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위장병학화간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郑州大学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09
  • 国内刊号: 41-122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15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段芳龄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胃食管反流症状与Barrett食管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戴结;胡炳德;赵晓玲;梁丁保;徐林生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症状与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MD Consult、CNKI、WanFang Data和CBM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6月,查找GER症状与BE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于病例组(BE组)和对照组(非BE组)的来源不同,故将高质量的样本设计即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来源于未经内镜检查的研究志愿者标记为“A型设计”,而以具临床指征而经内镜检查的患者为来源的样本设计标记为“B型设计”,将BE来源于具有临床指征而行内镜检查者而对照组来源于未经内镜检查的研究志愿者的设计标记为“A/B型设计”.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对各研究进行数据合并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27个研究,合计l 481例BE患者和38 419例非BE患者.其中16个研究为“B型设计”,7个研究为“A型设计”,剩余4个研究为“A/B型设计”.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的GER症状与BE关系的OR=2.45 (95% CI:1.55 ~3.87,P =0.0001),但结果具有明显异质性(P<0.00001,I2=89%).对BE长度和样本设计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在“B型设计”研究中GER症状与短节段BE(SSBE)关系的OR=1.70(95% CI:0.85 ~ 3.39,P=0.014),而与长节段BE(LSBE)关系的OR =2.07(95%CI:0.75~5.73,P =0.016);在“A型设计”研究中按BE长度分层解决了异质性问题,GER症状与LSBE关系的OR=5.38(95% CI:2.22 ~ 13.04,P=0.0002),与SSBE关系的OR=1.10(95% CI:O.74~1.65,P=0.64).结论 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质量研究中,GER症状增加LSBE发病风险,而与SSBE无明显相关性.GER症状可作为预测LSBE的一个可靠指标.

  • 氨基水杨酸类联合微生态制剂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作者:车军;贾泽博;王永席;翟红兵;王莎莎;马锦屏;苏丽萍;王欣

    目的 探讨氨基水杨酸类联合微生态制剂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效果,为UC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收集2014年01月-2015年01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用美沙拉嗪的同时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维持治疗1年.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30%)明显优于对照组(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8及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s-CRP、IL-8及TNF-α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基水杨酸类联合微生态制剂对UC的维持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血脂及身体质量指数与结直肠息肉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郭子皓;展玉涛;王凝;张川

    目的 探讨血脂及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结直肠息肉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5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结直肠息肉切除的24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与血脂及BMI的关系.结果 绒毛状管状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组高脂血症发生率为64.7%,高于管状腺瘤组(36.2%)、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组(45.9%).绒毛状管状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组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2.24±2.50) mmol/L高于管状腺瘤组[(1.29±0.96) mmol,P<0.05]、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组[(1.40±0.72) mmol/L,P<0.05],三组间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异型增生组血清TG水平(1.79±2.26) mmol/L高于非异型增生组[(1.38±0.86) mmol/L,P<0.05],BMI略高于无异型增生组[(24.45 ±4.34 vs 24.07±3.52) kg/m2,P<0.05],两组血清TC、HDL及LD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TG血症可能与病理类型较差的结直肠息肉(如带绒毛结构的腺瘤或有异型增生的腺瘤)有关.

  • LI-cadherin和galectin-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子荣;丁晓茜

    目的 探讨肝肠钙粘连蛋白(liver-intestine cadherin,CDH-17,LI-cadherin)和半乳糖苷凝集素-3(galectin-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食管鳞癌组织和5例非癌食管黏膜组织中LI-cadherin和galectin-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LI-cadherin和galectin-3在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59%和73.53%,而在非癌食管黏膜组织中LI-cadherin不表达.LI-cadherin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galectin-3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TNM分期无关(P>0.05).LI-cadherin与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17,P=0.001).结论 LI-cadher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判断转移和预后的标志物,有望成为食管癌治疗的新靶点.

  • 5例非典型性异位胰腺内镜分析

    作者:左利平;庄坤;张欣;邬小平;王娟红

    目的 探讨非典型异位胰腺的的临床及内镜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对5例术前误诊,后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肠异位胰腺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5例异位胰腺的内镜、超声内镜及CT下各种特征性表现,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5例患者在术前分别拟诊为间质瘤、囊肿、胃癌、脂肪瘤、早期胃癌.后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异位胰腺.结论 典型异位胰腺的某些特殊类型易与其他病变混淆.只有逐步积累,认真总结、归纳,才能不断提高胃肠异位胰腺的诊断水平.

  • 食管动力学障碍不同亚型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

    作者:李莉;郭子皓;郭宝娜;陈婧;姜佳丽;展玉涛;张川

    目的 探讨食管动力学障碍不同亚型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40例GERD典型症状患者,全部行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igh-resolution manometry,HRM)和24 h食管动态pH阻抗监测,根据HRM结果,分为动力正常组、失蠕动收缩组、弱蠕动收缩组、间断收缩组.分析食管动力学障碍不同亚型及正常食管动力患者胃食管病理性反流情况.结果 40例典型GERD症状患者中动力正常组10例(25.0%),失蠕动收缩组11例(27.5%),弱蠕动收缩组19例(47.5%),间断收缩组30例(75.0%).失蠕动收缩组及弱蠕动收缩组反流次数明显多于食管动力正常组(96.7 ±65.5、92.7±49.1 vs 69.5±31.3,P<0.05),以弱酸反流(53.3 ±52.2、47.7±34.6 vs 20.3±15.3,P<0.05)为主;而病理性酸暴露程度无明显差别.与食管动力正常组相比,间断收缩组患者总pH <4时间(%)明显升高(8.4±3.9vs 14.3 ±7.6,P<0.05);DeMeester评分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9 ±43.9 vs 50.6±60.6,P>0.05).结论 食管收缩力差的患者更易出现反流次数增加且以弱酸反流为主;而食管收缩模式障碍的患者则与食管远端酸暴露更为相关.

  • 抑癌基因p53、凋亡抑制基因Bcl-2、促凋亡基因Bax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作者:朱玉侠;赵明星;姜登鸽;时永全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53、凋亡抑制基因Bcl-2、促凋亡基因Bax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探讨三种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IHC)方法对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9例并发肠上皮化生患者、90例异型增生患者、113例胃癌患者的p53、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胃癌组p5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Bcl-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伴肠上皮化生组(P<0.01);胃癌组Bax阳性表达率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Bcl-2、Bax基因蛋白表达在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发病部位及临床分期等方面差异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p53的过度表达是胃癌发生过程较早期事件,Bcl-2的表达逐渐增加,而Bax的表达逐渐下降,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凋亡抑制.

  • 嗜中性粒细胞通过分泌IL-22促进结肠上皮细胞的修复研究

    作者:赵海晴;谢子英;魏春华;赖续文

    目的 探讨嗜中性粒细胞通过分泌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刺激肠道上皮细胞分泌黏液蛋白的作用.方法 分离小鼠骨髓来源的嗜中性粒细胞,不同浓度的IL-23刺激中性粒细胞,检测IL-22 mRNA及蛋白合成;收集经IL-23刺激后中性粒细胞上清,将其作为条件培养基培养小鼠肠道上皮细胞CMT-93,检测CMT-93合成Reg3及MUC2的变化,并用IL-22中和抗体验证IL-22是否在条件培养基中起主要作用.结果 50 ng/ml IL-23即可显著诱导嗜中性粒细胞合成IL-22 mRNA,ELISA检测培养6h的嗜中性粒细胞上清,IL-22蛋白量为(92±19) pg/ml.条件培养基培养CMT-93细胞24 h,Reg3和MUC2的mRNA合成倍数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上升(11±3)和(14±5)倍,与单用IL-22诱导无显著差异,但使用IL-22阻断抗体后,条件培养基诱导CMT-93细胞合成抗菌肽的倍数分别降低至(2.4±0.8)和(2.1±0.5)倍.结论 嗜中性粒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IL-22在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分泌抗菌肽中起重要作用.

  • 胃酸与功能性消化不良

    作者:邓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胃酸分泌异常是参与FD发病的重要环节.抑酸是治疗FD的常用手段,但胃酸与FD之间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FD的抑酸治疗也存在诸多争议.

  • 肠道菌群与酒精性肝病

    作者:熊燕鹃;罗和生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许多西方国家肝硬化常见的病因.乙醇代谢所产生的中间产物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是ALD重要的发病机制.长期饮酒的患者,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数量增多,这将导致内毒素血症,使得免疫系统超活化.肝脏的Kupffer细胞表面有两种可以识别内毒素的受体表明了肠-肝轴的重要性,近年来正在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延缓ALD改变肠道菌群的进程.主要着力于抗生素、益生元、益生菌、合生元的合理利用.

  • 幽门螺杆菌与胃肠外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燕;乐嘉芳;周长宏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不仅与慢性胃肠疾病密切相关,且参与了许多胃肠外疾病的发展.H.pylori作为一种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可通过诱导炎症及免疫反应对呼吸、循环、血液、内分泌等系统疾病产生影响.本文将对H.pylori与胃肠外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神经肽参与NERD内脏高敏感外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陆会飞;牛小平

    内脏高敏感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重要发病机制,尤其在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ase,NERD)患者中.某些神经肽类物质如P物质(substance P,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在介导伤害性或非伤害性刺激致痛觉过敏的发生和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是参与痛觉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重要神经递质.新近研究显示,SP和CGRP在NERD患者食管黏膜中的表达明显增加,且与疼痛感觉阈值呈明显负相关,推测某些神经肽类物质可能共同参与NERD内脏高敏感的外周机制.

  • NMDA受体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谢冬冰;郭玉婷;栾海蓉

    NMDA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受体的一种亚型,参与体内神经发育、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可塑性、神经元的死亡等多种不同的生理、病理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NMDA不仅在神经系统发育、疼痛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参与非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胃肠运动,本文旨在通过了解其与胃肠道肿瘤及功能性胃肠病的关系,研究NMDA受体在其中的作用,为临床从NMDA受体途径治疗消化道肿瘤及功能性胃肠病提供新思路,并对此作一概述.

  • 经内镜黏膜下隧道技术切除食管神经鞘瘤1例

    作者:周琴;汪泳;孙亚敏

    常见的食管肿瘤为食管癌,食管良性原发性肿瘤很少见,约占所有食管肿瘤的2%.食管良性肿瘤80%以上为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罕见.现报道兰州军区总医院采用内镜黏膜下隧道技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切除食管肿物1例,经病理证实为食管神经鞘瘤.

  • 体内抑制库普弗细胞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大鼠肝损伤的影响

    作者:刘明颖;杨加彩;王英杰

    目的 观察体内抑制库普弗细胞对D-氨基半乳糖(D-Gal)所致大鼠肝损伤的影响,为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的防治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80只SD实验大鼠随机分为造模对照组和抑制库普弗细胞组,均以D-Gal 10 mg/kg腹腔注射诱导制成ALF模型,抑制库普弗细胞组24 h后经尾静脉按10 mg/kg注入氯化钆.72 h后分别检测造模对照组和抑制库普弗细胞组大鼠的肝功能、炎性因子,1周后切取肝脏组织行光镜及流式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抑制库普弗细胞组大鼠血清ALT、AST和TBIL及血清免疫学指标IL-6、IL-1β、TNF-α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P<0.05);抑制库普弗细胞组大鼠肝脏病变及肝细胞坏死程度显著低于造模对照组;抑制库普弗细胞组存活率显著高于造模对照组(P<0.05).结论 体内抑制库普弗细胞可明显减轻D-Gal所致大鼠的肝损伤,避免或抑制库普弗细胞激活可成为ALF治疗的策略之一.

  • ω-3脂肪乳剂用于危重患者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许振琦;黄强;周国庆;陈黎新

    目的 研究ω-3脂肪乳剂在危重患者肝功能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6例合并肝功能损伤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治疗中应用ω-3脂肪乳剂,对照组应用非ω-3脂肪乳剂.分别于治疗第0、1、4、7天监测患者当日高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和氧合指数,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中TNF-α、IL-6及IL-10水平,并统计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γ-GT)、预后指标(ARACHEⅡ评分、ICU时间、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4d、7d对照组的呼吸频率、心率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7d对照组的体温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4d、7d对照组氧合指数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1d、4d、7d治疗组的血TNF-α、IL-6和IL-10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d、4d、7d治疗组的血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d、7d治疗组的血TBIL和γ-G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RACHEⅡ评分均降低,治疗后7d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的预后随访发现两组的ICU时间、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ω-3脂肪乳剂能改善合并有肝功能损伤的危重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减轻炎症反应,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血栓弹力图联合常规凝血实验对乙肝患者成分输血的临床指导价值评价

    作者:杨晓冬;林桂花

    目的 比较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联合常规凝血实验对乙肝患者成分输血的评价效果,分析其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宁德市医院2011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55例乙型肝炎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TEG及常规凝血实验结果,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明确观察组TEG各项参数与常规凝血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指导精确成分输血的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ALB显著低于对照组,TBIL、ALT、AS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TT、PT、TT、INR、Fig、FD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PTA、PL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K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α角、MA、C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y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示,APTT、PT、INR与R、K呈正相关,与MA呈负相关,PTA、Fig、PLT与MA呈正相关,PTA与R、K呈负相关,INR与CI呈负相关,PTA、Fig与CI呈正相关(P<0.05),常规凝血实验室参数与Ly30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本研究共发现12例患者存在出血状态.观察组R异常率为19.35%,显著低于INR的异常率32.90%,其MA异常率为15.48%,显著低于PLT的异常率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联合常规凝血实验能够更精确地反映乙肝患者实际凝血状态,对指导临床成分输血方案的制定有积极意义,建议推广.

  •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夏天放;徐果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设定不同浓度的NE在不同时间内作用于HepG2细胞,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技术(flow eytometry,FCM)分析特定浓度下NE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E与HepG2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状态的关系;激光共聚焦法检测NE是否通过内涵体途径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结果 不同浓度的NE(20 nmol/L、40 nmol/L)作用细胞于不同的时间点(6 h、12 h、24 h、48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发现NE可以促进细胞增殖,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和时间效应关系(P<0.05);与HepG2细胞相比,NE/HepG2细胞经过15 μmol/L丝裂霉素(MMC)处理后,FCM检测凋亡率由(39.7±2.3)%降至(15.7±1.5)%(P<0.01);20 nmol/L NE、40 nmol/L NE分别处理细胞HepG2(NE/HepG2组)后p-AKT的水平显著提高(P<0.05),且实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0 μmol/L ly294002、10 μmol/L ly294002+ 40 nmol/L NE分别处理细胞HepG2后p-AKT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实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实验表明NE可以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且主要位于胞内靠胞膜侧,在应用细胞内吞作用抑制剂DYNASORE后,进入细胞内NE明显减少.结论 NE对HepG2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这一促进作用是通过NE进入肝癌细胞内增强信号通路PI3K/AKT中p-AKT的表达实现的.

  •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血钠比值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硬化治疗预后判断的价值

    作者:陈康部;张金平;李岳桓

    目的 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血钠比值(MESO指数)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s rupture andbleeding,EVB)患者内镜硬化治疗(endoscopic sclerotherapy,EIS)的生存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且首次发生EVB并行急诊EIS的肝硬化患者,分别计算每例患者入院当天的血钠比值(blood sodium ratio,MESO)指数、MELD-Na、终末期肝脏病模型(end-stage liver disease model,MELD)和Child-Turcotte-Pugh (CTP)评分值.分析MESO指数与MELD-Na、MELD、CTP评分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上述各模型判断行急诊EIS患者预后的准确性.获取各模型判断患者预后死亡风险的佳临界值.结果 随访3个月、12个月,生存患者与死亡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例患者随访3个月有5例死亡,死亡组MESO指数1.34 ±0.10,生存组0.49±0.11;随访1年死亡患者12例,生存组MESO指数0.36±0.14,死亡组1.26 ±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SO指数、MELD、MELD-Na和CTP评分对3个月预后评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0.857、0.854和0.786,对1年预后评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5、0.835、0.829和0.7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SO指数的佳临界值有较高的死亡风险判断价值.判断患者预后时,ROC曲线下面积值>0.800的模型,3个月为MESO(0.917)、MELD(0.857)、MELD-Na(0.854);12个月为MESO (0.885)、MELD (0.835)、MELD-Na(0.829).结论 MESO指数越高,死亡风险越大,MESO指数对肝硬化EVB患者行急诊EIS的3个月和1年预后的判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 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IL-6跨信号途径对PCNA表达的影响

    作者:韩红梅;李三强;卢华杰;张勇勇;王秀秀;马曌

    目的 研究IL-6跨信号途径在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BALB/c雄性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A组、B组、C组、D组),A组小鼠腹腔注射0.1 ml的PBS,B、C、D组小鼠均按500 mg/kg腹腔注射AAP溶液0.1 ml,C组小鼠提前1h腹腔注射0.1 ml浓度为10 μg/ml的IL-6跨信号途径的抑制剂sgp130Fc,D组小鼠提前1h腹腔注射0.1 ml浓度为0.5μg/ml的IL-6跨信号途径的激动剂Hyper-IL-6.48 h后处死小鼠取肝脏,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中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B组比较,C组小鼠肝脏损伤加重,D组小鼠肝脏损伤减轻.B、C、D组PCNA表达量明显高于A组(P<0-01),C组PCNA表达量低于B组(P<0.01),D组PCNA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 IL-6跨信号途径在A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促进PCNA的表达,它可能有减轻肝脏损伤、保护肝脏的作用.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进展期腺瘤

    作者:刘丽丽;王昕;余东亮;何玉琦;金鹏;盛剑秋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直径≥1.5 cm结直肠亚蒂及广基进展期腺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EMR治疗较大结直肠进展期腺瘤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陆军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结直肠息肉治疗病例,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结直肠亚蒂及广基进展期腺瘤,以腺瘤大小、位置、病理组织学和形态学为变量,分析腺瘤整块切除和术中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76例患者106枚腺瘤,男47例,女29例,平均年龄(60.9±10.8)岁;整块切除89枚(84.0%),术中少量出血23枚(21.7%),无穿孔及迟发性出血;术后随访观察52枚(49.1%),平均随访时间(6.4±3.9)个月,仅1枚(2.0%)腺瘤发现可疑残留,术后病理为炎性改变.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组织学分化(OR=3.4,95% CI:1.2 ~ 13.2)和腺瘤位于弯曲部位(0R=3.1,95% CI:1.0~12.6)是影响术中出血的主要因素;组织学分化(OR =5.1,95% CI:1.1 ~23.2)和腺瘤直径≥3.0 cm(OR =28.7,95% CI:1.1 ~749.8)是整块切除的危险因素.结论 EMR治疗直径≥1.5 cm结直肠亚蒂及广基进展期腺瘤整块切除率高,无迟发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中国青年大肠癌发病趋势分析

    作者:姜艳芳;魏志;孙自勤

    目的 探讨2004年-2009年我国青年大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总体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公布的2004年-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及2003年-2007年中国癌症发病与死亡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相关数据,计算20 ~39岁大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分析近年来我国青年大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变化趋势,比较城市与农村,男性与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差异.结果 2004年-2009年我国青年大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总体呈升高趋势,农村青年大肠癌发病率逐年降低;2004年-2009年城市青年大肠癌发病率高于农村,农村青年大肠癌死亡率相对较高;2003年-2007年全国及城市青年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农村青年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较结肠癌高.结论 近年来,我国青年大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习惯及日常饮食结构改变、生活压力过大、环境污染等有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中国青年大肠癌刻不容缓.

  • 结肠癌组织中ALDH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路;刘冰熔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8月-2014年5月结肠癌标本7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ALDH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ALDH1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浸润深度、Dukes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AL-DH1在结肠癌组织中有一定高表达率,其高表达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 结肠癌患者血清CEA、 CA199水平与手术治疗半年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王晓安;肖慧杰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癌相关糖抗原(CA199)水平与手术治疗半年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5年2月在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72例作为结肠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2名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了血清CEA和CA199的检测与阳性表达判定,同时进行手术治疗半年预后调查与临床资料的调查和分析.结果 结肠癌组的血清CEA和CA199含量及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72例患者中生存62例,死亡率10例,生存率为86.1%,CEA阳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CEA阴性患者,CA199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也明显低于CA199阴性患者(P<0.05).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EA阳性、CA199阳性、淋巴结转移、临床Ⅲ/Ⅳ期、肿瘤>5cm与结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半年预后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分析显示CEA阳性、CA199阳性、淋巴结转移、临床Ⅲ/Ⅳ期为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中呈现血清CEA与CA199高表达,而血清CEA与CA199阳性表达能导致患者手术半年生存率下降,成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用于辅助判断结肠癌的预后状况.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A1298C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董秋美;黎莹;黄赛花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etase,MTHFR)基因A1298C多态性与化疗有效率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Ⅳ期CRC患者75例,接受标准的FOLFOX6或XE-LOX方案化疗,化疗前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DNA测序法检测MTHFR基因A1298C多态性,观察不同基因型化疗有效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75例CRC者中,MTHFR1298 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1.3%、34.7%、4.0%,化疗有效率分别为39.1%、30.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型和AC/CC型化疗中位PFS分别为13.3个月、11.4个月,差异具有微弱的边际统计学意义(P =0.068).结论 MTHFR A1298C基因多态性和患者化疗后有效率无关.MTHFR 1298携带AA基因型的患者化疗后PFS略优于携带C基因型的患者.

  • Tiam1 mRNA定量检测与结直肠癌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刘少平;胡亚华;张海;张险峰;朱燕莉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癌组织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 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inducing factor 1,Tiam1) 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其与CRC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63例CRC患者癌组织、25例结直肠良性病变组织中Tiam1 mRNA的表达量,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63例CRC患者外周血中角质蛋白20(CK20) mRNA表达以评价外周血微转移,CRC患者术后预后随访3年,分析CRC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量与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外周血微转移阳性CRC组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外周血微转移阴性CRC组(P<0.01),两者均显著高于结直肠良性病变组(P<0.01);CRC组Tiam1 mRNA表达量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脏器转移及有否术后复发转移呈正相关,与术后生存期长短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量与外周血微转移相关(x2=11.866,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其是CRC外周血微转移独立的危险因素(Exp =5.782).结论 癌组织中Tiam1表达量升高与CRC外周血微转移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成为评价CRC预后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 大肠脱落细胞及其标记物筛查大肠癌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阳;余小舫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诊断和筛查可提高其手术切除率,目前的筛查手段主要有粪便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结肠镜、钡灌肠、CT等,然而这些筛查手段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近年来随着对结直肠息肉和腺瘤癌变过程中基因和表观遗传学改变认识的加深,人们开始对大肠脱落细胞及其成分进行检测,寻找便宜、安全、低格低廉、准确和依从性高的筛查方法.本文就大肠脱落细胞提取方法、脱落细胞及其成分检测的研究进展作一详细概述.

  • miRNA与结肠癌化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祝丹希;孟祥军

    结肠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排第四的肿瘤,我国结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处于上升趋势.对于结肠癌的治疗目前主要是外科手术加药物化疗,但化疗效果并不让人满意.研究发现miRNA与结肠癌化疗敏感性存在密切关系.增强关于miRNA与结肠癌药物敏感性的相关认识将帮助新型药物的开发、临床用药方案的合理制定.本文就miRNA对结肠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作一概述.

  • MRI在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卢倩颖;付旷

    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因其软组织分辨率较高,且可多参数、多方位成像,目前被公认为诊断直肠癌好的影像学方法.本文就直肠癌MRI技术、直肠癌的TNM分期、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价及局部复发的评估四个方面展开概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