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위장병학화간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郑州大学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09
  • 国内刊号: 41-122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15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段芳龄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食管病变内镜下治疗术后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陆恒;王松;陈简;杨妙芳;刘炯;汪芳裕

    目的 分析食管病变内镜下治疗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科167例经内镜下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患者资料,分析术后狭窄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21例患者出现术后食管狭窄,狭窄发生率为12. 6% ;与146例未发生术后食管狭窄患者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位置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食管病变长度明显高于未狭窄组[(41.2 ±28.7)mm vs (33.9 ±22.1)mm];食管病变环周范围越大,内镜治疗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率越高.结论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长度及环周范围是发生内镜治疗术后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

  • WWOX对胆囊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薛杨;魏莉娟;徐航

    目的 研究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 WW Domain-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WWOX)对胆囊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影响.方法 胆囊癌细胞株GBC转染过表达WWOX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WWOX)和对照载体(pcDNA3. 1),同时以不做转染的细胞为Control,qRT-PCR检测WWOX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WWO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水平,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pcDNA3. 1细胞中WWOX、MMP-2、MMP-9、Vimentin、E-cadherin水平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与Contro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pcDNA3. 1-WWOX中WWOX水平明显升高,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细胞中MMP-2、MMP-9、Vimentin水平下降,E-cadherin水平升高,与Contro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WWOX抑制胆囊癌细胞侵袭和迁移,下调细胞中MMP-2、MMP-9、Vimentin水平,提高细胞中E-cadherin表达.

    关键词: 胆囊癌 侵袭 迁移 WWOX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选择性胆管插管失败的影响因素及辅助插管价值探讨

    作者:马镇坚;王小忠;许选;陈佩松

    目的 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中选择性胆管插管失败的影响因素,并对辅助插管的方式及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汕头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ERCP的患者122例,分析选择性胆管插管失败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选择性胆管插管失败的患者进行不同辅助插管并记录其成功率,对术后急性胰腺炎(postoperative acute pancreatitis,PEP)的发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常规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为81. 1% (99/122),导致选择性胆管插管失败的危险因素为十二指肠乳头长且松弛、胆总管弯曲成角.常规选择性胆管插管失败者分别采用经胰管预切术辅助插管(11例)和双导丝插管术进行辅助插管(12例),总插管成功率提升至92. 6% (113/122),且经胰管预切术辅助成功率明显高于双导丝插管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113例插管成功者中,发生PEP 11例,其中单纯常规插管者5例(5. 1% ),发生率明显低于联合经胰管预切术(4例,50. 0% )及双导丝辅助插管术(2例,33. 3% ),且双导丝辅助插管者PEP发生率低于经胰管预切开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应在行ERCP前评估患者的十二指肠乳头及胆总管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插管方式,减少PEP的发生.

  • 一种高效廉价的H.pylori根除方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铋剂四联疗法

    作者:李颖怡;章瑞南;孙芳;曹海霞;汪余勤;范建高

    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甲硝唑铋剂四联方案在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感染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 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行H. pylori根除治疗且治疗后行13C呼气试验复查的患者共622例,其中左氧氟沙星+甲硝唑铋剂四联组442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铋剂四联组11例,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铋剂四联组21例,阿莫西林+甲硝唑铋剂四联组11例,左氧氟沙星三联组137例,比较各组方案的H. pylori根除率及成本-效益比.结果 5个治疗组的根除率分别为91. 18% 、72. 73% 、76. 19% 、90. 91% 、81. 02% ,左氧氟沙星+甲硝唑铋剂四联方案根除率优于其他多数铋剂四联方案,且明显优于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在几个方案的成本-效益比比较中,左氧氟沙星+甲硝唑铋剂四联方案成本-效益比较低(2. 33).结论 左氧氟沙星+甲硝唑铋剂四联方案在H. pylori初治患者中可达到满意的根除率,且成本-效益比低,是经济、有效的新抗生素组合.

  • 功能未知基因C6orf120对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健;张曼卡;马慧敏;宋心成;何玲玲;李鑫

    目的 观察功能未知基因C6orf120敲除后对大鼠表型变化的影响,初步探究该基因的功能.方法 将雄性野生型( wild type,WT)大鼠作为对照组,C6orf120基因敲除(C6orf120 --)大鼠作为实验组,称量子代大鼠20 d体质量及观察子代生长情况.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肝组织TNF-α的转录水平.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6~8周WT大鼠和C6orf120 -/-大鼠肝脏组织 TNF-α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WT大鼠相比,C6orf120 -/-子代大鼠出生20 d体质量显著降低(t=5. 292,P<0. 0001).成年C6orf120 -/-大鼠TNF-α、Cleaved caspase-3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WT大鼠(P=0. 0172、0. 0301).结论 基因C6orf120可能对大鼠肝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抗炎和抗凋亡有关.

  •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慢性胃部病变中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春春;罗和生;成镀;张维兰;田景媛

    目的 分析不同胃部病变发生情况下血清胃蛋白酶原( pepsinogen, PG)表达水平,为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一定帮助.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患者372例,包括312例胃部病变患者和60例无胃部病变者(对照组).根据胃部病变不同可分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感染、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前病变、胃癌,其中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组、糜烂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复合溃疡组;胃癌前病变包括胃息肉组及残胃吻合口炎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血清 PG( PGⅠ和 PGⅡ)表达情况,并求 PGⅠ与 PGⅡ的比值(PGR),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对各组的PG水平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H. pylori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PGⅠ、PGⅡ水平及PGR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胃炎各组中,浅表性胃炎组PGⅠ、PGⅡ水平及PGR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糜烂性胃炎组与对照组比较,PGⅠ水平、PGR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PGⅡ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萎缩性胃炎组PGⅠ、PGⅡ水平及PGR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 05).在消化性溃疡各组中,胃溃疡组患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PGⅠ、PGⅡ水平均明显升高(P<0. 05),PGR值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对照组比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及复合溃疡组PGⅠ、PGⅡ水平及PGR值明显升高(P<0. 05).在癌前病变中,胃息肉组与对照组相比,PGⅠ水平及PGR值均显著升高(P<0. 05),PGⅡ水平也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残胃吻合口炎组PGⅠ、PGⅡ水平和PGR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 05).胃癌组与对照组比较,PGⅠ水平、PGR值均明显下降(P<0. 05),PGⅡ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PGR值的联合运用可有助于慢性胃部疾病的筛查、诊断及鉴别,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意义.

  • 内镜下上消化道内异物取出688例临床分析

    作者:罗晓雅;刘亮;张澍田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方法,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688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临床及胃镜资料,分析异物嵌顿部位、大小、形状及所选用的不同器械取出方法,比较不同类型异物取出率的差异,计算食管破裂、食管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688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总体成功率96. 2% (662/688),其中异物钳取异物占78. 4% (519/662);圈套器取异物占8. 9% (59/662);螺旋网篮取异物占2. 6% (17/662),活检钳取异物占0. 8% (5/662),五爪钳取异物占0. 3% (2/662),内镜推送占9. 1% (60/662).结论 根据异物特点选择合适器械,设计合理的取出方法,可提高上消化道内特殊异物的取出率,避免外科手术,并降低并发症.

    关键词: 上消化道 异物 胃镜
  • 长链非编码RNA HNF1A-AS1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魏亚玲;何娜;柏建安;汤琪云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 肝细胞核因子1 alpha反义链1(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1 al-pha-antisense 1, HNF1A-AS1)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GEP-NEN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人全转录组芯片技术获得3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G-NENs)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之间的多个差异表达lncRNA,并从中筛选出HNF1A-AS1作为本实验的目标lncRNA分子;采用qRT-PCR验证芯片结果的可靠性;采用质粒转染、MTT法、迁移实验检测HNF1A-AS1对GEP-NENs细胞系LCC-18和BON-1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HNF1A-AS1过表达对于GEP-NENs细胞系上皮间质转化(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人全转录组芯片结果显示,HNF1A-AS1在3例G-NENs组织中的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平均差异倍数=2. 07,P<0. 05),且qRT-PCR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表明芯片结果真实可靠. LCC-18 和BON-1 细胞转染pcD-NA3. 1-HNF1A-AS1后均能显著上调两种细胞内部HNF1A-AS1 的RNA表达水平(P均<0. 001). LCC-18 和BON-1 细胞过表达HNF1A-AS1后,两种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均<0. 05). LCC-18过表达HNF1A-AS1之后细胞内间叶细胞标志物β-catenin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明显下调,而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均<0. 05).结论 HNF1A-AS1可能通过影响GEP-NENs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和EMT过程参与GEP-NENs的发生、发展,可能是GEP-NENs诊断新指标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 急诊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丛勇;刘江涛;郭亮亮;李超;赵义名;孙旭阳;王淑芳;孙刚

    目的 探讨急诊部分脾栓塞术(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PSE)救治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EGVB)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连续收治的9例肝硬化急性EGVB患者,24 h内进行肝静脉压力梯度( 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 HVPG)测定并采用急诊PSE治疗,以HVPG降低20%或低于12 mmHg为目标,观察1周内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1周后序贯内镜治疗.结果 9例肝硬化急性EGVB的患者均成功接受PSE术,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53. 78 ± 13. 01)岁;脾脏栓塞体积40% ~60% ,HVPG由术前(14. 82 ± 3. 93)mmHg下降到(12. 11 ± 3. 69)mmHg(平均降低18. 62% ).术后1周再出血率为0,除一过性腹痛、发热以外,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通过HVPG测定指导下的急诊PSE对肝硬化急性EGVB的患者具备一定的可行性;通过降低HVPG到目标值,实现近期止血效果,为后续的内镜治疗创造机会.

  • 超声影像技术与FibroTouch在体检中的应用

    作者:徐信;孙亚玲;朱丽琴;杨玲;杨锐

    目的 探讨脂肪肝人群中FibroTouch检测结果与肝脏B超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获取762例进行FibroTouch检查的脂肪肝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颈部血管B超、肝脏B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脂肪衰减参数(fat attenuation parameter,FAP)及肝脏硬度值( 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等资料,分析受检者以上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BMI≥24 kg/m2的受检者FAP和LSM显著高于<24 kg/m2的受检者;TC≥1. 7 mmol/L的受检者FAP和LSM显著高于TC<1. 7 mmol/L的受检者;TG≥5. 2 mmol/L的受检者FAP高于TG<5. 2 mmol/L的受检者;轻度以上脂肪肝的受检者FAP和LSM均高于轻度脂肪肝的受检者;年龄≥40岁的受检者FAP和LSM均高于年龄<40岁者;随着年龄的增长, FAP及LSM的数值在升高,颈部血管斑块阳性率也在升高;FAP和LSM均与肝脏B超结论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BMI、TG和肝脏B超是FibroTouch检查的敏感指标,FibroTouch作为肝纤维化及脂肪含量的无创量化检查,以上四个与之相关性很高的敏感指标结果的异常,可提示体检者做肝脏硬度及脂肪含量的进一步检查;随着年龄的增长,FAP及LSM升高的受检者,应注意颈动脉硬化的风险;肝脏B超结论与FAP和LSM数值均呈高度正相关,FibroTouch对于肝脏检查的准确性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 早期食管癌的筛查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路璐;徐洪雨

    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由于其缺乏早期临床症状使得早期的诊断治疗十分困难.现阶段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白光内镜、色素内镜(chromoendoscopy,CE)、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治疗方法主要有套扎式EMR(ligation-assisted EMR)、透明帽吸引EMR法(cap-assisted EMR)、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multiband mucosectomy device,MEM)、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得到广泛推广.本文对早期食管癌的筛查诊断及治疗的诊断作一概述.

  • 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进展

    作者:陈娜;周中银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 PPC)多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胰腺损伤和胰管梗阻等,大部分经保守治疗后均可自行消退,少数囊肿短时间内增大或有临床症状的常常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否则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并危及生命.由于PPC的病因、病程、大小、解剖位置及并发症的不同,其治疗也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充分把握治疗指针,以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治疗PPC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保守治疗、内镜下囊肿引流、腹腔镜手术引流、传统手术治疗、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中医药治疗等,疗效各异,本文就PPC的各种治疗方法作一概述.

  • 窄带成像技术和蓝激光成像技术在结直肠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曲浩;崔俊;黄留业

    窄带成像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NBI)和蓝激光成像技术(blue laser imaging,BLI)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型内镜系统,较白光内镜具有更清晰的分辨率.其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已被应用于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及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等疾病的诊断.本文对NBI和BLI在结直肠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炎症性肠病合并强直性脊柱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飞越;刘通;高攀;费素娟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其发病往往伴有肠外表现,强直性脊柱炎为其中重要的一种,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及负担.本文简单介绍两者之间的临床、免疫及基因关联,并将1例IBD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病例报道如下.

  • 双气囊小肠镜诊治胶囊内镜滞留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印安宁;曾智;郑勇斌;刘军;赵亮;丁一娟;于红刚

    通过复习国内外文献,结合并分析我院1例双气囊小肠镜诊治胶囊内镜滞留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要点,以期为小肠疾病检查方式的选择提供帮助.

  • 胰腺未分化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钱波;李杨;徐敏

    本文通过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胰腺未分化癌病例并检索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胰腺未分化癌的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

  • 胶囊类药物致食管溃疡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钟梓尤;李健;周政文

    通过对1例胶囊类药物所致食管溃疡的病例分析,探讨药物性食管溃疡的临床、内镜特征及诊治体会.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道

    作者:武育卫;王志强;李富林;徐美珍

    食管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临床少见.现报道1例我院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后残留,追加外科手术完整切除成功的案例.

  • BK表达在雌二醇介导的大鼠结肠平滑肌收缩中的作用

    作者:姜玲;汤玉蓉;熊文婕;俞汀;沈小雪;张灵;林琳

    目的 探讨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在17β-雌二醇(E2)介导的大鼠结肠平滑肌收缩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4只雌性SD大鼠去除双侧卵巢后背部皮下埋植30 mm硅胶管,内含不同溶液.随机分为以下4组:(1)对照组:溶剂玉米油;(2)E2组:含质量浓度为0.3 g/L的E2,使血清E2保持在生理浓度;(3)EI组:含相同浓度E2及E2抑制剂(ICI 182780);(4)牛血清白蛋白结合E2 (BSA-E2)组:含质量浓度为0. 3 g/L的BSA-E2.各组干预14 d后,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及qRT-PCR检测结肠平滑肌组织BK分布及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BK与α肌动蛋白共表达.不同时间及不同浓度E2刺激后,Western blotting及qRT-PCR检测结肠平滑肌细胞(SMCs)中BK表达;检测E2、雌激素受体阻断剂ICI 182780、BSA-E2、雌激素α受体激动剂PPT及β受体激动剂DPN对结肠平滑肌BK表达的影响.结果 E2组结肠平滑肌BK表达高于对照组、EI组及BSA-E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肠SMCs上存在BK. 50 nmol/L E2刺激24 h可显著促进BK表达.与对照组相比,E2组、雌激素β受体激动剂DPN组均可上调结肠SMCs BK表达(P<0.05). EI组、BSA-E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E2可上调BK表达,此作用可由β受体介导.

  • 单发与多发结肠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作者:张莉;潘晓莉;任宏宇;刘俊

    目的 对比分析单发与多发结肠息肉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武汉协和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1 260例经病理诊断明确的结肠息肉切除患者,按照镜下息肉数目分为单发息肉和多发息肉两组,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既往史、息肉数目、息肉的病理类型,比较单发与多发结肠息肉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结果 1 260例结肠息肉患者中,单发结肠息肉856例,多发结肠息肉404例.无论是单发还是多发息肉,在男性患者中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 05);<50岁年龄组的单发息肉检出率高于≥50岁年龄组,而在≥50岁年龄组中多发息肉的检出率高于<50岁年龄组(P<0. 01);无论是单发息肉还是多发息肉,在有症状患者中的检出率均高于无症状患者(P<0. 01);以腹泻、便血为首要症状的患者中多发息肉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发息肉(P<0. 01).绒毛状腺瘤和增生性息肉在多发息肉中的检出率高于单发息肉,其余病理类型均在单发息肉中的检出率高于多发息肉(P<0. 05).结论 结肠息肉好发于男性,高龄、首发症状为腹泻及便血者有更高的多发息肉检出率,绒毛状腺瘤和增生性息中肉多发息肉的检出率高于单发息肉,临床中对此类患者行内镜检查时,应更为仔细,降低多发息肉的漏诊率.

  •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不同给药方式对上午行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效果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作者:杨娅;常江;宋丽君;庄琳;杨晓琳;石保平

    目的 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oly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s powder,PEG-EP)不同给药方式对上午行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准备效果及耐受性.方法 将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拟行结肠镜检查的144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于结肠镜检查前1d晚上一次性给予2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B组患者于结肠镜检查当日早上一次性给予2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C组患者分别于结肠镜检查前一晚及结肠镜检查当日早上各给予1 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进行肠道准备.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睡眠干扰情况、重复检查意愿及回盲部插镜率.结果 A、B、C三组患者的肠道准备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三组患者肠道准备效果的I级率比较,C组明显高于A、B组(P<0. 05);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B两组(P<0. 05),且C组患者睡眠干扰较A、B两组低(P<0. 05),患者依从性好,其中A、C两组患者重复检查意愿高于B组(P<0. 05).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小剂量分次给药法用于结肠镜前肠道准备,相较于单次大剂量给药法,可获得相当的肠道准备有效率及回盲部插镜率,但肠道准备质量I级率较高,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睡眠干扰小,患者重复检查意愿高.

  • 虎杖苷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其对Hedgehog通路影响

    作者:吕婷婷;杨雷;沈磊

    目的 探讨虎杖苷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及其对结肠组织中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置空白组、模型组、药物干预组(虎杖苷15 mg/kg、30 mg/kg、45 mg/kg)5组,每组6只;小鼠自由饮用质量浓度为30 g/L的DSS共7 d组建UC模型,空白组正常饮水的同时予质量浓度为9 g/L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7 d;模型组造模同时予质量浓度为9 g/L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7 d;药物干预组造模同时分别予虎杖苷15 mg/kg、30 mg/kg、45 mg/kg,腹腔注射7 d.观察小鼠结肠炎相关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和结肠组织病理评分,RT-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的炎症因子IL-6、IL-17、TNF-α、IL-1β、IL-23,同时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Hedgehog信号通路的转录因子Gli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和药物干预组中DAI降低(P<0. 05);虎杖苷药物干预后结肠病理损伤明显改善;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组(中、高剂量)中的炎症因子IL-6、IL-17、TNF-α、IL-1β、IL-23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 05),同时药物干预组中Gli1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虎杖苷对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上调Hedgehog信号通路有关.

  •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基因对结直肠癌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李艳;徐智媛;程宇;杨晋辉

    目的 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2,RIP2)基因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染色(IHC)法检测CR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RIP2、基质裂解蛋白和明胶酶B的表达.分析患者病理情况、RIP2、基质裂解蛋白和明胶酶B的关联性;利用RNAi技术抑制CRC细胞株HCT116中RIP2的表达,比较转染前后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CRC组细胞中RIP2、基质裂解蛋白和明胶酶B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5);RIP2的表达与CRC细胞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的转移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 05);CRC肿瘤细胞中RIP2、基质裂解蛋白、明胶酶B三者表达均呈正相关(P<0. 05);选择性抑制RIP2的表达后,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且基质裂解蛋白和明胶酶B的表达均明显降低.结论 CRC细胞中的RIP2能够通过上调基质裂解蛋白和明胶酶B的表达,提高CRC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 胃液中α1-抗胰蛋白酶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申停停;宋健;张花莲;王群英;苑刚;董东方

    目的 检测胃癌及胃癌高危患者胃液中α1-抗胰蛋白酶(AAT)浓度,探讨胃液中AAT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入选165例胃癌及胃癌高危患者的胃液,所有入选者行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患者胃液中AAT浓度,根据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胃癌组30例,消化性溃疡组62例(包括胃溃疡2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1例),胃炎组73例(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共28名.比较各组胃液中AAT浓度高低,确定其用于胃癌诊断的佳临界值,评价胃液中AAT检测用于胃癌诊断的价值.结果 胃癌组胃液中AAT浓度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消化性溃疡组胃液中AAT浓度高于对照组和胃炎组,低于胃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胃炎组与对照组胃液中AAT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AAT浓度检测用于胃癌诊断的效果评价:敏感度为83. 3% 、特异度为98. 8% .结论 胃癌患者胃液中AAT浓度显著升高.胃液中AAT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较大,可以考虑作为胃癌标志物用于胃癌筛查.

  • 阿托伐他汀调控MMP-9、Cleaved Caspase-3、Bcl-2和Bax蛋白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玲;周巧直;王晓燕;吴云娜;樊爱平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胃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胃癌SGC-7901细胞,加入终浓度为0、20、60和100 μmol/L的阿托伐他汀,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MMP-9、Cleaved Caspase-3、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阿托伐他汀能够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阿托伐他汀作用48 h后,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蛋白和Bax蛋白的表达浓度依赖性升高,S期细胞比例、G2/M期细胞比例、MMP-9蛋白和Bcl-2蛋白浓度依赖性降低.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G0/G1期阻滞、上调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和下调MMP-9和Bcl-2蛋白有关.

  • 加强基于胃癌分子分型的抗癌药物选用和新药研发

    作者:刘莎;李娅;王斌;陈东风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用药选择和新药研发挑战大,科学的分型体系对于合理用药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胃癌分型体系依据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包括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和WHO分型,但这些分型方法不能满足肿瘤精准医学的需求,且指导意义有限.依托人类癌症基因组计划和深度测序技术,国际上已经建立起多种胃癌分子分型体系,其中包括较为公认的癌症基因组图谱 (TCGA) 分型和亚洲癌症研究组织(ACRG)分型等.不同胃癌分子亚型具有明确的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和分子表达谱特征,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此领域新进展,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选择,并启发新药研发.本文简述本领域的前沿进展,探讨临床上基于胃癌分子分型的药物选择及新药研发策略,迎接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新突破,展望肿瘤精准医疗的新时代.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董雨;党旖旎;张国新

    目的 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5月31日,比较ESD与外科手术对于早期胃癌疗效的临床研究. 2名研究者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筛选、评价质量及提取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相关文献,共2 446例患者,其中ESD组1 339例,外科手术组1 107例,固定效应模型下Meta分析结果显示,ESD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较外科手术更少(OR=0. 41,95% CI: 0. 30~0. 56,P<0. 05).在并发症中,与外科手术相比,经ESD治疗的患者更易发生穿孔(OR=4. 65,95% CI:1. 49~14. 49,P<0. 05),但术后腹腔内脓肿发生更少(OR=0. 16,95% CI:0. 03~0. 73,P<0. 05),所有术中穿孔均经内镜或外科保守修补后愈合. ESD与外科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 09,95% CI:0. 75~1. 58,P>0. 05).与外科手术相比,ESD总住院时间更短(WMD= -5. 03,95% CI:-5. 13~ -4. 94,P<0. 05).结论 尽管ESD与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但ESD治疗住院时间更短,外科手术相关的总体并发症发生更少.因此对于早期胃癌,ESD是一个更值得考虑的治疗方法.

  • 早期胃癌合并胃黄色瘤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王燕;郑勇;陈卫刚;李秋晨;张海桢;田书信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 EGC)伴胃黄色瘤( gastric xanthelasma, GX)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初次行胃镜检查(排除胃、食管、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及术后放化疗者)且年龄≥40岁非癌患者共51 780例,其中GX患者528例.初次行胃镜检查的EGC患者共179例,把EGC患者分为伴GX组和不伴GX组,统计两组的年龄、性别、胃黏膜萎缩程度、幽门螺杆菌感染( H. ylori)情况,以及EGC伴GX在胃部的分布情况.结果 GX在EGC患者中所占的比率大于在非癌患者中所占的比率(P<0. 05). EGC合并GX的发生与患者性别、H. pylori感染、胃黏膜萎缩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EGC合并GX的独立危险因素(OR=2. 367,95% CI:1. 2286~1. 3636,P=0. 042).结论 GX可能成为EGC发生的一个警告信号.

  • 胃腺癌组织中CD44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马怡晖;王青杰;黄培;高汉青;王丰;李珊珊

    目的 检测胃腺癌组织中CD44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表达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63例胃腺癌及20例正常胃黏膜石蜡标本中CD44和EGFR的表达,分析二者与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63例胃腺癌标本中,CD44和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 2% (103/163)和38.7%(63/163),而在20 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 0% (1/20)和15. 0% (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D44的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均<0. 05),EGFR的表达与Lauren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均<0. 05);相关性分析表明,CD44与EGFR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0. 233,P=0. 002).结论 CD44和EGFR在胃腺癌的进展、转移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有助于更好地评估胃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和处理提供依据.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