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위장병학화간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郑州大学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09
  • 国内刊号: 41-122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15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段芳龄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持续血液滤过与血浆置换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对比

    作者:王华杰;苏醒;谢晓红

    目的 观察持续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两种方法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acute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AHL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海南省人民医院2011年4月-2014年2月确诊收治的AHLP患者98例,分为血液滤过组(58例)和血浆置换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血液滤过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血浆置换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禁食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的有效率及TG、IL-6、TNF-α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治疗后血液滤过组总有效率为79.3%,血浆置换组为82.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浆置换组患者的禁食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血液滤过组,且治疗后3d和5d时血液置换组患者的TG、IL-6、TNF-αα水平均明显低于血液滤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的血液滤过与血浆置换都是治疗AHLP的理想方法,两种方法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血浆置换能够更迅速地降低患者体内TG和炎症程度,是更加理想的方法.

  • ADAM9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伍丹丹;张吉翔;刘玉兰;柳舟;董卫国

    目的 研究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ADAM)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探讨ADAM9的表达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1例人胰腺导管细胞癌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ADAM9的表达,并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ADAM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表达强度与肿瘤细胞病理分级和年龄密切相关(P<0.05);但是与患者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高表达的ADAM9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DAM9可作为反映胰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指标,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靶点.

  • 酒精性肝病与血脂代谢相关性分析

    作者:袁乐媛;韩惠芳;高君;杨露;唐芳馨;王炳元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患者血脂代谢的变化.方法 比较2008年1月-2013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体检者及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ALC)、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viral liver cirrhosis,VLC)、ALC合并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ALC不合并AH患者的血脂变化.结果 与健康体检者相比,AFL患者的TG、TC、LDLC显著升高(P<0.05),HDLC显著降低(P<0.05).与AFL患者相比,ALC患者的TG、TC、HDLC、LDLC均显著降低(P<0.05).与VLC患者相比,ALC患者的TG、TC、LDLC显著升高(P<0.05),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合并AH的ALC患者相比,ALC合并AH患者的HDLC显著降低(P<0.05),TG、T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ALD的发生、发展,血脂在AFL中水平明显上升,当发展为ALC时,血脂明显下降;与ALC相比,VLC的血脂下降更明显;合并AH的ALC患者HDLC明显低于不合并AH的ALC患者.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文;余建国;朱贵忠;赵詹东;王晓伟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α1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疗效.方法 收集CHB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联合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48周时的病毒载量、病毒应答及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联合组在治疗12周、24周、48周时HBV DNA载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毒学应答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24周时,联合组乏力、焦虑评分及治疗48周时全身症状、腹部症状、乏力、活动、焦虑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α1具有抗病毒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α1治疗CHB有较多优势,可作为CHB治疗的一个有效方法进行推广.

  •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紫庆;袁桂林;冷佳源;沈薇

    目的 探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9年10月-2014年1月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院内感染、再出血的高危因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院内感染及再出血的影响.结果 (1)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率20.9%,同期因肝硬化入院未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5.5%(P<0.01);(2)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Child-Pugh分级、出血方式、有无使用抗生素、院内再出血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再出血患者与无再出血患者相比,两组患者在年龄、白细胞计数、Child-Pugh分级、院内感染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组与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组院内感染率分别为11.3%、27.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再出血率分别为13.0%、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够明显降低肝硬化呕血患者院内感染率,抗生素组与非抗生素组院内感染率分别为13.4%、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黑便患者院内感染率没有明显影响,抗生素组与非抗生素组院内感染率分别为12.1%、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Child-Pugh A级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没有明显影响,抗生素组与非抗生素组院内感染率分别为7.9%、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够明显降低Child-Pugh B~C级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率的发生,抗生素组与非抗生素组院内感染率分别为13.0%、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多因素分析显示呕血、Child-Pugh分级高、白细胞计数高为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结论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增加院内感染发生率,Child-Pugh分级高、白细胞计数高、呕血为院内感染独立危险因素,高龄、Child-Pugh分级高是院内再出血的高危因素,Child-Pugh B~C级肝硬化呕血患者推荐入院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武汉地区157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宋仕玲;桂文甲;周洪清;黄艺芬;尹淑芬;李靖;吴淑坤

    目的 了解武汉市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武汉市区157例患者HBV基因型,目标检测基因型为A~H等8个基因型,检测HBV 11个耐药位点:rtL80、rtL169、rtV173、rtL180、rtA181、rtT184、rtA194、rtS202、rtM204、rtN236和rtM250,判断对HBV耐药的核苷类似物.结果 武汉市区157例HBV感染者中,检出3种HBV基因型,其中B型占72.61%,C型占26.75%,D型占0.64%.共有68例(43.31%)耐药,其中B型70.59%,C型29.41%,基因B型和C型的HBV相比,耐药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379,P>0.05).对拉米夫定耐药41例,占全部耐药病例的60.29%,其中B型占73.17%,C型占26.83%;204I位点耐药17例,180M+204I位点耐药6例,180M+ 204V位点耐药12例,180M+ 204V/I位点耐药6例.对阿德福韦酯耐药20例,占全部耐药病例的29.41%,基因B型占75.0%,基因C型占25.0%,耐药位点为236T为9例,耐药位点为181T/V为7例,236T和181T/V联合耐药4例.对恩替卡韦耐药5例,占全部耐药病例的7.35%,基因B型3例,基因C型2例.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耐药2例,占全部耐药病例的2.94%,均为基因C型.替比夫定耐药与其他核苷类似物耐药分析结果重复,共32例,占47.06%,基因B型75.0%,基因C型25.0%.结论 武汉市区157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男性较多,感染HBV主要基因型为B型,其次为C型,患者主要表现为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耐药.临床应根据患者HBV基因型和耐药情况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

  • 普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Meta分析

    作者:李文渊;叶超

    目的 系统评价卡维地洛与普萘洛尔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主要文献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建库至2014年5月的关于比较卡维地洛和普萘洛尔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个符合标准的RCT研究.共包括201例受试者,其中卡维地洛组103例,普萘洛尔组98例.根据结局指标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急性组和长期组两个亚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组两种药物治疗后HVPG较基线下降水平比较的加权均数差(WMD)为6.47(95% CI:2.10 ~ 10.85),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组WMD为7.45(95% CI:6.19~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WMD为7.38(95%CI:6.17 ~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后P<0.00001).结论 卡维地洛比普萘洛尔具有更好的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HVPG的效果,是极具潜力的治疗门脉高压的药物.

  • 恩施土家族胃溃疡患者MIF-173G/C基因多态性表达

    作者:邓银芝;吴明珠;罗和生;贺建华

    目的 探讨恩施土家族胃溃疡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表达水平,分析MIF-173G/C多态性与胃溃疡发病相关性.方法 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45例土家族胃溃疡患者及120名土家族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确定MIF-173G/C等位基因型,ELISA法检测血清中MIF水平.结果 恩施土家族胃溃疡患者MIF-173G/C的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GG:0.428、GC:0.400、CC:0.172;对照组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GG:0.617、GC:0.317、CC:0.067.MIF-173G/C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9,P=0.016).胃溃疡组MI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823.25±61.45) pg/mlvs(345.49±56.96) pg/ml,P=0.001];不同MIF-173G/C基因表型的胃溃疡患者血清中MIF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60,P=0.041).结论 MIF-173G/C的基因多态性直接影响着MIF分泌,可能与胃溃疡的发病及病情相关.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胰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鑫;郝冬兰;黄河清;门永忠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将38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单纯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治疗组:先行2个周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再行HIFU治疗.评价指标为:肿瘤客观疗效、疼痛缓解程度、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体有效率、疼痛缓解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5.0%、90.0%和4.5个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50.0%、44.4%和9.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均无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HIFU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胰腺癌可明显缓解癌性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且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Gz暴露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CGRP-mRNA表达和血清NO、ET的影响

    作者:赵锟;陈英;范勤;李静;唐和兰;杨春敏;王建昌

    目的 探讨+ Gz条件下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mRNA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mRNA,CGRP-mRNA)表达和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溃疡愈合的相关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A组)、胃溃疡模型组(B组)、模型+5 Gz暴露组(C组)、模型+10 Gz暴露组(D组).对B、C、D组大鼠采用Okabe方法建立胃溃疡模型,造模3d后+Gz处理大鼠,A组不做处理,B组地面捆绑5 min,C组+5 Gz旋转5 min,D组+10 Gz旋转5 min,隔日1次,共4次.1周后麻醉大鼠并固定,采集血液及胃黏膜组织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胃黏膜CGRP-mRNA含量,运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中NO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清中ET含量.结果 胃黏膜CGRP-mRNA的含量:B组较A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大鼠经+ Gz处理后,B组>C组>D组(P<0.05),但C组仍明显高于A组(P<0.05);血清中NO含量:B组<A组,C组>D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ET含量:B组>A组,C组<D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Gz暴露导致胃黏膜CGRP-mRNA及血清NO、ET发生规律性变化,导致胃黏膜血流改变,从而影响溃疡愈合,可能低+ Gz有利于机体产生生理代偿能力,促进溃疡愈合,而高+Gz会加重机体损伤.

  • 转化生长因子β1抗大鼠肝脏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博;李伟光;吴波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抗大鼠肝脏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8 ~10周龄雄性大鼠230只,其中115只为SD大鼠,作为肝脏移植的供体组,115只为Wister大鼠,为肝脏移植的受体组.将进行肝脏移植Wister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天腹腔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10 ml/d,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d.连续10 d.术后3d、7d及14 d收集供体大鼠的血液,检测血清中IL-17、IL-12、IL-15、IL-4、IL-10的表达量,记录肝脏移植大鼠的存活天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大鼠存活天数为(48.3 ±6.8)d,对照组为(27.4±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手术后3d、7d、14 d,观察组中IL-17、IL-12、IL-15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IL-10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化生长因子β1具有抗大鼠肝脏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h1类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及促进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量有关.

  • 75例疑难腹水病因分析

    作者:杭冬云;刘懿;高泽立;沈洪亮

    目的 分析疑难腹水的鉴别要点,为临床上“腹水待查”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14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收治的排除心肝肾因素的75例疑难腹水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38例(50.7%);结核性腹膜炎20例(26.7%);其他罕见病因包括:肺吸虫病、POEMS综合征、胰腺囊腺瘤、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营养不良、布加综合征、门静脉栓塞、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干燥综合征等.结论 排除心肝肾因素的疑难腹水中常见的为癌性腹水,其次为结核性腹膜炎及其他罕见病.

  • 乌灵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颜

    目的 探讨乌灵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山东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收治的104例F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腹胀、暖气、早饱、上腹痛等症状评分,临床疗效,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7.7%、13.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1%、32.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灵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FD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消化道症状,且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影响因素与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胡弘毅;朱琴梅;王甦

    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且已经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明确危险因素,并影响肝硬化的发展,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和死亡率的增加,但营养问题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且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方法复杂.本文就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能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异常的特点、营养状况评估方法作一综述,以利于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 炎症性肠病生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

    作者:王诗怡;范一宏;吕宾

    近年来,生物制剂,尤其是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抗被广泛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虽然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然而也观察到了各种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药物输注反应、迟发型变态反应、感染、肿瘤、脱髓鞘样综合征等,此外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对该类药物的使用与否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炎症性肠病生物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作一概述,并探讨其可行的防治策略.

  •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的治疗进展

    作者:方皓;杨正德;王德宇;付国静;李心红

    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抗凝治疗及颈内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治疗方式.本文就此类患者的治疗现状作一概述.

  •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及病理研究现状

    作者:江洪娟;杨晋辉;唐映梅

    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LD)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s,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以及这三种疾病中任何两者之间的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肝穿刺组织病理检查是目前诊断各种慢性肝损伤的重要依据,在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认识过程中,肝脏的组织病理学起重要作用.

  • 乙醛脱氢酶与消化道肿瘤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吴国栋;李惠;曲波

    近年来肿瘤干细胞成为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被发现可以作为包括消化道肿瘤在内的许多肿瘤干细胞标志物,除作为标记物之外,ALDH也参与到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之中,对肿瘤干细胞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作用,对肿瘤的耐药也会产生影响.本文就ALDH与消化道肿瘤关系及在耐药性方面可能的作用和机制作一概述.

  • 环孢素和英夫利昔在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林梦娟;余保平

    15% ~ 19%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要经历至少一次疾病严重发作的活动期,而发展为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此时应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诱导疾病缓解.首选治疗方案是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然而该措施只能使约60%的患者获得疾病的完全或部分缓解,40%的患者为激素抵抗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他们可能需要进行补救治疗.环孢素和英夫利昔是主要补救治疗方案,但是目前尚缺乏对两种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有利证据,同时现有的临床试验采用不同的临床疗效评估标准,这些因素导致了无法在现有临床试验的基础上得到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从而无法提出较好的治疗方案.此篇综述将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评价两种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指导临床实践.

  • 胃镜活检术后继发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1例报道

    作者:何理;李政波;朱海丹;赵秋;田德安;黎培员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allory-Weiss syndrome,MWS)是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但继发于胃镜活检术后较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老年男性,因胃镜活检术后呕血入院.入院后予补液、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止血等药物治疗后仍反复呕血及黑便,行床边急诊胃镜检查诊断为MWS并活动性出血,以钛夹封闭纵行裂口后,患者活动性出血停止.2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无特殊不适.提示胃镜活检术后饮食不当可致出血,此类消化道出血也可诱发MWS并出血.

  •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伴下消化道出血1例报道

    作者:李洵;孟晓明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也被称为Osler-Weber-Rendu病)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在临床实践中,此病伴有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较低.本文对HHT伴下消化道出血1例进行报道.

  • 溃疡性结肠炎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的活化及其与炎症标志物的关系

    作者:袁柏思;金鑫鑫;路又可;刘炯;王少东;杨妙芳;汪芳裕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变化与炎症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25例UC患者和7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T细胞的比例及表型,并与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沉、CRP、白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UC及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8+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UC虽略高于对照组,但仅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RP和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UC活动期的血小板计数、CRP、血沉和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D3+、CD8+T细胞比例与CRP、血沉呈明显正相关,CD4+比例与CRP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UC患者外周血T细胞活化,并与炎症相关指标CRP和血沉呈正相关.

  • D-IBS与FD重叠征大鼠精神状态、胃肠激素水平改变

    作者:全俊;严晋;丁懿;陈磊;陈齐鸣;朱海杭;张旭东;卜平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重叠征动物模型的精神状况及其与脑肠肽、细胞因子水平差异的相关性.方法 将5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大鼠正常组及造模组行为变化、血浆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5-羟色胺(5-HT)、内毒素(ET)、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D-IBS与FD重叠征大鼠糖水消耗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平均活动速度显著降低(P<0.05),血浆SS显著降低(P<0.01),血浆VIP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浆5-HT及IL-10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中IL-2表达阳性细胞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单纯D-IBS组比较,FD+ D-IBS组(B组)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D-IBS与FD重叠征大鼠模型存在精神异常;其症状重叠可能与血浆VIP、ET水平升高及SS降低有关,与精神异常、血浆IL-10水平及结肠组织IL-2免疫反应细胞无明显相关性.

  • 炎症性肠病的凝血功能研究

    作者:汪亮;何莉

    目的 比较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凝血功能差异.方法 研究纳入51例IBD患者为试验组,26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蛋白C、蛋白S、活化蛋白C抵抗(APCR).结果 2例UC患者有血栓史.试验组PT、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纤溶酶原、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蛋白C、蛋白S、纤溶酶原、血小板水平与疾病活动度、IBD分类密切相关.结论 IBD凝血功能异常为疾病进程继发性改变,且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RIP3在小鼠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贾振宇;沈家庆;许春芳

    目的 探讨RIP3参与的程序性细胞坏死在小鼠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 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模型组自由饮用5%葡聚糖硫酸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4d,再自由饮用无菌水3d;正常组自由饮用无菌水7d.每天检测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于7d后处死小鼠,取出结肠,测量结肠长度;结肠HE染色进行病理学评分;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IL-1β、IL-6、RIP3、TNF-α在结肠中的表达;运用免疫组化检测RIP3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位置.结果 模型组结肠长度显著短于正常组(P<0.001);病理学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模型组炎症因子IL-1β、IL-6表达量较正常组增高(P <0.05);RIP3、TNF-α表达量较正常组增高(P <0.05);RIP3主要表达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中.结论 在小鼠结肠炎中存在TNF-α/RIP3信号通路上调,RIP3参与的程序性细胞坏死可能是导致结肠炎的一个重要机制.

  • 结肠黏膜褪黑素受体表达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晓敏;罗云;江敏;吴跃龙;施月芳;桂琴

    目的 研究结肠黏膜褪黑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MR)与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IBS入选标准参照罗马Ⅲ标准,IBS患者90例(IBS-D 46例,IBS-C 44例),正常对照者19名,进行电子肠镜检查,均在直乙状结肠交界处取活检做MR免疫组化检查,并记录IBS症状积分.结果 IBS-C患者结肠黏膜MR表达(2.48±0.63)高于正常对照组(2.05±0.78)、IBS-D组(1.41±0.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患者MR表达与IBS症状相关(P =0.024,r=0.238).结论 IBS患者结肠黏膜MR表达异常,与IBS症状相关,提示可能与IBS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有关.

  • 多库酯钠片改善孕产妇通便行为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郭翠梅;范玲;蔺莉;刘晓巍

    目的 研究多库酯钠片辅以适度活动治疗孕产妇便秘的临床疗效.方 法将12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多库酯钠片并辅以适度活动;对照组:不使用药物,仅生活调理.治疗过程中及结束后各随访一次.结果 用药后各时间点排便困难感、大便次数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大便性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2).用药1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6).用药2周后(试验组vs对照组:98.39% vs 80.00%,P=0.0034)、用药结束(试验组vs对照组:98.63%vs 77.55%,P=0.000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库酯钠片辅以适度活动对治疗孕产妇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强;卓其斌;陈良;黄玉仙

    胰高血糖素样肽-l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GLP-1 RAs)是基于肠促胰岛素的一种新型降糖药物.新的研究表明GLP-1 RAs可以通过改善肝酶水平、减少肝脏脂肪含量、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及治疗代谢综合征等方面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病情.GLP-1 RAs可能成为NAFLD患者很有前景的药物治疗方法,因此本文概述了GLP-1RAs在治疗NAFLD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以便临床医师对NAFLD的治疗有更多的了解.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舒泳翔;吴鹏波;郭芳;袁早送;谭诗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类似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病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脂肪性肝纤维化,后可能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仍以“二次打击”学说为基础,但近年来研究表明肠肝轴、幽门螺杆菌感染、自噬与凋亡、脂肪因子、遗传变异、个人因素等均参与NAFLD的发生发展.本文就上述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回顾.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多种指标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作者:阎雪燕;张川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多种指标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200例NAFLD患者,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100名,对两组的一般资料、生化检测、血清瘦素进行检测.结果 NAFLD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为(2 852.21±2011.48)μg/L,健康体检者为(1 527.32±1 592.58) 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82,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NAFLD患者的瘦素水平与年龄、体质量、腰围、臀围、FBG、TP、ALB、UA、TG、TC、LDL-C、ALT、AST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患者的臀围和LDL-C与血清瘦素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NAFLD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血清瘦素水平与LDL-C、臀围呈正相关.

  • PPAR-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

    作者:张少君;董小林

    目的 探讨PPAR-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4年8月30日,收集关于PPAR-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NAFLD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2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8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 697例病例和2 427名对照.其中5篇研究涉及亚洲人群,3篇涉及白种人群.Meta分析结果显示:PPAR-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种族的亚组分析也得到相同结果.结论 PPAR-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NAFLD的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清铁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的关系

    作者:刘志平;张金华

    目的 了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的关系.方法 选取108例NAFLD患者及8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NAFLD组及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分别检测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脂、ALT、AST、GGT、SF、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NAFLD组BMI、TG、LDL-c、GGT、SF、FINS、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则低于对照组(P<0.05).HOMA-IR与SF、GGT、LDL-c、BMI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F、GGT、LDL-c及HDL-c是IR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NAFLD患者血清SF、GGT及LDL-c水平升高而HDL-c水平下降,SF、GGT、LDL-c及HDL-c的变化是IR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形成机理及其作用

    作者:王书会;韩继武

    目的 探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的机制及其在NAFLD中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只.正常组采取普通饲料饲养,实验组采取高脂饲料饲养,8周后确认造模成功.收集大鼠回肠内容物、肝、脾和淋巴结行细菌检测,抽取大鼠血液测定C反应蛋白(CRP)、脂多糖(LPS)、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游离脂肪酸(FFA)及血浆D--乳酸.取肝脏和回肠作病理切片.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血清LPS、TNF-α、FFA、CRP、MCP-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肠道出现了菌群失调、细菌移位及通透性增加,病理结果显示肠绒毛显著缩短、破坏,且较多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NAFLD小肠黏膜屏障具有损伤作用,致IETM,而内毒素水平的增高同样也会导致NAFLD.

  • 应用SNaPshot单碱基延伸反应方法检测多个目的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李裕碧;周永健;李瑜元;聂玉强;杜艳蕾

    目的 探讨9个目的基因多态性与不同程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关系.方法 选取102例NAFLD患者及92名健康人群,采用SNaPshot单碱基延伸反应测定所有研究对象9个目的基因的基因型,比较两组临床一般测量指标、生化检验指标及在基因型分布上的差异.采用B超将NAFLD患者分成轻、中、重度,并比较其基因型的差异.结果 除TNFα基因位点外,其余位点在NAFLD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均有差异,且PNPLA3基因rs738409位点G等位基因在重度NAFLD中频率较高.结论 PNPLA3基因rs738409位点G等位基因增加NAFLD易感性,并且与NAFLD严重程度相关.

  • PPARα激活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宗先;韩真;汪再炎

    目的 探讨PPARα激动剂WY14643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标准饲料喂养;Ⅱ组:高脂饲料喂养;Ⅲ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腹腔内注射WY14643 1 mg·kg-1·d-1.于实验第4周处死大鼠,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并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PPARα、Bsep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Ⅱ组大鼠血清TBA、TG、TC、AST、ALT较Ⅰ组升高(P<0.01),PPARα、Bsep mRNA和蛋白表达较Ⅰ组降低(P<0.05);Ⅲ组大鼠血清TBA、TG、TC、AST、ALT较Ⅱ组降低(P<0.05),PPARα、Bsep mRNA和蛋白表达较Ⅱ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PPARα激动剂WY14643可通过增高Bsep基因表达调节胆汁酸及脂质代谢而保护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FLD.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