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위장병학화간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郑州大学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09
  • 国内刊号: 41-122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15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段芳龄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病毒肝炎

    作者:刘紫锰;陈旻湖

    在乙型肝炎病毒被发现30年以来,世界上已超过20亿人口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每年有5 000万新发病例,每年大约有150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的肝硬化、肝癌[22].乙型病毒性肝炎已成为世界健康中的一大问题.过去人们认为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中,HBeAg与抗HBe的血清转换标着病毒多复制的降低,肝内炎症活动趋于缓解、静止.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约有10%~20%病人在血清转换后仍表现为持续的病毒高复制,转氨酶异常及肝内炎症活动,终导致肝纤维化、肝癌发生.

    关键词: 乙型肝炎 e抗原
  • RNA干扰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道荣;王丕龙;闫歌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相应基因的功能研究就显得日益重要.目前使用的手段有基因敲除和RNA干扰等.RNA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01年十大科技突破之一,现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为活跃的热点.它具有特异,高效和持久等特点,在分析和研究目的基因功能、抗肿瘤和病毒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因此该技术尤其适用于后基因组时代未知功能基因的分析,同时也为相关临床疾病的基因干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肝硬化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作者:万荣;吴云林

    生长激素(GH)是由脑腺垂体前叶嗜酸性粒细胞分泌的一种含1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多肽.肝脏是生长激素主要的靶器官.生长激素可直接与靶组织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另一方面,生长激素又可通过生长激素-肝-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GH-IGF轴),刺激肝、肾及其他部位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而间接发挥其生物学效应.肝硬化患者,尤其是晚期肝硬化患者往往存在肝脏的严重受损,其生长激素-肝-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功能必然发生改变.本文就肝硬化患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基础与临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慢性乙型肝炎病理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作者:于晓辉;赵连三;张秀辉;谭明珍;吴雄志;许倩;马颖;熊中华

    目的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活动度时,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决定性的依据,但由于难以普遍实施,故往往以病史、症状、体征、化验检查资料进行临床诊断.本研究旨在评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性.方法采用肝穿活检的方法,对肝组织进行镜下形态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作出相应的病理学诊断.临床与病理诊断作统计学Kappa检验与列联表关联分析.结果Kappa值=0.321(P=0.001),Spearman Correlation=0.425(P=0.001).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为64.81%,慢性乙肝轻度、中度、重度的符合率分别为90.00%、27.78.00%、50.00%.结论慢性乙肝病情活动度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不强,故对于没有禁忌症的患者应进行肝活检,特别是对于中、重度的患者,更应该行肝穿活检,以明确诊断,估计预后.

  • 不同类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

    作者:高月求;孙学华;章晓鹰;王灵台;李玉国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状态,了解肝功能、病毒负荷量同IFN-γ、IL-10、IL-2、IL-12和IL-18等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HBeAg阳性ALT异常者40例(A组),HBeAg阳性ALT持续正常者20例(B组),HBeAg及HBV-DNA阴性ALT正常者20例(C组),另外选择15例各型肝炎病原学标志检测均为阴性的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FN-γ、IL-10、IL-2、IL-12和IL-18水平.结果IL-2、IFN-γ、IL-12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HBeAg阳性ALT异常组IL-10明显高于其他组,HBeAg阳性ALT正常组IL-18明显低于HBeAg阳性ALT异常组,也低于其他组;血清IL-2在病毒量104~6组中的含量较其他各组明显偏高.血清IL-10在≤10组较其他组显著偏低.108组中IL-18的含量较其他各组明显偏低.IFN-γ、IL-12在各病毒量组中无显著差异.结论IL-10和IL-18水平与乙肝病毒感染状态和病毒量具有-定的相关性.

  •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TNF-α影响的初步探讨

    作者:俞富军;何生松;张淑玲;李淑利;陈永平

    目的通过拉米夫定快速抑制病毒复制从而降低血清中HBV DNA含量来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代表CTL免疫功能的免疫细胞因子TNF-α能否恢复.方法选择1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口服拉米夫定,每日1次,每次100 mg,疗程1年.在拉米夫定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抽血检查HBV DNA、肝功能、乙肝三系、TNF-α.结果完全应答组拉米夫定治疗后TNF-α升高,但仅治疗后6、12个月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应答组和无应答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同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通过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病毒含量能够恢复代表CTL免疫功能的免疫细胞因子TNF-α.

  • 苦参碱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活动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焦建中;聂青和;赵夏夏;王秦玲;葛勤利;王秀丽;冯雪梅

    目的探讨苦参碱和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51例活动性肝硬化患者,治疗组63例,苦参碱200 mg,静脉滴注,qd,8 wk为1疗程;拉米夫定0.1,qd,疗程1年,产生应答者继续服用药物半年.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轻重等方面皆具可比性.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肝纤维化指标及1、3、6、12个月的HBV-DNA变化.结果苦参碱和拉米夫定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下降,HBV-DNA的阴转率增加,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和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硬化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是抗病毒、抗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

  • 中国华北地区人群TAP1基因多态性与乙肝关联性的研究

    作者:李坤;戴悦;阴秀丽;綦素霞;宁涛;曹邦伟;徐昌青

    目的探讨华北地区人群TAP1基因SNPs与乙肝发生的关联.方法提取中国华北地区176例乙肝患者及该地区208例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TAP1基因包含Codon333、637片段,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健康个体基因型,用RFLP明确乙肝患者基因型.并采用PHASE1.0软件构建这两个多态性位点的个体单倍体型.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并进行多态性与乙肝风险关联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TAP1基因2个多态性位点在华北地区人群中具有多态性(均为A→G).其中Codon637多态性位点在两组人群中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较之野生型A/A,杂合型A/G OR=4.68(95%CI=2.99~7.33),纯合型G/G OR=6.34(95%CI=2.49~16.13);Codon333多态性位点在两组人群中无差异(P>0.05).在这两个位点所构建的单倍体型中,我们研究发现含有AG单倍体的个体在两组人群中具有高度差异(P<0.01),OR=19.85(95%CI=8.33~47.31).结论TAP1基因Codon637位点的多态性对于乙肝的发生有着显著的易患关联,其杂合、纯合形式分别增加乙肝患病风险4.68倍和6.34倍.而具有AG单倍体的个体对于乙肝的发生具有更强的易感关联,其增加乙肝患病风险约为19.85倍.

    关键词: TAP1 乙肝 SNPs
  • CpG-ODN联合HBsAg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向晓星;周霞秋;王俊学;谢青;蔡雄;俞红;周惠娟

    目的研究含非甲基化CpG基序的免疫刺激寡核苷酸(CpG-ODN)与重组HBsAg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重组人GM-CSF、IL-4自CHB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扩增DC;以CpG-ODN和HBsAg单独或联合刺激DC,并与TNF-a比较,评价其对DC表达表面分子HLA-DR、CD86、CD1a,分泌IL-12p70以及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检测血浆TGF-β、IFN-γ含量.结果与PBS组比,CpG-ODN单用或联合HBsAg均能明显提高CHB患者DC表面分子HLA-DR的表达,使IL-12分泌增加,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亦增强,CpG-ODN联合HBsAg尚能明显提高CD1a的表达;CpG-ODN的上述刺激作用类似于TNF-α;CHB患者血浆TGF-β、IFN-γ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结论CpG-ODN与TNF-a一样能够促进CHB患者外周血DC分化和成熟;CpG-ODN与HBsAg联合刺激能协同增强DC的特异性抗原递呈作用;CHB患者的细胞因子环境可能是DC功能沉默的重要原因.

  • 药物性肝病临床探讨

    作者:王艳梅;程留芳

    目的探讨31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掌握.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31例药物性肝病住院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标志以及治疗转归作出综合判断,部分患者结合肝活检组织学检查可使诊断更为明确.结果引起肝病的相关药物中,抗菌素类药占22.6%(7/31),中药占19.3(6/31),抗结核类药占12.9%(4/31),抗肿瘤类药占9.6%(3/31),解热镇痛类药9.6%(3/31),抗甲状腺类药6.4%(2/31)、其他药物占6.4%(2/31),另有4例(12.9%)用药不详.临床分型:急性药物性肝病26例,慢性药物性肝病5例.临床表现根据药物不同作用机制而有所不同,住院患者主要表现为黄疸和转氨酶升高.经停药并给予保肝解毒治疗,30例预后良好,有1例用抗结核药物患者致肝硬化.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 肝硬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预测

    作者:孙波;程时丹;瞿晴;张曙;慎睿哲;吴云林

    目的回顾性研究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预测方法.方法收集2003年收住我院的肝硬化31例,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者20例(64.5%),无静脉曲张者11例(35.5%),入院时行胃镜直视和腹部超声检查,并除外已行内镜下曲张静脉硬化剂或皮圈结扎治疗者.记录外周血小板计数、B超下脾脏长径及门静脉宽度、胆红素、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等各项检查结果,并按ChildPugh分级法对患者进行评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外周血血小板数值和脾脏长径与食管重度静脉曲张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分别为0.042和0.024),血清总胆红素值、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值及超声下门脉宽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之间则无显著相关性(P值分别为0.141、0.952、0.095、0.088和0.124);与无静脉曲张患者相比较,血小板计数<60000个/mm3判断食管重度静脉曲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和为80%,脾脏长径>150mm判断重度静脉曲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和92.9%.结论血小板计数和脾脏长径作为非侵入性方法可用于预测肝硬化患者有无重度食管静脉曲张.

  • HBcAg刺激对HBV慢性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FN-γ的影响

    作者:梁晓岳;施理;易学瑞;陈劼;刘惠萍;祖萍;孔祥平;张宜俊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受HBV核心抗原(HBV core antigen,HBcAg)、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刺激后分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免疫反应.方法临床上选择32例慢性HBV携带者,其中转氨酶升高的HBV免疫清除期患者及转氨酶正常的HBV免疫耐受期患者各半,常规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PBMCs,体外用HBcAg、HBsAg刺激,并以1640培养基作为对照,用酶联免疫斑点(enzyme link immunal Spot,ELISPOT)方法检测PBMCs分泌IFN-y的免疫反应.结果与1640刺激的对照相比,87.5%(14/16例)免疫消除期的HBV携带者PBMCs受HBcAg刺激,IFN-γ分泌实验阳性,而所有免疫耐受期的HBV携带者PBMCs受HBcAg刺激,IFN-γ分泌实验阴性,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BV免疫清除期与免疫耐受期患者PBMCs对HBcAg刺激的免疫反应不同.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α1b疗效关系的研究

    作者:许正锯;杨红;陈真;张启华;陈先礼;李树清;王崇国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核酸杂交和酶联显色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随机观察105例(B型53例和C型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1b治疗6个月和随访半年后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干扰素α1b治疗6个月和随访半年后,B基因型患者的HBe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和HBeAg/抗-HBe的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C基因型(P<0.01),B基因型患者的有效应答率为52.83%,显著高于C基因型的25.00%(P<0.01).B基因型的持续应答率高于C型,复发率低于C型,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基因型对干扰素α1b的抗病毒疗效显著高于C型,HBV基因型是影响干扰素α1b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 HBV P基因YMDD变异的检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作者:任永强;胡大荣;范公忍;吴忆贫

    目的采用错配PCR扩增方法进行HBV P基因YMDD变异的检测,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YMDD、YVDD、YIDD变异的阳性质粒,并进行敏感性及特异性试验.对44例经拉米夫定治疗1年HBV DNA持续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检测YMDD变异情况.结果经PCR方法、酶切鉴定及直接测序鉴定出YMDD、YVDD、YIDD质粒构建成功,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44例拉米夫定治疗1年HBV DNA持续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存在YMDD变异,半年出现变异5例,变异率为11.36%:1年出现变异7例,变异率为15.91%.结论本检测方法简便、实用,抗病毒药物压力是导致HBV YMDD变异的重要因素.

  • 肝内和肝外胆管癌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分析

    作者:

    目的探讨胆管癌的表遗传学改变.方法用甲基化特异PCR(MSP)法,检测了12个候选肿瘤抑制基因(APG E-cadherin/CDH1,MGMT,RASSF1A,GSTP,RAR-β,p14ARF,p15INK4b,p16INK4a,p73,hMLH1,DAPK)启动子在72例胆管癌中的甲基化情况,其中肝内和肝外胆管癌各36例,10例良性胆管上皮作为对照.结果85%的胆管癌至少有一个肿瘤抑制基因的甲基化,在胆管癌中,肿瘤抑制基因的甲基化顺序是:RASSF1A(65%),p15INK4b(50%),p16INK4a(50%),APC(46%),E-cadherin/CDH1(43%),p14ARF(38%),p73(36%),MGMT(33%),hMHL1(25%),GSTP(14%),RAR-β(14%)和DAPK(3%).虽然单个肿瘤抑制基因的甲基化可见于良性胆管上皮,但是多个肿瘤抑制基因的甲基化只见于胆管癌.约70%(50/72)的胆管癌有3个或3个以上的肿瘤抑制基因的甲基化,52%(38/72)有4个或4个以上肿瘤抑制基因的甲基化.多个肿瘤抑制基因的协同甲基化,和RASSF1A,p15INK4b,p16INK4a和/或hMHL1密切相关.RASSF1A的甲基化在肝外胆管癌(83%)较肝内胆管癌更常见(47%)(P=0.003),而GSTP更多见于肝内胆管癌(肝内31%,肝外6%,P=0.012),本研究提示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在胆管癌中是一个常见的表遗传学改变,从这些基因甲基化情况来看,肝内和肝外胆管癌密切相关,但在肿瘤发生上具有不同生物学特点.结论利用特异的多基因协同甲基化检测,可以鉴别良恶性的胆管病变.

  • 氧化苦参碱对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跨膜信号转导影响

    作者:陈源文;李定国;吴建新;陈颖伟;陆汉明

    目的观察低浓度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培养活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活化作用影响,并探讨该作用与TGF-β1受体后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原代分离培养2d HSC,MTT法检测低浓度氧化苦参碱(0.25~8 mg/L)对HSG细胞毒作用(作用12 h)和增殖影响(作用48 h),或给予TGF-β1(5 ng/m1)和/(或)氧化苦参碱(2 mg/L)干预,相差显微镜观察HSC形态变化,分别以RT-PCR或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Smad 2/3、Smad 7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和/(或)蛋白表达.结果氧化苦参碱(0.25~8 mg/L)对HSC无明显细胞毒作用,大于8 mg/L能抑制HSC增殖.氧化苦参碱(2 mg/L)抑制TGF-β1诱导HSC激活时的α-SMA表达和形态转化,伴随TGF-β1受体mRNA表达升高,Smad 7 mRNA表达上调及TGF-β1mRNA表达下降(与单纯TGF-β1处理组相比,分别上升1.25、0.87倍或下降1.92倍,P均<0.05),但不影响TGF-β1Ⅱ型受体和Smad 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mad 2/3、Smad 7蛋白表达,与RT-PCR结果相似.氧化苦参碱对单纯培养激活的HSC有类似作用.结论低浓度氧化苦参碱(2 mg/L)上调Smad 7表达并抑制TGF-β1表达、上调TGF-β1Ⅰ型受体、恢复正常的TGF-β1跨膜信号转导,抑制HSC培养活化和TGF-β1促活化作用.

  • 树突状细胞与细胞融合后诱导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效应

    作者:王全楚;申德林;许丽芝;冯志华;周永兴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与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P815融合作为肿瘤疫苗免疫小鼠后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Balb/C小鼠DC与P815细胞体外融合,形成的杂交瘤分2次免疫接种同基因小鼠皮下,然后用P815细胞攻击免疫的小鼠,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及免疫小鼠脾细胞特异性CTL功能.结果DC-P815融合率为30%,杂交瘤接种小鼠能产生明显的抗肿瘤效应,其拮抗P815细胞攻击的能力明显强于用灭活的死P815细胞与DC混合,和单用死亡P815细胞免疫的小鼠及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小鼠.DC-P815杂交瘤免疫接种小鼠的脾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强于其它各组小鼠.结论DC与肿瘤细胞融合后作为肿瘤疫苗接种可在体内产生明显的抗肿瘤免疫,其机理主要是特异性CTL的作用.

  • 不同剂量HBV疫苗接种产生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

    作者:施理;易学瑞;陈劼;刘惠萍;祖萍;孔祥平;张宜俊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HBV疫苗接种产生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反应..方法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0.65、1.25、2.5、5组小鼠腹腔分别接种0.65、1.25、2.5、5μg的HBV疫苗,其中一半小鼠2周后加强免疫1次:对照组小鼠同时按种5μg佐剂.分别在初次免疫后4周或加强免疫后2周,分离小鼠脾T淋巴细胞;体外用HBV疫苗特异性CTL表位多肽S28-39-刺激;用特异性多肽S28-39、51Cr标记的P815细胞作为靶细胞;4小时51Cr释放实验检测CTL反应.结果开始时随接种剂量增大CTL反应逐步增强,至1.25μg达到大,以后又逐步减弱;加强免疫显著增强CTL反应.结论不同剂量HBV疫苗接种产生的CTL反应强弱不同,而且加强免疫能够提高CTL反应.

  •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上调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纪冬;成军;郭江;董菁;王建军;刘妍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HBxAg)对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XNRD1)启动子转录的激活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TXNRD1的启动子区域(TXNRD1p),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TXNRD1p,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3-TXNRD1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并与HBxAg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X共转染HepG2细胞系,用ELISA法检测CAT的表达活性.结果结果表明,pCAT3-TXNRD1p和pcDNA3.1(-)-X瞬时转染的HepG2细胞的CAT表达活性是pCAT3-Basic空载体的19.3倍,pCAT3-TXNRD1p的3.9倍.结论克隆的TXNRD1启动子有顺式激活下游基因的活性;HBxAg具有对TXNRDl的反式激活作用.

  • 骨调素在酒精性肝纤维化中的表达

    作者:陈宏辉;张明亮;阳学风;封英娟;严悦卿

    目的通过观察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内骨调素(Osteopontin、OPN)变化规律,初步探讨骨调素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胃制造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选用纯系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66只,体重在180 g~200 g之间,将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1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予以正常饮食.B组、C组、D组、E组、F组大鼠每天清晨用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胃,分别于灌胃2周、4周、8周、12周、16周后行股静脉采血,处死大鼠,并留取肝组织标本,分别测定肝功能(ALT、AST)、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CⅣ);并作肝组织常规HE、Masson胶原染色及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技术动态观察肝组织中骨调素、α-肌动蛋白(d-SMA)表达、分布状况、定量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酒精灌胃4周、8周、12周、16周组大鼠OPN、α-SMA表达显著增强并且肝内胶原纤维含量显著增加.正常肝组织中几乎不表达OPN,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从第四周开始中央静脉和邻近肝窦内皮细胞OPN的表达显著上调,并与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呈明显正相关(r=0.88).结论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OPN在肝组织中显著表达,并可能在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Ⅰ结合蛋白1反式调节基因的筛选

    作者:成军;洪源;刘妍;王琳;钟彦伟;戴久增;张玲霞;陈菊梅

    目的应用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DNA结合蛋白1(SBP1)反式调节基因,阐明SBP1蛋白可能的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设计并合成SBP1基因序列特异性的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SBP1基因片段,以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获得的SBP1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到TA载体中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BP1.以脂质体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提取mRNA,逆转录为cDNA,与转染空表达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进行cDNA芯片分析.结果构建的表达载体经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准确无误.提取高质量的mRNA,逆转录为cDNA,进行cDNA芯片分析.在1152个基因容量的表达谱芯片的筛选中,发现有12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6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成功筛选了SBP1转染细胞后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阐明SBP1蛋白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

  •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乙型肝炎病毒HBsAg基因转染细胞差异表达基因

    作者:纪冬;成军;董菁;刘妍;王建军;郭江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主蛋白的表达对肝母细胞瘤系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HBsAg主蛋白基因序列特异性的引物,以含有HBV全基因组的质粒G376 A7作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HBsAg蛋白编码基因片段,以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表达栽体pcDNA3.1(-)-HBsAg.以脂质体技术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提取总mRNA,逆转录为cDNA,与转染空白表达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进行DNA芯片分析并比较.结果在1152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发现有30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29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成功筛选了HBsAg转染细胞后差异表达的基因,为深入研究HBsAg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

  • 双甲五灵冲剂抑制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谢玉梅;聂青和;周永兴;张颖;康文臻;冯志华;郝春秋;张岩

    目的探讨中药双甲五灵冲剂对免疫诱导型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雌性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建立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后分为6组:B预防组造模同时开始喂食双甲五灵冲剂;C治疗1组:在造模结束的同时开始喂食双甲五灵冲剂;D治疗2组:在造模结束3mo后开始喂食双甲五灵冲剂;E秋水仙碱组:在造模结束的同时开始喂食秋水仙碱;F鳖甲软肝片组:在造模结束的同时开始喂食鳖甲软肝片;G模型组:以观察肝纤维化自然恢复情况;另设A组为正常对照组.采用HE染色及Von-Gieson胶原纤维特殊染色以观察观察肝组织结构改变及肝纤维化程度,并采用肝组织原位杂交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及基因的表达强度.结果免疫诱导型肝纤维化大鼠,在造模结束后肝组织学改变呈进行性加重,以造模结束后3 mo为著,其Ⅰ、Ⅲ型胶原蛋白及基因呈强阳性表达,而经双甲五灵冲剂治疗后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肝组织结构明显好转,纤维组织明显减少,Ⅰ、Ⅲ型胶原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并且其效果为预防组效果好,治疗1组较治疗2组效果好,三组均明显优于秋水仙碱组.结论中药双甲五灵冲剂可以逆转肝纤维化,其抑制Ⅰ、Ⅲ型胶原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是逆转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 抗IL-18单克隆抗体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

    作者:张英剑;王萍;王湖荣;金建军;贾竹敏;付杰

    目的探求抗IL-18单克隆抗体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建造昆明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腹腔注射抗IL-18单克隆抗体,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8、IL-1、TNF-α含量,肝组织HE、Van Gieson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形态.结果抗IL-18单克隆抗体组明显抑制了IL-18、IL-1、TNF-α的升高(P<0.05);抗IL-18单克隆抗体组肝脏病理损害均不同程度减轻.结论抗IL-18单克隆抗体能明显减轻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病理损害,对免疫性肝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

  •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XTP6基因转染细胞差异表达基因

    作者:纪冬;成军;郭江;杨瑗;董菁;王建军;刘妍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HBxAg)反式激活基因XTP6的表达对肝母细胞瘤系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进一步阐明XTP6蛋白可能的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设计并合成XTP6基因序列特异性的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XTP6基因片段,以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获得的XTP6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到TA载体中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XTP6.以脂质体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提取mRNA,逆转录为cDNA,与转染空表达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进行cDNA芯片分析.结果构建的表达载体经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的DNA序列测定,证实准确无误.提取高质量的mRNA,逆转录为cDNA,进行cDNA芯片分析.在1 152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发现21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18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成功筛选了XTP6转染细胞后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阐明XTP6蛋白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

  • bFGF及TGF-β1在实验性肝硬化中的免疫组化研究

    作者:张愚;屈文东;黄华;王芳;柳利明;李英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在实验性肝硬化大鼠不同时期的免疫组化表达和定位情况,探讨二者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的作用及两者相关性.方法用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诱导肝硬化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技术,动态观察bFGF及TGF-β1在正常对照组及肝硬化模型组不同时期的表达和定位特点,各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bFGF在实验性肝硬化不同发展阶段,其表达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高度显著性(P<0.01),TGF-β1在实验性肝硬化不同发展时期,其表达亦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高度显著性(P<0.01).实验组中bFGF及TGF-β1之间的表达可见高度显著性正相关(r=0.98,P<0.001).结论bFGF在实验性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TGF-β1同样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bFGF及TGF-β1可能存在协同致肝纤维化作用,可作为评价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为今后以bFGF及TGF-β1为靶点的肝纤维化治疗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 精氨琥珀酸裂解酶上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启动子Ⅰ的研究

    作者:杨瑗;洪源;成军;赵英仁

    目的了解精氨琥珀酸裂解酶(ASL)与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启动子-Ⅰ(Sp Ⅰ)的关系,研究精氨琥珀酸裂解酶与SPⅠ在HBV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精氨琥珀酸裂解酶编码基因.以T-A克隆法,将ASL基因片段连人载体pGEM-T.将获得的质粒pGEM-T-ASL,与报告质粒pcDNA3.1(-)分别用KpnI和XhoI双酶切后构建ASL表达载体pcDNA3.1(-)-ASL,将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ASL和pCAT3-Sp Ⅰ瞬时转染HepG2细胞,同时转染pCAT3-basic入HepG2细胞,作为阴性对照,48h后收获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中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以了解ASL对Sp Ⅰ转录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SL经过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正确.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SL和pCAT3-Sp Ⅰ共转染的HepG2细胞中,CAT表达活性是CAT3空载体的3.3倍,是pCAT3-SpⅠ的1.45倍.结论精氨琥珀酸裂解酶可以上调SpⅠ启动子的活性,促进表面抗原基因的表达.

  • 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逆转录酶反式调节蛋白1基因的克隆化研究

    作者:张黎颖;成军;邓红;王春花;刘妍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及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技术筛选并克隆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逆转录酶(RT)反式调节新型靶基因,进一步阐明HB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以HBV DNA聚合酶逆转录酶表达质粒pcDNA3.1(-)-RT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平行对照,提取mRNA并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分析.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克隆RT反式调节作用的新的靶基因.结果对于所获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其中之一为新型基因片段.从HepG2细胞提取总RNA,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获得该新基因的全长序列,并测序证实,因其可以被HBV DNA聚合酶逆转录酶反式调节,故命名为DNA多聚酶反式调节蛋白1(DNA PTP1),已在GenBank中注册,注册号AY450389.DNAPTP1基因的编码序列全长为435个核苷酸(nt),编码产物由144个氨基酸残基(aa)组成.结论逆转录酶反式调节新靶基因DNAPTPl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RT蛋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探索新型治疗技术奠定基础.

  • 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乙型肝炎病毒增强子Ⅰ结合蛋白的研究

    作者:杨艳杰;成军;陈东风;吴煜;钟彦伟;高学松;刘妍;黄燕萍

    目的通过筛选乙型肝炎病毒(HBV)增强子Ⅰ(Enhl)结合蛋白,为HBV复制机制的研究探索新的途径.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HBV的增强子Ⅰ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DNA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4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经噬斑的PCR扩增后,构建克隆载体,后对所筛选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搜索.结果噬菌体经富集后,从随机筛选的12个克隆中得到6个阳性克隆,成功构建了克隆载体.序列测定后经过同源性搜索,确定了和HBV增强子Ⅰ结合的肝细胞蛋白,共编码3种蛋白.分别为3-磷脂酰肌醇激酶相关蛋白激酶、人类血清白蛋白、核膜孔复合体相互作用蛋白.结论用噬菌体人肝cDNA文库筛选得到了与HBV增强子Ⅰ结合的蛋白,分析了该蛋白的编码基因,可能是作用于增强子Ⅰ的反式作用因子,但它们对HBV增强子Ⅰ是否有转录调控作用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 苦参素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辛立民;辛涛;刘玉兰

    慢性乙型肝炎是目前慢性肝炎中发病人数多的,我们采用苦参素与复方丹参联合治疗肝功反复波动、持续异常、长期疗效不理想的慢性乙肝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重型肝炎血清磷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武淑环;王立兴

    重型肝炎时出现多种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是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常有低钾、低钠血症,而低磷血症也可危及生命.本文从1999年7月至2004年6月,我科收治重型肝炎186例,低磷血症102例,导致不同转归,值得临床重视,现将此102例低磷血症的临床特点做以下报道.

    关键词: 重症肝炎 血清磷
  • 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非侵入性诊断

    作者:张健;乐嘉芳;刘玲;辛永宁;初蕾蕾;吕维红;孙樱

    本文对80例慢性肝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测定血透明质酸(HA)、凝血酶原指数,探讨无创伤性检查对肝纤维化的作用.

  •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微卡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作者:张凤朝;邢晓明;付琦

    1.临床资料:我们自2001年3月~2004年4月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120例慢性乙型肝炎为我院住院病人,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随机分成2组,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微卡组(治疗组)60例,男50例,女10例.年龄19~56岁;单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组(对照组)60例,男47例,女13例.年龄20~58岁.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分型上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人在治疗前均未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0.2肌肉注射每12小时1次,用40天.再联合微卡22.5μg肌肉注射,每周2次,共12次.对照组单用单磷酸阿糖腺苷0.2肌肉注射12小时1次,用40天.一般综合治疗两组相同.结果见附表.

  • 慢性肝病FCM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冯莉;董毅

    随机选择我院1994~2003年来经临床、病理证实的慢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血液标本270例,分三组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术(FCM)进行比较研究,在细胞分子水平上定量分析,报道如下.

  • 加强肝细胞对乙型肝炎病毒调节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成军

    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克隆化是1979年完成的,这在当时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的年代显得难参可贵.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