镜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17和CD34在极低侵袭风险组、低侵袭风险组、中侵袭风险组、高侵袭风险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7(41.1%)、24(96.0%)、5(100%)和0(0)、6(35.3%)、23(92.0%)、5(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17和CD34的阳性表达、肿瘤直径≥5c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表面粗糙伴溃疡或出血及回声不均匀是GIST侵袭发生的危险因素.

  • 利福昔明预防肝性脑病复发的Meta分析

    作者:王瑶芬

    目的 比较单用利福昔明或联合乳果糖及安慰剂预防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复发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CALIS外文期刊网、EBSCOhost 、Springer Link、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4年9月,纳入单用利福昔明或联合乳果糖与安慰剂预防HE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至进行Meta分析.结果 3项随机对照试验包含638例HE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利福昔明组HE事件发生率、因HE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而利福昔明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治疗期间利福昔明组死亡率略低于安慰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结论 利福昔明预防HE的复发优于安慰剂组,且不良反应相当,临床上可作为减少HE复发的一种有效药物.

  •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纤维化与临床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高守为;余保平;潘陈为;杨斌;张丽;黄梦君

    目的 探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9例(HBeAg阳性45例,HBeAg阴性14例)轻度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并进行肝穿刺活检,光镜下观察样本,将病理结果与血清ALT、AST、HBV DNA、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及B超检查记录的肝脏门静脉(MPV)宽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BeAg阳性的轻度CHB患者HBV DNA中位滴度为8.3×107 copies/ml,HBeAg阴性的轻度CHB患者HBV DNA中位滴度为3.2 × 105 copies/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1).血清ALT、AST、HA值及MPV宽度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轻度CHB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分别与HA值、MPV宽度呈正相关(HA:r =0.533、P=0.023和r=0.702、P=0.046;MPV:r=0.546、P=0.044和r=0.762、P=0.028);而与血清ALT、AST及HBVDNA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HBV DNA滴度在HBeAg阳性的轻度CHB患者中升高;轻度CHB患者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HA值及MPV宽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 二肽基肽酶-4与慢性肝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俞媛;陈晓蓉

    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 DPP-4)是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的高特异性跨膜丝氨酸蛋白酶,广泛存在于血浆和组织中,主要通过肽酶活性发挥其多效性.目前研究显示DPP-4与机体的免疫刺激、脂肪积累、细胞外基质退化及抑制抗癌剂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肝脏中DPP4的表达处于高浓度状态,其参与了各种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如丙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癌等.本文就DPP4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慢性肝病形成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作一概述.

  • 右美托咪啶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蠕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卢志方;崔晓光

    右美托眯啶(Dexmedetomidine,DXM)是一种新的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由于其在镇静、镇痛、减少术后寒战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ICU患者,麻醉术前用药及在神经外科、心外科、普通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手术的术中辅助用药.在普外手术中腹部义占很大比例,术后疼痛及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是临床医师在术后首先考虑的.DXM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已经明确,但是在胃肠道蠕动功能方面是否有促进作用还未知.本文就DXM对腹部手术术后胃肠道蠕动功能及可能的机制作一概述.

  • TLR9/NF-κBp65信号通路与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刘梦莹;王启之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是以病情反复发作为特点的肠道黏膜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治疗方法有限,治疗效果欠佳.目前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遗传、免疫、环境、感染和精神心理多种因素被认为与其发生有关.近年来免疫因素成为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和核转录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κBp65,NF-κBp65)在UC发病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现对TLR9和NF-κBp65信号通路在UC中的作用机制作一概述.

  • 系统性硬化症的消化系统表现及其机制

    作者:金梦;徐东;杨红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sclerosis, SSc)是一种慢性结缔组织病,主要通过血管损害及胶原沉积侵犯皮肤及全身各系统内脏器官,约98%的患者有消化系统受累.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对SSc消化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相关机制和治疗策略进行总结.食管是SSc常受累的消化道部位,肛门直肠次之;检查手段以对评估消化道运动功能的X线钡餐造影、食管测压、直肠肛门测压为首选,也可行内镜检查明确有无黏膜损害、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上以原发病治疗至关重要,其次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 食管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庄璐;马丹

    以食管鳞癌(esophagealsquamous-cell cancer,ESCC)为主的食管癌在我国发病率位居世界前列,而其病因尚未明确,本文主要针对ESCC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肠肝轴的现代概念及其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王全楚;步子恒;李青上

    目前研究发现肝脏疾病与肠道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引起肝脏疾病发病的众多因素之中,肠道菌群起着重要作用,它能诱导脂肪变性、炎症及肝纤维化.本文探讨了肠肝轴与肝脏疾病的关系,通过总结目前新的证据,从肝肠轴的角度为临床寻找一些可能的治疗策略.

  • 深在性囊性胃炎1例

    作者:闫领;王小玮;徐永红;田字彬;毛涛

    深在性囊性胃炎(gastritiscysticaprofunda,GCP)是一种罕见的胃黏膜下病变,多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出血、贫血等表现.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炎症,活组织检查可无异常,超声胃镜检查可见特异性的胃壁增厚伴局部深达黏膜下层甚至固有肌层的不规则低回声区.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1例GCP患者进行报道.

    关键词: 囊性胃炎 胃癌 病理
  • 腹痛、消化道多发溃疡、右眼失明-他克莫司副作用1例报道

    作者:李骥;李久荣;王娟;王强;杨红

    消化道多发溃疡的诊断是消化疾病诊断的难点之一,特别是作为药物罕见副作用出现时.本文就1例因膜性肾病服用他克莫司的患者出现剧烈腹痛、消化道多发溃疡及右眼失明进行临床分析,供临床医师参考.

  • 肝窦阻塞综合征并骨髓红系抑制1例

    作者:都芳鹃;卢燕;杨茂梧;李之慧

    肝窭阻塞综合征(sinusoidalobstructionsyndrome, SOS)临床少见,而并发单纯骨髓红系抑制者尚未见报道,本文就收治的1例SOS合并骨髓红系抑制患者进行报道,并提供详细的CT影像及骨髓细胞学图片,希望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在工作中尽量避免漏诊、误诊.

  • 多层螺旋CT与腹部X线在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易宏锋;卢月月;谢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腹部X线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就诊于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的100例肠梗阻患者,并对所有患者首先行多层螺旋CT检查,然后行腹部X线检查,然后以手术证实为肠梗阻作为金标准,后比较多层螺旋CT检查与X线在肠梗阻中诊断的符合率及病因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在100例肠梗阻的患者中,诊断符合率为95.0%,X线在100例肠梗阻患者中的诊断符合率为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因分析方面,多层螺旋CT较X线在肠梗阻中更能发现肠粘连、肿瘤、炎症感染等病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多层螺旋CT较X线在肠梗阻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及较低的误诊率,因此,对于肠梗阻患者,临床医师可以首选CT检查.

  • 水通道蛋白9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表达的研究

    作者:王晓玲;李汀;江梅

    目的 研究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C-IBS)患者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9(aquaporin 9,AQP9)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C-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IBS及正常对照者升、降结肠黏膜细胞AQP9 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及C-IBS组升、降结肠均有AQP9 mRNA表达.两组升结肠AQP9 mRNA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结肠AQP9 mRNA表达量C-IBS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QP9在C-IBS患者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水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C-IBS产生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

  • 利福昔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王霄腾;戴金锋;吕宾

    目的 系统评价利福昔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disease,IB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等外文数据库(1966年9月-2014年9月)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1978年9月-2014年9月)中关于利福昔明用于IBS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1标准独立评价文献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项RCT,包括2 4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IBS总体症状缓解率:利福昔明组疗效优于对照组(OR=1.53,95%CI:1.30~ 1.81,P<0.01);(2)IBS相关腹胀缓解率:利福昔明组疗效优于安慰剂组(OR=1.56,95%CI:1.32 ~1,85,P<0.01);(3) IBS相关腹痛及大便性状改变缓解率:利福昔明组疗效优于安慰剂组(OR=1.44,95% CI:1.20 ~1.74,P<0.01);(4)不良事件发生率:利福昔明组与安慰剂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昔明能有效改善IBS总体症状、IBS相关腹胀、IBS相关腹痛及大便性状改变等一系列症状,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 血小板活化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董肖肖;张鸣鸣;姜大磊;钮自宇;李文利;解祥军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80例活动期UC患者(UC 组)、2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血小板活化指标D-二聚体、P-选择素、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6-K-PGF1 α)、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的水平,比较两组、UC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分型间的差异.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C组血浆中血小板活化指标D-二聚体、P-选择素、6-K-PGF1α、TXB2均明显升高(P<0.01);随着UC严重化程度的增加,血小板活化指标升高,且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复发型及慢性持续型较初发型UC患者各血小板活化指标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C患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血小板活化通过释放多种炎性介质维持结肠黏膜炎症,促进UC的发生、发展,这可能为血小板活化拮抗剂治疗UC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血脂水平对大肠息肉患者发病的影响

    作者:黄蓉蓉;沈志香;姚红玉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对大肠息肉患者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启东市人民医院住院并行结肠镜检查的20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大肠息肉者归为观察组(n=127),其余归为对照组(n=80).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血脂水平对大肠息肉发病的影响,并比较大肠息肉患者各亚组的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合并高脂血症发生率为4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5% (P <0.05).观察组的血清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男性组的高脂血症发生率、TG、TC水平均显著高于女性组,HDL-C显著低于女性组(P<0.05).多发息肉组的高脂血症发生率、TG 、TC水平均显著高于单发息肉组,HDL-C显著低于单发息肉组(P<0.05).左半结肠/直肠组的高脂血症发生率、TG水平均显著高于右半结肠组(P<0.05).腺瘤性息肉与非腺瘤性息肉组的高脂血症发生率和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异常与大肠息肉的发生、发展有关,高脂血症增加了大肠息肉的发病风险,男性、多发息肉、左半结肠/直肠息肉更容易出现高脂血症.

    关键词: 血脂 大肠息肉 腺瘤
  • 预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手术治疗的临床指标

    作者:魏娟;金鑫鑫;袁柏思;刘炯;路又可;王少东;汪芳裕

    目的 探讨预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ditis,UC)患者对静脉激素治疗的反应及需手术治疗的临床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度UC 62例,根据患者终是否接受结肠切除手术分为手术组(24例)和非手术组(38例).收集患者入院第1天和激素治疗第3天的临床资料,利用单因素回归分析法,找出重度UC需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并比较4种预测指数(Oxford指数、Swedish指数、Edinburgh指数、Seo指数)的准确性.结果 (1)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激素治疗第3天的大便次数、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粪便钙卫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肠外营养、抗生素及中药灌肠3项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Oxford指数敏感度65.5%,特异度91.4%;Swedish指数敏感度58.6%,特异度85.7%;Edinburgh指数敏感度41.4%,特异度94.3%;Seo指数敏感度34.5%,特异度94.7%.Oxford指数与Swedish指数预测手术的准确性相当(k-0.874,P=0.000),且明显优于Edinburgh指数和Seo指数(P=0.032,0.028).结论 上述7项预测因子及2项指数均可作为重度UC患者激素治疗无效和转换手术的预测手段.

  • 英夫利昔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克罗恩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林梦娟;余保平

    目的 比较英夫利昔、免疫抑制剂及两者联合治疗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ISI、SCI/SSCI/A&HCI及Collaboration Controlled Trial Register等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U、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中文数据库,查找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评价文献质量并通过RevMan 5.2软件对纳入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8个对照研究被纳入,共纳入研究对象1 286例,其中英夫利昔组517例,免疫抑制剂组344例,联合治疗组42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0 ~ 14周、20~30周和48~52周时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53.4%和36.9%(OR=2.09,95%CI:1.34 ~3.27,P<0.001)、57.5%和36.8% (OR =2.36, 95% CI: 1.82 ~ 3.05,P<0.00001)、43.6%和31.4% (OR=1.66, 95%CI: 1.32 ~2.07,P<0.00001).20 ~ 30周时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的黏膜愈合率分别为48.0%和27.3%(OR=2.62,95%CI: 1.81~3.81,P<0.00001).结论 英夫利昔和免疫抑制剂联合较单药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更能促进黏膜愈合及改善生化指标,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 回顾性分析82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

    作者:董卫国;徐曼;李军华;郭绪峰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临床特征,提高对UC的认识和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2月6年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2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41~50岁年龄段发病比例高,女性多于男性.UC的临床特征以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为主;内镜下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13例伴有肠外表现,病变同时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者多见,病理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为主.结论 UC确诊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其中结肠镜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以及肠腔有无狭窄或癌变,有助于临床病情分期,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2011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肝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分析

    作者:林永添;肖景榕;江惠娟;周衍;马晶昱

    目的 掌握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肝癌发病和死亡情况,为肝癌防治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 2014年有11个肿瘤登记县(区)上报了2011年癌症发病和死亡资料,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对肿瘤登记数据质量要求,选取质量较好的9个县(区)资料合并成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肝癌发病率为34.89/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2.96%,居恶性肿瘤发病第3位;在70 ~74岁组达到高峰.肝癌死亡率为32.71/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的19.90%,居恶性肿瘤死亡首位;在75 ~79岁组达到高峰.结论 2011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水平,男性高于女性.

  • TGF-β1通过cyclin D3对肝细胞癌增殖能力的双重调控作用机制

    作者:王轶;徐桂芳;张斌;刘韬韬;沈锡中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细胞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癌细胞增殖能力的调控机制.方法 免疫荧光检测TGF-β1的表达能力.构建TGF-β1下调肝细胞癌细胞株.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干预下Hepa1-6细胞的成瘤及细胞周期的变化. Western blotting检测cyclin D3的变化.结果 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多株肝细胞癌细胞均具有表达TGF-β1的能力.下调TGF-β1后Hepa l-6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减弱,而阻断TGF-β1信号后其克隆形成能力增强.流式检测结果表明下调TGF-β1后细胞出现G1期阻滞,而加入LY-364947后结果则相反.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TGF-β1对cyclin D3具有双重调控作用.结论 TGF-β1有可能通过影响cyclin D3从而达到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双重调控作用.

  • DAPT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作者:司云飞;吴德全;胡彦华;裘铠杰;李大川

    目的 探讨DAPT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接种于3~4周鼠龄的雄性裸鼠BALB/C-nu背部1周,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记录裸鼠体质量.24只成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高剂量DAPT组(10 mg/kg,0.03 ml/只)、低剂量DAPT组(5 mg/kg,0.03 ml/只)、DAPT溶剂二甲基亚砜(DMS0)对照组(0.05%,0.03 ml/只)、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0.03 ml/只),腹腔注射给药.间隔2d给药1次,共6次.观察裸鼠肿瘤生长情况及生存状态.于末次给药48 h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全部裸鼠,称量裸鼠体质量,解剖瘤体,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结果 药物干预前,4组移植瘤模型的裸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后,高剂量DAPT组与低剂量DAPT组较其他两组生存状态佳,高剂量DAPT组裸鼠体质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其他3组,高剂量DAPT组移植瘤体积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DAPT组及低剂量DAPT组的抑瘤率分别与DMSO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PT抑制人肝癌细胞MHCC97H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改善人肝癌细胞MHCC97H荷瘤裸鼠的生存状态.

  • OPN转染BMSCs对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的影响

    作者:李天然;蔡立杰;赵绍宏;魏正茂;霍天龙;卢光明;宋斌

    目的 观察经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high metastatic potenti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MHCC97-H)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OPN慢病毒载体,转染BMSCs.CCK-8法检测与BMSCs共培养前后MHCC97-H的增殖能力,共培养48 h,检测OD值.Transwell法检测BM-SCs与MHCC97-H细胞共培养后细胞侵袭情况,共培养48 h,结晶紫染色,细胞计数.PCR法检测共培养前后MHCC97-H转移相关因子OPN、αv、β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表达.结果 BMSCs基因转染成功,OPN高表达.MHCC97-H与BMSCs细胞共培养后,MHCC97-H增殖能力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OPN转染的BMSCs细胞对MHCC97-H细胞增殖无明显作用(P>0.05).经OPN转染的BMSCs细胞对MHCC97-H细胞侵袭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经OPN转染的MHCC97-H细胞OPN表达明显降低,而αv、β3、MMP-2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 BMSCs具有促进MHCC97-H细胞增殖的作用,OPN基因转染的BMSCs细胞具有促进MHCC97-H细胞侵袭的作用.外源性OPN抑制内源性OPN表达,外源性OPN通过激活MMP-2活性促进肿瘤侵袭.

  • COX-2与肝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刘晨晨;张振玉

    环氧合酶(COX)是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主要有两种同工酶:COX-1和COX-2,其中COX-2是一种诱导酶,在组织损伤、炎症、肿瘤等情况下表达增强.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与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过量酒精摄入等因素有关,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肝癌没有特效治疗手段,预后较差,是世界范围内沉重的医疗负担.近年来,不断有研究结果表明C0X-2与多种肿瘤,尤其是消化道肿瘤密切相关,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对肿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这些发现为有效防治肝癌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COX-2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在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慧利;赵金满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 GPC3)是一个新的相对独立的肝癌标志物,其在肝癌组织和血清中高表达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传统治疗肝癌的方法,如手术、放化疗等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急需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来联合治疗.基于GPC3的免疫治疗或偶联化疗药物的靶向治疗将为肝癌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结肠电刺激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作者:陈朔;姚树坤;李艳梅

    结肠电刺激是在结肠肠壁上植入电极,通过接受外源性电脉冲刺激调控结肠的电活动,进而影响结肠和其他胃肠部位的运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结肠电刺激通过调节胃肠动力,对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大便失禁及肥胖等疾病的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而目前对于结肠电刺激的刺激模式尚无一致结论,作用机制也不十分清楚.本文就结肠电刺激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作一概述.

  • 生物制剂介入治疗炎症性肠病

    作者:明兰;张苏闽

    目前,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标准疗法未能控制病情的患者日益增多.生物制剂在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治疗史上有划时代意义,并同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但其治疗指征和治疗时机仍不清楚.此外,生物制剂进行早期干预的具体机理目前尚不清楚.现就生物制剂的选择、使用时间、用量、疗效判断作一概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